如果穿越晚清,慈禧去世成為攝政王載灃,怎麼做才能保大清不亡?

如題,有清一朝害華族久矣!但慈禧的去世,也宣告國家再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從此進入分裂,群雄爭霸。

從大局看,一個統一的中央政權,對於國家而言仍然利大於弊,慈禧死後,對於國家而言,本來是一個機會,雖然仍是內憂外患,但國本還在!

倘若此時能有一位明主,國家是否可以擺脫任人宰割的命運,走向富強之路!

如果可以,要怎麼做?


華族一詞未見於現代漢語大辭典。

以下是百度百科裡面比較靠譜的解釋。

華族是日本於明治維新至二戰結束之間存在的貴族階層。「華族」之出現是始於1869年6月17日,而正式確立「華族制度」的《華族令》則是於1884年7月7日制定。「華族」於1947年5月3日,隨著戰後日本國憲法生效而正式被廢除。

華夏也稱「夏」、「諸夏」,又稱「華」或「諸華」。是古代居住於中原地區的漢民族的自稱,以區別四夷(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從漢朝起又稱漢族,但是華夏這個稱謂並沒有因此消失,而是延續至今。二十世紀之前使用得最多的稱謂是」華夏人「。

華人在越南稱為「華族」(Ng??i Hoa)即對華人(漢族Ng??i Hán)通稱,主要分布於胡志明市(thành ph? tr?c thu?c trung ??ng H? Chí Minh)。華族職業分布於工業、商業及勞務居多。越南華族多數說粵語(Ti?ng Qu?ng ?ocirc;ng),有一部分說潮州話(Ti?ng Tri?u Chacirc;u)

民國時代編纂出版的《國語辭典》收有「華族」,解釋為:猶言中華民族。海峽對岸的《大辭典》和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都明確解釋為「中華民族的簡稱」。

所以,題主是日本來的,越南來的,遠古來的還是對岸來的啊?


酷愛晚清史,我認為晚清度過辛亥不難,但會在一戰遭到毀滅性打擊導致亡國TG上台。總體來說無論對於愛新覺羅家族還是中國,其過程和結局有機會比本時空歷史要好很多。

如果要問辛亥革命的原因,最表層是武漢新軍的一次嘩變,再往裡挖是保路運動,再往深就是皇族內閣了。你如果還想往深挖,恐怕只能說時也勢也這種話了。

孫中山自己說過,搞皇族內閣之前,革命黨並不被理解,很多人指責他們誤國。而皇族內閣之後,立憲派被推到了清廷的對立面,革命黨的活動也越來越被支持。說白了,哪怕辛亥革命成功後,革命黨也遠不如立憲派的有實力,滿清的滅亡在於他把立憲派也得罪完了。

梁啟超在這方面的見識是卓越並有代表性的。即使有百日維新的血仇,之後依然能和清廷積極對話,支持新政和立憲,反對革命。為什麼呢?他看的很清楚,當時的中國一窮二白,民眾無知,革命的話意味幾十年的混亂和流血,事實也印證了這點。

可為什麼袁世凱稱帝後他這個老資格立憲派要唱反調呢?因為他知道革命是回不了頭的,革命對長久的未來更好。要麼不革命,既然革命這一步走出去了,那就回不了立憲了。

簡而言之,就是立國的難度與國家未來的實力有正比關係。從今天角度來說,革命肯定更好,把以前很多舊的東西淘汰了。但是從當時來說,立憲可以少流很多很多血,以較少的代價取得一個較好的結果。

而在當時,清廷要完成立憲,其實是天時地利人和的,難度並不高。從結果來說,這也是愛新覺羅家族最優化的選擇。慈禧在挨打多年後,明白了這個道理,晚年積極做新政,可惜一翹辮子,後續者缺乏她被打臉的經驗,又作死的去收權了。

事實上在今天,對於新政的評價已經越來越高,甚至現在總結它的歷史意義,已經是褒大於貶。而載灃搞皇族內閣和收權,從大趨勢上完全是沒必要的、短視的。完成新政,其實從歷史上來說反倒是個順理成章的事情。

挺過辛亥,最大的難關是一戰。當時的清廷應該和袁大頭的北洋政府是差不多的,幾年的時間不夠一個國家崛起,更別說是保守的改革立憲了。面對咄咄逼人的日本,歐美又忙著準備一戰沒法介入,竊以為在當時環境下,本時空的袁大頭做出了一番神操作,把損失降到了最小。(可即使是神操作,照樣造成了袁大頭的信任危機並直接刺激他做出毀一世美名的稱帝行為。)新時空的滿清能否做出這樣的操作很難說,一不小心,這個剛完成立憲,舉國上下正準備擼起袖子加油乾的滿清又要經歷一次甲午海戰和加強版的馬關條約,這種挫折的影響就如甲午海戰之于洋務運動,會造成整個國家的自我懷疑,並讓守舊派和投機派上台開歷史倒車,也給了革命者舞台。我們可以設想這個時空的結果,除非滿清能做出比袁大頭更精彩的操作,否則結果可以說就是舊時空的放大版,作為吃瓜群眾可以說「媽蛋搞來搞去,又是洋務運動又是維新變法又是立憲,還特么被小鬼子吊著打,我搞你MB啊?」於是五四運動在全國沸騰,革命黨再一次迎來一波運動高潮,在蘇聯影響下TG成立並於國黨合作,致力於推翻這個讓人失望屈辱的政府。

但清廷會不會亡在這波也不好說,因為清廷對比之前王朝甚至民國,他對底層農民還不錯,民眾不至於活不下去,要干他的是精英份子。如果滿清這一波能扛住清流和守舊派的攻擊,穩住實力派精英,TG和國黨的合作未必能推翻他,當然,不管如何禍根肯定是種下了。

如果清廷這一波亡了,被TG和國黨的聯盟速亡,由於是和國黨同時起步,那麼TG的上台會順利很多,哪怕是和國黨的聯合政府,肯定也比本時空極右的南京政府做的好。

關於二戰抗日的問題,可能有爭議。我傾向於完成了新政的清廷會做的比國府好很多。甚至你給袁大頭的北洋,不搞稱帝的話他也會做得比國府好。當時袁大頭簽21條時說「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這句話是有底氣和道理的。你讓中國在改革的環境下平穩統一的發育十年,是有可能和日本一戰的。(所謂黃金十年,既不改革,也不統一,也不和平,照樣縮小的和日本的差距) 一個真正意義統一(最多TG和國黨在小局部有割據),積極備戰改革的中國,發育個十幾年,到了三十年代日本是很難打的。說句不好聽的,人滿清當年好歹能打甲午海戰,你國軍海軍只能自沉。不過嘛,TG絕壁這時候崛起了,因為一是全面抗日導致民族主義盛行,二是戰爭環境下TG有了發育的時間和空間。國黨還有可能和新政滿清坐下來談,TG是絕壁和滿清勢不兩立的,內戰是必然的,估計新中國還是會出來。可從過程上來說,首先新中國接的盤會好很多,另外抗日不至於打的那麼屈辱,可以做到有來有回。

總結的話,由於日本的存在,滿清無論立憲成功與否,都沒有一個完成換血手術的環境,哪怕度劫了辛亥、一戰,在二戰和日本打出了風采(類似萬曆遠征的戰果),也勢必會因為民族主義的抬頭和混亂局勢被革命黨推翻。但是這樣一來,中國會少走很多彎路,順利的從封建帝制過渡到君主立憲到現代社會(TG),不至於像本時空一樣,有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是在彷徨的原地踏步和內戰,今天我們紀念抗日時,也可以不再僅僅是哭慘,而是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是我們打贏了。


謝邀。

去找一位未來的圖書管理員

Mao Gung donjifi tar seme aliyame golome meneksaka ilirengge uren i adali


有句話叫做:穿清不造反,ju花套電鑽


清末,換誰都救不了大清。歷史的必然。近代中國,漢人覺醒,人才輩出,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張之洞,袁世凱,都是左右清朝國運的英雄,除了慈禧能夠控制了,其它人都不行。慈禧一死,清必定滅亡。載灃不過背鍋了。因為滿人已經是歷史的負擔,救不了中國。只有漢人才能救中國。


腦子進水後又被驢踢了然後讓門給夾了,保大清不亡。穿越過去第一件事就是聯絡歷史書上的那些人,讓他們抓緊提前造反,推翻大清死扛日本


不讓僧格林沁等滿蒙將軍去死,確保新軍軍權掌握在滿蒙手裡,否則就算能鎮壓革命,也會有袁世凱這樣的漢人將軍取而代之。

不過東南互保之後清廷已無法完全控制南方各省,東北老家又成了日俄的地盤,跑都沒地方跑,只能靠列強續命了。


直接要袁世凱帶兵進來殺光啊,省的現在讓人說領土是大清給的,為表心跡,我先把自己兒子溥儀宰給他看,省去他疑慮


不可能了,清末預備立憲已經是最後一次希望了,這一次排擠漢人,漢人已經徹底失望了


第二次有人邀請我了……還是不想回答。

因為很多人對歷史的理解還不如讀一下最簡單的高中歷史教科書。

明朝的崩潰是制度問題,清朝不是。清朝的崩潰是因為無論經濟 文化 科技 政治全面落後於西方。西方在那200年所做的,就是榨乾全世界,從而快速的發展科技樹。

想靠一個人改變這麼大的局面,根本不可能。甚至靠一國人改變這局面都不可能。

別總盯著日本,日本的成功全世界只有這一例。

中國近代那100年只有兩次能夠擺脫西方列強,獲得獨立的機會。

一次是一戰,民國失敗了,不僅失敗了,還因為沒有袁世凱的節制徹底分裂。

一次是二戰,共和國成功了,人民站起來了。

所以要想給大清續命,頭一條就是,就算苟活也要撐到一戰。可惜現實中攝政王去歐美轉了一圈,認為一切在現代科技面前根本沒有意義了,棄國保家。

其後,必須在一戰結束前拿到軍權。從而維護一個相對完整的帝國。

最後,在一波一波的革命和日本的侵略中,努力的拖到二戰結束。然後獨立……

如此總是拜託了任人宰割的現狀,然後再考慮怎麼富強吧。

這個難度……無法想像。


不謝邀

還保大清不亡?你是想公然和我黨對著幹嗎?


改大清帝國為中華聯邦或中華合眾國:

成立「江浙民國」「湖廣民國」「巴蜀民國」等多國(或州),自行選舉總理(州長)。

作為條件,清朝皇帝仍是漢地諸邦國(州)的政府首腦,擁有少部分權力,反分裂聯邦寫入各邦(州)憲法,永遠不得修憲。

保證對聯邦軍隊的控制,此外各邦(州)設立的「國民警衛隊」須旗人當「政委」。

實行分稅制,上交中央的聯邦稅不能少。

同時,清朝皇帝仍然是滿蒙回藏的皇帝,全力發展滿洲,日後超越張作霖治下的東北還是可能的。

——————————

再增加:

組建特務組織,管控各邦國(州),同時對日本的政要腐化滲透。

培養美國的親華派,資金允許就收購或入股美國的重要媒體,一戰的時候美國最有精力對付日本。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

同理,

一個王朝的衰敗不是一天形成的。

也不是一個皇帝能挽回的。

請參照明崇禎帝。


還是回到漢武帝時期,要求尊重私有財產,不要酎金奪、賣官鬻爵,然後皇帝就不能輕易加稅、抄家,不要破壞市場經濟,大家搞搞自由貿易,靠著當時的儒家文化提高提高社會信用和人民素質,說不定我們能提前進行工業革命。

漢朝後期,至親都信不過,怎麼團結。沒有信用,科技又落後了,不輸才怪。

從皇帝、大臣、書生、義和團的平民百姓都想保住大清國,歷朝歷代也沒享受過這待遇啊,有個毛用。大臣賣皇上、朝廷賣百姓、黨派賣黨派,怎麼和外國人的船堅炮利斗。還得靠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北大圖書館員送來了馬克思主義。


別想了,亡定了


推薦閱讀:

蔡鍔是一個怎樣的人?
鄭碼是怎樣發展起來的,為什麼在民國時期和台灣、香港等地區都是用鄭碼?
為什麼維基百科上顯示的台灣明星的國籍都是中華民國?
為什麼大陸在抗戰史的講述上都這麼捧國軍了,那些炮黨和果粉還不滿意?
看了《北平無戰事》後對於劇中國民黨內的各個組織如 黨員通訊局 軍統 中統 鐵血救國會等不是很了解。請解答?

TAG:歷史 | 中華民國 | 清朝 | 英雄 | 君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