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多倫多大學 (University of Toronto) 就讀是什麼樣的體驗?

最近看這種問題很火,鄙人即將去U of T art and science 就讀,期待major是CS。不知道有沒有人願意分享自己再U of T 的體驗啊?優點缺點都好,也不限學院和所讀項目~謝謝


感謝 @楠爺 的邀請,作為一位畢業多年的UT學長再來回答年輕無極限的各位心情很複雜。彷彿當年的經歷就在昨天,同時還是很希望更多的校友來宣傳母校的優點和指出不足。。。

以下從個人學習經驗、學校情況和UT的環境給大家分享一下,可能不具備普遍代表性,僅供娛樂:

分享之前先簡單介紹一下我進UT的狗血經歷,當年高中在國外讀了2年,多倫多的大學一向是寬進嚴出,所以基本上是大學任選。當時選了3個志願,排序是Waterloo的CS+Finance(量化交易、程序交易、華爾街IT等方向), Universty of Toronto的ECE (Electronic and Computer Engineering,這個不說了,比doubleE略高一籌,互聯網創業主流高端技術人才),還有就是UT的Commerce。全部都拿到offer之後,我選擇了獎學金最多的Waterloo,開學辦好手續準備上課的時候,學校告訴我說我第一年5節課里有2節課需要暫停,理由是英文一般,沒考托福,必須先上半個學期的英語課,當時年輕氣盛的就回了一句,你確定嗎,我有倆UT的offers,他們可沒有任何要求?最後ECE也說太晚不好安排,只能去了UT Rotman Commerce,看來只有商人好說話。最後證明這個機緣巧合的選擇是最好的選擇,至少現在非常滿意。

學習體驗:

UT讀完我的感受是30%的知識,20%的學習環境,和50%的自我探索。所以一個畢業生的能力大部分分取決於個人性格,如果不用分數來衡量,我給自己打個分的話,我應該利用了5%的學習環境學到了25%的知識,並且積極的花了40%的精力和想像力創造力去探索,70/100分算是沒給全球排名14的母校丟臉了。

a知識方面:

Commerce本科以前劃為ArtScience,07年的時候划去商學院Rotman,並且共享了大部分的教授和資源。教授大多都赫赫有名,教材除了課本之外大部分都是案例教學,Case80%是哈佛的,20%是IVEY和Rotman教授自己做的。學習內容方面確實很紮實,除去3,4個必修的ECO經濟課程是1年的之外,其他Rotman的RSM課程都是半年的算半分,畢業所需20個全年課程學分意味著需要上20-4ECO-4選修= 12 * 2 = 24個半分的商科課程。當然根據選修情況不同也有10來個,也有像我這種讀了24個學分,上了30多個商科課程的人。每一門課都非常的難,UT有意把平均分控制在C左右,所以要拿高分真的要花很多的時間去學習。在保證量的情況下還得求質,可想而知有多少個熬夜看書寫作業複習的場景。 有回答說社交、分數和睡覺一個都得不到,確實不誇張。周圍一批同學混不下轉去別的地方了,1000多人入學,到最後只剩3、400人畢業了。

舉幾個例子大家參考一下學習的內容: CFA1級考試的內容UT 4年所學的東西全部涵蓋而且超標很多。後續有去美國、英國同等或更好的學校繼續讀Master的同學發現很輕鬆拿高分而其他學校本科進來學生瀕臨掛科。還有回國去北大讀研的,那更小兒科了,UT本科的內容甩整個北大研究生和MBA課程一條街。關鍵還很紮實,不是那種學了就忘的,比如國內高中數學物理。。。。

此外,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必修選修課程(有點繞,必須選修人文、科學、藝術等各一),能各種拓展興趣愛好,比如我選修了2節天文學(大型天文望遠鏡夜觀星象),選修了2節CS學的JAVA 和Python(最後作業是獨立做個小遊戲),覺得也非常有意思,此外有什麼心理學、哲學、地理、亞洲人文等,通常很多也成為特別好拿分的鳥課。就算是選修的,至今還記得,能靈活運用,徹底增強了個人的知識面。

b學習環境

這裡說的學習環境包括學習氣氛、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和周圍同學的積極消極影響等等。

每個人的性格和學習方式肯定不一樣,個人經歷肯定大不相同。UT的多元化真的是,中國人非常多,韓國人也特別多,我本人不是學霸,非常貪玩,剛進大學由於沒有什麼固定的作業,每天出去跟新朋友一塊玩兒,臨考試或者每年1,2次Assignment才臨時抱佛腳,還錯過了幾次Assignments和考試,差點掛科了。大二處了個學霸對象,每天約會就是去圖書館、咖啡店先看書,再回家做飯,然後散步去圖書館再看書。當然也有大概20%的時間出去玩。感覺生活樂趣還是有的,跟現在工作了的情況差不多一些。大三大四認識了一幫高素質的土豪,從此走上了一條不歸之路。後來的課程基本都是小組案例模式,我永遠帶著一幫豬一樣的隊友,提供豪車接送,美食到家等高質量服務,同等的,我不但自己要快速學會所有的內容,教會他們考試能過,還得自己一個人把一個組的作業寫完,表現優異有機會獲得千元加幣紅包年終獎。為此我只能結交了幾個其他學霸,一同研究討論。我覺得倒不是金錢利益,確實在國外大家都不容易,共患難的友情提升到了責任心的程度,我的長處是能學好,我就努把力學習,他的長處是能組織一場全是美女的高端Party,提高生活質量,我覺得兄弟門一起過的挺開心,非常合適。有點扯遠了,我覺得我的學習環境經歷比較特殊也挺有意思,分享了一下。其實大部分的同學都很努力,尤其是大三以後,基本上都是在圖書館裡,一群人一起學習,看起來有點像幫派聚會。UT的學習氣氛非常好,圖書館、咖啡廳都是爆滿的,佔座位引發過無數血案。大家都通常自己的學習圈子裡會有幾個厲害的學霸,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互相提點,互相提高。少數性格孤僻的除外,Rotman的學霸大部分還是性格比較開朗的,也不是特別宅,永遠都是跟大家打成一片的,畢竟是學商科的,情商得高。

說到學習方法,也是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總結的,我也是在大三大四才領悟出來一套很好的學習方式。之前還寫了一篇文章分享給同學該如何學習。由於UT的教授大部分都挺有名的,所以他們只講2,3小時的課程,有的甚至完全不跟書走,按照自己的方式。所以課後,必須做大量的閱讀,跟TA搞好關係,做大量的練習,各種問問題去理解。因為一個課程大概13節課,一整本書,一堆Cases。總結學習經驗的能力其實非常重要,這裡就不展開了。

說到朋友的影響,上面也有提到過,我總結下來,出去留學的同學們,最好是性格要開朗,樂於交友,並且有辨別能力,交好的朋友對自己的學習環境影響還是蠻大的,當然如果能處理更複雜的關係,那不需要考慮這些了。UT「魚龍混雜」確實是如之前幾個回答所說,也確實能接觸到形形色色的各類夥伴,我之前由於接觸了一批愛玩的小夥伴,享受了很多生活樂趣,確忽略了很多學習。也因為後來學習努力了,接觸到一批學霸,幫助我提高了很多。

C自我探索

我覺得自我探索是比較重要的,所以給了一半的分數。下圖是我某年的一張課程表:

基本每個學期都是這樣,有1,2天空閑時間,然後每天也就2,3小時的課程。總體課餘時間非常豐富,該怎麼利用確實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當然Engineering Science等課程比較滿,內容不一樣,暫且不談。我從學習探索、生活探索等方面分享一下經歷:

學習的探索跨度特別大,方方面面,好的老師會引導,差點的老師會逼你自己去思索。因為大部分的商科課程有10%-15%的分數是上課參與回答問題或者對課程的關注程度,最後final assignment 比如佔總成績的35-50%,裡面1/3是基礎知識,1/3是應用,1/3是創造力。所以悶頭苦學最高能得到70來分C-B,綜合能力強才能拿A。綜合能力就是自我探索所獲得的。很多Assignments都是案例的形式,給一篇哈弗出版的商業案例,問幾個問題,甚至不問問題,然後自己寫一大篇圖文並茂的報告。這種東西裡面的課堂基礎知識頂多能用1/3剩下的靠自己摸索了,需要自己非常靈活的去收集很多其他的信息,結合自己的知識、論證自己的觀點、巧妙的應用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等等。很多東西學了背了,其實還得問個為什麼,有什麼用,完了通過參與一些課外活動,搜索一些社會上的工作案例等等去求證。

舉幾個例子:有個教授要求學生每天都閱讀新聞,然後每次上課一開始都會分享幾篇新聞,然後讓大家討論。這玩意兒關注度不夠,或者閱讀量不夠的話,也只能靠瞎扯功夫了。所以要麼有良好的閱讀習慣、要麼知識面廣、要麼嘴皮子好,這些技能都是得探索去鍛煉的。另外有一門需要讀case寫報告外加演講的作業,我們跑出去加油站商場等地方做了一堆調查,回來整理了一堆信息加上一些各類報告,我們的最終結論是跟理論知識推導出來背道而馳的,老師也很淡定說沒啥對錯,只要是證據證明了觀點就行,看證據多強,邏輯性多嚴密了。

參加學校社團的體驗跟國內也差不多,收穫很大,不細說了。

生活上的探索:

這個我覺得挺有意思,我業餘時間先後做了好幾份兼職工作,有BurgerKing,Pizza店,日本壽司店,奶茶店等工作。辛苦是挺辛苦,也能賺挺多錢的,多的時候一個月1千多吧,少的時候幾百加幣,賺錢事小,鍛煉事大。接觸到了白人、日本人和台灣同胞經營餐廳的情況,了解了很多他們的文化,也能跟各國夥伴打成一片。這些鍛煉總結下來包括商業流程的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與人相處的能力、適應能力、協調能力等等。

舉個例子吧,面對不講理的客人或者煩人的老闆,總不能一句擦老子不幹了然後一走了之。有一次送pizza遇到個不講理的人故意說點的不是這個,要求退貨,要麼半價送他。作為小嘍嘍我確實不知所措,回去又怕被老闆罵,好幾十刀呢。好說歹說不行,結果靈機一動說這次不好操作,在發票上籤個名下次半價,或者要麼簽個5次八五折的。回去拿固定成本、變動成本、市場營銷什麼的東西一頓跟老闆算賬覺得這客人未來還得來5次確實是最佳方案,獲得表揚,當晚晚餐比平時多了一坨Cheese。

此外就是一些生活技能的培養,這個我覺得也是大學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照顧自己生活不說了,怎麼的也得培養一些技能,比如配個電腦,裝個Ikea的傢具,或者去Chinatown買個菜回家看菜譜做出來等,都是我經常乾的事情,個人感覺還是積累了很多生活經驗,尤其是培養喜歡鑽研的熱情和習慣,不會的東西肯動手去學習嘗試,另外就是更加獨立了。

總體來講,從學習生活和個人能力上各個維度都把自己鍛煉了一番。

UT的情況介紹:

學校的基本信息就不多說了,維基百科各類留學資訊都有詳細介紹,最新USNews排名全球第14,某些細項還是第1第2的。教學設施什麼的還算可以,部分確實太舊了。可惜很多自己拍的照片丟在移動硬碟里暫時找不到了無法分享。

說些有意思的經歷吧:

學校地理位置真的特別好,西南角就是唐人街的起點,西北角就是韓國城的起點。北邊界限就是類似長安街這種路Bloor St.,經常電影節看到些好萊塢明星從酒店出來啊什麼的。好吃的東西真的很多,每次在圖書館挑燈夜讀的時候,總是可以去吃點正宗的韓國料理。當然Robarts圖書館門口的餐車也是很不錯的,還有SS門口的poutine薯條+Cheese+Gravy,再就是滿街的Hotdog了,學累了來一份是特別爽的事情,凌晨以後在圖書館還可以叫唐人街的快餐外賣,Tim Hortons 24小時的咖啡和甜甜圈,一群人學累了,在圖書館圍著吃也是很有氣氛。

學校的同學:

個人感覺UT學生的整體素質還是挺高的,幾年下來確實個人修養都漸漸提升了許多。有一次新買了一個手機,正好去SS學生中心辦理業務,手機放在填表窗口旁邊忘記拿了,回去圖書館看了一小時書才想起來,回去拿還在窗口,當時還有10幾人在排隊填表。UT的美女也很多,尤其在Commerce,而且普遍比較有氣質。還有個奇觀就是不管多冷,零下30度也有一片的韓國MM穿著超短露著腿兒,真是賞心悅目。

學校的工作人員:

UT是學院制的,學生都跟自己的學院,每個College都有自己的行政部門,規則制度略有不同。我是New College的,行政部門的人簡直都是活雷鋒。已經開學了我才姍姍來遲,給我硬擠進去一些課程,給了我很多很好的建議。以至於以後我沒事就去找他們幫忙。還有很多鑽空子的同學考試沒複習好就去開醫生證明然後去找他們Defer考試啊之類的,誇張的同學大一的課Defer到大三了才去考試,真是智力都提升了2年很不公平啊。遇到各種麻煩可以約專門的輔導人員一對一諮詢,挺貼心的。

UT的教授:

關於UT的教授,很多地方甚至微信公眾號都有分享和介紹,不展開說了。當年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好幾個商學院的教授都是課本的作者,有些課本是整個北美甚至全世界都在用的,頓時覺得很牛。大部分教授都非常的幽默,很有才,有幸跟他們交流有時候真的覺得是晚輩再跟高手過招一樣。當然還有些中國人教授,私交好點還會用中文聊聊他們讀博士時候的經歷。另外聽朋友說ECE的教授還是智能穿戴設備之父,不明覺厲啊。

最後說說加拿大的天氣:

基本上從10月開始到3月底4月初路上都永遠覆蓋著雪,剩下的5678就是夏天,春秋很短暫就4月和9月吧。有一半時間冬天是特別冷的,但是夏天真的非常好,不像溫哥華那麼多雨,整體很乾燥,跟北京差不多。夏天最積極的活動就是去BBQ了,公園裡,門口的草地上隨處都是燒烤。

圖1是我家窗外夏天的傍晚,安大略湖上還有很多帆船

圖2是同一角度的冬天,湖水都結冰了

圖3是下雪後準備出門的情形


謝邀。先佔坑晚上開始寫,感謝多大同學的照顧。個人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本科三年級學生,預備役碼農,國家公派赴多倫多大學交換一學期,在ECE(電子工程與計算機工程)。

對於本科教育來說一學期的體驗實在太短,所以我會注重自己的個人體驗而不是整體評價來對比一下清華大學和多倫多大學downtown校區。

————————————————待更新————————————————————

1. 官方評價

當然engineer排名UT是32,清華是2,而我向來不信這些排名,不過大概能體會到西方媒體的態度。

2. 課程體驗

先來曬一下多大的課表(這是我的課表,多大本科生的課表要比我多一門課左右,我是四門課,因為我選課有大三課,大四課,研究生課所以時間實在排不開):

清華課表(因為自己本學期沒有選課,所以 網路學堂上沒有課,在網上轉載一張08級的必修課課表,因通識課個人選擇不同,個人選修管理學雙學位,所以每個學期可能還有兩到三門(會計學,經濟學原理等...)的雙學位課程未放入)

說說我的體會:

多大: 學東西紮實,教授會耐心地解決每個人的問題,大家好意思提問,教授也總是在說「There is no stupid question.」 上課生動有趣,特別的image understanding課程會把世界上著名的paper拿來讓我們復現或者帶著我們復現,或者看看科研界的最新的成果這些都是我在清華不曾看到的(不曾看到是指課堂上,不是自己加入的科研組裡,也可能是因為這是大四課)。 但是總體來說多大ECE的課程設置有點偏簡單,大多數人都能學會,也都能學懂,期中期末考試也都中規中矩,可能因為外國人普遍不會像國內同學那麼刷書刷題,所以顯得難度和挑戰不足。

個人情況:期中考試雖然都不算特別理想,不過應該每門課都是班上前五吧(兩門是確認的,一門是猜測的,還有一門是大作業課,每次project會把做得好的po在課程網站上或者以比賽的形式出現,目前出的三次裡面有兩次上榜CSC420: Introduction to Image Understanding)

清華:大三的課程我沒上過,但是大一大二課程的特點是「知識量特別大!!!」比如數據與演算法就把數值分析也學了,比如電子電路就把數電模電給了解了,比如「信號與系統」基本把我這學期在多大一學期的通信系統的一大半給cover了。(雖然是粗糙地cover)這樣就造成:自學能力強但是不紮實的問題。(大神很紮實,我不紮實,我笨嘛!你咬我呀!)

個人情況:多數專業課程90+,不透露gpa了,排名上游。

總體感受:

在多大,我的第一感受是愜意,把動漫該看的都看了,每天可以去gym鍛煉,也可以出去轉轉。總體來說在多大感覺是比清華競爭小的,而且就我觀察同學努力程度應該也沒有清華那麼喪心病狂。多大還是有很多大神學霸,土豪二代,裡面人很多很厲害而且豐富性大,不像某個除了學霸就沒啥的學校...在多大有一種學的東西很細,學的很清晰的感覺,而我承認在清華有些課程我沒學明白。(哼,學不明白哪些我才不會告訴你呢)

這裡插播一下幾個有過國內經歷的同學的感受,z君復旦大學轉學多倫多大學,J君浙江大學轉學多倫多大學,L君山東大學轉學多大。他們都是arts and science的大一同學。Z君的感受是「所有課都前幾名,打算下學期轉學美國」,J君也是天文學跪了,其他接近滿分。

科研感受:

我是本科生,所以科研不是全職的,但是也都有做過。

多大:這個我必須得好好說說,來多大之前,通過師兄聯繫到了多大的教授,在machine learning group一個做computer vision,一個做computing linguistics. 多大這裡確實有很多大神,比如實驗室的印度phd,基本是問啥答啥眼睛不眨... professors 都很好,很把你一個小本科生當回事,會想辦法給你提供資源,而且我作為交換學生,教授竟然自己掏腰包找amazon mechanical turk做label,我真的很感動,而且每個星期去他的辦公室一次單獨meeting問進展,提想法,給我很多幫助,不管科研能否有成果,這段經歷讓我覺得我是一個人在做一個「我自己的project」而不是給教授當小弟,讓我更近距離地接觸科研。而且本科生一般idea都很不靠譜,她就引導我啊,讓我想自己喜歡的東西做,但是如果這個做不了她會告訴我。我不知道我是運氣好碰到超好的教授,還是國外的教授都這樣,不過就這點我就覺得多大世界排14不是沒道理的。(順便說多大科研實力似乎很強,但是我的切身感受只有這些)

清華:多多少少參加過一些項目,教授一般是以大組的形式,方向也是世界前沿的東西,教授人都很好,會說如果你們發paper費用實驗室出,提供各種各樣實習機會和各種資源。但是我的總體感受是,大組的形式導致了「會哭的孩子有奶吃」,「最強壯的孩子吃的最多」,這樣當然是沒錯,但是讓本來就對科研無從下手的低年級本科生無法加入工作,每周提供點paper讀讀,自己試著寫模擬,也不知道對不對。(然後組會的時候膜拜一下韓神恩...)教授很nice,但是因為很繁忙沒有很push。同時我自己的原因是在清華又學生會,藝術團,學業壓力大,所以科研自然就做不動。

總體感受:

多大讓我科研做的很有幸福感,讓我覺得教授把我當個「科研工作者」看,雖然是本科生,但是他們很認真地對待我,我也很認真地幹活。在清華,教授其實也是很看重本科生的,但是可能我一直做得有點慢,也不會單獨問問你卡在哪裡了,然後就默默讓你解決,而解決不了,就永遠卡在那裡了。(口胡,明明自己太弱,你別騙人了。我承認。)

生活:

多大食堂是人吃的?那個芝士黑料大亂燉是啥?清華食堂簡直...美味= =

但是多大附近spadina 中國城,日本料理,越南菜,西餐廳,龍蝦都超級多超級棒,堪比五道口。

清華一頓飯15人民幣左右,多大15刀左右。(我比較喜歡吃,所以可能花的可能比平均值高一點)

環境:

清華超級美!多大也超級美!樓上貼了那麼多圖&>&<簡直了! 不過北京不是人呆的地方...誰不想天天看到小松鼠,小鳥沒有霧霾呢?

寫得好累,順帶一提,多大大三的同學都能輕鬆地找到一份工作或者實習,但是清華得話估計會很困難吧,偏學術導向和就業導向的區別。多大似乎認為engineer應該去工作中學習,而清華是不管你學啥,請滾去做科研。(偏激了點)

以上。


哎呀母校題。謝邀。

分享一下我在多大的回憶吧。

和最高票的那位朋友一樣我也是在加拿大上了兩年高中然後申請大學的。當時啥也不懂根本不知道申請什麼好,但是因為多倫多大學離得近,不用搬家離開父母,基本就是打定主意上多大了。由於申請的時候最少要交$100,可以申請三個學校,所以基於不選白不選的理由還是選了兩個別的。話說,多大的三個校區(密西沙加、St George和士嘉堡)是按三個選擇來的哦,所以理論上可以三個全都申多大,但是我沒那麼干。我申了滑鐵盧、麥馬和多大St George。滑鐵盧很蛋疼地要求我一年內的托福成績。麥馬和多大都說兩年內就可以了並給了offer和入學獎學金。懶得再去考托福的我就把滑鐵盧利索地排除了。麥馬我申的是工程師專業(迫於我媽的壓力...她是工程師)而滑鐵盧申的好像是偏金融的數學(迫於我爸的壓力,他是會計師),多大我申的是life science(其實就是ArtSci)。處於地理位置的便利還是選擇了多大,也免於屈從於我爸媽任何一方,最後我選了一個他倆都不了解的專業。

另外關於多大的門檻。初入學他的確是比較低。滑鐵盧就感覺事兒特別多,分也高。但是教學質量多大是很好的,而且一點也不畏懼拔高難度,只不過最後考試還是會比較溫柔,要不就bell curve。年級低的時候確實學霸學渣混合,後期才會層層解析出來。不過滑鐵盧的厲害之處是coop。多大的士嘉堡校區也是coop但是還是不如滑鐵盧聲名遠揚。

還有,各位如果你要考多大的醫學院什麼的,最好別在多大讀本科!多大的本科屬於比較難的,我覺得倒也不是壓分數,就是生源好,要挑,所以在別的學校能拿高分的在多大也不一定拿的了好分數,而醫學院招生的時候是看你GPA的。你是母校的拿個破GPA他也不要你。我上完了藥學院拿了honour拿到個3.7的GPA(已經不錯了,進了藥學院只要畢業就可以所以很多人都及格就好),一看剛剛夠申請醫學院的分數線。也就是說GPA低於3.7你就不用申請了,根本別費那個勁了。所以很多多大本科生苦逼地再去讀研往上拉分數才能考上。

當初我選life science也有考醫學院的夢想,但是一入學帶我們逛校園的師姐就告訴了我以上殘酷的事實:想考醫學院來多大讀本科那是掉坑裡了。後來又認識了幾個life sci師姐,她們一致推薦我趕緊轉系說lifesci沒有前途。於是一年後我就申請了藥學院,順利考入還拿了入學獎學金。事實證明還是很正確的決定。上完了之後我覺得還蠻喜歡藥學這方面的再加上資金方面的考慮於是就沒再去考醫學院(我覺得如果藥學院畢業分數低一點他們還是會給予考慮的,畢竟有藥劑師背景的醫生會非常handy)。

跑題了。總之多大第一年life sci的生活還不錯,沒有具體專業,都是基礎課,課程相對輕鬆,而且由於都是大課,講師非常優秀,一個比一個好,學到了很多很多,打下了良好基礎。依然記得生物課講科學方法、null hypothesis的時候,很有醍醐灌頂之感。同時為了滿足學分要求還修了一門希臘雕塑藝術分析...汗。這輩子文藝的頂點。

然後考藥學院,感覺稀里糊塗就考上了...這一段具體的不表了因為現在的流程都改了。

進入藥學院之後基本沒有選課一說了。課程都是固定的。新的大樓就在Queens Park地鐵站門口,看著倒是很美,就是門超級沉,地下的演講廳特別冷。常常還有建築系學生來參觀。

多大的圖書館系統非常好。Robarts還有東亞圖書館,我去過幾次,裡面藏有很多中文冷門書,包括各縣縣誌。借書還書都是跟別的書分開的超級麻煩,所以我後來就不去了。Robarts外表像個火雞,裡面又大又繞我差點走丟好幾次。

多大St George的地點很方便,就在多倫多市中心,東邊邊界緊挨唐人街,西邊到Queens Park,離最大的購物中心Eaton不遠,附近還有安大略美術館AGO,皇家博物館ROM等地。飯館更是星羅棋布哪國口味都有。外面都市生活繁華似錦,多大內部依然有很多幽靜美麗的角落,很多非常古老的建築。我上學時兼職打工貼海報,幾乎走遍了多大各個角落,所以這一點我還是有點經驗的。

還有那個,Victoria college的大廳,哎。別提了。看起來確實很有感覺。但是那裡的飯菜太...單一了,完全外國人口味。我有一朋友住在那怎麼也吃不完她買的飯票,於是老叫我去吃。我吃了好幾次就有點受不了了...所以不能光看表面好看。除了第一年非要住校不可的,還是趕緊搬出來吧。多倫多那麼多飯館等著你呢,何必吃又貴又難吃的食堂。

對了我還去過多大密西沙加校區。那裡主要是文科專業。非常安靜漂亮的校園。

至於排名啊科研水平啊這些我沒考慮過也就不提了。CS專業唯一感受是中國人非常多。樓挨著多大書店,我很喜歡的地方。


----------------------更新之後多圖預警,爪機黨慎入--------------

等了好久沒人答題,我來回答一下吧。

(UT本校Mathematical and physical science准大一新生,高中經常去UT好幾趟,加上基友在讀,所以了解比較多。)

1. 氣候

昨天看到 「在明尼蘇達大學就讀是怎樣的體驗」 這個回答最高票答案里吐槽明尼蘇達冷,我心裡「呵呵」一笑,心想:明尼蘇達你個戰5渣還好意思說自己冷。要記住,去多倫多大學讀書,是不需要帶過冬衣服的,因為國內的羽絨服根本防不住多倫多冬天體感溫度零下40攝氏度的嚴寒!比哈爾濱還靠北的緯度,加上北方是千里平原,冬天北極的風是呼呼地。多倫多冬天從10月持續到4月,我今年3月底去多倫多竟然還有雪,可見這漫長的冬天持續到什麼時候。同時,多倫多夏天溫度很高,30攝氏度以上是正常溫度,所以不少人吐槽多倫多沒有春天和秋天。

2. 學生

如同樓上提到的,多大學生的特點是魚龍混雜,競爭激烈。 多大的國際生只有6.2%,剩下的都是本地學生。而加拿大本地升學制度很坑爹,造成了同樣在多大,學生的水平差距可能相當大。而且,作為加拿大最好的學校之一,學校里有一群具有常春藤水準的學生,因為沒考慮過去別的國家,所以來了多大(他們要是想去,常春藤真的沒什麼問題)。比如在工程系,大一你可能遇見有同學覺得求個導數就很難了(是的,工程系),也有同學已經把大學四年數學學得差不多了。總體來說(可能有偏頗),大一學生的靠譜程度為: 工程=醫學(本科無醫學院,但有醫學科學專業)&>其他理科=商學院&>文科藝科&>兩個分校的學生。

--------------------------補充--------------------------------

請大家不要誤會,無論是文科還是分校的學生,都有非常出色的學生。不靠譜的意思是分校入學標準可能比較低,所以漏網之魚比較多,「魚」多了並不能妨礙它們也有很多優秀的學生。尤其是UTSC的CO-OP,照樣是淘汰率高的熱門項目。多大的分校也是多大,畢業生的學術水平大多有保障的。我之所以黑他們,是因為我的學長們大多是工程或者生命科學商科等熱門學科的學生,他們平時以黑分校和文科為樂。而我寫的是我的見聞,所以難免受他們的影響。

一名畢業多年的學長說過,「選課時要記住,多大無水課,所謂的水課只是相對容易一點,但是不努力的話照樣會掛」 。 所以校區和專業也一樣,我說某些專業的學生水,只是相對於工程里那些變態學神而言,但是和一般學校比,他們也是足夠出色的學生。

---------------------補充完的分割線---------------------------

3.學習壓力

為了消除在(2)中的魚龍混雜的情況,多大擁有令人瞠目結舌的高淘汰率。理工類專業的平均畢業率只有40%-50%,其中如機械,土木之類的專業,淘汰率可能更高。部分專業還會每學期按比例刷掉全班一定比例的學生,所以四年下來,「魚」基本上剩不下了。那刷下來的人去哪裡了呢?答案是除了少數極品,大多去了冷門專業或者比較水的專業。所以雖然多大的總體畢業率為98%,但是在工程,理科,以及題主的CS,可完全不適用這個數字。尤其是一個叫工程科學(Engineering science)的專業,是有名的「暗部」,學習強度到了非人的級別。他們的學生自嘲說,社交,睡眠,學習成績裡面,他們一個都得不到,因為每天不吃不喝學習,也不一定能拿到一個好的GPA。但是以此為代價,他們往往能獲得極其豐富的科研經驗,參與學校最前沿的研究。據學校稱,堅持下來的大多數人之後都去了哈佛,MIT世界名校(注意這個「等」,要是有人讀完了沒考上MIT,千萬不要來找答主)學校讀研/博了。

但是要清楚,無論什麼專業,只要不學習,都會被T。沒有任何專業可以玩四年DOTA,考前一天晚上突擊一下就能畢業。畢業難度沒有簡單這個等級,只有 ①難 ②非常難 ③變態級的難。

----------------------------------------------------------------------------------------------------

看話題關注人數不多,暫時先寫這些,要是有人看的時候叫我一下,我回來多謝一些。

-----------------------------------------Jul 8 2014 UPDATE---------------------------------------------------------------

這幾天發現竟然有在看,真是感動啊(°?°)?,再此寫過點贊,感謝和評論的大家啦。

4. 學院制度

多大裡面,文理(Art science)學院是學校的主體,包括了所有的理科,文科,商科以及法律專業。基本上除了理療,工程,音樂外,其他專業都在AS裡面。AS有一項非常有趣的制度,叫做獨立書院(Independent colleges)全校分為12個學院,其中7個為獨立學院,本科生可以入讀的學院分別為:

  • 大學書院(University College)
  • 三一書院(Trinity College)
  • 聖米迦勒書院(St. Michael"s College)
  • 維多利亞書院(Victoria College)
  • 新書院(New College)
  • 因尼斯書院(Innis College)
  • 伍茲沃書院(Woodsworth College)

這七個學院。這七個學院擁有自己的財政收入,宗教背景,法人地位。同時,還有自己的宿舍,圖書館,食堂等各種設施以及獨立的學生會,俱樂部,體育隊等學生組織。

這個制度就是就是《哈利波特》裡面的學院制度。霍格沃茲分為,斯萊特林,拉文克勞,格蘭芬多,赫奇帕奇四個學院,裡面沒有高低之分,但是四個學院互相獨立,互相競爭。各個學院各有特點,也有冷熱之分,學生們會申請適合自己的學校。UT也是一樣,比如New的地理位置位置最適合理工科學生,而且飯菜比較好吃;Woodsworth商學院學生多,有很多高富帥和白富美( ̄3 ̄);Innis的宿舍是非常現代的公寓式建築;Victoria最有錢所以獎學金給的足;Trinity周六有穿著哈利波特式長袍的晚餐(°?°)?(個人最感興趣,但是沒進去啊啊啊(╯°口°)╯(┴—┴);St. Michael據說是西人美女的聚集地…………每個學院里什麼專業的學生都有,但是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可能各專業人數比例不一樣(比如new多理,St. Michael多文,Woodsworth多商)。

5.學校建築和景觀

(本環節圖片部分來源於網路,部分自己拍攝,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

UT算是一個有一定歷史的學校了,所以一些高「逼格」的古典建築那是肯定有的。尤其是University College 和 Trinity College,是電影《哈利波特》的取景地哦( ̄▽ ̄)。學校里的古典建築非常漂亮,比如:

這是學校正面建築,屬於University College,也是UT歷史最悠久的一棟建築。

再放一張建築背面的(答主照照片的時候是三月底,剛下完雪)

University College的宿舍。別看那麼漂亮,但其實是UT條件最差的宿舍了

學霸雲集的Trinity College

這是Trinity的食堂,想像一下周六晚上,同學們穿著哈利波特裡面的黑色長袍魚貫而入的場景吧

UT法學院的建築,未來的精英帥哥就在裡面哦

當然,UT也有現代建築,比如物理系的樓(不知怎麼回事圖片橫過來了。。。。。。

地球科學系的樓比較有趣(樓頂的據說是溫室,不過地球科學要溫室作甚?)

土木工程系的樓

這棟樓外表很文靜,裡面很狂野。裡面是這樣子的:

(?Д?≡?д?)!? 確定這不是某個工廠的生產車間嗎?

從土木的樓邊上看加拿大的地標性建築---CN Tower(圖片又莫名其妙的橫過來了。。。。)

下面這是我沒有提到的學院,諾克斯書院(Knox College),這裡是多大的神學院(沒錯,是神學院)

建築很漂亮,但裡面有一門更牛的課:

基督教傳統的巫術與魔法,我感覺學完了這門課我就不用上大學了,我要去征服世界。吃我大火球術啦ε=ε=(ノ≧?≦)ノ

下面這是多大的生命科學樓,也是未來的醫學院學生經常出沒的地方

然後就是UT的驕傲-----羅伯特圖書館,據說這裡的存書量僅次於哈佛和耶魯哦

還有就是答主所在的New College,裡面亞裔妹紙多多哦ε=ε=(ノ≧?≦)ノ(說是「新」,但也50年了,而且據說供暖不太好.........)

當然,還有新舊結合的混搭建築,比如:

額。。。。教練!!!隔壁和我的畫風好像不對哎!!!----------------------------------------------------------分割線-------------------------------------------------------------------

今天先更新到這裡,還望各位老爺給點個贊或者感謝,有興趣的話答主會再更的


作為UT的野雞分校的學生,可能在題主看來我並沒有什麼發言權。

如果我說所謂的學習體驗,除了學校,更在於自己,不知道會不會有人覺得這不過是一個UTSC學生的自我安慰。

大學大學,真心給我一種大的感覺。不必說downtown校區,即便是我在的士嘉堡校區也是一個需要我花不只四年去體驗的地方。然而踏入校園的一剎那,學校並不會把自己的一切傳統和氣質加之於你,體會多少,吸收多少,要看自己保持何種態度。大學很大,大到充滿機遇,也大到容易迷失;同學很多,多到你能時刻發現人外有人,也多到能輕而易舉的隨波逐流。我們每個人,都要時刻在這個大的學校里看清自己的位置,在這個有個各種人生規劃的學生群體中看懂自己的內心。

有名的大學並不能確保一個人的成功和他幸福的學習體驗,無名的大學也不代表一個人會在校園裡無所事事,關鍵是自己的態度。

一年前剛到加拿大的時候有主校區的前輩斬釘截鐵地和我說想轉主校的工程系是不可能的,主校的學生都幾乎進不了,何況分校?一年之後我靠自己的成績收到了先前有人提到的工程系Engineering Science專業的轉校Offer,而我卻決定留在士嘉堡校區繼續讀一個人很少不好找工作但又相對喜歡的專業。可能一段時間之後我會覺得這是我大學裡最撒比的決定,但至少現在的我相信有比名聲什麼的更重要的東西:熱情。

我和夥伴常抱怨自己作死才出國,但對我而言,這個死既然做了,乾脆不做的再大一點。我們千里迢迢突破了空間上的限制來到國外,難道還要再受自己內心態度的禁錮?唯有自己積極的對待在多大的時光,才能不把原本偌大的多大縮小為自己固有的觀念和圈子。

如果你願意相信一個來自在士嘉堡校區的人的話,我會說:多大遠比一個人所能體驗到的大得多,她不會成為任何人頭頂的上限阻礙任何人發展自我,只是但願誰都不要自己限制了自己。

最後,恭喜你加入多大。


UTSG和UTM不了解,就說說UTSC吧。因為GP項目(Green Path Program)的存在,國內留學生非常多。如果碰巧又是讀的Management這種熱門major,上課的時候簡直有種回國了的即視感。不過好處就是大家普遍比較團結友愛,只要不是太自閉的人都是朋友眾多,所謂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小弟初來貴寶地。。。(跑題了啊喂!)

多年以後回憶起來,我還是會想起,每個final季在圖書館並肩奮鬥的夜晚,每次社團活動開心的笑容,基友小夥伴愉悅日常的互黑。

是的,這些都是我的朋友們。

有人會說了,你看你出了國還是跟中國人混你出去幹嘛?

答:人各有志。事實上也嘗試過和local一起做volunteer,但是由於文化背景差異確實講不到一塊去。而且幹嘛非要融入?融入了又怎樣呢。君不見最不受待見的CBC,local當他們中國人,他們很多人又看不起留學生,所以最後只能和另外一群CBC聚在一起找存在感。

還有,就是自由

沒有人會要求你應該幹什麼不能幹什麼。遲到翹課什麼的簡直是家常便飯,只要你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能保證最後的成績,就算是一兩場考試不來都不會有人管你。我上學期的統計大概就去了兩節課,最後還是拿了4.0。

平心而論,UTSC課業壓力不算輕鬆。paper,case,assignment,midterm,final...不說了懂的人都懂。但即使課業繁重,你依然有選擇的自由。翹課不代表不努力(否則你憑什麼4.0),它只是提供給你一種選擇,讓你有大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來做你真正覺得有意義的事情。每天8小時圖書館,喝酒飆車泡妹子,足不出戶打遊戲,不來上課去找各種實習。沒有什麼不被允許。

參差多態乃幸福本源,對於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人來說,還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么?

有自由,有朋友,有夢想,去努力去瘋狂去愛去迷茫去浪費人生,這TM不就是20歲的人該乾的事兒嗎!

總的來說,在這裡呆了兩年,還是很喜歡這個能讓一群年輕人聚在一起做夢並且為之奮鬥的地方。

以上。


University of Tuition.

—————————————————

最新吐槽:U of Tears


謝邀

在多大st george校區呆的第五年了 經歷了本科mjajor in engineering science現在M.ASc electroinics在讀中。

對自己的學校有太多感情。如果說體驗的話,個人覺得不同的專業之間的體驗應該大相徑庭。

在多大的生活可以豐富多彩,各種社交活動也可以是像我們那時候一周四十小時苦逼上課和圖書館為伴的日子。有一點個人感覺是相通的,就是這個學校好進不好出。

入學後一定要打足精神,玩的一過火probation啥的也是經常發生的。我們系大一一年的淘汰率就將近百分之三十吧。

另外最感慨的就是多大的景緻和學習氛圍。夏秋季front campus非常美。樹蔭下總能看到有人靠著樹看書,操場上也總是一片生機勃勃。貌似已經有很多人上圖了。

利用好學校設施也可以使自己在校園的生活更愉悅舒心。atheletic center和hart house都有很健全的健身設施,gerstein和robarts都是不錯的圖書館。前者書桌精緻,有檯燈網快,後者是最大的圖書館藏書多。個人還很喜歡靠北的E.J Pratt Library, 很小但是很安靜舒服。

總的來說多大有個可愛的校園,學習氛圍也很好,在保持學習效率和時間的情況下建議還是多參加點有趣的活動和運動,像我這樣的大學的時光都留給圖書館了回想起來還是相當苦逼的。。


剛去了一年,應邀寫了一篇感想。Po在這裡供大家參考一下吧!可能不是什麼技術性的東西,但是絕對真情實感。照片也都是我手機照的哦~是2014年的秋天和冬天。多倫多什麼都好,就是秋冬太長......anyways我愛多倫多!

2015年5月19日,距我收到多倫多大學的offer剛好一周年了。我仍然難以相信自己踏出comfort zone已經一年,其中有多少酸甜苦辣不用多說,只想感謝這一年的各種跌倒又爬起帶給我的改變。至少,我不再關心別人怎麼看,只在乎自己怎麼想。

有人說,一所好的大學就是一個通向更高平台的鑰匙。其實在我看來,一所好的大學本身就是一個充滿了機遇和挑戰的高平台。這一年的各種高逼格的場合讓我見足了世面,參加的各種活動既鍛煉了我的各種能力,又讓我交到了世界各地的朋友:為了鍛煉語言我參加專為國際學生組織的英語活動,加入學生組織;為了學習第三語言西班語,我和一個墨西哥姑娘結成對子每周交流語言和文化;為了更多了解商科領域相關知識,我常常一下課就跑去商學院的各種活動湊熱鬧聽講座。

這一年我做過的presentation,參加過的interview,涉足的社會實踐,見識到的創業小年輕,超過了以往的總和。這一切都是因為現在的我有了時間,有了條件,有了榜樣,去做我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去涉足我最有熱情的領域------不再關心其他人都在做什麼,而是沉澱下來叩問自己:我想要什麼?

然而進入好學校的相應代價必然是激烈的競爭。在今年的U.S News全球大學排名中,多大位居全球第14。我就讀的羅德曼商學院Rotman Commerce更是整個學校中排名靠前的專業,壓力可想而知。而想到自己曾經學霸的過往,我不顧多方勸阻地選擇了6門課(一般為5門),其中包括一門第三語言西班牙語和寫作閱讀量大的Big idea。

在進入多大的第一個月里,由於人生地不熟,語言不通順,文化不適應,同時又處在多重考試的壓力下,我已經感到苦不堪言。10月中旬的我在人人網上寫下了第一篇日誌向國內的同學訴苦:「想念國內便宜又好吃的中餐,懷念高中無話不談形影不離的你們,來到新的環境原以為是掙脫束縛,現實卻是一刻不停地學習學習再學習。從來沒有時間空虛寂寞冷,因為有太多的reading要讀......」

的確,這一年我過得並不輕鬆------但是總的來說,我很快樂,因為我時刻在挑戰自己,我學到了很多乾貨。我更切身地感受到在和不同文化背景交流的過程中,在東西方文化的撞擊之中,一些新的想法逐漸在我頭腦中形成,一些大膽的嘗試我已經開始著手去做。

最後,和所有留學生共勉:每一個遠離父母留學在外的人都值得為自己鼓掌,每一個為夢想奮鬥的人都不容易。順便,多大是一所很美的學校,多倫多是一座很有意思的城市,請允許我和你們分享秋天的校園,美如夢境,美到窒息。


簡單聊聊大一生活吧,畢業了再重新寫2333

多倫多大學生活紀實(多圖,流量黨慎入)

開學前 新生周

就要開始萌萌噠大學生涯了。

又到了新生周,新生周是角馬哦不,是俺們,認(gou)識(da)人(meizi)的好時候。

體驗一:住的好棒!(如圖)

分享人生經驗時間,想住宿一定就選Woodworth!

體驗二:漂亮妹子好多!

新生周的我是醬嬸的:

哇這個妹紙好漂亮!

快去要FB!

(秀一下我拿下FB的最佳戰績,一隻猶太菇涼~美到驚艷)

去看FB主頁

他喵的怎麼都有對象了,而且男的好醜啊啊啊啊日了狗了。

妹紙我來救你於水火吧哼唧( ̄▽ ̄)。

(活動)好無聊。。。。(老外都很high可能就是文化不同吧23333)

哇這個妹紙顏值贊誒,貌似是中國人咱拿下微信吧

(華文圈子裡就不爆照了)

體驗三:新生包真霸氣

哇快看看新生包里有什麼,誒,貌似是有深意的暗示呢(☆_☆)

然而有(buhui)節(ba)操(mei)的我並沒有用上,哭暈在廁所。。。。(╥﹏╥)

體驗四:大家都好能high,我都get不到high點

Club里為什麼大家都high成這樣,不就是低音炮嘛帶感歸帶感也沒必要這麼狂野吧。。。

嗨嗨嗨旁邊的那對恩愛狗注意點,怎麼演上AV live了呢這可是公共場所!我這樣的正(dan)人君(shen)子(gou)表示抗議!

從club回家。。。。。

尼瑪你們這幫小崽子在幹嘛!

剛回家就看Suitemates放著低音炮社會搖在那裡嗚嗷亂喊對灌Bacardi,還要我陪他們打牌輸了罰酒[呵呵,結果當然是這幫哥們兒作繭自縛喝得更多[呵呵]

我新生周最有意思的活動是去射箭,結果還是自己找的不是學校組織的。。。。。

經過(他人)糜爛而又(我)有節操的新生周

終於開學啦!

早上

他喵的鬧鐘響了

喵了個咪的我還沒睡夠,摁死!(^ω^)

迷迷糊糊的看了眼手機,八點了!

馬恩列斯毛的的我一個鯉魚打挺就起來了!

刷牙洗漱抻一抻做幾個俯卧撐精神精神

看書預習一下

算了,一晚上知乎會有不少贊,先刷刷知乎吧

哎呦喂,又有噴子來秀下限了,來來來,我楊樹溝撕逼小能手的稱號不是蓋的,爸爸教你做人。

然後就忘記了時間( ̄▽ ̄)還預習個吉(爾吉斯)巴啊。。。。

趕緊收拾收拾麻溜利索去上課!

體驗五:上課的人真多啊!不能不聽課啊!

上課啦!

全他馬基雅維利的是人啊!

還有醬嬸的

Demand curve…..equilibrium…..

好無聊。。。

Matrix transformation。。。。

還是好無聊。。。

Compounded semi-annually 。。。

算了咱還是刷刷知乎吧

五分鐘後。。。

啥啥啥叫獸你在說啥!

臣妾錯了,臣妾再也不敢了,叫獸您老人家慢點走啊,別扯到蛋,哦不,是閃到腰。。。。

然而每節課都是如此( ̄▽ ̄)

體驗六:本科才來的學生,選不熟悉的文科課要當心,我選歷史沒問題,可是天殺的我選了心理

你告訴我reading里都在講些吉(爾吉斯)巴啊?

「這些混蛋教授,不但不知道自己泄氣, 還整天考,不是你考,就是我考,考他娘的什麼東西?」

——————季羨林《清華園日記》

未完待續

我就念了兩句詩,到這裡做了一點微小的工作(另一版現在的男孩心裡都在想些什麼? - Leon Zhang 的回答)


大家不要噴我 我只是來活躍一下氣氛

怎麼說呢 因為跟林志玲是校友 有的時候進衛生間會想「誒這個馬桶會不會是林志玲坐過的啊」


cs大二生不邀自答。

先佔坑電腦答

==================

1.地理環境:

很冷,妖風很大,一百斤以下打個傘在街上走會體驗到飛翔的快感。10月一直冷到4月。哦對,昨天剛下過雪。

周邊治安還可以。中國城附近流浪漢會比較多,毒品味道很重。

購物還算方便,沒車的話別想著去大統華了。中國城離高檔住宅區30分鐘,離學校20分鐘步行。

2.學習環境:

圖書館很多,不用擔心沒位置。華人圈學習氛圍很濃厚。但是老師給分非常低。剛考完一門平均分四十多的課。大二以後會有很多linux上的編程課,沒有虛擬機或者蘋果的話就得天天泡機房。機房位置還是有限的,特別是assignment deadline前,那酸爽(;′??Д??`)

3.就業環境:

不如水loo,不如水loo,不如水loo!

從課程設置上很明顯的看出老師根本不care你找得到工作需要學會什麼。畢竟ut是科研導向的學校而非就業導向。所有人都assume你畢業就會讀研然後一心撲在科學上。

哦,你說你要找工作?

——那你為什麼不去水loo呢親~

總之我已經決定畢業後去滑鐵盧或者bcit讀個deploma之類的再去找工作,不然真的都是要gg。

4.. 社團活動:

答主死宅,不答。

5..有趣事實:

cs每年都會有game night,cs, video game, lol,dota2,還有桌游和free food,很不錯

heap是個很可怕的教授,講話自帶催眠效果。

不過教的課太多,很少有人能無傷閃避他來到大二。

engineer和我們art and science是死敵但是卻和他們share一棟樓一個機房

6.美圖秀秀:

從我家能直接看到學校全景圖!親手拍照,童叟無欺。

cs主樓(對,我拍照就是這麼黑乎乎的一團)冬天的多倫多(呵呵)


回答都是UTSG的,我在UTSG和UTM都各呆了兩年,說說UTM。

UTM全稱University of Toronto at Mississauga. 是個規模不算大的校園。在多倫多downtown的27公里以西。開車到downtown半小時,沒有直達公共交通。學校里有往返St.George campus的shuttle bus (UTM學生免費,St.George的學生6、7刀左右。

校園建在一個Mississauga路上的小樹林子里。風景非常美。整體風格和UTSG迥異,沒有恢宏的氣勢和古老的建築,但是勝在親近自然(校園裡有鹿出沒,這個UTSG沒有),空間開闊不局促,而且最近這兩年不斷有新建築落成,都是目前北美流行的玻璃、金屬為主風格,很有現代感。

去往Erindale Hall和North Building的路。秋天很美。

冬天雪後在OPH宿舍後面小樹林里拍到的鹿。經常到宿舍窗口前晃。

CCIT和圖書館之間長走廊。每天都會在這個走廊上遇見同學。

這是走廊外面。

圖書館,座位真的好有限...(圖來自wiki)

2012年建成的Instructional Building。

Instructional Building內部。

最後,大家都懂的,屠宰場。

另外想說的就是UTM的就讀體驗。因為多大的主要faculty都在St.George的緣故, UTM的課程相對UTSG來說課程開得比較少,沒有想上的課的時候只有到St.George去選。以數學係為例,UTM大三大四的數學系開的課里,除了一門偏微分方程是應用數學,其他都是很粗略的純數學課, abstract algebra, combinatorial, complex variable, real analysis等。種類也很少。而UTSG的數學系單單是應用數學就有pde, quantum mech, relativity, asymptotic method, nonlinear optimization, financial math等等,純數的課就更多了。UTSG集中了主要的graduate program,因此師資比UTM強很多,相對而言,課程的難度UTSG的略高,更不容易拿到高GPA。

另一方面,UTM的入學門檻比UTSG還是低了不少(雖然UTSG已經被樓上各種回答黑成最容易上的北美名校),由於學生水平的參差不齊,學校對學生的輔導還是比UTSG稍多,比如UTM幾乎所有數學課都是有TA帶tutorial的,這就保證了強制性的課後鞏固溫習時間。還有一些低年級的大型課,有很多學生的peer facilitated study group。在UTSG數學系,往往一個大課,人數眾多,老師大牛,上完走人,不會的問題請去老師office hour, 要是學生有課或者有事錯過了,對不起,下次請早。UTM每周一次的tutorial保證學生能有向TA問問題的機會,即使不問問題,上完課後一周內抽一個小時強制性溫習,也比上完課把筆記丟在一邊,做作業時才翻出來效果更好(UTSG學渣模式)。

另外UTM小型的校園規模降低了student/prof ratio,老師和學生接觸機會比UTSG到大三還是100多人的課多很多,要推薦信更方便(雖然UTM大牛老師不多。。。)同學更相熟,學得更愉快。抄作業更方便(學渣)。

在UTM度過的兩年非常開心,以致於之後在UTSG的兩年時常懷念,不過UTSG出門左拐Koreantown和Chinatown,右拐Bloor和Yonge,吃喝玩樂一條龍,這點贏大了。反觀UTM,富人區的小樹林子里什麼好吃的也沒有。第一年沒有車的時候我去過最遠的地方就是Dundas和Hurontario交叉路口對面的地下黑暗料理韓國大媽豬骨湯。每次去一趟多倫多,就和鄉下農民周末趕集進城逛廟會一樣興奮。總的來講,UTM更有在北美大學求學的感覺,而UTSG更中國大學...

————————————漂在美帝的UT畢業生含淚懷念母校(主要是母校的吃)。在美國餓的時候常常想來一盒Robarts外紅餐車的滑蛋蝦仁,或者白餐車的干炒牛河。


過去的四年里沒有一天不想把這個學校炸了拉倒……

畢業的半年裡沒有一天不想讓這學校把我炸了拉倒……

留念一下每天都和汽車鬥智斗勇謹防遲到的路口……


圖賞多大~

秋天Victoria College後面的樹

物理系樓頂天文台看向CN Tower

物理系樓頂天文台看向Robarts圖書館

Robarts圖書館Study Room的風景

標誌性的University College

現代的Rotman商學院

University College裡面的樓梯

Trinity College Chapel,值得一去

多倫多大學藝術中心 University of Toronto Art CentreInstagram @sparksiqiwang

原創圖片,如需轉載請先聯繫。


多圖 慎點

幾個月前去旅遊了一下 發點圖吧 別人的大學

當時看到有人在uc門口草地上冰桶挑戰,感覺特別青春,特別美好


(多圖預警)

多大是個好學校,雖然說實話本科生源還是落後同排名的學校一些,但判定一個學校的好壞大概要看一個優秀上進的學生能享受到的資源吧。課程規模都比較大,但教授都是很負責的。如果會利用各種網路資源,office hour,各種奇奇怪怪的committee、association 和union,會發現有時候像是和世界最頂端的科研成果進行談話,總之能學到很多學科上的知識吧。

都說多大的秋天最漂亮了,上幾張這幾天拍的圖~


簡單寫幾句話,不算典型,只是想給純文科生們打一劑強心針。

記得去年申請的時候,看到網上幾乎所有關於多倫多大學的討論和經驗都是工程、商科或者CS(和現在一樣),作為一個文科生感覺很迷茫,也曾聽說多大文科不好之類的話,一度猶豫是否真的要來多大。最後還是因為對Trinity莫名的執念,以及父母的鼓勵決定開始這段旅程。

來學校以後,宿舍很滿意,教授很滿意,一切都很滿意。和其它同學相比,我這幾個月過得極其安靜,社團活動很少,頂多是參加學術講座或者high table, 閑暇時間就到喜歡的圖書館自習,或者去學校附近的藝術館逛逛。Bloor和學校裡面會有很多音樂會,學生票價很便宜,有時候甚至免費,於是我得以接觸很多在國內不容易真正了解的流派。另外,比較大的變化是我這個不太喜歡運動的人也算養成了鍛煉的習慣,沒事就去宿舍附近的幾個健身房跑跑步什麼的。

可能是因為之前在國內文科學得太窩囊,到了多大,感覺自己就像是瘋了一樣天天看書,每一個學術活動都讓我經受著思想風暴。學習純文科,從來沒有像這幾個月一般任性、幸福。

來這邊以後聽到很多人抱怨,比如食堂不夠好,比如教授講課爛,比如功課緊。我原本是一個挺喜歡挑刺兒的人,但不知道為什麼到食堂吃個甜點就能很滿足,外出看看學校的樓就會犯花痴,如果在去圖書館的路上聽到鐘聲,更是能感到幸福到了頂點。以上這幾句話,不知道給多大的同學們看到,會不會被吐槽。

以前在國內很喜歡社團活動,到這邊不知道為什麼,除了學習基本上沒心思干別的事情。當然這種狀態不能是長久之計,老是一個人悶著也會成書獃子的。今後會慢慢把社交打開來,此是後話。


題主你好,我是多大大二的學生,雙修統計和地理,文采不好,就發幾張圖吧:)

先跟大家道個招呼~這個是多大的招牌university college,旅遊團必爭之地,這些旅遊團什麼時候完全消失了,多倫多最冷的時候也就到了。有段子說多倫多的風秒速五公里,是的,凍成永恆,沒有悲歡的姿勢。

多大最大的教室(劇院?),文藝的頂點,我最理想主義的課:太陽和它的小公舉們 就是在這裡上的

醫學院外的一棵樹。多倫多的樹常會出現一半全紅一半全綠,或者一半金黃一半掉光的奇觀,而這些奇觀又會佔據朋友圈或者ins一段時間

這個好像是life science學生的痛,據說是野獸派風格的建築

university college內部,平時用來幽會,final期間用作考場,偶爾角落的鋼琴還會有學生來彈奏,採光很好的地方

university college內部,這是下午5點多上完自習照的,畫美不看

university college 內部的螺旋樓梯,我用矩形解構了這張照片。UC是個很適合拍照的地方,常看到新婚夫婦過來拍婚紗照,萬聖節還會打上藍紫色的光

soldier tower,也是個有故事的地方

trinity college的小教堂,哥特式的建築,走進來的時候如果正好循環到lana deal Rey 或者florence and the machine 的歌那簡直要升天

soldier tower內部

exam centre,多大學生具體猝死的地方。

front campus在夏至的那天

art gallery ontario藝術館,多大學生可以憑學生證得到優惠

好像是多大某醫科樓,等紅綠燈的時候總會停下來看幾秒IMAX

嗯...大概就是這樣啦,照片都是我拍的,想看更多多大的同學請移步ins:wellagainst

蟹蟹


有句話比較萬金油,但是你的體驗是要靠你自己創造的,你不積極創造,天天窩家裡,體驗就好不了。多大是個不錯的學校,努力創造個美好的體驗吧。


推薦閱讀:

加拿大紅河學院專業選擇?
留學加拿大轉專業學習經濟學或心理學,是否有希望在加拿大找到工作?
你最喜歡的美國城市是哪個?
去澳大利亞留學住homestay要提前準備什麼?

TAG:大學 | 留學 | 加拿大 | 多倫多大學UniversityofToronto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