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是應該上幼兒園大班還是學前班?

孩子馬上要升升班了,有些家長選擇了上學前班,我們家裡意見不是很統一,我覺得應該繼續讀完幼兒園大班,老婆覺得上學前班比較好,可以提前溫習掌握一下一年級的知識,希望大家可以給一些建議,感謝。


謝邀。

我試著從你的角度做一個決策,並提供相關的信息。

假設你擔心以下2個問題:

1. 孩子上大班是否能夠適應小學的轉變?(或上學前班是否就能確定適應小學的轉變?)

2. 怎麼向家人說服1;

關於第一個問題,有幾個信息你需要知道

1. 幼小銜接是幼兒園必須重視的一塊教學工作。幾乎任何一個幼兒園,都會組織相關的幼小銜接教學。而幼小銜接是幼兒園教學中相當成熟的一塊。而學前班已經是在政策範圍內被嚴令禁止的。很多幼兒園(大部分是私立幼兒園)選擇以「大大班」的名義,保存學前班的存在。

2. 幼小銜接的重點,並不是學幾個字。而是適應新的環境,適應校園生活、集體生活、學習生活;樂與老師、同學交往;培養學生角色意識、群體意識、學習意識、紀律意識和行為規範意識。這些才是適應的重點。

3. 小學適應階段的不適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需的。應該說,升小學是人生第一個重要的轉折。這個階段經受一些適應上的不適,是很必要的。家長需要關注的是如何用平和的態度陪伴其順利度過,而不是將提前將一些寫字,知識,坐不坐得住之類的小問題先解決了。在他該玩到時候不讓他玩,提前揠苗助長,在他該面對挑戰的時候他以為自己比同齡人學會多幾個字,並不就意味著適應良好了。而在他開始真正會遇到適應困難的時候,也許就太晚了。

4. 家長可以做些什麼?不認識校園、自理能力差、做事磨蹭、嬌氣、不會聽講、不會和同學交流、不會和老師相處,這些都是幼兒剛步入小學出現的不適應現象。在幼小銜接階段,家長應該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他的獨立意識、生活自理能力、與人交往等方面的能力,逐步讓他學會在脫離父母、老師時刻幫助的情況下,能獨立生存、生活、學習和勞動。

2. 如何向家人說服1;

這個問題其實是另外一個問題的表象問題:「孩子升小學了父母怎麼做好教育分工」

這裡有個有趣的心理學現象:父母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是不同的。2歲前,孩子的世界裡就只有媽媽的存在,除了接納一個「陌生的男人」在媽媽身邊出現之外,孩子其實並不太需要父親的存在。這個階段,父親的主要任務是好好疼自己的老婆,好讓老婆有足夠的動力去照顧好孩子。3-6歲,父親角色對於孩子形成良好的性別角色就非常重要了,所以3-6歲階段,如果孩子能夠得到父母的共同陪伴,爸爸回到家能夠多陪孩子玩,至少能夠讓孩子心理健全些成長。很多長大後有自我認同障礙的孩子,小時候都是缺少父母角色的共同影響。而上了小學之後,父親的角色更多是給孩子堅強的支持,當孩子出現了社會化適應的問題,父親能夠再忙都停下來陪陪他,幫助他去面對挑戰。而母親的作用當然就是塑造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了。所以「小學階段嘮叨的媽媽」就成了必不可少的了。上了初中,父母就要學會當朋友,少點威嚴和控制了。越大就越得給點空間。

所以,我估計你得和老婆好好談談的是你們在孩子過渡之後的教育角色定位問題了。

當然,你能夠提出這個問題,說明你還是能夠處理好這個問題的,也就無需廢話了。


謝邀請。首先我覺得這個問題要問家長本身。你有足夠的勇氣和中國教育體制抗衡么?假如沒有我認為應該上學前班,這樣可以避免幼小銜接不暢。在幼兒園大班孩子還是有充分的遊戲時間,但進入小學午休、遊戲時間都取消了,並且知識難度增加,孩子有可能不適應。

而從孩子角度來說,學前班沒有幼兒園注重領域發展,比如動手、繪畫、健康等…其實在幼兒園更適合孩子的年齡。

其中利弊要家長權衡。如果是我個人的孩子,我堅決送他去幼兒園,因為我對孩子的要求是性格好、善良、懂得選擇與接受選擇的結果。說白了是情商方面的要求,我認為過早應試教育會抹殺孩子很多天性


為什麼我不送孩子上學前班

關於教育的爭論多了起來。

前一陣,江蘇、湖北以及很多地方的家長為了高招名額的事很是鬧心。就是大家認為條件這麼好、名額這麼多、分數這麼低的北京,家長們也在吐槽,他們壓力之大,不親歷者難以想像。

關於小孩的教育,競爭不只是高考而已,在這漫長的十數年、二十年甚至更多的時間裡(在大城市結婚生孩子之前考慮教育因素是相當普遍的),對家長、對孩子的考驗和磨難那真是一波接一波、綿綿不絕。

作為孩子即將上幼兒園大班的海淀家長,我也不得不操心孩子上學的事情。最迫切最現實的問題,就是到底上不上大班,要不要送孩子去上學前班?

雖然我的態度一直就是應該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幼兒園經歷,也沒必要在學習上給孩子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但畢竟時代不一樣了,必須把問題想清楚、說明白,同時也有必要統一全家的思想,所以有以下幾個問題的設定和回答。

1.我們在害怕什麼?

人都有對未知事物的恐懼感,我們總是很容易受到身邊氛圍影響的,尤其是當事關孩子時。我們之所以害怕,往往是因為大家都害怕。

身邊的家長都很憂慮,從胎教、親子班,到拚命打聽各種小道消息,費勁巴拉送孩子上好一點的幼兒園,再到報各種各樣的學習班、興趣班,如今又到了幼兒園沒上完就退園上學前班,為的是搶先一步為小學打基礎,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也為上好的小學面試什麼的加分。

我們孩子同班同學已經有三四個選擇退園,還有一些已經找好學前班,再上一學期也要退園了,另外很多家長也在暗暗努力,給孩子報班,請老師專門輔導,聽著都讓人感到壓力山大。而今年孩子上小學的家長,一方面為入學的事日夜憂心,一方面為接下來的小學做各種打算,這個暑假是全日無休了。

把大家的擔心彙集到一起,無非是怕孩子上小學跟不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另外就是人家都提前學了,到時候自己孩子就落後了。

看清楚了這些,反而豁然開朗,搶早,真的有必要嗎?真的有用嗎?我們常說,該幹什麼的年紀就幹什麼,為什麼對自己的孩子卻這麼苛刻,因為自己對一件不確定的事情的擔憂而提前去做他(她)目前還很難適應的事情呢?為什麼我們對孩子不能更加有耐心呢,或者說我們自己為什麼不能更有一點點耐心呢?

學習跟不上的結果,不一定會發生。這個擔心其實沒有想像中那麼可怕。不過對這件事的認識,還有必要再說一點,那就是跟不上就跟不上,跟不上了再想辦法。畢竟自己的孩子是神童的幾率太小,就是神童也不可能什麼時候什麼事情都做得最好,家長和孩子都必須認識到,要承認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這是人格健全的一部分。

2.孩子是不是樂意?

這一點是為大部分家長所忽視的。我認識的人裡頭,很多覺得孩子應該學點防身本領,就帶孩子學跆拳道;有的為了將來升學增加才藝分,就給孩子報了很多樂器班;有的認為學好文化課才是王道,就拚命報各種補習班……然而他們都不太在乎孩子的感受,只論有沒有用,不管是不是孩子喜歡。 ——當然孩子如果恰好喜歡他報的班,他們就會很誇一誇孩子真懂事,省心。

而我,是不願意逼著孩子去做自己不願做的事情的,除非必做不可。比如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講究禮貌,每天完成自己承諾的任務,等等,對孩子要寸步不讓,哪怕僵持一小時也要讓孩子明白,什麼事情是絕對不可以的。

對於學習這件事,我還是認為應該以培養興趣為主,特別是在低年齡段,要符合孩子的思維和行為習慣,符合他們的認識水平。

比如英語,我家孩子打小就喜歡,經過試聽和反覆確認,非常喜歡現在這個老師,那就報了一個周末的英語輔導班,每周一次,每次兩個半小時,堅持了一年依然喜歡去。還有書法,本來這麼小的孩子學軟筆的不多,不過是孩子自己要求去的,老師一喜歡就破例教了,現在學了三個月,有不少進步。還有識字,我們都沒有特別去教,孩子自己跟著光碟學,不會拼音卻認識了大部分常用字,我認為也行。

至於我一直盼望孩子琴棋書畫樣樣精通,不要像我號稱文化人,卻連一樣附庸風雅的愛好都拿不出手,但一個考慮到孩子玩的時間太少,又加上孩子自己並不確定喜歡什麼,也就忍住了沒去找什麼興趣班,將來再說將來的事吧。

話說回來,孩子很喜歡現在的幼兒園和老師、同伴,儘管很期盼上小學,但如果現在就不上大班走了,缺了的這一年快樂時光將來是找不回來的。我們一定要替孩子著想,儘可能讓他們的童年是完整的,連貫的,不上大班而是上學前班,也許學習上搶了先,卻會在心靈上形成斷層和躍層。

3.我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

怕孩子學習跟不上,主要不是怕一時跟不上,而是後面那一句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小學學不好,初中高中就更別指望了,上不了好大學一生就毀了。

真的是這樣的嗎?固然,我一開始想的肯定不對,孩子還小的時候我經常說,「我打小玩泥巴,連幼兒園都沒上過,直接上一年級,不也上大學嗎?」這絕對不對,時代不一樣,孩子不一樣,家長不一樣,期望也不一樣,社會更不一樣,簡單類比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是不負責任的。

然而,我們的期望,一方面要切合實際,一方面也要與時俱進。

符合實際的意思,是剛才已經說了的,承認並坦然接受自己的不足,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上清華北大(很多家長已經志不在此),即使你和孩子都很努力也是如此。要在清醒認識這個結果的情況下,依然對自己的超常規付出無怨無悔,這恰恰是很多家長無法做到的。

如果有一天,你的付出有了收穫,自然皆大歡喜,雖然也有可能有別的不如意,好像也可以忽略不計了。但是,我說的是萬一,你為孩子付出了艱辛的努力,結果卻不盡如人意,而你卻是無法抱怨孩子的。「媽為了你,操碎了心,你真令人失望」,這樣式的祥林嫂般的抱怨,我們聽得太多了。為了孩子的付出,不是為了有一天收回成本和利息,而是愛和責任,這點往往被功利心切的家長忘記了。

與時俱進的意思,是評價一個人應該是多元的,沒有統一標準答案的, 不應該從他的出身、容貌、學歷、職業、穿著打扮、身份地位等而論,最關鍵的是心理健康,積極向上,自食其力,如果要求更高一點,就是能做一些有益於別人的事情。我們往往給孩子設定的目標是,當大官,掙大錢,做大事,次一點也是名校畢業,才藝精通,有車有房有存款,找個好老公(婆),最好還是有車有房沒爹沒娘的那種。醒醒吧,親,你out了。

期望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和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中間還差著很大的距離。我們當然要把目標定的高一些,但是無論如何不要被這個物質的世界所扭曲,把孩子過早推向競技場和名利場,那太殘忍,而且註定得不償失。

4.學前班是不是真的那麼重要?

反過來還得想一想,學前班的意義有那麼大嗎?有人勸我:「學前班必須上,不上孩子肯定跟不上,跟不上再補就麻煩了。到時候老師天天找家長,孩子自己也沒了興趣和自信,我們可耽誤不起啊!」「現在學點東西,孩子到了小學就輕鬆點,你也不想天天逼著孩子學習,為孩子做不出作業發愁吧?」「不就是多花點錢嗎?我告訴你,什麼錢都可以省,就是孩子教育不能省!」甚至有人斷言,「你現在不上,將來,五年後你就得後悔!」

但是且慢,這些說不動我,沒有說出學前班到底重要在哪裡,為什麼比幼兒園大班還重要。其實我想,培訓機構也好,學校也罷,或者私人家教也好,教育理念是一回事,怎麼貫徹又是一回事,何況就目前而言教育規律的摸索還是很淺層次的,到不了絕對真理的地步。這且不說,就從家長的心理來說,就像喝雞湯一樣,總是覺得喝一口肯定比不喝強,何況喝起來還挺有滋味的。

我看了學前班的教材,也聽了幾節課,課講得真不錯,比我小時候啟蒙老師講得好多了。教材跟現在的小學一二年級教材大同小異,無非分的更細,複習內容更多,等於是在強化培訓,增加記憶。但學習並不是光增加知識的總量就可以的,幼兒園大班對於孩子認識世界、學習方法,特別是學習與小朋友的交往的作用,是學前班無法學到的。

何況,小孩在五六歲這個時候,智力水平和認知能力的發展,並不以家長的意志為轉移,強行希望孩子提前接受大孩子的思維模式,難,而且沒有任何好處,勉強學到了也不如順其自然學到好。

為了提前學一遍小學低年級的知識內容,而放棄孩子真正重要的學習鍛煉機會,我覺得不值得。

結語:

我們到底該怎麼去為孩子的教育努力,今天的選擇明天是不是會後悔?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答案,我總是覺得,不能隨著潮流走,而要對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些偽命題果斷要拋開,不能讓它干擾我們的選擇。

所以,在清楚的知道自己的擔憂不是那麼緊迫,孩子的興趣比自己的想法更重要,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而學前班並不像宣傳的那麼必要之後,我決定,不送孩子上學前班。

文/禾樹下(簡書作者)

原文鏈接:http://www.jianshu.com/p/a5b403877d64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並標註「簡書作者」。


因人因校而異。女兒的幼兒園已經hold不住她了,而上學前班每天各種課程她都很喜歡。跟我興奮地形容圍棋,或者讀她認識的小課文,或者談到游泳換氣不如同學的困惑。我們看重的不是銜接,是好玩。


煩惱中,孩子有些跟不上,而且不怎麼希望和其他同學交往~


應該上學前班,不是為了溫習小學的知識,學前班的作息時間基本跟小學是一樣的,能讓孩子更適應小學的作息時間。


推薦閱讀:

作為家長怎樣處理孩子在學前班被欺負嘲笑的問題?
為什麼小孩子都喜歡玩小雞雞?
孩子是否成才取決於父母?
幼兒教育到底是教育什麼??
留守兒童是種怎樣的體驗?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幼兒教育 | 家庭教育 | 幼兒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