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很多豪華車都喜歡用後驅,後驅的駕駛樂趣到底是什麼?


的確,跟很多平民車前置前驅(FF)的布局不同,很多豪華轎車和高性能跑車都使用了後輪驅動的驅動型式,如賓士S級、E級、C級、寶馬7系、5系、3系、凱迪拉克CTS、ATS-L,豐田皇冠、GT86、法拉利458、保時捷Carrera等等。

一、前輪驅動和後輪驅動有區別嗎?

至於前驅車跟後驅車的區別,我早在童年時期,就從田宮和奧迪的四驅車上體驗得到,並有了比較深刻的理解。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四驅車也曾有過前置馬達的年代。如今還清晰地記得堂哥買了一輛田宮的(那時我們一般叫雙星)稻草人,而我就買了一輛桃太郎。

田宮四驅車的前置馬達平台,目的是為了減輕車子在上坡時產生的翹頭現像而設計,以免在坡頂輕易飛出賽道。

但那個時候,四驅車剛興起沒多久,什麼六萬八的馬達國內還沒有賣,電池就用最普通用碳性777或555,配合田宮原配的「省電」馬達,性能在稍後幾年簡直不忍直視。四輪驅動加上原裝四條摩擦力強大的橡膠輪胎,簡直感覺車子轉不過彎來。於是乎,很多人都不裝傳動軸,直接使用兩驅模式,然後這就成了典型的FF車了。

後來,從玩遙控車的過程中,發現了前驅跟後驅車的最大區別。前驅是前輪拉著車身走,後驅是後輪推著車身走。一個很顯淺的例子,後輪驅動的遙控車向後跑的時候,動態就跟一輛FF車向前走的時候十分相像(想像一下車尾是前驅車的車頭),這時輪胎很容易打滑的。因為一般汽車全油門加速的時候,我們都能明顯看到車頭會有一個向上仰的趨勢;相對的,車尾則有一個向下壓的趨勢(重心後移)。

一些大馬力改裝車加速時的表現十分誇張。

而後輪驅動的遙控車正常向前跑的時候,後輪推著車身向前走,重心順勢壓向後輪,打滑的現像就改善不少。

由於剎車時的重心轉移,重心大幅向前移動,前輪輪胎和剎車系統承受著比後輪重得多的壓力,這也是幾乎如今所有汽車前輪剎車系統都比後輪強大的原因。一般家用車前輪輪胎同時負責驅動和剎車,損耗比後輪要快得多(經常拉手剎甩尾過彎除外)。

後驅車因為前輪和後輪分別負責了轉向剎車和驅動的職能,前後輪各司其職,可以使得輪胎的磨耗更均勻。相信看過頭文字D的朋友都會清楚,主角藤原拓海就是憑後驅但馬力不大的豐田AE86戰勝了庄司慎吾駕駛的本田思域EG6,要知道EG6可是裝備著一副升功率輕鬆破百的B16A機器(當然,庄司慎吾的車品有問題也是關鍵)。

二、下面我們來看看市面上的車型都有哪種不同驅動布局 .

1.前置前驅(FF) 出於空間、車重、油耗和成本等方面的考慮,普通家轎普遍採用前置前驅(FF)的布局。FF由於發動機等主要機械部件都位於車頭,前後配重比難以達到完美平衡,加上驅動輪又是前輪,一般來說在高速過彎時容易出現轉向不足(understeering)的情況。轉向不足的也叫推頭,意思是車輛轉彎時實際的行駛軌跡比預想的軌跡更遠離彎心,也就是轉不過彎來。另外,前驅車普遍採用了橫置發動機布局,不等長的傳動軸容易產生扭矩轉向現像。

前置前驅的代表車型有思域TYPE R,本田飛度等。

2.中置後驅(MR)

在法拉利、蘭博基尼、本田NSX等幾乎不需要注重空間和實用性的超跑上,就使用了接近完美的中置後驅(MR)布局。中置後驅,指的是發動機重心位於前軸之後和後軸之前(大多超跑都採用了發動機位於後軸之前和座椅之後的布局),後輪驅動。MR布局使車子擁有天生完美的前後配重比例,更容易呈中性的轉向表現。

著名的豐田的MR2更是直接採用了MR這種驅動型式來為其命名。

3.前置後驅(FR) 發動機位於座椅之後的後中置MR布局幾乎不可能應用在轎車上,那麼FR(前置後驅)就似乎成了一種理想的解決方案。後輪驅動的車輛在轉彎時更容易呈現轉向過度(oversteering)的特性,也就是車尾有往外移的趨勢。利用後驅車這一特點,車手在彎前重剎後,車輛重心前移,利用強大的馬力和後輪抓地力的降低,使車輪空轉和車尾橫移起來,同時向彎心的反方向打方向盤(反打),縮窄進彎角度,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漂移 」,頭文字D一眾粉絲絕對深諳此道。

FR代表車型除了上面提到的豪華轎車和高性能跑車外,還有馬自達MX5,寶馬Z4、日產SILVIA(飛雞)、本田S2000等。

4.後置後驅(RR)

當然還有經典的保時捷RR布局,如經典的保時捷911車型。出彎階段近乎「神經質」的過度轉向特性,如果沒有現代車身穩定系統的加入,絕不是一般善男信女能駕馭得了的。

5.前、中、後置四驅(4WD、AWD)

除以上提到的兩輪驅動型式外,還有眾多的基於以上驅動布局衍生而來四驅車型,有興趣的朋友可自行了解。

另外比較有代表性的日系四輪驅動的代表性的車型有三菱Lancer Evolution和斯巴魯Impreza WRX STi這對冤家死對頭。

雖然各種驅動布局都有著其頑固的天性,但無論是FF還是FR的車型,都可以通過工程師的悉心調教,達到一種近乎中性的轉向表現。所以對於不同驅動形式在不同車型上的表現並不能一概而論。如上文提到的本田思域SiR I EG6就是很好的例子。而除了一眾FF車型,有著「東瀛戰神」稱號的日產四驅超跑GT-R R32-R34都飽受推頭的困擾。

三、後驅車的操控性能真的很出色嗎?之前剛好試過小改款換了8AT的ATSL~~~~我就拿來說一下切身體驗吧。

在慢速行車時需用較大力氣才能扭動它,跟換了高兩級胎寬運動輪胎的改裝車差不多感受。可能是跟配套的225 40R18 POTENZA RE050A前輪輪胎有關,慢速的時候,就算快速左右扭動方向盤,車身也不會有太大幅度的擺動,給人的感覺是方向盤的初段響應有點遲鈍。不過這也是現在很多廠家的調教策略了,低速有意加重轉向手感,避免過分活躍。如果進彎初階段不做任何動作就殺進彎,轉向不足還是會準時到來的,但推頭的趨勢遠不如一些前驅小鋼炮般厲害。這是當今的主流調教方式使得ATS-L轉向特性頭段會偏先一點轉向不足,也更安全一點使然。

認真的操控起來,後驅車的本性還是很快會現形的,即使是加長了軸距,在操縱上感覺和一輛A級車一樣緊湊。扭動方向盤時無需像前驅車那樣,要跟兼顧驅動車輛的前輪作過多角力。前輪胎的摩擦力可以100%為轉向服務,指向彎心非常輕鬆,處理一些複雜彎位都輕描淡寫。在經過彎心後適當踩大油門,車尾就開始活潑起來幫你收窄角度,非常有玩味!當然,這些樂趣是給有心人準備的,如果你次次都懶惰地不做任何動作,鬆開油門就把車高速丟進彎.....那就真的開什麼車都一樣了!

國內慣例要做的加長軸距在操控上絲毫沒有影響。不過擠進一些狹窄的老城區道路上,加長軸距就時刻提醒著你不要作死,因為你不可能每次都用車尾甩過去.....裝B失敗卡在那裡就麻煩了!

初段轉向留有一手,進入狀態(速度)之後就隨心所欲。可以說是現行FR前置後驅性能車的主流調教方案。只是ATS-L做得更極致一些,就算是新手也可以很快可以揣摩到特性。跟著慢慢去試探她的極限所在就更加手到擒來。而來到極限之前,畫風也不至於轉換得太快,把持得當就可以在極限邊緣快樂地遊走,這可算是當代後驅車給予車主最有意思的駕駛樂趣。

很多「車神」覺得ATS-L 這個大馬力後驅還不夠刺激,但如果沒經過足夠訓練的普通人立即給他一輛SILVIA(飛雞)

那種在彎中踩大一點油,打多一點方向就甩得沒影的神經質後驅車,恐怕開不了幾個月,全市交警裡面的事故處理組都會認識你的名字......


不是喜歡用後驅,而是必須用後驅

真正的豪華車,四百馬力不算多,兩頓半不算重,前輪驅動的所有劣勢都被放大很多倍,比如快了拐不過彎來,上坡費勁,這些無關樂趣,是剛需

你說前驅空間大、傳動效率高?那把車和馬力做大就是了,它有這個預算空間

市面上很多兩百馬力的後驅車,確實不太豪華,但它們要麼有大馬力的親兄弟,要麼有共用設計的遠房親戚,你買你沾光

談到後驅,自然繞不過五菱宏光也是後驅這個梗。很多人津津樂道,覺得自己的智慧在閃光。然而五菱宏光這麼便宜,如果可以,會不用更便宜、空間更大、更不容易甩尾的前驅設計嗎?事實就是,同樣成本,宏光做成前驅,就沒發拉貨了,起步走不起來。


豪華品牌為什麼都喜歡用後驅?我覺得歷史的傳承是一個原因,沒有任何一個有著良好聲譽的品牌,敢貿然將後輪驅動改為前輪驅動,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後驅是「高級」的代表,雖然這種認識有點非理性。(但當我們去買豪華品牌的車型時,這種非理性的認識反倒在決策時會起到強大的作用。)除非它們想要推出入門級車型——賓士、寶馬都是這樣的套路。然而它們賣得更好的,還是後驅車。

後驅對豪華品牌來說是必須的嗎?我們先來看看撇除傳統傳承和可以漂移之外,後輪驅動有什麼實質上的優點:可以充分利用發動機艙的空間,塞入一副大型發動機,這是豪華車主想要的;後輪驅動本身也比前驅更適應大馬力發動機,——當然當馬力更大之後,四驅才是王道;第三,後驅車的發動機是縱置的,這樣就可以布置更複雜、但行駛性能更好的前懸架。

但是後驅平台成本比較高,所以在汽車生產降本的趨勢下,非豪華品牌沒有足夠的溢價能力,已經很難堅持生產暢銷的後驅車了。例如豐田銳志、皇冠,現在也越來越尷尬了。其他品牌如本田、日產、大眾、福特,低於30萬價位則根本不會推出縱置發動機平台車型。達爾文說了,進化就是優勝劣汰,後驅車就這麼只剩下豪華品牌,還有商用車了。

什麼,你問我五菱宏光是豪華品牌還是商用車?肯定是商用豪華車啊。【手動斜眼】

當然,95%的情況下,你都開不出後驅車比前驅車的操控好在哪裡,除非,你會漂移。

為什麼五菱宏光能成為秋明山神車?不是因為五菱宏光能送豆腐,也不是因為五菱宏光的標和考爾維特很像,更不是因為開五菱宏光的師傅長得像拓海或者文太,而是因為它!是!後!驅!車!能!漂!移!

遙想青春少年中二時,在無數個看完頭文字D,或者看完《漂移聖經》,或者玩幾把《科林麥克雷拉力》的晚上,我都會躺在床上,雙手握著用空氣捏成的方向盤,腳踏意念做成的油門踏板,被角當擋桿,無數次演練帥無敵的慣性漂移——斯堪維亞鐘擺:向左打方向,再鬆開油門,向右打方向,把車向右甩出去,喲,飄起來了,反打方向,頂著油門,瀟洒地出彎。

好了,這個彎過得不錯,再練一把左彎,這次用快一點的速度進彎,剎車重一點……那些年,誰沒有這麼幻想過?相信我的爸媽聽到房間裡面詭異的嘎吱嘎吱響,肯定沒少進行心照不宣的眼神交流。

如果你也和我一樣對漂移有著別樣的情結,想一圓自己的漂移夢,那麼你也會需要一輛大馬力後驅車。

既然題干談的是後驅車操控樂趣,那我就挑最有樂趣,而且入手價格最低的後驅車來展開說吧。

曾經,豐田86和斯巴魯BRZ是國內能買到新車價最低的後驅車。那麼86/BRZ停止引進之後,哪款車是最便宜的後驅車呢?

寶馬3系?最便宜的三缸318,也許冬天在滑溜溜的冰面能帥個三秒吧,這動力瀝青路面撓不動啊。阿爾法羅密歐Giulia?電子穩定系統不能全關,帥不過1.3秒。

答案可能會出乎你的意料之外,凱迪拉克ATS-L,裸車價不到30萬,算上喪心病狂的終端優惠,28萬落地就能入手一輛280匹的後驅車,夫復何求?

ATS-L的底盤開發大佬,可是當年凱迪拉克準備復興品牌,從寶馬挖角過來的。此君名字我忘了,反正賽車手才是他的本體。所以凱迪拉克所有的車子,操控都不差,老爺子脾性決定的啊。

ATS-L是對標寶馬3系的,至少在操控性能方面有和3系剛正面的自信。我曾經駕駛著ATS-L在不同的賽道上瘋狂地蹂躪它。ATS-L是很野的,比柔化了的3系要野得多。

ATS-L的指向極其快而精準,重點是,屁股會扭得很風騷!而且,即便是電子穩定系統還未完全關閉,就允許你扭屁股。

比如說,你在做繞樁動作,在急速地左-右-左-右連續變線的過程中,如果故意挑逗一下油門,車子就會很知趣地滑起來,左搖右擺地穿梭在樁桶之間。如果這個時候我手上是一輛前驅車的話,它就只會無盡地推頭。

再遇到一個高速彎,打著恰到好處的方向劈進彎里,四條輪胎都開始發出殺豬一樣的慘叫,這個時候稍微帶一點點剎車,車尾就會順勢滑出去。這時候你需要做的就是帥氣地反打方向,從外面看的話,這是一個裝逼屬性爆表的動作。

一圈一圈開下來,我無時無刻不在挑逗那個生動的車尾,差點忘記了自己原來還可以關掉電子穩定系統,再瘋狂一點呢。不如……試試看漂移?

這是新車評時期的我,在通用廣德研發中心參加的ATS-L活動。開車的不是我,我這麼低調,開車就開車了怎麼還想到讓人幫我拍照片呢。正如我會漂移這件事,我會滿世界地說嗎?不會嘛。

ATS-L的轉向性格是中性偏轉向過度的。怎麼理解這句話?如果我們完全丟開動力來進彎(排除驅動方式的影響),逐漸增大方向盤的角度,一般車的趨勢是傾向於轉向不足(推頭),這樣可以在相對安全的前提下更容易推向極限,但也沉悶一些。而有的車,例如二十一世紀以前的寶馬,二十一世紀以後的ATS-L,增大方向盤的角度,趨勢是傾向於轉向過度(甩尾),這樣的車,可以在甩尾和中性轉向之間,按照駕駛者的意圖自如轉換,開起來會感覺很有樂趣。

圖:當然因為這是ATS V,漂移時後輪的煙就是多出來很多很多。

這還只是前戲,後輪的驅動力還沒釋放出來呢。要不……把油門踏板踩下去試試看?呀,就像後輪突然踩上了一塊香蕉皮,不由自主地就滑起來了。反打方向,用方向盤的角度和油門的開度,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維持漂移狀態的平衡點。不過不能讓發動機轉速掉得太低,因為這副發動機的發力點在3000rpm以上,轉速掉下去了就沒那麼猛的扭矩輸出來撕扯後輪了。遺憾的是,低配車型沒有配備LSD限滑差速器,內側車輪會損失一些動力,還不能做到盡情的漂移。

如果你不心疼輪胎(防爆的普利司通RE050)錢的話,並且你選擇的是帶LSD和MRC電磁懸架的頂配車型(價格就要到40萬了,不過配置還是挺公道),可以這麼玩上一天。

86/BRZ停止引入,解鎖了ATS-L的一個新姿勢,讓它成為目前市面上有售的,能夠練習漂移的最便宜的後驅車。大家都沒想到,最便宜漂移車,竟然不是一輛力推(吹)駕駛樂趣的寶馬車吧。


推薦閱讀:

戰勝拖延症是怎樣的體驗?
有一個會玩魔方的男朋友或者女朋友是什麼體驗?
在法國自1789年生活到1852年會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單眼皮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瓜子臉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汽車 | 駕駛 | 豪華車 | 汽車性能 | X是種怎樣的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