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工程專業有前途嗎?
相比土木、物理、數學等專業,電氣工程一百多年的歷史並稱不上「老」,但是相比計算機這類新興學科,電氣又顯得有些「日薄西山」。
提起電氣工程專業,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就業對口「抄電錶,爬電杆」的供電局或者「大煙囪」下的發電廠。在曼徹斯特大學讀電氣工程博士的 @Kevin Zhang 則在知乎「一小時」系列新書《為什麼電氣工程有前途》中說,「電氣化一切」已經不再是一句口號,隨著能源革命和國內電改的到來,電氣行業的下一個風口就要到來。
感受到知友們在 @Kevin Zhang 專欄下和新書頁面下面討論的熱情,知乎電子書藉此機會發問,已經在電氣工程專業或行業內的你,怎麼看待這個專業的前途和未來?
(全文較長,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本文涉及專業辭彙=0,專業知識=0,與學術論文的行文方式不同,力求讀者沒有閱讀壁壘,大家可根據愛好和風格選擇性閱讀。
————————————前言————————————
每次瀏覽電氣非專業相關問題時,總有一些觀點讓我一臉懵逼,黑人問號臉。據統計,在我動筆時此問題下共計39個回答(包含兩個被摺疊的),瀏覽後發現,說東的一半,說西的一半,其走向之奇,不亞於黑澤明的羅生門;我說你不懂,你罵我忽悠,說其分歧之大,如同警察面前一對男女互相控訴對方性騷擾。
這是一直以來電氣工程話題下的老毛病了,有些是學科通病,有些則是電氣這個學科的特殊毛病。如果不搞清楚癥結在哪裡,所有問題都是白問。
學科通病:對「前途」的定義,誰的表述,才是正確的?
2005年我高考填報志願的時候,計算機剛經歷了一個就業低潮,淪為了社會的笑柄,由於社會信息流向學子的時候總是存在一定的遲滯性,具體遲滯年限據個人經驗而言大概在5年左右(無理論依據,無曲線分析,無模擬),所以大家可以通過搜索一下2000年左右的馬雲活得咋樣來推測當時CS的社會平均口碑,不再贅述。
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專業為當年的學子挖下了大坑,譬如「21世紀是生物工程的世紀」,「材料工程是我國短板,前景光明」,etc。——然後學這些學科大部分學子目前都死在了沙灘上,不信?打開知乎,你就知道。
上面這個例子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
就前者而言,過於相信實踐派觀點的人,會錯過了CS的逆勢翻盤,那時如果學習CS並且適當深造,在我現在這個年齡(30歲左右)應該是理論和實踐經驗兼而有之,具有一定社會競爭力,白領初級階段甚至中級階段的人了。
就後者而言,過於相信學院派觀點的人,會一頭栽進一個深不見底的大坑,陷入「繼續從事本專業難以提升物質條件,想要進一步提升物質條件又面臨放棄所學」、「所學和所用無交集」的兩難境地。
所以,就「前途」定義,到底哪個派系說了算?
如果全盤否定學院派對「前途」的理解,那麼法拉第對於電磁學發明之初「新生兒有什麼用」的經典反駁就是一個狠狠打臉的實例。如果全盤否定實踐派對「前途」的理解,那麼生活就能給你舉一百個狠狠打臉的實例,說不定還有一巴掌就打到你臉上了,小心。
文章寫到這裡,就變成一個哲學問題了(所以你看,生活中充滿了哲學,不懂哲學你能幹啥,學哲學你找得到工作嗎?),也變成一個價值觀問題了,為了尊重每個人的價值觀,避免對大家形成有傾向性的價值觀誤導,我先表個態:
我目前是實踐派。
————————————學科前途問題————————————
前面的東西扯了點哲學的東西作為鋪墊,目的不是湊字數,而是告誡部分讀者:後文中以實踐派觀點為主,如果有意見不同的地方,希望你以實踐派觀點來加以反駁,不要再用學院派觀點,否則我們又會陷入一場哲♂學……哲學戰鬥。
一:學術研究失去了獨立性
電氣工程學科因為歷史原因,受到政策潛移默化的侵蝕,體制色彩過於濃厚。
前一段時間我看到一篇文章,說企業負債規模太大綁架銀行,轉念一想,電氣工程的在學術上的通病何嘗不是體制規模太大綁架學術?10篇論文裡面5篇電網相關的,3篇發電相關的,1篇電改相關的,1篇設備相關的(稀有物種啊),EE是門工程學科,我知道;工程學術研究不能脫離工程實踐而獨立存在,我懂。然而,說好的學術是一個天馬行空的過程,說好的優秀科學家思維過程如同在腦海里給蛋糕裱花,現實又是如何,各位高材生,你們的學術研究,自由嗎?
EE學科在國內的頂級刊物叫做中國電機工程學報,電我是看到了,懂的人很多很深,然而「機」在哪?
「機」沒有研究價值了?小至兒時四驅車用的小型電機,沒有研究和挖掘價值了?大至中國高鐵動車的發動機(進口率看著我都肝顫),沒有研究價值了?清華大學的電機系還叫做電機系,其他的大學呢?恐怕巴不得早點跟電機劃清界限,紛紛改名電力系,就差改成電網系了吧?別看過程,就看結果,你說這不是學術綁架,我可以強迫自己相信,畢竟我學了那麼多年電,洗地水平還是基本合格的,我可以把它洗成機械工程學科的鍋,實在不行咱們就給它洗成西南交大的鍋都行,但是我信,別人能信嗎?
所以再問自己一遍:各位高材生,你們的學術研究,自由嗎?
二:廣義前瞻性欠缺,愛蹭熱點
說到這個問題更是想哭又想笑,電改風聲放出之前,電力市場相關文章寥寥無幾,為數不多幾篇還是綜述性的,由於涉及到「政治正確」,大多數還不敢表達得太過露骨,「XXX電力市場對我國的借鑒意義」、「XXXX電力改革對我國參考意義」類辭彙偏多,只告訴你別人吃藥病好了,閉口不談你自己吃藥的必要性和緊迫性,隨著風聲吃緊,電改明朗化,一大波沾親帶故的文章,又如同雨後春筍般冒出,如果說前幾年的擴張速度是王八長個兒,後幾年的速度完全可以說是SARS病毒。
學術研究對於工程實踐應該是有前瞻性和指導性的的,而前瞻性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發明了一種電網控制手段至少要30年後才能實現這就是前瞻性?不全是,這只是狹義層面的。廣義前瞻性更加重要,狹義前瞻性只能決定戰術層面,廣義的前瞻性決定了戰略層面高度。
不是全球先達成了電氣革命的共識才有了法拉第這類的人,而是有了法拉第這類的人,才推動全人類達成了電氣革命的共識。
是有了馬克思主義才有了中國共產黨,而不是有了中國共產黨我們才去學習馬克思主義。
本末倒置,搞笑嗎?
沒有廣義前瞻性,你來跟我談學科發展?怎麼聊?
另外一個,蹭熱點。
學術界都有蹭熱度的現象,這個毫不奇怪,但別的學科是五花八門的蹭,在中國,電氣工程這個學科最怪,就抓著幾個蹭,其中最喜歡蹭的就是政策,逮到了就往死里蹭,「政策」從某個角度來說也是受害者,畢竟都快被蹭掉了一層皮。
張口一個電改,閉口一個電改,張口一個能源互聯網,閉口一個能源互聯網,電改是國家提的,能源互聯網是國家電網「球辦」拋出的一個概念,且不說還處於概念推廣階段,沒拋出這個概念之前,雖有部分人意識到了,但也沒見鋪天蓋地的學術界鋪墊啊?拿它當談資的時候很自豪,反過來想:學科建設和研究又「慢人一步」,不覺得慚愧嗎?
當然,蹭了也就蹭了,亡羊補牢也不是貶義詞,關鍵是蹭熱點的姿勢還是很難看。就是論事,能源互聯網,能源是基本,互聯是關鍵,通過特高壓電網互聯只是實現互聯的一個手段之一,人家論述的格局很大,內核在於:電力互聯只是能源互聯的外在表象,是其表現形式而不是其本質,否則為什麼不改名為全球電力互聯網?既然要蹭熱點,你得把能源互聯的必要性說清是吧,既然要能源互聯的必要性說清,你是不是應該懂一點能源?
好了那麼問題來了:這個學科叫做電氣工程,我沒記錯的話應該還有一個學科叫做能源與動力工程。就算按照中國特色的學科劃分,能源與動力工程的人都沒發聲,電氣工程蹭得跳腳這是什麼毛病?要蹭熱點也得講究社會秩序,大家排隊讓能源與動力工程的同學的先上啊?還是說電氣工程專業知識已經對能源各領域實現了全覆蓋,風機尾部氣流對整體布置的影響大家都懂了,光伏太陽能板的安裝角度計算大家都會了,潮汐發電的裝置原理徹底分析清了,地熱發電究竟是怎麼樣的工程布置全都信手拈來了?
找一群人蓋房子,大家七嘴八舌討論方案,最終設計定稿了,回頭一看:混凝土怎麼生產?沒一個懂的。造什麼房子?
又犯了愛蹭熱點,抓緊蹭、使勁蹭的老毛病。
————————————行業前途問題————————————
下面講一講,工作中「電氣工程有沒有前途」。
我研究生畢業工作數年,在產業鏈中,上接觸過中央行政、下接觸過生產,中接觸過設計、設備供應等乙方,這算是一個工作圈;在實際工作中,上參與過項目前期,項目評估、投融資,下參與過一線運維,中間略知設計的皮毛,施工、設備製造論行情還能說出一二,談技術則一竅不通,這算是實際工作經歷。
「電氣工程有沒有前途」這個問題,根據我的實際工作經驗,如果你要通過這個問題下的回答來簡單粗暴地找工作,那麼這是一個十萬字都難以徹底講清楚的問題,如果有人給你一個武斷的結論,那它的普適性一定很差,你要參考的時候,記住一定要完全參考它的背景條件,譬如有人告訴你「供電局很好」,在他沒有刻意欺騙你的前提下,那麼請注意,你一定要鎖定到他所在的供電局,甚至精確到部門。所以很多人問我一些地理上相隔太遠的就業問題,我都沒有作答,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你要根據這個問題來進行人生規劃和職業規劃,那麼我的觀點如下:
一、宏觀角度
電是社會經濟的一張晴雨表,離開實體經濟和GDP來討論電力行業發展是毫無意義的,從學術角度出發論證更會出現邏輯矛盾,因為按照那種分析問題的邏輯,層層推導後你會發現最有發展前途的學科,既不是電氣工程也不是計算機,而是基礎學科——如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畢竟這才是當前中國最薄弱、最迫切需要發展的學科,或者是天文學、量子力學、乃至於空間科學,畢竟這些都還有具有非常豐富的研究空間,別說看不到頭了,連腿毛都沒看到,比好多飽和工程學科迫切多了、必要性也充分得多。
當前中國的宏觀經濟走向呈現微微的下滑態勢,但是總體穩定,給電力行業帶來的陣痛就是:沒有從之前高速擴張的那一波紅利中走出來,依然沉浸在輝煌的過去當中,中央企業的過度反應和員工前後對比的落差,導致了電力行業的整體唱衰。
其實冷靜的思考就能發現行業的前途所在:電和宏觀經濟趨勢基本完全相關,走高和走低都是並列的,除非你認為中國宏觀經濟會處於並長期處於低迷下滑態,否則只要經濟回暖,這個行業也會立即升溫,從去年電改的執行情況來看,我可以說,這樣的關聯甚至能夠精確到月。
所以,電力行業就是這樣的一個行業,鐵飯碗的壟斷背後,實際上是它宏觀經濟的高度關聯性,行業衰亡的可能性基本為0,行業的前途側面上而言就是國家的前途,就這一點,已經是甩其他行業好幾條街了,否則,即便是諾基亞是國企,也不會改變它倒閉破產的最終命運。這個問題,已經不是企業管理和簡單的體制問題了。
既然要講高度,那麼從這個高度,你對電力行業又有了新的認識了嗎?
二、微觀角度
中國很多電力企業都帶有國家背景,待遇、收入都有政策性背景與公務員特徵,電力行業的該特徵更加突出,電力行業的壟斷特徵至少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會發生顛覆性變化,因此其薪酬結構也難以發生本質性調整,除非你認為公務員工資會持續走低,甚至觸底,那麼電力企業員工待遇也會類似地保持縮水,否則電力行業待遇持續低迷的論斷也不成立。原因同上
三、結論
投資和擇業都有風險,如果必須要我給出一個結論,那麼我只能這樣說:電力這個行業會如同經濟波動一般沉沉浮浮,說它好不好,必須要鎖定一個時間段來看,就目前而言:2020年之前進入電力行業不是一個好時機,因為我們國家處於結構調整的轉型期,面臨去庫存、去產能、去庫存(三去)、降成本(一降)、補短板(一補)的改革任務,目前而言,產能積壓嚴重,高耗能行業關停,用電量急劇下滑,「去產能」這把刀是變相砍到了電力行業的頭上。與此同時,部分重工業成本中最大的一部分就是用電成本,「降成本」這把刀又砍到了電力行業的頭上(這就是為什麼要讓發電和輸電同時讓利的原因),再加上「補短板」的發力不足,產能去了,短板沒有補上,用電缺口自然填不上。這樣一來,三把刀都砍在電力行業的頭上,別說電力行業是老虎了,就算是修真人士,遇到這樣的打擊怕是也要吐血三升吧?這個時間段來討論電力行業,一定不要脫離時代背景,當然也要注意觀點的客觀性,不要見風就是雨。
PS,事關收入問題,請移步問別的大神。
電氣工程學科應到更廣闊的能源領域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與定位!
一方面,作為傳統工科學科,電氣工程專業在目前學科發展中確遇到較多瓶頸;另一方面,我國能源系統正面臨能源革命、「互聯網+」國家戰略和電力體制改革三輪驅動下創新發展的內在要求,體現了能源系統向清潔化、電氣化、信息化、互聯網化、市場化轉型升級的戰略訴求。擺在電氣工程專業面前的既有挑戰,又有機遇,該何去何從?
1.能源互聯網是最佳突破口
我認為電氣工程專業應到更廣闊的能源領域去尋找自己的價值與定位,那麼問題來了,突破口在哪裡?我曾經說過,能源的詩和遠方,就是能源互聯網 。
能源互聯網是以電力能源為基礎,以可再生能源為優先,多種能源協同、供給與消費協同、集中式與分散式協同,大眾廣泛參與的新型生態化能源系統。在互聯網理念、先進信息技術與能源產業深度融合基礎上,通過多能協同的能源網路、信息物理融合的能源系統、創新模式的能源運營,實現綠色、協調、高效發展,帶動經濟增長,支撐能源革命。
而電氣工程專業要想在能源領域尋找自己的價值與定位,那麼能源互聯網無疑是最佳突破口。電能僅是能源的一種,但電能在能源傳輸效率等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在考慮能源互聯傳輸時以電力網路為主,構建多能協同的能源網路,從而確立了電力能源作為能源互聯網的基礎地位。
2.電氣工程專業在能源互聯網中的價值
從橫向能源生命周期來看,包含能源生產、能源轉換、能源傳輸、能源消費、能源存儲;從縱向功能角度來看,包含物理基礎:多能協同能源網路、實現手段:信息物理能源系統、價值實現:創新模式能源運營。從而可構建出能源互聯網的關鍵技術體系
從橫向看,電氣工程專業覆蓋了能源互聯網的全生命周期;從縱向看,電氣專業全面涉及了能源互聯網的物理基礎、實現手段及價值創新。
具體而言,主要涉及電力市場交易技術、電力大數據技術、新能源技術、虛擬發電廠技術、電力需求側響應技術、熱電轉換技術、直流電網技術、大功率電力電子器件技術、無線電能傳輸技術、電能路由器技術、港口岸電技術、電動汽車技術、儲電技術等等。
總之,電氣工程專業在能源互聯網的大舞台上,勢必與材料、熱能、核能、水利、信息、環境、建築等多學科進行交叉,在能源發輸用儲等多個領域進行作用,大有可為!
傳統電氣已漸歸平靜,新興之勢正厚積薄發。
看到這個問題,如果要搞個二選一的投票,一定是一大半人投給「沒前途」。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沒前途,很大原因在於——沒錢途,具體來說:
1. 國家電網的黃金年代已過。作為電氣專業最主要的就業出口,曾經的電網收入簡直可以用「恬不知恥」來形容,很多員工根本不知道一個月會發多少次工資,每次多少錢,又會有多少物質福利,但現在的急轉直下讓很多人心灰,覺得出路跟預期的差距有點兒大,故言之「沒有前途」。
2. 近幾年經濟不夠景氣,傳統行業整體呈頹勢,電力設備行業也沒什麼起色,整體呈緊縮狀態,收入自然也就不怎麼樂觀。
3. 中規中矩的一些出路(事業單位、科研院校等),突顯不出電氣的優勢,工科專業都一樣,所以也沒什麼特殊的優越感。
4. 即使是傳統的電力工程施工相關工作,也因為行業不景氣,讓很多人失業待業,更別提是挑選的機會了。
這是最世俗的抱怨,這種抱怨很大的原因是把眼光局限在了「傳統」的圈子內,把眼界放開,就會看到不一樣的世界。
從宏觀的角度來講一下。電氣是個傳統行業,從產業來看,無非是發、輸、變、配、用電五個方向;從學科方向看,電力系統,電力電子,電工技術,高壓,電機。兩個角度,十個方向,怎麼看都覺得已成定局。
想到一句話,「我們常常記得自己在船上,而忘了我們在海上」。電氣也不是一個孤立的學科,時代潮流也終會推著電氣的小船前進,只是看你會不會掌舵搖槳。
電氣發展了這麼多年,自有的體系已經比較成熟,幻想著某天再重新派生出一個單獨的方向,再一輪野蠻的生長,未必不可能,但太過渺茫。更多的新方向在於交叉學科,那麼多的學科與電氣能碰撞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火花。
很多人有這樣一種認知誤區,交叉學科「血統」不純正,價值不高,但其實很多時候,學科的交叉才賦予了電氣這個專業更深遠的意義和發展。人工智慧與演算法,這個更應該算是數學領域的,但就是各種數學演算法,解決了電氣領域的多少問題。高電壓與絕緣技術,與材料科學始終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這就是相當典型的學科交叉內容。
真正說來,學科交叉能帶來的機遇還有非常多,至於未來還會有多少可能,誰也說不準。接下來通過幾個熱點,來感受一下電氣前途的多種可能。
1. 電力市場
隨著新一輪電力改革,電力市場在中國逐漸興起。電力市場正在逐步打開,雖然很大程度上是沿襲PJM電力市場的結構,但這種起步,也預示著很大的發展空間與機遇。
上面這張圖展示了一種預期的我國電力市場的發展前景,電力市場發展的方向是真正以完善的市場結構為核心,將各方有機的聯繫起來。坦白講,金融是一個很有活力的領域,金融的引入必將重新掀起一波高潮。也許是電力行業新的發展契機,也許是金融行業新的著力點。
另一方面,電力市場有助於打破以往壟斷所造成的各角色之間難以直接溝通的技術壁壘,比如以前電力用戶和發電企業完全是兩個世界,現在大用戶完全有機會有條件直接與發電企業對接。更全面的溝通網和聯繫網,必將促進各角色之間的有效互通,激發新的增長可能。
2. 能源互聯網
關於能源互聯網,我們用下面這個圖片來進行整體的理解。
借著「互聯網」之風,能源行業也有新的增長點,甚至可以說是爆發點。不管是多樣的形式,還是多樣的空間,也都意味著,發展的走向是多元的整合,最終多元合一。
從實施來講,能源互聯網是電氣、材料、熱能、核能、水利、信息、環境、建築等多學科交叉的結果。不說別的,僅僅是能源互聯網概念中「分散式能源的廣泛參與」,就會帶來多少巨大的產業價值引導。能源互聯網中還有一個新興的概念「智慧能源」,其實能源本身只是種存在形式,智慧體現在其使用的方向和方式,這是一個充滿靈活性與多樣性的領域,又將派生出多少新的分支。所以,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我們尚且未見其全貌,又怎敢妄言其潛力。
以上是時下非常熱門的兩個潮流,同時也是多學科交叉的典型代表。電氣的前景正和這個社會一樣,朝著多元化發展。墨守成規雖能保有一席之地,但也終歸會被畫地為牢,自我束縛。所以,電氣的後來人,你們是走在老路上,但要知道這條路必將通向新的方向。生機、活力、前途,最終都是自己給予的,開闊你的眼界,說不定下一個熱點就有你的身影。
-----------------------------------------------------------------------------------------------------------------------
以下為筆者在知乎的其他回答,如有需求,歡迎點擊閱讀。
數據分析和挖掘在售電市場的應用價值點在哪兒? - 知乎電氣自動化(電氣工程)專業未來發展及大學生涯規劃? - 知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的學生應該學習matlab的哪些知識,如何學習? - 知乎電氣研究生(電氣工程)在校該怎麼做才不會虛度? - 知乎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的五個方向的研究生都在做什麼?畢業後出路在哪? - 知乎【軟廣】為進一步加大知識的推廣,本人4月末剛剛設立了一個微信公眾號(電力小棧,微信號:electricity-inn),私人運營,旨在打造和推廣更多精品原創文章,歡迎關注。
電氣這個專業在國外還挺有前景,而且國外很多學校 ee 和 cs 是兼修的。但是在國內又是另一番光景——
本來電氣這個學科,做器件的比做設備的牛逼,做設備的比做系統的牛逼。但是國內搞反了,做系統的比做設備的吃香,做設備的又比做器件的吃香。
這種情形下,你想做科研,說實話沒啥意思,你想去企業做技術,也沒啥意思。最好的出路就是國網。但是不是每個人都喜歡國網的,現在每年從國網辭職的也不少。
之前還有一個不錯的出路就是去設計院做建築電氣,但是現在整個建築行業都不算景氣,這條路目前看來也不算理想。
再剩下的出路就是電廠(比較偏僻枯燥,不是每個人都適應)、電科院/諮詢院(需要碩士,和建築院類似,受行情影響也比較大)、高校(需要 phd,而且現在教師崗位競爭很激烈),還有形形色色的供應商(外企還是不錯的,長遠的看不好說,國網下屬的企業,參差不齊吧,南瑞肯定比山東電工好多了)。
這主要說的是強電,如果稍微轉一下行業,就業的路徑確實比較寬,各種自動化、電子、乃至 it 企業,都可以。但是總的來說,如果你想要寬就業口徑,真不如學計算機。電氣的就業口徑與其說是專業帶來的,不如說是學生普遍會一些編程帶來的。
以上是針對典型電氣專業,還有些學校,電路與系統專業是掛在電氣學院的,但是他們的出路又是另一回事兒。還有個神奇的二級專業,叫電工理論與新技術,這個專業的學生畢業幹什麼的都有(比如做 EMC 什麼的),基本上和「電氣」關係不大。謝邀。
我從和電氣工程專業相關的職業的角度來談談這個問題。
電氣工程相關的專業畢業,要麼去電網公司,要麼去電廠,要麼去設計院或者類似的單位,要麼去設備廠家,要麼去工程公司,要麼轉行去做的別的。
如果是在供電局工作,現在的綜合待遇和以前應該是沒法相比的。當年,進電網公司工作絕對是很多電氣工程專業的畢業生的首選。如果是本科畢業,當年能進得去供電局的話,工作都不會太累,而且待遇和其他人相比,也算是中等偏上的了。並且,各種隱性福利也不少。現在,不知道其他在供電局工作的知友現在的待遇怎麼樣,我所知道的一些人,在供電局的待遇不但不如以前,而且工作也比以前辛苦很多。
如果是在相關的外企工作,現在的綜合待遇和以前也是沒法相比的。當年,五星級酒店可以隨便住,現在,有哪家設備類的外企公司的普通職員五星級酒店可以隨便住?當年,這些外企的薪資水平絕對笑傲很多國企和民企,現在,沒多少人可以像當年那樣得瑟了。當年,對於銷售而言,銷售費用從來都不是問題,現在,哪個不在乎銷售費用?
這樣,是不是就可以說電氣工程專業沒前途了嗎?我覺得,不是電氣工程專業沒前途了,而是隨著各行各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大部分傳統行業的收入趨於正常化了。
相反,我覺得無論時代怎麼變遷,往後看,作為相對基礎和主力的專業,電氣工程專業在某種程度上都是社會和經濟發展所需的主力專業。只不過,隨著計算機和網路技術的發展,電氣工程專業可能會和計算機、網路技術、人工智慧等有更多的交叉。或者說,電氣工程專業的學生,和之前相比,在學習電氣工程專業的同時,還得學習計算機、網路、人工智慧等相關的專業。
看到排名第一的答案,我真的無語了。
我先說個結論:
要不是有國家電網、各地電力局在你們找工作時兜底,電氣專業本身就和機械、材料一樣,屬於傳統工科專業。
是夕陽行業還是朝陽產業,大家心知肚明。
所以各位高票答主們,你們捫心自問好好想想,是不是90%選電氣工程專業的,都是聽了父母說畢業去電力局好得不得了才去的。結果你們擺一堆高大上的科技前沿、能源規劃,你真的好高級哦。
作為科班出身,自己學校的電氣也算不錯,我想我還是有資格說點話。
先講一個小故事。交大是進學校後,先選學院、第二年再選專業。2010年時學院分專業,600個人里,排名要前30%才能選到電氣工程,那個時候前60%可以選到計算機專業;到了2014年,前15%可以選到計算機專業,前70%可以選到電氣工程。 僅僅四年,你覺得這個數據的變化可以說明什麼問題?
所以我看到前面的回答裡面,一堆博士在那裡引用數據、擺論文擺報告、貼什麼能源規劃科技規劃,還全球能源互聯網,你們覺得有意思嗎?
就像剛考大學時,招生老師給你忽悠說:
「我們有重點實驗室,我們有十個院士,我們是985重點學科」
這些信息沒一個實用的,雖然都是真的,那也是正確的廢話。
因為對於99%的學生來講,真正有用的是:
「我們保研率很高,我們學生畢業起薪很高,我們和XX企業有合作可以實習,我們的學生申請美國學校有優勢」
說白了,電氣工程就一傳統工科,和機械、材料一樣,要不是畢業可以去電力局享受高福利待遇,電氣工程專業有個什麼前途? GE算好企業了吧,應屆生月薪稅前8千,頂尖名校都招不了幾個人,對比下隔壁一大把去騰訊的計算機專業同學,掙的是你兩倍不止,你怎麼想?
如果你喜歡畢業去國企、去享受國家福利、享受較高的社會地位、同時冒著這個行業隨時被清洗、被降薪的危險,那你就去吧。否則,就別入坑了,除非你是博士、除非你真的熱愛這個行業和專業,可惜這樣的人即使在交大,也不到5%。
至於能源互聯網、智能電網、基於大數據的電力規劃調度之類的方向,那絕對是前途大大的,可那些都是給清華、浙大、交大的一流博士們準備的,與99.9%的電氣專業學子無關。
就像研究HIV和腫瘤疫苗的生物博士們也特別有前途,然後,你覺得生物專業有前途嗎?
最後的最後,我們再看這一下這個問題。
「電氣工程專業有前途嗎」
其實這個問題有兩層含義:
1、電氣工程這個學科,對於人類、國家來講是否有研究的意義,是否能為社會創造巨大價值。
2、電氣工程這個專業,對於個人來講,學了之後是否有前途,能否給個人帶來經濟回報、職業發展和社會地位。
我想,答主應該想問的是第二個含義,而大部分答主都在回答第一層含義。
就是說,別人只想問這個專業能不能賺錢,他們卻在說這個學科多麼的偉大、多麼的有發展前景,這樣偷換概念,我不知道是蠢、還是壞。
-----------
歡迎各位大學生朋友關注我,尤其是工科專業的朋友們,之後我還會寫有關轉行、跨專業求職的回答。
也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公眾號 「喝粥小爺」,裡面都是我對於學習、就業的思考文章 。
先上結論:對於傳統電氣工程來說,沒有前途。
1.從學術的角度來說,未來研究將集中在交叉學科。
電氣工程是一級學科,下屬電力系統,高壓絕緣,電機電器,電力電子,電工新技術五個二級學科,學科體系已經非常成熟,可以挖掘的點並不多。個人觀點是,國內在做的特高壓,電力改革,能源互聯網等等,都是在解決國內特殊環境下的問題,而與推動整個學科的發展關係並不大。而新興的大數據,等離子體,燃料電池等都屬於交叉學科的範疇,未來電氣工程要想有長遠發展,還需要以其他學科如物理、材料、信息技術的重大突破為契機。說來傷感:計算機,無線電,自動化,生物醫學工程可都是我大電機系分出去的啊。
2.從行業的角度來說,電氣行業已經日薄西山。
雖然不想承認,但是電氣行業的輝煌應該還是集中在了2000-2010年左右,如今社會總用電量的需求已經逐步放緩,國內電氣行業趨於飽和,大型央企國企的觸角早已伸到了海外市場。有人說了,國網公司不是在世界500強排名第二嗎?多厲害!沒錯,可是跟你有關係嗎?你看不到國網前幾年擴招的一大批畢業生擠在基層崗位,薪酬改革越改越愁,工作量反而越來越大?鑒於行業自然壟斷的特殊性質,外企私企的日子也不好過。電氣行業的性價比降下來了,電氣工程專業也是一樣的。
但是,並不要太悲觀,一方面新技術的應用可能會碰撞出不一樣的火花,另一方面行業規模很大總不至於餓死。
歡迎關注公眾號:eene2017
這個問題有兩個層面:
一是電氣工程這個學科是否有前途,
二是作為電氣工程的學子在就業、技術成長、收入等方面是否有前途。
這裡,以電氣工程作為學科的前途為主要回答點參與討論。
------------ 回答問題之前先吐槽一番 ------------------
現在大家一說電氣工程,心中幾乎只有一個電網。
作為一個學科,電氣工程不等於電力工程。從英文看,Electrical 是抽象意義是電,那麼Electrical Engineering應包括與電相關的一切現象、理論以及基於這些現象、理論的工程應用。
看看美國的電氣與電子工程學會的IEEE Transaction 系列刊物,看看日本電氣學會的系列刊物,看看美國MIT的電氣學科,看看日本東京大學的電氣電子學科,你就會知道,電氣工程的內涵多麼廣泛,你也會知道在國際上對電氣工程的認識之中,電力已經只佔電氣工程的很小的一點點。
在我國,因建國初期的專業細分,在行政上有電力部、機械部這樣部級機構,電網屬於電力部,電氣設備製造企業則分屬於機械部管轄。在大學中也有了「電力學院」這樣的大學,在專業上相應的有了「電力系」及其所統括的電機、發配電、高壓之類的專業。在學會上也由此出現了「電機工程學會」、「電工技術學會」兩個都在學科意義上屬於電氣工程的「一級學會」。也就是說,人為地將電力系統與電氣設備切割成了兩塊。而在後面的高校學科調整、升級的過程中,現在的電氣工程學院幾乎都是來源於電力系。
由於電力的重要,電力系統是不可或缺的、電網是難以分割的,而電氣設備製造企業可以無限分割、我國自己能不能製造並不是關鍵,購買美國GE、德國西門子、日本的日立東芝的產品就是。這樣形成了電網企業的日子滋潤得很,尤其是「限薪」之前的若干年。相應地,緊緊依託電力系統的 「電力學院」、「電力系」的日子也過得相對滋潤,至少不愁完不成科研經費的任務指標,缺少了學科發展、擴展的緊迫性、和動力。
Electrical Engineering 的基礎學科是什麼,是電磁場、是電路。可惜,中國有「樹大分叉、人大分家」的傳統,從電磁場的電磁波發展而來的無線電逐漸成長,因和電力沒有直接關係,大概在上世紀60年代,無線電離開了電力系,也就是離開了我國的「電氣工程」;從氣體放電發展而來的激光、等離子體因與電力沒有直接關係,也被從電力系分離出去,離開了我國的「電氣工程」;用電的控制——繼電器,自動化等概念發展而來的自動控制,也因其服務對象不僅僅限於電力系統,也被從電力系分離出去,離開了我國的電氣工程。這使得我國的電氣工程幾乎是脫離了世界廣泛使用的學科定義。
近來,從行政到學科都逐漸在走調整、融合的道路。機械部、電力部、鐵道部這種分類很細的部門要麼合併、要麼去掉了行政職能。大學中,也在呼籲學科融合、寬口徑教學、大類招生。但是,但是的但是,因電氣工程為電力系統服務已深入人心、因我國的電力工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因電力企業還處於一統天下的地位,也因為通信、控制、電子、光電子等鋒頭正勁,在若干實力強勁的大學中,電氣工程並沒有做到真正的大類——和弱電的專業一起來實施寬口徑的招生與教學。反而是總體實力稍弱的高校中,電氣工程和自動化和信息合併在一個學院(系)的較多。在學科的上層機構上,依託原機械部的電工技術學會和依託原電力部的電機工程學會依然各自分離;在高校中的所謂寬口徑培養、大類招生、電氣工程的課程體系大多數仍然向電力系統傾斜著,電氣工程的畢業生絕大部分也是進了電力行業。
毫無疑問,這種背靠電力系統這顆大樹的電氣工程在學科發展上只能是在大學中發聲的地位日益下降。看看MIT、東京大學,還有幾個專門為電力系統服務的崗位?
電氣工程和機械工程相比較,機械是更老的專業吧?但是,機械工程「困則思變」,電氣工程靠著「電力工程」尾大不掉,在學科地位上被甩了很遠。機械工程曾經流行過一句話:把機械工程辦的不像機械工程,這個路子就走對了。因此,硬是將學科關鍵詞從「鍛壓」、「鑄造」、「製圖」,發展成了「機電一體化」,「機器人」、 「CAD」、 「虛擬設計」、「3D列印」,也將微電子器件、精密測量納入了機械工程。而電氣工程呢,無線電,不要!機器人,不要!生物電磁,不要!機電一體化,不要!光電子,不要!集成電路,不要!電工材料,因需要物理化學材料的基礎知識,一般也在電氣工程中不聞不問!如此固步自封、「熊瞎子掰玉米,掰一個丟一個」,學科地位不下降才怪。
不過,電氣工程也有微弱的進步,至少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電工學科的項目指南中,大大方方地涉足了生物電磁。
先不說強電和弱電的關聯等,至少我國的「電機工程學會」和「電工技術學會」應該先走到一起,從學科體制上邁出電氣工程的發展之路。
----------------------吐槽完畢--------------
----------------------本想寫一個證據充分的討論稿,發覺工程太大,簡單表述一下。--------------
電氣工程如果還死抱著「電力系統」,從學科上來說沒前途!在高校各學科中的學術地位及發展權利會越來越小!這和「閉關鎖國」類似,自我封閉只能自我消亡。
從就業來說沒問題,因為現代社會電力不可或缺、電力企業不能破產、我國電力消耗量還遠遠沒有達到飽和,還需要大力發展。在就業崗位的重要性、穩定性方面是屈指可數的專業方向。
要讓電氣工程在學科上也有前途,兩條路:一是學科交叉,二是重視電的應用。
已有討論者提到電氣工程和能源的交叉,進入綜合能源領域,也有討論者提到電氣工程和互聯網、信息、自動控制學科交叉,開展互聯能源網、開展需求側響應、智能電網等。
我這裡要強調的是:將「電」應用到其他各行各業,重視各行各業所需的電氣設備。因為電力是易於傳輸、易於變換、清潔的能源,「電氣化」是必然之路,現在已經有了電氣列車,正在發展電動汽車、電驅動艦船、電磁武器、等等。電磁現象本身也是宇宙、大氣、地球、生物之中實實在在存在、發生著作用的,理解他們、利用他們,這也是一種電的應用,天地還很廣闊。
也就是,電氣工程作為一個學科的前途在於:
- 在發電這一端,和能源交叉,能源綜合利用、節能減排;
- 在電網這個中間環節,和通信、信息、控制交叉,智能化、信息化、柔性化;
- 在用戶這一端,插進一切領域,開發高端的電磁裝備、開發新的電、磁相關技術的應用途徑。
- 在基礎性方面,重視電磁技術相關的新材料的發展。
以我國對電氣工程的定義,實際上是包括了從發電、輸電、配電、用電中的裝置與系統的。但是,因歷史的原因以及其他的原因,我們的電氣工程的重點幾乎都放在發輸配三塊,對用電這一塊重視不夠、從工程意義上對電氣設備也重視不夠。若干高端參數的電氣設備都需要進口、非電力領域的電磁設備更是如此(如醫療用的核磁共振成像儀、醫用質子加速器、等等),若干通用的電氣設備都被國外企業壟斷(如實驗室用的示波器、高穩定的電源、等等)。
認識到電氣工程是和電子、通信、信息、控制等學科有著共通的學科基礎,敞開胸懷、腦洞大開地融入其中;讓生物電磁不必專屬於生物學科、讓機器人不必專屬於機械學科、讓所有行業離不開電,且所使用的電氣設備,我國的廠家均有強大的競爭之力乃至處於世界的巔峰地位,電氣工程則前途廣闊、技術尖端、任重道遠。
EECS才是王道,單純的EE已經很難了,而且單純的EE發展到一定程度,特別是智能電網的時代,需要的人會大大減少,工業4.0和物聯網都是需要EECS這種複合型人才的。
我主要說求職前途,科研前途咱水平有限,不敢大言不慚。
電氣工程的前途取決於電力行業,而電力行業的前途取決於整個電力大環境和你身處的生態鏈階層。
從大環境來說,電力作為清潔能源和生產、生活要素,一定是有光明美好的未來的,這個不需要進行過多論證。
但是生態鏈各個階層來看,因該是有人歡喜有人憂。那麼對於核心詞電氣工程來說,主要的就去向是電網公司和新成立的售電公司。當然發電集團也有招收。
下面我們從發-輸-配-售這個電力全生態鏈來捋。
發電:對於電氣工程專業,在發電廠(火電、水電、風電、等等)並不是絕對的主需專業,因為這些地方還涉及到電力生產。同時,在國家三去一補一降以及經濟轉型的大背景下,發電企業的形勢很複雜,國家規劃的2020及2030年非化石能源比例是固定的,那麼企業轉型的成功與否,決定了你的職業前途。所以對於發電來說,電氣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慎重選擇,主要是考察企業技術實力、資產背景以及效益。
輸配電:輸配電其實就是電網,國家電網、南方電網以及各省、地區電力公司。對於電網公司來說,在電改的大背景下和國家能源規劃的大思路下,其效益絕對會是下降的,因為要核算輸配電成本,這個成本決定了收入。在這個背景下,核算成本的方式決定了電網企業內部不同分工單位的待遇。不是所有的電網員工都有高工資,不同分工、不同部門之間的待遇也是有差別的。所有很難用漲、降來為電氣工程專業的「錢途」下定論。所以對於輸配電,即電網來說,電氣工程專業的學生需要注意求職單位,電力公司作為當前電網的生產單位外加售電單位,當然待遇最好(平均水平,內部也有區別)。其他附屬單位平均水平差一些,和單位的營收水平,重要程度有關聯。
售電:這裡主要講新增的售電公司,而非電網企業的售電部門。新增的售電公司其前景和電改 進程有直接的關聯,電改進行的好,當然售電公司能活下來的(注意:是能活下來的)也多,至於待遇嘛,看老闆心情吧,不過想要從電網吸引人才,錢少了肯定沒人來。
綜上所述,電氣工程專業的飯肯定是有的,而且體量很大。但是哪裡的的軟、哪裡的硬、哪裡的香、哪裡的餿,這就要看它處在生態鏈的那一層,同一層排第幾,內部在哪個部門了。好不好可以參照一個指標,就是好不好進(科研單位除外),越難進的地方,說明競爭越激烈(這裡的競爭不光是自身實力),那一般就不錯。
作為業內人士和過來人,我自身的經驗是:學什麼都不能只學一科,一定要圍繞核心競爭力提升各個方面的素質。電氣專業的人除了電網的一套東西,計算機(電力自動化)、經濟(電力市場相關)、英語(一帶一路、能源互聯網)、國際關係(關係到能源形勢)都應該深入了解。求職的時候,要依據自身的興趣和實力決定。如果求取安逸或者家裡不富裕,就去電力公司,錢不少掙,天花板也看得見(類似於基層公務員);如果你自己懷揣夢想,就去有挑戰性的單位(如電網的在京直屬),待遇不 一、工作繁忙、生活成本高,但是機會也多一些。
1、從國家經濟大趨勢來看,電氣行業會隨著整體經濟形勢的發展而發展,不會更快也不會更慢。2、從行業趨勢來看,隨著過去十幾二十年電力系統與世界先進水平的不斷接軌,其發展改革紅利也在長期緩慢下行。目前的體制改革和技術創新會釋放一部分生產力,可比作股市裡的二浪回調。3、從ZZ角度來看,這幾年屬於打壓壟斷企業下的高壓期,電力企業同時在進行斷臂求生,風頭過後會有小幅企穩,但絕不能做夢能回到過去的頂峰。4、從個人奮鬥角度來看,任何一行當然都有機會,這一行不是風口也不是夕陽,在這裡機會不會比其他行業多也不會少,更多的變數在個人。我反對任何將個人奮鬥無限放大的說法,也反對只求當一隻風口上的豬的想法。5、平心而論,即使作為一個電力好學校的畢業生進入電網認真工作,我仍然覺得是體制,賦予了我高於我應得的收入和生活。我習慣它厭倦它也感激它。所以聰明的你一定會問,電氣行業到底有前景嗎?屁股決定腦袋。 以上是工作時期小小的總結。三年以後我再來答電力宏觀方面的內容好了。
不知道為何邀請我,看過我的profile應該知道,我是搞計算機軟體和通信工程的。
不過我家倒是和電力有一定關係,我的哥哥多多年前畢業於交大電氣工程系,哥哥嫂子在電力系統工作多年,後來輾轉ABB,GE等外資公司做高管,現在提前退休定居國外了。
要我評論電氣工程專業,就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如果純粹以「錢途」而論,算不上一個好的選擇。
首先,電氣工程整體需求在下降。節能減排,你們懂得。除了核電還有一定的想像空間,其他的水電火電,都在走下坡路。GE的工業電氣部門在中國已經砍光了,全部OEM;能源部門也非常不景氣,大型燃煤燃氣機組這塊遲早被國內企業啃下來,利潤越來越低。
其次,電氣領域好的單位,如電網,電科院等,裙帶關係極為嚴重。你去清華,交大,武水這幾個電氣專業的名校看看,電氣工程系裡面,多少是三峽,大唐以及各個電網的子弟?人家自己的子弟,還上的名校,要是在哪個二流學校混電氣工程專業出來,什麼時候有出頭之日?
最後,電氣專業是典型的重資產專業,有雄心的人想自己創業,難度非常大。對於年輕人來說,只能在體制內工作還是非常痛苦的。
一點不成熟的想法,供大家參考。
1、電氣學科是一個很大的學科,以前電氣委屈於工科之下的二級學科,造成國人以為這是一個小學科。
2、從電的用途來劃分,傳輸信號即為電子學科,傳輸動力即為電力學;當然兩者可能在實際中交叉,如電力中二次側接線;如果從發電、輸電、配電、用電來分拆電力的話,電力還可以細分。3、所以名為電氣,不看主修課程個體差異嚴重。4、在很多電力傳統學校的傳統教學中,專科就學一個模塊,本科學兩個模塊;在某電專的計算機科學系,上個世紀80年代的教學中,單片機都要學四年;至於燒鍋爐專業要學多久,我就不八卦了,反正關於鍋爐水都可以開個叫電廠化學的專業學幾年。5、後來我國引進了所謂的博雅教育的確學的模塊是多了,但也客觀上降低了專業深度和素養。6、在實踐中,即使傳統的教學體系下,由於各模塊的側重點不同,見過某學校的電氣學生沒有學過「拖動」。7、在教育產業大躍進的進程中,聽說過川內某知名高校即使碩士研究生畢業都沒見過電機長什麼樣子,更別說參加繞電組的實訓課程了。8、馬克思有個概念是關於技術跟勞動力替代的,從這個角度看,的確電力系統採用了更為「先進」的控制系統,但也導致現代電氣教育中很難讓學生「知其所以然」,甚至於某些CS學科的人連機器語言都讀不懂了,只知道用程序語言掙大錢。綜上所述,問電氣是否有前途,或者電氣夕陽論的實質是學藝不精。從實在角度說:本科畢業三年來,我們這些做ee方向(重機械,PCB板,電力電子)工作的一批人,現在能跳槽到一月14k左右就算不錯了。旁邊的程序員同學15k到20k屬於常態,個別的大牛離譜者更甚。電氣工程師嘛,基礎行業,挑個方向有所發展,餓肯定是餓不死的,但是高薪在前面幾年基本和我們絕緣。到十年左右後面資歷和經驗上去,會有一定改觀。搞電氣需要恆心,更需要興趣,扎的不深,就只能在表面掙扎。有志於此的小夥子們,建議沉下心學習,等年限熬到考下來注電,還有其他一些成就節點的時候,會有苦盡的一天。嗯,至於甘來不來,看人品~
各位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再回答這個問題,當心淪為笑話
我給一部分打算進電網的同學回答下。
我不是211,985。保研考研都不行。其他的技能也沒有。所以,我貌似只能進電網。我在國網農網(就是縣局)下的某供電所工作了幾年。崗位技能學到的很少,也學到了但是我不認為那是技能。上手太容易。很容易被替代。所以大部分技能都是處理同事關係。同業對標(就是放個屁都要搞排名)讓同事關係,上下級關係壓力更大了。大部分的工作都是用數據說話的,不像傳統工作那樣可以作假,瞞天過海了,so,工作量加大了。可是工資一天比一天少(這是重點)!暴露出的矛盾很多。70%時間處理爭吵,工作方法上,工作分配,工作關係的爭吵。唯獨沒有利益爭吵,年輕人接觸不到利益。我聽很多同學說他們的同事關係也很。你懂的。但沒有我的激烈,所以我是特例。但是我覺得如果國網再降薪(可能性極大),我只不過是提前經歷了她們未來要經歷的問題。
總結:有前途!電網還是就業大口徑,主流就業。學到的東西真不少。我覺得我這幾年學到的讓我由一個大白痴2B 變成了 輕微2b的謹慎青年。還沒有完全去白痴,但是已經有了很多變化。
如果把我扔私企里,我可能還是當年的二愣子,學不到那麼多。當然不管怎麼變我還是放蕩不羈的我,所以轉行我也是具備勇氣的。我不信如果一個人有勇氣會辦不成事情,學不到東西。謝邀。先說結論,電氣是有前途的。電氣工程專業畢業兩年的我來發表下自己的淺見。 還在讀書時便覺著,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是個覆蓋面很廣的學科。從專業名稱分析,"電氣"代表著這門學課包含了從強電到弱電,從設備到元器件的研究範疇;"工程"代表了這門學課的務實性,與實際相關與工程相關,培養學生工程素養;"自動化"代表了這門學科還涉及自動化控制等控制方面的內容。 由此看來,電氣是門軟硬結合的學科,所以電氣專業的學生有較強的綜合素質,上可編程碼代碼,下可烙鐵焊板子,前途出路很廣。下面就幾個專業研究方向來說說: 1. 電機方向:最古老的一批專業方向之一,有些高校現在仍保留著電機系這個名稱。該方向主要包括研究電機的本體和電機的控制,研究電磁技術等,屬於理論性與工程性結合較強的方向。電機種類眾多,開關磁阻、步進電機、同步非同步等等。無論是研究的電機本體設計、電磁兼容、還是電機控制演算法,在新能源,自動化,機器人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都會有用武之地。 2.電力系統方向:與電網最對口的專業方向。主要是研究電網相關內容,畢業生大部分流入國家電網、南方電網。這個方向的水比較深,如果不是電網子弟或者電網內有較硬的關係的,很難如願進去比較理想的地方。這一方向的理論性學術性很強,研究內容通常涉及大量建模與理論分析。不過國內主打這一方向的高校並不多,比較知名的像是華電、東大等向電網輸送的畢業生較多。3.電力電子方向:這是就業面最廣的方向。研究內容軟硬兼具,既有硬體晶元方面的能力,又有軟體編程模擬的技術,是操作性和學術性結合較高的專業方向。就業面可以覆蓋幾乎所有電器電子相關企業。——————占坑分割線———————先佔坑,有時間再來答
無非就是電氣工程某個學科方向更有前途而已,從整個一級學科的角度來說,就是和機械、材料、土木等傳統主流工科一樣,沒有華麗的包裝。真的如樓上某答案說的,若沒有電力系統某公司托底,很多人的日子並不好過。大家都是掙辛苦錢,設備類外企的日子也不是很好過。考慮歷史的進程,還是互聯網大法好。
只要能夠踏實下來不斷學習 不斷進步 喜好你的專業和工作 甚至能用專業知識使日常生活更加豐富 連去快手做主播都有前途 說到底 是個毅力和恆心的問題
快手主播只是拿來做個對比 前途也分個人追求電氣工程夕陽了,
國家電網上哪裡招人?
做電機的上哪裡招人?
輸配電企業上哪裡招人?
車企做線纜的上哪裡招人?
做電動車研發的上哪裡招人?
樓宇供電系統及智能樓宇設計上哪裡招人?
這還是只是一部分我所知道的從事本職工作的。
估計得細分一個高壓電專業,輸配電專業,電機製造與控制專業,電力拖動專業
好多自動化和微機控制的活,其實電氣工程也是涉獵的來著
當然轉行的也不少,同學裡面有去做IT的,做汽車的,做微電子的,做IPO的。
推薦閱讀:
※我成為程序員後感覺情商變低,怎麼辦?
※工科女轉金融,怎麼定製發展路線?
※學工科的人遇到過哪些「學以致用」的趣事?
※你為什麼熱愛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