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信貸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信貸服務是非常普遍的金融需求之一,而智能信貸是指一種純線上全自動智能化的信貸模式,它的所有流程都在線上完成。智能信貸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本題已加入知乎圓桌 ?金融科技浪潮 ,更多「金融科技」話題討論歡迎關注
謝邀。
我在傳統金融與fintech總共有過21年的工作經歷,之所以投入到fintech的創業當中,也是因為看到了智能信貸在未來信貸的代表性和可行性。
智能信貸的所有流程都是線上數字化的形式呈現,提高了用戶體驗,也降低了後端需要人員維護客戶的成本。隨著大數據、雲計算、機器學習更多技術的城市應用,將有可能從更核心的層面變革如今的消費與信貸形態。
在我看來智能信貸分別有以下幾個趨勢:
1. 告別「規模效應」
2. 兩大發展重點:TO B服務與SME企業信貸
3. 憑技術戰「藍海」
隨著科技越來越深入金融的核心環節。金融的三大領域:信貸、理財、支付均已被金融科技公司改變。
這些變化正在越來越深入,互聯網流量紅利日漸被瓜分,2017年,發力點正移向新領域——服務B端機構的專業金融科技公司正進入人們的視野,成為一部分金融科技公司接下來布局的重點。
Fintech不只看規模
最初提到「智能信貸」,大眾的腦海里浮現的同義詞是「消費金融」。在國內鼓勵消費的大環境下,不少公司在入門階段都看到TO C的個人消費金融「量大、額小、風險分散」的特點,紛紛追風口而忽略了其他一些市場機會。但消費金融僅是智能信貸的一小部分,僅指面對消費者的,以消費為目的的線上、線下消費分期/貸款服務。這樣的模式門檻低,仍然是互聯網初期的思維,講究流量與規模。
智能信貸不能僅僅用浮躁的互聯網「規模效應」,它不僅面向個人,還服務企業、平台機構等,需要為更專業的B端客戶提供數字化的、極速便捷的信貸服務。規模對它不是硬性指標。
此外,信貸是一個運營風險的生意,而且有滯後效應,盲目擴張會帶來未來極大的損失可能。此時需要以金融為基礎,科技為利器,打造更專業的服務。
Fintech在國內的發展是迅速的。數年之間,業內競爭也不再局限在單一的場景、客戶流量等初級指標,而是關注到更多人群、更精細的信貸需求。
兩大發展重點:
1,TO B服務
金融科技已經成為人們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互聯網流量平台希望能夠建立體系內線上消費分期業務,拓展平台內用戶的金融服務。但是古往今來的歷史都表明,金融和實業(包括互聯網)的邏輯是不同的,金融作為一個帶槓桿的、運營風險的生意,需要專業的積澱。從美國的趨勢看,GE capital 從GE中拆分了出去,證明實業跟金融還是有不同邏輯,不是大平台就可以都做的。術業有專攻,而TO B的智能信貸公司的逐漸顯現,是行業升級的重要體現。
很多Fintech企業已經切入了這一領域。例如憑藉以往經驗開始專做在貸前、貸中、貸後其中某一環節的技術服務,比如說提供獲客,風控等,精益求精專做某一模塊。讀秒也開發了POWERED BY DUMIAO(讀秒驅動),為互聯網平台提供全流程信貸技術服務,並根據該平台定製化打造消費金融業務,為其提供風控、模型、貸後等全流程所需的消費金融技術模塊。
同時,金融機構也是一個重要的客戶。傳統金融機構有深刻的金融理解,擁有客戶基礎、廣泛的分支機構和牌照優勢。目前傳統金融機構也紛紛開始擁抱科技,這開啟了fintech2.0階段,也是鼓勵fintech企業抓住與傳統金融機構合作的機會。
市場在不斷進步,不少公司已經摸索出適應自己的模式和長處。當下階段只是過渡性的探索,未來大家的方向將更加清晰,行業劃分也將更加精細和明確。
2,SME企業服務
除了面向B端平台的智能信貸技術服務,TO SME的模式也成為重點。
小微企業(SME)信貸市場一直是信貸難點。據悉,國內有7000萬小微企業,能享受到銀行小額貸款的SME只有約10%。SME往往不能達到銀行信貸門檻,信貸需求卻十分頻繁,很多fintech公司想要用大數據風控了解這些小微企業的徵信,但由於SME數據源少、線上數據缺乏、經營狀況難測等問題,要想改變SME信貸難上加難。
2015年,讀秒開始準備小微企業(SME)智能信貸技術服務業務,於2016年1月上線企業讀秒,現在回想起來,也是經歷了一路挫折考驗,一點點的把模型完善出來。從業務量、需求、市場調研等數據中,已經看到SME領域中智能信貸的大趨勢,也有越來越多的智能信貸技術公司公司開始踏入這一行業。
雖各個公司切入智能信貸領域的時間不一樣,但「入場早晚」並不是科技金融公司的競爭壁壘。技術決定了能不能在這片fintech藍海中鞏固壯大。
猶記得五年前大家把O2O當做藍海,而現在,一些僅有商業模式支撐的O2O創業已經一地雞毛。如今TO B/TO SME的智能信貸領域也是公認的「萬億藍海」,大大小小公司已經開始湧入。新玩家多印證了市場大,新的戰爭又在打響,以前那些華而不實的燒錢思維、流量模式不足以支撐在fintech領域的長久領先,技術的比拼必將成為最優秀的fintech公司的競爭核心。
智能信貸尚處於發展階段,但是有兩個走勢已逐漸明朗。
一、智能化應用範圍擴大
時間就是金錢,尤其是在信貸行業。速度決定結果,審核更快,放款更快,消費者就選擇誰。智能化能提高速度,減少差錯。智能信貸的智能化也逐步應用到各個方面:收集資料、處理數據、分析結果,代替人工完成絕大部分的工作量。
二、更加依賴大數據
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採集用戶數據,並分析用戶整體行為可能產生的結果,實現區分正常用戶與非正常用戶,保護正常用戶的金融安全。所有的工作都建立在依靠強大的資料庫,存款記錄、工資流水、資產情況……等等都是智能信貸收集的對象,未來信貸需要的數據會更多。
得益於金融科技發展,帶來了風控技術手段的進步,信貸行業的時效性越來越強。
智能信貸更多的是針對小額貸款,受益的是中小企業和普通用戶。金額不大,承擔的風險相對較小,智能代替人工分析處理大數據,金融平台放款速度越來越快,很多急需解決的問題都得到及時的緩解,更具有時效性。
小額貸款的平台越發成熟,無需抵押,幾分鐘內可以放款。這些都得益於智能信貸的發展,數據共享,智能處理分析龐大的信息並計算結果。小額貸款普及後,為很多人解決了燃眉之急。
智能信貸,說到底,現在的智能信貸不過是把原先線下的模式搬到線上來,審核快信息技術結合起來。就跟王健林說的一樣,老虎插上翅膀,變成飛天老虎,但是你老虎終究是老虎,怎麼可能就變成飛天老虎了。我覺得以後的智能信貸,做到的是根據你以前的記錄,支付能力,個人獲取資源能力,來均衡的一種信貸模式。那也就解決了,有些人能幹大事,但是卻因為種種原因無法施展抱負。所以到以後每個人的見識,能力,信息,都將成為你將來支撐信貸的支柱,而不是現在簡單的資產,運作資金,等等。 (不過個人觀點,可以來跟我討論,金融小學生)
所謂智能信貸,最可惡的一點是,不提示用戶就查詢個人徵信,導致很多人在貸款買房的時候有各種徵信記錄,很可能導致沒法貸款。我敢斷定不少人碰到這個。沒事不要點各種軟體查看自己的貸款額度。
隨著信息越來越通暢,人的生活越來越網路化,一個人,除了身份被演算法保密,所有的活動都能有數據表現。
現在我們看智能信貸,覺得它是新的,未來,當所謂的強特徵、弱特徵在信息化浪潮下不再有區分的時候,所有的信貸,可能都會歸於智能信貸,那時候,智能信貸就是傳統信貸了。
所以,所謂的趨勢,就是智能信貸只是「信息還不那麼全面」情況下的一個新穎事物,從長遠來看,它就是一種普遍狀態。
推薦閱讀:
※小額信貸怎麼拓展業務?
※信貸業務中,你認為排名前三的風險來源是什麼?
※如何成為一名獨立審批人?一個優秀的審批人應該具備怎麼樣的專業素養和知識架構?
※2014年經濟形勢有種風雨欲來的感覺,各大行的貸款利率會不會較大幅度走高?融資成本的難度會不會大幅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