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在北京生活的台灣人?

很好奇為什麼他們選擇在北京生活 是什麼原因和內情


我是台灣人,我來分享一下我為什麼在北京的理由吧...

第一次來到大陸是在2013年1月份的時候,因為受一位在日經雜誌工作的好朋友委託,幫忙做些市場調查,也順便了解一下這裡的環境。我出遊的習慣都是當沙發客。喔,沙發客英文叫做CouchSurfing,免費讓陌生人到自己家過夜,或是到陌生人家中借住幾晚的一個社區。基本上你可以把它想像為免費的Airbnb,歷史也比Airbnb還要悠久。

我個人對觀光景點沒有什麼興趣,但很喜歡與當地人交流,了解他們的思維,生活,工作,興趣愛好等,所以對我而言沙發客就是一個很好的渠道,來了解當地人文與當下熱點。這種陌生人交流中有很多Crazy的故事,改天有機會再分享。

當時在深圳待了四個晚上,上海也同樣四夜,而每一晚都住在不認識的當地「朋友」的家。第一次接觸了QQ以及微信,也為了嘗試支付寶在上海辦了個銀行帳戶。當時還要在申請單上面「我要使用支付寶」之類的項目上打勾,跟現在相比,那可真是麻煩多了。但已經深深感受到中國獨特的互聯網生態以及國外少有的「一黨執政」這個優勢。後來回台灣之後我就忙著自己的項目,一直到2015年的5月才又再次回到大陸,抵達中國互聯網的中心,北京。

創業圈的朋友們應該還記得2014年到2015年中的瘋狂且盲目的創業潮。寫個BP就能拿到錢,ToC, ToB還不如ToVC的環境,簡直就讓我 「驚呆了」。我當時也創業三年了,各式各樣的團隊與投資人也接觸了不少,所以我很驚訝的同時,也覺得「融到錢=成功」的現象實在有點Low。但實際上只是歌酸葡萄心態,哈哈。因為這套方式在台灣完全行不通,不然在台灣也會有ToVC的趨勢。

哎,在台灣嘛,就算是用正統方式來做互聯網相關的創業,在台灣也不一定融得到資金。因為互聯網市場的大小來自於人口,尤其是ToC的項目,而台灣人口也就2300萬人,怎麼搞市場也就那麼大,擁有的互聯網基因也大概就跟阿里做社交的基因差不多少,也因為如此,沒有投資互聯網項目的投資人,而以往投資光電半導體等科技相關的投資人也看不懂互聯網。

台灣大多互聯網項目打不進中國大陸,因為整個生態不同,文化不同。日韓市場也有很強烈的文化特色,一般台灣創業者不熟悉。要打北美市場的,基本上都直接跑到美國去了。東南亞市場比較分散,對於當地化與BD的考驗很大,而拖延發展速度。之前台灣有一款社交軟體叫做CUBIE,2012年就開啟服務,種子輪就融到百萬元美金,做到將近1000萬用戶。但可惜的是,發展速度不夠快,歐美跑不動,日韓太難攻,中國長城進不去,15年就轉成一個陌生社交的新服務叫做Pal+(後來在矽谷遇到這位長年網友的聯合創始人時,他已經離開CUBIE到矽谷發展了)。

在中國大陸互聯網圈創業的台灣人不多,我認識的也就幾個。圖像識別Viscovery的Amos,被電話邦收購的StorySense的Edward,幼兒教育的Sam,還有12年底就在台灣認識的活動行(在台灣叫做活動通)的謝老闆。在15年6月份的時候跟他在台灣見面時聊到北京的創業氛圍,也稍微感嘆在互聯網圈創業的台灣人不多,過去幾年來來回回有一些想創業的台灣人來到北京,但都待不久。喔,對了。謝老闆在中國已經8、9年了,幾乎可以算是在國內待第二久的知名互聯網創業者了。最久的是誰? 那無非就是阿里巴巴CFO的蔡崇信大哥了。

台灣創業者在北京待不住的理由應當是因人而異,但常聽到的不外乎就是這些:氣候太冷,空氣太糟,路上塞車,地鐵塞人,搭車不先下後上,開車不禮讓行人,隨手擤鼻,隨口吐痰,房租貴還得搶,水果沒有台灣好吃,女生沒有台灣溫柔,男生沒有台灣體貼,沒有Facebook,沒有Google,沒有很多東西。但這些都不是我說的,畢竟我選擇了留在北京,因為...

- 資源集中

首都則是國家的門面,所以資源肯定優裕,而人潮就是錢潮,3000萬居民的大北京也埋藏了巨大商機。也因為如此,大量人才與風投資本也聚集此地。長期來看,這個選擇也錯不了,因為從古至今,都市集中化的趨勢從來沒有改變過。

- 群雄逐鹿

有別於清一色騰訊的深圳,阿里的杭州以及金融中心的上海,北京擁有各式各樣的互聯網企業。這多面的視角對於個人成長與人生體驗有幫助之外,也可以讓我有多一些選擇。

- 同儕壓力 (Peer Pressure)

影響人最大的因素就是環境。沒有競爭壓力的環境里,人不會成長,因為不需要成長。名校畢業生之所以靠譜,不單純因為師資,而是「不得不與其他優秀的高材生競爭,在高度壓力中有辦法生存下來的能力與歷練」。不管直接粗暴的,或是笑裡藏刀的,北京的互聯網圈的確是相當競爭。

- 專註融入

許多人問我為什麼不去台灣人很多的上海,而」台灣人很多「就是我不選擇上海而是北京的理由。剛剛提到我喜歡當沙發客了解當地當下的人文,所以不管我居住在哪裡,我都會試著」接地氣「,融入到他們的生活中。有如去國外留學,就是為了學習當地的語言,吸收國外的教育,經驗海外的生活。有老鄉固然好,但「沒有選擇」可以讓我更專註,也顯得更突出。

創業 or 不創業

當時有很多選擇,也考量過自己創業。畢竟手上有兩個項目還在跑,但中國大陸與海外的互聯網生態相差太遠,我們項目都連接Facebook,Twitter,Google等API來做用戶註冊,伺服器也是連接AWS,所以琢磨了一番之後,還是認為不適合,就把項目給關了。

即使當時資本很熱,但在北京人生地不熟,所以決定不做自不量力的事情而開始找工作。畢竟累計足夠的經驗之後自然就會看到」問題「,再從當中選擇自己有能力,有資源,有熱情想去解決的創業機會。

但唯一沒考慮的就是回到惠普類型的大企業。畢竟已經從那個行業離開已久,也沒有什麼興趣。之前也有機會在富士康的老董身邊做些事情(與日本市場相關的),但還是在初創企業打拚的狀態比較符合我的性格。所以開始參加活動,透過朋友介紹等方式接觸了大約一百家創業團隊。

在選擇的過程當中,當時設了幾個條件:

- 團隊靠譜

人品最重要,再來就看經驗與能力是不是適合做這個項目。以及投入的程度,也就是熱情。這些大家應該都清楚。

- 創業經驗

如果要去爬喜馬拉雅,那你希望跟爬過喜馬拉雅的人一起。有登頂最好,沒有也沒關係,至少他知道是怎麼一回事。因為創業的路上太多預想不到的事情,領頭人如果沒有一些基本的經驗,容易被外界影響甚至與誤導,看到機會就轉型(Pivot),那團隊會被搞的團團轉,努力也不會沉澱。(我會這麼說,是因為之前我就是把團隊搞的團團轉的那個人,哈哈)

- 創業項目

一般都會很在意市場的大小,以及這個項目有沒有成為獨角獸的潛力,而這是我當時最不在乎的事情。首先,我對於市場的判斷能力有限。再者,市場大但團隊沒本事拿下的話,那也就跟看著優質美女但追不到而回家自我安慰沒什麼兩樣。只要把一件事情做到極致,產品或服務難以被取代的時候,自然而然就會有其他機會(被併購/出售等)。

所以創業項目對我的重要度,並不是市場大小,是我可以如何幫助這家企業成長,也就是創造價值?而這個價值,是不是我有能力,經驗以及動力(熱情)去創造的?例如日本相關的事情,從文化到語言,商業到娛樂我都可以做的比大多數人好,但我興趣不大,沒什麼動力。在中國大陸做市場/BD,我沒有經驗,但我有能力也有興趣去做,所以我的動力就會更大。

- 融資成功

如果在資本這麼火熱的情況下還拿不到融資,那可能代表CEO的表達能力不佳,或項目可行性有問題。如果團隊需要資金來加速,但認為估值比預期少了20%,30%而磨磨蹭蹭一兩個月以上的CEO,太過優柔寡斷,其實也不太靠譜。

人生真是機遇的連續

當時有個出海項目不錯,但可惜我想做中國當地的市場。有個社交項目也很不錯,但我不確定我能創造什麼價值。有個語言相關的項目很好,還是在陸14年的老鄉做的,但我興趣不太大。一家做語音辨識+人工智慧+智慧手錶的初創企業也勾搭上,當時他們在找做全球市場的人,雖然我傾向做當地,不過我很喜歡他們的產品。後來跟COO聊了幾下,也跟HR拉了群,但後來就不了了之了(日後這家公司的HR告訴我,內部對於全球的推廣要緩緩,而那個職位後來就不招了)。就這樣接觸了不少團隊,但都沒有互相看得上眼且一拍即合的機遇。

尋找合適團隊的同時,我在北京主辦了幾場一個4~6人的小活動叫做PEOPLEX,這是我在舊金山的時候,由Ankit Shah發起的Tea with Strangers(照片中間的則是發起人)給我了些啟發。覺得我們在Facebook上那麼多「朋友」,但往往對彼此的故事不太了解,在忙碌與浮躁的環境下也沒有時間虛心聊天,所以我就辦了這樣的活動,邀請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來參與一個充滿巧合與驚喜的小聚會(其中有朋友成為一對好姐妹,偶爾見面時還會說她感激透過這個小活動多了一個閨蜜。其實滿令人開心的。)

其中一位參與者,得知我在找創業公司的時候,介紹了她的學長,叫做彭帥。說是在做諮詢相關的創業項目,有在招做市場的人,所以就去聊聊了。這家公司就在一個coworking space裡頭,而且還在很偏僻四環外的望京,幸好離地鐵站很近,不然通勤就有點麻煩(當時我住在蘇州街一帶)。看了名片才知道原來這朋友的學長是COO,名字也不叫彭帥(笑)。

這個哥們在技術媒體做了一段時間,所以對於互聯網技術圈很熟悉,適合來做他們的技術大牛共享經濟的項目。聊了一個小時,感覺很不錯。本來以為聊完了,但後來CEO也進來聊。說是什麼技術人十餘年,在MOTO,在微博都是帶領團隊的技術人。但.... 話可多了。滔滔不絕的經驗分享以及對於公司的期望,不像是個技術人。至少跟我之前的CTO完全不一樣。雖然我聽得津津有味,但因為談話超時,另一位正等我赴約的美女朋友可不是滋味。讓她等待一小時,我們的對話仍然不盡興,於是就建議三天後再邊吃邊聊。

3天後,11月1號的周日夜晚,在一家餐館跟CEO與COO吃飯。菜色so so,場地又小又吵,不用喊的基本上聽不到對方說話。總之,兩位問了我的意向,也提出他們的待遇與條件,跟我想像中的差不多,所以當然就敲定合作,隔天就開始到這家公司上班了。選擇的原因不外乎就是感覺團隊靠譜,背景也適合做這個項目,也融到天使輪,更重要的是,這個項目給我一個莫名的使命感。因為我是不懂技術的創始人,所以曾經因為技術傷了不少心,外包也被坑過兩次,連房子都給賣了(汗)。這又是另一段難忘的歷史,有機會再跟大家分享。

總之呢,希望類似我這種不懂技術的創業者可以成功。雖然大多創業項目都會死掉,但至少不要像我那麼慘。。。在極牛可以幫助他們加速創新,躲開技術的坑,所以我有動力,也有感同身受的經驗可以分享給創業者。說是使命感似乎有點太高大上,但或許是類似「嘮叨老人」的心態。

每一家創業公司都有優缺點,每一個創業者都有強項與盲點。沒有團隊是無懈可擊,完美無瑕的,這家公司也是如此。雖然經過了圈圈叉叉,現在也有圈圈與叉叉,而未來仍然會是又圈圈又叉叉,但我當初選擇加入這家企業,目前看來還是個不錯的決定。

所以,來北京的理由與大部分的人一樣,就是找機會。

不然,誰沒事來吸霧霾?

補充一下:其實北京環境很好啦,台灣很潮濕,所以隨隨便便就流個滿身大汗。北京東西很耐放,也不太流汗,所以冬天以外的季節居住起來很舒適。當然,沒有霧霾就更好了...


可能是覺得大陸只有北京才配得上自己住吧

撿起樓上不要的萬年爛梗----他們沒想到北京的茶葉蛋都這麼便宜!


知乎首答!!

最近很關注台灣,可能更多的人是因為北京歷史的厚重感吧,上海廣州更發達但相比較而言這兩個城市的現代化讓人吃驚,歷史的底蘊感覺都給經濟讓了路,這兩個城市的節奏感特彆強,台灣人來大陸個人認為大多數是來尋找歷史,上海和廣州相比而言或許歷史層次感差了一點,北京不同啦,你想啊忙了一天在衚衕里一坐,沏壺龍井,和老人下下象棋,聊聊歷史,大概是最美的時光吧


額。。。其實沒去過台灣,了解台灣的手段大多數都是通過新聞或者是大眾媒體,通過它們我了解到部分台灣人對大陸是有偏見的,不論是紅極一時的茶葉蛋還是貴如黃金的腐竹都讓我知道,台灣對大陸的認同感相對來說比較低,可想而知,台灣人民也是通過新聞或者是網路了解大陸,然而消息的傳達的途徑變窄的時候,往往就會讓人利用,產生一些偏見。

說偏了,接下來我們說一說北京,北京是我國首都、直轄市和國家中心城市,我國政治、文化、交通和國際交流中心,經濟、金融的決策和管理中心,所以經濟發達的很,而台灣對大陸經濟發展之迅速了解的不是太多,了解的大概的是八九十年代的北京 所以就會產生差距,台灣同胞第一次來北京可能大概的想法就是,我去這個地方還有高層?!我去?!這是北京?!生活時間久了,台灣同胞對大陸的印象也會改變不少,但往往社會的現狀或許不會讓人太滿意,有一段時間或許會覺得地鐵太擁擠,天空不夠藍,但大陸人的人情味和美食絕對會讓他們流連忘返

因為我們永遠是一家人


沒去過台灣不過從台灣的一些綜藝或是電視節目來看,台灣人對於大陸的偏見不是一星半點,茶葉蛋這種過於古老的梗拋開暫且不談,台灣人對於本土的自信一般人真是比不了。對於在北京生活的台灣人,可以更清楚的意識到自身與大陸的差距,消除一些對於大陸的偏見,北京是一個熱情,追夢的城市。那裡有著很多地方沒有的優點,對於台灣人來說或許可以更好的接受這裡。給他們帶來家鄉沒有的情懷體驗與溫暖。希望早日和平統一。


可能茶葉蛋比較便宜吧


為什麼不問在上海的台灣人?無所謂啦,反正在魔都人看來都是外地人。。。哈哈哈哈。。。


推薦閱讀:

如果一直買不起房子,你還會留在北上廣深嗎?
北京合租拼房安全么?找陌生姑娘合租一單間那種~
離開北京後是什麼樣的感受?
北京情侶年薪 30 萬,無戶口,租房還是買房?
你的北漂故事中最難忘的是什麼?

TAG:北京生活 | 台灣 | 台灣人 | 北京戶口 | 北漂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