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運會中最奇怪的比賽項目是什麼?


當然是古典式摔跤啦

補充一些新圖


曾經的奧運項目——手槍決鬥

1906年雅典奧運的20米手槍決鬥和30米手槍決鬥。

在這倆比賽項目中,兩位選手在距離20米/30米距離上互相對射。參賽選手們使用的特製決鬥手槍是打蠟質彈頭,然後槍膛內並沒有裝填火藥,僅僅單純用底火推進。儘管如此,選手們還是穿上了厚重的外套,頭戴鐵面罩,如下圖所示:

……

如圖所示,1906年奧運中,手槍決鬥作為正式運動項目真的是兩位選手互相對射,而計分標準據說類似於擊劍項目。然而,1908年的奧運中,手槍決鬥並不是正式項目,僅僅是「演示項目」,但此時依舊還是兩位選手對射。之後的1912年奧運,手槍決鬥並未被列入正式比賽項目中,選手們此次的射擊目標也被改成泥人偶。1912年之後,手槍決鬥就從此在奧運會上絕跡。

要知道,現代執法單位使用手槍的案例中,交戰距離基本不超過15米,加上這個項目是在有空氣流動的開放式場合,打低速輕彈……20米和30米距離上要命中得分部位還是很有挑戰性的。

當年1906年,手槍決鬥項目的得獎名單如下:

20米手槍決鬥:

金牌——Léon Moreaux(法國)

銀牌——Cesare Liverziani(義大利)

銅牌——Maurice Lecoq(法國)

30米手槍決鬥:

金牌——Konstantinos Skarlatos(希臘)

銀牌——Johan Hübner von Holst(瑞典)

銅牌——Vilhelm Carlberg(瑞典)


建築設計和城鎮規劃

就在80年前

建築設計曾經是一個奧林匹克項目

和田徑、游泳同場競技

這樣告訴你你信嗎?

如果告訴你

1936年柏林奧運會

美國隊獲得的第一塊奧運獎牌來自..城鎮規劃

你信嗎?

當然這都是真的

一切要從現代奧運之父

皮埃爾·顧拜旦說起

1894年

皮埃爾·顧拜旦和與79名代表成立國際奧委會

在他的倡導下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成功在雅典舉辦

接下來的1900、1904、1908

奧運會接連在法國、美國、英國舉行

此時的皮埃爾·顧拜旦深感

奧林匹克不應該僅僅是體育的比賽

應該融合體育與藝術

這樣才真真符合奧林匹克的精神

於是從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開始

「Olympic art competition」

橫空出世

這屆奧運會的 art competition一共設置了

城鎮規劃、雕塑、繪畫、文學、音樂五個大項

來自斯諾伐克的

Eugène-Edouard Monod+Alphonse Laverriére

獲得了第一個城鎮規劃的金牌

不過第一屆奧林匹克藝術比賽除雕塑外

其他項目僅設置一個金牌

第二和第三名空缺

而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s)這個項目

第一次出現在奧林匹克賽場是在

「更高、更快、更強」的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

來自荷蘭的Jan Wils拿到第一個建築設計的金牌

有趣的是

Jan Wils獲得金牌的設計就是下一屆奧運會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的體育場

而銀牌和銅牌分別由

丹麥設計師Ejnar Mindedal Rasmussen

和法國設計師Jacques Georges Lambert獲得

在1936年的那屆被納粹戰爭陰影籠罩的奧運會

奧地利建築師Hermann Kutschera

憑藉一個滑雪場的設計

在希特勒的眼皮下擊敗德國建築師Werner March

拿到了金牌

Hermann Kutschera和他設計的滑雪場

這位Werner March的設計參賽作品

正是希特勒日耳曼尼亞計劃的宣傳中心

這屆奧運會的主會場——帝國體育場

也就是今天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1936年的柏林奧林匹克球場(帝國體育場)

在這屆被納粹戰爭陰影籠罩的奧運會中

美國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

憑藉在賽場的精彩表現

有力的回擊了納粹的「雅利安人優越論」

而這屆奧運會美國的第一塊金牌

則是來自城鎮規劃項目

時年59歲的Charles Downing Lay憑藉

布魯克林水上公園規劃

贏得了美國在1936年奧運會上的第一枚獎牌

在建築設計上被Hermann Kutschera擊敗的March兄弟

再次用帝國體育場的設計

在城鎮規劃這個項目上拿到了金牌

Werner March和Walter March,1936年的柏林奧林匹克球場(帝國體育場)

更神奇的故事出現在1948年的的倫敦奧運會

芬蘭建築師Ilmari Niemel?inen

憑藉一個體育中心的設計

為芬蘭拿到了一塊城鎮規劃項目的銅牌

Ilmari Niemel?inen除了建築師身份

他還是一位跳水運動員

分別參加了1936年和1948年的奧運會跳水比賽

跳水運動員Ilmari Niemel?inen和建築師Ilmari Niemel?inen

Ilmari Niemel?inen並不是芬蘭奧運代表團中唯一的建築師

當時芬蘭帆船隊的Viljo Revell

正是芬蘭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的助手

建築師Viljo Revell和帆船運動員Viljo Revell

這大概是我們在奧運賽場上能見到的

最不可思議的跨界

藝術奧林匹克一共舉行了6屆
1940、1944因戰爭中斷

其中奧林匹克建築設計競賽一共舉行了四屆

分別是1928、1932、1936、1948

建築設計項目金牌得主還有

法國設計團隊Gustave Saacke +Pierre Montenot +Pierre Bailly

奧地利設計師Adolf Hoch

在這6屆奧林匹克競賽中

德國運動員憑藉1936年的大豐收

以24塊獎牌位列榜首

義大利、法國、英國分列其後

而中國運動員從未參與過這個比賽

也就是說

這些建築師們

在贏得競賽後

也要像今天的運動員一樣

登上領獎台

高舉獎盃

享受觀眾的山呼海嘯

想想還有些小激動呢!

*原載於AC建築創作微信(archicreation),首發在16年8月


說個早期的,從1928年直到1948年,town planning (城鎮規劃) 一直作為一項運動項目出現在奧運會中。

有意思。


這是我在知乎見過蠢回答最多的一個問題

---------------時間的分割線-------------------

上面的回答寫於17日凌晨,當時看到這問題下有五十多條回答,看到了以下這些:

1、跳水啊!比翻滾多少圈有毛用啊!

2、跳水,大家就是來看壓水花?沒有任何普及意義的運動。有的話,惡意一下,或許跳樓時用得著。。。

3、建議奧組委直接把金牌郵寄給中國乒乓球隊!

4、氣槍和氣手槍,選手面無表情的站在那,然後屏幕上過一秒鐘,就蹦出一個靶子的小圖片和環數的數字。這中間發生了什麼?這真的是體育運動嗎?

5、馬術,所有選手用過的馬身價加起來可以辦一屆奧運會。這種極小眾又奢侈的運動,怎麼能代表更快更高更強?馬跑得更快?馬身價更高?馬的血統更強?是比人還是比馬?

6、跳遠啊!跳這麼遠有毛用啊?又不是青蛙。

7、跳水,馬術

沒有任何意義,這能叫做體育項目?

8、我覺得是乒乓球……反正都是我大天朝贏,有什麼好比的……

看到幾條說不能理解競走的,我當時想,我來寫篇關於競走的回答吧。因為我混跡登山圈,身邊好多人身兼羽毛球、自行車、跑步圈,膝蓋傷損在圈內就較普遍,大家見面後相互的問候也常與膝蓋有關。有天有人提到「傷了膝蓋不能跑步的可以去競走」,我挺感興趣,就去認真研究了競走。

因為話題是奧運,它是全球最熱門的體育盛會,它的每一項運動都由全球七十多億人中選出的精英在角逐,所以我對每個項目都抱有一些敬畏,因為那些精英,都是在同樣付出了半生的時間與汗水的基礎上,以天賦和靈性在比拼。

我對奧運還有一點很讚賞:它是在不斷進化的。

比如撐桿跳,桿的材質在進化,起跳姿勢也隨之進化。200年前職業選手撐一根木杆起跳,成績是2米有餘;後來經過竹竿、金屬桿再到今天的玻璃纖維桿,今天的撐桿跳更像是肉體弓箭,在極度彎曲的桿頭,選手把自己彈射出去。今天的世界紀錄是6.16米。我想,如果有更優材質的撐桿面世,幾十年後的撐桿跳應該是選手離桿後向上飛行一大段的場面吧。

比如跳高,過杆姿勢在進化,最早的跨越式,後來的剪式、滾式和俯卧式,到今天的背越式,首次紀錄1.7米,提升到今天的世界紀錄2.45米,用時152年。背越式有個很神奇的地方,當你越過杆時,你的物理重心卻一直在桿的下部。

明白了這一點,再看一次背越式跳高,頭部過杆後下行,抬肩,挺腰,踢腿,整個過程就是讓身體逐一高過標杆,動作行雲流水。

奧運的項目也在不斷進化。比如其他答主提到的手槍決鬥,比如我們在學校里都曾參與過的拔河,難以界定標準的輪滑、衝浪都已經取消。近年新增的比如蹦床、激流迴旋我很喜歡。我是雲南人,又曾給文大川寫過專稿,也以漂流角度看三江併流區的文章,所以對激流迴旋很有感情。

進化的奧運,是時代進步的一種趨同。前幾天看過一個女子跳馬50年對比,過去就是凌空一躍,腿能綳直了,落地能站穩了就算高手,現在的跳馬,上馬之前一通空翻轉體,撐馬後又一通空翻轉體,前後對比,真為人類的進化感到自豪。或許這就是奧運精神,在一次次微小的進步中,推動人類大步邁向未來。

我年近四十,身邊的同齡人,很多,以我的形容就是「在麻將桌/會議室/燒烤攤/屏幕前慢慢腐朽。」他們的生活已經很久沒有新意,他們在一點點沉沒。

所以我更愛結交戶外/運動圈的人,十年前還是軼聞的潛水執照,現今圈內持有率幾近過半,其中三成已經超越AOW;二十年前用來接女朋友放學用的自行車,今天馱著單人裝備騎到滇藏一線各小分支。我身邊有人擁有自己的滑翔傘已超3年並屢次華麗摔斷一條右後腿,有人一年52個周末有超過30個在攀岩並煮得一手高明的戶外摩卡,有人35歲開始學游泳因為他兒時有一個衝浪夢,有人在撫仙湖潛水四年終於找到桃花水母,同組練習攀岩的有人為了以後能攀冰而有人為了以後能探洞。

他們以沉靜的性格,過著激昂的人生。

他們的生活充滿了希望:這世界還有那麼多地方沒去過,這世界還有那麼多好玩的沒試過,這世界還有那麼多大神比我厲害!

有時我覺得,體育精神就是童心:喲,你還能來這個,讓我試一下。

這,就是我一個不愛運動的死胖子在30歲後開始混跡運動圈的原因。

所以當時看了上面八條這類的,我頗難忍受。這裡的很多不愛源於不懂,不懂源於不去深入了解。而他們對那些不愛的態度,就是「無意義」和「建議取消」。

這真是極蠢的。

-------------又是分割線,下面補充內容---------

有人回復說,「馬術我是真不同意」,不同意什麼?視為體育運動嗎?

我曾質疑過賽車,我說坐在駕駛室里動動方向也能算運動?後來有次隨隊採訪6天,是越野賽,那次陣容不錯,徐瑩馬淼都在隊里。首先他們身體素質都非常好,在炎熱的河谷里連續奔襲四五天,每天超過八小時在亂石堆與河灘間穿行,精神高度集中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發生不測,還得穿著厚厚的防火服,越野賽車沒空調,減震系統極硬。我駕車在公路上追隨他們的賽程都覺得非常辛苦。關鍵的是他們的進取心,有空就在一起聊怎麼處理細節狀況,夜裡一起看車內操作錄像到很晚,幾個老男孩經常為一點細節爭論半天,一言不合就下樓上車試手。像肖發國這種中年車手,平時四平八穩,虎踞龍盤珠三角一霸的氣質,一上車就好像年輕了二十歲。

有次我先到終點,下午驕陽當空,看著他們一輛輛衝過最後的河灘,濺起無數銀點在陽光下爆開,車上走下一個壯漢,撕開防火服露出上半身透氣,迅速蒸騰的汗水在皮膚周圍形成一
圈陽光下滾燙公路上常見的那種波紋,這麼燃的場景我上一次見是在美國消防隊宣傳短片里。幾個人聊了一下這段賽道的感觸,馬淼撿來一個八寶粥的空罐夾在石間,眾人盤腿坐在三四米外的碎石地上,輪流揀小石往空罐里投,玩得嗨嗨皮皮的。這段高手先到終點等菜鳥的場景既燃且萌,畫面令我難忘。

有天正好是傣族潑水節,我在大堂聽見前台小姑娘策劃「上去潑那個最帥的車手」。當時馬淼在房間一本正經應付完媒體採訪,還沒從那種深沉大氣的狀態緩過神來,就被三四個傣族小姑娘端著盆湧進房間,一通尖叫。我和肖發國遠遠在對面走廊目睹了這一慘劇,肖無比感慨:「車開得再好,沒用,你還得長得帥!」後來下樓吃飯,路過一個胎店,門口有一種輪胎巨齒叢生,肖一下來了興趣:「這什麼胎?!這個越野就厲害了啊!」眾人圍著用指甲掐胎沿,測評硬度彈性摩擦力,徐瑩好像家裡是農村的,見過,冷冷一句:「這當然越野,這拖拉機胎。」眾人轟然散去。吃飯時徐瑩跟我說,小時候他爸有台拖拉機,夜裡他偷出鑰匙,把拖拉機開出去過車癮。
「你得放兩個石頭,記下停車的位置,回來把車停回原位,就不會被我爸發現。」

每次大賽的發車儀式,就是圈內的雞尾酒會,車手們相互串門聊天,喝著贊助的紅牛,看各自賽車的改裝技術,摟著合影,其樂融融。我混跡其中,聽到他們交談的內容,多是技術、賽道和圈內軼聞。體育圈很少針對競爭對手的怨恨和指摘,除非你違背了競技規則和體育精神。

車手對記者其實有一些提防,畢竟擔心自己形象被毀,對答時都綳著,小心應付,惜字如金。我有個經驗,當拋出「你怎麼看一/三/五年前的你?」或「如果讓你再選一次,你會注意提升自己哪方面的能力?」這類問題,他們會沉思片刻,然後滔滔不絕。每個運動員都很在意自身的發展和變化,那種對「進步」的執著,持之以恆。體育精神就這樣啊,所謂「你唯一的敵人就是你自己。」

這是我對賽車手的一些見聞,他們算駕駛員還是運動員?看官自有評判。馬術我了解不多,有人說金牌歸馬不歸騎手,但我想,畢竟每天不是那馬把騎手從床上拽起來訓練,也不是那馬夜裡看視頻挑動作瑕疵明天修正的,對嗎?

附幾張越野賽的照片,我寫的場景大概是2010年前後,照片是今年我前同事拍的,但賽道還是那段。

========一周以後=========

我在評論區一個回復:

一、若最貴就要摘除,今年拿掉馬術,四年後大家又去攻擊帆船?

二、若有錢就能贏馬術比賽,那全國人眾籌,買匹冠軍馬,換塊金牌豈不快哉?不要被馬術燒錢的門坎障目,就忽視它背後的努力與技巧。

三、400毫米等降水線是農耕/游牧分界線,中國疆土基本都在農耕這一側,而歐洲基本都在游牧那一側,跟我們這的突厥、匈奴、蒙古一樣,數千年馬背上的生活傳統,流傳到今天,化為奧運幾個項目有何不可?蒙古國沒海,如果跑去奧委會抗議衝浪帆船,你會怎麼想?劉翔化身飛人,姚明打入NBA,這種突破自身血統、人種和地區傳統的奇蹟,不正是全球化體育中最令人振奮的消息么?若有天武術冠軍出個白人黑人,我會拍手叫好,你呢?

四、潛水執照兩千多,攀岩靜力繩十多塊錢一米,皮划艇一千六,滑翔傘一萬二,是比買個雞毛踺子貴。可滿街LV就便宜了?一塊手錶一串佛珠多少錢?桑拿辦個儲值卡還存5千塊呢。窮不要緊,把窮當作不作為的理由就不好了。若真是熱愛運動,吃完飯是出去散步還是在家刷湖南衛視,一目了然。

說我圈子有錢的,因為怕交警,他們半夜把皮划艇綁在車頂往湖邊開;因為想買潛水裝備,他們在音樂節做外場指揮14小時戶外走動不休息;因為裝備不多,他們的攀岩鞋經常誰上誰穿;因為要爬上山再飛行下來,玩傘的都是背著傘包徒步兩三小時上山,不能藉助交通工具。巴西球員從小在貧民窟踢塞了草的襪子,華天家裡有錢給他買了大馬,但若某天他們能站在奧運領獎台上,他們應該得到同樣多的尊重與認同,因為那背後的辛勤、汗水和天賦。體育競技的本質,就是規則公平,練習過程隨你,咱只看場上結果。我提到肖發國看到巨齒胎就來勁,徐瑩夜裡偷開拖拉機,他們有天能成為萬眾矚目的運動員,不是偶然的。過程中推三阻四的人,不努力解決困難更愛抱怨的人,不單在體育世界才被稱為LOSER。

五、裝備從來都無法統一,就算簡潔如游泳全身上下只穿個褲衩,多年來也為泳衣材質、皮膚塗層不斷修改過規則。我在文中寫到,正是撐桿跳的桿不斷進化,才推動這項運動魅力十足。木杆換竹竿的第一天,肯定也有人質疑過。跑步、跳高看似不依賴器材只注重自身實力,那氣墊運動鞋面世的第一天,所有田徑運動員要不要開會大吵一架?

==========又十天後更新=========

追加六、馬,各村都有,山裡也有,把野馬和小馬馴化成能馱人的樣子,是不是要人去做?是不是全世界都在做?把全世界不同的馬馴化後能做同樣的事,是不是一件值得對比的事情?從這一點去理解馬術比賽不但讓馬跑跳跨欄,還讓馬做各種小碎步小蹁躚,能不能找到一點點認同感了?

追加七、用賽車來回答馬術,有人懂了有人沒懂,好吧我解釋一下。

如果有人覺得馬術是馬在搞,人只是張腿坐著,那賽車更是,賽車還能遮陽擋雨;如果有人覺得買個好馬就能得好成績,那賽車更是,賽車還能花錢無限提升性能。那麼,賽車者算不算運動員?畢竟賽車都不能進奧運。

所以我寫了近距離與賽車者相處的經歷,深夜盜車是原欲與天賦,見胎心喜是執愛與敏銳,聚觀視頻窮究細節,手撕棉服是身心俱疲,妞潑馬淼是........那個......本來可以靠臉卻就不就不!

一直有人質疑我用賽車回答馬術,我之前沒回應。

一直有人在夜盜拖拉機的雜訊和開鎖問題上糾結,我也沒回應。

世間最痛苦之事是....肛門指檢,我聽說的。其次便是與你沒有共鳴的人讓你再鳴。所謂道可道,非常道;鳴可鳴,你沒共鳴我退錢給你好了。


雖然我喜歡舉重,但我能理解為什麼一些人不待見這項運動。畢竟很多人標準杠鈴都沒接觸過,舉過頭頂就更不用說了。所以究其原因是大眾對這項運動接觸的太少。如果一個人從來沒下水游泳過,那看游泳肯定也是很無趣摸不著頭腦吧。之所以所有人都愛看100米,是因為是個人都衝刺跑過。

因此舉重愛好者應該做的是普及一下這項運動的觀賞點在哪裡,結合當下火熱的健身減脂話題聊聊它的訓練價值咯~


更新內容:

游泳的重點是在競速,而不是比誰的動作更優美,誰的動作更標準,既然短程和長程的自由泳項目大家選擇的都是爬泳,目前最快的泳姿也是爬泳,為什麼還要為哪些慢的泳姿去設立比賽?

我覺得這個就像是跳高的姿勢一樣,跳高技術經歷了這麼久的演變,大家比的是誰跳的更高,而不是比姿勢,更不會將跳高劃分為跨越式跳高賽、剪式跳高賽、背越式跳高賽......那些相對落後的姿勢只會逐漸被取代並且被淘汰。

既然是競速,落後的技術逐漸從比賽中被淘汰不是很正常的嗎?

———————————————————

以下為原答案:

游泳

游泳的項目:

50米自由泳、100米自由泳、200米自由泳、400米自由泳、1500米自由泳、100米仰泳、200米仰泳、100米蛙泳、200米蛙泳、100米蝶泳、200米蝶泳、200米混合泳、400米混合泳、4×100米自由泳接力、4×200米自由泳接力、4×100米混合泳接力、10公里馬拉松游泳(公開水域),男子和女子的項目加起來一共是34個。

我平時也喜歡游泳,但令我不解的是既然自由泳規則下的泳姿是最合適的,為什麼還要加上蛙泳、仰泳和蝶泳,這樣的體系下也就誕生了菲爾普斯這樣的神話,但是這種劃分讓人感到毫無意義,對於職業游泳運動員來說,熟練一種泳姿的技術難度實在太低了,剩下的完全是比自身的體能和身體素質。

對比田徑運動員,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可能同時參加100m、200m,但絕對沒人有能力去參加110m欄,馬拉松運動員也絕對不可能去涉獵競走;羽毛球、網球、乒乓球會根據持拍方式、打發劃分成若干小項嗎?沒有,乒乓球的項目甚至一直在減少。

我們憑藉乒乓球、舉重、跳水累死累活拿了十幾枚獎牌,他們憑藉游泳就追上來了。


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雖然現代五項是個很有歷史和內涵的項目,但是我還是覺得挺神奇的。

運動員是怎麼把精力分散到這五項上的,國家是怎麼發現並培養他們的,他們的出身都是什麼運動項目,都挺有意思的。


建築設計

*本文首發於 AC建築創作

這當然是真的,當然

這都是真的

一切要從現代奧運之父

皮埃爾·顧拜旦說起

1894年

皮埃爾·顧拜旦和與79名代表成立國際奧委會

在他的倡導下

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成功在雅典舉辦

接下來的1900、1904、1908

奧運會接連在法國、美國、英國舉行

此時的皮埃爾·顧拜旦深感

奧林匹克不應該僅僅是體育的比賽

應該融合體育與藝術

這樣才真真符合奧林匹克的精神

於是從1912年斯德哥爾摩奧運會開始

「Olympic art competition」

橫空出世

這屆奧運會的 art competition一共設置了

城鎮規劃、雕塑、繪畫、文學、音樂五個大項

來自斯諾伐克的

Eugène-Edouard Monod+Alphonse Laverriére

獲得了第一個城鎮規劃的金牌

而建築設計(Architectural Designs)這個項目

第一次出現在奧林匹克賽場是在

「更高、更快、更強」的1924年的巴黎奧運會

來自荷蘭的Jan Wils拿到第一個建築設計的金牌

有趣的是

Jan Wils獲得金牌的設計就是下一屆奧運會

1928年阿姆斯特丹奧運會的體育場

而銀牌和銅牌分別由

丹麥設計師Ejnar Mindedal Rasmussen

和法國設計師Jacques Georges Lambert獲得

在1936年的那屆被納粹戰爭陰影籠罩的奧運會

奧地利建築師Hermann Kutschera

憑藉一個滑雪場的設計

在希特勒的眼皮下擊敗德國建築師Werner March

拿到了金牌

這位Werner March的設計參賽作品

正是希特勒日耳曼尼亞計劃的宣傳中心

這屆奧運會的主會場——帝國體育場

也就是今天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更神奇的故事出現在1948年的的倫敦奧運會

芬蘭建築師Ilmari Niemel?inen

憑藉一個體育中心的設計

為芬蘭拿到了一塊城鎮規劃項目的銅牌

Ilmari Niemel?inen除了建築師身份

他還是一位跳水運動員

分別參加了1936年和1948年的奧運會跳水比賽

Ilmari Niemel?inen並不是芬蘭奧運代表團中唯一的建築師

當時芬蘭帆船隊的Viljo Revell

正是芬蘭建築大師阿爾瓦·阿爾托的助手

藝術奧林匹克一共舉行了6屆

1940、1944因戰爭中斷

其中奧林匹克建築設計競賽一共舉行了四屆

分別是1928、1932、1936、1948

在這6屆奧林匹克競賽中

德國運動員憑藉1936年的大豐收

以24塊獎牌位列榜首

義大利、法國、英國分列其後

而中國(建築師)運動員從未參與過這個比賽

也就是說

這些建築師們

在贏得競賽後

也要像今天的運動員一樣

登上領獎台

享受觀眾的山呼海嘯

高舉獎盃

想想還有些小激動呢!


兩位答主的回答十分有道理 我無法同意更多!

不僅僅是舉重,跑得快就行了非得過那條線幹嘛?跳得高就行了過那個桿幹嘛?跳得遠就行了往沙子里跳幹嘛?跑的遠就行了非得跑42km幹嘛?打槍准就行了非得往圓圈裡打幹嘛?打架厲害就行了分跆拳道摔跤幹嘛?xxx就行了比奧運會幹嘛?

更何況一切體育項目到人類極限都有傷病,何苦呢,在家看電視睡覺不就是了嘛,現代社會哪裡需要任何體育運動的實用性?四肢退化的只會走路吃飯打字也不影響大部分人工作賺錢啊。

因此,雖然這麼說可能砸了很多人飯碗和前途,但我個人認為一切體育運動都毫無意義,整個奧運會都應該取消。


我覺得照評論區這個尿性,奧運會所有項目都可以取消了,反正只要我看不懂就是奇怪的項目,嘖′_&>`

真的看了乒乓球比賽的人應該知道,中國選手其實贏的不簡單,他們訓練非常辛苦,這樣過度的捧真的沒意思。


想不起來叫什麼,百度一下才知道,「鋼架雪車」。一直想試試,不過應該會嚇得蹦起來吧哈哈

有小夥伴說經常死人……所以說這個運動太奇怪了吧?難道不應該增加安全措施然後加到遊樂園裡把運動員風險很高的訓練換成大家「卧槽,好爽,再來一次」么?

幾乎所有運動都可以說是「挑戰人類極限」,但這個運動,幾乎只有歐美幾個發達國家在玩,危險係數太高,條件限制太多,不利於推廣。普通人就算到了賽道前不經過訓練根本玩不了。並且看這個比賽根本沒有「漂亮!厲害!好球!」的感覺,畢竟爽的是參賽者呀。

一項運動的難度和它的奇怪程度沒有關係。


2016年里約奧運會的4*100米接力,因為允許單獨重賽。


說句不相關的,求摺疊。

看了這麼多答案,其中有一些,恕我不能苟同。題主問的是奇怪的項目,很多人回答的是自認為沒有意義的項目。一項運動你可以說它奇怪卻不能說它沒有意義,先不說這些運動都是被挑選進奧運會的,就看看有多少運動員為了熱愛的運動接受艱苦訓練,你能說他們都在做著無意義的事嗎?

也不要把無知當光榮,自己喜歡的運動就捧,不懂的就踩,很搞笑的好嗎?游泳、競走、舉重這些我們有金牌的項目都踩,其他的被很多答主說的一無是處。拜託,參加奧運會的不是只有中國,也不是只有你看奧運會。還有一位更搞笑,直接想把奧運會改造成籃球大會。作為一個只看奧運會和各種世錦賽世界盃的渣渣,我真是想不通。


男子跳水,每次字幕出現的時候,感覺就像是在家看小黃片似的……都不用提防父母~

可恥的匿了

有人說看不懂……我就隨便放兩張圖好了


游泳如果不是美國爸爸就靠這個刷牌子,至於設定這麼多嗎……


既然是奧運,那就包括冬奧。一直看不懂但是很喜歡看的就是冰壺。為啥大家都在專心地擦地板?怎麼配合?技術要求是怎麼樣的?

很想體驗一下。

———————————————————————————————————

南美的一支隊伍的訓練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中。。


看了這麼多說到摔跤和柔道的我表示真心難過 原來還在和知乎網友爭論中國人尚不尚武

本來今天還看到如果BJJ進入奧運會應該叫什麼的新聞覺得很開心 但現在真的怕BJJ進奧運 巴柔在網友眼裡妥妥比古典跤更搞基呀


補充點東西

1.這個問題下面出現了許多對體育項目的曲解,我相信更大的曲解和不了解在更多的人群中,因此我是希望能夠有官方的渠道讓民眾去獲取最最基本的體育規則和評比規則。而央視應當首當其衝。

2.確實,對於感興趣的東西可以搜索,但是絕大部分人不會看電視有隨手搜的習慣,相反是直接按照自己的理解去理解電視呈現的東西。比如一場體操比賽,你不會一聽到專業術語就馬上翻手機,而肯定是抱著不懂看下去,看過就過了,但真的回想起體操這門運動,還是自己對一些規則當初的那份不懂。

更別提那些沒有用網路搜索習慣,但基數更大,對奧運更加在乎的人們。

3.央視作為一家電視台,應當有科普責任,不僅僅是10台放放走近科學,而更應該是接觸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關於廣告僅僅是吐槽,我沒有讓廣告消失的這個意思,完全沒有。

4.關於水谷,我這裡保存意見,但可以確認的一點,中國乒乓球國家隊,每一場球都贏得不輕鬆。

5.想和答主玩尖酸挑婊吹的,還是圖樣

≠=========

我覺得包括央視在內的所有媒體,有空放伊利安踏的廣告不如多科普下各種運動的規則。

比如體操,我現在都不清楚怎麼算分的,動作難度都是多少,解說突然冒個6.1也不知道是難還是簡單,很多動作的術語一連串,大部分觀眾都是一臉蒙蔽。這就導致裁判給分,到底是黑還是正常給觀眾都不知道。跳水也一樣,別人辛辛苦苦的比賽,到觀眾這裡就變成看個熱鬧。

就連舉重這種很直觀的比賽,其實也很有門道。龍清泉在比賽的時候,教練在旁邊吼了一句加壓收縮,解說也提到了,但沒有下文了。谷歌當然也搜不到專業術語,於是觀眾看著覺得舉起來就舉起來了,覺得是純粹力量大,顯然不是這樣。

再提到乒乓球,覺得乒乓球中國是強到飛起 。但稍稍看過比賽都知道中國打得不容易,而日本真的很強。那些說中國男隊全上的,包攬三塊獎牌,其實懂得人都知道,水谷的銅牌是穩的。一個人玩梗,千百個人玩梗,梗的意義就不一樣了。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俄羅斯花樣滑冰選手尤利婭 · 利普尼茨卡婭(Julia Lipnitskaia)?
如何成為2020東京奧運會的志願者?
如何評價北京奧運會王皓對馬琳的比賽?
如何看待里約奧運閉幕式回顧短片不見中國?
殘奧會中國為什麼這麼強?

TAG:運動 | 奧林匹克運動會? | 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林匹克運動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