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男子為何束髮、盤發,而外國古代男子卻常見披髮?

為什麼中國古代男子留長發都扎髮髻、盤發,披頭散髮被視作蠻夷。

而外國卻常見長發披散的造型。

這是否與文化差異有關?或是因為我國大多為直發?

問題補充:如果說我國受到」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影響,頭髮一般比外國古代男子更長,為何在兒童青少年時期,頭髮還沒有太長時就都束髮?


反駁披髮的例子,其他回答有很多,補充一下為什麼古代歐洲男人有短髮和披髮兩種模式。

自從世界上有了羅馬大帝國,歐洲就只有兩個地方:羅馬的,和不是羅馬的。

人類的衣冠髮式,自古以來就是為了區分「你」和「我」。

這個區別在優越感更強的民族中更加明顯,就是孔子說的:「微管仲,吾其被髮左衽矣。」

背後的優越感非常明顯。束髮是為了和異族做出區分,因為我們顯然更文明、更強大,我們是世界表率。

這種思想,在羅馬帝國也存在,而羅馬的全盛時代流行短髮。

原因是這個:

和現代的「士兵髮型」一個原理,頭盔沒有蓋住的地方剃光,方便治療。

而當時,大帝國接觸的其他民族,沒有這麼好的冶金技術,沒有統一配發的裝備。

比如最愛找麻煩的高盧人,是這樣的:

如果你是一個羅馬人,看到全身披掛的帥氣的「我們」,和SB一樣的「他們」,你還會留長發嗎?

在羅馬人的眼中,世界上只有希臘和羅馬是文明地帶,其他地方的人連話都不會說,只會「哇哇哇」亂叫。所以叫他們「barbarian」,後來成為「蠻族」的代稱。

耶穌畫像有長發和短髮兩種,也是取決於畫家怎麼看待他。「文明世界的君主」就是短髮,符合史實就是長發。

中世紀,歐洲黑暗了,就不那麼講究了。男人的頭髮才長起來。

但他們是有節制地留長,一般不過肩,看上去像蘑菇頭。其實是追求短髮的,只是沒有推子不好打理。

比如說,遠征軍一般描繪為長發,浪漫主義的騎士都是短髮。就是說進了城就剪短一點,和公主貴婦談談戀愛。出遠門的時候就留長了。

一些油畫和電視劇里,把歐洲人的蘑菇頭描繪為順滑的圓蘑菇。想也知道是不可能的,是把自來卷美化300%的結果,其實城裡的日常應該是銀桑那種感覺。畫像之前,燙個平板就顯長了。

只有偏遠地區的男人留長發,比如北歐、蘇格蘭……哼,barbarian……

manmango123 的答案說的對,華盛頓、牛頓等人整齊的長髮,是假髮。這是法國人先開始的時尚,原因有以下幾個:

1. 區分階級。16世紀以來,歐洲對民族區隔的要求沒那麼高了,但是上層階級急切地希望與下層階級區隔開。這就演變成,無論多麼荒誕的事情,只要勞動人民做不到,就會變成上層階級的時尚。比如滑稽的假髮、繁瑣的禮儀、各種各樣收藏癖、對珍稀動物的追求等。因為有這個功效,假髮最好能一眼看出是假髮,才做得又長又厚又假,上面還要打粉。

2. 比較衛生。16世紀開始,歐洲人不太洗澡了,自己的頭髮很容易……長頭虱(不要百度這是什麼,後悔一輩子)……把自己的頭髮剪短,戴假髮就衛生多了,利於梳洗更換。至於為什麼不洗澡,見另一個答案:為什麼古人提倡「少沐浴」? - 烏鴉烏鴉的回答

3. 保暖。當我們說「中國人和外國人體質不同」的時候,往往忽略了,在西方衛生學不先進的時代,他們也對「著涼」有不理智的恐懼。一些西方人保暖的方法從來沒有在中國流行過,比如睡帽、掛毯、蓋住整面牆的木板、貫穿整個房子的火爐(除了東北大炕)……高加索人又容易謝頂……假髮實在是保暖又體面的好東西。現在歐洲人不那麼怕冷了,除了保暖技術提高,還因為很多以前認為是凍出來的病,後來發現是傳染病。

4. 正統服飾的一部分。戴假髮的人多了,變成了時尚,再戴假髮就不需要理由了。好比今天的領帶也是個不必要的部分。18世紀以來,英聯邦國家要求法律工作者戴假髮,就是服飾的一部分。

牛頓不戴假髮

富蘭克林戴上假髮

像很多其他古怪的東西一樣,假髮最終被兩個東西終結掉了。

一個,是偉大的法國大革命!

另一個,是大英帝國萬萬稅!

英國開始對假髮和發粉抽稅以後,戴假髮的風氣一落千丈。

加上歐洲貴族階級普遍被消滅,剩下的貴族悶聲發大財,社會風氣向實用主義過渡。髮型的新古典主義時代到來了。

歐洲人對古羅馬的執念不是我輩可以理解的,問問元首吧,我也不是很懂。

總之,只要一有機會,他們就想回到古羅馬。

在我們看來,古羅馬的男士髮型非常先進,和現在沒什麼區別。

不是古羅馬很像我們,而是現代歐洲文化在模仿古羅馬。無論時尚界流行什麼髮型,到了正經專業領域,男性髮型還是只認「士兵頭」。

大帝國的大帝告訴你,男人要剪這種頭:


題主所謂的「外國古代男子披髮」本身就不成立。

在古代歐洲人多數時候是短髮。

古希臘時期:馬拉松戰役後。

古羅馬時期:

屋大維

凱撒

都是短髮。

中世紀短髮也是主流。

布魯諾

伽俐略

我猜題主說的應該是牛頓這種髮型。

但這是假髮。因為法王路易十三禿頂,於是戴長假髮遮醜,於是十七世紀西歐上流社會開始以戴假髮為時尚。

------

評論里有人提到耶穌。說耶穌是長發。

事實上基督教是提倡短髮的,聖保羅訓誡男性不要留長發(但不能剃掉太陽穴周圍的頭髮)。

而耶穌本人也是短髮。下圖是最早的耶穌畫像。(好吧,很模糊)

那我們用摩西三世紀的畫像做一個參照吧。

短髮。

BBC的節目里曾經復原耶穌樣貌,是這樣的。

聖經里也說,耶穌毫無特別之處,就像平常每一個人一樣,不會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彼時巴勒斯坦-敘利亞一帶受羅馬影響是短髮。

之所以六世紀之後耶穌變成長發披肩,至今許多爭議。許多堅持不畫畫像不刻偶像的教會至今不承認那些長發的肖像是耶穌。有人認為是為了增加與普通人的距離感,創造神性、順應自然的賢者模樣。也可以理解為是後世的審美取向。

@關毛 的回答挺有道理。但結尾關於歐洲人捲髮的猜想我不太同意。

公元1-2世紀,由雅利安人希臘人安息人這些白種人共同創造的犍陀羅文化,這些佛教造像都是捲髮但仍束髮。---------------自我更正:這裡有點錯誤,佛像頭上這個是佛陀的肉髻(用現代科學解釋可能是長期苦行悟道蚊蟻叮咬飲食不潔嚴重營養不良頭頂長了皮脂腺囊腫或者其他腫瘤),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犍陀羅人用波浪捲髮表現,並不能說明當地人就真的束髮。


一點猜想,希望有這方面知識的人能解釋。

以前農村有許多窮困的老頭老太太,常年不洗頭導致頭髮生鏽,我們這裡俗稱「銹頭」,頭髮像一團亂麻一樣銹成一堆,如果不刻意扎束控制的話,銹成的像油餅卷子一樣的頭髮會很影響生產生活,而且也無法做到自然披髮。於是底層勞動人民肯定就有了束髮的動力。

同樣我們從史書上看得出來,古代羌人多披髮,然而到了後來呢,古羌人衍生而出的現代羌族已經很少見到披髮了,羌族衍生而來的彝族則是發展出「銹頭」的新形式:天菩薩

披髮遇到銹頭,就只能朝這個方向發展了。

而蒙古人為代表的北方少數民族,則是乾脆剃頭綰小辮子:

漢人祖先在商朝時期,也是沒有束髮的,而是比較類似羌人或者蒙古人的做法:披髮或者剃頭。

到了周朝時期,依然有披髮遺存:

隨著周朝華夏觀念的確立,為區別四夷起見,大抵出現了髮型革命。如果開腦洞的話,古代漢人的束髮,實際上就是披髮的漢族先民出現銹頭、有了類似天菩薩的髮型後,由於生活的文明化和貴族階層對乾淨衛生的追求,對簡單扎束銹在頭頂的亂麻髮型進行了改進,引入辮子進行固定,於是就有了束髮:

隨著這種束髮形式的推廣,人們逐漸將之簡化,起固定作用辮子慢慢省略,最後就形成了古人的束髮。

所以我猜的,漢族先民的束髮很可能是在披髮「銹頭」的基礎上,美化而來的。

而至於歐洲人為什麼很少束髮呢。

原因很可能就是:人家不是直發而是捲髮,哪怕頭髮銹在一起,也是一片一片的像羊毛氈而不是一團亂麻:


歐洲白人大多數時期壓根就不留長頭髮,何談披髮?從中東的亞述文明,上古希臘時期,一直到中世紀30年宗教戰爭時期,白人種族但凡較為文明開化的,都會自覺剪頭髮。那種帶卷的小平頭是非常受希臘和羅馬貴族熱愛的,並且也影響到後來崛起的「蠻族王朝」,如法蘭克王國。

白人沒有中國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思想,所以頭髮可任意改動。一直到了17世紀,進入到近現代社會,隨著歐洲貴族的生活高度浮華,其審美觀才發生質的改變,以往那種短小精悍的髮型被認為無法體現一個養尊處優者的社會地位,而經過諸多打點和修飾的「長假髮」則是貴族浮華生活的另類寫照,所以男子佩戴長假髮的風潮在上流社會流行。

我覺得寫實的藝術作品是最能體現一個時代的審美取向的,可以大致選取西方整個文明史的比較知名和代表性的藝術作品來看一看:

1.克里特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450)

首先要說的就是,上面兩幅圖都是描繪的男人。

克里特文明可以說是愛琴海地區城邦制文明的正統鼻祖了。可以看出這個時候,由於依然比較原始,生產力水平不高,審美意識尚不充分,所以克里特人依舊保持著遠古祖輩遺留的波浪卷披髮。

2.邁錫尼文明(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0年)

到這個時候,伯羅奔尼撒的武士們已經是短髮了,由於邁錫尼文明與克里特文明的時代高度重合,可認為是同一時期,由於伯羅奔尼撒半島主要生活著巴爾幹希臘人,所以可以認為這屬於希臘人的審美情趣。

3.古希臘文明(公元前800-公元前146年)

這一時期是整個愛琴海文明的黃金時代,也是歐洲文明的最重要的源頭。

著名雕塑《拉奧孔》,成作於公元前1世紀的希臘。

《擲鐵餅者》,古希臘時期著名雕塑。

從上述古希臘時期的雕塑作品來看,希臘男性的髮型多數是捲曲短髮,少數捲曲長發也僅僅是長及脖頸而已。

古希臘「男風」盛行,崇尚男性陽剛之美,這樣看來,蓄留長發的男子容易和長發女性相提並論,這在古希臘男人眼中是可恥的。也就可以理解古希臘人(及後來的古羅馬人)為何執意留短髮。

4.古羅馬文明(公元前8世紀-1453年)

古羅馬文明並不能說是完全的古希臘文明繼承者,實際上台伯河流域的文明,是跟愛琴海地區文明發跡於同一時期的。只不過相較而言,古希臘文明更加快速的到達繁盛的巔峰,亦更早地隕落。而古羅馬文明在中後期吸收借鑒了許多古希臘文明的優點,其中就包括「審美觀」。

埃斯羅庫斯的戲劇筆畫。

凱撒大帝像

男性多為短髮。5.法蘭克王朝時期(公元486年-公元10世紀)

如果說古羅馬、古希臘文明代表者古代歐洲海洋文明的先鋒,那麼由中歐農游牧民族法蘭克人、日耳曼人等建立的法蘭克王朝,就是歐洲大陸文明的先鋒之一。他們也吸收了大量西羅馬文明的特徵。

洛泰爾一世

著名的查理曼大帝

值得注意的是,查理曼大帝肖像畫是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根據史書而繪畫的,其可信度不如第一幅壁畫,尤其是從下圖12世紀繪畫的加洛林王朝家族樹圖,可以看出當時流行的男子髮型依舊是短髮,最長不過脖頸處。


可能是波羅地的風有些喧囂


你都說了披頭散髮被視作蠻夷,那你還問什麼...


希臘人、羅馬人、維京人等怒被無視。頭髮不處理一下,卡進盔甲里絕對酸爽。而軍事貴族的時尚,很容易進入上流社會。

在一些苦寒之地,如果汗液油脂分泌得少,人們會傾向於披髮蓄鬚保暖。在炎熱地區,如果不剃髮,則傾向於把頭髮里的空氣擠出,幫助散熱。

披散長發在任何文明中都是girly的象徵,長發不流行是因為難打理,只有不事生產有錢有閑的人才有這種趣味,就跟清末的長指甲一樣。

從文藝復興開始,資本流入的地方,上層社會就會開始流行長發,例如義大利,就是十字軍資金流入。對於人類文明史,其實時間還是很短的。


古人認為束髮更文明,更得體,更利索。披髮看起來比較土逼啊。要不丘哥怎麼說「微管仲,吾披髮左衽矣」


束髮,是對心性的一種約束。發為血之餘,心主血脈。


劇不確切沒考證的資料瞎說。

1、因為梳子最早出現在中國。

2、農耕文化最早,所以能夠養一些閑人,

3、有梳子有閑人有閑時間,能玩什麼?就是玩頭(發)嘛。

玩著玩著就發現一款方便省時快速的束髮技巧,(類似現在什麼一分鐘化好妝)深受廣大勞作人民喜歡,既能避免散發對勞作時的干擾又能顯得精神,而且一看就會自己獨立也能完成束髮的動作。所以中國人就開始束髮了。

-


為什麼非要為髮型找個理由?

我覺得髮型的產生是隨機性的,沒有客觀規律。

關毛的解釋也只能算是強行往問題上靠攏,他文中舉的各種例子,也說明髮型在世界文明史上是多種多樣的,不只是披髮和束髮的區別。

而且我記得統治者心血來潮還會指導民眾髮型,甚至獨創。

文明的多姿多彩也許就因為別具一格的思想火花一次次的碰撞,不一定非要用達爾文進化論套上去,找一個客觀的理由。


因為中國儒家的禮。孔子曰,微管仲,吾披髮左衽矣。古代披髮就是蠻夷啊,是要被人看不起的。

不好意思記錯了


男子二十而冠。

戴冠是身份的象徵,

所以廣為流傳。


披髮最早應該是法蘭克王室專用的髮型,一般人是不能用的。


中國人講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一輩子不剪頭髮叫人家怎麼披?


我記得歐洲人的頭髮比亞洲的普遍軟一些,會不會長了就更不好打理了,枯黃啦分叉啦,所以為了美觀就不留長發


我們可以想像一下 披頭髮的只有兩種大致印象

一種是貴族

一種是蠻族

前者有人給梳頭不用動

後者梳頭也沒卵用披著好了


推薦閱讀:

如何理解「愛國家不等於愛朝廷」?古代的朝臣愛國都是在愛朝廷嗎?
為什麼「聖地亞哥」這個辭彙如此受青睞?
古時候,不同朝代不同階層的人,冬天如何避寒取暖?
果敢和中國的淵源?
穿越到古代,必備哪些條件和技能才能生存?

TAG:時尚 | 歷史 | 髮型 | 中外差異 | 男士髮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