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風景園林為什麼要學園林史?

我學二風景園林,今年大二開了園林史這門課,老師講的很沒意思,照本宣科一直講。根本不想聽。不聽又過意不去。很糾結,痛苦的聽著課,不如弄清楚為什麼要學園林史,有了方向才有動力吧。我想問一下以後園林史對風景園林工作有什麼影響?謝謝


謝謝

「讀史可以使人明智」

這話我很認同,人生在世,什麼都是假的,唯有經驗和閱歷,才能練就一個人的思想和談吐。

年輕人的經驗和閱歷總是難以比上年長者,而對歷史的了如指掌可以讓你擁有比年長者更透徹的眼光和寬闊的視角來認知世界,進而彌補閱歷經驗的不足,當然歷史的學習也不僅僅為了解現象,透過現象看到的規律會有利於我們理解眼下的世界。園林的世界也是同理,不過園林史只是人類歷史的一個小片段,如何學習園林史其實也是個很大的問題(跑點題)

基本上我們的學習有兩類:

一類是認知記憶型,以案例形式了解各國不同時期園林發展歷程與現象的學習,就園林史學園林史某種程度上短期內強記也許能有所收穫。但是絕非良策。

二類是融會貫通型,這個就要求學習者在學習園林史的同時了解該國該時期社會、經濟、發展的變遷以及對園林發展的影響,目前的園林史教材大多側重於前者的羅列與描述,而後者做到融會貫通的我個人認為陳志華教授的西方造園藝術當屬一本了。將社會與園林,文人與園林,宗教與園林…等等結合起來,才能更透徹的看清世界、看清園林。而當你看清了一切,未來就不再未知!

回到主題,學習歷史、學習園林史的作用我認為至少有以下四大點:

一:增強從業人員專業自信度

面對同學、面對老師、面對領導、面對甲方,你可以比他們的視角更開闊的指出關鍵問題所在,清晰相關的案例、故事用以作證你的觀點或設計,這樣久而久之可以建立極好的專業自信!

二:加強看待專業問題全面性

通曉各國各時期園林發展的起因、經過、結尾會讓你更敏感的捕捉當下設計、觀點的問題所在!看問題的全面性是一個優秀設計師的基本素養!

三:便於捕捉學科發展規律性

當你經歷了一個春夏秋冬,你也許不敢說還有下一個春夏秋冬,但是如果經歷了一百個,那就是規律!園林亦如此,讀園三百,信手拈來!

四:去偽存真保持專業

歷史留下的好與壞各有評判,看的越多、研究的越深入、輔以正確的價值觀,去偽存真的學科發展就離我們越來越近!

最後引用一段百度文庫關於歷史的解釋

人類產生歷史意識的原因在於:歷史是現實的前身,現實是歷史的延伸。後輩既不可能離開先輩留下的歷史遺產,一無所有地去生活和創造,先輩也不可能不給後輩留下一定的遺產,供後輩作為生存和發展的「啟動基金」

園林史,對於園林學習者、從業人員也是一筆巨大遺產!


本學期讀了《中國古典園林史》、《西方造園變遷史》以及《西方園林史——19世紀之前》

對於園林史還是小有感悟的(作為初學者 我盡量不寫得像讀後感)

園林作為政治、經濟、意識形態三者共同作用下的產物,確能體現時代的特徵及變遷。同時園林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與詩歌、繪畫等其他形式的藝術相輔相成。園林史不但是一部時代變遷史,也是一部藝術發展史,無論是對園林的深入研究還是其他相關方面的探究,或者僅僅是擴充個人的知識儲備,學好園林史都是益處的。

1.有所沉澱 懂得欣賞

讀完園林史,覺得自己以前逛的那麼多園都白逛了,尤其是北京和江南諸園,買票拍照晒圖一條龍,更有甚者逛下來都不知道逛的哪個園。

在圓明園的廢墟上拗造型拍照作樂;頤和園內遠遠望見了十七孔橋便心滿意足迫不及待地折返,連買的手繪地圖都沒打開過;到花港觀魚看著肥碩的錦鯉想像著味道或許不錯;和大明湖的荷花合照發微博「你還記得夏明湖畔的大雨荷嗎」旋即離開;城隍廟的小吃不錯,豫園?別去了吧假山又不能吃 ……這都是受現代文化快餐的影響,或者說,為此現象推波助瀾。

連造園歷史典故尚不清楚,更遑論藝術手法和時代效益了。

凡事我們總愛追求來龍去脈,讀園林史再看中國諸園,從總體上看,從沙丘苑台、上林苑、艮岳到三山五園、蘇州粵中四大名園,可以從中學習掌握整個時代的園林特徵發展,甚至從園林特徵反推其所屬年代;從個體上講,則能明白圓明園「禹貢九州」的布局意義、對江南園林及西方園林的借鑒模擬;避暑山莊「移天縮地在君懷」的霸氣與政治目的;拙政園荷風四面亭、留聽閣、遠香堂、與誰同坐軒的詩情畫意。

在游的過程中理解歷史感悟文化,這樣的游才能從遊玩,變為遊歷。

2.有所感悟 學習借鑒

以西園史為例吧,西方園林基本是同一時期各種風格的園林並行不悖地發展,我們可以看到伊斯蘭園林、文藝復興園林、古典主義園林、風景式園林在西方諸國存在的烙印,在19世紀之前,各個國家之間尚且相互影響相互借鑒,那麼在全球化的今天,園林是否也無國界了?優秀設計的傳播甚至只需要一個公眾號的推送。

學習園林史,掌握古今中外名園,取其精華運用於自己的設計中,繼承與創造、傳統與創新的碰撞,豈不精彩?

3.有所創造 gogogogo

勇敢的少年是要創造歷史的

我們應該掌握自己即將創造的事物呀

(怎麼越寫越少 不行了滾去看書)


剛刷了一遍朱建寧老師的西方園林史,收穫蹭蹭的。近代園林發展的思維十分成熟,真佩服造園家們的睿智。他們建立起來園林的格局,而我們今天不過是在往裡填東西而已。

=================分割=======博古才能通今呀

而且我用親身經歷告訴你跟其他理論科目譬如生態 資源 遊憩and so on園林史不要太有趣啊

照本宣科的園林史確實夠枯燥,這和初讀園林史書感覺是一樣的。如果你夠有恆心且夠熱愛生活的話,建議最少讀三遍以上。那時你就會發現大腦程序自動寫出園林史發展脈絡的代碼,對於朝代發展的各個時期的經濟、政治變遷如何影響了園林風格的演變就信手拈來啦。應用到當下不也如此么,無論行業的發展、鼎盛or衰退,都能從歷史中找到可以借鑒的方法,總比自己史無前例的摸索靠譜吧,哇塞想想賺大了。

而且古人不要太有智慧啊,你看看江南私家各個園子的特點它們的造景布局方式,再看看勒諾特爾園林的視錯覺軸線,大小尺度的經典案例都活生生的擺著呢,不學白不學,不用白不用。:)


繼往開來

ex 彼得沃克的很多作品都有法國古典園林的影子


謝邀!

我上學那會啊,沒有知乎,要不得有十門八門課,我都得問出這問題。有些那會不明白為什麼要學,現在明白了;有些現在依然覺得被浪費了青春,然而誰還沒浪費過點青春不是么。

中國園林史和西方園林史屬於前者。

我們從小學歷史,為什麼?

其實這個問題,唐朝的時候,有一個姓唐叫太宗的大V千年前就非常牛逼的總結出了真諦:「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所以我們知道了:你看看過去,便知道了潮流的交織與時代的輪迴;你看看過去,便知道了沉澱下來的一些知識,可以當作公理使用,道理直白到就像我們知道地球圍著太陽轉一樣簡單。

我可以分享一個例子:

我們公司第一次招聘暑期實習生的那一年,當一群小鮮肉坐在會議室期待的看著你,你唯一想做的,就是拉近年齡和閱歷的距離,講他們儘可能聽懂的話,然後告訴他們:地產景觀是什麼?

園林史儼然是架在雙方之間的橋樑之一。

你會發現,哪些類型的園林風格變小眾了,而哪些則更受客戶的喜歡。「喜歡」表達著客戶的價值觀,也表達著時代的進展。

你會通過歷史發現為什麼大量的樓盤講自己的法式園林,那是因為客戶價值觀對尊貴與儀式感的需求,與軸對稱又規則的法式園林不謀而合了。(所以你也能講明白為什麼少有樓盤主打英式園林,因為自然風情園的套路與客戶價值觀相去甚遠),為什麼東南亞園林興起了,因為那裡成為越來越多人走出國門的第一站,大家都已經知道和喜歡巴厘島酒店裡的精緻美好,那是客戶想像力力所能及的地方,你根本不需要對客戶解釋,我們請來的泰國設計師怎麼怎麼樣,反過來換講澳大利亞風格試試,太難了,因為它既沒有歷史,也沒有獨特風格,你在客戶的腦中,畫不出來。

整個交流的過程,有歷史的這部分,問題最少,因為它通俗易懂有據可依。裝逼都不用裝的高冷沒親和力。

所以呢,我們總結一下:史的本質作用,是為了提供更精準的模版,讓未知者輕鬆的理解自己要做什麼?能不能做?適不適合?讓已知者決策怎麼做,還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

最後說一句,寫這篇的目的,不是為了告訴大家「史」可以用來給小夥伴上課,它其實是思維鏈組成的一個部分,也許能讓你更能成為優等生,也許能讓你找工作不被面試官問的焦頭爛額,也許會讓你應對客戶更從容優雅一些。這話你們園林史老師指定不會告訴你。

至此,

祝各位早安!


來來來,大家說一下,你們的大學課程,哪個專業沒有各種史?


大抵是因為有一些規律與規則已經隱藏在歷史中間。

某些不必要再勞神勘破的事物也已經在歷史中被發現。

某些曾經存在的/或許將困擾人們的變革也曾在歷史裡被完成過。


從歷史得到啟發,如果你自己能有發現收穫,就會覺得有用了

歷史的啟發不止單個的耀眼例子,所以有案例分析之外的東西

我見過的一些人工作之後案頭剩的就是園林史


有屁毛影響啊,土木各種史都是睡過來的,不要有心裡負擔,換一本有興趣的書看!


看你怎麼看待教學吧,課堂教學水平的高低跟這個學科是否有意義是兩回事啊。我那時候園林史、建築史、規劃史都是半自學的,課外讀物遠多於指定閱讀材料,而且拋開課程以後在設計過程中對設計習慣的「延續與變遷」這個問題思考得還更多些。畢竟園林史的課程只是「導論」一樣的東西,一個學期內走馬觀花地過一遍,為以後自己的探索鋪墊鋪墊而已。

大多數老師只能照本宣科,如果因為老師講的不好就不喜歡或者直接不學一樣東西,這好像是小學生和初中生才會做的事。盆友,你自己帶著問題去學才會有方向和收穫。


什麼專業不用學點歷史?

等你在某個領域研究得越來越深入的時候,會發現歷史非常重要。園林史是園林的來源發展,一步步演變至今的脈絡,有古今的宏觀眼光,做設計才有據可循有所突破。


謝邀

我也正在上園林史,同樣的我也碰到了醬紫的老師,照本宣科,沒意思。

我是這麼解決的——自己看書!都是像歷史樣的文科課本,不會說看不懂,所以我自己看課本,看的比他講的快,反正你也聽不進去,他也是照課本念的,為什麼不幹脆自己看書呢。當然看累了看不下去了可以看看其他的相關專業書籍。

同學,你能思考為什麼要學一門課我覺得是很值得稱讚的。因為當下很多人上課聽課不思考為什麼學,還是以前那種小學生學習模式,不就是為了考試嗎!其實不然,學校考試、成績那是什麼?那不過是給你的一個假成績,不認識到他的意義,你忘得乾乾淨淨不過是一兩個月的事情。

所以,個人淺見,學一門東西要先知道自己為什麼學。

那麼,正題來了,為什麼學園林史

1.這是個作為園林生的基本知識體系,人家問你你一問三不知你會敢說自己是讀園林的嗎?

2.古往今來的設計都是通過借鑒歷史的上的東西來設計的,沒有一個無中生有的設計。

3.園林史涉及的還是很廣的,甲方要你設計英式園林、法式園林、台地景觀什麼的,你不懂怎麼設計?

可能還有別的意義的,本人笨拙,還沒發現,敬請諒解。

延伸下,對於一門課他的意義,你也許可以看看書研究下自己尋找,找不到可以問老師師兄師姐。如果實在沒發現他有什麼意義,果斷不學,然後考前複習應付下。我個人是這麼想的,僅代表個人觀點哈!


剛剛開始學園林的時候,偶爾想出一些有意思的東西,就覺得我好厲害啊哈哈哈!大二開了園林史,自覺和古人(中外都有)比起來差幾百倍,原來我意淫出來的東西幾百年前就有了!學習歷史,少走彎路!


這門課很有用,好好上就是了

老師講的沒意思,建議自己看書,

中國園林史方面的書如果你對專業是有那麼一些喜愛的話是很容易讀進去且愛上的,

好好學園林史吧 不會後悔的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這句話為什麼可以流傳至今呢?

其實學園林設計為什麼要學園林史這個問題我前幾年在學的時候也思考過,與題主一樣,我們老師也講得有些乏味。

後來看到學建築的同學也在學建築史,學規劃的同學也要學規劃史。

所以我們為什麼要學園林史呢?

題主你可以不學,反正到大三你學了更多的專業課,發現自己對專業知識的理解能力受到限制,或者看其他專業課書籍一臉懵逼的時候你還是會撿起這個厚厚的園林史課本的!

特別是你要考研的時候,周維權那本園林史怎麼著你都得跪著啃完!!!

忙了一天,補一張圖,對題主應該有幫助


瀉藥。

你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了另一個問題,看起來無關,實際是相通的。【讓小孩子學那些根本不懂的詩詞有什麼用?】

有些東西的影響我覺得是潛移默化的。都是成年人了,也是大學生了,就不要看老師教的怎麼樣再決定自己能不能好好學一門課了。老師照本宣科地講,證明他能力不足。但是不能掩蓋學園林史是很重要的這件事的本質。我建築系也有建築歷史啊,雖然我老師一開口我就覺得是一顆大寫加粗的安眠藥。建築這個學科,是不可能閉門造車的,園林應該也是一樣的道理。設計得好的園林總有精妙之處,你仔細體察一下這種精妙之處,就會覺得前人智慧是無窮的,然後再慢慢默化到你自己的設計里,就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園林也有很多種啊,西方園林,東方園林,歷史根源形成的原因都不一樣。不要以為只是一些花草的配景加上一些卵石水池的擺放,要擺的玄妙也是難事呢。

不過如果你喜歡園林,你不會覺得發掘這些歷史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正好我這學期做的一個小房子,就是借鑒了園林的景觀原理去做的。其實不僅僅是學園林歷史,還要出去多看,看了才會有體會。有體會了才會更喜歡這個專業,才能更好理解學園林的藝術。

一點拙見,不對輕拍。


不是所有的課程都對工作有用,無用而有益的事情往往才會帶給你意想不到的驚喜。你覺得園林史無趣而沒用,其實古典園林的空間格局造景手法植物配置都是值得推敲值得現代景觀去借鑒學習的。學的是內在不是外在表現。實在不喜歡,也不用勉強啊,不學也沒什麼。


推薦閱讀:

南京農業大學的風景園林專業到底怎麼樣?
作為普通院校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出校後還能有發展嗎?
求推薦和景觀設計案例相關的書和網站?
有關風景園林的精品中外紀錄片?
怎樣將建築或園林分析圖做得很漂亮?

TAG:風景園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