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些人認為「別人口中夾雜英文專業術語就是裝逼」的理論?

首先,沒裝逼,沒裝逼,沒裝逼。自己也沒啥厲害的,沒資本。

第二,我只是覺得對一個有大學文憑的人說一些都能聽懂,而且能更精準表達工作內容的詞語沒問題才說的,沒有些人想的那麼陰暗

第三,說普通話也算裝逼?

第四,謝謝所有人的意見,會注意。

最後,引起不快,不好意思。

由於工作原因,每天接觸的都是英文和日文的內容,有很多英文的專業術語用中文無法精準翻譯。有一朋友問我是做什麼的,我說每天根據不同的request,來進行一些oc的share之類的,她就用一種無法忍受的口氣說,能不能好好說話了非得拽英文吶,解釋也無果。之前也說過學日語就是漢奸類似的話,真的不知道該如何反駁,求教。—————————————————有時候口音沒轉換過來跟她講了普通話,她也會說「你夠死了,把舌頭捋直了再說話」我只是好奇這是個什麼心態,謝謝大家


很多英文辭彙用中文都很難表達出100%的意思:

available

somehow

I am not aware of

還有很多英文辭彙都沒有中文翻譯,而且以後也不會有:

make (指編譯系統)

還有一些是,想翻譯也可以,但是說出來超級難聽的:

socket (指某種file handle)


對什麼人就該說什麼話。你既然說話,目的就是為了讓人聽懂。你這個朋友本來就不知道你是做什麼的,你還非要跟他說英語,他聽不懂的概率很大。既然聽不懂,你就該換個說法,或者乾脆就不說。說一堆別人不懂的,他當然煩你。

對於外行,他問你是幹什麼的,問的是你所處的大行業。你可以回答說「我是做軟體的」,「我是設計手機的」,「我是搞金融的」。他不是關心你在公司的具體部門、具體崗位都幹了什麼具體的活,你不要跟他講你的技術細節。

隔行如隔山,你的專業他聽不懂,他的專業拽幾句英語給你聽,你也未必能聽懂。

你的眼裡「有大學文憑的人都能聽懂」,其實是說「專業跟自己相近並擁有大學文憑的人都能聽懂」。不要那麼狹隘吧,大學文憑可以分很多專業,你也認為,自己所說的是「很難翻譯成確切漢語的專業辭彙」,那麼顯然,跟你專業相差較遠的人根本不可能聽懂。

隔……

補充講點題外話。有的人喜歡活在自己的小圈子裡,總覺得我自己的就是全人類的,我說的話你不理解,就是你不正常。

我以前上大學的時候去一個地方,問對方地址,對方很自信的說「你只要走到國家重點實驗室,就在大廳里就能看到了。」因為在他的眼裡,「國家重點實驗室」是唯一的地址,說出來別人就一定知道是哪裡。而實際上,我們學校有好幾個「國家重點實驗室」,都是獨棟小樓。你不說哪一個,我怎麼會知道?

再割~~~~

今夜失眠,閑著沒事,接著講故事吧。

在學校上大課時候遇到的一位同學,開口問了我一個問題「同學你是幾系的?」

這個問題讓我一愣,因為我希望聽到的問題是「同學你是哪個系的?」

這個「幾系」跟「哪個系」是有區別的,前者得到的答案具有不確定性,後者得到的答案是確定的。

我馬上明白了,提問題的同學肯定是一院的,因為我校只有一院的同學才這麼自大,眼裡沒有其他學院。我心中不快,故意裝愣,耍耍他。

於是回答「我是一系的」。

他說「喔,你是學自動控制的」。

我回答「不對,我是學飛行器的」。

他居然還沒反應過來:「飛行器不是二院的么?」

我說「對呀」。

「那你怎麼說你是一系的?」

「飛行器在我們二院就是一系呀,我沒有騙你呀」。

「喔,我以為你說的是一院的一系呢」

看到吧,一院的學生經常只活在一院里,在他們眼裡,本校的學生就默認是一院的學生,根本看不到還有其他學院的存在(還有七八個學院呢,你們眼裡都看不到么?)。

說實話,飛行器確實是名副其實的一系,在原來學校不分學院的時候,全校只分為若干個系,當時的一系就是飛行器。後來幾個系合併起來叫學院,飛行器就進了二院了。

失眠亂講一通,僅作解悶。

再割一個吧,權當故事會了~~~~

我還有個高中同學,有次qq聊天,他說「我們科大怎樣怎樣~~~」,我當時聽了很是驚奇,我們班當時沒人考上中國科技大學呀,難道這哥們大學退學回去重考了?一問才知道,是西部某縣級城市的某某科技大學。你跟自己本校的人講「科大」沒問題,出去跟別人講,就說「我校」好了,說科大別人聽不懂。這就是,對不同的人描述同一件事,要用不同的語言。不要總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還去怪別人不能理解你。


不在於說什麼語言,在於她聽不懂。如果你用到脫氧核糖核酸這個詞,你的朋友肯定會說:DNA就說DNA,說那麼複雜顯得自己生物水平高啊?


取決於他所說的這個詞語,在中文有沒有常用或者慣用翻譯。

比如我說個NBA,你非要我說成美職籃,誰都覺得彆扭。

但我說個穿鞋非要說成穿shoes就肯定是裝逼了


專業詞說英文並沒有什麼問題,畢竟無法準確翻譯。但是「 根據不同的request… 」這種情況,還是應該說中文的。

到了張家,張先生熱鬧地歡迎道:「Hello! Doctor方,好久不見!」張先生跟外國人

來往慣了,說話有個特徵——也許在洋行、青年會、扶輪社等圈子裡,這並沒有什麼奇特——喜歡中國話里夾無謂的英文字。他並無中文難達的新意,需要借英文來講;所以他說話里嵌的英文字,還比不得嘴裡嵌的金牙,因為金牙不僅妝點,尚可使用,只好比牙縫裡嵌的肉屑,表示飯菜吃得好,此外全無用處。他仿美國人讀音,維妙維肖,也許鼻音學得太過火了,不像美國人,而像傷風塞鼻子的中國人。他說「very well」二字,聲音活像小洋狗在咕嚕——「vurry wul」。可惜羅馬人無此耳福,否則決不單說R是鼻音的狗字母。當時張先生跟鴻漸拉手,問他是不是天天「go downtown」。鴻漸寒喧已畢,瞧玻璃櫥里都是碗、瓶、碟子,便說:「張先生喜歡收藏磁器?」

  「Sure! have a look see!」張先生打開櫥門,請鴻漸賞鑒。鴻漸拿了幾件,看都是「成化」、「宣德」、「康熙」,也不識真假,只好說:「這東西很值錢罷?」

  「Sure! 值不少錢呢,Plenty of dough。並且這東西不比書畫。買書畫買了假的,一文不值,只等於waste paper。磁器假的,至少還可以盛飯。我有時 請外國friends吃飯,就用那個康熙窯『油底藍五彩』大盤做salad dish,他們都覺得古色古香,菜的味道也有點old-time。」

  方鴻漸道:「張先生眼光一定好,不會買假東西。」

  張先生大笑道:「我不懂什麼年代花紋,事情忙,也沒工夫翻書研究。可是

我有hunch;看見一件東西,忽然what d" you call靈機一動,買來准O.K.。他們

古董掮客都佩服我,我常對他們說:『不用拿假貨來fool我。 O yeah,我姓張的

不是sucker,休想騙我!』」關上櫥門, 又說:「咦,headache--」便捺電鈴叫用人。

  鴻漸不懂,忙問道:「張先生不舒服,是不是?」

  張先生驚奇地望著鴻漸道:「誰不舒服?你?我?我很好呀!」

  鴻漸道:「張先生不是說『頭痛』么?」

  張先生呵呵大笑,一面分付進來的女傭說:「快去跟太太小姐說,客人來了 ,請她們出來。make it snappy!」說時右手大拇指從中指彈在食指上「啪」的一響。他回過來對鴻漸笑道:「headache是美國話指『太太』而說,不是『頭痛』 !你沒到States去過罷!」

摘自:錢鍾書《圍城》


對話的目的不是你自己更好的表達,而是雙方更好的相互理解。

比如說我雖然在國外生活過,但我不明白你說的oc是什麼,估計跟你對話的人連request和share都要想一下才能反應過來,這就不是有效的對話。只是你自己說的爽。

我如果在口語中夾雜西班牙語單詞,你是否會覺得我裝逼?你為啥預設跟你對話的人英語水平能理解你說的話?

因為工作原因我曾長期跟某央企的人打交道,那時候我說兩句話就想蹦一些平日用的英文單詞,但如果不是專業術語,我一定強行變成中文再張嘴,因為對方根本不熟悉中英夾雜的說話方式,說中文是對對方的尊重。

當然你要是覺得對方太low,跟你不在一個level,你壓根不想跟這樣的人做朋友,那當我說的都是nonsense,隨你便好了。


跟聽得懂的人說外語不是裝逼。跟聽不懂的人說外語還不解釋,是對聽不懂的人的不尊重。你有這麼幾個選擇:

  1. 不和聽不懂的人在一起交流;
  2. 用聽得懂的詞語講給聽不懂的的人聽;
  3. 給聽不懂的人解釋他聽不懂的詞語的意思;
  4. 就是不尊重聽不懂的人,並坦然接受對方反饋給你的敵意。


這不是裝x,只能說明夾雜英文的人自身中文表達能力太差,語言貧乏


我來個反方意見

如果不是小組內技術交流

request、share你都不願意說成中文

那你就是裝b

畢竟不是太專用的術語

程序員就應該不懂看人下菜碟嗎


大家並沒覺得說英語裝逼,只是覺得request都得說英語的人裝逼。

涉及專業名詞,稱呼,約定俗成的代號的時候,你用英語,縮寫都沒問題。

對話如:

我覺得那台dell電腦,需要在DOS系統下刷BIOS。

————————————

把一些日常用語的名詞動詞冠詞形容詞非要說成英語,就是裝逼。

對話如:

我think那台電腦need重裝系統,俺得死蛋?

————————————


鄙視的是說句話必然要夾雜著(發音不準)的(單詞),真和他說句英語就蒙逼的人。

——————下面我模擬一下,括弧內用單詞代替——————

(理髮師類英文名)啊,這個(案子)怎麼回事,(設計)一個多月還沒(解決),要(快)點啊,要不然對不起你那麼高的(工資)啊,(老闆)說這個(案子)關係到我們今年的(利潤),快點(搞定)他啦,今年的(獎金)就靠他了,完成了我們(團隊)好申請(獎金)一起去(聚餐)啦。。。

和這種(4A腔)人聊天已經不是起雞皮疙瘩就能解決的,簡直快炸了。。。

另註:專業術語,特殊辭彙或者有時候一時卡殼忘記某個詞句國語怎麼說,用外語替代這很正常不在這範圍內。。。


我看完了本題的所有回答,還是不知道OC是什麼意思。Of course,它不是「of course」的意思。當然程序員朋友可能會覺得這是Objective-C,但是根據上下文也可以排除。

於是我默默地搜索了「oc request」和「oc sharing」,兩次搜索搜出的前兩項都是Original Character (as in fan-fiction)的含義。但是我不太清楚這如何能是一份工作,所以很可能題主說的也不是這個含義。當然也可能是我沒用隱私模式然後我tvtropes看多了所以google覺得我是fanfic狂魔……呃……

於是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莫非C是Calendar?至少我知道Calendar是一個可以share的東西。於是我試了一下,第一頁完全搜不到任何跟「OC」和「Calendar」同時有關的東西,除了Orange County政府的Calendar……

所以題主,不是你裝逼,是對方真的聽不懂啊。


不用困惑,你就是在裝逼。

如果是一般熟人,你這樣,我會嘀咕【還能不能愉快地交流了?】

如果是關係很好,你這樣,我會罵句【操你媽,說人話!】


請用現代漢語翻譯以下專業詞語:

Java,C#,.NET,Haskell,F#,PHP, Scala

Angular, Flask, jQuery, Selenium

我就看有幾個你翻譯完還有人能懂的。

當然,跟外行一般我就說我寫代碼的,讓我具體解釋就說畫網頁的(雖然我一般寫後端)


笑一笑就好啦,在意這些屁事幹嘛,反正你和他們也不會有多的交集。我當時在常州的農機公司上班的時候,我同事嘲笑我看什麼cpa的書,真以為自己能考上么。9年過去了,我如今的年薪是在農機公司擔任出納時候年薪的二十幾倍,最高的時候六十幾倍,他還在那個破單位上班。


這是源於中國人的思維習慣而已,很多年以前,當時會說英語就很牛逼,感覺是肯定是讀過洋墨水的人。然後自然而言就會有一群人只會幾個英文單詞,然後就這麼中英夾雜著裝逼了。

哪怕到最近幾年,仍然有小品作品裡出現這樣的橋段。

所以說,這麼想很正常,畢竟中國這幾十年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呀。包括我以前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前段時間,有一個在美過定居的中國教授給我們講課,由於我們班英語水平太差,聽不太懂,然後最後就換成中文授課了,然而仍然夾雜著大量的英文,尤其是專業名詞。甚至是老師第一次說中文的時候,明顯感覺好多年沒說過中文,說的中文就跟老外說的一樣。

但是,我們所有的同學從不覺得老師在裝逼呀,反而被他的課所吸引,最近老師要回美國了,還挺捨不得的。

所以說,其實時間久了,他就能看出來你是不是在裝逼了,思維習慣而已,可以被改變的。

========================

我們老師雖然是個科研工作者,然而確是個武術教練,他說,最喜歡教華人的孩子功夫了。可惜,國內霧霾太重,一直沒有看到老師打拳。


我覺得分類型吧。

像題主這種平時工作接觸習慣用詞來講的話很正常,你朋友要酸就讓他酸吧,有些人心態不太好,你要是干跟他不是一個水平的事情就覺得你在裝逼。

還有另外一種,平時有事沒事說話就都類似「今天天氣不錯我上班沒有by car,難得walk一下感覺還挺好的呢。晚上定了一家星級hotel打算跟男票romantic一下,偶爾還是要搞點sense才行呀哈哈哈~」。像這種的大家可以感受一下,是不是很想幫他捋舌頭?


不用反駁,不用理,語言本來就是為了交流方便,夾雜幾種語言只要對方能懂就行了,在這個前提下我一般用最懶的詞……


把時間用在反駁sb上等於浪費生命。

還好我沒有這種自卑得覺得你說個英文單詞都在鄙視他的朋友。。


實名反對大部分答案。

那麼,

我先來講一個故事。

我是一個廣告人,更切確的說,曾經是一個4A公司的文案。如果說中英夾雜的語言方式,我想最知名的,莫過於所謂「4A腔」了。

我算是一個很幸運的人吧,我的第一個東家就是一家4A公司。當我做實習生的時候,我就聽到了領導的「4A腔」。

只能說,第一次聽到,非常的不舒服,甚至有點噁心的感覺。

我無法理解這種說話的方式,就像我不理解跑到頤和園售票處的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操著一口我完全聽不懂的方言跟一臉不耐的售票員強行交流一樣。

但是,久而久之,染之藍則青,染之丹剮赤。受周圍同事的影響,大概有一年的光景,我也養成了一口標準的「4A腔」。我並沒有當回事,也並沒有裝逼的意圖,覺得自己的語言風格變化其實並不是非常明顯。

第一次發現我自己的變化,是我工作一年半之後的過年回鄉。

申明一下,我的父親是一個做實業的商人,同時也是南洋理工大學的碩士,英語很棒。我的母親是生物分類學的教授,英語和日語雙精。

但是當我用著這樣的語言與父母交流時,我的父母還是露出了一臉的不耐,當時我有種錯覺,大概就是我彷彿從他們臉上看到了似曾相識的頤和園售票員。

當親戚朋友來拜年問到我的工作時,我又不由自主的用起了「4A腔」,我當時明顯感覺到了氣氛的變化,各位親戚朋友的表情好像大冬天喝了涼水一般。

當我完全毀了拜年的氣氛之後,晚上,我的父親把我叫到書房,對我說:

說話要注意情境,我記得我小時候就告訴過你了吧?你們老師難道沒有跟你說過嗎?」

「你的說話風格,我確實沒辦法告訴你往哪邊改,但你說話之前能過下腦子么?」

我不服氣:

「我腦子裡第一反應就是英語,說話省事點不好么?而且很多辭彙中文都沒法翻譯的好么?我管他們聽得懂聽不懂,我也不是故意這樣的,這就是個習慣。」

我爸當時說了一句非常重的話,從小學之後,我爸好像從來沒有說過如此重的話:

「如果什麼事都按照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去做,禽獸何異?」

就因為這句話,怒極的我大年初二離開了家,回到北京的公司。

後來幾年,我一直在公司里用4A腔遊刃有餘的生活,回到家能不說話的時候一律免掉。

本來這個故事就會這樣結束了,但轉折就是這麼突兀。

在北京工作五年之後,我回鄉工作了。

一個家鄉的廣告公司給我打電話開出了他的條件,我義無反顧的離開了北京。

到了家鄉的公司,我再一次開啟了我的4A腔工作模式。

然後我就看到了同事的一臉錯愕。

還是那熟悉的表情。

「額,那個,你說的那個buget是什麼意思?」

「哦,buget,bu....預算啊...預算。」

在其後的一個多月,每天都在發生各種以上對話。

我反覆的給公司的發行解釋各種我常用的英文辭彙。

當某一次發生完上述對話之後,我的同事拿著物料單往回走,小聲嘟囔「這不是會說中文么...」

一語驚醒夢中人。

我終於知道,我的語言風格根本就不是所謂的「中文無法翻譯原詞」,也不是「裝逼」,只是一種很爛的習慣而已,而且這種不良習慣已經嚴重影響了我的生活。

我在那一天之後,好像突然明白了說話要注意情境如果什麼事都按照腦子裡的第一反應去做,禽獸何異?

利益相關:文字工作者


推薦閱讀:

為什麼日本會產生被原子彈轟炸後的怨婦心態?
作為一個女生,最不理解其他女生什麼行為?
如何看待馬里蘭大學中國留學生畢業演講涉嫌辱華?
如何分析父親慘遭國民黨迫害,自己卻絕對忠於國民黨的洪秀柱的心理動機?
如何看待以虐待動物為樂的現象(活烤牛,活烤狗)?

TAG:生活 | 心理學 | 心理 | 裝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