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兒的話有時會管「往」讀「wàng」,管「在」讀「zǎi」?
01-01
東北話。
例:
德哥在zǎi家休息,忽然yán媳xǐ婦fer找不見了,就出chú去qi找了兩圈,沒mèi找著zháo,回家喊了兩嗓子,尋xín思再找找看時。
忽然yán德哥媳xǐ婦fer嚎hāo嘮lāo一聲。「你還hài往wàng哪něr走啊,我就在zǎi家呢,彪啊你。」
你猜chāi,德哥會挨nāi削麼?^o^
順安喵~。我提供一個...江蘇舜天球員吳曦「在」讀zai3上聲:專訪吳曦-高清觀看 1分46~47秒河北石家莊人,具體是石家莊哪裡不知道......
只有我覺得這是旺仔的軟廣么
我的感覺是,很多北方方言都符合這個描述。比如說東北、天津、河北、山東、山西等地的方言。
我非常期待有內行可以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我猜測可能是北方方言大多和普通話比較相近,而普通話口語中是可以把往讀成旺,在讀成宰的。但是深層原因是啥就不知道了。
成都話也是這樣
承德就這樣
往(wàng)哪兒瞅那?要在(zǎi)我們長春等著被干吧!
題主念一遍。河北正定
河北承德,不僅會說zǎi哪兒,還有更多的人說"逮哪兒呢?"
"往"的話,看情況吧,我們這裡三四聲都可以都有都習慣。比如胳膊肘wàng外拐,wàng北邊去,長輩們四聲多,這乃是基本國策。
畢竟普通話標準音採集地,就是任性。信不信,我們來做個試驗,全國所有地區的方言操持者反覆朗誦這兩個字,融合個人的發音習慣、練習再三,於是在我們的記憶中就自然而然地融合進了這兩個發音。揚州話,親測有效。
推薦閱讀:
※有哪些過於洗腦,以至於讓你無法用普通話說出來的方言梗?
※除了傳統文化,方言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嗎?
※粵語作為一種方言,有很多大家傳唱的歌曲。客家話也是一種方言,卻沒有廣為流傳的哪怕一首歌曲?
※「熱那亞」這個譯名是否來自閩南語對於英語Genoa的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