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人和韓國人對「朝鮮」和「韓」的認同感分別怎麼樣?
從國名上說,朝鮮和韓國的正式國名在他們的語言中是有區別的,分別用「朝鮮」和「韓」這兩個詞。從朝鮮半島歷史來看,是有其道理的。歷史上的「韓族」主要分布在半島南方,而「朝鮮」這個詞也是從半島北方逐漸擴大到整個區域的。
在歷史上,朝鮮半島的國家大致用過「朝鮮」、「高麗」、「韓國」等國號。當然,整個半島現在已經是同一民族了。但是我有點好奇,朝鮮/韓國人還有沒有因為地域而造成的對這種辭彙的不同的情感認同呢?如果沒有現在政治的影響,朝鮮/韓國人更普遍地應該更認同哪個詞呢?現在的南北政治分離,彼此對對方的國號用詞有沒有造成心理抵觸呢?比如韓國人對「朝鮮」這個詞感到認同嗎?朝鮮人對「韓族」這個詞感到認同嗎?我猜測,會不會就像對我們來說,「漢人」、「唐人」的差別一樣?
-
先於晚生回答的諸君以長篇大論回答得十分認真,可惜卻是為了支持一個錯誤(幸不至完完全全的錯誤)的結論。
晚學將在下文對諸位先生的部分論點進行反駁。可能無力,但畢竟這是身為韓國人的小人的一點愚見,而非諸位華夏人的觀點,竊以為還是可以為看到這裡的諸位提供一點新鮮的。「朝鮮」與「韓」兩個稱謂都是來源於上千年前的古代朝鮮半島的政權,這兩個稱謂並無所謂優劣、褒貶之分,亦無任何政治上的意味。支持「朝鮮」這一國號的韓國人不一定支持「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支持「韓」這一國號的朝鮮人也不等於是支持「大韓民國」的「反動分子」。
「朝鮮」一詞在韓國的廣泛使用確實是代表了韓國社會對這一詞的認可,可是不代表韓國人抵觸「韓」一詞。
如果韓國人對「韓」一詞沒有感情的話,敢問為何「Koreatown」會被稱為「韓人??」或者「韓人村」?@180天 貴下提到南北分裂的原因是因為支持統一的人民群眾處於弱勢的一方,而處於強勢的政客和海外勢力不支持統一。可是不論是南方的自由黨政府還是北方的勞動黨政府,他們的政治綱領中最重要的一條便是恢復朝鮮半島的統一啊!因為承認韓一詞,就是承認日本偽政府的正當性,承認反日復朝?的失敗事實,朝鮮政府早期在內部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日佔時期反抗,反抗不過跑到中國打鬼子那群人,例如安崇根,金九,而南韓政府大多數是無可奈何承認日佔政府正當性,日佔時期的公務員.
先生以為承認「韓」一詞即是「承認日本偽政府的正當性」。可是「大韓民國」的政權合法性直接來源於在上海公租界成立的「大韓民國臨時政府」,何處有與日本帝國或朝鮮總督府的相關聯?
@180天 先生也許關於朝鮮民族熱愛內鬥的劣根性的觀點是正確的,我也無法否認我們確實是一個只知道窩裡鬥的民族,可是先生對於「大韓帝國」的認識卻是錯誤的。
「大韓帝國」絕非「滿洲國」那樣的傀儡政權,也許在其短暫歷史的後期韓人對國家的掌握變得可悲無力,可是我們畢竟是一直做著抗爭的。
學生閉校痛哭,教徒呼天悲泣,商賈撤市狂呼,儒生投章叫闔,元老大臣抗事累日,而日人或以兵劫之,或拘而辱之。於是侍從武官長閔泳煥拔刀自刎,原任議政大臣趙秉世飲藥自裁,殉於獨立。農民金台根在水原停車投石擊伊藤博文不中。奇山度、李種大、金錫恆等十一人謀刺五賊,事泄被逮,李建奭嘔血死獄中。
這是《乙巳條約》簽署後韓國國民的反應,試問閱覽至此的諸位,傀儡國的人民會如此悲哀於國權的喪失嗎?
會者以韓人無外交權,麾之不諦聽。儁不勝憤冤,自割其腹,掬熱血灑於座曰:『如是而猶不足信乎!』血瀝瀝飛墜,而身已倒矣
三位宗室子弟奉高宗密令來到「海牙和平會議」會場上,向諸列強使官表達了對日本對韓國無理據有的憤怒之情,惜無人垂聽,悲痛至極的一醒先生即抽短刀自殺明志,表達了對西洋人的憤怒和無能我國的哀痛。
如果大韓帝國是傀儡國,這些養尊處優的貴族子弟還會如此冒險嗎?他們為何不養蛐蛐遛鳥盤核桃?反正日本人為了維護自己統治是會好好養他們的不是嗎?-首先說下答案:
朝鮮/韓國人還有沒有因為地域而造成的對這種辭彙的不同的情感認同呢?
有,
南韓成立是非常急促的事情,是硬生生被美蘇強行分開的兩個國家.而人民在是反對的,在當時韓國國父金九http://zh.wikipedia.org/wiki/%E9%87%91%E4%B9%9D,就因為反對分裂而沒有參加基本上一定會當選的總統選舉,後在48年被暗殺.
韓國和朝鮮的分裂很大一部分是因為:支持統一一方是一般人民群眾,沒槍沒炮,代表人金九還被暗殺了.支持北朝鮮一方是共,加上在東北抗聯打了十幾年仗的軍人.有槍有炮.支持南韓一方是"韓"奸(就是在日佔時期的公務員,而沒有逃到中國的那批),及山姆叔叔.開始沒槍沒炮,後來有槍有炮了.在這裡支持統一一方的力量過於弱小.但這才是朝鮮半島大多數群眾的想法.參考泰國(沒幾個軍區支持起個屁義)如果沒有現在政治的影響,朝鮮/韓國人更普遍地應該更認同哪個詞呢?
朝鮮.朝鮮這個國名是用了幾百年的,而韓這個國名只是因為政治目的(大韓帝國早期是甲午戰爭後,被日本扶持成立的一個政府,類似滿洲國.後期的文化宣傳更多的是為了讓群眾對北朝鮮一方有排斥感,對韓一字有歸屬感.)
現在的南北政治分離,彼此對對方的國號用詞有沒有造成心理抵觸呢?
朝鮮對韓有抵觸,韓對朝鮮抵觸不大.因為承認韓一詞,就是承認日本偽政府的正當性,承認反日復朝?的失敗事實,朝鮮政府早期在內部很大一部分就是在日佔時期反抗,反抗不過跑到中國打鬼子那群人,例如安崇根,金九,而南韓政府大多數是無可奈何承認日佔政府正當性,日佔時期的公務員.
這裡有一個有趣的明成皇后的故事,算是朝鮮王朝末期的最後反抗.比如韓國人對「朝鮮」這個詞感到認同嗎?
歷史上認同.心理事實上:關我屁事,北朝鮮的瘋子不扔炸彈就可以了.
韓國有一個頻道就叫朝鮮tv,播放內容主要面向政治極左,有點像毛粉的那群人.韓國的教科書很多的地方也是明白國名的不合理性,所以在區分朝鮮和韓國的地方,不會提到正當性,而是從小學開始灌輸資本主義好啊,沒有資本家沒有新中國啊,這樣的思維控制.然後...韓國現在支持統一的人也變得越來越少了.記得去年的青年調查支持率剛過20%?朝鮮人對「韓族」這個詞感到認同嗎?
不認同.不過對資本主義很認同,有錢就是爹,管他姓什麼.
我猜測,會不會就像對我們來說,「漢人」、「唐人」的差別一樣
更像是台灣人會說:我是中國人,但中國人不會說:我是台灣人.
在歷史朝鮮半島在黨政之後就是各個道之間的人互相排擠,比如東人黨ko掉西人黨後,在西北地區的平安道人到近京被嘲諷你個挖人蔘的還想當官?又或者是如今光州民主起義後對光州人的不守規矩偏見啊,
又或者是金正恩上台後至今不止站隊內鬥啊.
總之朝鮮民族很享受這種內鬥及內鬥後的團結的.
鞠個栗子……之後東人黨分裂為南人黨與北人黨,北人黨在擁立光海君問題上分裂為大北派與小北派。小北派分裂成清小北和濁小北,而大北派則又分裂成骨北、肉北和中北三派。小北派在光海君即位後被大北派剷除,大北派在光海君時期把持朝政,倡導「廢母論」,慫恿光海君囚禁仁穆大妃,並且在朝中買賣官職,引起朝野公憤,仁祖反正後定為奸佞,其黨魁被賜死,大北派至此消亡。南人黨分裂為清南和濁南。西人黨在仁祖反正、廢黜光海君的政變中得勢,同時分裂為功西派(參加仁祖反正)和清西派(未參加反正),南人黨李元翼被任命為領議政,形成了西人黨和南人黨近百年的黨爭。隨後,功西派的勢力超過清西派,功西派又分裂為原黨(反清)和洛黨(親清),洛黨得勢,孝宗即位後剷除了洛黨勢力,屬於清西派的宋時烈統一了西人黨。1651年,西人黨又分裂為漢黨和山黨。又在肅宗時期分裂為老論派(元老派)和少論派(少壯派)。
1681年庚申大黜陟後南人成少數派,朝中西人派因對待南人態度分裂為老論派與少論派。1701年以後朝中由西人主導老論少論交替執政,南人則始終是少數。景宗時期老論派支持立延礽君為王世弟並聽政,少論派反對老論派所為。英祖即位後老論派掌握實權,少論派遭到打擊。1762年,因庄獻世子被英祖賜死,老論派分為同情庄獻世子的時派和支持英祖的僻派。正祖即位後因反對其即位老論僻派勢力大減,老論時派、少論派和南人黨支持正祖,1791年因第一次鎮壓基督教,多數是信徒的南人勢力大減。
有人能流利的閱讀上面這段文字並記下出現的黨派名嗎...韓國7/9級公務員考試有相關題目.
歷史解讀前面兩位已經很厲害了,我就從我認識的人里說一下。
說韓語時朝鮮人叫南邊的作南朝鮮,韓國人叫北邊的作北韓。說英文時朝鮮人說:我是Korea,他們是south Korea .韓國人說:我才是Korea,他們是north Korea.我認為其實朝日鮮明「朝鮮」才是正統名,但若有朝一日再次大一統的話,恐怕得用古名高麗才取得兩地人民歸屬感。拙見即使是李朝也不避諱「韓」這種稱謂。李朝實錄 光海君日記里就有一句「王人之來我國, 拘囚羈縶, 不啻牢狴, 皇敕屢降, 無意濟師, 使我【三韓】禮義之邦, 不免夷狄禽戰之歸, 痛心疾首, 胡可勝言?」
先看一下朝鮮這一詞的由來
「朝鮮」一詞最早出現於中國古籍《山海經》。海內經曰:「東海之內,北海之隅,有國名朝鮮、天毒。」「朝鮮在列陽,東海北,山南。列陽屬燕。」。前200年成書的《尚書大傳》中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的記載。《尚書大傳》中的「朝鮮」即「朝日鮮明」之意,「朝」讀如「朝日」的「朝」;但在《史記》卷一百一十五《朝鮮列傳》第五十五「集解」引張晏云:「朝鮮有濕水、洌水、汕水,三水合為洌水,疑樂浪朝鮮取名於此也。」索隱云:「朝音潮,直驕反,鮮音仙。以有汕水,故名也。汕一音訕。」史記中也有周武王封箕子於朝鮮之地。春秋戰國時期中國東部的東夷部落也陸續遷入朝鮮半島。 《戰國策》《燕策一》載:"蘇秦將為從,北說燕文侯曰:『燕東有朝鮮、遼東""。而"韓",「韓」一詞最早在中國的典籍《後漢書·東夷列傳》中出現。《後漢書》曰三韓之地「皆古之辰國也」。辰韓沿用了辰國的「辰」字。 弁韓的另一個稱呼「弁辰」也使用「辰」這個字。另外馬韓的統治者在一段時間稱自己為辰王表示對整個三韓的統治。《三國志·魏書·烏丸鮮卑東夷傳》曾提到:「桓、靈之末,韓濊強盛,郡縣不能制,民多流入韓國」,此系「韓國」這一名稱的最早記錄。公元元年前後,朝鮮半島進入三國時代,在這之後近兩千年的時間裡,金氏新羅、王氏高麗、李氏朝鮮先後統一朝鮮半島,從未以韓國為號。但在先秦以後的歷史發展中,「朝鮮」同"韓"相同,這一多載於先秦中華正統史書的名字卻鮮有做半島的國名。我想先給理清半島國名的演變,公元前194年至四世紀:前194年,燕人衛滿推翻古朝鮮國准王建立衛滿朝鮮。西漢元封二年(前109年)漢武帝東征朝鮮,設立樂浪、玄菟、真番、臨屯四郡。大致與此同時,半島南部三個部落聯盟,包括馬韓,辰韓和弁韓。 其中馬韓是三韓中最強大的,被三韓擁立為「辰王」,定都目支國,統領三韓之地。4世紀馬韓已被百濟兼并。辰韓被新羅兼并,弁韓則演化成伽倻後又被新羅兼并。可見至少在漢武帝之前,半島的國名一直主要為「朝鮮」。
公元4世紀以後:對應的大致為中華魏晉南北朝至隋時期,強大的高句麗在鴨綠江流域興起,兼并北部的各部落國家及漢四郡。後面就發生了著名的隋煬帝三征高句麗,這一仗只是打到唐太宗高宗時期, 最後由唐將蘇定方,薛仁貴解決。與此同時在南部,百濟消滅了馬韓54國。辰韓也由12國合併為新羅。朝鮮半島形成高句麗、新羅、百濟三國鼎立時期,史稱「三國時代」。可見先秦時期一直沿用見於中華史書中的「三韓」開始堙沒於歷史的洪流之中。公元7世紀新羅在唐朝的幫助下統一朝鮮半島大同江以南,史稱「統一新羅時代」。這一時期「高句麗」和「新羅」先後是為半島的主流稱謂。
九世紀以後:904年,新羅僧人金弓裔建立「泰封」。918年,後高句麗大將王建以弓裔行為不軌和濫用權力而推翻其統治,改國號為「高麗」。高麗在朝鮮半島維持了近500年的歷史。幾乎跨越中華唐末五代,兩宋和元代。所以現代多數人依舊會以「高麗」到代稱朝鮮和韓國,而且朝鮮和韓國的英文名同字,是為「Korea」,源於古名「高麗」。
1392年以後,即中朝宗藩關係最為穩固的明清時期:高麗大將李成桂發動政變推翻王氏高麗,建立新國家,由明太祖取「朝日鮮明」之意賜名朝鮮。復用古名,沿用了500多年,直至至清末。
到了近代:1896年,中日甲午戰爭後,中日馬關條約中協定了清朝承認朝鮮自主,當時日本控制下的朝鮮宣布終止與清朝的冊封關係,主權獨立,1897年10月12日,朝鮮王朝第26代君主高宗李熙即皇帝位,並於次日在敕令中稱:「我邦本為馬韓辰韓弁韓三韓之地……及高麗時吞併馬韓辰韓弁韓,是謂統合三韓……定有天下之號曰大韓。」遂改國號為「大韓帝國」。於是韓國這一名稱被啟用。是為日本扶持建立了臨時性、過渡性的傀儡政權,是為」大韓帝國「,即今天大韓民國的前身,為什麼獨立後會改名字為「韓」,除了歷史因素以外,我認為主要的原因不外乎和前朝鮮國號區分,以撇清和清國的宗藩關係吧。
所以·,朝鮮和韓國國民應該認同」高麗「和」朝鮮「多一些。就如同華人會自稱為」漢人「和」唐人"。而在""韓"和"朝鮮"之間,撇去政治因素,無疑朝鮮才是半島名稱之正朔。
以上著重於由歷史傳承的角度出髮結合我國的某些傳統進行分析,結果朝鮮民族可能不盡認同,希望知友多多補充與修改。應該是朝鮮。現在韓國很多影視劇會出現以「朝鮮」為名字的作品。比如《朝鮮神槍手》還有河智苑主演的一部電視劇。看韓文確實是「朝鮮」而不是「北韓」。如果韓國人真的排斥這個詞,以他們的心態是不會允許「朝鮮」在大眾媒介中出現的。不要說是歷史上叫「朝鮮」所以以朝鮮作為劇名的一部分無可厚非,這就是一種認同,別的無法解釋。
題主這個我跟你說個100%回答,韓國人由於無用的自尊心會叫整個高麗血統的人為韓民族,包括中國朝鮮族,俄羅斯高麗人,烏茲別克高麗人,哈薩克高麗人,以及北朝鮮人,還有延伸下由於絕大部分朝鮮族不認同這個詞,只叫他們自己為中國朝鮮族,中國人,因此韓國人咬牙切齒。。。。。這幫活在自己世界中逗逼,還有他們叫自己為韓國,叫朝鮮為南韓,次奧我能說句,人家朝鮮從沒有承認過好嗎???朝鮮呢自稱為朝鮮民族以及朝鮮,叫韓國為南朝鮮就是這樣
從朝鮮人角度回答:
認同朝鮮,南面的國家是南朝鮮,不存在韓語,只有朝鮮語。某種程度還是抵觸的。其他想起來再補充。很簡單,朝鮮李王很受明代文化影響,所以一旦稱帝,一定要改兩個字的國名為一個字,所以選擇最有歷史沿革感的韓作為自己帝國的名稱。沐猴而冠,豈不可笑
就像中國和中國台灣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韓國人的偏執民族性格?
※韓國人怎麼看李承晚?
※韓國人在ins里發的圖片乾淨又有質感,用什麼修圖軟體?
※是不是日本、韓國人真的整體上比中國人有禮貌,素質高?
※什麼時候你會覺得部分韓國人很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