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的把字句,「把」可不可以看作是助動詞(如果是的話,把字句仍為主謂賓語序)?

很多人認為把字句顛倒了語序,把SVO(主謂賓)變成SOV(主賓謂)。但是我覺得把字句很像一些語言(如德語)中的完成體啊(好像把字句本身就有完成體的含義,一般都說「把……了」或「把……完了」)。在德語完成體中,助動詞仍在第二位,只不過把實意動詞放在了最後。

舉例:

漢語: 我 看完了

德語: Ich habe das Buch gelesen.

「把」字是不是跟助動詞haben一樣?如果「把」算助動詞,那麼把字句應該仍是SVO。

另外,英文里似乎也有一些尚未語法化的動詞(也就是還沒有形成助動詞或情態動詞),也將實義動詞放後面,比如:

We made the wood burn.

You let tears burst.


同意@林霄的意見,把在把字句里基本上已經退化為一個提示賓語的助詞,非常類似日語的を。這個東西在英語里是沒有對應的,所以不好理解。

漢語雖然是主謂賓結構,但與日語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它屬於話題型語言。日語里話題作主語的時候用は提示,漢語卻沒有專門的助詞(口語中有時用呢,啊),所以多數情況下大家會在討論話題的同時不知道自己在討論話題,以為漢語都是類似英語那樣的主語優先語言。

但是,一旦話題不是主語,就需要加把和將這樣的提示助詞了,所以你能發現有些句子你不用把字句簡直不知道該怎麼說。比如說:

把我國建設成為中等發達國家

這句話里,我國是話題,但是是賓語。動詞毫無疑問是建設,成為中等發達國家是一個補語。那麼把呢?把就是一個提示用的助詞,提示大家我國是話題,也是建設的賓語,除此之外它沒有別的含義。當然,把也可以換成將。

總之,把是漢語這種話題型語言的一種特殊助詞,跟英語里的助動詞完全不是一回事。如果題主也懂日語,那我相信你幾乎能秒懂。


謝邀,我覺得語法問題的本質在於,「每個語言是很難強行對應的」

一個詞屬於什麼詞類,第一步需要先從屬於語言本身的規則,然後才是別的

have、make 有各種時態、人稱,所以他在日耳曼語言里屬於verb(近代譯作動詞)

那麼他就是verb;相對的 on、in屬於preposition(譯作介詞),這是日耳曼的規則

現代漢語自己有一套另外的規則:

一部分動詞由於發展出了特殊語法,被叫做「介詞」,甚至完全丟失動詞屬性

比較:想辦法做完——把事情做完(看似一樣)

想想辦法做完、想了辦法做完 ——把把事情?把了事情?(體現出不一樣)

所以,「把、被、在、到、給、跟、比。。」系列詞,在這個結構里,被叫做「介詞」

其中,「把、被」基本丟失了動詞屬性,極少參與動詞結構,而「在、到。。」則可以,

「書在我那兒」「到北京了」,這種結構里,「在、到」叫做動詞。

詞的分類需要服從語言本身規則,不論跟外語在意思上或者語序上有如何相似之處,都沒辦法強行對應。


把杯子拿過來!

好像沒有所謂「完成體」的感覺。(德語有「完成體」么?)

我把黨來比母親。

「比」算有實際含義的動詞?


可不可以看成賓語前置的前綴?

我覺得可以這樣看這個問題。完成體在某些時候可以採用主賓謂語序,但是賓語必須添加前綴"把"。


毫無漢語知識的我談一下直觀感受。

1

把,古意是【握】

例:把酒言歡。

2

之後被引申成【轉移東西】,握著某物給某人。

例:我把鑰匙給他

[某人] 把 [物品] 給 [另一人]

3

之後被引申成【使役態】

例:我把人給殺了

這裡的「殺」是名詞化的結果。語法結構還是轉移東西。

「我」首先對「人」施加影響,「殺」是該影響的歸著點(結果)。

4

之後【省略歸著點標誌】

例:我把人殺了

「給」字被省略。

5

「把」和「被」有相似之處,都屬於【態】的範疇。

SVO:我殺了人。

SOV:我把人給殺了。(使役態)

SOV:我被人給殺了。(被動態)


謝邀

「把」不是助動詞,它可以被認為是一個介詞或者一個表示賓格的助詞。

如果「把」是一個表示完成的助動詞,那麼我們將賓語去掉看看。

我吃完飯了。

我把飯吃完了。

我吃完了。

我把吃完了。 ??

以上的例句有賓語「飯」的時候沒有問題,然而去掉了賓語就不可以加「把」了。

所以「把」也可以出現在其他的「時態」中。

我將會把書給他。

我正在把書給他。

請把書給他!

我昨天沒把書給他。


就算往助詞上想,也不能當成助動詞啊!

德語的完成體時態是德語框形結構的一種(而且也不是唯一的一種),

助動詞(sein/haben)+賓語+第二分詞,本質上依舊是由助動詞和分詞共同構成完成時態(注意了,助動詞的作用是協助動詞構成時態和語態)。你不能講,助動詞的作用是把賓語前置。

至於你提到的英語例句中的那種結構,則是動詞+賓語+賓補,且在實際上,這種結構的語序也並不總是這樣,也有倒裝的時候:He let fly the arrow/He let go the boy(不定式賓補前置)。

至於漢語,介詞「把「的主要作用也不是和「了」構成完成體,起碼構成了完成體這一部分要歸功於助動詞「了」。可以很輕鬆地舉出反例:

你趕緊把葯吃了。

我要把這事告訴你媽。

如果你只關心語序的問題,那麼日語的格助詞を和「把」也那麼一點相像,但在用法上也不是完全一致:

彼女は図書館で雑誌を読んでいた。


現代漢語:「把字句」指在謂語動詞前由介詞「把」引出受事,對受事加以一定處置的主動式動詞謂語句。

「你把那個給我。」

按照「把」字句的定義,本身就是一個主謂賓的語序

漢語里的助動詞(目前我只知道)有「能,可以」等等這一類表示能力的助詞,「把」依舊定義為介詞。至於可不可以看作助動詞,個人認為是不可以的。其它答主也提到了語系的不同,日耳曼語系和漢藏語系,我覺得還有一點是助動詞和實義動詞其實是存在一定聯繫的,但是「把」單純的只是一個介詞,和後面的「給」是不存在語義上的聯繫的。(此處只討論「把」作為「把字句」的一部分)

另:雖然沒學過德語餓,但和德語最近的英語其實在題主舉的haben有類似對應的have這個助動詞

再另:make這一類詞傳統語法歸於使役動詞


瀉藥。

把字句學界的觀點五花八門,此處採用潘海華的觀點,認為漢語的把字句其實是句法通性「逆動化」(antipassivisation)的體現。逆動化操作使受事論元不再投射為直接賓語,而是降級為一個間接賓語,這裡的「把」是介詞,如:

我 喝了 那瓶酒

施事 受事(直接賓語)

我 把 那瓶酒 喝了

施事 受事(間接賓語)

潘海華認為,「漢語逆動化的結果是論元結構中的賓語降級為介詞「把」的賓語,並前置於動詞前,語序要發生重大變化」

因此「把」字句的語序肯定是發生變化的,是SOV。

這種逆動化現象在人類語言中很常見,比如愛斯基摩語等,但是漢語中的把字句也有其自己的特性。

此外,漢語的把字句並不都有「完成義」,而更多的是「處置義」或「致使義」,當然這是語義層面而不是句法層面的了。比如:

我把書放在桌子上。

他把我氣得說不出話。

他把這句話想了又想。

他把張三的腿打斷了。

感興趣的話可以搜一下潘海華的論文看看,我現在找不到這篇論文的標題了。

題外話:一些學者認為「把」是動詞語法化(或虛化)為介詞的表現,古代漢語中「把」是動詞,類似於「拿著」的意思,比如「把酒言歡」,但是「把」後來逐漸喪失其實際意義而變成一個只有語法意義的介詞。


不懂德語語言學的術語,可能說的不專業。

題主想的有些偏。

「把」直接作用的就是後面的名詞,而不是後面的實義動詞或動詞片語,這一點和haben非常不同。haben是直接作用於實義動詞的。


推薦閱讀:

漢語普通話中的鼻尾音/n/在詞語中為什麼沒有產生連讀現象?
為什麼幾乎所有羅曼語族語言的方位詞都借自古英語?
漢語拼音中的b和p與國際音標中的b和p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部分普通話讀「jie」的字在一些方言里讀「gai」?
為什麼印歐語系某些語言中「權利」和「右」是同一個詞?

TAG:漢語 | 語言學 | 現代漢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