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經理如何寫好產品分析報告?

第一次寫產品分析報告,餓了么APP4.0產品體驗報告,希望給位前輩能給小弟一些點評,我繼續改進~


1、可以叫產品體驗報告,分析報告,差了點

2、分析報告可以不要用PPT,哪怕用腦圖也可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推敲功能和界面背後的需求來源、競品對比等,才能進而去分析改進點。否則就是拍腦袋。

3、另外,PPT的使用,需要再深入點。

4、建議深度體驗,再作分析。

多說兩句。

  • 為什麼盡量不用PPT?

PPT用來做演講輔助的產出物,很好。

但是,一份有深度的產品分析報告,並不是一份簡單的PPT可以容納的,原因是:

  1. 內容可能太多

  2. 維度可能太多

  3. 頁數可能太長

  4. 沒有人要看那麼多字的PPT

  • 為什麼要做產品分析報告?

  1. 研究競品,同一類需求有不同的產品來滿足,滿足同一類需求的不同公司所提供出來的同類產品是競品,競品分析能力的好壞,對產品路線、市場佔位等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2. 培養反推策劃案的能力,從而逆向培養產品感覺和產品經理的思考角度。

  3. 發現產品功能與需求的內在邏輯,梳理用戶需求點,對不同產品的研究可以提高需求的洞察力,須知:不是所有需求都應當滿足,不是所有需求都是真的需求。一款產品,無論做的好壞,產品背後是凝結了產品經理的思維方式、需求發現能力、需求滿足能力、優先順序管理能力等產品能力和產品經驗的,如果要認真的從中找到一些方法和經驗,那麼需要做分析報告。

  • 產品分析報告究竟分析什麼?

  1. 產品是什麼

  2. 需求是什麼,如何被滿足的,是一次滿足的,還是多次滿足的,哪些是核心需求,哪些是邊緣需求,每次版本更新的核心需求點是什麼,為什麼這麼定義
  3. 與競品相比,優劣勢如何

  4. 從用戶與市場角度看,它目前的狀態如何,短板在哪裡,有沒有機會做到更好

  5. 產品背後的公司預期、產品經理的邏輯、優先順序排定是如何的,能否找到依據,對應的版本更新的市場反饋、數據變化有什麼特徵,為什麼有這些特徵

  6. 等等~

  • 要寫分析報告究竟要做什麼工作?

  1. 了解產品。知道產品從何而來,重大的版本變更有哪些。

  2. 了解用戶。知道需求從何而來,哪些被滿足,哪些還沒有。

  3. 了解市場。知道市場對產品的接受度如何,產品的市佔率如何。

  4. 了解商業。知道產品的盈利模式是什麼,推敲背後的邏輯。
  5. 等等……


網上有一份電商產品分析報告,移動電子商務app競品分析 你這個基本上都是格式照搬過來的。但是你確定真的適合這麼做么?

不是說不能借鑒,但是分析報告這種東西並沒有統一格式,不同產品分析重點也不一樣,搬的時候想想別人為什麼要提出這頁 PPT ,而不是因為模板有,所以你的分析也要有。

小小吐槽下: PPT 模板都跟那份東西一樣這真的大丈夫么?好歹也有誠意的搞一個好看點的。

指出幾個比較淺的問題吧:

1、你這個報告的裡頭 iPhone 的寫法沒寫對,第一頁的 PPT 裡頭兩種寫法,都錯了。往小了說也沒啥,就是粗心了點,往大了說叫你對互聯網還不夠了解或者可以說態度不夠嚴謹。

2、如果讓我給這份東西命名,我會命名為「 餓了么 iOS 版 產品體驗報告」而不是「餓了么 iPhone 版分析」

3、排版非常的差,我舉個例子,你看下你的 「SWOT 分析」這幾個字,英文單詞直接跨行了;

如果把你這份報告看成一個產品,我作為用戶來看,你給我的用戶體驗並不好。PPT可以不用華麗,但是精緻還是要有的。

4、用語比較口語化,有些語句也有語法錯誤,建議修改;

5、數據出處,任何數據都應標明來源;

6、內容上還比較空洞,分析報告談不上,只能是體驗,而且還是輕度的體驗。在提到功能改進的時候並沒有很好的與前一版本進行對比,導致闡述功能改進的好處時說服力不夠。最後的總結有種空話、套話的感覺,這並不是一個分析報告應該有的總結;

7、最後夾帶私人吐槽:同學,你好好研究下配色,最不濟你用蘋果配色也可以。你這份 PPT 的配色實在是比較差。

以上是我個人的一點看法,希望能給你帶來幫助。

一份好的分析報告應該是:

1、對於各個功能明確劃分後,針對核心功能進行分析,至於怎麼確定,需要根據產品定位確定;

2、得到我們要分析的內容後,開始闡述這個產品是怎麼做的,為什麼這麼做,能拿到數據可以做一個功能更新前後的對比。

3、在明確定位、核心功能,我們在幹什麼之後,競品又在幹什麼呢?他們為什麼這麼做?我們可以借鑒的有哪些?

4、市場,盈利、渠道等因素分析,蛋糕還夠不夠分?

5、最後才是針對上述內容,得到我們的產品還有哪些不足,還可以為產品做出什麼樣的改進,新招式還可以有什麼?

對我個人而言,我喜歡把結論放到開頭,這樣看報告的人更容易看到重點。

最後最後:加油吧少年,多學多問多思考,至少我當年就沒敢把自己的作品丟到知乎來求指導。你已經踏出了第一步,未來的路還很長。


作者:負責批改三節課官網作業的沙灘之子(作者強烈要求用這個名字……)

我在上周批改了大概20來份剛入行做產品的小夥伴的調研報告後,發現了一些大家普遍存在的問題,回想起自己當初做報告的時候,也常走進這些誤區,於是決定在這裡做個分享,希望產品新人能夠正確認識產品調研報告,避免盲目分析,陷入為了做調研報告而分析產品的坑。

產品經理不只是需要會畫流程、原型,還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基礎技能便是做產品調研。(以下這些內容呢,是基於布棉老濕的在線課《產品調研和競品分析》的乾貨,結合很多份新人的產品分析報告,在灌飽水的情況下,整理出來的。)

1. 產品調研是什麼鬼

產品調研報告是針對要解決的需求而對某款產品做深度分析,並得到明確的、有參考價值的結論。產品報告不是行業分析報告,所以不會去分析這個產品在市場中是否有發展前景這種問題;它也不是產品體驗報告,產品體驗報告作為個人產出沒有問題,但是並不具備參考價值,在某種程度上屬於無效調研;產品調研報告不是寫產品報告,這樣很容易本末倒置,導致為了寫報告而去分析產品。所以產品調研報告可以是針對某個功能點的調研,或者完整的產品調研。

2. 產品調研報告包括哪些內容?裡面有哪些坑?

a. 調研背景:為什麼要做調研?是為了了解同類產品還是為了自我提升?

b. 調研目的:通過調研要解決什麼問題?要得到什麼結論?是為了了解某類產品的運作模式么?某個功能模塊需要如何實現?是要制定產品策略么?

這裡舉個例子——

調研目的:深入了解某款在線教育產品的課堂交互模式,為某產品與學員互動提供競品分析、反饋與建議。

這個調研目的就不清晰,是想增強聽課過程中的互動呢?還是課後做作業的互動呢?還是評論區域的互動呢?

c. 選擇產品:選擇產品相當於選定一個載體。產品分析報告將重點圍繞某款產品或某幾款產品做分析。很多同學會疑惑如何挑選產品,App store裡面同類產品那麼多,我都下載下來嗎?手機肯定要炸啊……所以你可以只關注1~2款同類的主流產品;或者選擇1個龍頭產品,1~2款熱門產品作為輔助分析。

App store裡面的評分在挑選產品的過程中可以發揮很大的作用,因此你不需要將所有的App全部下載下來,這個不現實,也很低效,你只需挑選比較優秀的產品分析即可。

d. 體驗產品:這部分主要是要想好產品的目標用戶、使用場景和解決用戶什麼需求。

e. 還原產品:重點關注產品如何解決用戶的某個需求,可以嘗試梳理產品的核心流程和還原分析產品的核心頁面。

補充說明:很多產品新人會把產品功能架構圖和產品流程圖混淆。產品功能架構圖是信息、結構層面的東西,可以不體現各功能之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而流程圖,一定是有起點和終點,並且完成了某個目標的。如下圖所示:

f. 分析產品:首先,分析時一定要運用產品的視角,而不是憑藉自我主觀感受分析,所以分析一定是有理有據有清晰邏輯的。一定要關注產品的實現,而不是停留在UI的層面。不要將簡單的問題複雜化,用看似專業複雜的手段做無用的分析。

g. 產品迭代和運營分析:這部分的分析主要是通過迭代過程和運營手段來理解產品是如何發展過來的,以及在這個過程中發生各種變動的原因。PS:並不是所有的產品調研報告都必須包含這個板塊,產品經理們可依據不同情況決定這個模塊的去留。

h. 結論:最終得到的結論是否達到一開始設定的調研目的呢?結論的獲得是否能從上文找到依據呢?此外結論一定要客觀,1~3條足以,但並非泛泛而談。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態是足夠聚焦,並且具有可行性,能落地。

3. 總結

我們在做產品調研時,一定要明確調研目的,並且始終圍繞目的來分析,聚焦於能夠輔助得到結論的模塊,適當取捨。所以對於一份有價值的產品分析報告來說,並不是上述提到的所有模塊都必須包含,而是靈活地取捨,避免做無用功和無效調研。此外,調研報告一定要照顧到讀者,要簡明表達,邏輯性強,並且長度適中,切忌堆砌內容。

————硬廣時間到————

三節課(微信公眾號ID:sanjieke)——可能是最性感,最認真,也最有溫度的互聯網人學習社區


體驗產品是PM工作中經常做的事情,企業也常留一些這樣的實習作業給面試者,是因為產品體驗報告一定程度上直觀的反映了面試者的專業水平。求職過程中,如果能提交一份專業的體驗報告,將大大提升簡歷通過率,獲得面試機會。

作為剛入門的PM,我撰寫了一些產品體驗報告。因為是新手,為了打好基礎,大部分採用了word形式,這樣更全面更有利於整理思路,而且產出PPT也很方便。下面我將結合我的《微信電影票體驗報告》拋磚引玉,給大家做一個產品體驗報告撰寫的簡單分享。

? 關於體驗報告思考

  1. 產品體驗報告的定位

  2. 依據用戶的需求分析,體驗產品怎樣滿足用戶的需求,並判斷是否滿足了用戶的需求。最後針對體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和不足給出適當建議和解決方案。

  3. 產品體驗報告考察內容

  • 基礎技能(Office、Xmind、Axure、PS等類型工具的使用)

  • 學習、分析等能力(優缺點分析、改進的建議)

  • 行業產品關注度(改進建議)

  • 關於產品的新觀點(優缺點分析)

  • 產品相關經驗(整個報告的深度)

  • 細節的把控(整個報告)

以上只是一些基本的方面,還有很多可以展現和發揮,不過值得強調的是一份產品報告足以讓面試官或讀者了解你的專業程度。那麼,現在把握了這一點,我就可以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我們該怎麼展現給別人我哪方面的技能和能力呢?這也是做其他任何事情需要首先思考的問題。

3. 撰寫的注意事項和一些原則

  • 要真正的使用、了解產品,以用戶的角度,注意第一感覺

  • 文章的結構和具體工作的規劃在內容的排序上是沒有必然聯繫的,文中先寫的不一定就要先做

  • 不要寫成吐槽報告,細節固然重要,宏觀(例如差異化)同樣不可忽視。而且對於新手來講,你所注意到的所謂細節,在非常了解他們產品的專業人員是很幼稚的,所以要把握好度

  • 不要寫成流水賬,要重點突出,要根據產品本身的屬性,思考應改關注的重點

  • 要根據情況選擇報告的形式(小而精PPT、相對全面word),PPT更加直觀,文檔則更細緻

  • 記得你只是初學者,你體驗的是面試官每天都研究和接觸的產品

  • 橫向比較同類產品是基本,縱向分析則錦上添花(小心不要弄巧成拙)

  • 不要教條,針對不同的產品,文章基本的框架相似,但也可以尋找自己寫作的創新點

4. 著手撰寫前的準備

  • 資料收集閱讀(產品公司新聞、已有研究報告、網路分析博文、企業招股書等)

  • 常用工具使用(Office、Xmind、Axure、PS等)

? 體驗報告的撰寫

  1. 整體流程的規劃

  2. 圖1

    ? 通過閱讀資料和產品初步的體驗,已經對產品有了一個簡單的了解。這個時候,你就要做一個規劃,確定你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情,注意的事項、獲得哪些數據和結果。

  3. 文章結構的確定

  4. 圖2

    註:文章的結構不是一成不變的,要考慮產品本身的特性、產品體驗的側重點等因素。本文的結構只作為一般參考。一些常有的內容有:

    圖3

    ?「前言」,主要是對一些基本情況的介紹,包括體驗報告的背景、體驗的環境、需求分析(我這裡把需求放在前言是因為用戶的需求是一切的根本,掌握需求後再去體驗產品則更能抓住關鍵點)

    圖4

    圖5

    ?「產品體驗」側重以用戶的角度對產品做直觀體驗,包括效果體驗和任務走查兩個部分,其中任務走查可以按照功能設置任務,也可以通過場景設定,需要注意的是無論哪種都要結合需求考慮。

    圖6

    ?「產品分析」,作為產品經理的角度體驗產品,基本思維和原則:體驗→總結提煉→建議解決方案。

  5. 數據採集、記錄、分析

  6. 數據分析是作為產品經理的重要工作,尤其是跟專業的搜索、商業產品經理,每天都會接觸大量的數據,數據處理已經成為產品經理的重要內容。所以,無論是用戶研究、市場分析都需要有數據做支撐,即使你的數據來源非官方,測試數據不準確,但更重要的是展現你分析問題的思維和邏輯。對於數據分析網路中有很多方法,我在這裡不做詳細展開。

  7. 文章撰寫

  8. 接下來就是進行文章的撰寫了。過程中,我們可以借鑒別人的一些專業的話和結論,但不可全盤照抄,一定要形成自己的觀點,並能無障礙的表達出來。

? 後續的不斷完善

    一個人的思路總是受限的,這個時候就要充分發揮協作的精神,可以多個人一起來完成這樣一件事情,也一定要聽取別人的反饋,及時更新和總結。

----------------------------------------

個人微信:tsesup

工作郵箱:tsesup@163.com


產品經理看這個文檔的思路大概是這樣的

1.從上到下看一遍,第一印象,這孩子PPT水平一般,腦子還算清楚,做事不是很精細,字體圖片都沒對齊bulabula

2.目光回到部分改進點那邊,其他部分基本沒用

3.仔細看下講的幾個改進點,但是幾個改進點基本都是主觀感受,和前面的分析也沒啥關係,也沒有數據調研支撐,有些失望

4.再回到體驗分析那邊,瞟了眼紅字,誒,說的還有點道理,不過也都還是很淺顯的東西

OK,再去看眼學校學歷,如果還行就留作備胎,如果一般,就直接扔掉了

其實我很贊同應屆生寫寫這些,求職肯定會加分,雖然我上面說的可能打擊到你,但是還是希望給你些思路

加油,么么噠


首先,PPT漂亮與否不重要,思路清晰最重要

其次,用別人的模板也沒事,合適就行

除了上面各位提到的細節,建議你可以增加實地體驗部分,來使得報告更豐富

比如

我住蘇州橋人民大學附近的一個小區,我平時常去樓後一家很小的肉餅店。而這家小店就用餓了么做推廣

由於自己做產品,職業習慣原因,我會經常和老闆娘聊聊

問問她年費多少,總體效果怎麼樣,堂吃和外賣比例各佔多大,和淘點點對比效果咋樣,其它同行用得咋樣,看看它的後台界面,那些功能比較雞肋等等

聊過幾回後就能大概了解一下這個產品實用性。

加油,共勉!


(一)產品概述

(1)體驗環境

對於app來說,無非就是體驗產品所用的機型,系統,然後app版本,體驗時間,體驗人等方面的信息。

(2)產品的概括或簡介說明

這個就是簡單幾句話概括一下這個app是什麼,用來幹嘛的。

注意:有心的話,在這裡還可以闡述一下你對這個app的品牌的想法,比如說這個applogo你是怎麼看的,這個logo能夠傳達什麼樣的理念或者信息,同時也可以順帶貼上官方的 slogan,然後說說你對這個slogan的看法,從而對產品有一個宏觀層面的判斷。

(3)產品定位

產品定位就是:為誰提供什麼樣的服務或功能,解決的是這些目標用戶的什麼需求。

把這個闡釋清楚之後,自然而然就引出了下一步要做的事情:用戶需求分析。即產品既然是這樣定位的,那麼我們就要知道這個「誰」到底是誰,我們是通過「什麼辦法」來解決這個「誰」的「什麼需求」的。

(4)用戶需求分析

A 用戶是誰——「誰」

搞清楚到底哪些人是產品的目標用戶。

B 用戶特徵——「誰」

目標用戶的特徵,角色分析,用戶畫像等。

C 目標用戶的需求——「什麼需求」

講清楚這些用戶現在有什麼樣的需求,然後當前這個行業發展前景比較好,市場廣闊,需求量大,會是一個不錯的機會,但是當前市場上的產品或者服務無法很好地滿足這個需求,甚至根本無法滿足這個需求,那麼用戶就需要一個更好的產品來滿足他們的需求,這時候就需要一個更優的解決方案,需要一個更好的產品,這裡就自然引出了這個app的解決需求的方案或辦法。

D解決方案——「什麼辦法」

由於用戶的這些需求在當前市場環境中無法得到更好地滿足,那麼這個產品提供了一個什麼樣的解決方案來更好的滿足這個需求。

這裡主要從兩方面去談:一個是核心功能點,即在核心功能上有什麼樣的特色創新或者優勢的地方能夠給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另外一個效果體驗方面的,無論是視覺或者交互方面,又有哪些更好的體驗。

注意:這裡的解決方案不需要結合產品界面來具體闡釋,只需要簡單羅列出這個app所能提供的解決辦法(功能或服務)即可。

E 用戶使用場景

既然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套解決方案,那麼我們就要分析用戶一般會在什麼情況下使用我們的產品,這款產品的用戶使用場景有哪些,分別又是怎樣的情況。

(6)市場狀況現狀和分析

關於市場狀況的分析,之前在你準備的時候已經獲得了很多數據,在app annie等地方查找的數據就可以用來分析當前的市場現狀,並且給出一些個人看法,主要包括以下兩個主要方面:

A 行業分析——

當下的市場狀況是怎樣的,行業的現狀如何,這個市場多大,用戶需求量如何,發展空間怎樣,將來會不會成為新的風口?也就是根據數據,談談對這個市場未來的一些個人看法,並給出理由。(比如說當前這個行業發展前景比較好,市場廣闊,需求量大,然後同質化產品較少,是一個不錯的拓展機會)

B 市場數據(產品數據)——

這個app所佔據的市場份額如何,與主要競爭對手的比較。然後根據比較得出一些結論和你的建議。

(二)產品分析

(1)產品結構圖

根據你對產品的了解,把app的產品結構圖畫出來,通過結構圖你就能得出這個app的各個功能所在的層級,核心功能的深淺,功能是如何分類規劃的。

然後根據這個結論,你就可以進一步分析哪些功能的分類比較合理,哪些不合理,哪些功能入口放的太深,不易被用戶知曉,哪些不重要的功能又放在很明顯的地方,這裡就可以提出你對這些問題的一些看法和建議。

(2)用戶使用流程圖

你是用戶,你把所有的功能都熟悉了之後,把用戶的使用流程圖畫出來,通過流程圖你就看到用戶在實現需求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事情,需要用到哪些功能。

在這裡就不需要繼續展開,因為下一步在進行功能體驗分析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根據用戶使用流程圖的路線一個步驟一個步驟的去體驗app的功能。

注意:

A、如果一個app只是專註於解決一個需求,那麼用戶使用流程圖的路線基本上就只有一條,那麼根據這條路線進行分析即可;

B、但是如果這個app比較複雜,功能很多,能夠解決的需求也比較多,那麼用戶使用流程圖的路線可能也會有很多條,這個時候你不可能所有的路線都去進行分析,你只需要挑少數幾個核心需求的用戶使用流程路線進行分析即可。

舉例來說,淘寶app的功能很多,那麼你就可以著重分析實現購物的這個流程,而對於拍賣,淘寶頭條,聚划算可能就暫時不要去涉及,畢竟這個app包含的功能太多,是無法在短時間內進行全方位分析的,人家運營這個app也是需要依靠很多的團隊,你想全部涉及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就可以截取其中的某一個或者某幾個用戶使用流程的路線進行分析,這樣也更容易專註,盡量不要大而全,大而全則很難深!

(3)功能體驗分析——這個應該算是體驗報告中最重要的地方

在這裡,你就需要根據前面的用戶使用流程圖中的步驟,採用任務走查法,在需要經歷的頁面中逐個去走一遍,在這個過程中看看有哪些問題!

在這個過程中,你會清晰地了解到用戶在實現需求的過程中需要經歷哪些事情,使用哪些功能。那麼在這時候你就需要從兩個層面對這個過程進行分析:

1、宏觀層面:這個就是在整體上對所有頁面進行一個把握和分析。比如,某個需求或任務對用戶來說是否有必要?完成這個任務是否走的路程太長?核心功能點的入口是否放的太深?在這裡你就是需要從宏觀層面把功能或者體驗方面的優缺點講清楚,對於缺點方面要給出建議,說說你覺得應該怎麼做。

2、具體層面:這個就是對單獨的頁面進行逐頁分析。比如功能方面的問題,某個頁面的存在是否多餘或雞肋?這個功能放在這個頁面是否合適?或者體驗方面的問題,這個其實在你做準備的時候已經進行了記錄,比如,某個按鈕是否引導性夠強?按鈕會不會出現誤導?視覺方面會不會有干擾?頁面會不會很難看?交互是否夠明確?這裡要注意的是,對於體驗方面要注重第一感覺。同樣,無論是功能還是體驗方面的優缺點,都需要講出來,對於缺點方面要給出建議,說說要怎麼做才能更好。

注意:

在做產品功能體驗分析的時候,也有很多人是按照用戶體驗的五要素這個角度來做的:

A戰略層——這一層面分析的是產品的用戶目標和產品目標,需要對用戶進行分析,這個類似上面說的用戶需求分析,包括用戶畫像,用戶需求,產品的定位,產品的特色等等。

B範圍層——從產品提供的功能或者服務層面來分析,包括產品有哪些主要功能,逐個分析這些主要功能,並且說明這些功能之間的關係。

C結構層——這裡就需要畫一個產品的結構圖或者架構圖,分析產品各個功能所在的層級,功能的深淺,功能的入口,功能之間的關係,功能的分類,並且逐一分析其中的優缺點。

D框架層——這裡主要就是對產品的界面設計,導航設計,以及信息設計進行分析,並得出優缺點。

E表現層——這裡就是分析產品UI,即配色,整體風格,頁面布局等等方面的優缺點。

不過我認為根據用戶使用流程路線來體驗產品功能的思路會更合適,這更符合一個普通用戶使用產品的邏輯思路(也許產品經理的思路會跟產品普通用戶的思路不同,但是我們應該考慮的正是普通用戶的思路),並且對於比較複雜的app來說,如果從五要素層面去分析,那麼分析的內容將會很多很複雜,並且容易流於表面;但是如果從用戶使用流程路線來分析,提取幾個核心路線去分析,那麼也就會更專註更深入,對於產品也就更有益。

當然,如果你就是要從用戶體驗五要素層面去分析,那麼你也可以在事先先確定你想要分析的是哪個或者哪幾個主要功能,然後再根據五要素去分析這些功能,這樣也是可以的。反正就是盡量避免大而全。

還是那句話:大而全就很難精,流於表面的分析是沒什麼意義的。

(三)競品分析

在對app本身進行了深入分析之後,那麼就需要與競品進行橫向方面的分析了。

對於競品分析,你還是可以從兩個角度去進行:

1、宏觀層面:需要了解這個app的主要競爭對手有哪些?當下的市場格局是怎樣的(這個其實在之前市場現狀分析的時候已經提到了)?競爭對手是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或者解決方案來滿足用戶的需求或者解決類似的問題?競爭對手的優缺點有哪些?對於我們有什麼借鑒作用?

2、具體層面:競爭對手有什麼優秀的功能?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功能差異在哪?UI或者交互方面有什麼區別和可參考借鑒的地方?通過比較這些得出我們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

注意:在這裡對競爭對手的分析不需要太細緻,一般來說把競爭對手戰略層面、功能層面以及體驗層面的優缺點羅列出來,然後在旁邊附上對於我們的產品的參考價值,即我們如何參考借鑒競爭對手的優缺點。

(四)用戶意見

從app store,知乎等等相關渠道去搜索關於用戶對於產品的評論意見方面的信息,挑出一些比較有代表性的羅列出來即可,目的是為了藉助其他用戶的評論來論證前面你的產品功能體驗方面的一些說法,並不需要進行分析,不過可以附上你對這些用戶意見的一些總結,比如說大家都任務某個功能好或者不好,大家都覺得有什麼問題或者產品哪個地方很舒服等等。

(五)如果我是PM

此時,如果把自己定位在這個產品的PM角度,那麼我們就需要站在戰略層面對產品進行一個分析。

這個分析算是對產品的總結性的建議,需要站在更高層面去思考產品的問題和提出建議,比如說對產品的方向有一個更新的思考,對產品的商業模式或盈利模式有更深刻的理解或見地,未來有沒有什麼可開拓的新策略等等方面。

同時,你也可以總結自己對這個app以及競爭對手產品的使用感想,說說對用戶群體市場的理解,以及有沒有什麼可以深入挖掘的需求。

注意:如果你對產品以及行業的把握還不夠,那麼這裡最好還是不要涉及過於戰略性的內容,因為一不小心可能就變成班門弄斧了。

(六)運營

對於運營方面來說,在產品體驗報告裡面可以省略。一方面這是產品體驗報告;另一方面,你作為局外人,在不熟悉產品的運營規劃的情況下,是很難去把握這個運營思路的,而且這也需要豐富的經驗。

不過,稍微提一些你的建議倒也是可以的。

到了這裡,產品體驗報告的寫作框架就算是規劃好了,後面要做的就是專註於具體的內容,然後把內容填進報告之中即可。

當然,這個框架只是一個通用的框架,對於產品體驗報告來說,你還需要考慮報告面向的對象,對象不同,寫作和思考的方式會有所不同,側重點也是有區別的。

但是我覺得總體的思路大抵如此,根據對象不同,你要做的就是在這個總體思路的基礎上進行修改調整即可。

關於產品經理的其他文章可以關注我的簡書,搜索「休言萬事轉頭空」即可!


題主寫的是體驗報告,具體的問題 @張亮-Leo♂ 都提到了。

競品分析這種形式非常考驗產品經理的功底,基本面試的時候候選人一份競品就可以反映他的產品功底。

首先,不同級別的產品關注的點是不同的,新人最關注的往往是交互、展現級別的內容。

而有一定經驗的會開始關注用戶、運營策略、數據以及結合定位進行一些綜合分析。

更有甚者,通過自己的渠道關注產品以及上下游和產品線狀況,結合市場、公司與行業分析。

其實競品分析的精髓就是將產品最核心的部分進行拆解和剖析,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過程。不同產品不同業務所處的階段不同,核心部分不同,分析角度也不同,所以具體的分析方法只能靈活應變,而結論更是考驗真實水平的部分。而具體的文檔形式則可以相當靈活,重要的是在於你是如何看待這個產品,從你的分析就能看出思路和思考深度,配合面試時的問詢,能依賴的只有自己不斷的學習和積累。

前路漫漫,還請題主多加努力。


我自己總結的一個框架

========歡迎關注我的微信公眾號=======


不管你寫的咋樣繼續用心去做這些東西總會有收穫的,加油。不管你做什麼都會有人噴的,所以不用太在意那些話。


我要是面試官,看到第一頁標題大大的「Iphone」就直接扔垃圾桶了


十個要點寫好數據分析報告

數據分析報告是通過對數據全方位的科學分析來評估,為決策提供科學、嚴謹的依據,降低風險。數據分析報告是整個分析過程的成果,是評定一個事件的定性結論.

既然數據分析報告這麼重要,那該如何寫好它呢?

第一,做之前先搭建框架。好的分析肯定是有基礎有層次,並且層次明了才能讓閱讀者一目了然,架構清晰、主次分明才能讓別人容易讀懂,這樣才讓人有讀下去的慾望。

第二,必須要有相應的結論。結論一定要明確,如果沒有明確的結論那分析就不叫分析了,也失去了他本身的意義。

第三,分析結論要少而精。如果可以的話一個分析一個最重要的結論就好了,很多時候分析就是發現問題,如果一個一個分析能發現一個重大問題,就達到目的了,不要事事求多,如果別人看到問題太多,結論太繁,不讀下去,一百個結論也等於0。

第四,結論基於數據分析。太主觀的東西會沒有說服力,如果一個結論連你自己都沒有肯定的把握就不要拿出來誤導別人了。

第五,分析結論有可讀性。這裡是指易讀,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閱讀習慣和思維方式,寫東西你總會按照自己的思維邏輯來寫,你自己覺得很明白,那是因 為整個分析過程是你做的,別人不一定如此了解,所以要考慮你的分析閱讀者是誰?他們最關心什麼?你必須站在讀者的角度去寫。

第六,數據分析報告圖表化。用圖表代替大量堆砌的數字會有助於人們更形象更直觀地看清楚問題和結論,當然,圖表也不要太多,過多的圖表一樣會讓人無所適從。

第七,報告要有邏輯性。通常要遵照:1、發現問題--2、總結問題原因--3、解決問題,這樣一個流程,邏輯性強的分析報告也容易讓人接受。

第八,基於可靠數據源。其實很多時候收集數據會佔據更多的時間,包括規劃定義數據、協調數據上報、讓開發人員 提取正確的數據或者建立良好的數據體系平台,最後才在收集的正確數據基礎上做分析,既然一切都是為了找到正確的結論,那麼就要保證收集到的數據的正確性, 否則一切都將變成為了誤導別人的努力。

第九,要有解決方案和建議方案。你既然很努力地去了解了並在了解的基礎上做了深入的分析,那麼這個過程就決定了你可能比別人都更清楚發現了問題及問題產生的原因,那麼在這個基礎之上做出的建議和結論想必也會更有意義。

第十,不要害怕得到結論。分析就是為了發現問題,並為解決問題提供決策依據的,發現產品問題也是你的價值所在,發現問題,在缺陷和問題造成重大失誤前解決它就是分析的價值所在了。

本文提供:會點網http://HUI.NET袁帥


教你怎麼輸出一份高逼格的產品體驗報告

同學們在找實習、找工作時,許多公司除了要求攜帶簡歷之外,還會要求輸出一份該公司產品的體驗報告。這可難倒了不少同學,下面小編以應聘寶安卓客戶端為例,為大家詳細講解一下產品體驗報告的寫法。(此處應該有掌聲)

應聘寶體驗報告[1]

一、定位分析[2]

包括但不限於產品定位、用戶定位,還可加上市場定位等內容。用戶定位主要包括:簡述目標用戶群體、產品能為這些群體帶來什麼幫助。

1.1 產品定位

應聘寶是一款移動端的求職輔助應用,旨在解決大學生尋找互聯網行業的工作時會遇到的一系列困惑,包括簡歷的撰寫、筆試答題方法與技巧、面試經驗及技巧、專業能力不足等。通過在這些方面為用戶提供個性化服務來幫助提高應聘成功率。

1.2 用戶定位

應聘寶的目標用戶為希望找到互聯網行業好工作的同學。這包括了準備找實習或正式工作但缺乏相關經驗的新人、找工作碰壁,急需收穫信心的應屆畢業生以及對現有offer不滿意,渴望提升自己的有志之士。

這些人共同的特點是對互聯網行業充滿了興趣與熱愛,渴求獲取知識,擁有極強的學習能力,但會缺少專業人士提供的專業幫助與建議。為此,應聘寶致力於提供專業詳盡的輔導,從行業職位介紹、簡歷指導改寫、刷筆試真題、面試技巧講解、牛人一對一親身說法等各大方面幫助用戶完成拿到互聯網名企offer的夢想。

二、功能分析[3]

有條理地分析產品的若干個主要功能,部分功能可合併說明。

主要包括:目前功能簡述(你的理解)、功能為用戶帶來的好處等

2.1 查宣講

快速、方便地獲取近期宣講會信息並提供分享、收藏、校外導航、校內指路等功能。

這個功能通過向用戶提供完整地招聘信息,解決用戶費時費力搜尋信息的痛點,為用戶走向企業之路開闢了一個方便的入口。

2.2 刷真題

提供分大類的名企招聘筆試真題、綜合性題庫及部分答案;支持用戶生成回答並與其他用戶分享、交流。

投遞簡歷後公司通常會進行一輪筆試考核,筆試一般會篩選掉大部分求職者,這也突出了平時做針對性訓練的重要性。

2.3 學技巧

提供分專題的求職相關優秀文章,包括百強互聯網企業大揭秘、各熱門崗位全面立體化解析等。供求職者學習。

許多同學剛接觸互聯網這一領域,對很多問題(例如產品經理是做什麼的)還一知半解,又苦於周圍沒有專業人士可以諮詢。這一板塊就提供了許多優質內容以幫助用戶利用碎片時間獲得提升。

2.4 其他功能

登錄功能以及個人信息有利於未來對用戶間交流功能的擴展;

積分系統則會在將來聯繫起其他功能,使它們形成一套完整的產品體系;

約導師則給用戶一種全新的體驗,用戶通過模擬面試環節、向牛人諮詢來尋找自身缺陷並加以改進。

從這些功能點的設置上,能看出應聘寶的野心及決心,它希望為用戶的求職提供全套解決方案,以萌生進入互聯網行業的念頭為起點,以拿到offer為暫時的終點。

三、交互分析[4]

交互分析主要從整體上分析產品的用戶界面、操作難易程度、圖標理解的難易程度、是否存在閃退現象、是否存在明顯bug等。也要說明不足之處。

3.1 應聘寶整體UI簡介大氣,顯得非常專業;

3.2 文字與圖標的配合讓使用者很容易理解每個功能的用途和操作方式;

3.3 客戶端整體操作流暢,較少出現閃退、嚴重bug的現象;

3.4 查宣講頁面數據較多時存在操作困難。

四、優化建議[5]

優化建議可按功能分析的順序依次提出。

建議一般包括:解決現有bug,你認為未來可能會新增的功能,你心目中需要加上的功能。

一定要就其中某一點給出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提出應該增加什麼功能。

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包括:方案理由、調研數據、開發成本、運維成本、預期目標等。

4.1 關於查宣講

輔助用戶管理自己的未來行程,提示用戶未來幾天內需要參加的宣講會;

提供用戶自定義備註,讓用戶能夠提醒自己的著裝、攜帶資料等;

除了宣講會,還可加入實習信息、招聘信息等方面的查詢。

4.2 關於刷真題

提供更精準更易檢索的行業細分真題,讓用戶做到有的放矢;

真題中優秀的內容可以沉澱下來,供用戶分享、交流;

鼓勵用戶貢獻自己的答案並與其他用戶交流。

4.3 關於學技巧

突出欄目細分模塊,讓用戶能夠更加直觀地選擇自己需要的內容;合理優化文章分類導航,適當加入專欄、活動、用戶論壇等入口以豐富這一板塊;增加更多更精華的原創經驗,有利於與市場上產品產生區分度。

4.4 關於約導師

增強用戶與導師的互動,讓導師不再有高高在上的感覺,起到更好的提高面試技巧的作用。

五、競品分析[6]

尋找2個左右的競品,簡單描述存在競爭的功能點,隨後分析二者相比的優缺點。最好通過截圖來完善你的表達。

注意客觀分析,並不能一味討好你分析的產品。

競品一:某網站

某網致力於查詢宣講會、實習信息等。擁有簡單的操作流程,且將贏利點放在了和用人單位的人才交流上。在web端相對應聘寶優勢明顯。

對於用戶而言,查詢宣講信息等只是一個開始,用戶需要更多更好的功能輔助完成全部的面試流程,而應聘寶能在從崗位入門到順利拿到offer這一整套環節幫助用戶成長。

競品二:某網站旗下app

該app在競品一的基礎上增加了部分求職攻略。該網站多年來致力於校園招聘,用戶量龐大,短期難以撼動。

該app求職攻略全部為文字版,不如應聘寶的多樣立體化攻略;且內容多從網路中扒取,質量不高,應聘寶正努力獲取最優質的內容並沉澱在產品當中,相信在未來會惠及全行業畢業生。

注意事項:

[1]產品體驗報告一般包括但不限於以下要點:定位分析、功能分析、交互分析、優化建議、競品分析等。

除了主要要點,還可加上市場數據、發展前景等。但這些並不是核心要點。

[2]包括但不限於產品定位、用戶定位,還可加上市場定位等內容。

用戶定位主要包括:簡述目標用戶群體、產品能為這些群體帶來什麼幫助。

[3]有條理地分析產品的若干個主要功能,部分功能可合併說明。

主要包括:目前功能簡述(你的理解)、功能為用戶帶來的好處等

[4]交互分析主要從整體上分析產品的用戶界面、操作難易程度、圖標理解的難易程度、是否存在閃退現象、是否存在明顯bug等。也要說明不足之處。

[5]優化建議可按功能分析的順序依次提出。

建議一般包括:解決現有bug,你認為未來可能會新增的功能,你心目中需要加上的功能。

一定要就其中某一點給出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而不是簡單提出應該增加什麼功能。

更加具體的解決方案包括:方案理由、調研數據、開發成本、運維成本、預期目標等。

尋找2個左右的競品,簡單描述存在競爭的功能點,隨後分析二者相比的優缺點。最好通過截圖來完善你的表達。

注意客觀分析,並不能一味討好你分析的產品。

http://weixin.qq.com/r/IEg2LoPE0d6urcdN9x0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提供一個可以快速建立的分析框架:

核心用戶群:是誰,他們的訴求是什麼?

為核心用戶群提供的核心價值:是什麼,以怎樣的方式和路徑提供?

提供的價值和服務質量評判維度:從哪些維度評判?在這些維度上這款產品做的怎麼樣?

舉個例子,

分析一款貸款平台產品的框架應該是怎樣的?

核心用戶群:想要貸款,不知道該去哪貸款,哪裡能批下貸款,自己是否滿足條件的人群

為核心用戶群提供的核心價值:告訴用戶哪裡能獲得貸款(甚至直接向用戶提供貸款),獲得貸款的條件,和代價

提供的價值和服務質量評判維度:信息廣度,精準度,成功率

分析一款陌生人社交產品的框架應該是怎樣的?

核心用戶群:想結識陌生人的都市人群,社交目的性強烈

為核心用戶群提供的核心價值:具有刺激性的社交動力,陌生人相遇的場景+渠道,感情或慾望得到慰藉。

提供的價值和服務質量評判維度:社交活躍率,響應率,成功率

以上只是一個方法框架,具體的分析細節還要因不同產品而異.


先拋觀點: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寫出來的頂多是體驗報告,而且更大可能寫出來的是基友你個人的不靠譜的體驗報告。

再說結論: 寫產品報告無外乎這麼幾個目的:

1你自己愛好這個,寫著自己玩或者和同好之間或想交流,這個可以。

2為了應聘初級的產品崗位

3真的想把這個報告寫好或自己覺得很牛逼

僅就2來說吧,你只需要做到你的分析報告有條理有邏輯,能自圓其說,能讓看報告的人覺得你對這行業/互聯網是感興趣的,了解一些常識和名詞就足夠了,如果你能不小心說中某一兩個關鍵點,即使不夠深入也能確保你進面試

實話說前面的1,2,3都是我親身經歷過的。補充點背景,極度熱愛音樂並在使用音樂產品的時候有很多不爽的點也形成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大三的時候自己畫了一個基於音樂播放的產品模型,畢業的時候寫過豆瓣演算法分析和改進報告。有時為了1,有時為了3,有時1,3和2結合起來,當時寫完後覺得我真他媽牛逼,不去蝦米/豆瓣完全是他們的損失,但是,就是有但是兩個字,後來隨著自己在音樂公司呆過,對這個行業更加深入的了解,以及產品經驗的增加後,現在回頭看自己過去寫的分析報告和當時的想法,說好聽點太外行,說難聽點就是不入流,一個沒有任何行業經驗,僅靠自己的對產品體驗上的意淫,最終寫出來的只是空洞無用的廢話。

自爆家醜,這是鏈接,感興趣可以去看看:Odin_Father_新浪博客

而我也見過不少整天扯互聯網的非互聯網業內人,也有給公司做諮詢所謂高大上的諮詢人士,要麼滿口互聯網上的一些熱詞,分析的頭頭是道指點江山,要麼說出來的東西毫無用處。

哦,對了,順便說下你看看我寫的分析報告是不是按照最前面那兩位說的做的,當然我並不是說前面說的不對,而是他們說的對而且你可以選擇按照這樣的思考路徑和模式去寫。但是,還是那個但是你看1,2樓給你說的那些建議有幾個是你一個沒任何行業積累,沒有接觸數據,不懂這個行業怎麼運作的剛畢業的大學生能知道的能會的能寫得出point的。

補刀:你要是個天才可以無視我前面說的話。我說的是更大可能情況下的一般人。

最後再告訴你怎麼做:有什麼巧妙的辦法能讓人覺得你喜歡這個行業,對這個行業不算完全外行,有一些常識從而能給你進一步面談的機會的做法呢?

答案是有的,我的建議是盡量不要去寫大而全的一個完整的網站或產品的分析報告,找一個點,深入去挖掘,然後就這一個點談談你的體驗,你的分析,你的看法,最後給出你的建議。盡量不要扯什麼界面不美觀,哪裡的體驗反人類。你可以嘗試分析它的流程(常見的比如支付流程,登錄流程,產品引流路徑等等),也可以嘗試分析某一個模塊的演算法邏輯,推薦邏輯,排序邏輯是否合理。

相信我,任何公司或面試官招你是讓你幹活的而不是讓你提建議的,而這樣做,能給面試官一個肯鑽研,肯動腦而且踏實的印象--這其實就是產品的主要工作內容辣。

說了這麼多,是因為想讓那些對產品這個行業有夢想有理想的同學在求職這一步能夠避免犯錯,同時給你提供一些切實可操作的建議,就醬~

出關第一答,還是很開心的~


可能我的回答比較適合新人小白,因為本豆就是小白,下面是我各種查資料之後總結的產品分析模板,知乎首答,希望大家多多鼓勵。

產品分析可以從用戶體驗的五個要素考慮: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然後再通過產品整個發展歷程的大事件(運營事件是重點)、產品發展的各個階段、版本的更新迭代去分析產品,最後得到結論並對現有產品提出一些建議和展望。

產品背景(戰略層)

  1. 產品介紹:包括產品的介紹以及公司信息。

  2. 產品定位:思考產品的定位。

  3. 目標用戶:產品的目標用戶是誰?這個群體有多少,也就是市場容量。

  4. 典型使用場景:包括用戶是誰?滿足了哪些需求?要解決的痛點是什麼?

  5. 盈利模式(商業模式分析):免費產品和付費產品兩種。

  6. 產品發展歷史大事件。

  7. 競品分析:利用表格將需要分析的維度羅列出來,如目標用戶、盈利模式、核心功能、UI和UE等,進行簡單的信息對比分析。

產品功能設計分析(範圍層)

  1. 核心功能設計分析:將產品的核心功能體驗一下,可以通過畫核心功能流程圖或核心業務邏輯圖理清流程,再分析這個流程是否夠簡化,可不可以再簡化,這個功能是否能滿足用戶的需求,是否是最優的方式。

  2. 其他功能設計分析:比較亮點的功能可以再分析一下,方法如上。

產品結構分析(結構層框架層)

  1. 產品信息架構圖:用思維導圖工具理清產品的信息結構,然後看這個結構是否合理,是否簡化,是否流暢。尤其關注核心功能,核心功能是第一層級,其他功能在二三層級,一般不會出現第四層級。網站的話就看它的導航設計。

  2. 產品框架:把自己當成用戶,去感受產品,頁面跳轉、按鈕設計、照片、文本等等是否達到最大效果。

產品視覺與交互設計(表現層)

  1. 視覺模塊分析:從大到小,從頁面布局到頁面元素。頁面布局將頁面元素模塊劃分,再分析其在各種情況下給用戶帶來的視覺效果。頁面元素需要考慮諸如按鈕位置、文本大小、輸入框、圖片、配色等諸多元素。

  2. 交互模塊分析:考察元素的交互狀態、網路異常、形狀變化等。

這個本豆也不懂,推薦大家看書學習,入門書籍《交互設計之路》《軟體觀念革命:交互設計精髓》。

產品體驗過程記錄

從一個目標用戶和一個產品的兩種角度去分析。做好記錄,把整個體驗環節中的問題詳細記錄出來。包括體驗過程中的思考、心態變化、行為反饋。比如你在進行某個操作的時候,一下子找不到某個按鈕;你需要將這個過程記錄下來。當時心理怎麼想的,進行了哪種操作,如何解決的(或者沒解決)。再比如你在進入某個頁面的時候出現了一個特別的交互,這個交互給你的感覺是怎樣的,你當時的反應是什麼樣的。

產品發展歷程

  1. 通過分析產品安卓端下載量增長曲線、產品迭代版本、AppStore排名變化、AppStore總體評分情況分析產品發展主要經歷的階段。

  2. 迭代分析:對每個階段進行關鍵版本分析、用戶評價、運營情況,總結各個階段的特點。

  3. PS:推薦三節課的新書《獨角獸之路》,介紹了20款獨角獸產品,培養產品觀,學習他們的分析方法很棒哦。

總結

充分利用波士頓矩陣、SWOT分析、信息對比、麥肯錫八分法及自己的感受對產品進行總結,包括對產品未來發展的展望和產品改進的建議等。

PS:兩天的血汗了總結啊!贊一個吧~~~

http://weixin.qq.com/r/IER_ZqDE3f2ireQF9xEy (二維碼自動識別)

歡迎和我一樣的產品新人關注我的公眾號,我們一起學習進步啊!


得去上金波老師的課


自從做了產品,現在做什麼事情都寫個結構 _(:з」∠)_


非常感謝你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仔細看了一下你的報告,我就不指你的細節上面的問題了,上面幾位已經都給你發出來了。

1.分析和體驗的區別,體驗是你對事物的感受,而分析是感受背後深層次的東西,這兩者的區別你得區分清楚。

2.你寫這個東西想用來幹什麼,想展示你的哪一面,例如想展示你的文字功底?ppt美感水平?行業的獨到見解?想清楚這個在去做。

3.上面有為朋友說的很好,你去實際了解一下可能比你這個要清晰很多,看了你這個報告我的感覺是一個興趣愛好者在使用完某件產品後隨便拍腦袋一想出開的幾點意見,就像你吃了一道菜發現鹽少了你說了一句鹽少了一樣。

我給你的建議:

1.用心用用這個東西,用心去感受,然後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考慮滿足了你的需求沒有,沒有滿足的話,怎麼樣才能滿足。

2.你這個東西是打算給誰看的,什麼樣的形式最好,ppt還是word還是?

3.多看看範例性ppt,參考別人的格式

大概就是這樣,我看完報告沒有發現什麼亮點,感覺沒有太用心。只是了解了一些皮毛就寫了這個,不是個深思熟慮的東西。


說了這麼多方法,沒一個拿出點案例來證明自己說的觀點,這是不是違逆了數據分析得出結論這點。


推薦閱讀:

互聯網產品運營人員的日常工作內容是什麼?
如何從測試工程師發展成為產品經理?
項目經理需要具備有他所管理的技術能力么?
產品經理的必讀書籍有哪些?
你怎麼看美樂時光這個APP?

TAG:產品經理 | 產品 | 產品分析 | 分析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