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耳式耳機是不是對耳朵的傷害比較大?
這個問題幾乎成為月經笑話了。。。聽力損傷只跟你聽歌音量大小有關,所以入耳式塞子相對良好的隔音性能使你在戶外聽歌所需求的音量相對還是降低了,所以。。。反而起到了保護作用。。。至於用平塞或者開放式頭戴耳機上街開大音量一樣會聾。。。
按比較公認的結論,入耳式耳機的優點是對聽力損傷小,缺點是過高的封閉性容易引起意外(比如過馬路的時候聽不到來車)。
另外,入耳式耳機對硅膠套的要求比較高,很多朋友試過幾十塊錢的雜牌耳機得到「入耳式耳機太難受」的結論……不予評價吧。
每次戴入耳式耳機時候,爸爸媽媽看到總會說對耳朵不好。實際上這種直感恰恰和事實是相反的。因為真正對耳朵造成損傷的是音量,而非音源的距離。很簡單的初中物理基礎知識,音量越大,對耳朵造成的壓力越大,也就越有可能造成聽力損傷。很多音樂家都有耳聾,可謂是職業病。
而入耳式耳機能把環境分貝降低10-15分貝,對聽力損上降到很小。很多人都會發現,聽起來差不多的響度,入耳式耳機只需要一點音量,而開放式耳機則需要把音量開得大得多。那我自己來說,我現在用的CKR10在手機和電腦上只需要開最小音量,之前用的蘋果自帶的耳機則要開到一半的音量。
還有另一個選擇,就是主動降噪耳機。但是選擇降噪耳機一是要注意重量,耳機太重了對頸椎不好,二是運動時不能用。
醫學上把噪音導致的聽力損傷叫做NIHL(Noise Hearing Loss),科學家發現NIHL發病部位並不是我們常說的中耳的耳鼓膜,是內耳的耳蝸。耳蝸是一個長得像蝸牛的部分,有著複雜的結構和生理機制。高分貝時,耳蝸上的聽覺細胞像被軋路機碾壓的小草一樣慢慢死去。但是科學家發現這些細胞在48小時之內可以恢復正常,這就是為什麼剛聽完一場搖滾演出時會出現耳聾,第二天就好了的原因。但是如果聲音太過強烈或者不停歇的長時間受高分貝刺激,這種傷害是不可逆轉的。
我比較期待Airpod能做成入耳式的,或者其他品牌的無線入耳式耳機。既可以運動時候使用,也沒有降噪耳機那麼大那麼重啦。我覺得除了
1、拔出來那塊塑膠會留在耳朵裡面。2、聽不見別的聲音容易在路上出意外。3、需要定期清理塑膠裡面的髒東西。
比較麻煩之外。它沒別的缺點了。自己音量太大怪人家耳機幹什麼。在給予耳膜同樣聲壓的情況下,任何音源對耳朵的損害是一樣的。也就是說,對耳朵的傷害與耳機類型幾乎沒有關係,而與響度成正相關。
我主觀上覺得是的,戴久了會痛,而且不開聲音也會痛。
對聽力的損傷取決於音量——響度,以及持續時間,這和耳機佩戴方式無關。但是長時間佩戴入耳式耳機,耳道空氣流通不暢,溫、濕度不能得到充分調節,可能引發腫脹、炎症。
聽力不知道,不過耳洞小的人很容易摩擦痛,戴的時候尤其痛。不是雜牌耳塞。
用的已經是森海送的四個規格里最小的了。可能是我耳洞構造奇特?
實際上不管多貴的耳機,你帶久了也會痛,你能做的就是盡量減小耳機的播放音量和耳機的使用時間
不一定。
首先必須認識到,如果耳機使用不當,還是會對聽力造成損害,不論是用哪種耳機。只是損傷程度取決於持續使用時間以及使用時的音量罷了。
如果儘可能的減少耳機對聽力的損害,就必須要養成正確使用耳機的習慣。例如:在嘈雜的環境下最好不要使用耳機,如果要用,也應使用入耳式耳機;學會控制耳機的音量,不宜過大;使用耳機一段時間後應摘下耳機休息一下,等等。
在下覺得,封閉式耳機在下絕不會選擇入耳式,還不如頭戴式呢!
我覺得不管是入耳、頭戴、封閉、開放、音量大、音量低,只要聽起來引起刺耳,不適的感覺的話那都是對耳朵的傷害。
正確的 科學的使用耳機 任何種類的耳機損傷體力的效果都是差不多的注意在入耳式耳機插入耳道的時候 會把耳道內的空氣柱往裡推 造成耳壓變大 很容易損傷聽力 這應該是入耳式損傷聽力的主要原因吧還有就是聲音不要開太大
推薦閱讀:
※有哪些 2,500 元以下的藍牙,無線或蘋果基座音箱值得推薦?
※想買個 2000 元左右的音箱,有什麼不錯的推薦?
※1000 元左右的電腦音箱有哪些推薦?
※在網易雲音樂聽《最愛你的人是我》的時候,為什麼耳機和外放不一樣?
※如何使用藍牙音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