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目前中國的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模式的發展現狀如何,發展過程中主要面臨哪些問題?

主要針對於民營農場或者農業。因為類似建設兵團這種肯定不算。

從我個人的接觸來看,各地區的發展明顯不用,例如東北地區在耕種方面一直都是大規模生產,但是在南方山區或者丘陵地帶,就較難實現。

我知道有一些企業會租種農村剩餘土地,組織自己的人手和機械集中生產。那麼民營企業中這樣的範例有多少?


謝邀。

躊躇了很久,不知道如何下筆。這個問題太寬泛了,結合自己親身經歷和探訪的案例來談談吧。我將題目再濃縮一下,問題補充里是談耕種,基本這塊是農作物種植,分為大田作物和經濟作物,前者就是糧食,後者就是水果、蔬菜等。我接觸的案例是褚橙、匯源和聯想佳沃,都是做經濟作物的。

先概述一下我的觀點:

第一,規模化經營的企業還是很少的,絕大多數仍然處於個體種植戶的階段。某些地方以政府牽頭,主打產地品牌,但是抗風險能力、技術改造能力、品牌溢價能力等還是不能跟企業經營相比。

第二,資本、產權、技術工人和知識產權,是農業規模化經營的四大障礙。

先談一個概念,如果按照公司經營來做的話,經濟作物的一個作業單元大概是30畝-50畝,一個經營管理單元是1000畝-3000畝。例如,我和朋友合夥做了一個100畝的葡萄園,大概就是兩三個作業單元,遠遠夠不上一個經營管理單元。這意味著,如果滿足於一般收入水平的話,足夠了。如果我們想做大,它只能是試驗田,積累種植經驗和培養隊伍。只有一個經營管理單元以上,才能有規模的經濟效益。

國家政策扶持的「家庭農場」標準是50畝(一年兩熟地區),或者100畝(一年一熟地區)。2013年統計平均面積是200畝,50-100畝的佔了70%多。

這樣看來,褚時健2002年開始種植褚橙,起步就是2400畝土地,是有足夠充分的理由。他後來又在新平縣漠沙鎮種了3000多畝,在永勝縣金沙江邊種了1300多畝,都是按照一個經營管理單元來計算的。

但是,土地經營權的規模集中在國內還是算少數的,達到家庭農場規模的都是少數,去年農業部的數據是87.7萬個,全國承包農戶平均經營耕地面積是7.5畝。

朱新禮打算將匯源果汁賣給可口可樂的時候,他的戰略重心放在了上游果樹種植上(當然,後來他出售計劃受挫,很是遺憾)。匯源收購蘋果的一個重要來源是山西運城。那裡是蘋果重要產地,幾乎家家戶戶都種植蘋果。

摘引一下我寫朱新禮文章的話:

每天早晨六點,他來到這個位於山西運城市萬榮縣高村鄉高村的蘋果園開始勞作,一直到中午十一點再回家吃飯。下午四點,他繼續在果園工作到七點。這個年產量三萬五千斤的蘋果園,全年就靠著史兆蘭夫婦倆打理。

1987年起,高村的農民開始種植蘋果。當地天太旱,一畝土地才出產小麥幾十斤。種糧食靠老天,老天不下雨就沒指望了。史兆蘭家的蘋果是1993年種下的,三年掛果,第四年開始有收成。

史兆蘭算了一筆賬,水2元一方,一畝地一次澆水要120方水,一年澆3次水,每年每畝地澆水費用720元。另外,每畝地化肥、農藥費用是400元,加上雜七雜八的費用,一畝蘋果地的成本約1300元,收入約4000多元。史兆蘭家的果園七畝地,年毛收入是三萬多元,利潤大概是兩萬元(不算人工)。

(史兆蘭給蘋果樹治病,2011年攝)

萬榮縣總共種植了七十萬畝蘋果,絕大多數種植戶都是像史兆蘭這樣的農民。2005年前,萬榮縣五十萬畝蘋果找不到銷路,最低賣到五六分錢一斤,堆積如山的蘋果爛在地里了。

匯源曾去安徽碭山調查,當地有幾十萬畝的梨,一名果農大約管一兩畝地。匯源去的時候正趕上水災,單兵作戰的果農根本無法為果園提供防洪、排澇的資金和設備,眼看著水果爛了。包產到戶作為階段性政策是可以的,長時間不行,抵禦不了風險。

四川蒲江是獼猴桃產地,聯想佳沃除了在當地收購了一個萬畝獼猴桃的四川中新公司,同時還希望和農戶們合作。佳沃的標準是30畝地以上的農戶,當地復興鄉副書記建議將標準降低到20畝以上。這個鄉共3900戶人,除去土地流轉給佳沃的,共2500戶種植獼猴桃,種植面積近27000畝,人均種植也就10畝地。

這就是中國規模化經營的現狀。

規模化的第一個障礙是資本。

2400畝的褚橙,我估算過從2002年到2009年,投入的資本大概是4000多萬元,果園修了足球場大小的水池,用於果林灌溉,引水工程大概花了幾百萬元,有機肥料廠、冷庫、鮮果廠大概花了900萬元。另外還有土地流轉費用、修路等費用。每年人工費用是200多萬元。這些錢是褚時健找他原來的部屬和朋友借的。

(褚時健的果園,2009年攝)

藉助外來資本,對種植業進行大規模投入,進行標準化生產,這才能保障產品品質能夠維持在一定標準之上。

而且,唯有企業才能真正為產品品質負責,因為企業希望通過品牌溢價來獲取更高的利潤。現在中國幾乎沒有農業企業品牌,絕大多數是沒品牌,有的是產地品牌。產地品牌同樣是沒有人能夠真正為它負責,包括政府也不能完全為它負責。

這也是為什麼國家在去年11月發布的《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簡稱《決定》)說: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賦予農民對承包地佔有、使用、收益、流轉及承包經營權抵押、擔保權能。鼓勵和引導工商資本到農村發展適合企業化經營的現代種養業,向農業輸入現代生產要素和經營模式。

我接觸的案例,匯源和聯想佳沃都是成熟的大企業,褚時健特殊的身份和經歷也使他比旁人更容易接觸到資本。他們在資本上的障礙很小,但對於很多想做得更大一些的農戶,或者想進入農業的創業者來說,資本還是一個比較大的障礙。

好在,中國消費者對吃得健康的需求旺盛,市場需求推動更多的資本進入農業,找錢比以前好找一些了。

但是,對於經營農作物種植這塊的創業者或者公司來說,土地流轉的問題依舊是障礙。

土地分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塊是分割、獨立的。如果你進入某個農村想獲得一些土地的經營權,你需要跟村裡挨家挨戶地談,非常分散、費力。萬州區高粱鎮新店村,匯源租賃了一千多畝土地,用於種植柑橘,租金一百多萬元。

全國人均耕地面積1.39畝,新店村不足八分地。新店村種田的人基本是五六十歲的老人。壯勞動力基本外出務工。最初,匯源租賃土地,涉及到十五個生產小隊的土地。農民不幹,天天吵,天天鬧,一個生產隊至少開上三十次會才通過。因為種田的基本上是老人,土地是他們的保障,萬一匯源垮了怎麼辦?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聯想佳沃也曾經在某個地方做土地流轉,希望是10000畝,最後只弄來7000畝。

對於農場來說,方方正正是最好管理的。但是因為可能某些農戶不願意出租田地或者扯皮,你有可能弄出一些奇怪的形狀——我那100畝葡萄園,大概就是一個不規則的「凹」字形。而且,農戶為了獲得更多的青苗賠付,還有會將青苗插得密密麻麻的,讓企業土地流轉的初始成本很高。

這些都算小節了,最大的問題還是在於,土地流轉權利的保護問題,經營權是沒有相關的、比較完善的產權保護法律的。就是中央政策出台,跟農戶簽流轉協議,村民大會通過,到農經站備案,協議是非格式合同。不像你買套房子,土地也只有使用權,但至少有個房產證。

現在,有些地方做試點,比如成都就是經營權證,市農委給你蓋章確認:一旦證件從我這裡流轉給你了,我就不能輕易拿回來。協議則很微妙。

規模化經營還有一個問題是,精細管理的人才在哪裡?要提高單畝產量,保證多年產品品質和產量的穩定,並儘可能抗衡天災,自然要採取很多科技含量高的設備和技術,進行精細化管理。

一個現代農場應該是怎樣的?聯想佳沃提出來的,有這些的細節:例如在土裡埋感測器,根據土壤含水量測算,自動啟動澆水。衛星遙感技術,每周發送照片給你,根據圖像判斷哪些地方長得不太好,再派技術人員過去。而不是每天在果園裡轉來轉去。

跟佳沃集團總裁陳紹鵬談到科技如何改造農業的時候,我還是蠻吃驚的,原來國外的農業技術已經到這個地步了。但是,問題就在這裡了,誰來操作這些設施?國內都把農業當做苦哈哈的、沒檔次的工種,沒錢沒前途,還形象不好。

聯想佳沃就很缺技術和管理工人,他們採取和學校定點合作,定向培養人才的方式來解決這個問題——見效也要若干年了。

就算你要把現在種田的農民變成農業產業工人也是費勁、漫長的過程。號稱世界工廠的中國製造,從八九十年代的小作坊,到今天按十萬人計的大型代工廠,工人的技能素質、管理意識又提高了多少?

而不像工廠流水線可採取嚴格的管理措施,種地的農民是一群極難管理的人。而且,很多人種了十幾年的地,也未必等於專業。就像蒲江種獼猴桃的農民一樣,當技術員給他們講解獼猴桃是淺根系植物,很多人還不知道這一點。

(聯想佳沃蒲江獼猴桃基地,2013年攝)

聯想佳沃蒲江獼猴桃生產基地是,從2010年開始,公司實行管理承包。300多戶將土地流轉給中新公司的農民,又反向承包了這萬畝果園的日常管理工作,按照每戶勞動力數量,一戶負責二三十畝。技術人員每月根據公司制定的生產要求,組織、指派、監督農戶完成工作。公司按照承包協議支付工資,工資以略高於當地平均務工收入水平計算價格。

但是有問題是,遇到夏澇,雨水將獼猴桃的根都泡爛了,果子結得少。如果是自家田地,責任心更強,想法設法排水,但是給公司種地的農民有些人就簡單按照流程執行,到點上下班,不會額外操心。春旱的時候公司聘請的農民灌水也沒有給自家澆地那麼勤,那麼深,有些農民就表面灑一層。聯想佳沃採取技術員監督、種植部巡查、技術部抽查這三層監督機制來規範承包戶的田間作業行為,但這隻能治標。後來,他們對部分農民實行以產計酬的方式。那些以產計酬的農民因為灌水機器分配不過來,會主動要求「把那機器給我,我再加班兩小時。」

褚時健採取的方式是,所有的土地都歸他經營管理,他又僱傭那些將土地流轉給他的農戶做農業生產工人。褚時健每年人工成本200多萬元,一部分是支付給農民的。果園按照面積又轉為承包給農民管理,每月支付農民500元工資做生活費,到摘果的時候,按照公斤數量給予農民獎勵。2009年一公斤0.5元,每戶果農產量能達到四五十噸,也就是兩萬元的收入。褚時健採取激勵措施,將果園的利益與農民利益捆綁在一起。目前看來,也就是這樣的辦法了。

知識產權是比較少被人提起來的問題,如果我不是接觸到聯想佳沃,我也不會知道這個問題。聯想佳沃在蒲江的獼猴桃品種叫做金艷,是有完整的知識產權的。有這個,才有在全球市場上的定價權。匯源在萬州那裡與柑橘研究機構有很深的合作關係,但我不清楚他們在知識產權上是怎樣的。褚時健的「褚橙」我也不清楚。

大概就寫到這裡吧,總體上,我看好未來現代農業在中國的發展。不過,即使是佳沃這樣資本雄厚的企業,也不可能全部弄成企業直屬大型示範園,這樣企業成本很高,也不是政策鼓勵的。國家依舊鼓勵以家庭農場、合作社這種規模的為主。未來現代農業的經營,可能就是企業直屬大型示範園+農村合作社、家庭農場這種組合模式。前者可提供苗木、技術給後者,後者按照前者標準生產,將產品賣給前者。

延伸閱讀:聯想如何種地?

我的微信公號:企業家觀察

http://weixin.qq.com/r/4XVGXgXELVhSrUE99yDz (二維碼自動識別)


對於這個問題我探索了二十多年,並有一些有參考價值的樣本。我認為,規模化集約化是一個數量的概念,是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這個前提是,沒有機械化就沒有現代化,在勞動力價格不斷上漲的今天,機械化是唯一的出路,只有全程機械化,才可能有規模化和集約化,但實現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產業發展模式或者前提是否專業化生產。一定規模的生產要最大限度地推行比較標準化的農藝,才能在配套機械上做到降低生產的經濟成本、時間成本、機會成本,專業化的好處是可以形成工業化一樣的流程,生產出便於廣泛交易結算的標準化農產品,才能在供應鏈管理上引入物流金融、商業保險、專業化、標準化生產服務等要素,從而可以實現農產品的規模化集約化生產,最終提升品牌價值,並獲得資本市場的支持。現在大部分農業產業化企業經營困難的核心原因是沒能找到資本化運作的捷徑,沉澱的、無效的資本投入過大,資本增值空間太小,社會化投資難以進入,形成了惡性循環的發展格局。


最近在安徽考察了很多農業企業,給我的感覺是企業個人很有想法,但是得不到政府高效的支持,政府的效率著實不能說很高。

安徽某些企業搞土地信託,生產資料全部租賃,光生產糧食利潤率達到40%,我聽著都難以想像,但是確實存在。這些企業有一定規模,而且當地特有的環境決定了這種模式的可行性,比如青壯年人口下降很快,地形平坦,氣候條件好,交通便利。

規模較小的涉農企業,往往和互聯網聯繫緊密,規模小轉身快。

我覺得習大大說得對,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很多體制上的弊端開始顯現,如何克服他們需要極大的智慧


山西一個村子和成都周邊一些農村差不多就是這種模式,土地集中經營,年底按股份分紅,都很成功。這種事首先要有政策上的支持,中國農村土地制度比較獨特,不能隨便建個土地股份公司就能做下去。

我個人是贊同共同經營的,可以按市場需求統一規劃,可以使用大型農具提升效率,而且這種集中經營也把資金集中了起來,相當於盤活了農村的金融,有了分紅後剩餘的基金,可以進行其他項目的投資,進一步的發展就來了,而且也釋放了農村的勞動力,讓農村青少年自主走進城市尋求就業機會,也促進了城鎮化,樓主要真對這個感興趣可以到學術網上找相關論文看看,應該有的,那會更翔實具體


先自我介紹一下,我和幾個小夥伴用了兩個多月,從重慶到成都,西安,太原,北京,上海,看了幾十個農場,我想把我所聽到的,了解到的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們一行3人,

一個是學者性質,主要研究生態有機農業和可持續發展,十分關注中美農業交流,對歐洲,台灣農業也比較感興趣;

一個是想自己做生態農場或者農夫市集;

我是想做農業服務業,幫助農場間的交流互補,使農場更好的運轉,我認為只要農場開始慢慢盈利,自然就會帶動農戶,實現農民收入的提高,農村面貌的改變;

但是調查了這麼久,還是決定暫時不做生鮮方面的事,包括所謂幫助農場開拓市場和整合各個農場資源,一起發展農場相關的產業,如教育和旅遊等等。以我目前的眼光,能力和判斷力講,我暫時還沒有找到可以突破的一個點,也許你比我聰明,我非常想聽聽正在閱讀這篇文章的您的意見!

7月份在重慶走了一些農場,比較映像深刻的是長壽區的合初人農場,還有在巴南區的一些農場,包括重慶的小蜜蜂農場。她們兩個人之前還去過江津區等地方以及北京的小毛驢和分享收穫。八月在成都周邊,基本比較出名的農場都會走,像是郫縣安龍村。四川去了崇州市胡淑美胡媽媽的鈞喬農場,又叫瘋狂農莊,還有一些"現代隱士」的自給自足的小農場。西安印象比較深的是爛娃桃的農場,太原是一個叫子奇的人的生物動力農場,9月在北京去了孫德偉先生的翡翠灣,以及一個名叫王青松的原北大老師的生態農場,叫綠龍山莊,這個比較極致,從水源,到喂動物的糧食都苛刻的要求盡量遠離污染。上海去了嘉仕有機和多利農莊等。

以我們這段時間的經歷來說,我們基本都是奔著純生態的農場走的,當然去了之後才發現。有些人做的不是有機,而是所謂綠色食品(以我們的採訪來看,農場主描述:檢驗機構基本是奔著錢做檢驗,有機8萬左右,綠色三萬左右,還得是規定品種和規定面積。基本不管你的產品如何,真正做生態有機的,反而很少申請認證)。也去過一些佔地五六千畝甚至上萬畝的所謂大型現代農場,但是都沒有全部面積得到比較好的利用,有拋荒沒有能力利用的地方。

簡單來講,眾所周知,所謂大型現代化農場會比堅持真正做生態有機農場盈利狀況要好一些。這其中的原因我不算特別了解,但我可以把知道的說一下。

現在大多數稍微有一些錢的公司,都會選擇在農村買一些地。有的是期待人不知鬼不覺的改變用途,有的想做所謂生態休閑度假區,有的想以後蓋房子,弄園區之類的。也有一些是想做農業,是那種在合理使用農藥化肥大棚基礎上,儘可能盈利的企業經營模式。這些人往往是以前從事其他行業賺了一些錢,或者是農業周邊工作,如物流,進出口貿易等,覺得農業以後大有可為,陰差陽錯做起了農業。這些人有比較多的余錢,可以用他們在其他行業的錢來補貼農業。而且他們在這麼多年做生意的經歷中,累積了很多商戰經驗,市場,技術,管理,人脈等等資源,也學會了和政府官員打交道,知道怎麼樣可以獲取國家補助,所以活下來了。當然,也有那種玩玩,覺得不好玩不賺錢就走人的,這種人比例也不算少。

而那些比較理想主義,喜歡田園生活的。經營的就是難得的真正生態的有機農場,這種農場大多比較傾向於CSA的模式,就是城市的市民直接向農場預購農產品,減少了中間環節,市民也可以常常帶著孩子去體驗農耕生活。這種模式的核心是農場主和消費之間建立一種信任關係,消費者為農場提供資金,農場幫助消費者種植。最關鍵的是消費者的觀念,他們需要在農場有困難的時候及時給予幫助,幫農場當做朋友,甚至當作是自己健康的一個重要環節一樣。這些農場基本都靠朋友,朋友的朋友....打開市場(也有靠市場宣傳,商業方法促進銷售的,但是產品往往就有一些人開始質疑,認為農產品的銷售量大於了生產量,他們就懷疑有一些就是直接從農產品批發市場進的,來填補供貨不足)。他們使用的方法有自然農法,免耕覆蓋,朴門,活力農耕,生物動力農耕,微生物發酵等等,以傳統方法為主,現代技術為輔。他們用的種子比較傾向於去艱難地搜集當地大山裡保留下來的本地種子,以及其他同緯度地區或適應當地氣候的作物,他們多數也接受大棚育苗的技術。比較有趣的現象是,這類人的余錢沒有上一段描述的那種多,他們覺得人生就是為了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所以才會不顧家人朋友的反對,有的人賣掉大部分財產,全身心投入理想的懷抱。隨之而來的便是不主動與政府打交道,基本拒絕與短期投機資本的合作,就我接觸的來說,遇到的農場主經常都是信仰佛教,素食主義,或者偏素食。他們很享受現在的生活狀態,雖然困難重重,盈利狀況不佳,能夠收支平衡,就心滿意足。他們不在乎,不指望能賺多少錢,即使他們認為大資本農業會侵蝕他們,會打壓他們。他們只想樹立一面旗,證明有人可以堅持,是那種稱作喜歡的堅持。

( 我觀察到一些上述生態農場存在的問題,想給大家說說。

由於資金的相對缺乏,他們很難保證自己的種子不是轉基因,因為現在從很邊緣山區去淘的種子也有很大可能已經是轉基因,特別是玉米。

第二是很難找到一塊地,水源是獨立不被污染的,周圍也是不施用農藥化肥的,自己很容易被周圍污染。

第三是肥料來源問題,雖然很多都號稱有機肥,但是95%以上都是購買的大規模養殖場的糞肥,這裡面的激素,重金屬,農藥化肥殘留等等都是巨大問題。

第四有一些人的觀點是不用或極少用糞肥,他們選擇把地上植物還田的方式,我認為很難長久的保證土地肥力。

第五是很多人都認為自己的觀念,技術,派別是最好的,他們很難從心底認同別人的做法,各個農場之間也存在很多矛盾,包括各個地方的所謂有機農夫市集的管理問題也很突出。就像其他各行各業一樣,互相翻臉的也不少。)

總結一下,我的觀點是這些都應該存在,那些所謂現代化的大型農場,那些農業深加工龍頭企業,還有那些可愛的堅持生態的小而美的農場。都可以並存,哪怕有很多矛盾和不足。就像自然界的生態系統一樣,保留多樣性,時間會讓這個行業逐漸清晰。

跑題跑了這麼遠,總結一下。

我不去糾結規模化和集約化的概念,百度和知乎都可以找到各種人的解讀。

先說規模化------

我所見到的真正生態的。注意,是真正的有機。最多不超過500畝,可能有更大的,但是我沒遇見。聽過小毛驢還是分享收穫?曾經採用過和大戶合作的模式,做合作社,但我沒有看見成功的。因為他們從實踐中發現:

農產品質量難以控制,如蔬菜的鮮嫩程度不好控制,牛奶的質量難以管理;

傳播不使用化學農藥,合理轉化化肥的知識很難,因為大都是老人,觀念難以改變;

農村勞動力在50歲的人就算是壯年,而且越來越難找,農場幾乎都會遇到勞動力問題;

最主要是農戶不顧合同,擅自將農產品賣給出價更高的收購商等等問題;

如果以產量來定效益,那麼農民很容易偷偷用農藥化肥來增產,我認為這種工業式的激勵機制在農業上的缺陷顯而易見;

所以最後只能採用僱傭勞動力的方法。對他們來說,500畝已經很艱難了。

那些大規模單一種植的,機械化自然不必多說。至於在南方地區,發展小型機械也不成問題。但是不像糧食那樣那麼大的規模而已,我的觀點反而是可以在種養殖方面更加多元化,多元化也有它好的地方,比如可以規避一些自然和市場風險,單一規模化我認為只是有機的概念適用,而我認為更高層次應該是生態農業而非有機農業,「生態」就是強調多元性才會形成和諧的整體。我也聽到有些農場主的觀點是現在的有機種植方式允許用生物農藥,這些農場主是反對生物農藥這個概念的,因為他們認為這會破壞土壤的微生物平衡,他們認為「有機」這個概念是工業思維在農業上應用的產物,應該更強調生物多樣性,應該把重點放在建立一個和諧的生態系統上。

再說集約化------

簡單來講,利用最少的資源獲得儘可能多的收益。這個觀點有它存在的價值,特別是在自然條件相對惡劣的地區。多數農場主的觀點是:就按目前的種養殖方法來看,中國不會缺糧,之所以普通人會有這樣的映像,是政治原因造成的。而且由於城市化進程的加快,我們可以承包的地也會越來越多,所以可以盈利的空間也在加大。他們認為如果堅持生態有機,建立動植物和自然環境的和諧循環,就可以儘可能減少勞動力和各種自然災害影響。他們雖然認可立體農業和設施農業,但是他們對其中違背自然氣候的因素深表質疑,認為目前人類的智慧無法完美的模仿自然,反而會帶來更多的能源消耗。所以很多人認為當季是最好的,但是北方的大部分地區迫於現實原因,只能利用原有廢棄大棚或新修大棚。還有一些人的觀點是南菜北調,並且已經開始行動了,北京有個農場主已經在重慶涪陵找了當地的人在當地種菜,然後定期空運到北京,據農場主說,空運成本也不算高,所以菜價也不會貴得離譜。不過,所有人的共同觀點是都堅決抵制轉基因,因為他們從各種渠道了解到轉基因的危害,有的也做過實驗性質的實踐,聽他們說確實是有危害,認為那些控制農業的大公司不應該為了錢拿人來做轉基因實驗。

好了,以後或許還有補充和修改,很開心和對農業同樣感興趣的你們交流,可以加我QQ294854980


發展的如何?不好,也好不了,民營農業也是。網易養豬場_百度百科

中國牛B的民營企業就那些。大家基本如雷貫耳。網易也算是其中一個。如今丁磊養豬,不能說是就徹底完了,沒戲了。但情況不太好是真的。注意這還是有名聲不差錢的丁磊。以管窺豹,別的民營農業混得好不到哪去。

主要面臨哪些問題?缺錢,缺人,缺地,缺政策。

不分開說了,因為他們是相互交叉,相互影響的。首先國家的大政方針就不是支持農業發展,尤其是民營農業發展。舉幾個例子,中國十八億畝的耕地紅線,其實早就岌岌可危了。這幾年中國城鎮化速度加快,很多地都撂荒了等動遷,等政府土地徵收,農民早就沒有心思好好種地了。另一方面國家對於糧食價格是管控的。不是真正的市場經濟。中國市場經濟有一種說法就是漲價。房子市場化了,房子都漲成啥樣了?醫療市場化,結果看病貴,看病難。如果有一天真的糧食市場化,只怕大多數中國人都是吃不上飯的。中國老百姓還是比較好管的,但有底線,就是得有飯吃,沒飯吃,中國就要亂了。所以中國目前來看是不會支持糧食市場化的。既然糧食不市場化,那麼在一個類似於計劃經濟的體制里,那就不可能掙大錢,既然無法掙大錢,無論是農民還是民企,又怎麼可能有積極性真正的提高生產技術,加大資本投入,提高勞動生產率?

而且中國幾千年來都是小農經濟社會,因為中國真正類似美國那種大規模可以用聯合收割機進行機械化操作的就只有黑龍江等少數幾個地方。大多數地方不具備地理條件,地方太多,太碎。

因為上述原因,中國的農業人才就更是屈指可數,有幾個袁隆平?更關鍵的是有幾個人想要當袁隆平那樣的人?任何一個行業的發展其核心始終都是人。有什麼條件,沒有人都是白搭。所謂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是不同於中國以往小農生產模式的經驗的。別的不說,就聯合收割機,現在有幾個人會開?就是有機器,也找不到會用的人。

破解辦法:農業金融化。

國家開放政策,以金融手段為農業進行融資,將中國過剩的流動資本和金融這條惡魔關進農業產業升級的籠子里。美國人少地多。所以美國追求的個人產量最大化。所以才會有所謂的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模式。而中國則是著名的人多地少。現在工業用地都不夠,就別說沒剩下多少的農業用地了。所以中國追求的應該是土地的產量最大化。所謂的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那套美國的路子並不適合中國。


產業終局會不會是這樣的:

1 農民擁有承包權,每畝土地根據地域不同,種植內容不同,每年可以獲利千元左右

2 企業給予農民千元左右租賃土地,利用機械化大規模種植降低成本,企業的利潤來自大規模種植的成本降低,比如每畝300元

3 企業最初需要僱傭農民進行種植,隨著機械化的推進,逐漸靠真正的產業工人

4 大規模機械代替了人力,人力繼續流入城市支持城鎮化,支持產業轉型,做服務業

5 城鎮人口越來越多,農村人口主要是一些產業工人,穩定的存在。

如果種植糧食,不太可能賺多少錢,不管是生態還是有機,價格貴市場小,或者市場大價格便宜;如果種植經濟作物,是能賺錢的,賺的是規模化的錢,這塊還不知道需要多久政策,法規,農民意識才能成熟。


最核心的問題是農民的文化程度低,科學素養低,農業技術無法在農村普及,而農民的鄉土觀念導致了農業技術人員在農村不受信任。


目前中國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模式的發展現狀如何這個問題我沒有去進行系統調查,無法完整地回答,因為我的職責是科研,以攻克農業生產中某一個小微技術難關為目標。但我出自農村,常與農村農民打交道,也常常思考農業發展和我國生產經營模式的問題,這裡談一談我的個人之管見,只供飯後笑談,不能拿上檯面。

1、 我國農業發展已進入了一個瓶頸期,因為小農經濟表現出不太適應,無法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農業發展模式一定要與時俱進,才能適應形勢獲得相應的市場份額。上面講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生產經營模式是我國未來農業的必然選擇。現在在政府和市場的引導之下,有識這士也積極配合,農業規模化和集約化正在興起和發展,目前應該處於最初探索階段。

2、 我國農業發展離規模化和集約化完全相結合併優化的模式還有一段距離,上面講的規模化和集約化是應該合為一體,如果單一規模化或單一集約化可能都有一定的劣勢。我國正鼓勵實施的合作社模式就是規模化和集約化的一個簡易模型,但合作社模式一定要建立在自願自主合作的基礎之上,如果是完成任務式的合作,那將會成為過眼雲煙。

3、 我國農業發展要完全進入理想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狀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把我認為有待完善的問題簡單列舉一下:

1) 資金問題是大家都認可的問題。農業項目是一個慢見效的投資,而且這麼些年的小農經濟政策,使得農業所需投入項目不是一般的多,所以資金問題是排在第一位的問題。

2) 人才問題是一個不可迴避的問題。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首要的是人才資源的齊備,我國農業技術人才,尤其是適應規模化和集約化模式的農業技術人才十分的缺乏,高端人才不會與農業來打交道,就是高端人才來到農業,也會因為農業的附加值低而引起流失。

3) 政策環境的保證問題也不可小看。中國現在的聯產承包責任制把土地經營權都分散到了千家萬戶,其中還有一些農民把土地收入作為主要經濟來源,更有一些農民離開土地就面臨失業。這類問題不是一般的人想解決就能解決的問題。

4) 市場營銷配套的問題。規模化農業生產必需要有相應的市場銷售體系與之相配套,更不能象現在農民生產的糧食等政府或商販來收購。

5) 其他配套的問題。政策法規、技術更新、產權轉讓、設施配套、環保問題、爭議解決、利潤分配等。比方說:機械化對耕地進行平整合併,原來屬於不同個人的田塊就合到一起了,如何才能不引起爭端。還有就是農民沒有了地,這些農民去幹什麼?技術集約化如何配套?規模化後的農業生產保險問題?集約化後的相關管理問題等。


集約化生產不是為集約而集約。實際勞動人口不足的現實需求必然要求改進生產技術,提高生產效率。

大環境沒到來之前,行業變革很難爆發,但是可以初見苗頭。參照最近戶籍制度改革與一直以來的社保制度改革來看,農業人口下降已成必然趨勢。

大環境出現已經不遠了。


談一下自己的看法

規模化和集約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規模化的經濟學基礎是規模效應,集約化是單位土地上的要素投入程度,包括化肥、農藥及勞動力等。

規模化之所以推廣是因為小農生產存在弊端,農業生產一直追求適度規模,但是適度的規模無法確定,只好轉向規模經濟,領導人堅信農業規模經濟的存在,適度擴大生產規模降低平均成本,1953年以後推行農業合作化運動就是這個想法的實施,也是對蘇聯集體農莊和美國農場的效仿,但當時我國的重工業發展水平遠低於其他國家,也限制了農業機械的推廣及水利的建設,規模化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之後在1978年走到了盡頭。

最近幾年農業規模化經營迅速推廣,主要還是2013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的推動,提出了家庭農場、合作社及龍頭企業等,也就是你提到的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中央提出了號召,全國各地積極響應,阿里巴巴及蘇寧等很多企業都進入了農業,工商資本進入農業生產,只要不改變土地利用類型就肯定會虧本,目前這一系列生產方式的推廣,土地流轉的速度加快,目前的規模化肯定是得到了發展,但具體到哪一步還不知道。

究竟土地該選擇什麼樣的生產方式還是得因地制宜,東北存在國營農場,生產規模比較大,平原地區由於機械化及勞動力的轉移及統籌城鄉收入發展的需要,規模化也是必然的趨勢,根據當地的自然狀況,勞動力與機械的相對價格,林毅夫在他寫的《解讀中國經濟》這本書里具體談到了比較優勢,你可以自己看看,國家提出了大致的方向,究竟怎樣發展還是由當地狀況決定的。

把你的問題說清楚憑我的知識還是遠遠不夠的,只是根據所學大致寫寫~~~


中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路徑選擇——集體化的當代價值

新中國建立以來,我國效仿蘇聯社會主義建設模式,在社會各領域進行一系列的改革探索。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標誌著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本建立,其中,農業合作社的出現打破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土地私有制,推動我國農村集體化生產走上了一個新的台階。但是,由於缺乏社會主義建設的經驗,在「左傾」思想的不當影響下,自「二五計劃」開始,我國農村集體化經濟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片面強調「平均主義」的人民公社化運動導致國家出現了三年經濟困難;十年文革時期,國家的經濟建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效仿蘇聯建設經驗的農業集體化政策讓「吃公糧、搭便車」的問題越來越嚴重,「單位制」讓農民生產的積極性受到了嚴重的打擊,集體化政策受到了諸多的詬病,針對高度集中的單一公有制農業集體化生產進行一系列改革的開展迫在眉睫。

改革開放以來,新中國打破了傳統計劃經濟思想的束縛,在農村地區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在保存農村土地的公有制前提下,賦予農民自主的土地經營使用權。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作為一種集體所有的農地制度和以家庭為基本生產單位的小農生產的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為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供了一個必要的制度保障,這一制度具有制度建設上的「自下而上」、具體安排形式的多樣性、實際操作過程中的靈活性、模糊性和彈性以及公平優於效率等特性(許慶,2008)。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建立讓農民對家庭農業生產自負盈虧,極大地解放了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的潛在動力,農村生產力得到了巨大地提升。在這項政策實踐初期,相較於傳統計劃經濟時代單一公有制下的農業集體化生產有巨大的優勢,然而,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建設的進一步發展,農村社會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也遇到了一定的制度瓶頸,需要當代的反思。承包制雖然在最初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很快農業生產就陷於緩慢發展狀態,其內在缺陷在於承包制是對當時生存壓力的反應,是對國家各項規定的妥協,具體表現在權利的不完全性、土地流轉的低效益性與農民收益的非規模性(陳愛娟、方浩,2004)。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下,農民只能進行個體勞動的農業生產,這種生產方式直接對農業的現代化造成制約,效率極其低下,農業的平均產值低、農業生產費用占農業收入的比重越來越大、靠農業增收困難(鄭桂蘭,2007)。

實際上,要實現我國農業的現代化大生產轉型,建立適合當代農業發展潮流的規模經營生產模式,光靠市場化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制度設計是難以實現的,需要一定的農業集體化制度的補充才能推動我國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所謂農業規模經營,指的是根據耕地資源條件、社會經濟條件、物質技術裝備條件及政治歷史條件的狀況,確定一定的農業經營規模,以提高農業的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和農產品商品率的一種農業經營形式。從經濟學的理論上看,農業規模經營由土地、勞動力、資本、管理四大要素的配置進行,其主要目的是擴大生產規模,使單位產品的平均成本降低和收益增加,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規模經營實踐效果最好的國家是美國,我國要想在農業生產模式上取得一定的突破,學習西方規模經營的經驗,一定不能忽視對美國模式的反思。

本文的討論重點在於借鑒中西農業經濟發展的經驗,立足於我國的農業發展國情,分析我國農業規模經營的適度性及其實現的路徑選擇,藉此展現適度農業集體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不斷深入的中國農村裡巨大的現實價值。

一、美國的農業規模經營經驗與中國的農業發展現狀

縱觀當代全球農業發展模式,規模經營運作效果最理想的國家是美國。美國農業之所以成功,除了有其得天獨厚的農業資源因素,更與其經歷百年的歷史演化和激烈的市場競爭所形成的農業的組織結構和經營機制有關,而家庭農場作為美國農業重要的經營組織形式,為美國農業的發展,並且成為全球糧食生產和出口大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孫詩雨,2015)。但是,美國農業經濟模式探索的成功並不意味著類似的制度嫁接到中國突然中會取得類似的好效果,甚至可能會導致完全相反的政策效應。

一方面,筆者堅持認為,規模經營的實現和一個國家農村的人地關係有密切的聯繫,而美國具有天然性的農業規模化優勢,所謂美國的天然性農業規模化優勢,具體指的是美國地廣人稀、商品穀物農業發展的自然基礎。要實現規模經營,在美國一個家庭就足夠,換言之,美國農民的人均耕地面積巨大,一個家庭掌握國家大片耕地的經營使用權,因此美國農民除了實現規模經營,並沒有更好的生產模式可供選擇,這是符合經濟理性的農業生產行為。反觀人地關係相對緊張的中國,便缺少類似美國的天然性農業規模經濟發展優勢,要實現農業規模經營,需要調動的是中國一個縣的農村勞動力,這是經濟的,必然造成一系列的農村勞動力資源配給的浪費。

另一方面,筆者認為規模經營往往適合工業的發展而非農業領域的建設,工業的規模經營能獲得產業集聚效應,降低生產成本,但農業的發展卻不一定能取得類似的成果,農民單靠規模經營獲得的農業生產收入是很有限的,必須依賴政府的農業規模經營補貼才能生存和發展。觀察美國的農業發展經驗可以得知,美國之所以能實現規模經營並取得良好的經濟效果,和美國政府自上而下的農業政策補貼有密切的聯繫。在農業規模化進程中,美國政府運用農業立法來保障和促進農業現代化進程,並採取了信貸支持、價格補貼、土地流轉等促進政策,鼓勵和誘導家庭農場規模適度擴大(張士雲、江激宇、欒敬東、蘭星天、方迪,2014)。反觀中國,農業人口龐大,要像實現類似美國農業規模經營的補貼力度有很大的難度,對國家財政體系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可以設想的是,如果中國農村在推動規模經營建設過程中缺乏政府足夠的農業補貼,必然帶來農業經濟的不穩定,催生更多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離開家鄉到城鎮工作,這對國家日益增長的糧食需求來說會造成更大的缺口。

綜上所述,農業規模經營之所以能在美國取得成功,是因為美國具備天然性農業規模經營的人地關係優勢,同時美國的農業政策補貼制度設計也和地方的農業生產實現良性對接,這些都是中國農村土壤中不具備的因素。因此,在中國貿然引進美國規模經營發展經驗,很有可能帶來不良的實踐結果。

二、我國傳統的小農經濟與現代化的規模經營

從我國農業的傳統發展歷史上看,自漢代以來,中國小農經濟生產模式便出現,並在歷朝歷代中不斷發展,直到今天仍對中國農村地區的耕作模式和耕作理念有巨大的影響。小農經營和中國緊張的人地關係相適應,其中演化出來的精耕細作小農經濟生產模式是中國農業發展的傳統優勢,也是中國這個人口大國能實現農業生產自給自足的基本保障。就未來中國經濟的發展前景來看,由於人地矛盾的制約,效率與公平的必然兼顧,小農經濟是我國今後較長時期難以改變的基本格局(向國成,2004)。顯然,小農經濟和農業規模經營生產本身具有基本的不可通約性。已有的研究表明,我國農業集約化規模經營的瓶頸是農業生產力水平不高,農民就業和保障單一,小農意識濃厚,其根源在於農地產權不清晰(夏慶利、易法海,2006)。因此,從我國農業發展的傳統小農歷史上看,要想在我國農村實現規模生產有一定的歷史阻礙。

從實證經驗上看,在我國一些農村地區,簡單的規模經營實踐效果甚至比小農經營生產主導的時候要差,病蟲害的發生和糧食質量就是其中的體現。就病蟲害的產生與蔓延來看,在規模經營的時候,大片土地種植同類的農作物,進一步加劇了病蟲害的產生和蔓延;相反,小農經營的時候,小農土地之間的種植作物往往不同,能在一定程度上減緩病蟲害的蔓延。就糧食質量來看,受經濟理性的驅動,規模經營導致農民對單位土地的投入精力受到了明顯的制約,最終導致了整片農地作物經營生產質量的下降,同時帶來農民收入的減少,讓更多的農民離開家鄉到城鎮中謀求更多的收入;相反,小農經營的時候,我國農民憑藉傳統嫻熟的精耕細作經驗,在十分有限的農地中取得了良好的種植效果,對國家的農業發展有巨大的貢獻。更為嚴重的是,中國的農業規模經營政策在實踐中出現了一系列異化的現象,地方政府為了追求政策紅利,爭取政績,推動地方生產實現所謂的農業現代化,強推農業規模經營;農民為了套取國家農業補貼而勉強開展規模經營的發展建設,在我國的一些地方,規模經營生產模式成為部分政府官員和農民生產合謀獲利的制度工具。

綜上所述,簡單以規模經營為目的的我國農業生產模式的改革與我國的農業發展國情之間有巨大的不適應性。筆者堅持認為,規模經營和小農經營只是提升農業產量、發展農業質量的手段而已,最終要實現農業發展水平的上升和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上升才是農業生產模式改革的目的。因此,農業生產模式選擇必須牢牢立足於我國國情,進行一系列深入的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儘管實現單一的規模經營不符合我國的農業實際情況,但在一定程度上採用適度的規模經營配合傳統的小農經濟,以小農經濟為主,規模經營為比較的輔助工具,對我國農業發展有其獨特的發展優勢。

三、我國適度農業規模經營及其實現的路徑選擇

科斯已經指出,在市場運作的過程中,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交易是有成本的,建設企業的目的就是為了把不同的市場主體之間交易的成本內部化,從而提升整體的收益;然而,企業本身並不能無限地擴大,原因是受到企業內部自身管理成本的控制,企業越大,內部的管理成本就越高,帶來了規模不經濟的副作用(科斯,2014)。把科斯的經濟學理論運用到土地科學的理論探討中同樣有其深刻的價值,土地規模經營的規模不能無限擴大,也要控制在適當的規模經營範圍才能讓農民獲得最大的經濟收入。

有學者指出,適度規模經營來源於規模經濟,指的是在既有條件下,適度擴大生產經營單位的規模,使土地、資本、勞動力等生產要素配置趨向合理,以達到最佳經營效益的活動(許慶、尹榮梁、章輝,2011)。此外,適度的規模經營既要考慮規模效率,更要考慮社會公平,既要考慮整體水平的提高,又要考慮區域之間的差異,必須堅持家庭經營的基本制度,必須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郭慶海,2014)。

筆者進一步認為,適度的規模經營,指的是國家在發展農業生產技術和完善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基礎上,讓農民向國家繳納的土地地租穩定在一個較低水平,讓農村土地能夠在農民手中自然流轉,同時根據我國不同地區的自然條件,設定不同的農村土地規模經營面積。實現農業規模經營,其關鍵是培育規模經營主體,其現實狀態是多樣化,其主要環節是農業勞動力轉移和耕地的有效流轉,其保障條件是政府的管理、規制和協調,其依循的方法論是演化思維和系統思維(李厚廷,2008)。

其中,影響規模經營土地面積應該和「農民在自家耕地勞作的時候不需要額外聘用勞動力便能開展生產」的土地面積相掛鉤,就我們國家的一般情況來說,應該控制在20到50畝的土地面積左右。原因在於,筆者在前文已經指出,在人地關係緊張的我國農村,要實現美國程度的規模經營需要動員一個縣的農村勞動力,僱傭勞動力為自家的農地耕作的成本也相對昂貴,農民難以獲利。就已有的關於公民社會研究的理論上看,單靠公民社會自身是很難實現合作的,原因在於每個公民都有自身不同的利益需求,實現合作的協商成本很高。在美國,實現規模經營只需要幾個家庭共同協商達成共識,便可向政府提出申請,協商成本較低;但在我們國家,單靠我國農村公民自身的協商是很難實現合作的,其中協商成本很高。換言之,在我國農村社會中要想實現自下而上的由農村公民社會市場化地自發性合作推動規模經營的實現幾乎是不可能的,往往需要自上而下的國家動員與政策供給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實現適度的規模經營。因此,我國實現適度農業規模經營的路徑選擇需要依賴的是一定程度上的農業集體化政策。

但必須指出的是,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建設不斷深入的我們國家,不能重走計劃經濟時代下的「單位制」治理路徑,要發揮的是服務型國家的宏觀調控作用否則只會造成農村生產效率的低下。國家在發展規模經營的時候需要給農村地區提供農業生產技術和完善農村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利設施建設就是其中一個例子。在我國,單靠公民自身是沒有力量建設一定規模的水利設施的,但如果沒有水利設施,農民生產不能穩定持續,水利設施是規模經營不可缺少的公共物品,必須通過國家採用集體化的政策模式建設,並進行一定的水利建設資金補貼(陳柏峰、林輝煌,2011)。同時,國家還要完善相關的農業經濟制度,對實行規模經營的農業生產地區實行一定的補貼,以保證農民基本的收入,進而保證農產品價格的基本穩定。

綜上所述,從公民社會的理論研究和我國農村生產的實際情況可以看出,要想在我國通過規模經營提升農業發展水平必須把規模經營限定在一個適當的範圍內,而且用一系列的集體化措施加以配合,單靠市場化的運作難以在我國獲得規模經營的良性運作效果。此外,通過一定程度的農村集體化建設還能帶來一定的衍生價值。

四、農業集體化在當代中國農村的衍生價值

當代中國農村社會,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踐的不斷深入,農民觀念和農村地區的社會結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國家在農村現代化轉型中遇到了一系列新挑戰。

費孝通先生指出,從基層上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它是以血緣關係為基礎構建的熟人社會,在這樣的一個熟人社會中,形成的中國鄉土社會基層結構是一種差序格局,所謂差序格局,指的是社會關係是以血緣為核心,按血緣的親疏關係逐漸從一個一個人推出去的,社會範圍是一根根私人聯繫所構成的網路(費孝通,2011)。反觀我們當代社會,新中國成立後,傳統的封建經濟生產模式被逐步打破;改革開放以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建設的不斷深入,為農村地區注入了更多活力的同時,也打破了鄉土中國的農村熟人社會網路體系。傳統鄉鎮從一個以血緣關係為主導的地緣概念,在市場經濟的衝擊中,變成了以經濟關係為主導的地緣概念,宗族勢力在鄉土社會中的主導作用受到了嚴重削弱。伴隨市場經濟的生產關係入侵中國傳統農村的還有以市場經濟為載體的西方價值觀念,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西方多元的文化體系衝擊了傳統的儒家觀念體系。一部分的傳統儒家綱常倫理被認為是和時代發展需求不符合而逐漸退出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宗族觀念在西方價值觀的衝擊下變得淡薄。

農民觀念的過渡理性化和農村地區社會結構的巨變共同造成了中國農村地區出現了大量原子化的個人和家庭,這是社會發展的巨大隱患。在現代化轉型的衝擊下,原子化的個人很容易被社會集體甩出,得不到傳統社會的保護,引發一系列社會失范問題,比如自殺現象(塗爾干,2013)。當前中國農村正在經歷現代化轉型下社會的深刻變革,農村地區的原子化現象導致的一系列社會治理問題對中國政府來說是巨大的壓力,尤其是我國中部農村地區,原子化程度到了相對嚴重的地步,只有通過一系列的集體化政策設計,在一定程度上恢復部分公有化經濟生產模式,減少過渡市場化對於當地農村的衝擊,才能避免發生更多的社會悲劇(賀雪峰,2013)。

筆者認為,在建設適當的農村規模經濟中採取一定農業集體化的手段,在當代中國農村有一定的衍生價值,對抗農村社會過渡的原子化現象就是其中的重要體現。集體經濟給予農村地區集體文化形成的重要經濟基礎,保護農村地區傳統的宗族文化,賦予農村社會更強大的社會向心力,提升農村地區人民的集體榮譽感,促進當地民主協商氛圍的形成,催生當地原生化的社會力量,從而達到社區營造的重要作用,這些都是我國農村採取集體化模式實現農村規模經營可能帶來的意外衍生價值。因此,集體化在當代中國不可完全拋棄,中國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路徑選擇不能缺失集體化的政策補充。

以上,筆者從美國的農業規模經營經驗與中國的農業發展現狀分析出發,回顧了我國傳統的小農經濟與現代化的規模經營在實際對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指出要實現的是適度農業規模經營的農業現代化發展模式,其實現的路徑主要通過集體化的生產模式才能實現,因為一定程度的集體化路徑有理論的支持,也符合中國的國情,更能在農村現代化大轉型的過程中帶來一定的衍生價值。

但筆者也必須指出,以上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模式的探討只是停留在很粗淺的層面上,要真正找到適合中國農村發展的路徑還需要更多的理論積累和實證調研經驗,既要學習外國的先進經驗,也要立足於中國國情。

針對適度規模經營模式在我國農村的探索,今後的研究可圍繞以下方面展開:開展農業生產的成本和收益問題,以及與適度規模經營相關的土地流轉的方式、方法和路徑的研究,並且準確把握糧食、經濟作物生產的適度規模;推進和支持農地適度規模經營的政策組合和社會支持系統;研究如何建立與適度規模經營相匹配的新型農業服務體系等問題(許慶、尹榮梁,2010)。

參考文獻:

(1) 許慶,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變遷、特點及改革方向,世界經濟文匯,2008年01期

(2) 陳愛娟、方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產生及其內在缺陷的經濟學分析,江蘇社會科學,2004年04期

(3) 鄭桂蘭,試論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對農業現代化生產的制約,碩士,2007年

(4) 孫詩雨,美國家庭農場研究,碩士,2015年

(5) 張士雲、江激宇、欒敬東、蘭星天、方迪,美國和日本農業規模化經營進程分析及啟示,農業經濟問題,2014年01期

(6) 向國成,小農經濟效率改進的超邊際經濟學分析,博士,2004年

(7) 夏慶利、易法海,我國農業集約化規模經營的瓶頸、根源及對策,農業現代化研究,2006年04期

(8) 科斯,企業、市場與法律,上海三聯出版社,2014年版

(9) 許慶、尹榮梁、章輝,規模經濟、規模報酬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基於我國糧食生產的實證研究,經濟研究,2011年03期

(10)郭慶海,土地適度規模經營尺度:效率抑或收,農業經濟問題,2014年07期

(11)李厚廷,農業規模經營的實現路徑,徐州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年01期

(12)陳柏峰、林輝煌,農田水利的「反公地悲劇」研究——以湖北高陽鎮為例子,人文雜誌,2011年06期

(13)費孝通,鄉土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14)塗爾干,自殺論,商務印書館,2013年版

(15)賀雪峰,新鄉土中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版

(16)許慶、尹榮梁,中國農地適度規模經營問題研究綜述,中國土地科學,2010年04期


一:合作社的成立是實現規模經營的一種方式,規模化經營在南方也是有機會實現的,即使土地的使用權沒有真正的流轉,現在南方很多合作社的成立,每個合作社參與到農作物生產的一個環節中,有專門種植,有專門收割的,根據成本收益來決定。

二:配套的農業機械的發展,這個不再贅述,因為農機的發展真的帶來很多可能性。

三:農產品電商化,有人為你落後卻誠懇的農藝買單,能說不是現代化嗎,比如很多傳統方式做出來的東西,賦予一個好的故事,一個營銷方案也能解決。

四:農產品加工,安利大家都知道,為安利產品買單就是為健康買單,為什麼?安利一直宣傳自己的原材料都是有機,而且都是經過最好的方式加工。


個人認為,面臨的主要問題是集約化和規模化後大量農村剩餘勞動力如何安排,以及土地集中後收益如何分配。


占坑,先寫一點。

其實根本問題是「人多地少」,個人感覺,「資本、產權、技術工人和知識產權」是直接障礙,但還在這個因素之後。資本進入才會有強烈的產權和知識產權訴求,才會培養技術工人,但政策不明確的時候,這一過程不會成為主流,而政策導向的變化也有明確的要求——農村人口大幅完成城鎮化向城市經濟成功轉移,否則政策的底線一定是維護小農利益而限制資本的作用的。而資本自己想在農業中成長,面對的是內卷的、過剩的勞動力的競爭,投入高、風險高(政策風險)而回報不足,市場機制很難起到作用,後面的事情就很難了。

有空整整思路我再具體寫一下。。


有錢掙國家還發補貼,政策持續利好。乾的人不少。


謝謝您邀請我回答問題,就目前情況來看國內農業規模化集約化已經達到國際平均水平,但國內土地人均佔有量僅相當於世界人均土地的1/3,而且國內淡水資源缺乏,民營企業自有資金投資農業成規模化的很少,主要因為土地性質限制,農田水利基礎建設投資過大,回報率低等原因。


首先是土地方面。一般私人企業很難從農民手中直接拿地,即使能夠租到後期也有很多隱患,而從政府手中拿地就限制了這種集約化經營的靈活性。簡而言之,種植業主缺乏必要的保障。再有就是很多政府補貼並不是誰種植誰拿錢,而是誰有土地誰有關係誰拿錢,增加了種植企業的經營難度。

第二是技術方面。現在搞集約化種植的企業大都有經驗積累,但是缺乏像農技站、農業院校和專業化合作社的幫助,其次農場主缺乏與這些社會資源溝通的意識和能力,這樣導致現如今的農業技術的推廣難度甚至大於之前農技站剛剛成立之時。同時缺乏整個產業鏈的互動。

其次配套方面。因為國內這種集約化的農業種植剛剛興起,其周邊支撐相對缺乏。例如我是做釀酒葡萄種植的,為節約土地行距相對較小,只有1.8米,這樣就限制了機械化,國內並沒有這種寬幅的大馬力機械,必須進口,後期維護保養都是問題且成本相對要高。我們相對來說還比較正規,但是機械保養維護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需要第三方做技術指導。

還有人員方面,現在的農村人力缺乏,人員素質低下給機械化和公司制度等都帶來很多問題。

再者像其他問題諸如財政金融問題(關於農業生產資料抵押貸款問題,關於農業生產保險問題,關於稅收優惠等),公司管理制度的本土化問題,農場經營的靈活性,種植業與第三產業的結合問題等,在此就不贅述。

概括起來就是生產資料、生產技術、生產人員的問題。


個人猜想,純屬腦洞

從目前西部川滇黔渝三個勞動力輸出大省的情況來看,土地所有者和耕作者主要是50後與60後,70後和80後主要作為勞動力輸出到沿海一代打工或者在賺取第一桶金後回到落戶鄉鎮或者市區,又或者直接通過一些渠道比如進入本地企業或者政府部門以及企事業單位,總之大部分由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而大多數90後乃至00後從出生開始便隨著父母或者親戚陸續來到城市,不太可能回到農村。

現在問題來了,再過10年,目前農村土地的主要擁有者與耕種者會陸續因為衰老而喪失對於土地的控制與利用。那時我們會看到,西南三線四線城市周圍大量土地的荒蕪與村落的空心化乃至衰亡。

而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長以及經濟的繁榮會刺激對於糧食蔬菜肉類等農產品的需求的大量增加,而對於具有特色高質量的農產品的需求也會增加。對於城市周邊閑置土地結合生態保護的大規模農業生產利用也許是未來農業企業的機會。

例如建立高端的家庭宅配有機農場,或者建立當地特色農產品種養基地(結合電商銷售平台),依託山地地形結合旅遊業農林牧魚綜合發展建立生態農莊。

對於大規模的糧食作物以及蔬菜的生產,受西南地區的地形影響,若能解決當地小型農機具,產品以及農資的運輸,也是有利可圖的。這裡我給出的方法是在沒有道路的地方利用人工牽引或者智能導航的熱氣球進行運輸。

據我所知,之前一般用馬或者騾拉(正經臉)。


占坑來回答

利益相關,就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回答,先列大綱,回頭電腦補上。

一、目前我國農村集約經營和規模化經營的主要實現方式是什麼?

二、目前規模化經營遇到的困難是什麼?

三、未來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向。


我認為中國不是沒有能力搞農業集約化,真正的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土地和氣候問題。美國的土地肥沃,氣候也較為溫和,適宜於種植棉花`小麥等適合機械化播種`種植`收割的作物。而中國各地的土質和氣候不一,農戶也都是分散經營`耕作,所種植的都是像雜糧`花生`煙草`水果等不適宜機械化生產和收割的作物。但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的執政者擔憂一旦實現集約化`機械化生產,數以千計的農民就將被機械淘汰下來,這將造成極大的社會不穩定因素。


推薦閱讀:

各位涉及過的最複雜的計量經濟學模型的例子是什麼?
如何評價比特幣大跌,ETH和萊特幣大漲?
在某些拍賣中,拍賣商選擇出價第二高的拍賣者成交,這是什麼原理?
中國會出現通貨緊縮嗎?
如果從應試的角度,投資家庭教育和購買學區房,何者效率更高?

TAG:經濟學 | 農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