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中有哪些騙分的小技巧?


60贊談談化學(已更,在下方)

200贊聊聊語文的答題規範與做題策略

原答案如下:

瀉藥,這一模塊是物理

@蔡子星 老師曾經講過競賽騙分法——原理如下

可以看出,實際上,騙分法的本質是
1.讓老師儘可能多地看懂你在寫什麼。 2.儘可能符合答題規範,以便於穩妥地獲得更多的過程分。
達成這個共識後,我們來看看騙分法在考試中的實際操作。
如何做到呢?
我們必須從一個問題談起:

大題有沒有巧解、快解的思路?

顯然有。

但是巧解、快解所對應的風險即當答案錯誤時,無法獲得更多的過程分。

然後我們正式回到答題規範的介紹

以2014年全國一卷理綜25題(壓軸大題)為例。

各位對比一下答案1與答案2,都是正確的,但是答案2更令閱卷老師開心:為什麼(好吧我已經寫出來了)。

小結:
1.所設的量應當整理在一起告知老師
2.使用清晰簡單的腳標
3.善用圖像
4.關節結論下可以劃線以示注意,
5.計算化簡過程不要體現
6.寫出原版方程*如果要按圖一的方程,不應寫「動能定理」而應寫「功能關係」
7.添加說明,使得方程有唯一寫法。

——————
化學考試的騙分法
按照我本人的慣例,首先我們依然要建立如下兩條理念:
1.化學是一門基於實驗的學科,化學考試的命題基於實驗事實而進行,各位可以看高一高二沒怎麼學習過的理科生,經過一年的學習,可以考上一本嗎? - 呂林喆的回答。
2.化學要提分提速,必須依賴於一個有效的答題規範以及屬於自己的二級結論庫

關於二級結論庫的問題,我僅在此舉隅,樂學教育有一個很不錯的老師 @李政,力圖幫助學生掌握二級結論快速秒殺題目。

譬如:

鉛酸電池有關考點之總結即「四句話」:
電子就是酸(每轉移一摩爾電子,消耗一摩爾硫酸)
兩極均增重(放電時,兩極產物都是PbSO4,兩極均增重)
充電看產物(負變陰,正變陽)
硫酸根不動(硫酸根在體系中不定向移動)

再有就是對化學的一般規律的普遍掌握。譬如化學的一般規律:

平衡與速率的一般規律

離子反應的一般規律

氧化還原的一般規律

當我們對題目提供的信息是毫無印象的——即「新信息」,我們需要能夠通過一般規律推斷出其中的規則。

一個關鍵詞,叫「類比」。把陌生的東西通過與課本聯繫,找到性質(或題目提供性質),然後用一般規律推出結論。

——————


騙分?

哈哈,呆哥默默的笑了,然而並沒有點燃一支煙【主要是不抽煙】

在騙分領域,我也是有點經驗了,對此還開發了很多高考數學相關偷分技巧課程

故事要從小學開始了,小學作文,大家都知道吧,那個時候,老師就告訴我們,你要多寫古詩詞,多引用名人警句,說實話,也不是我不想寫,我不知道那麼多呀。

但是,我也不是沒有招數,我就想了個小技巧,我可以自己編寫一些文字呀,然後附上名人的名字,誰知道呢,當然,現在想想還是蠻厲害的技巧,只怪那個時候,知道的名人不太多,教科書你們也知道,都是一些紅軍長征的名人,比如毛主席,周恩來,鄧小平,最開始我瞎編的時候,是沒有人能夠知道的,只是說會懷疑,後來語文老師發現,我每次的引用都是這樣的段子,如下:

堅持努力不一定有好的結果,但是一開始就選擇放棄註定不可能成功。----------周恩來

人生而不平等,我們沒有理由去追求絕對的平等。--------毛主席

上面的兩個例子,你單獨看,你會猜測,但是沒有辦法反駁,你不知道,並不代表別人不知道呀。

但是語文老師改我的作文多了,就知道了我的套路,後來呢,我就騙不了老師了,哈哈,感覺自己小時候還是古靈精怪。

到了初中,開始自學數學競賽,老師就講了一個經典案例,這個案例當然不是我:

講的是一個高中數學競賽的學生,非常厲害,改試卷的老師,改他的試卷,從頭到尾都是對的,然後就改到了一個壓軸題競賽題,基本上就沒有人正確,學生的開始過程沒有問題,結尾也沒有問題,中間的一個位置,有點小問題,這個問題就是:

根據XXXX定律得,XXXXXXXXXXXXXXXXXXXXXX

那個時候,互聯網還沒有那麼發達,老師是不知道去百度的,改卷老師就想:

我靠,這個還不能說他是錯的,這麼多都對了,就這個地方,這個定律呢,確實我也沒有聽過,但是我沒有聽過,不代表,他是錯的呀,怎麼辦呢,於是就把幾個改卷的競賽來說,一起來推導證明,結果花了一個小時,證明這個結論是錯的,當然了,現在我們也知道,那個學生其實跟我小學的時候用的技巧是一樣的,就是杜撰了一個結論,但是,你如果不去考證,你還真沒有辦法說別人是錯的。

現在互聯網已經這麼發達,這個杜撰的技巧已經玩不下去了,但是可以玩的技巧和方法很多很多,在這裡,呆哥教大家一個無恥的好玩的方法:

考試中,經常都有一種題型,更大程度上有時候還是壓軸題,動態的題,我一會還是發一個題目上來吧,你們自己玩,問題一般都會這樣問:

1、這個直線是否恆過定點,如果過定點,那麼定點是什麼,請求出來。

2、這個角度是否為恆定角度,如果是,請求出這個角度。

3、XXXX

我們這個時候怎麼辦,肯定恆過定點或者角度為固定的嘛,不然還讓你證明幹嘛,豈不是說了一些廢話?

這個時候我們怎麼玩,我們列舉特殊情況即可,我們以恆過定點為例,你兩種特殊情況,求出兩個直線,他們的交點,是不是就一定是恆過的定點。

好了這個小技巧就講到這裡,下面放一個題。

這個題,肯定是定值,隨便求就可以了。

對了,這裡要提及一點,你不能求出定值後,就結束了。

你要證明,是吧,但是不見得你就會證明,下面的技巧就很重要。

你想啊,高考改試卷,好比高考改作文,很快就是一個題,改試卷的人是不可能一步一步的看完的

都是看節論,沒有問題再看核心步驟

結論我們已經有了,過程怎麼辦呢,你要做的事情就是盡量多寫

寫的東西不能是錯的,但是呢,卻不是核心步驟,寫了很多,最後寫個:

綜上XXXXX

易知XXXXX

由上可知XXXXXX

顯然XXXXXX

這種結構的話,然後得到我們的結論,這就是典型的偷分技巧了,相對而言,這個偷分技巧就比較高端了。

以前回答過一些問題,比如高考有什麼蒙題技技巧沒有,給個鏈接大家可以看看

高考數學存在什麼蒙題技巧? - 呆哥數學的回答 - 知乎

其實,從我多年的技巧研究來說,特值法才是最牛逼的「蒙題技巧」,準確率高到離譜,對於我們有的問題真的解決不了的,這還是不錯的方法的。


二輪複習書上都有,一般老師到了二輪複習末期也會大量講這些東西,lz你單獨拉出來提問是有多懶?

1.圓錐曲線完全不會就聯立直線和曲線寫出韋達定理和Δ的檢驗。

2.數學選擇題一般a、b、c、d出現頻率相當。

3.圓錐曲線的最終結果,一般是一個比較特殊的點或者線,比如坐標軸上點,找兩個特殊情況大致一算即可蒙上。

4.導數最後一問一般都和前一問密切相關,如果不會就寫上數學歸納法,數學歸納法第三步不會證就跳步驟寫上開頭和結論。

5.物理大題不會就用個大括弧裡面羅列公式,千萬注意符號要和題目一致,並且不要寫題目不要的結果,只寫公式。如果你能瞎蒙出結果就懵。

6.物理選擇題不會就分析選項,有的選項互相衝突,有的兩者結成一組,再分析判斷。

7.練書寫!


隨便寫點吧,高考圓錐曲線,有一個CGY_EH圓錐曲線硬解定理,看起來特別麻煩,一般人也記不住,但是你可以仔細研究一下,好多內容可以化作一個部分,然後用一些小字母表示,例如m,a什麼的,會得到一個超簡單的式子來表示交直線長度,這個式子繼續研究下去會與很多結論有關,我高三臨高考前百天和同桌研究了將近一個星期,幾乎用這個方法可以快速計算答案,過程就按標準過程寫,結果另算,正確率還高,有效解決化簡出錯的問題,我試了試,一個圓錐曲線大題能省將近五分鐘,並且圓錐曲線這種題目會有很多固定結論,單獨拿出一段時間仔細研究很有好處,我高考圓錐曲線就是根據一個二級結論看完題出的結果(最後一年山東卷……),只告訴你大概切入點吧,因為現在在外地上學,以前研究的那些東西也都送給下幾級的學弟學妹了,只記得什麼4a^2b^2(……),2b^2/a^2的亂七八糟我現在都不知道有啥意義的結論,但是如果你數學基礎好,能鑽進去,高考壓軸大題的分數不難拿,還能很快解出來(我高考壓軸圓錐曲線十分鐘解了滿分,導數時間長了一點,扣了一分,不知道哪裡錯了),還是很懷念高考前那段拼搏的時光的,不只是數學圓錐曲線,只要有興趣,能沉下心,好多內容都有門道,掌握好這些才是真正能甩開尖子生的技巧。

原諒沒放上以前自己總結的一堆結論,因為實在是忘光了……大學又不怎麼考察這部分,只是希望我的學弟學妹們能講這些傳承下去。


說到考試中的騙分小技巧···我是深有感觸啊

舉個例子來說,A同學字寫得非常工整清晰,某次數學考試最後一道大題本來沒有做對,但是中間過程非常的整齊美觀(雖然過程有誤),解答的最後重複了結論(大概是「所以····得證」之類的話),結果居然是滿分這說明,在理科證明題或者大題上,老師閱卷的時間很少,不可能看得十分仔細。如果你字寫得很漂亮,關鍵步驟沒有太大問題,一道大題混過去也不是沒有可能。

所以,這是第一點,即字寫得好看

在物理的解答題中,老師一般非常強調步驟。就算你完全不知道這道題怎麼做,你至少要知道這是什麼類型的,力學?電磁?電路?把你所知道的有關公式整齊的寫在上面(不要連等!)至少老師會給步驟分。一般一道大題要是19分,這麼做至少可以拿個7、8分沒問題。關鍵就是不要把題目空著。

像數學證明題,如果你實在沒有思路,可以由結論推導出所需要的條件,如果實在沒辦法了,就先順著證明,然後遇到所需條件直接用,再接下去。字寫得好看一點,老師說不定不會發現,滿分也十分有可能。


推薦閱讀:

如何靜靜地裝逼?
正畸醫生不衛生會不會導致我患疾病比如乙肝艾滋等。急!!!?
如何合理控制自己的聖母心?

TAG:考試 | 高考 | 技巧交流 | 高考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