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借記和貸記的概念?
借就是負債表左邊增加右邊減少,貸就是右邊增加左邊減少
入門,借貸是符號,對於資產和費用,借方是增加,貸方是減少。對於負債,權益和收入,借方是減少,貸方是增加。
提高,借貸表示價值價值流向,借方表示價值去向,貸方表示價值來源。
借方資產,表示價值流向資產,資產增加了。借方負債,表示價值流向負債,償還了負債,負債減少了。
貸方權益,表示價值來源於權益,權益增加了。貸方收入,表示價值來源於收入,收入增加了。
因為價值的來源和去向必定是相等的,所以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這個的確很難理解阿,大學學了會計學原理的那一年到頭都沒理解,直到學到中級會計學,突然一天就理解了。讓沒有會計概念的學生理解這個根本不是別的答案中說幾個名詞解釋就能做到的。當然也有人一說就理解了,可能對會計有天分吧。
我覺得還是先學記賬,先資金流水記賬,用途寫在備註里,腦子裡建立賬的概念。
流水賬
xx年xx月xx日 當天我有1000塊錢。
交易 餘額
前一天餘額 1000
餐費:買早飯 -10 990
交通費:地鐵 -4 986
餐費:買午飯 -30 956
再學著把流水賬分複式賬,把備註的用途拆出來錯開寫,分借貸科目,借正貸負。
借:餐費 10
貸:錢 10
借:交通費 4
貸:錢 4
借:餐費 39
貸:錢 30
錢餘額 1000-10-4-30=956
做著漸漸就明白了。
借方為資產的去向,貸方為資產的來源;資產的來源一般有三,1.收入(公司自身的業務實力),2.負債(借錢),3.所有者權益(投資者的投入或者他方捐贈)。所以貸方一般為業務收入,借款和實收資本,資本公積。資產的去向,即得到資產後資產的用途,有的進入銀行,存了起來,所以借:銀行存款, 有的用來換成存貨,所以借:存貨,有的成為了收錢的權利,所以借:應收賬款,有的用來償還負債,所以借:借款。常見的資產內轉也可以這樣去想。以購買存貨為例,借:存貨,貸:銀行存款,存貨是去向(結果),銀行存款是來源(原因)。
一個天平的左和右
貸記
貸記:貸記業務是付款行或者付款人主動向收款行或者收款人發起的付款業務。「貸」字是指資產方的減少或者負債的增加,最常見的就是貸記卡,也就是信用卡。平時我們用信用卡時,額度減少,負債增加了,所以叫做貸記卡。比如你從銀行轉賬到別的銀行,或者從企業賬戶代付工資到各個員工賬戶,對於付款行來說銀行的資產都減少了,都是貸記業務。
央行體系裡面分為普通貸記、定期貸記、實時貸記業務
(一)普通貸記業務,比如轉賬,從老王的工商銀行轉賬到老李的農業銀行;
(二)定期貸記業務,比如代付工資,每月定期付薪水給員工;
(三)實時貸記業務,比如銀行存款,實時進賬;
借記
借記:借記業務是收款行或者收款人主動向付款行或者付款人發起的扣款業務。「借」字是指資產方的增加或者負債的減少,最常見的就是借記卡,也就是儲蓄卡。平時我們用儲蓄卡時,不能透支,只有有錢,就是資產,所以叫做借記卡。比如你在銀行儲蓄,收到工資到賬,對於個人來說銀行的資產多了,都是借記業務。會計科目裡面,對於個人來說, 借:銀行存款 貸:現金。
央行體系裡面分為普通借記、定期借記、實時借記業務
(一)普通借記業務,比如資金歸集,一發工資,老王的招行工資就被老婆扣到她農行賬戶;
(二)定期借記業務,比如代收保險費用,一年一次定期去老王的招行扣款;
(三)實時借記業務,比如ATM取錢,從存款裡面實時扣除了,變成現金到了手上;
複式簿記中,「借」的含義是「借進來」,「貸」的含義是「借出去」,而這個「借進來」和「借出去」又是從對方的視角來看的。複式簿記發展的最初是以記錄債權、債務為目的使用的,而且也沒有那麼多會計科目,基本都是使用人名(或者商店名字)來進行記錄的。而這裡的「借進來」「借出去」並不一定是借,這是用來表示財產的流向的。下面為了解釋借方、貸方的含義,會有很多簡化處理。
舉個例子:用戶A、B分別向銀行存款200元和50元,用戶C從銀行貸款100元。「向銀行存款」其實就是用戶借錢給銀行,或者是銀行向用戶借錢,錢是由用戶流向銀行。「從銀行貸款」其實是銀行借錢給用戶,或者用戶向銀行借錢,錢是由銀行流向用戶。在銀行的賬本上,用複式簿記的原理記錄的話,大致會得到下面這個圖:
用戶A向銀行存錢,在銀行的賬本上,在現金這個會計科目下,會記錄從用戶A處「借進來」200元;在用戶A這個會計科目下,記錄「借出去」現金200元。這裡的「借進來」對應著現金會計科目下的「借方」,「借出去」對應著用戶A會計科目下的「貸方」。用戶B的情況和用戶A是一樣的。
而用戶C從銀行貸款現金100元,在銀行賬本上,在現金這個會計科目下,會記錄向用戶C「借出去」100元;在用戶C這個會計科目下,記錄從銀行「借進來」現金100元。「借出去」對應著現金會計科目下的「貸方」,「借進來」對應著用戶C會計科目下的「借方」。
這是從交易流向上看的。如果從銀行賬本上的,用戶A、B、C,以及現金(銀行),這幾個會計科目來看的話:
用戶A、B、C會計科目上的「貸」,意味著用戶A、B、C將某些東西「借出去」,給了某些人(不一定是人,也可以是機構等)。在這個例子中就是,用戶A、B將現金「借出去」,給了銀行。
小結一下:在複式簿記的初期,會計科目基本是以人名為主,所以,「借」和「貸」就是表示,在這個人名會計科目下,這個「人」「借進來」了什麼,「借出去」了什麼。(再說一下,這個「借出去」「借進來」不單是借,更多的是表示資金財產的流動方向。)
由上面的「借進來」和「借出去」可以看出,對銀行來說,因為用戶A、B的現金是「借進來」的,所以這是債務,也就是Debit;而對用戶A、B來說,因為這些錢是自己「借出去」,給了銀行,所以這是自己的信譽或者說是信用。當自己的信用不夠時,就像用戶C,透支了自己的信用。
通過複式簿記,我們可以將一個交易的兩個方面記錄下來,更客觀的觀察每一筆交易。
假設上圖所示是這個銀行一個會計年度末的起情況,那麼將它們全部記錄在一張表上的話,就得到了一個會計年度的Balance Sheet,如下圖:
由於現代會計的發展,現在這個」借方「和」貸方「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只有符號意義了,用左邊右邊來代替完全可以,不知道這些也沒關係,只要知道,借方是資產的增加,負債的減少,之類的,就可以了。
- 複式簿記最初是以記錄債權債務為目的來使用的。
- 這個」借方「」貸方「是從對方的視角來看的,不從自己的視角來看的。「借」的含義是「借進來」,「貸」的含義是「借出去」,是對方」借進來「和」借出去「。
- 現代會計中,借方貸方已經沒有了實際意義。
- 在Balance Sheet中,」貸方「可以理解成資金的來源(來自哪裡,從哪裡來的),」借方「可以理解成資金的流向(去了哪裡,被用來幹嘛了)。
ps:」借記卡「:在存錢時,銀行會在現金科目下借記;在付款時,銀行會在我們的用戶科目下借記。因為現金科目是資產科目,存入現金,銀行資產增多,所以在現金科目下借記;而我們的用戶科目對銀行來說是負債科目,所以付款時,現金減少的同時,銀行負債也減少,負債減少是在相應科目下借記,所以在我們的用戶科目下借記。
以上是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理解,參考了維基百科(下面有鏈接)。如果有錯誤的地方,還請大家留言指出,我們一起討論。(維基百科連接:Debits and credits)
以上!借貸對資產類、負債類、所有者權益類、損益類有所區別。借:資產、損(費用)增加,負債、權益、損(收入)減少。貸則相反貸:資產、損(費用)減少,負債、權益、損(收入)增加。
請參考這個答案,很清楚明了,應該能夠幫到你。
複式記帳(複式簿記)的基本原理是什麼?你的存款就是銀行的負債你的貸款就是銀行的資產所謂借記,貸記都是銀行站在自己角度的說法
「借」和「貸」本身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把「借」和「貸」理解為「增」「減」,那就很痛苦了
資產,成本,損 增加記借方負債,所有者權益,益 增加記貸方學會計時的口訣
通俗的講:資產增加就是借記,負債就是貸記
推薦閱讀:
※初學信貸管理,崗位是貸後管理,但並沒有真正培訓過,也沒有老師帶。不知道從何下手,跪求基本方法。?
※在郵儲銀行總行上班是怎樣一種體驗?
※去銀行工作有前途嗎?
※銀行同業部門的票據業務和人行給予的信貸規模的具體關係是什麼?如何協調?
※為什麼一個身份證在一家銀行只能辦一個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