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袁隆平,中國真的會餓死很多人嗎?
跟人討論計劃生育問題,有人說中國要是沒有袁隆平沒有計劃生育還會餓死很多人。這句話當然很bull-shit 但是我沒辦法反駁關於袁隆平的部分。google袁隆平,都是天花亂墜的數字,頗有當年大躍進的感覺。他的雜交水稻真的這麼厲害嗎?我們都是被他的雜交水稻養活的?沒有他的雜交水稻中國會怎樣?按理說他貢獻這麼大的一個人國外名聲卻很小,國外相關資料新聞非常少,為什麼?
水稻產量占糧食產量的大概30%,
雜交稻占水稻的一半左右,雜交稻不是袁隆平一家在做的,他開發的佔一半都不到。雜交稻比常規稻增產20%左右,綜合算下來,袁隆平的雜交稻增產佔全國糧食產量不會超過2%,這當然也是很了不起的成就,但說到養活中國人,牛皮就吹大了。
真正的增產利器是化肥,農藥和灌溉,這不是一兩個人就可以佔據的。ps,北方人和城裡人基本應該沒吃過雜交稻,真不好吃。研究雜交水稻的不知袁隆平一個,確切的說,中國研究雜交水稻的團隊很多,不知袁隆平團隊一個。水稻界有「南袁北楊」之說,楊振玉老先生為雜交水稻做的貢獻也不小,只不過我們不太了解罷了。
中國解決糧食問題靠的是化肥農藥,水利設施和良種(不見得是雜交水稻)。中國餓死人的原因不是公社,也不是其他,而是。。。(水表已卸)
茅於軾說過,現在社會只要保持信息自由流通,市場自由交換,就不會有饑荒。美國農民年年鬧事要求出口糧食,求著中國擴大進口配額。
袁隆平一方面是政治需要,另外當年的綠色革命得了諾貝爾獎,中國需要一個代表人物。諾貝爾獎不是傻瓜,你的學術成績到位了,不會看不見的。當年青蒿素髮獎,一堆人都奇怪為什麼是屠呦呦去獲獎。
袁隆平絕非是核心人物和最重要人物。
高估糧食問題,就可以控制耕地,一旦耕地被控制,那麼土地被控制,政府用低價收購耕地去修房地產,一轉手就是幾百倍的利潤。袁隆平
以上是關於袁隆平的維基百科資料,請各位答主關注問題的本身,不要答非所問。
題主問題
1,他的雜交水稻真的這麼厲害嗎?從維基資料可以看出。(2006年4月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我們都是被他的雜交水稻養活的?
2003年,中國大陸一半以上的水稻都為袁隆平的雜交品種;在世界範圍,20%的水稻採用袁隆平的雜交技術。2007年,中國大陸的水稻產量為5億噸[2]。其雜交水稻技術已經在中亞、東南亞、北美、南美[8]試驗試種,雜交稻已引起世界範圍的運用[9],繼續為解決世界糧食安全及短缺做出卓絕貢獻。[10]以上引自維基
3,沒有他的雜交水稻中國會怎樣?
這個是題主問題的重點了。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只能說歷史不能假設。但是可以設想,但是我個人認為,有沒有雜交水稻和中國饑荒沒有必然聯繫。題主明顯聯繫了3年「自然災害」與雜交水稻的關係(當朝唯一比較大的「自然災害」。),我推薦題主去拜讀一下《墓碑》這本書(內地是禁書,我是看的港版),這本書內容翔實,各種統計資料,磚頭厚的兩本書裡面很多是珍貴的圖表和資料,乃至於各省的當年的人口統計都有。依我言,「3年自然災害」不是自然災害,這是推卸責任的說法。而是當時黨的錯誤領導,政府職能的缺失,對於當時中國人犯下的罪行,用罪行來形容絕不過分,是二戰至今以來最慘無人道的餓殺,決策層的昏庸造成了當時餓殍遍地的狀況,這是現代人類史上永遠不能忘記的一幕。
4,按理說他貢獻這麼大的一個人國外名聲卻很小,國外相關資料新聞非常少,為什麼?
就學術而言,我言不了(因為我不是搞這個研究的),歡迎業內人士前來補充。 沒有匿名,謝絕水表。在糧食產量問題上,化肥的作用比袁隆平老師大得多。雜交水稻的產量再高,也趕不上土豆(馬鈴薯)。何況馬鈴薯還不用脫粒,而水稻變成大米至少重量降低三分之一。
~~~~~~~~~~~~~~~
補充一下:雖然袁老師的超級稻畝產很高,但是超級稻的種植面積很小,在水稻主產區的東北更少。所以袁老師更多是科研行為,有點追求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意思。水稻種子好不好不光看產量,就像養牛不能只看體重一樣,要看肉質。還要看米的品質,比如口味,比如抗病性。自身抗病性弱的水稻,那就葯不能停了,這個葯指農藥。很遺憾的是袁老師的超級稻為了單純追求產量,抗病性很弱,遇上不好的氣象條件,得病的水稻不是高產,而是絕產。這類事件在湖南曾大面積發生過。況且米的口感也不好。所以種的人不多。反過來,五常大米一畝地才出600斤米,但是好吃。全國大米都冒充五常縣的。
因此,只有極少數地塊種植的超級稻(就算高產),它和餵飽中國人這件事,關係也不大。
~~~~~~~~~~~
那什麼跟餵飽中國人關係大呢?首先必須肯定的就是化肥。但是現在出現的問題是過度依賴化肥,忽視有機肥,導致了土壤板結,水體污染。
第二就是國家政策,從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到取消農業稅,糧食指導價。國家支持的讓農民種地能賺錢。但是國家對農業的保護並不能壯大中國農業實力。進口玉米大豆的到岸價低於國內種植價。成本上我們沒優勢。質量上就不說了,食品安全問題大家都懂的。
第三,中國人口變化和機械化。這怎麼回事?我跟你說。父輩經常掛在嘴邊一句話,我像你這麼大的時候,能吃多少多少大餅,你才吃幾口飯?這就是機械化代替人工後,我們的消耗少了,攝入的能量也少了。坐車,拉貨,石油代替人力。
另外計劃生育讓中國少出生了很多人,間接省下了他們的口糧。~~~~~~~~~~~~
再說說,什麼會是中國農業的危機。
一,產能過剩。中國現在的農產品總體過剩,過度競爭導致產品質量下降。經常有新聞報道菜爛在地里,倒奶。
二,質量差。真正的好菜好糧如果過剩,是可以出口的。智利車厘子,美國蛇果,紐西蘭奶,俄羅斯麵粉。但是中國農產品質量總體不好,能出口但是不景氣。其實大家都想要安全高品質的農產品。但是農業市場是充分競爭的,過度分散的,信息不對稱的市場。
沒門檻,誰都能種,不像電網公司。
全國8億農民,夠分散吧!夠競爭吧!肉眼看不出來農藥殘留和重金屬,信息不對稱。有這三點,就沒法保證產品品質。
解決辦法,就是新的農場主代替小農經營。打造品牌來彌補信息不對稱。褚橙就是目前唯一成功的案例。據說褚時健用了七年才種出了品質穩定的橙子,可見做好農業的難度比工業要高。最後就是可持續發展了,化肥依然會是主流肥料,但是有機肥和土壤修復會越來越重要。畢竟山東人已經不喝本地水了,都喝瓶裝凈化水,地下水都是農藥化肥。不會,我們沒有吃雜交水稻。。。
第一、袁老對國家民族的貢獻是極大的。糧食自足從戰略上來說,重要性和核武器是同等的。
第二、如果沒有袁老的雜交水稻,也不至於餓死,就是我們的主食可能變成地瓜、玉米之類的更高產的作物,同時肉食也會變得更少、更貴。
我想起那個故事了,就是發洪水,一個神父一直在祈禱上帝救他,來了快艇、直升機什麼的,但是拒絕了,最後被淹死,去天堂問上帝,你為什麼不救我呢?上帝說:我派了飛機快艇車子什麼的去救你你不要啊。這個笑話其實也在告訴我們解決一個問題也許有很多途徑,但是途徑並不是無限的,你必須選擇一個。解決中國飢餓問題也許有別的途徑,但是最終選擇了雜交水稻,那麼做出這個選擇就比沒有做出選擇多餵飽了很多很多人,至於沒有他會怎麼樣,我們不知道。雜交水稻讓中國獲得了糧食基本安全(夠吃了),這個成就一點不小。其實雜交水稻很少被城市人吃到,口感粗糙,營養價值和正經白米比起來低不少,你在鄉下旅店吃到的那種沒有味道然後膨脹的很大的一般就是雜交稻了。很多很多人在吃。另外,你說袁隆平國際知名度不高?別開玩笑了,雜交稻目前在越南、印度、菲律賓、孟加拉和美國大面積種植,增產均在百分之三十以上。如果全世界有百分之五十的稻田種植雜交稻,那增產的糧食可多養活四億人口。我想您的國外就是那些不吃米的國家吧~另外,你看那個科學家今天國際知名度暴高?除了諾貝爾獎那幾天我們能知道幾個科學家其他時候呢?
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經省級以上品種審定的只有5種:資優1007三系、兩優0293、Y兩優7號、Y兩優2號和Y兩優1128。
原回答
一個被過度神話的人物,政府製造的科學明星袁隆平。袁是特定時期的誇大失實宣傳,輿論造神。特定的歷史背景和國際環境(印度的綠色革命獲得世界糧食獎)的政治需要宣傳需要。政府為增強民族自信心,所塑造岀來的標杆,樹立的宣傳典型。絕大多數民眾在袁隆平與雜交水稻的認知,基本都是被多年失實宣傳誇張報道給誤導洗腦的。結果是相當多的民眾錯誤的認為袁發明了雜交水稻技術,中國農民種的雜交水稻是袁搞岀來的。
中國的雜交水稻育種工作五十年代就開始了,中國的南方和北方都有相應的成果。 感興趣的可以搜索「黃耀祥和李貞生」這兩位,其中李貞生的玉米稻算是一系法中的遠緣交雜技術成果。本來想在百度和知乎上搜索2016年中國單位面積水稻產量全球排名多少,結果沒搜索到具體的數據,到是看到幾篇文章說中國的水稻單產在全球前十之外。
1)袁隆平不等同於雜交水稻。
雜交水稻技術是美國人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是日本人完善的。袁隆平及其團隊在雜交水稻技術領域,並沒有開創性或者革命性的成就。雜交育種中的三系法和一系法都明確是外國人發明的,同樣具有開創性的二系法很可能是中國人發明的,可那個人相比袁的名譽地位卻默默無聞(2017.1023更新:雜交育種的二系法確定是中國獨創,發明人為石明松)。2)袁不該把整個團隊甚至整個雜交水稻事業的功績和名譽佔為己有。
傳成神的敗野植株實際發現者並不是袁(發現地在海南,袁當時在北京)。雖然沒有證據說明那些不實報道誤導宣傳是袁主導的,但袁在這些失實誤導的輿論宣傳下獨佔整個團隊甚至全國從事雜交水稻科研工作者的功績和名譽,並選擇做一個沉默的受益者是客觀事實。3)袁及團隊的高產科研成果,大部分只是一些走岀不岀實驗田的成果。
袁系種子的實際表現和普及率與袁在雜交水稻領域被神化的地位不符,袁的實際功績與袁所享受的名譽地位不匹配。特定的光熱條件和水肥條件,專業田間管理,專業科學施肥用藥,反正就是不計成本。結果產量還不是最高的,高產的背後是品種抗倒扶抗病蟲害能力差。少數能走進農民田的成果,其表現也只是普通平常。不管是歷史上還是現在,中國農民種植的雜交水稻種子其中的袁系種子佔少數是客觀事實。中國農民所種的大多數雜交水稻種子是來自那些相比袁默默無聞的科研工作者。4)學術霸權,摘別人的桃子(海水稻和陳日勝)。
海水稻從發現並培育至今己有30多年的時間,但袁直到2016年才說參與海水稻培育工作(百度一下最近的主流新聞報道,現在直接變成袁研究培育的了)。總結
其一,答主個人認為袁在中國雜交水稻事業中的承擔的角色應該是傳統官僚式的領導角色(現實結果也充分證明在中國功勞全是領導的的鐵律),而非技術型科研人員(李必湖、馮克珊、顏龍安、石明松和謝華安)。其二,答主個人認為袁的超級稻是條歪路,宣傳意義大過實際價值。所謂高產是建立在不計成本的田間管理,特殊光熱條件和專水專肥基礎上的刷岀來的。走不岀實驗田走不進農民田的高產成果,除了吹牛有個毛線用。另外,袁的超級稻是習自日本的超級雜交稻。日本人也曾培育種植過一段時間的雜交水稻,但因雜交稻米質量低劣口感差等原因,其所種雜交稻後來基本是作為餵養牲畜的飼料用稻,最後因成本原因而不了了之,,而且論水稻單產日本實際上一直高於中國(當然我說的單產是單位面積的均產,不是央視新聞中實驗田的高產)。
歪樓
雜交水稻是美國人發明的。三系育種完善雜交育種技術是日本人發明的。中國搞雜交育種工作在袁之前就有黃輝祥和李貞生。敗野植株的發現者是李必湖。第一個通過三系法在敗野身上取得實用成果的是顏龍安。中國獨創雜交育種二系法(開創性技術)的是石明松發明的。中國種植面積最大雜交水稻(實際成就)的品種是謝華安。不知道你怎麼看?
當代神農、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呵呵,中國人得多自卑?中國十幾個種植面積最廣的雜交水稻品種中根本就沒有袁隆平培育的品種。
我再放一次,,袁隆平培育的雜交水稻經省級以上品種審定的只有5種:資優1007三系、兩優0293、Y兩優7號、Y兩優2號和Y兩優1128。
http://www.ricedata.cn/variety/(不相信的可以自己去中國水稻數據中心的網址查看雜交水稻種植最廣的品種有沒有袁培育的品種)。更新1.10
「在袁隆平之前, 這些人對雜交水稻基本上是以為不可能實現的」1)邏輯硬傷,中國雜交水稻是依據三系法育種岀來的,哪來的不可能和打臉。2)事實不符,第一個在敗野上通過三系法取得實用成果的是顏龍安。ps
我前面已經說過,我對袁的評價是中國傳統官僚式的領導。說他是科研人員,他沒有拿的岀來開創性或者革命性的技術(中國雜交水稻開創性二系法技術是石明松搞岀來的)。說他是實幹家吧,全國種植數一數二品種沒一個是他培育的,他培育的品種抗性差表現一般,實際種植面積可以忽略不計。我說袁是官僚式的領導(技術成就上沒有配得上當代神農的成就,實幹成果上同樣沒有相應的成績)。
總結:袁享受的名譽和地位與其真實的成就和貢獻不匹配,袁就是一個傳統官僚式的領導,這話沒錯。這個問題下,展露了一堆 自創歷史經濟學家,不得不說社會教育的普及還不夠深入。
看到很多人提起三年自然災害。暫不論是否為「自然災害」,單看時間,那三年是1959到1960。袁好像是1970年才發現的雄性不育植株。期間十年時間應該沒發生過大量餓死人事件。所以結論應該比較明顯了。
中國人都吃水稻嗎?還有搞小麥育種的科學呢。育種是門學問,問問題前請先調查下
1.雜交育種優勢早就發現了,只是袁和他助手找到了特別的野外親本;2.更深層次的分子育種從基因層次尋找育種、抗病蟲害規律等是未來趨勢。
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都是好漢……我不是學育種的,也不敢說袁隆平先生對於解決中國糧食問題有多大作用,不過我很好奇一個問題,袁隆平先生在雜交育種這塊的嘗試和成果對於之後的育種工作有多大的作用呢?這些作用對於提高畝產量有多大好處呢?我很好奇……
別的不說,中國雜交水稻占水稻種植總面積的一半,但是那些整天高呼袁隆平養活了中國人的真的有吃過雜交水稻的大米嗎?
雜交水稻是很重要,那些說不重要的人真事夠了,難道個個都是富N代,祖上沒挨過餓?
但這不是袁隆平一個人的功勞,背後還有千千萬萬普通的農技工作者。
老袁現在會這麼出名,原因只是黨國習慣性的樹典型罷了。普通人是1,勞模是2,這個勞模經過中宣部吹水就是10。你如果恰好在國企干過,一定對這種模式很熟悉。無論你們如何評價他, 至少要尊敬這個老人, 他沒做錯
其實中國不止一個「袁隆平」,小麥有李振聲,玉米有李登海,只是袁隆平最合作被放大了而已。而且在北方大米的地位遠不如小麥玉米馬鈴薯。
不洗名利,低調……
雜交稻養活的無數人,但沒說是中國人!* (?′?`?)?*
推薦閱讀:
※紅薯為什麼不能主糧化?
※中國目前的耕地面積為多少?
※如何看待袁隆平的轉基因去鎘水稻取得重大突破?
※「六分之一的美國人沒有飽飯吃」是真的嗎?
※中國是否需要轉基因食品來解決糧食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