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每年有幾千萬的凈利潤,為什麼還要和銀行長期借款幾百萬?

資產負債率為12%是什麼意思?什麼水平?


1.凈利潤不代表有現金流量,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不涉及稅費),A公司銷售1000萬元的產品給B公司,B公司是在3個月後才付現。這時候A公司可以確認銷售收入為1000萬元,但是沒有拿到現金。A公司如果需要付現款給供貨商,就需要利用自身的資金或者從銀行貸款。

2.不要有負債就是不好的觀念。假設銀行的貸款利率假設為6.5%,一項投資的年收益為7%,這時候能用公司自身的信用或者閑置的固定資產作為抵押物去銀行借錢賺0.5%的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3.能從銀行借錢,在某種意義上都代表這個企業相對可靠的,因為銀行不會無緣無故去給企業貸款,前期會做好很詳細的調查,判定需要貸款的項目或者是企業自身發展的資金需求是可靠的、風險低的、能獲利的,才會放貸給企業。在國外,上市公司A宣布獲得了XX行幾億貸款,股市都會有正面反應。

PS:不少企業賬面上顯示利潤很大,但是因為現金流斷裂而倒閉的,在銀行看來,沒有什麼比現金流更重要了。


借款是為了進行槓桿經營。

槓桿經營其實就是借債經營。其本質就是借別人的錢來賺錢。這是怎麼運作的呢?

假設你有個生意,年賺10%。現在你想擴張,需要100萬資金,估計擴張後利潤率有所下降,但也有8%。可是你拿不出100萬,沒有100萬你就沒法賺這100萬帶來的8%的收益。

但是有人(比如銀行)可以借你100萬,但他只要5%的利息。於是你一算,喲,你借入100萬,只付出5%的收益,可以凈賺3%啊!這交易划算,所以你會借錢來做這個生意。

這就是槓桿經營,用別人的錢來做自己的生意。這就是為什麼公司盈利還要借錢的原因,是為了賺更多的錢。


和個人借款不一樣,公司借錢通常不是因為缺錢。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貿易公司,資金周轉一輪2個月,銷售利潤率為2%;向銀行借款1000萬,融資成本10%,企業拿銀行資金1年周轉6次,這1000萬能夠帶來120萬利潤,融資費用100萬,賺20萬,看起來很少對不對,但是白來的啊誰不要。好處還有採購量擴大之後上游拿貨價格會更低等等。

另外就是@郭曉萌 說的:長期借款可能是項目貸,12%的資產負債率在大多數行業中算是非常低的


資產負債率就是負債/資產的數值,普遍意義上越低說明企業的償債能力越好。正常的數值範圍跟企業類型有關係,比如房地產企業資產負債率普遍比較高。一般情況下80%以上的資產負債率算是比較高的了。12%算是相當低的水平。

企業凈利潤只是賬麵價值,舉個例子比如房地產企業去年賣的房子形成收入形成現金流。反映在資產負債表裡面可能是存貨和預收賬款,並沒有在利潤表裡反映為利潤。到了今年該部分結轉形成利潤,資產負債表裡面兩面對沖。凈利潤可能很大,但是沒有現金流。

簡單講,公司借款主要跟企業現金流有關係,跟凈利潤關係不大。況且企業如果凈利潤不大,盈利不佳的情況下,國內銀行是不敢放貸的。如果考慮長期借款的話,有可能是項目貸款,整個項目部獨立核算自負盈虧,跟公司合併報表凈利潤關係不大。這也是一種可能。


年初公司要用錢,年末公司才能夠產出利潤,公司沒有能力把把七月份才能收穫的種子撒在三月份需要播種的空地上


有時候是為了銀行搞好關係,或者和當地的政府搞好關係,這是種中國特色的借款。


通常情況應該是為了維持與銀行的關係。也可能是流動資金不足,如前面幾位說的,雖然有凈利潤單身流動資金不夠。利潤更多反應在應收賬款等形式。資產負債率12%對製造型企業、或者一般商貿批發應該算是比較低了。不知道你說的這個12%是時點數還是平均數。這家公司所在的行業是否是季節性特徵比較明顯


感謝MrToyy和Eric余健,講解很明白。我也試著用會計分錄來答一下。比如,公司要建一棟辦公樓,2014年1月1日向銀行借了長期借款(&>1年)500W,利息為10%,每年年底還息,兩年後一次還本。辦公樓2015年6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以上數據純瞎編,我也不知現在息點)

1、2014年1月1日

借:銀行存款 500

貸:長期借款 500

2、2014年初,先付建築包工頭工程費用250W(不知道是要先給多少比例,瞎編。。。)

借:在建工程 250

貸:銀行存款 250

3、2014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日)

500*10%=50

借:在建工程 50

貸:應付利息(此處資本化了)50

借:應付利息 50

貸:銀行存款 50

4、2015年6月30日(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

付了尾款250(是不是要預留20%作為以後驗樓的資金??這個我不懂。。。。)

借:在建工程 250

貸:銀行存款 250

計利息=500*10%*6/12=25

借:在建工程 25

貸:應付利息 25

借:固定資產 575

貸:在建工程 500+50+25=575

5、2015年12月31日

借:財務費用 25

貸:應付利息 25

借:應付利息 50

貸:銀行存款 50

借:長期借款 500

貸:銀行存款 500

啰嗦了一翻,借多少,要還多少,而且還有額外給了100W的利息。最後,我們換了一棟辦公樓,如果辦公樓的價值&>600W+其他的手續費用之類,那就是值得去借的。


負債本質上就是加槓桿,恆大、萬達……哪個首富不是加槓桿做大的。當然,玩脫了是另一回事。


之前趙本山和范偉有個小品說:貸款過百萬,警察不敢抓,法院不敢判


前面的回答都很好,補充一個:

負債產生的利息作為財務費用,能減少部分公司所得稅。

不過需要看利率相對水平,並且負債也增加了公司風險,要做權衡。


簡單說,企業是為盈利存在的,自己的凈資本回報率高於銀行貸款利率,那麼貸款就是一項可接受的選擇啊。而且利潤只是個核算數,不是真金白銀能拿到手的錢。


這吧,其實是經營風格的問題,也和人的性格有關係。有的人打死不借錢,有的人專門借錢,所謂用別人的錢賺錢。

一般來說,企業沒借債,說明人家自己就挺好。然後就有財務專家來了,說:「不行啊,你信譽好,銀行肯定可以放貸給你,你可以用銀行的錢來擴大資金規模,把生意弄得更大,沒借債說明你資金能力沒用足啊」。

然後你一琢磨,這不是給銀行牟利了嗎,到底是我掙錢還是給銀行打工這個問題要仔細分辨了。

要我來說,一切看需要來,借錢是要還的。

最後,負載率12%,很好。財務專家會說:太健康了,還可以再搞點錢來……。換句話說呢,財務專家的目的就是:把財務狀況搞到不健康,哈哈……


個人感覺利潤跟經營有關,而貸款跟現金流有關。


因為借款能增幅收益 並不是說借款了就說明沒錢 借款可喲保持雙方的信譽合作

參考:長期借款的概述


利潤評估你公司的運營模式和優勢等

現金流才是你企業活下去的基礎

向某銀行借百萬,那就也會向其他銀行借相應款,而在你評估投資風險等後,確認投資收益大於成本,賺錢不是理所當然的嗎?

別人沒有賺錢的路子,不會用錢,那你借來用啊,在自己運營的基礎上多多益善嘛

再說了辦企業怎麼沒有資金周轉緊張的時候呢,你是某銀行老顧客,信用不差,關係處理好的條件下,你資金短缺的問題還是問題嗎


一、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是負債總額除以資產總額的百分比,也就是負債總額與資產總額的比例關係。具體度娘已經回答的很詳細了。12%的負債率是什麼水平不好辨別,首先是報表的真實性,其次是不同的行業的資產負債率不同。當然,個人認為12%的負債率是比較低的一個檔次。

二、為什麼要借錢?

每年的凈利潤是幾千萬這點不假,但是按照會計準則,收入按照權責發生制來確認,那麼問題就出現了,你賺了幾千萬,但是你實際拿到的錢是多少呢?萬一你的應收賬款收不回來了那又怎麼辦呢?

一般情況下有兩種情況,企業會問銀行借錢:1、利滾利,2、流動資金

1、利滾利

這點應該很好理解,我做一個項目,我完成一筆交易,我能夠獲得10%甚至100%以上的利潤,但是這筆錢我問銀行借,大概只需要支付8%,我自己獲得剩下的利潤,何樂不為?

2、流動資金

財務主要看三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對於前面兩長表,一般人看的都比較嚴苛,很容易把現今流量表給忽視掉。流動資金對於企業來講就相當於血液,一頭牛夠健壯吧?但是它體內的血凝固了,它也就跟這個世界byebye了。


理論上可以理解為經營槓桿,假如凈資產收益率大於貸款利率,就說明這筆貸款拿到投在你們公司產品的收益大於它的利息支出,那就值得貸過來使用(借雞下蛋嘛)。

然並軟,實際工作中就看你手裡的現金夠用不夠用,有利潤可能在應收,在存貨、在新購設備,公司要付貨款付工資付分紅老闆其他項目要投錢。也有可能要和銀行維繫關係,行長找老闆給貸款,老闆看利息合適就先拿著唄。


首先是企業利潤未必真實,賬面上反應出來的利潤並不代表本期得到的現金,企業有可能資金短缺。

其次是想擴大經營規模,在盈利狀況持續增強或保持在較高水平上時,公司會可能會考慮邁開步伐獲得更高利潤。


借款利息還能抵稅


推薦閱讀:

自學財務,有哪些好的書籍可以推薦?
不用信用卡可以在無形中節省開支嗎?
一個研究財務的資深教授和一個大型公司的資深的財務總監有什麼區別?
如果樂視沒有挪用各板塊的資金,各板塊有能力獨自發展么?
小規模納稅人與一般納稅人的界限是什麼?

TAG:公司 | 銀行 | 企業 | 銀行貸款 | 財務 | 貸款 | 資產負債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