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唱歌的音色中的質感、磁感、氣感、醇感如何聽辨?

1、氣感我還是可以很明顯地聽出來的,比如鄭淳元,但是其他三個實在聽不出來。「磁感」和人們說的「磁性」是一回事么?歌神張學友的音色中是不是早期沒有磁感,後來訓練出來了呢?

2、另外還想請教下,這四個指標是要達到什麼樣的技術要求才會有呢?發聲點靠後?

3、我記得耳帝說過這四個指標全具備的要歸功於父母,那麼後天的訓練對此的重要性有多高呢?

還望老師們指教,感激不盡。


謝邀。

首先這幾個詞都是民間用語,並不屬於專業辭彙。

試圖理解一下和你解釋一下吧。

第一個質感,指的是三頻比較平衡的聲音,在演唱中也就是各個腔體比較通透。

舉幾個比較有特點且對普通音樂愛好者難以聽出來的。王晰(缺高頻頭腔不通透)和胡維納(缺低頻缺少咽喉腔共鳴)

王晰和蒙面歌王里用了「濁聲」金延宇對比聽一下。

胡維納和朴正炫對比聽一下。

第二個,氣感,你理解的大概是正確的就不細說了。

第三第四個磁感醇感對比著說。兩者都是低喉位低頻喉咽腔比例比較多的音色。邊緣化程度較高的音色一般叫磁感。例如任宰范。邊緣化程度較低的音色叫醇感,例如Scotty McCreery。你對比著聽一下。

當然,更確切的說法恐怕還是要問這幾個辭彙的發明者吧。


「質感」雖然不是音樂術語但我大概還能明白是在說什麼,「磁感」、「氣感」和「醇感」是什麼?能先定義一下嗎?


說實話,學習聲樂這麼多年……沒有聽過這幾個名詞……好好找個老師,學學聲樂吧,沒那麼多事……

我個人的一些看法是,聲樂學習者是要對理論有了解,但是,請在聲音基礎已經建立的情況下再去了解一些吧,初學者直接接觸理論的東西,充其量最多就是個聲樂界的民科。


我覺得會問出這個問題就明顯的表示了你你其實是聽不懂「這種形容方式」。很可能不只有你不清楚還會有很多的人也不清楚。這種形容方式偏向於主觀的將一個自我的體驗敘述成為文字,並不是在探討一個具體的發聲方法。對我來說「方法」就是「一系列的動作」,而不是一系列的動作所造成的結果。所以不只有你沒有辦法聽懂,我其實也聽不懂。這就好比我跟你說某一家的蘭州拉麵,湯頭的味道到帶有一種升華感。這裡所說的升華感只是我個人的體驗。而實際上造成這種升華感的原因,可能是用牛大骨熬了20幾個小時,也可能是在湯裡加了味精,也可能是在湯底熬製用了10種蔬菜當基底。所以升華的感覺僅僅只是我個人對於這一種味覺體驗所貼上了標籤,要了解這個標籤背後的含意,最直接的方式是詢問貼上這個標籤的人到底這些表情背後的具體成因是介由哪些發聲行為而造成的。


有多少形容詞就能造多少術語,但是意思明確並被群體接受的,才有被解讀的可能。

至於這幾個詞,應該問創造者,我是不知道,即便有的詞確實隱隱有感覺,也說不明白。


你說的所謂什麼感什麼磁性全都是發聲位置和技巧所得

靠父母遺傳?

少數人音色漂亮 那是他發生的位置導致

硬體有差別 但大概就是90分和95分的極限差距

技術才是重點

音色來自於發聲位置結構 結構變化音色改變

張雨生天生小嗓 自然混聲 你如果是大號嗓子 你依然能通過技術模仿他的聲音 但你硬體條件可能決定你極限音高不如張雨生 但放心啊 你低音肯定贏過他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擅長 硬體條件真的不是最重要的 你爹媽也真沒有在你唱歌中有那麼大存在感

張惠妹 陳奕迅 林志炫 這三個華語很出色的歌手

都不是硬體超人或是父母給的 而是實打實的技術

有些人天生聲音好?那不過是成長中發聲結構並沒像其他人那麼不合理罷了

聲樂是精確的技術 不是玄學

爹媽沒給你好嗓子 你可以找個好老師給你好嗓子

什麼空氣感啊 什麼怒音啊 偽音啊 什麼什麼音啊 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 其實不過是聲樂巨大系統里一個小技巧 這麼會故弄玄虛 將來改行賣葯算命也能成功


謝邀。

這幾種說法很感性,所以實在要答的話只能盡可(qiang)能(xing)和比較理性的描(chui)述(bi)掛鉤。

--------------------------------------------------------------------

Sundberg等[1]認為,人的音色之所以具有多樣性,原因不僅僅是每個人的聲帶形狀不一。人的音色很大程度上還要受到發聲通道(共鳴通道)的影響。除此之外,Sundberg等還認為,人的音色同甲狀軟骨的狀態(我想應該表達的不是喉位,而是包含了會厭和各種肌肉群)也是有關係。他們將甲狀軟骨的作用單獨分離了出來。

由此,我個人認為,耳帝提到的四種聲音的品質實際上和甲狀軟骨之狀態[2]的關係很大。

質感的意思應該是指「有很好質量的」,這應該是普通人和專業歌手最根本的差距。比如同一個高音,普通人扯著嗓子瀕臨破音的音色和專業歌手鬆弛、寬敞的音色肯定是有區別的。聲帶閉合欠佳的人和普通人肯定又是有區別的。合理運用twang帶來的明亮色彩應該能增加聲音的質感。從這個概念出發,姚貝娜是真的很優秀。

英語中,有醇感是mellow,百度翻譯認為是「圓潤」,有一定的道理,但實在夠不上玄學的等級。人聲是玄學,不達到氣沉丹田溝通道法使聲音在腦子裡迴旋的級別是不夠的;但「有美酒版香醇」音色的歌手,其聲音最直觀的感受的確是圓潤,「就好像有一層光滑而又厚實的殼」。B B King的聲音,有沒有?Tony Bennett 有沒有?有。

氣感不需要解釋了吧?說到這裡,維基百科似乎有很詳盡的解析Mariah Carey聲音的詞條,也許會對這個問題有幫助。

磁感。英語中解釋為Magnetic,宅男們很熟悉的一個單詞的形容詞形式。要表達的意思是「像磁鐵般有吸引力的」。這個詞放在聲音上是真正的玄學。耳帝認為Adam Lambert聲音中的破裂並帶有金屬色彩的顆粒感就是磁感。

Hunter等人[3]研究發現,優秀的專業歌手可以依靠甲狀軟骨部分的功能來調節共振峰,優化音色、增加聲音的聲電效應。這與耳帝透露的一些信息不謀而合。

人聲是一種玄而又玄的東西,甚至有人認為人聲是萬聲的根源,是人類對聲音的終極追求(這個逼必須Thumb up)。

在外旅遊,手機碼字,參(zhuang)考(bi)文獻有待添加和修正。


王菲唱歌很有空感

楊坤的嗓音非常沙感

陳奕迅歌聲具有痞感

劉歡相當的脖感

阿杜那是極其憋感

張學友無疑是神感

張惠妹以前動感 現在只剩肥感了

我編不下去了 累感了


作為聲樂業餘的路人,曾經在這個話題上有頗大的興趣和好奇心,也醉心於追求這種具豐富細節的音色,於是看過不少專業人士的意見,隨著這類教程在音色技術上的進步也是大有增益(我是挺有自信地說自己現在能掌握這幾種音色技術,但當然沒做到如專業歌手般優秀),現在綜合一下各種教程和概念並補充一下自己的見解,強調非專業,不一定正確。

質感,就是音色給聽眾最直觀的第一感受,好像五官標緻、身形姣好的美女,你第一眼看過去就覺得她是美人胚子,非常好看,視覺的「質感」很好;音色也是類似,歌者一唱出來你就覺得這把聲音很悅耳,聽覺的「質感」很好。例如張信哲、陳奕迅、古巨基、李克勤、A-Lin,反面例子就是周杰倫、林俊傑這類先天音色比較扁平、尖、偏向吊絲(與唱功優劣無關,純粹父母給予的先天條件,求別撕,認慫......)。

氣感和磁感,前者就是指音色中帶有很明顯、宛如顆粒狀的氣聲,,後者則是音色中具有一種沙沙、與物件輕輕磨擦而產生的音色,像撥弄頭髮的聲音。這兩種音色均是透過聲帶邊緣有控制地振動(不是胡海泉那種擠壓漏氣的音色),與通過的氣息磨擦而營造出來的技術性音色。例如The one、陳奕迅、楊宗緯、Mariah Carey、張惠妹等等;更高端的氣感和磁感是建基於先進的蝶竇共鳴,打通鼻腔靠後的那條通道和肌肉,營造出具有極豐富的磨沙感、氣感和帶有極寬廣的距離感音色。例子有Mariah Carey、張惠妹、庚澄慶等等。

至於醇感,這詞語很難形容,可以理解為酒的那種醇,圓潤而醇厚的音色,很大程度是透過以聲帶後端作為穩定的閉合端發聲而營造出來的音色。例子有那英、陳奕迅、張學友、A-Lin、The One。

這四個音色指標除了質感比較依賴父母外,其實很大程度上是更依賴後天的技術提升而得到的,原理在上文也提及了。其實林俊傑初出道時的音色也不太好,近年在這幾方面的詣藝豈不是大有進境麼?陳奕迅初出道時的聲音其實也挺單薄,欠缺氣感、磁感,但是你再聽聽他這近年的音色,是不是覺得改變了許多?(當然有極小部分是受著年齡因素影響,但極大程度是聲帶技術的改變和進步)

希望這個答案對你有幫助。


顯然已被耳帝之流帶歪了


這個問題下的回答有涇渭分明的兩派。

一派是從未聽過這些概念、或者認為這只是民間用語不是專業術語的人——正兒八經學過音樂/聲樂的人,比如鄧柯老師。題主要相信他們。

另一派是寫一大段回答煞有介事地逐個介紹的人——巍峰營體系(梁歡,耳帝疑似梁巍峰,知乎劉德華等)教出來的,這幫子人都是半吊子,專門故弄玄虛來騙非專業人士。題主不要理他們。

這些概念完全就是巍峰營瞎編出來的,至於其目的除了故弄玄虛之外,可能還有定向推廣之嫌。


推薦閱讀:

現在中國有哪些流行音樂的實力派歌手(區別於顏值高的偶像派歌手)?
劉德華年輕時候在娛樂圈的定位和現在的鮮肉明星們有區別嗎?
如何看待宋冬野涉毒事件?
周杰倫在摩天輪之後又要在2016年開世界巡迴演唱會,而且都是一個地方連開三場,是為了賺錢嗎?
如何評價歌手葉倩文?

TAG:唱歌 | 歌手 | 聲樂 | 唱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