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合作的《龍心戰紀》算日產還是國產?
《龍心戰紀》在很多國家進行播出,如果它真的可以算國產動畫,這對於中國動漫界重歸往日《大鬧天宮》時代的輝煌,應該也不遠了,證明中國在動畫上取得的進步還是很大的
附張圖片:
都不算,因為日漫和國漫都是指漫畫,龍心戰紀是動畫。再說這片子本身素質一塌糊塗各種爛,不知道題主哪兒來這麼大信心…算國產動畫我簡直嫌它丟人
坦白講,倘若真如題主所問,一定要分清楚這部作品屬於哪個國家的話,多少是有一丟丟搞笑的。
這就好比一定要分辨一個混血小孩究竟是屬於哪國人一樣,在只能看到表面形象的情況下,是很難辨別清楚的。倒是有另一種辦法:拿證件看看。
關於這部動漫到底屬於哪國國籍,挺多回答說的都很有意思。比如祝踏嵐提到的那幾個例子,犀利而有趣;楊小徹的大段分析,嚴謹而在理。不難看出,該款動漫的證件顯示出來的,是愛奇藝佔據了利益紐帶中的主導地位。如此一來,這部動漫的國籍就該歸到中國了吧?
可這樣下結論未免顯得太隨意,咱還是嚴肅一點吧。
值得一提的是,這個提問的補充說明該得到注意:「《龍心戰紀》在很多國家進行播出,如果它真的可以算國產動畫,這對於中國動漫界重歸往日《大鬧天宮》時代的輝煌,應該也不遠了。」
這句話說得有點意思,令人隱隱約約能蹦出一絲自豪感。但,在理嗎?我們不妨掰開了,揉碎一點,從兩方面討論一下:
一、《龍心戰紀》這部中日合作動畫在中國動漫發展中,真的有這麼重要的意義?
既然是討論中國動漫作品,那麼,正確認識一下目前中國動漫行業的現況,是很有必要的。正如補充說明中提到的那樣,早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我國動漫行業也還是有過輝煌的。典型代表是《大鬧天宮》,這部動畫作品不僅令國內觀眾印象深刻,還一度走出了國門,獲得了國際上不少的認可。但在那之後,中國動畫卻並沒有持續給力,反倒是漸漸變得式微。尤其是在鄰國日本動漫迅速崛起並揚威國際之後,中國動漫便顯得愈加的低迷。即便是有政府的大力支持,也還是未能真正將中國動漫產業「扶起來」。
但也並非全面悲觀,隨著國內動漫人的不斷努力,中國動漫正進入到了一個不斷嘗試、掙脫桎梏、努力創新的階段。在這期間,也有不少優秀作品出現。
比如《長歌行》(作者:夏達)。看過的人想必都被這部作品的氣勢磅礴又迷霧重重的氣質所吸引,但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夏達可是一個少女漫畫家,也是很有魅力啊~
比如《神明之胄》(作者:肥魚工作室)。這部動漫作品已於2015年12月播齣動畫版,屬於典型的升級流,有點讓觀眾忍不住想直接翻到最後看主角霸氣側漏的那種。
比如《中國驚奇先生》(作者:權迎升),這算得上是中國少見的驚悚靈異向動漫作品,似乎熱度還很高。
還比如,《秦時明月》。這部作品就毋庸贅言了,要知道,一提中國動漫,就少不了會提到這部《秦時明月》。它的劇場版、電視劇版都出了,畫面也越來越精緻。當然了,如果以後畫面能更流暢的話,就更棒了。
如此這般的動漫作品,不僅豐富了動漫愛好者的觀看選擇,也體現出了國內動漫行業向著積極方向發展的態勢。但即便如此,我們也還是要正視目前國內動漫行業存在的問題:人才凋零、青黃不接、斷層嚴重、賣弄情懷、急於套現。
人才凋零和青黃不接的說法可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在行業發展的的過程中,年青一代與動漫前輩之間的確存在著斷層現象。而急於套現的現象更是顯得有些普遍,其結果往往是:錢花了不少,或許也能賺不少,但,動畫質量卻沒有保證——即便是中日合作,也無濟於事。
一個顯著的例子來自今年一月初推出的一部打著中日合作標籤的動漫作品:《從前有座靈劍山》。據相關資料顯示,在製作階段,中方給日方合作者DEEN社的時間非常少:去年9月宣布將漫畫TV化,11月公布聲優,竟然趕在1月就上線!這其中的製作壓力可想而知。
無論進步的優點還是失敗的缺點,國產動漫的現狀實際上是有些混沌的。而《龍心戰紀》最重要的意義,其實不是什麼「國漫崛起」這種大而空的話,而是「它創造了一個讓中國動畫人與動畫大國的動畫人以同等身份坐在一起聊天、交流、共同創作的機會。試想,坐在你面前的人可能就是經手過《火影》、《死神》、《銀魂》的業界大能,你和他一同工作,這是多麼令人驕傲多麼牛X的事!想想都能美到冒泡了好么。
還有另外一層意義就是:對於中國動畫產業發展,《龍心戰紀》這種資本先行的方式,實現了讓中國動畫「走出去」的期望。這多少還是挺令人興奮的,因為這多少意味著中國動畫片終於不自己跟自己玩,能出去見世面了。而從功利角度來看,這種模式要是成功獲得好成果,可能就會讓更多「有錢沒項目」的大佬想投資中國動畫,然後中國動漫產業就起來了,類似《大聖歸來》這種良心作品也不至於因為沒投資而幾度喋血。
二.《龍心戰紀》在各國播出,又意味著什麼?能夠在各國播出,某種層面上是挺叫人自豪的。因為這樣的機會實在並不多,且這樣的作品在近些年真的是太少太少。
走出國門的動畫作品屈指可數,能夠拎出來的大概就只有以前「輝煌時代」的《大鬧天宮》、《哪吒鬧海》,或者近期的《大聖歸來》。不過,他們更多的還是以「電影」的形式走出國門,而已動畫片的形式走出國門的,實在鳳毛麟角。
話說回來,目前中國動漫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和中國電影的發展有著相似的特點:自身實力急需提高,需要學習外國,同時為了海外市場的開拓,嘗試資本先行,讓內容「走出去」。
就像動漫採取中外合作的方式進行嘗試一樣,早期的中國電影,也多半通過中外合作的方式,逐步學習,逐步獨立。尤其是上世紀國內電影剛剛起步的階段,許多電影的拍攝基本都參考外國電影的元素,從中慢慢摸索經驗。
比如電影《勞工之愛情》,這部中國電影資料館保留下來的年代最早的中國影片,直接採用或參照卓別林短片的喜劇元素,極具誇張,也富於娛樂性。
比如電影《紅粉骷髏》,這部早期的電影不僅從外國偵探小說中選取素材,還在布景方面仿效美國:牆壁用硬紙板裁製,用粉畫和貼花製造出石質感。可以說,這部早期電影的環境布置基本採取了西式風格。
這兩部電影的學習方式,就像如今中國動畫在努力汲取外國知識充實自身一樣,把好的吸收過來。而這種學習之路並不短暫,隨著時間的推移,國內電影漸漸成熟,但也還是需要和國外進行合作。通過中外合拍等方式,繼續摸索和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和技術,同時也以這樣的方式,盡量助推中國電影「走出去」。
相關數據表明,近幾年,中國電影走出國門的腳步明顯放緩,海外銷售收入也是持續下降。反倒是一些中外合拍影片在海外的銷售情況顯得非常樂觀,這多少也證明了一個這樣的觀點:資本輸出可以帶動文化輸出。事實證明,中外合拍電影在海外的成績確實要比國產電影要好很多。( 數據來源:《世界電影發展報告》,2003-2013年數據)
拿最近的兩部電影舉例。比如中法合拍的電影《夜鶯》,雖然沒能在國內沒有上映,卻曾在去年代表中國大陸角逐2015年第87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為中國電影在國際上佔據了一席之地。
比如電影《狼圖騰》,這部同樣是中法合拍的電影,不僅在國內收穫了票房與口碑雙豐收的好成績,在國外也是「開出了燦爛的花兒」。不僅在法國首映大獲成功,一舉拿下法國首映當日的冠軍,還贏得了諸多媒體的讚譽。
《首映》就說:「通過兩個經典片段,阿諾導演告訴了這個被視效大片洗腦的社會:動作戲並不只是數字特效的魔法,而是完全可以在雄壯華麗的場景中融入最真實的情感。」《回聲報》甚至驚呼「《狼圖騰》是一部冒險電影巨作,驚心動魄,令人驚嘆不已,同時發人深省,卻也令人感到憤怒。它證明了電影始終可以做到叫好又叫座。」《紐約時報》也表示該片「充滿了美得令人嘆為觀止的自然風光和以真正的蒙古狼為主角的動作場面,無比生動地傳達了現代中國發展對生態環境構成破壞的訊息。」
票房和口碑的雙贏,的確是一部電影最希望得到的效果。而中外合拍的模式在將中國電影推出國門方面,顯然比中國電影自己折騰要來得有效果。正如《世界電影發展報告》副主編王笑楠談到的那樣,「中國電影要走出去,不僅要產品做得好,還需要建立渠道。正如聯想通過收購IBM的PC部打開海外市場,成為世界PC巨頭一樣,中國電影也需要掌握海外發行渠道。從這個角度講,中國電影資本應該比電影更早進行海外輸出。」
同樣的道理嫁接到中國動漫之上,也非常契合:中國動漫要走出去,也要建立渠道,中國動漫資本要比作品更早進行海外輸出。而《龍心戰紀》能夠在多國播出,就意味著中國動漫在對外輸出方面取得了不小的進步,這對以後的更多作品走出國門,是有推動意義的。
其實,一部動漫作品的「國籍」歸屬於哪裡並非最重要的,你說《龍心戰紀》屬於國漫也好,說它不夠純粹也可以。關鍵在於,這部動漫作品本身的質量是否足夠好,是否能夠在目前的動漫產業中佔據一定的代表性的地位,是否可以真正的「走出國門」?僅從製作團隊來看,中日合作帶來的製作能力,應該有所保障。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樣,目前的國漫還需要不斷地向國外優秀代表學習,而與日本製作團隊合作,顯然益處多多。而在渠道開拓方面,有愛奇藝做支撐,通過其強大的渠道能力和資本實力,讓這部動漫作品能夠順利登陸日本,真正地實現了「走出國門」。其與東京電視台的合作,不僅能將技術和理念「引進來」,還能在資本輸出的過程中,將國漫「帶出去」,這顯然是一個不錯的嘗試。
無論如何,希望國產動漫和國產電影都越來越好~基本可以認定是愛奇藝主導的,因為原作版權方好像不怎麼在意這回事。明明動畫在放送,但遊戲卻連首頁都上不了。
話說這遊戲人氣好像並不怎麼高,不知道 @楊小徹為什麼說它是「旗艦手游」。謝邀,請問中華牙膏是國產品牌或者說是中國品牌嗎,94年被聯合利華收購了,事實上判斷這種國界最好的方法,既非風格,也非創作團隊,如果說風格,生化危機後來狂走歐美風格,難道就不是日本遊戲了?如果說創作團隊,李安拍的綠巨人少年派難道是中國電影?個人覺得是取決於該作品背後的利益紐帶,版權等,當然初始創作團隊也很重要,被收購這種事情另說,但也見仁見智
說起來看這個陣容,我也覺得這是好投資,而非好的國漫創作了吧
最近正好在追這部《龍心戰紀》,說實話,剛開始看這部動畫的時候,我一直認為這是一部引進的日漫,但是在很多媒體的新聞中,又說是國漫打入世界市場。
回到日漫還是國漫這個問題。
我相信這個問題在很多動漫迷心中還是很有分量的,畢竟很多人對中國能打造一部質量上乘的國漫抱著熱切的期待,看看去年《大聖歸來》的火爆程度和今年x海棠的曠世大跳票引起的熱議就知道了。
《龍心戰紀》的原IP是日本遊戲大廠GREE的旗艦遊戲,並且翻開《龍心戰紀》的製作人名單,出品人第一位是愛奇藝CEO、創始人龔宇,似乎好像這部動畫是中方投資,日方製作,本質上是一部日漫。但是,再仔細研究了一番,我的觀點是,這部動畫在一定程度上依然是讓國內漫迷們引以為傲的一部國漫作品。
首先,雖然動畫改編自GREE,但是最早發現這個IP具備改編潛力的是中方的製作公司CSPG,當CSPG把這個合作方案推薦給愛奇藝的時候,愛奇藝評估三個月後,決定牽頭與日方合作建利動漫製作委員會,並必須在委員會中佔據主導創作地位。也是因為愛奇藝的加盟,使得東京電視台、GREE、羚邦紛紛加入到委員會中來,至此,《龍心戰紀》集結了亞洲動漫行業最權威的公司加入。為了將《龍心戰紀》的畫面達到最高水準,在劇情上同時符合中日漫迷的口味,委員會決定將前期策劃放在中國,中後期製作放在日本進行。上面這一切操作從2014年就開始策劃實施了,這樣國際性的委員會合作尚屬首例,而這一系列行動都是由中方主動牽頭完成的。也就是說,雖然原IP屬於日方,但如果沒有中方公司的慧眼識珠,那麼這部作品根本就不會出現。追溯到最根本的地方,是中方在其中起到了初始的和決定性的作用。
其次,看這部動畫的時候我隱約感覺到,劇情和節奏是和傳統的日漫不一樣的,這一點又是中方在其中起作用:愛奇藝作為視頻大站,擁有龐大的用戶量,對於中國觀眾的口味還是很了解的。通過調查用戶的數據,根據近期的熱門IP的劇情,在動畫中加入了很多適合中國觀眾口味的元素,像復仇、虐戀、多重複雜的角色關係等。經常看日漫的人都知道,這種劇情元素在日本Fantasy題材中是幾乎不會出現的,所以我想日方對此肯定是抱有疑慮和擔憂的。但在最後的成片中,還是始終貫穿著復仇、虐戀元素,這也說明了中方在劇情上還是很強勢的。據了解,《龍心戰紀》的劇本設定就磨了半年之久,中方完成劇本策劃之後,才交由日方進行中後期的製作。同時在節奏上,《龍心戰紀》也要比一般的日漫快很多,這是基於中國視頻用戶的需求而進行的調整。可以想到的是,這部動畫的製作過程中中方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
順便提一句片尾曲,中國版的片尾曲和日版的不同,是由中方韓國女子天團Tara的咸恩靜演唱的。韓國人演唱中日合作動漫的中文主題曲,看似彆扭,殊不知這也是愛奇藝用心之處。Tara在中日兩國均聚集了大量的年輕粉絲,而這些年輕粉絲也正是《龍心戰紀》的核心受眾。這是日後為這部動畫進軍國際市場所做的鋪墊。
而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龍心戰紀》的成績還是相當不錯的,在日本LINELIVE首日播放點擊量就超過了40萬,東京電視台首日收視率突破1%,其後更是到達了1.7%。在同時段的日本四月新番中表現最為優秀,收視數據超過了上一個由AKB48冠名的美食節目。隨後,《龍心戰紀》的廣告更登錄了日本衍生品名店Animate位於秋葉原的總店裡,可見《龍心戰紀》在日本已經掀起了觀看熱潮。
而在國內,愛奇藝在視頻方面的影響力也不用多說了,去年多少大劇都是在這裡火起來的。今年3月底的Anime Japan中方也有參與,綜合來看,這次中日合作得到的是一個皆大歡喜的結果。
最後,說一點感想。國漫出生到成長,這麼多年一直處於路漫漫其修遠兮的狀態,一代代動漫從業人員也曾經創作出很多出色的作品,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到如今默默無聞,而那些還沒有推出風行一時的作品,就黯然退出行業的還有更多。工作強度大,出作品難,大環境阻力重重,遲遲看不到回報,行業內不乏懷著「撈一票就跑」心態的居心不良者,支撐那些真正的從業者繼續下去的,也就是心裡那一點點澆不滅的火苗。
在《龍心戰紀》主創訪談里,統籌製片詹明憲說的一段話,我覺得挺有代表性:「我過去對新人說,一個作品,兩年你就要偷笑了,從融資到推出,兩年是非常理想的周期了,你想想看人生中十年能有幾個兩年,你十年可能只能做五個作品每個作品都是幾百個人參與的,每參與一部作品,你的兩年青春就沒有了。十年以後,你回去看一開始做的那一部,你會不會後悔,如果後悔,就別做。你今天看,兩年以後看,十年以後看,給你的兒子看,你的名字一直在上面,作品的生命力是比我們的生命里要長的。」
真心地希望,未來能湧現出越來越多的優秀國漫,讓熱愛國漫的人和那些優秀的從業者們十年之後提起,依然會感到自豪。
只要你去看看ed,就會發現從演出到原畫都是太君。
一汽豐田:我特么純國產,不照樣挨砸
動漫作品只看風格的話,這是標準日漫。版權方是中國,也依然是日漫
主要看怎麼合作,如今中國在技術上其實並不差什麼了,差的是環境一個能夠讓漫畫家撰寫創作獲得收入的環境一個愛好者看動漫不被說小孩幼稚的環境一個自由競爭的市場環境一個靜下心來的專心做作品的環境
先表態:我覺得這個問題怎麼說都不算錯,你說《龍心戰紀》是國漫,正確,是日漫,也正確;你說它不是日漫,正確,不是國漫,也沒錯不是?
但在個人來看,我認為它是國漫。
引用:「我國在動畫領域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已經是上古時代的事,到了今天,那時的動畫人才和技術早已出現嚴重斷層,老一輩的動畫人要麼老了,要麼過世了,而曾經的動畫技術包括你們經常念叨的的水墨動畫也根本沒有得到繼承和發展。
日本動畫能有今天的輝煌是因為他們經過一段時間的摸索與練習,手腳不斷……我的意思是說他們一直在摸索(比如60年代開創日本有限動畫模式、以及近年的《惡之華》這種喪心病狂的實驗動畫也是一種嘗試)、一直在發展、一直在進步(這句還是免了吧,看看現在的新番都他么什麼玩意),形成了自己特色從而能在世界動畫領域獨樹一幟。」
(原文鏈接:有哪些優秀的國產動畫? - 瀟湘公子的回答
)
日本動畫能夠走到今天,是因為他們不停的搜刮各國的成功之處,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例如動畫人物的口型究竟要不要對上這個問題,你看迪士尼,都對上了,你在看日本動畫,他們發現及時對不上口型,對觀看體驗的影響也不大,還能省下大筆的經費,於是他們就直接省了。那麼迪士尼就不想省掉大筆經費嗎?當然想,可問題是,這麼多年下來,他們的選項里已經沒有「對不上口型」這個選項了。
你只能說日本將「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這個道理,運用的太過爐火純青。
那麼,中國動畫是不是也可以這麼干?畢竟現成的模板就是日本,直接學過來不就好了!
但是,即使知識就在那,也學不過來,真正好的東西,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這就是中國動畫的現狀,缺少實踐,尤其是優秀作品的實踐。
引用:「有人看到日本動畫staff里經常出現國人名字或國人動畫公司名字就覺得我國動畫人才濟濟,就缺錢了,有錢有投資就能做出優秀作品了。嗯,沒錯,人是很多,人才很少。日本和歐美到動畫上色、後期、中間畫等這種不需要技術完全是苦力活的時候不光找中國人,還找菲律賓人和思密達國人,因為他們國內的苦力貴啊。國內的動畫公司和團隊還特別樂意接這活,國內市場幾乎一片荒蕪,沒有外包,等著餓死么?人才說得簡單點,排除編劇(腳本),監督(導演)這些藝術活,「動畫」畢竟是畫出來的,最基礎、最核心的是原畫師。看看日本那些有名的原畫師,哪個不是身經百戰,哪個不是經驗豐富,哪個不能獨當一面,哪個不是摸爬滾打過來的?哪個又是坐在教室里上課里學出來的?
我國一是缺少有經驗的原畫,二是缺少有經驗的監督/導演。原畫,代表技術水準,可從人物動作判斷,如果只論技術的話,我認為原畫才是基礎;監督/導演,代表藝術水準,可從分鏡判斷,好的監督也非一日之功。」
(原文鏈接:有哪些優秀的國產動畫? - 瀟湘公子的回答
)
中國的動畫市場直到今年才漸漸有了起色,大量動畫作品出現 ,但大多作品投入資金不多又急於套現,導致製作周期緊出來的成品也不盡如人意,這種情況下,中國動畫人能夠學到的東西也實在有限。
所以,《龍心戰紀》這部動畫作品,對於參與其中的中國動畫人來講,是一次非常棒的實踐,因為,我們才是主創。
《龍心戰紀》是中國動畫人提出要做的作品,是我們中國動畫人選擇了這個作品然後進行動畫化,尋找投資人合伙人愛奇藝與日方搭建了動畫製作委員會,對於從前一直擔當「苦力」的我們的中國動畫人來說,這次主創的身份,足夠讓人激動了。
在Anitama採訪《龍心戰紀》的記錄中可以看到這樣一段話:
「詹明憲:在這個案例之後,我們相信接下來不管是投資還是其它的動畫方面的合作,都慢慢會和國際接軌。有了海外的合作和委員會的合作模式之後,投資的風險變小了之後,能參與的案例就會越來越多,那這個對我們是很好的,所以我們當初願意做這樣的嘗試。」
中國的動畫人其實一直在尋找機會努力提高自己,充實自己,熱情的參與到優秀的項目中去。這讓我覺得即使我們人才斷層,輝煌不再,但我們還有勇氣重頭再來。
從題主的描述來看,問題的核心是龍心戰記這部動畫是否可以作為中國動畫業界水平的參照,並引以為豪。這部動畫資方是中國,核心技術及相關人員卻為日方或日方主導,看起來是一個混血,但實際不然,某技術日產的廣告天天放,只有技術是日產,但還是日產,同理這部動畫也不能算作國產,要是拿人來比喻,這部動畫中方就是個代孕,對生出來的孩子主要是提供營養,其他影響很小。因此我認為這部動畫是不能視為中國動畫,引以為豪,國產崛起更無從談起。ps:我對國漫支持但不看好,產業鏈的問題不是單靠動畫人能解決的。
你也說是合作啦……這個問題就好像小時候家長問我媽媽親還是爸爸親一樣
這部作品好無語....拖時間劇情略無聊。我看的時候想這肯定是遊戲改編的!因為全是些遊戲套路!全是老套路!因此沒看點!然後察了下發現居然中日合作的作品.............
還是要看動漫體現的思想內涵吧,當然中國和日本文化有許多共通的地方,不太好說吧。想必歸於某一國家是比較困難的
對國漫粉說是國產的,對日漫粉說是日產的,豈不美哉?
辣么爛,人設畫質劇情都沒有什麼亮點,遠遠不如勇者大冒險和風味英雄之類的作品
你屬於你爸還是你媽
日漫沒有這種劇情,國漫沒有這種節奏和畫面。不需要玻璃心,兩邊都參與了製作,那就哪國國籍都沒有,或者都有。不管王冠還是屎盆,兩邊一起擔著,別全想算一個國家頭上。
這部作品版權是愛奇藝的呀,原IP是日本的遊戲,不過既然現在已經本土化了,看看裡面的情節就知道,改動很大,很明顯是中國的故事結構;不過據說,在製作的時候採取了中日合作模式,主要是為了反輸國外,降低風險;然後整個開發的動漫委員會也是中方主導的。
最近發現身邊有很多人在討論這個片子,不僅在國內很火,聽說11區人民對它也大為喜愛,居然是中國主導製造( σ"ω")σ,請收下我的膝蓋,敢問一句這是要拉我入坑嗎?
推薦閱讀:
※日本有哪些長得好看的聲優?
※由漫畫/小說改編的日本動畫中,有哪些成功的原創角色?
※如何評價《棋魂》這部動畫?
※說說你們看了日漫、日劇之後,都學會了那些日語?
※為什麼《月色真美》評分這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