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美法葡萄酒對決中,法國葡萄酒全軍覆沒,具體情況是怎樣的?
據說1976年為了慶祝建國200周年搞的美法葡萄酒對決,評委全是法國人,然後前5名只有1個是法國的。比賽每10年舉辦一次,後來美國又贏了兩屆。
其實76年的這場比賽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公平。因為法國人是很驕傲的,他們認為美國一個剛起步種葡萄的國家是不會產什麼好酒的。所以在品鑒的時候這些評委會刻意在這些酒中尋找有法國酒特點的那幾個給予高分。事實上這些法國葡萄酒圈一頂一的高手也確實做到了。唯一疏忽的就是鹿躍。Stag"s Leap Wine Cellar(一定要寫全因為還有一個叫Winery,並不是同一家)這個酒庄一向的特點就是優雅穩重,結構成熟,單寧強勁卻又細膩。用他家自己話說就是藏在絲絨手套里的鐵拳。所以這些評委喝到鹿躍時理所當然的給了高分,而70年代的美國也確實學習了太多波爾多的風格,所以真的太像了,分不出來也很正常。至於第二是木桐第三是侯伯王(Haut Brion)的話,可能還是因為Haut Brion裡面Merlot占的成分多一些所以酒的整體感覺比較柔和吧。另外帕克也說了70年Mouton的風土比Haut Brion表現的好很多。啊…風土就是上面那位大哥說的terroir.所以這個順序可以理解。所以從我個人理解上,巴黎審判的主要意義是體現了法國人猜自己的酒猜的很准!但第一沒猜對~當然這是個好事,這之後全世界都開始認識到新世界葡萄酒的潛力,如果沒有這次盲品,新世界的葡萄酒也不會這麼快的被推廣與接受。
另外,要澄清的是,盲品看起來很公平公正,但其實對葡萄酒本身來說,看到一瓶酒的酒標很重要,因為上面的產區,品種,年份,都決定著你怎麼喝這款酒。比如Haut Brion的侍酒溫度理應比Mouton稍微低一點,比如法國70年代的酒理應比美國的醒酒時間更長一些。還有就是產區所帶給葡萄酒本身的特性,每一塊田每一個產區都有自己的不同,這些特性沒辦法用統一的標尺來衡量。就好像…四川的麻辣和湖南的鮮辣,同樣是辣,你沒辦法說誰好誰壞。如果你是個四川人吃了個湖南廚子做的川菜,結果覺得他是正宗的四川廚子。結果揭曉時你是不是會覺得有點兒尷尬?所以同理。巴黎審判的這些酒沒有一瓶不是稀世珍釀,你硬要決個高低雌雄其實就是為了面子而已。
就寫這麼多吧。想到那些到哪,也沒什麼條理,希望能有點幫助。還在趕論文的人不小心又浪費了一個小時刷知乎,哭死。做過一段時間的葡萄酒相關的三流撰稿,曾秉著每月5000收入的水平暢談月入50000元人們的生活方式。僅憑這點經歷,再搜集一些資料,業餘地談談這個問題。
1976年,英國品酒師Steven Spurrier組織了一場後來在該行業很有名的「巴黎品酒會」(Paris Wine Tasting of 1976)。這位主辦者也因此出了名,他此前開過葡萄酒專售店,也辦過葡萄酒學院。就是下圖這位。
眾所周知,葡萄酒這個行業,因為傳播的先後,而分裂為兩大陣營,即舊世界和新世界。
舊世界就是最早的葡萄酒產國,主要在歐洲和中東,比如最為人們熟知的法國、西班牙、義大利;西班牙的雪莉酒被莎士比亞捧過;德國、奧地利也有著名的雷司令,但相對小眾;匈牙利其實也很有名,比如埃格爾公牛血等等,但也很小眾;而黎巴嫩、以色列、喬治亞、亞美尼亞等,歷史就更為悠久了,比如亞美尼亞6000多年前就有釀酒設施了,從許多網友的遊記來看,酒窖極為古老了。(下圖為塞普勒斯的酒窖博物館,4000年前就開始種植並生產葡萄酒了)
正因為歷史底蘊,舊世界的葡萄酒保持傳統,依然是小作坊的生產方式。最容易讓我們外行人看明白的細節差異,比如酒瓶的蓋子。舊世界往往沿用天然軟木塞,因為木頭跟葡萄酒會有著各種微妙的化學反應,對風味是有影響的。
新世界是隨著歐洲的殖民擴張而產生的,包括美國、加拿大、紐西蘭、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亞以及南非等國。因而中國也屬於新世界,主要產地有寧夏和新疆等等。其實地球上適合種植葡萄的地區,緯度就那麼幾個,都差不多。新世界因為歷史根基短,所以不那麼講究繁文縟節,比如酒瓶的塞子,可以是金屬的、玻璃的,紋路可以是螺旋的等等。
簡單地理解,從視覺上說,新世界的酒包裝、生產環境比較工業化(其實舊世界很多酒庄也早就引進現代化的生產線了),價格也比較親民、實惠。
舊世界最有力的代表自然就是法國葡萄酒,而新世界的是美國。既如此,那麼也就有了傳統與現代的爭執,到底哪一種做法更正確,更符合歷史潮流?這種對立,大約等同於阿法狗VS李世石,用電琴還是鋼琴,玩機械錶還是電子錶。
據說Steven Spurrier在美國加州納帕谷(Napa Valley,大家熟知的葡萄酒產地和影視取景地)品酒之後,很有好感,就萌生了用這裡的酒跟舊世界較量一下的想法,並付諸實施。
在此之前,舊世界對新世界是比較不屑的。舉個栗子,法國葡萄酒講究所謂的「風土(terroir)」,這個概念也是常被我等外行人拿來裝B用的。「terroir」說白了就是農作物生長的土壤和氣候條件(降雨、日照等決定性因素)。
「terroir」是一個法語詞,據說在英語里很難找到一個確切的對應詞。按照法國人的說法,每一塊土地都有自己的「terroir」,甚至有幾個,連自家的花園裡都有。所以一個葡萄酒產區是許多「terroir」的集合體。每個不同的地方自然條件不可能絕對相同,「terroir」也不一樣。因此,品酒師可以根據「terroir」品鑒出這是哪個酒庄的產品。
由此可見,因為此前舊世界佔據絕對的主導地位,掌握話語權,而「terroir」的含義又難以預測,玄而又玄。給人的感覺是只有舊世界,尤其是法國的葡萄酒才是正宗的。
然而,到了1976年5月24日,這場盲品大賽開始了。經過品酒師的品鑒,結果乾紅葡萄酒第1名和干白葡萄酒第1名全部來自加州納帕谷,分別是鹿躍酒庄(Stag"s Leap Wine Cellars)和蒙特雷納酒庄(Chateau Montelena),而不是法國的波爾多和勃艮第。
1976年盲品賽中紅葡萄酒的陣容與賽果
1976年盲品賽中白葡萄酒的陣容與賽果
名次 酒名 年份 產地
1 Chateau Montelena 1973 加州
2 Meursault Chaumes Roulot 1972 勃艮第
3 Chalqne Vineyard 1974 加州
4 Spring Mountain Vineyard 1972 加州
5 Beaune Clos des Mouches
Joseph Drouhin 1976 勃艮第
6 Freemark Abbey Winery 1972 加州
7 Batabd-Montrachet Ramonet-Prudhon 1975 勃艮第
8 Puligwy-Montrachet Les
Pucelles Domaine Leflaive 1972 勃艮第
9 Veenercrest Vineyards 1970 加州
10 Davod Bruce Winery 1971 加州
波爾多葡萄酒為此派出了強大的陣容,沒有來自3級和4級酒庄的酒,而是主要採用1級和2級的,比如1級的Chateau Haut-brion(即紅顏容酒庄,1855年被列為一級特級的酒庄中,葡萄園佔地最小、歷史最悠久的酒庄,據說羅馬時代就在種葡萄了),結果排名第3。而Chateau Muton Rothschild 是 1973年升級為1級酒庄的,所以它選派的1970年份的酒依然算是2級。
這個結果讓葡萄酒行業為之驚訝,並至今都為美國葡萄酒做營銷的人所津津樂道。
法國人當然不服氣。所以到了2006年5月24日,即「巴黎品酒會」30周年,Steven Spurrier再次組織品酒會。由於白葡萄酒陳年能力有限,這次參賽的是陳放了30年的10種紅葡萄酒。重賽先後在加州和倫敦舉行,共9個評委。可惜這次盲品會贏的還是美國酒,排名前5的紅酒全部出自加州,而30年前排在第2名、第3名、第4名、第5名的4支波爾多紅酒,這次卻倒退到第8名、第6名、第7名、第9名。
加州VS波爾多:「巴黎品酒會」干紅葡萄酒複賽結果
名次 酒名 年份 產地 1976年名次
1 Ridge Monte Belo 1971 加州 6
2 Stag"s Leap Wine Cellars 1973 加州 1
3 Heitz Martha"s Vineard 1970 加州 9
3(並列) Mayacames Vineards 1971 加州 7
5 Clos Du Vl Winery 1972 加州 8
6 Chateau Moutn Rothschild 1970 波爾多 2
7 Chateau Montose 1970 波爾多 4
8 Chateau Haut-Bion 1970 波爾多 3
9 Chateau Leoiyle Las Cases 1971 波爾多 5
10 Freemark Abbey Winery 1969 加州 10
至此,也就有了題主所說的美國葡萄酒完勝法國葡萄酒的典故。當時唯一在場的美國《時代周刊》記者George Taber對此作了報道,後來出了本書《巴黎的判決:加州VS法國——革命性的1976巴黎品酒會》,稱這場品酒會「摧毀了法國在葡萄酒領域神秘的至高地位」。好萊塢還就這件事拍了部電影,叫《Bottle Shock》,Steven Spurrier由已故的英國著名演員Alan Rickman飾演。本片的拍攝是受Chateau Montelena酒庄的委託。波爾多的酒莊主們得知此事,表達了不滿(廢話)。
最後斗膽用個人的想法做一下總結:我覺得法國人和義大利人是世界上最會吹牛皮(說故事)乃至打造品牌的民族和國家,這一點在奢侈品以及葡萄酒的品牌上尤為明顯。作為一個外行人,我當然無意也不敢質疑舊世界的品質和傳統,只不過品酒是非常專業的事,舊世界的酒據說比較富含礦物質和泥土的味道(沒喝出來過,反正看相關的雜誌可知,撰稿人習慣堆砌各種術語和形容詞),而新世界的酒更大眾化,有明顯的果味(這個倒是多少可以YY出來)。而且新世界更便宜,並非高不可攀,這是關鍵。簡言之,新世界更偏向於把葡萄酒當飲料。
事實上,即便是著名的羅伯特·帕克(Robert Paker,並不是攝影的那位羅伯特·卡帕),這個幾乎可以點石成金,說誰的酒好就能一夜成名身價暴漲的人(相當於東漢末年許劭的月旦評),他也是被不少人質疑,畢竟只要是人就有喜好,包括口味。法國酒和美國酒,新世界和舊世界,到底誰好,這種本身就很主觀的事,仁者見仁了,到底怎麼定比賽標準,誰說得准。在這個靠口碑吃飯的行當,敗方永遠不服的。
PS:以上內容,主要整合了網上的資料(包括圖片),若侵則刪。
書記我幫你百度了……
記那一場盛事
不過事後據美國葡萄酒的歷史專家說,其實波爾多當時的整體質量更高,由酒商斯蒂文·斯普瑞爾發起的比賽雖然評委全是法國人,但是一些規則實際上不利於法國酒。加州甜美多汁的葡萄很快就能表現出純正的口味,而那時波爾多和勃艮第酒都需要慢慢陳釀,才能表現出最好的味道。不過普通大眾並不會深究這些細節,更何況1978年1月這樣的比賽又被複制了一次,結局一樣。一戰成名後,納帕谷連同整個加州,顛覆了新世界葡萄酒的形象,躋身為世界名酒。能分辨酒好壞的,不是品酒師,只是腦洞而已。這篇文章有大量數據說明雙盲測試條件下,不管是普通人還是【酒類大賽評委】,能分辨酒好壞幾率和擲硬幣是一樣的 .theguardian.com/lifeandstyle/2013/jun/23/wine-tasting-junk-science
全軍覆沒這個說的太誇張了。首先對於巴黎審判這個事兒來說,就是法國人剛愎自用的結果,他們對於自己葡萄酒太過高看,以至於認為美國只能生產可樂,對於葡萄酒沒有資格和法國比較,心理預期太高,而對於這個世界並不那麼了解導致的。現如今全球旅行已經成為了很簡單的行為,飛行釀酒師也成為了葡萄酒界的主力軍,大家把經驗分享的同時,就塑造了世界葡萄酒口味相似的必然性。巴黎審判讓世人正視了世界葡萄酒的格局,希望回答還算客觀公正。
推薦閱讀:
※想知道紅酒和葡萄酒究竟有什麼區別?
※喝紅葡萄酒需要冰一下嗎?
※大閘蟹適合與什麼葡萄酒搭配?
※用礦泉水塑料瓶裝釀造的紅酒或者葡萄酒符合衛生嗎?
※有喝紅酒習慣的人,你們喝紅酒的時候都會遇到什麼感覺麻煩的事?或者說你們在什麼情境下會想喝酒卻比較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