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要吞併錫金?中國最後為什麼也承認了?


錫金一直就不獨立自主啊,它沒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為太小太弱。不光被印度強姦過,還被尼泊爾胖揍過,最可憐的是,不丹也欺負它。

英國從這片兒撤走以後,印度就當了本地的大王,開始強行「保護」錫金。和錫金簽了個《和平條約》(1950年),這個條約主要規定了印度的義務和權利,比方說印度政府負責錫金的防務和領土完整,印度有在錫金境內駐軍的權利,錫金政府未經印度政府事先同意不得輸入任何武器和軍用物資,錫金的對外關係由印度政府辦理和調節,錫金政府不得同任何外國交往。

這是騎在脖子上拉屎還讓人說香啊!

喪權辱國就是這啊!

然而錫金只能忍,不然呢? 錫金南口與印度相接,北靠高山,與中國人煙斷絕,事事依賴印度。您倒是不想寄人籬下,實際上呢?

大概到了中國文革時代的末期,印度忽然想明白了,它對錫金說,要不你自願加入印度吧?

錫金國王不願意,印度就很生氣,印度說你要不願意那我只好把國王軍解散了。它還真把國王軍解散了,於是錫金的親印派主持大局,表示錫金決意自願加入印度。

錫金國內當然有反對者,而且反對者舉辦的運動很強力。結果就是死路一條,鎮壓這種事,打死有組織的反抗,幹掉幾千人,關上幾萬人,讓他們知道後果,也就沒人敢鬧了。

印度的鎮壓就是這麼辦的,往錫金各地派了警察,碰見不聽話的就往死里揍,你能有什麼辦法?這事兒國際上都抗議過,沒什麼用。中國那時忙著搞文革,制裁是制裁不了的,發過幾篇譴責,也就沒了下文。之所以到這個世紀初還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主權,有人認為是以此要挾印度承認中國的西藏主權。但這就久遠了,個人認為其實主要原因還是此前中印之間的關係不佳,後來又剛好可以作為交換條件,便在國家列表中默默拿掉了錫金。

時間久了,錫金也忘了自己的出身,融為了印度的一部分。不過,相信很多年長一些的朋友,都應該在課本中背誦過和我國接壤的國家,其中有一句就是說:尼泊爾、錫金和不丹。


插隊答一個。

最近,中印在錫金邊境的軍事對峙引發國內輿論的高度關注。

印度吞併錫金,這是已經發生的事實。而在此之前,錫金並不屬於印度,而是屬於英帝國。英帝國強佔錫金、尼泊爾、不丹,都是為了打開通往西藏的大門。值得一提的是,錫金和不丹曾經是西藏地方政府的藩屬國,而尼泊爾曾經入侵過西藏,也正是英國入侵西藏後清朝派福康安率軍入藏反擊尼泊爾,才使清政府對英國在南亞次大陸的擴張有了大概的了解。

順便說,也是因此,著名的馬嘎爾尼使華以失敗告終。馬嘎爾尼使華過程中,清政府一開始表現得非常熱情,但中間突然變得極為冷淡,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福康安從西藏歸來後,讓清政府對英帝國在西藏周邊的擴張行動非常警惕,從而導致清政府對馬嘎爾尼的態度有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十分冷淡,堅持在禮節問題上不肯退讓。

此外,在入侵西藏周邊喜馬拉雅南麓諸小國之前,英國對中國是懷有敬畏之心的,總感覺中國是一個統一而強大的國家,不敢輕易冒犯。英國甚至多次試圖打開進入西藏的商路,勾引達賴與班禪。在班禪明確表示西藏是清朝大皇帝的領地之後,英國也並未敢採取進一步行動。正是在西藏周邊的擴張行動中,清朝的保守退讓讓英國意識到,中國並不如他們之前想像的那麼強大。英國單子大起來之後,就有了鴉片戰爭。

尼泊爾入侵西藏,一定程度上是得到了英國的支持的。但看到尼泊爾在入侵西藏受到清政府的嚴厲打擊之後,英國並沒有幫助尼泊爾穩定局勢,反而看到了尼泊爾是一個軟弱可欺的侵略對象,決心趁機落井下石,控制尼泊爾。在尼泊爾受到英國人的壓力之後,曾向中國求援,但清朝表示要吃瓜看戲,作壁上觀。

英國在尼泊爾得手後,對錫金和不丹也開始施壓。錫金也曾向中國求援,但清政府同樣不予理睬,坐視錫金陷落,落入英帝國的控制。即便如此,錫金也仍然「身在曹營心在漢」,一直希望能夠得到中國的援助,擺脫英國的控制。在關於錫金地位的談判中,錫金的一個重要要求就是保持向清朝朝貢的權利——當然,這是貿易,但又不僅僅是貿易。甚至在鴉片戰爭爆發後,錫金曾通過西藏地方政府上書清廷,表示願意主動出擊,策應清軍在沿海地區的作戰。但道光帝和嘉慶一樣,拒絕了錫金的好意。

控制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之後,英帝國的領土就和西藏直接相鄰了,清政府終於直接感受到了英國的壓力。之後,英國通過各種威逼利誘,甚至兩次直接出兵入侵西藏,迫使清政府同意開放西藏通商,並在江孜設立了通商口岸。

此後,英印與西藏的往來日益密切。相比於清政府在基礎設施建設上的投資,英國人的基礎設施投資力度當然大多了。無論是交通、通信,西藏與印度的聯繫都超過了與中國內地的聯繫。連內地發生了辛亥革命的消息,西藏也是通過英國的報紙才得到消息。到晚清時期,甚至清政府派大臣入藏,都不得不借道印度,清朝派駐西藏的軍隊在辛亥革命後被迫撤離,也是通過印度。這種狀況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後,張經武入藏,也仍然是通過印度。清政府與英國的談判過程中,清政府代表團與朝廷的信息往來,也要通過英國人鋪設的電報網路來進行。

19世紀後期,英帝國與沙俄對中亞的爭奪日益白熱化,俄國曾計劃與伊朗聯手南下入侵印度。英國為了保證印度安全,不惜在中亞與俄國各種明爭暗鬥。同時,關於西藏在英帝國的國際地緣政治戰略中的位置的爭論,結論也越來越清晰,即要將西藏逐步變成印度的緩衝帶。這個理論假設,沙俄在獲得新疆後,將會通過西藏直接威脅印度。所以英國與沙俄在中國西部後來達成的相互就是,沙俄放棄對西藏的野心,英國放棄對新疆的野心。

在這個戰略規劃之下,英國趁中國辛亥革命爆發之際,策動西藏脫離中國中央政府,逐步走向獨立,甚至在西姆拉會議上提過一個將西藏分裂為遠藏和近藏的計劃,遠藏自治,近藏歸屬中國。也正是在這次會議上,英國泡製出了麥克馬洪線。不過,西姆拉會議的最後協定中國政府並未簽字,哪怕是腐敗墮落、軟弱無能的北洋政府,也沒敢簽字。英國多次威逼利誘中國政府承認,最接近成功的一次是1919年,但因為中國爆發了五四運動,北洋政府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從而作罷。

二戰後,英國撤離印度,印度實現民族獨立。不過,與英國撤離其它地區一樣,英國在撤離的同時,也為當地留下了一系列的民族和宗教衝突。

英國撤離後的印度政府,實際上就是撤離之前的英印政府。從1930年代起,英國就開始培養印度本土人士進入英印政府擔任高級官員,尼赫魯就曾在英印政府擔任副總理。到撤離時,英國不僅將全套的英印政府機構留給了印度,也將涉及印度周邊關係的英國外交機構和特權留給了印度。

舉個簡單的例子。英國自1930年代開始起,在拉薩設立了辦事處——順便一提,民國政府的駐藏辦事處要比英國人的更晚一些,而且是以民國政府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的名義設置的。英國駐藏辦事處的末代處長是黎吉生,而他在英國撤離印度後,就改變國籍,搖身一變成了印度駐藏辦事處處長。西藏發生叛亂後,黎吉生離開西藏,寫了一本關於西藏政治的書,搖身一變又成了享譽西方的西藏問題專家。

站在中國人的角度,可能會覺得印度的獨立並不是自己鬥爭爭取來的,而是英國人恩賜來的,並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但印度並不這樣認為,至少印度政府不是這麼認為的。

在當時的印度政府看來,他們繼承的是英印政府的全套班子和權利,當然也包括對周邊地區的一些殖民時代的特權。繼承英國對錫金和不丹的政治控制、對尼泊爾的特權、對西藏的特權,印度政府認為都是理所當然的事。用一個也許不太合適的說法說,印度政府想要的南亞國際秩序就是沒有英帝國的帝國主義殖民秩序。

打個比方說,解放後,地主跑了,留下來看家護院的管家認為,他繼承了主人的全部權利。在改革開放後,管家也跑來要求落實政策,不僅要把地主家原來的財產全部還給他,還要把主人對原來的佃農、僕人的特權都還給他。如果說英國是這個地主,印度政府就是這個管家。

因此,印度自1947年獨立之後起,就一直在西藏問題上上下其手。今天已經臭名昭著的所謂象徵著西藏獨立的「雪山獅子旗」,正是在印度政府在獨立後主辦的亞洲獨立民族大會上第一次登台亮相的。新中國成立後,印度政府還妄圖插手新中國解放西藏,中國對此嚴詞批駁,表示這是中國內政,印度無權干涉。之後,印度仍然明裡暗裡的攛掇、慫恿西藏地方政府鬧獨立,直至最後發動叛亂,印度都在暗中給予支持。

因此,我們今天看1962年的對印自衛反擊戰,不能把這場戰爭當作一次簡單的局部衝突。正是在1959年西藏叛亂後,中央決定開始在西藏全面進行民主改革,而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則是對解放西藏和民主改革的成果的捍衛。這一點,只要想想抗美援朝就行了。抗美援朝確認了新中國為什麼是「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的中國,對印自衛反擊戰則確認了什麼叫中國對西藏的主權是不容任何外國勢力干預的。

英印時期,英國人一直有一個判斷,中國不會永遠衰落下去,總有一天會重新崛起。那麼,當一個統一而強大的中國崛起之後,英國人在印度的存在可能會受到嚴重威脅。因此,英國對此一直十分警惕。

英國的擔心當然不是空穴來風。1904年英國入侵西藏後,中英在印度就善後事宜進行談判,談判未能取得成果,清政府派出的談判代表張蔭棠受命前往西藏擔任幫辦大臣,從印度入藏。在途徑錫金時,張蔭棠曾和錫金官員交流,鼓動他們擺脫英國人的控制,尋求獨立。而在中國遠征軍駐紮在印度時,中國軍隊對英國人對印度的殖民掠奪也常常表現出同情和不滿。

新中國成立後,尤其是在中國對印度進行了大規模自衛反擊戰,打擊了印度的囂張氣焰之後,印度控制下的尼泊爾、錫金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抗印度的運動,尼泊爾更是爆發了長期的革命運動,錫金也一度宣布獨立。英國人的擔心終於成為現實,但承擔這一後果的卻是印度。

縱觀印度獨立以來的歷史,印度在周邊問題上最大的問題就是態度始終擺不正自己的位置,總以英帝國合法繼承人自居,而對周邊小國乃至中國這種大國的領土和民族獨立不夠尊重。而印度政府繼承自英印政府的這種倨傲心態與印度的實際國力是並不能相互匹配的。在1962年的教訓之後,印度不思悔改,仍然怙惡不悛,也許還會讓歷史再重演一次。


已經持續了兩個月的中印邊界對峙,讓人們頻繁地聽到一個似曾熟悉的名字:錫金。如果站在2005年以前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前,你會發現這是一個位於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可是,在2005年以後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上,這個歷史上與中國有著密切聯繫的小國已不復存在,因為中國已於2003年承認錫金是印度領土,更準確地說,承認了印度於1975年對錫金的吞併。如今的錫金已是印度的錫金幫。

從前中國版世界地圖上的錫金版圖

錫金從一個獨立的世襲王國,到淪為印度的保護國,再到成為印度的「聯繫邦」,直至成為印度的第22個邦,可以清楚地看到這樣一個脈絡:印度從1947年獨立後,就處心積慮要把錫金納入自己的版圖,28年里步步為營,不斷蠶食,最終在1975年完成了吞併計劃。又經過28年時間,得到了中國對錫金歸屬的正式承認,掃除了國際承認上的最後一個障礙。至此,印度大功告成。

印度版印度地圖,箭頭所指為「錫金邦」

回顧這個過程,我們不難發現,錫金一直籠罩在悲哀之中。這個小國就像夾在龍象之間的一隻松鼠,它與龍更親近,可是龍出於種種原因,不拉,也不放棄;而象卻是極為貪心,極力地要捲走它,最後松鼠成了象的附屬物。龍始終不願意承認,堅持說,松鼠是自由的。直到有一天,龍終於開口了,對象說,這隻松鼠是你的。

錫金古稱哲孟雄,原屬吐番(西藏)的一部分,9世紀成為獨立部落,但境內寺院仍隸屬於西藏各大寺。19世紀中葉,錫金淪為英國的勢力範圍。1890年3月17日,清政府與英國在加爾各答簽署《中英藏印條約》,清政府承認錫金為英國的保護國,並劃定了西藏和錫金的邊界。這是錫金遊離出中國的第一步。可是,1918年情況發生了轉機,英國把政權還給了錫金第11任卻嘉(國王)扎西南嘉,錫金又成了自由身。

錫金王國第11任卻嘉扎西南嘉

錫金命運的真正逆轉發生在印度獨立之後。英國人走了,印度認為機會來了。1947年,印度與錫金簽訂《維持現狀協定》,繼續往錫金派駐專員,此時,印度人儼然取得了英國人當年的地位。與此同時,扶持錫金國大黨發起不合作運動,要求國王進行改革。1950年12月,通過簽訂《印度錫金和平條約》,印度將錫金變為自己的保護國,攫取了錫金的國防、外交和經濟大權。1968年8月,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度錫金和平條約》,爭取獨立。印度急忙調派大批軍警前去鎮壓,成千上萬名錫金民眾被打死打傷,數千人遭到逮捕。1973年4月,印度強行對錫金實行軍事接管。兩個月後,印度操控的國大黨在議會強行通過憲法修正案,使錫金成為印度的「聯繫邦」。錫金民族黨及其支持者被迫進行武力對抗,但隨後遭印軍鎮壓。1975年4月9日,印度軍隊解除了國王衛隊武裝,軟禁了國王頓珠南嘉。隨後,由印度操控的錫金議會宣布廢黜國王,幾天後通過「公投」宣布併入印度,5月16日,印度議會宣布錫金正式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1975年5月16日,倫達多傑(右)宣誓就任錫金邦首位首席部長

在中國,想找到佩服印度人的人是件很難的事。很多中國人瞧不起印度人,可是回溯歷史,我們必須承認,就蠶食和控制鄰國來說,印度的確是個高手,也是黑手,只要出手必定是狠招兒。印度人很清楚錫金民族黨和國王都想擺脫印度人控制,情感上親中國,所以他們就竭力支持錫金國大黨在議會裡做局,當發現民族黨已經不想繼續議會鬥爭後,就立即宣布其抗議活動為騷亂,並出動軍警鎮壓,隨後讓國大黨以獨角戲的方式在議會強行修改憲法,舉行了一個在大批軍警監控下的全民投票,然後向全世界宣告,錫金人民要求錫金併入印度。

1975年5月16日,錫金王國第12任卻嘉頓珠南嘉(左二)被廢黜

與印度形成鮮明對照的是,中國在錫金問題上幾乎無所作為。印度在1971年底取得第三次印巴戰爭勝利後,就做出了吞併錫金的決定,此後兩年時間裡一直在為這一目標做準備。而1971年9月中國剛剛發生了林彪叛逃的913事件,中國連巴基斯坦都無暇支持,就更談不上顧及錫金了。1974年5月18日,印度在拉賈斯坦邦的沙漠里成功進行了第一次核試驗,試驗成功讓印度人信心爆棚。錫金民族黨為阻止國大黨的修憲陰謀,從時年5月29日到6月20日,向中國駐南亞各國以及聯合國機構發出求援電報達149封之多,要求「政治調停」或「武裝干預」。在最危急時刻,民族黨在本黨黨部大樓頂層懸掛起五星紅旗,同時致函世界各主要國家外交機構,宣布錫金一切外交事務自當日起交付中華人民共和國負責。然而,當時的中國正忙著搞批林批孔運動,除了發布幾分譴責聲明外,並沒有精力和能力去提供支持。結果,親中國的民族黨及其支持者被血腥鎮壓,次年,一直想擺脫印度控制的頓珠南嘉被逐出王宮,從此,古老的喜馬拉雅山王國錫金不復存在。如果說把錫金看成是一個拳擊台、中印是兩個拳擊手的話,那麼可以說印度連連出拳,而中國卻幾乎沒有出招,印度獲得完勝。

美麗的錫金首都甘托克

印度雖然吞併了錫金,但是內心並沒有完全踏實,因為錫金還有很大的反對力量,特別是被廢黜的錫金國王頓珠南嘉。頓珠南嘉於1963年12月5日繼承王位,是前國王扎西南嘉的次子,他一直試圖擺脫印度的控制,1968年爆發的大規模反印示威活動就得到了他的支持。所以,印度人早就把他視為眼中釘,處心積慮,終於在他在位12年後將其廢黜。不久,頓住南嘉流亡美國,但他明確表示,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行為,拒絕放棄王位,認為自己仍是錫金第12任卻嘉。所以,雖然印度已控制了錫金,但錫金末代國王的存在卻長久以來是印度的一塊心病。

坦率說,頓珠南嘉的存在以及他堅決反對印度吞併錫金的態度,對於中國來說是牽制印度的一張好牌,但是,這副牌中國並沒有打好。

很多人並不清楚,頓珠南嘉與中國有著密切的聯繫,他的第一任妻子桑頗·桑吉德西是西藏人,二人於1950年結婚,桑吉德西來自西藏最顯赫的桑頗家族,其父親桑頗·才旺仁增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曾擔任西藏軍區副司令員,其姐姐唐麥·貢覺白姆是西藏婦女工作的開拓者之一,曾長期擔任西藏自治區政協副主席。

桑頗·桑西德吉

桑頗·才旺仁增

然而,對於錫金國王的這位西藏岳父,中國卻沒有好好對待,文革開始後,才旺仁增被誣陷參與1959年西藏叛亂,隨後被撤銷一切職務,在印度人策劃吞併錫金之時,紅衛兵抄了才旺仁增的家,對這位與錫金王室有著姻親關係的人大肆批鬥。1973年6月,才旺仁增在拉薩抑鬱而死,而就在兩個月前,印度對錫金實行了軍管。試想,如果才旺仁增不遭到誣陷、罷免、批鬥和虐待,將是中國與錫金交往多好的紐帶,對於印度試圖吞併錫金也或將起到一定的牽製作用。

可是,歷史從來沒有如果。歷史就像我們的故鄉,只有回望它時,你才會意識到自己原來是那麼在乎它,但時過境遷,再多的感慨和遺憾都只能湮沒在歲月的雲煙之中。

1918年,當英國人把政權還給錫金王室後,錫金似乎又回到從前的狀態,不過英國的影響還在,因為英國人仍在統治印度,錫金似乎和印度有了某種意義上的聯繫。此時,距離大清與英國簽訂《中印藏印條約》的1890年已過去28年,大清早已被民國取代,但中國正處於混亂之中,自顧不暇。

1947年8月,印度獲得獨立,便立刻盯上北部的錫金,很快與錫金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印度的動作為何如此迅速?為何迫不及待地要維持現狀?錫金是英國從大清強佔去的,後來重新獲得政權的錫金如何處理與中國西藏的關係,都沒有印度人插手的份兒,可是印度非常狡黠,它意識到這是吞併錫金的絕好機會,於是強迫錫金簽訂了《維持現狀協定》,以作為其日後吞併錫金的理由。而此時,中國再次爆發內戰,國共雙方都沒有精力去顧及邊疆。

到了1950年12月,印度通過《印度錫金和平條約》正式將錫金作為自己的「保護國」,而此時抗美援朝爆發,中國全部精力都集中在朝鮮半島,錫金完全不在中國的視線之內。而後來印度對錫金實行軍管、策劃所謂憲法修正案以及廢黜錫金王室,都是趁70年代中國文革混亂之際,以卑劣手段完成,實為趁火打劫,而這個「火」是燒在中國這邊,是中國內部的亂局給了印度機會,在錫金需要幫助時,中國無力伸出援手,以至於眼睜睜看著印度吞併了錫金。否則,即便錫金不回歸中國西藏,也可以以一個獨立的喜馬拉雅山國橫在中印之間,成為一個緩衝地帶,甚至中國可以藉助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牽制印度。可是,在印度獨立後,錫金不但失去了和西藏融合的可能,最終連自己的國家身份也失去了。

頓珠南嘉(左三)一直想擺脫印度的控制

回顧歷史,我們不得不思考這樣一個令我們自身頗感難堪的問題:我們真的有理由嘲笑印度嗎?當我們在博弈中明顯技不如人的時候,我們的滿滿自信從何而來?我們到底有沒有需要反思的地方?

錫金是個內陸小國,在過去的世界地圖上要仔細辨認才能找到它,其面積只有7千平方公里,人口僅60多萬,可是如果仔細觀察錫金的地理位置,就會發現它的存在——如果以一個獨立國家的身份存在——對印度意味著什麼,而當它成為印度的錫金邦後,對中國又意味著什麼。

在印度吞併錫金之前,尼泊爾、錫金、不丹自西向東橫在中國和印度之間,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印度在中段染指西藏的可能。尼錫不三國歷史上都不斷受印度擠壓,三國如果有私下協同,可以有一定力量抵禦印度的蠶食野心。印度對此心知肚明,不僅如此,印度本土僅以長約22公里的西里古里走廊與印東北部的7個邦(包括與中國有領土爭議的阿魯納恰爾邦,中國稱之為藏南)相連,西里古里走廊最狹窄處僅22.5公里寬,俗稱印度的「雞脖子」,意味著一旦此處被切斷,印度本土與東北部各邦將處於分離狀態。儘管有人認為在發生重大戰事時,西里古里走廊被切斷並不能實質性阻擋印度軍隊保衛其東北部國土,但是在很大程度上,西里古里走廊對印度保持國土成為一個統一體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可是,西里古里走廊的迴旋餘地有限,因此,拓展西里古里走廊的戰略空間對印度至關重要。正因如此,印度堅信吞併錫金可以給印度帶來三大好處:

其一,西里古里走廊的迴旋餘地將大大增加,因「雞脖子」被斬斷而使印度頭身不能相連的威脅大大減小;

其二,可打破尼泊爾、錫金、不丹三國互相協作,共同抵禦被印度蠶食的能力。在錫金變成印度的錫金邦後,尼泊爾和不丹已成隔印相望的狀態,三國合力不復存在;

其三,有了錫金邦,本來只有東西與中國接壤的印度,在中部地區也有了染指中國西藏的機會,這就是近來新聞報道中反覆提到的「中印邊界錫金段」。

試想,如果當年中國施以援手,阻止印度吞併錫金的圖謀,現在何來「中印邊界錫金段對峙」?過去中國與錫金的邊界,如今變成了中國與印度的邊界。當年忽略過去的事件,現在造成如此巨大的反彈。反過來說,印度只踢了一腳,卻踹開了三道門。

英迪拉·甘地任印度總理期間,錫金被印度吞併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印度吞併錫金沒有招致國際社會的譴責,也沒有受到聯合國的制裁。當時世界處於冷戰時期,美國和蘇聯為了爭奪全球霸權的需要,很想藉助印度在南亞的大國影響,因此都比較注重和印度的關係,結果,印度在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作為前英國殖民地,印度傳統上和西方國家關係良好;再加上印度又是不結盟運動的倡議國,這讓它在第三世界國家中很吃得開。如此一來,雖然各國都知道印度對錫金饞涎已久,並且所使用手段很不地道,但是,由於錫金國小勢微,許多國家不願意為了這麼一個彈丸小國得罪印度,結果,印度輕而易舉地把錫金納入自己的版圖。

海拔8586米的世界第三高峰干城章嘉峰,

原位於尼泊爾與錫金邊界,如今是印度最高峰

在錫金成為印度的錫金邦後,流亡美國的頓珠南嘉依然沒有忘記自己的王國,對外仍堅稱自己是錫金國王,指責印度非法吞併自己的國家,並為恢復錫金的獨立四處奔走。可是國際社會沒有任何反應,大家都接受了既成事實,只有中國拒絕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吞併,依然支持這位錫金末代國王,在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上,依舊把錫金標註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

頓珠南嘉出生於1923年,在錫金做了12年國王,在美國做了7年流亡國王,1982年1月29日,帶著未能恢復國家獨立的遺憾在紐約病逝。當日,頓珠南嘉次子丹增南嘉宣布繼承父親的錫金王位,拒絕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應該說,此時的丹增南嘉還有些許希望,儘管國際社會早已忘卻了他的王室,可是中國依然拒絕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吞併,繼續視錫金為一個國家。過去,基於印度對西藏的主權問題採取模糊立場,中國一直不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直到2003年6月,印度總理瓦傑帕伊訪華,中印達成一致,印度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則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2005年後,中國出版的世界地圖上已不再有錫金版圖,至此,世界上已再沒有任何國家承認錫金王室。

失去國家的錫金王國第13任卻嘉丹增南嘉

看起來,2003年的這場「承認」是各取所需,其實面對印度這個從不吃虧的主,中國並沒佔到便宜。

首先,西藏是中國領土,不管印度承認不承認,西藏都在中國的有效控制之下,而中國承認印度對錫金擁有主權,實際上不僅放棄了一個國家,更嚴重的是讓印度在中段也與中國接壤了;

其次,印度只表了一個態,但是眾所周知,那些圖謀不軌的藏獨分子就在印度的達蘭薩拉,印度實際上是他們的庇護所;

最重要的一點是,印度野心很大,獨立後對周邊國家一直採取侵略、蠶食、吞併的手法,不斷擴大領土,即便在1962年的短暫邊境戰爭中敗給中國後,依然重新佔據多達9萬平方公里的富庶的藏南地區,對這樣一個沒有信譽的國家而言,一句文件上的承認有何意義?能束縛住印度擴張的野心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如同現在中印邊界錫金段洞朗地區的對峙,就是印度企圖再次滲透中國西藏的一個例證。如果我們能收拾起自大的心態,以直面現實的心態審視這次對峙,就不難發現這樣一條歷史軌跡:從前因為有尼泊爾、錫金和不丹相隔,中印只有東段和西段兩條邊界線;在印度吞併錫金後,一條中印邊界中段線被人為製造出來;中國人心寬,一直認為這段邊界線沒有爭議,但是,這次印度人卻偏偏就在這裡向中國發難,迄今已長達兩個月。如果這次對峙能儘快解決還好,若久拖不決,結果只能出現印度所希望的結果,即原本沒有爭議的中段邊界線也存在了爭議,這才是印度人想要的。更為嚴重的是,人們完全有理由擔心,外交和國防早已操控在印度手中的不丹,很可能在不久的將來步錫金後塵,成為印度的不丹邦,因為這次印度與中國對峙,就是打出為不丹出頭的旗號,在心理上已經把不丹視為自己的附屬國。如果不丹邦將來真的成為現實,它將和東北部的阿魯納恰爾邦連為一體,若是,中印中段和東段邊界線將徹底連通,到那時中印邊境的形勢將更加嚴峻。

中印軍人在中印邊界錫金段對峙

印度是個有野心的國家,雖然自己被英國殖民統治了190多年,但獨立後卻拾起英國人的衣缽,以殖民主義思想對鄰國實行蠶食、侵略和擴張,成為令南亞各國懼怕的地區霸權。從尼赫魯時代開始,印度人心裡就有大印度聯邦思想,所以也就有了後來的吞併錫金,從政治、經濟、軍事甚至心理層面控制不丹,尼泊爾因為經濟體量比錫金和不丹大,境況比這兩者稍好,但是,印度對尼泊爾也無時無刻不在保持擠壓,目的就是在未來也能對尼泊爾實行完全控制。印度在三個喜馬拉雅山國變著花樣搞手段,手段和其前宗主國英國一樣,都是利用對尼錫不三國的控制,覬覦中國西藏遼闊的土地。印度把中國的藏南地區變成了自己的阿魯納恰爾邦還不滿足,還想攫取更多的土地和資源,可以這樣說,印度在其北部國家不斷做手腳,就是為了碰瓷兒中國西藏,為它進一步的領土野心創造便利條件。

印度士兵在阿魯納恰爾邦(中國藏南)巡邏

現在回看錫金事件,就會發現錫金雖小,但卻是微型多米諾骨牌中的一個,它的消失如同一個觸發點,會引起喜馬拉雅山南麓的連鎖反應。如果中國這次在洞朗對峙中不能拿出堅定有效的應對方案,那麼印度勢必將得寸進尺,同時使不丹更加屈從於印度的所謂保護,而其下一個整治目標必定是尼泊爾,從而對西藏形成包圍之勢。

對於錫金,中國本來可以有更大作為,這種作為對錫金好,對尼泊爾和不丹好,對中國更好,唯獨對印度的擴張野心不利,可是我們沒有堅持,在不該放棄的東西上選擇了放棄。為了印度一句文件上的「承認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我們把錫金從世界地圖上抹去了,把一個流亡在海外卻依然堅持反對印度吞併錫金的國王給放棄了,這都不是很高明的做法。其實,民心可用。不但流亡的錫金第13任卻嘉旺丹增南嘉仍自認為自己的國家被印度強佔,大多數錫金人也都知道,他們並不是印度人,他們的國家是在1975年在印度的卑劣手段運作下才失去了獨立,印度曾經只是他們的鄰國,即使在今天,如果你問那些從甘托克前往西里古里的錫金人,你要去哪裡?他們還是會回答:「去印度。」就連某些當初支持錫金併入印度的上層人士,現在內心也略感失意,只是他們從印度那裡得到了好處,所以沒有太多抱怨,不過,在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短暫出任過錫金邦首席部長的巴杜固倫還是曾發出這樣一句感慨:「我們無法讓時間倒流。」

如同一些學者所言,錫金人普遍有一種複雜心理,從某種程度上說,他們覺得中國人比較親切,有些人給人這樣一種感覺,那就是,我想投入你的懷抱,但我目前沒有這個能力。的確,從各方面來說,錫金人與印度人差別很大,而與西藏卻有著密切的人文淵源上的聯繫,如同上面這段印度人在錫金拍攝的旅遊風光視頻,其中優美的背景旋律、翩翩起舞的姑娘以及天真爛漫的孩子,都讓人情不自禁聯想起天高地闊的西藏和能歌善舞的藏族同胞,可是,在原視頻結尾我們卻看到這樣一行字:印度最遙遠地方的自然與文化。

惜哉,錫金!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希望今後中國能走好國境線上的每一步,唯有如此,多年以後,我們自己才不會後悔,後世子孫才不至唏噓、慨嘆。

-END-

轉載自楓葉君

前新華社記者,現定居加拿大

著有長篇小說《移民》(新華出版社)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9119140/answer/199488535

安利一個寫的比我回答更詳細,更好的答案,對錫金這段歷史梳理的比較清楚。

第一,錫金和不丹都是英屬印度政府治下的土邦,印度以接收英屬印度遺產為志願,建國以後就不斷蠶食和吞併原來各自治土邦政權,連最大最富的海德拉巴都不能倖免,吞併不丹、錫金也是印度政府的既定戰略。

第二,錫金被吞併過程中印度裔移民起到很大作用。錫金被印度「保護」以後,印度移民大量進入錫金,錫金政府無力,也不敢大加限制。後來印度裔移民發動暴亂,引發印度干涉,印度軍隊進入錫金以後「順便」接管錫金政府,然後再舉行「公投」,吞併錫金。其模式和納粹吞併蘇台德地區,羅剎吞併克里米亞基本上是一樣的。

第三,錫金戰略位置非常重要,乃堆拉山口是進入藏最便捷通道(清代是西藏對印度貿易最大口岸,佔印藏貿易額度的80%以上),也是唯一適合使用坦克集群大規模突擊的通道,印度只要攻克乃堆拉山口,立刻就可以進入亞東。從亞東至日喀則和拉薩,基本上可以說無險可守。印度的對中國的坦克集群(T72)主要部署在錫金地區,而我們在西藏部署96式坦克也是為此(96坦克具體部署在哪裡我就不說了,不過大家看下地圖也會明白)。同樣,如果我們反推出乃堆拉進入錫金南下,印度東部地區和本土聯繫就被切斷。

最後,我們為嘛沒管,心有力而力不足。73年印軍開入錫金,75年印度正式吞併錫金,我們還在文革,自顧不暇,還管別人。事後長期不承認,就是反映我們不甘心的一面,但是只能被迫追認而已。

======================================================================

其實從戰略角度,雖然網上喜歡吵吵藏南,但是失去錫金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大的損失,錫金可以說緊挨著西藏的軟腹(大家可以自己去百度地圖看,我就不貼圖了)。前面說過乃堆拉是印度入藏最便捷通道,也是清代印藏貿易最大口岸。1905年英國入侵西藏,就是通過乃堆拉山口進入的亞東(看過《紅河谷》的人對這段歷史應當有點印象)。印度吞併錫金給我們在西藏的防務造成極大的壓力,直接導致乃堆拉這個西藏最大對外貿易口岸被封閉了40年(2006年才重新開放)。但是因為文革的混亂局面和國力衰落,我們只能坐看印度吞併錫金。

文革結束以後,國力逐漸恢復,我們強化了對中印邊境的管控,尤其是最近十年,軍力發展較快,我們也可以部署96式坦克對抗印度的T72集群。但是96並非為高原使用專門研製,對西藏道路情況而言也太過沉重,有諸多使用不便,所以我們現在正在開發世界上唯一在研的輕型坦克,而且採用適合山地作戰的油氣懸掛,幾乎可以說就是為了西藏防務量身打造的,這也是輕型坦克反覆進行高原測試的原因。

不過印度吞併錫金對不丹產生了巨大的警示作用,不丹一方面不肯給其境內印度裔移民公民權(到現在都是不丹國內一個嚴重的政治衝突),另一方面也尋求中國的支援,所以印度雖然試圖再度複製錫金模式吞併不丹,但因為不丹國內印度裔尚不成主體,同時中國也逐漸恢復國力,所以印度迄今尚未有機會吞併不丹。


謝邀!

既然有人邀請,我就把寫的文章貼上去。文章的原標題是:

一個從中國地圖裡消失的國家: 宣布歸屬中國3小時後, 被吞併了......

引言

2005年之前,我們的地理課本說中國有15個鄰國。

但是,2005年之後,中國的鄰國卻是14個了。

有一個鄰國沒有了,它就是錫金。

錫金去哪了?

這塊本來應屬於中國的國土被印度無恥地赤裸裸地吞併了。

如今的錫金成了印度的一個邦。印度為什麼一定要吞它呢?因為錫金的地理位置太重要了。

一、錫金有多重要?

印度領土分為兩大塊,東北部的阿薩姆邦只有一條西里古里走廊與印度本土相連接。

阿薩姆邦現在很不太平。

孟加拉國面積小,人口卻高達1.6億。因為地少人多,加上貧窮,數百萬的孟加拉人移居到了印度東北部的阿薩姆邦。

近年來,孟加拉國的移民與當地的博多族人爆發激烈衝突。

加上印度政府對這裡的輻射能力欠缺,一些當地民族如博多人、米佐人都已經在尋求獨立。

所以,如果也把印度領土比喻成一隻雞的話,西里古里走廊就是連接雞頭與雞身的雞脖子。不過與中國不同的是,這雞脖子是如此的纖細,如果一旦被卡斷,那麼整個印度東北部就岌岌可危了。

當然,「雞脖子」周圍的尼泊爾、不丹和錫金對於印度也很重要,「阿三」做夢都想把這它們變成自己勢力範圍。

最關鍵的一點,印度還非法佔有我國藏南的9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如果脖子斷了,印度東北部一亂,那麼藏南就很難再被印度控制了。

藏南地區,大好的河山呀!

被印度侵佔的藏南地區美景

所以,印度為了保護自己的脆弱的「雞脖子」一定要控制吞併錫金。

那麼印度是怎麼吞併本來屬於中國勢力範圍——錫金——的呢?

二、錫金的建立

錫金,古稱哲孟雄,舊為西藏的一部分。

當地的土著居民最初為雷布查人,是藏人的一支,早在八世紀以前就從西藏來到喜馬拉雅山南坡定居。

今天的雷布查人

後來,有個佛教大師叫做蓮花生,在當地傳教,備受當地人的推崇。蓮花生大師預言,錫金的國王將會是一位來自東方的名叫「彭措(好人)」的人。

於是當地的喇嘛牢記大師的語言,去尋找他們將來的國王,終於在錫金的甘托克找到了一個牧羊人。

這個牧羊人叫做蓬楚格·納穆加爾,「彭措」是蓬楚格古時的發音,他的祖先就是從東方中國西藏康巴地區遷來的。

喇嘛並認定蓬楚格就是他們國王了。

於是,這幸福就降臨得太快了,牧羊人戀戀不捨告別羊群,稀里糊塗地就被喇嘛擁戴成了國王。

放羊的蓬楚格沒什麼文化,他只能聽蓮花生的,仿照西藏的政治制度,於1642年建立了錫金的第一個王朝——南嘉王朝。

錫金王國國旗

錫金國王得到西藏達賴喇嘛的封贈和賜福,從此錫金成了西藏的受保護國,也成了中國的屬國。

18世紀,尼泊爾的廓爾喀軍隊入侵錫金,攻佔錫金的首都拉達孜,錫金國王被迫逃到中國西藏。

乾隆先後兩次用兵,發動廓爾喀之戰,於1791年將廓爾喀人全部逐出西藏,錫金、尼泊爾請封,此成為中國的藩屬。

廓爾喀受降圖

此後,50年西藏及其周邊鄰國唯清廷馬首是瞻,相安無事,直到英國人開始成為「攪屎棒」。

三、「分離」的錫金

與中國的對外「懷柔」政策的不同,西方殖民者向來是對弱小的國家是赤裸裸的武力侵略。

1826年,錫金的雷布查人與菩提人爆發戰爭內訌,英國在印度統治者就以邊境安全為由,插手錫金內政。

1861年,英軍索性佔領錫金,控制了錫金的內政外交和軍事。錫金國王只能又逃往西藏,誓死不脫離中國。

雖然清政府想出面干預,但英軍連連進犯,清兵藏兵節節敗退。

藏族人民反抗英軍的入侵

無奈,1889年清英舉行議和談判,英國控制了錫金的主權,英國將大批印度人和尼泊爾人移民到錫金。本來應屬於中國的勢力範圍的錫金就這樣被英國控制了。

二戰結束以後,印度獨立,英軍撤離錫金,才從殖民統治下的擺脫出來的印度馬上成為殖民者,借平叛之名,進入錫金,並派出印度人為錫金首相「協助國王」理政。

錫金老王和他的美國妻子在錫金Background的行宮,最右邊是首相

1950年12月5日,印逼著錫金簽定了《印度和錫金和平條約》,從法理上將錫金正式置於印度的保護國地位。

英文版錫金地圖

錫金人民當然不肯淪為印度的殖民地,在心理上深深地親華的「民族黨」領導下,以中國為「信仰的母國」,將中國視為「偉大後援」,反抗印度統治。

四、中國的「錫金行政區」

1968年,錫金人們要求廢除《印錫合約》,爆發大規模示威遊行,蔓延至錫金全境。開始印度軍警的鎮壓,共擊傷擊斃錫金民眾63200餘人。

被印度軍隊屠殺的民眾

在蘇聯的支持下,1974年4月起,印度加緊對錫金的兼并程序,炮製了所謂的《1974年憲章》,事實上就是「印錫合併」的宣言。

5月下旬開始,錫金「民族黨」向世界各主要國家外交機構接觸,並致函聯合國秘書長與安理會,揭露印度企的陰謀,請求國際干涉。

錫金「民族黨」反抗活動

但是錫金的聲音太小了,在印度的壓制下,根本引不起國際社會重視。

面對內政外交的危機時刻,1974年6月20日11時,「民族黨」在自己的黨部大樓頂層,懸掛起五星紅旗,同時致函世界各主要國家外交機構,宣布錫金一切外交事務,自當日起,交付中國負責。

中國的「錫金行政區」,在這一刻「成立」了。

與此同時,宣布成立「雷布查人民解放軍」,在首都街頭構築臨時工事,準備抵抗印軍的「武裝入侵」。

印度軍隊進軍錫金

13時,印軍在錫金全國同時發起武裝清剿行動,在首都甘托克展開街頭戰鬥,「解放軍」人數太少,僅一個小時就被打敗了。

「錫金中國行政區」僅存在了短短3個小時,就在印軍的炮火之中湮滅了。

1975年,印度軍隊解散錫金國王的宮廷衛隊,軟禁了錫金國王,逼著錫金舉行了全民投票,「自願加入印度」,從此錫金成為印度的一個邦。

錫金的末代國王,巴登郎加被囚禁於新德里,他跪著哭問蒼天為什麼世道如此弱肉強食?

可憐他的皇子皇孫流落美國紐約,至今也不承認印度對錫金吞併是「合法」,為幾乎不可能的「復國」而努力著。

五、中國的無奈

就在錫金被印度吞併時,中國政府鄭重聲明,中國不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兼并。

因此,中印兩國關係繼續惡化,1975年10月中印兩國的土倫山口發生小規模武裝衝突。

按照印度官方媒體的說法:中國是世界上最後一個堅持認為錫金是一個獨立國家的國家,也是唯一支持錫金流亡政府的國家。

當時印度和歐美走得很近,國際輿論早已默許了印度的不法行為,中國和錫金人民雖心有不甘,卻也無奈。

2005年,印度承認台灣是中國的領土,也承認西藏是中國領土,並保證不在印度人不在西藏「鬧事」,與中國達成和解,中國也承認錫金屬於印度管轄。

即便如此,印度政府嚴格控制中國人踏進錫金,嚴格限制中國與錫金的接觸。

但是,錫金人民對於印度態度卻是複雜的、分化的,土著居民還是很懷念王室的,而錫金的印度移民認為與印度合併,為錫金的發展帶來希望。錫金內部分化也很大。

靠殖民主義掠奪的土地,終究是不會安定長久的。

今天,隨著中國的道路已經修到了亞東的洞朗地區,就與錫金隔界相望了。

印度感到了空前的壓力,軍隊便按捺不住了,於上月非法進入中方,正暴露印度對周圍小國殖民統治的心虛。

畢竟,中印關係的存在很大的領土爭議問題。

如今,隨著國力的發展,中國在國際上有了話語權,而且無論在交通、經濟,軍事等方面佔有很大優勢。

中國到尼泊爾的鐵路也要建設之中。

南亞的地緣政治發生巨大的變化。印度政府要明白一手遮天的日子已經結束了。

只有在尊重歷史基礎上,公平的合作和競爭,才是正確的外交政策途徑!

需正告印度的是:競爭可以,切莫越雷池一步。

界限就是底線!

參考資料:

1.《哲孟雄王統史》,扎洛、敖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研究所 2017

2.《殖民主義史南亞卷》,林承節,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3.《錫金政治簡史》,巴斯尼特,1974

註:因記載錫金的歷史文章很少,翻譯也不太相同,而且有些史料存在爭議。也許和知友的看到文章出入。見諒!


錫金亡國啟示錄

錫金簡述

錫金在元代、明代附屬於中國,清朝錫金自治,為中國藩屬國。

1814年,英國東印度公司開始侵入錫金。1861年英國迫使錫金簽訂條約,將錫金置於英國的控制之下。1887年,英國強佔錫金,並派駐專員。1888年,英國出兵西藏,攻佔隆吐山、亞東等要隘。中國清廷一意妥協,速派駐藏幫辦大臣升泰前去議和。

1890年2月27日,升泰與英國駐印度總督蘭斯頓在加爾各答簽訂了《中英會議藏印條約》,共八款。主要內容為:清廷承認錫金歸英國保護;劃定中國和錫金的邊界;游牧、通商等問題,留待日後再議。

由此錫金淪為英國的「保護國」。1893年12月5日,又簽訂了《中英藏印續約》,解決游牧、通商等問題。19世紀,英國殖民者鼓勵大批尼泊爾人移居錫金南部,被稱為錫金-尼泊爾人。他們砍伐森林,開墾稻田。印度獨立後,繼承了英國的所有佔領地區。

錫金的變化

錫金原本是西藏的一個組成部分,後來成了一個屬邦.錫金人最初的人民是雷布查人和菩提亞人,屬於西藏藏族的一個分支,使用一種方言.平常書寫使用加了特殊符號的拉薩藏文.他們是虔誠的藏傳佛教信徒,信仰噶舉派(白教)。

歷史上中國一直是錫金的宗主國,但隨著晚清的國勢衰落英印勢力逐步控制了錫金,英國為了強化對錫金的控制還不斷地支持縱容信仰印度教的尼泊爾遷入,到1975年錫金亡國前僅僅五十萬左右人口中尼泊爾人竟然佔了該國的一半以上,這些移民佔據了錫金最富饒的南部農業區控制了大半議會席位,於是這些信仰印度教的所謂錫金_尼泊爾人心向印度,廢黜國外也就水到渠成了。被廢黜的皇族站在街頭向世界哭訴被亡國滅族,可一個又小又弱對列強無價值的國家根本引起不了世界的注意。假如不是外族鳩佔鵲巢改變了錫金的民族結構錫金的處境目前至少和不丹差不多。

在世界大多數國家不關心錫金問題的情況下,雖然中國佔了出來譴責印度吞併錫金,怎奈錫金的尼泊爾人移民經過幾代已經佔了錫金人口的3/4,錫金族倒成了少數民族,錫金的人口結構的徹底改變也使得中國再支持錫金獨立已變得不可能了。

錫金是怎樣淪陷的

在20世紀40-50年代,為了發展經濟,錫金從尼泊爾招募了不少尼泊爾族到錫金工作.但是由於沒有入境限制,很快尼泊爾族反倒反客為主的成為了錫金的主要民族.70年代,為了"爭取權力",尼泊爾族在印度的支持下在甘托克發動政變,囚禁了錫金國王,然後組成了以尼泊爾族為首的印度錫金邦傀儡政府.

下一個錫金?

正是由於尼泊爾族在錫金的倒行逆施,引起了不丹的極大警惕.不丹本來也從尼泊爾招募了不少當地人做工,但是這時開始限制尼泊爾人入境,而且利用新&<移民法&>強制把20萬尼泊爾人遣送出境.但是這些尼泊爾人不思悔改不說,還聯合印度和不丹境內殘餘的尼泊爾人,不斷在不丹南部作亂.

目前不丹有45%左右的尼泊爾人,由於他們繁殖飛快,已經使不丹有"錫金化"的趨勢,整體趨向"印度教化".因此不丹在不斷打擊國內反政府尼泊爾武裝同時,嚴格限制尼泊爾人到不丹北方,尤其限制他們到首都去.不丹的大喇嘛也強制要求尼泊爾人改新藏傳佛教,否則禁止他們擔任任何工職.

不過,在印度的支持下,不丹處境也很艱難.如果不丹不能很好的控制境內尼泊爾人,那麼他們再次作亂推翻不丹政府而把不丹作為印度的"另外一個邦"也不是不可能的.

錫金被吞併的本質是人口

所謂"錫金心向印度",實際上可以看成是印度利用了同樣屬於印度教徒的尼泊爾人的一種"殖民佔領",對於這個情況,中國不能掉以輕心.

錫金和中國不一樣。實際上錫金人口,也就是雷布查和菩提亞人人口很少,而且主要居住在 北部的山區,住的相當分散,勢力小。而南部地區的平原由於是瘴癘地區,開始錫金國王根 本沒有想到尼泊爾人會成什麼大勢力。

尼泊爾人成事的主要原因:

1、錫金主體民族 人口太少不能鎮壓局勢。

2、尼泊爾人太多而且居住太集中。

3、這個才是主要原因,印度 支持尼泊爾人的反叛。

事實上,尼泊爾人反叛的背後有濃厚的印度因素在,不過如果沒有尼泊爾人口比例,印度發力也不會如此容易。當時甘托克叛亂 的時候,印度在錫金的駐軍以「保護國王」為名義軟禁了錫金王室。實際上,尼泊爾人成了被 印度使用的槍。 尼泊爾人在錫金得了好處,但是在不丹吃了大虧。20 萬尼泊爾人被轟出來,超過 50 萬人居住在當地50 年但是卻沒有任何合法身份,隨時會被驅逐。 不過不丹還有一個因素保證了它的獨立:錫金被吞併,尼泊爾「印度化」已經讓中國非常 不安,如果印度再吞併不丹,則兩國將正面交鋒,對印度沒有好處。所以,雖然印度藉助尼 泊爾人叛亂吞併了錫金,但是對於不丹驅逐尼泊爾人卻持支持態度。導致尼泊爾人不能居住 在不丹和印度邊境而全部被趕回了尼泊爾國內,造成了尼泊爾巨大的壓力。

印度的擴張性思維

尼赫魯從來沒有考慮過保護弱小國家的主權,在他看來:「小的民族國家註定要滅亡的,它可以作為文化上的自治區苟延殘喘,但不能成為獨立的政治單位

尼赫魯的「大印度聯邦」、「印度中心論」和「小國滅亡論」繼承了英國殖民政府的政治戰略思想,印度獨立後又成為其立國思想,也是他推行民族主義區域強權政策的思想基礎。這種對殖民者政策的繼承也許用尼赫魯自己的話最能夠解釋:「就我的好惡來說,與其說我是一個印度人,不如說我更像一個英國人」。

英國人離開後,以外來移民為主、仿效印度國大黨成立的錫金國大黨依樣畫葫蘆,發起"不合作運動",抵制國王、成立政府。這當然遭到了國王的強烈反對,印度趁機以"防止動亂和流血"為由,派兵進駐錫金,這同印軍不久前空降克什米爾首府斯里納加「保護」那裡的治安從而引發第一次印巴戰爭可謂如出一轍。不過羽翼未豐的印度政府畢竟不敢把錫金一口吃掉,因此選擇了逐步蠶食錫金的主權。1950年12月5日印度政府同錫金簽訂了《印度錫金和平條約》,規定錫金為印度的「保護國」。值得一提的是,四年後最後一批印軍撤出他們從英軍那裡接防的亞東小鎮,標誌著英印帝國在西藏的侵略史正式終結。

作為印度「保護國」的錫金在內政外交上都聽命於印度政府派遣的「專員」。

1968年錫金首都甘托克爆發反印示威,要求廢除印錫和平條約。 但隨著1971年出兵東巴扶植起孟加拉國以及對中印邊界東段和阿薩姆地區大量移民政策的順利實施,印度在孟加拉灣地區已經完全控制了局勢,可以放心大膽地北向解決錫金問題了。

1973年4月,印度指使親印政黨上街示威,然後借口時局動蕩而再次出兵錫金實行軍事佔領,並軟禁了錫金國王帕爾頓。第二年 9月錫金成為印度的「副邦」(AssociateState,亦有譯作「聯繫邦」的,誤)。第三年4月10日,被外來移民控制的「錫金議會」決定把錫金變為印度的一個邦。

1982年帕爾頓患癌症病逝於紐約,錫金第十三世國王旺楚(Wangchuk)在美國登基,宣稱印度吞併錫金是非法的,但無人理睬他。這與當時**喇嘛在歐美的風頭正勁形成鮮明對比,無非是因為印度是「民主國家」而中國是「GC國家」而已。**對過去的藩屬被印度吞併不置一詞——他自己也是被印度收容的流民,被安置在對印度農民沒有農耕價值的達蘭薩拉山頭上,哪裡還能說三道四?

2003年,中國也無可奈何最終默認錫金是印度的一個邦這樣一個既成事實,國際法和自古以來毫無約束意義。

經驗總結

印度吞併錫金成功的三個啟示:

一、印度有民族擴張意識

舉例,東南亞(近有果敢)同樣有大量華人,但是我國並不是民族主義立國,也不是如印度那樣繼承了殖民者的帝國主義思維,我國是一個階級立國的左溢思想國家,並沒有主動制定自己侵略擴張的意願。

二、正確的擴張方法

歷史上擴張有很多,但是有的擴張是穩定的,並最終消化成為自己的核心領土,有的卻是不穩定的,經常有分離主義。

這都是取決於擴張方法是否正確,比如滿清對於漢族的統治是註定不穩定的,因為漢族人口並沒有被置換。而盎格魯撒克遜人對於北美大陸的征服是穩定的,因為徹底的完成了人口置換。

三、主體民族人口的重要性。

如果錫金主體民族沒有稀釋到如此低的比例,何至於此?這個我不必多言了吧。

歡迎關注公眾號:hanzufuxing

~Make Han Great Again~

~讓漢族重新偉大起來~


簡單來說就是三哥一直都想往我大西藏滲透啊。何止錫金啊,現在不丹王室和高層都被三哥滲透的非常親印反華。另外當年尼泊爾老國王一家被滅門的王室慘案背後也是三哥啊,老國王一家比較親華,老國王一家滅了後,三哥扶持的老國王的弟弟上台了(老婆是三哥貴族家的女兒),兔子很生氣,據說暗中支持尼共推了王室直接共和了。

其實我很理解三哥為毛一直想往藏區滲透,畢竟坐擁喜馬拉雅山這個世界最高點還是優勢頗多的,三哥家幾條大河流的源頭都在藏區,我們在藏區修個水電站大壩神馬的三哥就得掂量掂量啊。

至於後來承認錫金貌似是私下做了交換的,換了三哥承認了我國對西藏的主權。

PS貌似錫金一直都很親美的,末代國王的二皇后還是美國人,不過在被印度吞併最後關頭美國爸爸還是一樣的把錫金賣了,美國爸爸大腿沒抱上後,錫金國王病急亂投醫宣布要加入中國,可惜木已成舟中國也收拾不了錫金那爛攤子了。早來抱我朝大腿何至於如此嘛。。。


錫金作為中印戰略緩衝區,地理位置極為重要,但是印度從二十世紀中期就開始不斷滲透,最終七十年代完成實際佔領。中國為什麼沒能有效制止呢?

因為中國那時候一直是宣傳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自然不會打臉去侵佔別國或者滲透,但是對於印度的佔領也一直是不承認的,直到2003年才最終承認。我上初中高中地圖還是有錫金的。。最後為什麼承認了呢?我覺得有以下幾點:

1、錫金自古以來就是達賴喇嘛的番薯,信奉喇嘛教,達賴喇嘛作為宗主都跑到印度了,小弟跑去也無可厚非。

2、錫金對中共實在是不感冒。中國一直都不承認錫金被吞併的事實,錫金王室也沒見跑到中國建立流亡政府,而是跑到王后老家美國了。。。中國支持的很尷尬。。解放軍真去了也不見得群眾會簞食壺漿。

3、錫金加入印度是全民公投的結果。不管這個公投靠不靠譜,最起碼名義上人家確實公投了,你天天宣揚不干涉別國內政,由本國人民選擇自己的路,人自己選完了,你還怎麼反對了。。

4、蕞爾小國獨立意識本就不是特彆強,或者說興不起大浪。。印度太大了,他們根本興不起反對的浪潮來。。

個人觀點哈~~


當時和印度達成了妥協,印度承認我國西藏主權,我國承認印度佔有錫金

看上去我們虧了,其實沒啥虧得,國際上都已經默許了印度的入侵事實,錫金人民自己都沒啥太大意見了,這又是別的國家的事,我國在可預見的未來也不可能去干預,後來就妥協了。


核平使者打了個城邦,然後選了并吞。看看武媚娘從核平使者那裡打下錫金以後有沒有「解放城市」選項吧……


曾經有一篇文章被一劈為二,一部分是如何評價「印度需要一場文化大革命來掃除思想流毒」的觀點? - wuweilxl 的回答,另外一部分就是以下內容。

印度民族凝聚力的特點和評價-:

印度民族凝聚力有不同於其他民族的特點。這些特點是與印度文化的基本特徵相一致的:第一,印度文化的多樣性是國家頑疾。第二,印度文化的宗教性決定了印度社會推行世俗化的難度。第三,印度文化的多元性決定了印度民族一元性困難重重(根本不可能)。-我對印度的看法,有些人總是說印度是個阿三國家,對其所取得的一切成就都嗤之以鼻,但我個人認為印度是中國國家戰略中缺失的一環,中印的關係直接維繫到國家及政府的生存大事。-我們從國家的戰略上看,國家的武裝和資源力量是大縱深的三線配置,但國家安全資源需要通道進出,從那進出?背面的蘇聯已經從中國手裡那走了四百多萬平方公里,而且每次都是中國國家安全出現危機的時候,最近一次是日本入侵造成的蒙古獨立事件。美國有自己的國家安全利益,只有中國衰落到一個點的時候,他才會給所謂的援助,甚至和他的國家安全或利益沒有一致的時候,他甚至願意看到中國和敵國死拼,他從中漁利。這些二戰的時候都可以印證,國家再大戰的時候,物資來源地和運輸通道再那?

中國就現在看中國南部所謂的國際通道有4條,1:越南2:緬甸3:從印度到西藏-4:巴基斯坦。當沿海的廣西不在中國手裡的時候,越南又怎麼還會控制在中國手裡?以及運輸戰略物資到中國呢?(理論上講不現實)-印度是二戰的時候次要的物資通道,主要的運輸方式是空運和騾馬,運輸成本高,這樣的方式無非是加快國家的戰略儲備的消耗,不可持久。-緬甸是二戰中中國主要的物資通道,也是中國現今主要經營的通道,所以緬甸再誰手裡關係到國家的存在和安危。是不可不查的大事。-還有一條潛在的通道,那就是巴基斯坦,但要考慮到的是中國歷史上就一直再削弱新疆對外的聯繫,因為國家內核是以佛教和儒家為基礎的思想基礎,但新疆卻對外有著強大的離心力,所以從長遠計,最多修條石油管道就可以了,一定要記得秦王鑿牛的故事。-

以上的分析可以得出,國家主要的通道是緬甸,但國家和現在印度的關係讓人擔憂,邊境問題導致兩個國家長期對立,美國和俄羅斯從中挑撥漁利,這裡主要存在一個現實的隱患,他偏偏腳又可以踩到了我國的輸氧管道,再加上他是個癟三國家,他要是再國家危機的時候,偏偏要踩你的輸氧管呢?再加上斯大林的蘇聯不與世界主要的大國邊境接壤的原則,我認為,利用印度和周邊國家的民族和邊境問題,利用印度內部的經濟和民族問題,瓜分印度南部,造成印度過50%的少數民族獨立的繼成事實,從而建立親中國的南亞政治體系。-

印度邊境問題有東西孟加拉邦的分離,巴基斯坦的主體民族有7000萬分布再印度,緬甸和印度有邊境衝突,印度再斯里蘭卡有不合理的軍事要求。印度要求中國將50萬平方公里劃給他,目的是給國民證明他們是個大國,印度和中國爭奪尼泊爾的宗主權。-

更讓人汗顏的是印度的人口要超過中國,當一個民族的人口穩定而且持續的增長的時候,這個民族的人口壓力將迫使這個國家對外擴張,消耗他們的人口增量,以求更多的生存空間。-


因為中國錫金行政區只存在了3個小時就被印度幹掉了啊

正經說,根據中英藏印條約,錫金由西藏番薯轉為英印帝國的土邦

印度吞併錫金法理上並不是那麼不硬氣


同樣都是與中國接壤的大國,為什麼俄羅斯不惜損害中國利益也要弄出個外蒙古做戰略緩衝地帶,而印度卻不惜損害他國利益,擴大與中國邊境接壤?


換取阿三承認台灣是大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政治交易很噁心的,我初中可是學的錫金是鄰國,去年去西藏,大傢伙說要去尼泊爾,後來一查,錫金沒了……天朝也不通知一聲。也或許是我不關注實時吧!

大陸和台灣這對歡喜冤家,要麼和要麼散,國際認不認可還拿這當要挾了,今天台灣說我承認阿三對錫金的佔領,阿三就說台灣是獨立的,明天天朝說我也承認,阿三就又變卦了…

錫金不僅對阿三重要,對天朝也重要呀,不過我就納悶了,為啥阿三的外交這麼強,跟歐美、日本、俄羅斯,全天下都是針對天朝么?難道澳大利亞對印度洋就沒有過奢望么?澳洲佬不至於這麼不思進取吧。我想印尼都不會認吧!

這些外交沒事多跑跑,一天天就知道個對外抗議,對內浮誇,今天我們在哪說上話了,明天我們在哪插上嘴了,這是五大常任理事國該乾的么?

又擱置爭議了吧,75年佔領,05年承認,阿三又在鼓搗尼泊爾啦,改天不丹,接著孟加拉,接著藏南……

不說了,30年了,錫金是完犢子了,就知道雞頭三胖,不在乎雞屁股挨了一道,那麼牛逼打進印度扶植個政權呀,然後把藏南要回來,這一天天得瑟的。


大家好,其實我就是流亡在中國的錫金王子。

黨和國家如果有需要,我願意回國去 ,當個傀儡 。


五十年代,中國大陸公開出版的地圖,把錫金劃為印度的一部分。 同樣,把北方四島(南千島群島)劃為蘇聯的一部分。到了六十年代中期,這兩件事都翻燒餅啦。

證據:

1949-1958的地圖---中印西段邊界的變遷_偽阿魯納恰爾邦吧_百度貼吧1951年光華輿地學社中華人民共和國新地圖_空愁士_新浪博客


近來印度侵犯我國領土的事兒引起了大家的高度關注,大家關注到這次越界的地點在錫金邊境,本來不太關心南亞的朋友們就去網上查了查印度和那幾個南亞小國的關係,不差不要緊,一查嚇一跳。原來印度在南亞如此霸道,以前我們光知道印度總想欺負巴鐵,但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印度還曾經吞併了錫金,把錫金變成了自己的一個邦,還強迫不丹成為了自己的保護國,掌控了不丹的外交和國防。回想到印度一直以來對西藏的野心,非法佔據的藏南地區,大家不禁要問誰給的印度這麼大膽子?他的野心是從哪兒來的?

首先咱們看在印度獨立之前,英屬印度殖民地時期,南亞地區的的形勢。在印度吞併錫金之前,錫金屬於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大英帝國早在19世紀就強佔了錫金、不丹,控制了尼泊爾,通過佔領這些喜馬拉雅山南麓的小國,英國打開了通往西藏的大門。我們不應該忽視的是,錫金和不丹都曾經是西藏地方政府的藩屬國。而喜馬拉雅山南麓另一個相對強大的國家,尼泊爾並不是英國的殖民地,強悍的尼泊爾曾經多次擊敗入侵的英軍。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朝的乾隆年間,尼泊爾還曾經入侵過西藏,當年是清政府派大將福康安率軍趕走了入侵的尼泊爾軍隊。當然,最終英國人還是控制了尼泊爾,只是小小的尼泊爾都比印度人要有種,人家至少維持了表面上的獨立,是個半殖民地國家。在先後控制尼泊爾、錫金和不丹之後,大英帝國控制的領土就和西藏直接接壤了。之後,英國通過各種威逼利誘,甚至先後兩次直接出兵入侵西藏,逼迫清政府開放西藏通商,在江孜設立了通商口岸,把自己的觸角直接伸進了西藏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後,英屬印度跟西藏的往來越來越密切,由於交通的不便,到了晚清,就連清政府派的駐藏大臣,都不得不借道印度進入西藏,這種狀況甚至一直延續到新中國成立之後,當時中央政府的談判代表張經武入藏,也仍然是借道印度。由此可見,英國在西藏的滲透和影響已經非常之大,在英國人的定位中西藏是英屬印度與沙俄控制下的中亞之間一道屏障,是個緩衝地帶,所以英國人高度重視自己在西藏的控制和影響力。

英國人甚至還妄想趁著中國爆發辛亥革命,策動西藏脫離中國中央政府,在臭名昭著的所謂西姆拉會議上,還提過一個把西藏分裂為遠藏和近藏的計劃,讓遠藏自治,讓近藏歸中國。我為什麼說西姆拉會議臭名昭著,因為就是在這次會議上,英國炮製了所謂的麥克馬洪線,這條線成為了後來中印戰爭的導火索,也就是這條線讓十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脫離了祖國。不過,哪怕是腐敗軟弱無能的北洋政府,也沒敢在這個協議上簽字,簽字的只有英印當局的談判代表,也就是操刀劃這條線的人,威廉麥克馬洪和西藏地方當局的代表,是個親英的西藏大貴族叫夏扎邊覺多吉,中央政府的代表根本沒有簽字,所以我們說這個臭名昭著的西姆拉協定是非法的,無效的。

二戰之後1947年,英國撤離印度,印度實現了民族獨立。不過我在照理說事的節目里講過,印度的獨立運動遵從的是甘地所倡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這跟其它殖民地國家的民族獨立,是通過武裝革命的方式趕走殖民者不一樣。英國人是自己撤走的,和平移交了對印度的統治權,所以,英國撤離後的印度政府,實際上就是撤離之前的英印殖民政府。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持續了一百多年,印度在英國的殖民版圖中佔有重要地位,英國一直非常重視把印度深度的融入英帝國,在殖民統治中,一直以來就很重視培養親英國的,印度本土人士進入殖民政府。

從上世紀的三十年代開始,英國甚至開始培養印度本土擔任英印政府的高級官員,印度的開國總理尼赫魯,就曾在英印殖民政府當中擔任過副總理,英國殖民者撤離的時候,不僅把全套的英印政府機構留給了印度,而且把涉及印度周邊關係的,英國外交機構和特權也都留給了印度。比方說,英國從上世紀30年代開始,在拉薩設立了辦事處,英國駐藏辦事處的最後一任處長叫黎吉生。他在印度獨立之後,馬上從英國籍換成了印度籍,搖身一變成了印度駐藏辦事處處長。雖然在咱們中國人看來,印度的獨立是英國人恩賜來的,並不是自己鬥爭來的,沒什麼可值得自豪的。

但是,印度人可不這麼看,他們覺得自己理所應當的,就應該繼承英國對印度周邊地區的這些特權,而且他們也是這麼做的。他們繼承英國對錫金和不丹的控制,對尼泊爾的特權,繼承對西藏的特權在他們看來,也是理所應當的。有學者就用一個也許不太合適的說法這麼概括,就是印度政府想要的南亞國際秩序,就是沒有英帝國的帝國主義殖民秩序。打個比方說,解放後,地主跑了,留下來看家護院的管家就認為,他繼承了主人的全部家產。在改革開放之後,管家也跑來要求落實政策,不僅要把地主家原來的財產全部還給他,還要把主人原來的佃農、僕人都還給他。如果說英國是這個地主,那印度政府就是這個管家,所以我們就看到,從1947年獨立之後,印度就對周邊的南亞小國擺出一副宗主國的樣子,赤裸裸的干涉內政或者乾脆直接吞併。

新中國成立後,印度還妄圖插手西藏事物,被中國嚴詞拒絕之後,印度仍然不甘心,明裡暗裡的慫恿西藏地方政府鬧獨立。甚至暗中支持發動叛亂,沒有得逞後,乾脆直接赤膊上陣入侵中國領土,直到我們忍無可忍,爆發了對印自衛反擊戰。印度被打得慘敗,縱觀印度獨立以來的歷史,印度在周邊國家關係上,最大的問題就是始終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總以大英帝國在南亞的合法繼承人自居。而對周邊小國乃至中國這種大國都不夠尊重。然而印度政府這種野心跟自己的實力卻並不匹配,1962年這個國恥般的教訓之後,狂妄的印度竟然還是不思悔改。也許歷史的重演已經不遠了。

至於為什麼中國最後承認了印度對錫金的吞併,首先,在南亞的地區秩序中,印度處於主導地位,這一點不可否認。其次,因為地緣的因素,中國的戰略重點在向東南和西北西南的南亞次大陸並不是中國的戰略重心。因此,承認印度對錫金的吞併,有利於穩定與印度之間的關係,穩固中國西南邊陲的安全,為國家的重點戰略發展方向解除後顧之憂。


安徽同時和南京杭州接壤,但論影響力,南京對安徽的影響力更大無疑,因為杭州與安徽接壤的部分是西南的山區縣城,杭州主城區在東北,而南京的主城區離安徽更近


前面的答案把所有原因要點都說遍了,這代表著我們的看法,但是印度人又是什麼看法呢?

我用谷歌翻譯了印度時報的一篇文章,我看到了在中國官方媒體絕對看不到的一個事實,1890年的中國已經不是一個主權國家,(但比印度這個完全的英屬殖民地強多了)上過歷史的小夥伴都知道那時的中國的社會性質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西藏也處於分離狀態,這是也是問題的核心,清政府繞過西藏直接與英國殖民者簽署《錫金條約》,而西藏拒絕承認改條約具有合法性。

直到1960年,中國不同意關於不丹 - 西藏和錫金的西藏邊界條約。另一個事實是,中國沒有提到使用1890年文件作為其索賠的基礎。中國一直保持沉默,所以直到1960年爭議地區仍未得到解決,仍然是北京與不丹之間爭論的焦點。我們也知道,新中國成立後,「打掃乾淨屋子再請客」的原則廢除了舊中國與列強的所有不平等條約。承認錫金條約會讓列強抓住重啟不平等條約的把柄,這是我個人的理解。

中國外交部已經由前總理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的一封信中部分摘錄,表明印度政府已經接受了1890年的條約,其中涉及包括德克拉姆在內的地區。

但是,中國外交部藏匿了這樣的一個事實:印度,不丹與中國的邊界問題並未在尼赫魯時期得到解決。印度擔心中國的道路建設過於接近三面交叉路口,並將會損害今後的部署邊界的努力。

「尼赫魯只承認了錫金的北部邊界方面的1890年條約。

三合會從未得到同意,「Arpi說,並補充說,」證明(2012年印度與中國)討論了這個問題。

三國問題也由兩國特別代表進行討論,他們同意,在找到最終解決辦法之前,三方面的現狀不應有變化。

中國修路率先打破了現狀,印度通往東北地區的咽喉要道受到極大的威脅(印度人並沒有從上一次中印戰爭的失敗陰影中走出來,當時東線南線印軍全面潰敗的消息傳到印度,印度全國播放國歌,認為新德里岌岌可危,連夜修建掩體)

不可否認,印度人說的是真的,而且雙方都沒有能力去說服對方,所以要用法律途徑和印度打嘴炮解決舊中國留下了的爛攤子,幾乎是不可能的,屈辱的歷史遺留只能訴諸武力,用倒霉的印度人的血去洗刷。


當時英屬印度像錫金這樣的土邦有600多個,這些土邦的主權一般屬於英屬印度的,按蒙巴頓的方案,這些土邦要麼加入巴基斯坦,要麼加入印度,連海德拉巴和邁索爾這種大邦都被印度吞了,更何況錫金這種小邦


推薦閱讀:

二戰日本真正需要的坦克應該是什麼樣的?
國軍抗戰中都打過哪些大仗?
哪款中制武器最能代表中國的樸素美學?
怎麼老是比較國共抗戰傷亡人數來確定誰的功績大?
專家稱在法國外籍軍團只需掌握250個法語單詞,這是真的嗎?

TAG:歷史 | 政治 | 軍事 | 印度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