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內心缺少一把火,不敢發展,不敢嘗試自己不懂的行業,我知道一部分是不自信,我想問怎麼辦?

疑惑


謝邀。

你的問題不是內心缺少一把火,而是雞湯喝多了,就快慾火焚身了。

現在不僅成功學泛濫,成功的人也泛濫了,網上到處都是一夜暴富的牛人,到處都是普通人月入幾萬、幾十萬的秘籍,到處都是「你也可以」,各種成功的經驗泛濫,唯一欠缺的就是跳出舒適區,行動,行動,行動!!!

然後你很可能就死了。

這個結論可能有點誇張,但我知道,很多人的解決就是這樣。

人究竟是如何改變的?

這是個很開放,很主觀的問題,我們看到的版本,多是類似項羽那樣破釜沉舟,然後成功逆襲,但是,項羽只有一個,整個歷史上,也就那麼幾個,所以青史留名了,可見,這種成功多麼渺茫。

網路時代,卻到處都是這種破釜沉舟式的成功,到處都是「項羽們」,作為一個理性人,至少這篇文章沒有調動情緒,你應該能夠理性權衡,成就「項羽」的幾率到底有多高,又有多少人在進化「項羽」的過程中折戟沉沙。

這裡,並不是否定這種破釜沉舟式的成功,也不是爭辯這種成功,但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生活遠沒有到背水一戰的地步,而且,就積極心理學的研究而言,絕大多數人的改變,成功的改變,行之有效的改變,大致劃分為兩種方式:

一種是漸進式改變;

一種是突髮式改變。

如果將生活劃幾個圈,大致可分為舒適區,挑戰區,恐慌區,現在大多數的自媒體文章,都在渲染舒適區外的成功,你怎麼居然還敢待在舒適區,你怎麼這麼墮落,這麼不求上進,你這是對自己人生的不負責,對家庭的不負責,對父母的不負責!

千夫所指,無疾而終!

待在舒適區,已經被硬生生的塑造成了一種原罪!

但積極心理學對成功的研究發現,舒適區內的成長、改變,也就是漸進式改變,恰恰是一種非常穩妥的成功。

待在舒適區確實會較為安逸,但縱觀身邊人的成功,絕大多數是待在熟悉的領域,不斷積累經驗,不斷成長提升,然後抓住某個機會,迎來人生質的改變,這是絕大多數的成功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成功模式,甚至自古至今流傳下來的老祖宗智慧:做熟不做生

舒適區內的改變,最被人吐槽的是它會消磨人的鬥志,讓人甘於平庸,確實是這樣,這也是僅僅少部分人能夠成功的原因,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人,你分析他會發現,最大的不同就是成長,待在舒適區的成長,這來自於什麼呢?

舒適區的成長,不是來自於壓力,而是來自於夢想,來自於渴望,來自於良好的習慣。就我個人而言,我的改變絕大多數是在舒適區,即使是跳出體制,也是因為之前在體制內的持續努力,培養成的良好習慣,比如跑步,比如反思日記,比如復盤,比如深度閱讀,比如結交積極的朋友,總而言之,是一種積極的生活,積極的習慣,然後堅持,靜待量變發展成質變。

本質上講,這是由內而外的改變,是不斷向外推進,擴大舒適區的改變,它的背後,是我們的積極習慣,積極人生態度,所以習慣決定命運。

另一種突髮式努力,還是以舒適區,挑戰區,恐慌區為例,積極心理學推崇的突髮式努力,也是跳出舒適區,不過是站在挑戰區的努力,這個區域,我們會感到壓力,感到焦慮,但也會感覺到能夠成功,在這種信心的支配下,我們迎接挑戰,擁抱挑戰,雖然我們會經歷失敗,但並不會絕望,成功並不是遙不可及,我們在失敗中學習,在失敗中堅持,在失敗中成功!

這是積極心理學描述的突髮式改變,舒適區外的改變,嚴格來說,是相對有保證、有底氣的改變,我們會焦慮,但絕不會過度焦慮,我們會感到壓力,但絕不是被壓垮,我們能夠接受失敗,絕不會一次失敗就徹底翻不了身,那不是改變,而是賭博!

而現在雞湯、自媒體渲染鼓勵的,恰恰是第三種改變,站在恐慌區的改變,不成功就成仁的改變,成則一飛衝天,敗則元氣大傷,甚至是萬劫不復,我曾經分享過我從體制內出來的經歷,後台很多人詢問我,要不要從體制內出來,我的回答只有一句:

你是因為不喜歡出來,還是已經有了「不得不」出來的理由?

成功學很美好,成功學確實也會帶來極少數的成功,甚至是非常成功,寫這篇回答,我不想就是否破釜沉舟做評判,只是想澄清一個事實:

改變有好幾種,而且就概率上講,溫和的改變,舒適的改變,可能會帶來更多的成功!

共勉。

互補推薦:高太爺:人究竟為什麼要努力?


可以平時多使用荔枝,龍眼,羊肉,人蔘,榴槤,狗肉,和柿子。

多上一些比如網易新聞評論和人撕逼。

每天多看一些日本愛情動作片。

堅持三個月,我感覺心裡能多點火。


強答

無法理解題主的思維,標題簡明扼要就好了,內心缺少一把火是什麼小餅乾,標題寫那麼長還用個修辭,我還以為描述里有什麼高見呢,點開一看,描述就倆字

內心缺少一把火,題主你當你寫作文呢?先把你的中二改改再說吧


首先想一想如果你去嘗試了,是否能夠接受失敗的結果,如果可以,就硬著頭皮逼自己一把。

你之所以不自信,是對結果沒有把握,也承受不了失敗這一結果,用10分去博5分的話我就不建議去做了。趁早洗洗睡,想點別的。

當然,如果你能夠承受失敗後的結果,請放手一搏,摔跟頭都是必須的經歷,摔了幾次之後就知道也就這麼回事么,大不了最後摔得鼻青臉腫也知道了自己究竟是不適合這條路的之後換條路,也比當年因為膽小而沒有去試試,之後後悔半生強。

井底的青蛙如果不曾見過外邊的世界他在井底也許會幸福度過一生,可一旦見過之後卻發現自己根本出不去。。。


其實 我們不敢做的東西還很多

比如 :

不敢從有間隔的兩棟樓頂跑來跳去 (跑酷人員可以)

不敢走高空鋼絲(雜技人員可以)

不敢荒野求生(貝爾就能做)

為啥

我們知道自己不具備這個能力呀 去做了就可能是送死

同樣換算到這個發展嘗試不懂的行業 也是一樣

如果過分突破心底安全防線

精神上受損傷 物質上損失 那就得不償失了

所以 我們會自身的潛意識會無意識的提醒我們去害怕 擔憂

但另外一個層面上來講

阻礙我們突破恐懼的 也僅僅是不會、不了解、不懂

當你通過學習、問詢、思考、總結變得懂、知道、專業後你就敢去突破嘗試了

這些之間只差了個to do 而已

如果你的時間、精力、物質條件允許

那就先去學怎這個行業相關的知識吧

而不一定非要著急去發展

學習這件事也不一定非要脫產或者立馬換工作

可以利用業餘時間先去接觸了解

也可以以一個消費受眾的身份來看看體驗這個行業到底是怎樣的

可以把現有的經驗結合到這件事上去看看有沒有其他更好的思路創意

世界上的事並不是非此即彼的選擇題 而是有很多解法的

你如果對這件事真的熱愛、渴望

給自己一點點時間

找到最合適自己的方式去做吧

地球會微微升起迎接你說邁出的每一步

祝一切順利!


無欲則剛


你缺的不是一把火,而是想成功,卻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


人在對自己感興趣且看得到希望的事情上才可能會產生「火」。我覺得題主不是看太多雞湯,因為如果看太多雞湯會比較容易被煽動,從而產生「火」,比如我╮(‵▽′)╭年輕人在不知道自己多麼渺小之前是很容易產生自己多麼與眾不同的幻覺23333

但是保持年輕勇往直前的心態還是很重要的!也許是你被很多東西束縛了從而不敢跨出舒適區?過多考慮自己能力不行,失敗了怎麼辦,他人怎麼看?

我只是個大學生,思考問題不是很深刻,但是嘛,還是想給題主提提建議,1.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2.在自己能接受的試錯範圍內試錯 3.可以看部電影叫願望清單 主題說的大而空洞一點兒就是 當你生命結束之時發現什麼才是自己最想做的事

不得不說,很多人都是被時間推著向前走的,很多想做的事情不敢做沒時間做,最後才後悔,當你一開始就明白了這點,或許你會對生活又不一樣的態度,嘛~反正就活這一回,為什麼不嘗試呢,做了可能會後悔,不做卻會遺憾一生!

我就有很多後悔的事,都是因為不敢嘗試新的環境導致的。?(? ???ω??? ?)?題主加油!


要上火的話拿酒精淋濕全身然後划起一根火柴閉眼往正上方投擲不就能算出自己上火的幾率了?當然,大部分幾率會失敗。


別太有壓力,害怕失敗不行,如果還在擔憂生存問他你就不敢做了


缺火可以多吃點老乾媽;或者改個名,像炎、焱、燚。


你以為心裏面有把火就想幹啥幹啥?那是扯淡。一腔孤勇,換來的只是短暫的自嗨,激情退卻,留下的是赤裸裸的現實。

別給成功學洗腦了,隨便換行業的各種艱辛,你做好準備了嗎?失敗的後果你想好怎麼承擔了嗎?你知道表面光鮮內里有多少血淚嗎?你抗壓能力強嗎?能天天干到十二點沒有怨言嗎?能快速融入新的環境嗎?能迅速學好新行業的規則內容嗎?如果發現自己對新的行業並不合適,能有魄力的直接退出不留戀嗎?退出之後再回到原點,還能接上原來的軌跡嗎?

奉勸你沒有對自己能力的客觀評估,沒有對想要做的事情的正反兩面的初步了解,就不要作妖。做了決定,就不要後悔。因此受苦受累,就不要抱怨。結果不好,不要自怨自艾。

還有,較低程度的激情,長久的堅持才是做事情正確的態度。太雞血了,維持不了多久的。

失戀了,就是要懟人,誰讓你撞我槍口上。


不夠敏感,不夠了解自己,沒有熱情和勇氣。建議多嘗試,去做了就知道了,想太多沒用。


你到底想做啥?


死循環,繼續混日子。哪天醒了就是醒了,沒醒也就那麼回事。


沒什麼辦法,你這種就只能這樣了

很明顯你看了這種答案又會渾身不爽

所以問題就出在,看不清自己是誰,能幹什麼,多大能力。


推薦閱讀:

有哪些建議給初到大連的知友?
當出版社編輯,報社編輯,雜誌編輯分別是怎樣的體驗?
26歲,即將博士畢業,想逃離科研,但是沒有任何工作經驗,要怎麼走以後的路?
有穩定工作或生活的人怎樣合理安排自己養寵物的時間?
關於大學計算機本科四年的方向?

TAG:生活 | 拖延現象 | 人生規劃 | 努力 | 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