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具有一定通識教育基礎的病人,如何利用網路上的醫療相關信息?
有很多這樣的病人,經過高中大學的生物相關的通識教育,同時也通過丁香園、果殼等科普類網站獲得過一些醫療相關科普知識。
但很多時候,我們也會發現在醫院診療時,主治醫生的診療方案跟從網上獲得的信息有很多理論上相悖的地方。這種時候當我們嘗試去跟主治醫生溝通我們通過從網路上獲得的信息推斷的自己對自己病情的理解的時候卻經常遭到不耐煩的回應。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就是作為病人的我們從網上獲得的信息起不到任何作用,甚至沒有任何意義。所以是不是我們就直接不應該在網上去獲得關於自己病情的信息了?或者如何利用這些信息?或者如何有效地跟主治醫生就這些東西進行溝通?
我理解的所謂『具有通識教育基礎的病人』,應該掌握的知識有:各種情況下的急救,包紮止血,如何正確的服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等等。
而不是『拿著百度來的東西對醫生指手畫腳』。
我大伯就是醫生,現在在美國工作,我爸爸生病以來就總打電話跟他交流。按理說我大伯夠專業了,但他從沒有對我爸爸的主治醫生給爸爸開的葯進行的處置指指點點,一切都還是以這邊的醫生的意見為主。首先術業有專攻,不是自己所擅長的領域必然有力所不能及。其次遠隔重洋,就算是我們把我爸爸的各項數據指標都發過去,他也難以全面的掌握第一手情況。說這麼多不是告訴你醫生說什麼你就信什麼,畢竟醫生有好有壞技藝有高有低,而是既然你選擇了這家醫院這個醫生,就請盡量相信他的判斷,配合他的診療,這才是我們這些自詡有知識有素養的患者所應該做的。醫學知識的科普的確不是為了讓患者自己「推斷」自己的病情的,如果題主是抱著這樣的目的來看醫學科普文章,那麼它們的確不會有什麼用處。
我想,如果眾多在知乎上做著醫學知識科普的前輩們得知他們的回答被用來質疑自己的同行,大概也會哭笑不得。跟題主說點有趣的事吧,幾乎每個醫學生都得過一種「病」,叫做「大三綜合征」,主要表現為懷疑自己得了各種罕見絕症,嚴重者會自覺命不久矣鬱鬱寡歡。
為什麼呢,因為大三的時候基礎課程比如生理生化都已經學完了(這應該比題主說的「有高中生物學基礎」要學的多很多吧),而臨床相關的課程則剛剛開始,看到一個病就下意識往自己身上套,以至於每節課下課同學們就會圍住老師諮詢「病情」,偶爾還有直接去門診做各種檢查的。然而,並沒有誰真的得了「在身上潛伏多年終於靠自己的知識發現的暗疾」。每年的大三學生都這樣循環著,每一個被學生諮詢「病情」的老師都十分無奈。其實,題主說的情況跟這個也可以類比。一知半解其實挺讓人無奈的。你知道嗎?一個醫學生,學完了本科五年,幾乎是什麼都不敢說自己懂的。本科畢業生,也根本沒有資格直接考執照。現在想要行醫還要多了一個規培證,又多了一個五年。這個行業專業性這麼高,如果被非專業的人質疑,多多少少會有些情緒吧,希望題主也可以理解。
為什麼丁香園、果殼、知乎會有這麼多醫生醫學生做醫學科普,我姑且從自己的想法說說吧。
其一,要破除錯誤的,就要樹立正確的。朋友圈的流言、搜索引擎里的廣告,打著科普旗號散布謠言的有很多,同時,我們的生活習慣里傳統觀念里,也存在一些東西並不那麼科學。越多的人知道什麼是「真」、才不會有更多的人相信「假」,對嗎?
其二,可以讓病人對一些就診過程有一定了解。比如說丁香園最近科普的那個為什麼有些抽血之前不能吃飯,如果有更多的人知道這個,也許因為不遵醫囑而取消檢查的病人就會少一些,那些偷偷吃東西然後騙醫生說沒吃而影響了檢查結果的病人也會少一些。
其三,有些科普也是希望大家能部分理解醫生,消除一些誤解。比如說為什麼有的人明明是腹痛,為什麼要做心電圖,因為心梗也可能會表現為腹痛,這真不是醫生為了坑你的錢。
最後,題主如果看了很多科普文章,也應該知道,科普作者往往都秉承著網上不看病的原則,文章中也會強調,具體病情請及時就醫,而這一點其實最重要。專業的事情還是應該交給專業的人做,「探討」和「質疑」應該發生在專業知識相當的人之間,醫生患者之間用「諮詢」這個詞也許更恰當一些,希望您理解^_^請找靠譜的醫療機構並相信專業工作者。隔行如隔山,用高中大學那點生物知識推斷自己的疾病對醫生來說就像一個有高中數學物理知識的學生試圖指導結構工程師怎麼造摩天大樓,哪裡要加鋼筋哪裡要加柱子什麼的。對於專業知識,請在好奇的同時保持謙遜的態度,尤其是醫學這種理論和經驗都非常重要的學科。網上的信息不靠譜,即使有靠譜的信息,沒有專業背景的人也難以分辨。尤其是有些病人家屬以「他有糖尿病,網上說糖尿病人不能吃糖你們為什麼還給他輸葡萄糖」之類的問題來質疑我的時候,我心情會非常不爽。雖然我會進行解釋,但是這種不良情緒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之後的工作。當然了,如果病人是以「我有糖尿病那我能夠掛糖水嗎」這種諮詢的態度問我,我會耐心友善地解釋的。所以你想要諮詢的時候,請以諮詢的態度而非質疑的態度進行提問。
具有一定通識教育基礎的你,不是用來自我診斷的,而是更好的學習通識基礎,以辨別什麼是合理的。
我們科普也不是幫助你自我診斷的,而是讓你了解疾病的發生髮展發病的過程,不至於被各種江湖騙子忽悠。
如果人人都可以拿部手機去質疑專業,那它就不是一個需要專業的人員才能上任的了。如果百度一下都能取代醫師的診療方案,那看病也就不用去醫院了。題主的「通識教育」我理解為「大部分人會接受的高中生物教育」,如果按前些年分科的情況,還應該把文科生剔除。(客觀標準,沒有任何其他意思哈)
那麼我們看看一名好好學習高中生物和化學的理科高中畢業生需要怎麼樣的培養過程才能做一名醫生。 基礎課:醫學數學(大學數學F級),醫學物理(主要是力學和流體力學基礎),無機化學,有機化學,生物化學,生理學(正常的生理),病理學(病理現象),組織胚胎學,解剖學,藥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過程中的生理現象),神經生物,微生物,衛生法,心理學,法醫學,醫學統計學,流行病學。【這應該是必修課程,不同學校會選修其他課程,類似循證醫學之 類】 臨床課程:診斷學,內科,外科,婦科兒科,神經病學,精神病學,皮膚性病,眼科,耳鼻喉,中醫學(我們還有針灸學),醫學影像學。以及配套的各種技能和實踐課 程。 見習。實習。【到此為止,才是一個醫學生的通識教育】
接下來才是專科教育:
1.作者所說的「三流大學」在「正規醫院」的,基本要經過《全科醫學》的熏陶,這本書就在講作者說的「常見病」。
2.大部分會讀研究生或者是連讀學位,研究生階段才會進入專科的學習,一般包括大類學科的輪轉(比如消化內科研究生會學習大內科的各個分科)和專科的教育,包括專科研究的進展等,以及跟隨導師參與診療。還要考慮到,題主提及的情境主要是門診醫生,一名門診醫生至少是主治,意味著畢業後還需有幾年臨床經驗(包括病房各科室輪轉及專科輪轉)。
所以我認為題主說的「通識教育」不足以在疾病的診治上有什麼提示和幫助,如果有醫學生的「通識教育」,可以簡單聊一聊。 當然,題主求知的需求值得敬佩,以上學科課本均有公開銷售,可自行閱讀。買最基礎的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五年制課本即可。作為一個醫生我並不排斥患者表達自己的質疑或者不理解。大部分可以被說服,也遇到過我不能說服的,如果那樣的話我的作法是簽知情同意書。至於醫生是不是一定對,當然不是。我自己兒子高熱驚厥住本人工作醫院還被處方三代頭孢加酶抑製劑,被我質疑後管床醫師改了二代但毫無解釋。我毫不意外,因為他沒有合理解釋。上知乎的醫師大約都比較理想化,可現實中真的有一些醫師不是那麼重視職業聲譽。當然我也不是鼓勵患者無節制的質疑,如果你真的不信任,換醫院換醫生好了。
如果你想用網上的醫學信息,請堅持一直使用。自己診斷與鑒別診斷,自己去藥店買葯,自己判斷藥效如何。好沒好都別再去醫院了。如果你選擇進了醫院大門,就把網上那點東西忘一邊去,醫生看病已經夠累了,沒工夫跟你辯論。
呵呵呵呵呵呵
我見過作用網路作用的最好的算是我實習時遇到的一個病人了。手術當天提著一瓶白雲邊到醫院來,跟他說等下要打抗生素不能喝酒。他說:我網上查了的,打克林可以喝酒。你們給我打克林。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手術延期。
很多醫學生上學的時候會有這樣的經歷,上什麼病的時候,就覺得自己得了什麼病。學闌尾炎得時候,半夜肚子就痛起來了,轉移性右下腹痛,壓痛反跳痛什麼的全來了。。。其實檢查一下沒病,這叫疑病症。即使臨床醫生有時候也會有同樣的錯覺。意思是人很難對自己的病情有客觀了解。
這其實是一個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那麼,就把我在知乎的第一次認真回答獻給它吧,沒有真知灼見,但求開誠布公,權當拋磚引玉。
這個問題如果做一些解析,可以拆分為以下幾個小命題:1.非醫學專業人士「自學」醫療知識是否可行?如果可行,是否有價值?
答案是肯定的。自學成才當醫生幾乎不可能,這是因為醫學很大程度上需要書本和實踐相結合。然而,就某一健康領域、或自己/家人的病症,有針對性的去學習,完全可以。「久病成良醫」絲毫不假,畢竟身體是自己的,只有自己最懂。我見過許多例子,生病久了,有心的病人對自己病情的判斷和治療決策的把握,甚至比資歷尚淺的小醫生更勝一籌,而許多家屬對慢性病人的護理水平之高令我覺得汗顏。
在理想的模式中,在醫療資訊發達的今天,在谷歌或度娘上搜索自己的病情似乎是一種本能(連我自己都做這樣的事),如歷史的滾滾洪流不可逆轉。這是一種覺醒,一旦醒來就難以再沉睡過去。其實,在理想模式中,醫生應該是患者教育的主導人,但由於種種現實原因,醫生提供的患者教育往往是不全面的、甚至是完全欠缺的。於是「自學」成了曲線救國的一種方法。
患者自我學習的直接效應,就是對自己健康關注程度、參與程度的增加。這對病人和醫生都有積極意義,在雙方都一定知識儲備的基礎上,溝通可以更加深入。自我學習,尤其是慢性疾病病自我管理的重中之重。
例如,像普通感冒這樣的小病,像高血壓、糖尿病等許多慢性病,你完全可以對病因、癥狀、治療選擇、生活方式調整等等有全面深入的了解。甚至在治療上,醫生只需要提供建議,而大部分決策權交給患者。這樣的好處在於:1. 減少不必要的焦慮感(發個燒就覺得我是不是要shi了啊?),又對真實存在的風險有足夠的認識(別嚇唬我了哼哼,老子沒病!);2.提高治療的依從性(我懂得為什麼要吃藥,我選擇了吃這種葯,我知道不好好吃會有什麼危險——於是好好吃藥);3.提高醫生和病人溝通的質量和默契度。
未來的醫學模式勢必發生巨大轉變,而患者自我教育、參與到疾病診治中來,就是轉變的維度之一。把自己的健康全部交給醫生,既不保險、也不現實,對於醫生也是難以承受之重。在未來,當醫學知識足夠完善和可及之後,人們也許可以真正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而醫生也可以卸下一部分「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重擔,輕鬆啟程,做大家健康路上的教練和朋友呢。當然,這個教練和朋友的角色實在不容易當,尤其在醫療資源遠遠供小於求、門急診處處人滿為患的今天,有許多現實的困難阻礙。
2. 自學醫學知識有什麼副作用?
患者自我學習也常常帶來一些困擾。有些情況是顯而易見的:最常見的做法是度娘一個癥狀,搜索出一系列病,包括許多不治之症,於是日思夜想「我是不是得了XXX病?」。其次,腦洞大開在網路上搜尋「XXX病」出一堆癥狀,結果與自己的癥狀一一對號入座。再者,就是拿到葯以後,研究藥品說明書上那長長的一堆不良反應,嚇得不敢吃藥,或是吃下藥後開始各種癥狀就逐一「顯靈」。但是,有些困擾則不是那麼簡單明了,尤其是,正如許多人提到的,自己憑藉對理解力的自信、通過「靠譜」的途徑所知道的,卻與自己的主診醫師的觀點大相徑庭!
但是,我想說這不是網路的錯,也並非學習本身的錯,而是專業人士幫助和引導的缺失罷了。如果病人向醫生求證自己的想法,且不談熱烈的支持,至少也應當公允地去解釋(理想的真空環境下,假設摩擦力為零。當然,有時候,臣妾做不到...)。
3.為什麼有時醫生對我的提問表示不屑?
對於醫生而言,對待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是因人而異的,畢竟向病人作科普屬於義務勞動,又是一件耗時耗力的事情。我身邊確實也有一些"酷酷的"同事,惜言如金,不願多回答病人一句話。但許多同事還是會在力所能及的的範圍內去解釋。
我有時也被病人各種出其不意的問題問得啼笑皆非,當然這並無傷大雅,有時甚至會引發有趣的探討。當然,這在住院病人中比較容易做到,因為有較多的時間溝通。而在門急診,看病像打仗一般,半天里要看100個號,門外還有50人候診的情況下,還試圖與醫生聊聊自己的醫學理念,則明顯不合時宜(當然,如果您是花四位數的挂號費去看和睦家等高端門診,那麼好好聊是必需的)。還有另外一種情況,也並不少見,就是病人提問的方式明顯地不友好,甚至是質疑、質問性質的,醫生覺得不爽了,那結果...聰明的您肯定是懂的。(呵呵,我們也是會玻璃心的喲)
那麼,如果您又不需要住院,又看不起那大幾百塊甚至幾千塊的高端門診又怎麼辦呢?那就不妨找個醫生做朋友吧,嘿嘿。
4. 為什麼醫生說的和我了解到的不一樣?每個醫生說的都不一樣?至於醫生回答問題與網上/書本上的不一致,或者不同醫生的解釋不一致,這是非常常見的。可能性無非以下幾種:
1)您看的版本是錯誤的/過時的(請參考前文,您的資源可信度如何?)
2)您看的版本是太新,而醫生還不知道,回答的是舊版本(這很正常)3)您看的內容是對的,但您理解得不對(醫學術語的概念和老百姓用的概念大不相同,例如「風濕」一詞,醫學中泛指一大類自身免疫性疾病,但老百姓的風濕就是「關節疼」的意思)4)您提的問題不夠具體和清晰(例如:「醫生,我聽說這個葯會吃死人啊?」「網上不是說可以根治XX病了嗎?」會讓人不知所云。但「我看到說明書上寫著「XXX副作用」,請問嚴重嗎?」,或者手機上截屏下您看到的內容給醫生看一眼,就清晰很多)5)這本來就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沒有統一答案(沒有統一答案的問題太多了,哪怕您手裡拿的是診療指南,也沒有醫生會完全按照指南看病)。人的生老病死,是一個不確定性的海洋,醫學只是漂浮在上面的一葉扁舟,因此註定是搖擺的、不確定的、不完美的。6)您問的問題醫生剛好不懂,又不好意思說不懂,就憑印象瞎編一個。(這也很正常,尤其是年輕醫生剛開始上門診的時候,總不能說我查查再回答你吧。但隨著經驗的豐富,就會發現病人們的問題基本都能解答,此時才真正有了自信。也一定有不思進取的醫生一直忽悠下去的。)那麼,您碰到那到底是哪一種情況呢?呵呵,具體案例具體分析。如果您懷疑是醫生不靠譜(完全可能!),請堅決果斷換一個,如果連換三個都覺得不靠譜,那麼找找有沒有自身的問題。
總而言之,答案不一樣的可能性要比答案一致的可能性大得多,但這也不是個事!咱這是不是考試有標準答案,是實戰看病!有句話說得好,白貓黑貓,抓得到老鼠就是好貓啊。
5.互聯網醫療資訊和知識中,哪些是靠譜的?
首先,作為一個新手,如果您打算融入網路醫學知識的海洋,應該準備好您的以下救生圈:
1)如果您根據網路資料懷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在醫生確診前,不要想不開。
2)如果醫生告訴你不能根治的病,千萬不要買承諾您根治的「祖傳秘方」、淘寶「神葯」、「XXX專科醫院」。前面有一位答友建議大家看英文資料,我雙手支持!總體而言,英文類的資源較中文類的資源可靠性高不是一點點。以wiki和百度百科為例,wiki中關於疾病的內容為原創,詳實清晰,大部分表述都標明了引用的文獻,即使沒有文獻來源也會寫明「reference needed」。而百度百科中的許多詞條註解都是拷貝粘貼而來,卻沒有出處,可靠性就大打折扣。所以英語好的童鞋以參考英文資料為佳。如果是生物/醫療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Pubmed就搞定一切。如果只是高中/大學上過入門類的生物課程,看pubmed專業文獻的話難度就太大了(您就算過了專業英語八級也沒用啊,通篇都是拉丁文一樣的專業辭彙), 可以看百科類的(如wiki)和英文科普類文章(注意一下出處,特別是大學網站、教學醫院網站上的許多科普文章寫得十分好),語言通俗但不乏嚴謹。
至於中文資料,絕對靠譜的實在太少!如今的天朝就是天下文章一大抄。就連萬方等專業資料庫里的論著都有許多是瞎編和抄來的,需要火眼金睛才能甄別真假(我才不會告訴你,需多基層醫院醫生都要被迫買文章/編文章升職稱呢!)。許多看上去像科普的中文文章,其實看到後面是做廣告賣保健品的!那些不是賣廣告的,如果您連看三篇,就會發現內容大範圍重複!(本來就是你抄我我抄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嘛)這時候您的選擇就不多了:丁香園,知乎...,還是有許多精彩的科普。至於有同學推薦去看內科學、外科學...大概也是開玩笑而已,中國的大部分臨床醫學本科教材編的不是一般的差,艱深晦澀、條理混亂,似乎編的時候就不想讓你看懂。我當年上學的時候就沒真正學懂過。如果您一看就懂,恭喜您,可以授予您榮譽醫學碩士學位!
如今的醫學界流行搞診治指南(guideline)或者診療共識。如何制定指南呢,一般是這個專業里的大佬們聚在一起(找一個山清水秀的地方)開會、商議。結果必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如果大家意見本來就很一致,那也不用搞指南了),那麼怎麼去協調呢?總得有個客觀的評判標準吧?這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就是證據(evidence)的等級。參照這麼個思路,我覺得互聯網的資源的價值,也可以作類似的等級之分,以下的打分基於對互聯網英文資料,以病人為受眾,只是個人觀點,並不準確,僅供參考。
科普/患者宣教 ****
百科全書類 ****
學術專著/期刊 *** 新聞/進展類 ** 專業論壇 **對資料進行形式的初步判斷有一定規律可循。但真正內容質量的評判,則需要專業背景和辨識力。正因如此,我認為對於大部分讀者而言,認真編撰的百科全書、科普讀物要優於專業期刊的論著。至於新聞/進展類文章,其性質非常特殊,一方面由於宣傳的需要,其標題或內容常常不可避免的帶有誇張、樂觀的色彩(XXX癌症被攻克),另一方面從實驗室的突破到臨床的轉化常常無疾而終,即使終究能轉換為臨床實踐,期間經歷的漫漫長路足以讓人扼腕。因此,醫學進展類文章尤其需要以慎重的態度去閱讀,並不是今天有一個突破性進展,明天就得救了(按照新聞,XXX癌症已經被攻克過無數次了)。
答到這兒,祝大伙兒在醫學知識的海洋里安全、愜意地遨遊~醫療和任何諮詢行業一樣,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問主希望可以主動參與醫療過程中,而不只是被動接受治療的對象,這個想法很正常嘛。
作為一枚平均一年光顧急診室兩次、非急診5次以上的嬌弱女子,一枚不知道發生什麼事就不安心的焦慮症患者,我每次看醫生準會提問,為什麼TA會開出這些檢查化驗單子,處方上的藥物是幹什麼用的,而見過的醫生都很願意解釋清楚。
這世界哪裡能找到接受了七八年專業訓練,然而只要10塊錢不到的諮詢服務?看看律師、心理諮詢等等按小時算的收費,再看看知乎對頭「在行」的收費,頓時覺得多問一個問題都是賺到了有木有。
醫生我是見得多了,省重點醫院的科室主任啊,我和他談笑風生。你問我支不支持患者自學更多的醫療知識,我當然支持,可是也要按照基本法來,是不是?
和醫生對話的基本法是什麼?我覺得有幾樣:
1.你得知道醫療是個什麼東西
醫生提供的是問題診斷、提供解決方案和執行方案的諮詢服務業,醫生聽到你的癥狀主訴、發病經過,在腦內開動搜索引擎,考慮對應病因有哪些可能性。 劃定大概範圍後,開出檢查處方,這些化驗檢查可能是為了確診某項疾病(如餐後血糖兩小時水平超過7.8,就是糖尿病的指標之一),也可能是為了排除其它診斷的可能(如劇烈腹痛又停經,醫生可能會讓患者檢驗血HCG排除宮外孕可能)。
檢驗結果出來了,醫生作出一個高度可能成立的診斷,開處方,藥物又分為緩解癥狀(比如止痛、止吐)和針對病因(比如抗生素、抗真菌藥物)。如果有效,皆大歡喜。如果效果不佳,再換其它用藥方案。如果方案都用過還不靈,就考慮其它的診斷可能性。
說了這麼多,目的是說明醫療過程是基於統計、基於概率的」推測——驗證「 過程,即,靠猜,只不過是靠譜地猜。患者百度回來或聽說的案例,只是個案,醫生可是接觸了數以千百計的病例,知道「最大可能的疾病」是什麼,」最有可能起效的藥物「是什麼。但最大可能性之下,總還是會有小概率的例外。例如個體藥效不佳,癥狀特別離奇,等等。 患者用個例來質疑有大樣本數據和經驗的醫生,這樣的質疑怎麼會有用呢。
醫學界有個理念是「循證醫學」,醫療的有效性需要用統計上成立的證據來證明。
2. 你得知道疾病的基本原理
病因是啥,病原是啥,藥物針對的是發病的哪個過程,常見的藥物有哪些,起作用的原理是什麼,葯動力學是怎樣,作為一個病人,你得心理有數,才能跟醫生對得上嘴型吧。
家裡常備最新版本的醫學教材,比如《內科學》《婦產科學》《口腔科學》,當詞典來查。最起碼,也得仔細看看藥物的說明書,都會有藥物原理和葯動力學的詳細說明(PS:中成藥不在我說的「藥物」範圍)。看藥物說明書能了解蠻多東西,比如副作用,都會詳細列明發生概率,從常見到罕見。副作用寫得越詳細,越證明藥物研發的嚴謹性和靠譜。至於那些「副作用:尚未明確」的中成藥,能避開就避開吧。
3. 優質的醫療信息渠道是什麼
如果要在網上獲取資料,首選是國內一線醫院(協和、華西、湘雅、中山醫等等)知名醫生的個人自媒體,如協和醫院婦產科醫生@協和章蓉婭 ,從協和婦產科出來自由執業的龔曉明醫生的微信,協和婦產科張羽寫的書《只有醫生知道》,這些醫生個人寫的科普文章和書籍的質量有保證、好讀懂。其次是中國婦產科網、丁香網這樣面向醫生群體的專業門戶,獲取最新的醫療資訊,最後才是丁香醫生、春雨醫生這種面向一般小白的用戶。
我基本不會使用百度來獲取醫療和診斷信息,只在下面場景下使用百度:查找某種商品名的藥物是什麼化學成分,查找藥物說明書,查找化學成分是個什麼鬼,比如二甲雙胍、頭孢呋辛、過氧苯甲醯、鹽酸左氧氟沙星、伊曲康唑,這些化學成分的葯動力是什麼樣、副作用是啥。
用百度我真不知道能搜出什麼靠譜的醫療信息。
4. 相信專業
即使你覺得自己已經查了足夠多資料,但你不知道臨床應用的具體情況,你提出的應該是和醫生平等探討的疑問,請主診醫生解答或考慮,而不應該是對醫生判斷的質疑。比如,我知道達英-35是一種含孕激素的避孕藥,同時有抑制雄激素治療痤瘡的功效。但我諮詢過的婦產科醫生表示不推薦患者作為避孕首選,諮詢過皮膚科醫生也不會推薦患者用作治療青春痘首選。在臨床中達英-35最普遍的用途是治療多囊卵巢綜合征。
一般諮詢行業對來訪者的知識水平都設有門檻,若客戶缺乏對話基礎知識,又不能充分授權信任,提供服務方寧願不接這樣的單子和客戶。遺憾的是,醫生沒有這樣的選擇,並不能先與客戶溝通,再決定是否承接客戶。拿著高中生物化學的知識,再加上丁香園、知乎等一點點看來的不成系統的信息,就想和醫生平等對話,也想得太簡單了。學醫的可都是同齡人中高考成績最好、腦袋最好用的人群之一啊。
不是網上的信息沒有用,是你了解得太少太淺,而且得到的信息不足以讓醫生認真回答而已。這就跟玩dota一樣,你把每個英雄的技能都背的滾瓜爛熟有用么 ?上手幾千局,都可能還是個菜,嘴上大神多了去了,我看校長還是個菜呢,真讓你接觸病人,問病史問什麼知道么,學了5年的本科生還要3年規培呢,你說你上網看看就比醫生懂的多?
本來我覺得,比起網路上來源廣泛的醫學知識,我更加推薦有志於自行診斷各類常見病的非醫學專業人員兩本書——《內科學》和《外科學》。人衛出版社,現在更新到第八版。如果覺得太厚了, 可以只看內科學。
後來我又覺得,為了搞明白這兩本書,可能還需要《診斷學》《醫學影像學》《藥理學》等等。再後來,可能為了搞懂診斷學,有可能需要《生理學》《病理生理學》《病理學》《組織胚胎學》等等。那個,要不,還是從內科學開始吧,看不懂再說?噹噹亞馬遜有售。因為醫療知識的科普的作用是讓普通人別作死。可不是為了讓你自己能治病。以前我也覺得醫療科普是有用的,後來跟醫療圈接觸後,發現病人跟醫生之前的信息不對稱是永遠也填平不了的。如果想填平,只能請病人去讀全日制醫學院,順利畢業後再做個三五年臨床醫生再來談吧。醫學知識的科普的最大作用最多能讓人別作死(比如吃了頭孢別喝酒),離和醫生討論診療方案,還差幾個光年吧。
患者確實也在進步,但是希望患者明白一件事,患者沒有經過專業系統的醫學教育,所得的知識是片面的碎片化的。患者的臨床經驗幾乎為零,一個醫生一個月處理的病情比普通患者一輩子得過的病都多。目前中國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只有30%的通過率(如有錯誤請指正),相當低,每一個有處方權的醫生,水平都是值得肯定的。當然醫生也會有知識缺陷和失誤的地方。希望患者能理解吧。醫生需要謙虛,患者更需要謙虛,對生命抱有敬畏之心,沒有人可以完全理解生命體。
你只要會英文,就能利用網路資源,英文的醫療科普信息相對中文的更可靠
作為一名在讀醫學生,就不強行分析了,給題主說個故事。我一個部門的學長在考診斷之前靈光一閃,心想會不會考XX病,當時快考試了,他學的也不好,翻書是肯定來不及了,就隨手百度了一下。然後大題還真讓他蒙上了,然而~~~~百度的答案是錯的,一點邊都不沾
首先。當題主所說的這樣一個人生病了,他第一時間會根據自己的癥狀去網上尋找相應的內容來解釋自己的情況,然後對自己的病情作出一個初步的判斷。請注意,這裡一般人僅僅是根據癥狀來匹配各種各樣的病徵。而實際情況告訴我們,同樣的癥狀會因為很多很多不同的病導致。於是,去了醫院,醫生根據他的經驗與實驗室檢查結果作出診斷。問題來了,若是診斷正確,患者比較滿意,然後再與醫生對治療方案進行一番討論。萬一要是診斷與患者預期的不一樣,那麼可能雙方就要進行一系列交涉了。。其實吧,就看病這件事來說,僅僅有高中那些生物知識和網上補充的還是遠遠不夠的,人體太複雜了,不是一點點可以解釋清楚的。個人還是建議配合醫生的治療方案,因為哪怕同樣的小問題,不同的醫生慣用的治療方案也是不同的。並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其實題主有這個困惑關鍵在於國人對醫生的不信任,醫生會不會是在小病大治,會不會是在騙我花錢?
那都是坑爹
醫生真的有這麼專業嗎?就我有限的就醫經驗來說,已經至少發生了3次我對而醫生錯的情況,這個時代郎中糊弄病人已經沒有那麼容易了,我知道在中國做個好醫生不容易,但你至少不能指望病人還和以前一樣,多問問題就是不尊重你?都得病了上個醫院還要考慮醫生的心理健康?隨便哪個行業都一樣,這是個新時代。
推薦閱讀:
※新聞學 建築學 醫學。該怎麼選擇?
※怎樣才能讓身體分泌更多的多巴胺?
※人體中有沒有看起來十分漂亮的細胞?
※直系親屬間不能相互輸血的原因?
※天然青黴素存在了好幾億年,為何卻沒有讓細菌產生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