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西南地區為什麼講中原官話,而不是晉語?

運城臨汾地區歷史上也一直都歸山西(或者相對應的行政區)管轄,跟山西其他地區也沒有地理上的隔絕,為什麼反而方言是和河南一樣的中原官話?而不是山西的晉語?尤其是到運城南部一些地區,和河南方言沒有任何區別了


@王晨晨

1.晉只不過是個名字,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而且。上古晉語和現在的晉南方言有沒有關係還是個問題。或許也就有些底層是古晉語。跟南方粵語,閩語的情況差不多,帶有少量的百越底層。古晉語也是一定時間內狄人漢化的產物。現在晉南方言最早所能看到的層次也就是唐五代水平。唐五代時候還有晉國嗎?顯然沒有。唐五代的晉南話和春秋戰國的晉南話有繼承關係嗎?存疑。五胡亂華時期,如今的山西是當時胡人活動的重要地區。胡人不乏濫殺漢人。各種史書都有記載。因此,我個人覺得。晉南方言和上古(春秋戰國)晉語是關係不大的。如果認為現在的「晉語」是趙語,顯然不對,因為春秋戰國時期,韓趙魏共有晉國歷史。無論是誰,對外都可以稱晉。外人在三家分晉後依然將韓趙魏統稱為三晉。如果晉南繼承了古晉語,那為何晉北沒有繼承古晉語?

2.晉南和關中的溝通問題。我想,你一定也認同晉南跟關中最接近的地方是運城吧?好的,作為一個運城人,我來說一說溝通率的問題。我小時候經常在西安,咸陽,渭南走動。這幾個地方的調子都能給我很親切的感覺。然而,重點在於,當地人說的話,除了個別非常地道的辭彙,我都可以聽懂。而我說的,他們卻不一定懂。可以這麼說。我能聽懂他們的百分之80,他們只能聽懂我的百分之40左右。這跟我聽太原話,能理解百分之40多已經差不多了。至於運城和河南的關係,就更顯而易見了,調子不一樣,辭彙有一些官話的共有辭彙。

3.再說說晉南方言的歸屬問題。現在晉南方言被劃為中原官話汾河片,但是屬於與其他官話截然不同的一個片區。晉北方言依靠入聲韻尾,從官話中獨立出來。這也是情有可原。當時在北方地區僅僅在山西和毗鄰山西的地區找到了入聲的存在,這和其他北方方言(包括晉南方言)截然不同。因此學者才決定讓這一片有入聲的地區從官話獨立出來。為什麼叫做晉語呢?因為這些地區都在山西周邊,而且是以山西為主體的。山西的簡稱是晉,所以叫做晉語。

4.山西方言內部自然有聯繫。晉北方言是不是完全來自晉南呢?這個未必。因為晉北的一些地方,是河北方言的底子。比如大同等雁北地區。但是大同和晉南方言依然有部分關係。因此,方言的聯繫是在交流中產生的。未必就是你說的晉北方言來自於晉南。晉南和關中的相似度,也是在交流中產生的。

5.說句我自己的心裡話。其實我當初了解到晉南方言不是晉語一部分的時候,我也納悶。為什麼晉的發源地不算晉的一部分?後來就想明白了。這個晉只是山西的簡稱,本來就不合理。陝北人還會說:我們怎麼就成了晉了?晉南猶豫特殊的地理位置,周圍方言都和它有交集。從這個角度來講,晉南順理成章也是晉語(因為晉南和晉北存在一致性)。但是現在劃為官話也不能說不對,因為晉南和官話也有一致性。這些劃分都是主觀行為。

晉南方言歸哪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看出答主對晉南方言不能成為晉語耿耿於懷就夠了。晉語這個概念,共同使用,各自表述——「一晉各表」。這樣才是墜吼滴。


晉南雖然是歸作中原官話,卻並不是和河南一樣的中原官話,而是中原官話汾河片。

而且這個汾河片,範圍並不限於晉南,主流劃分把陝西省靠近晉南的韓城、合陽、大荔、宜川等多地,以及河南省的三門峽一帶都劃作汾河片,而三門峽一帶和主流河南話差異還是很明顯的。題主所說的和河南方言沒有任何區別應是指和河南的汾河片地區沒有區別吧。

關於這個汾河片的歸屬問題,在學術界一直有爭論,有主張歸至晉語的,也有主張和關中話(中原官話關中片、秦隴片等)合併的,各有各的道理。

關於這點,其實還是想說,語言在地理上基本都是漸變的,晉南地處并州、陝北、上黨、關中、河南之間,自然方言會多多少少和四周圍的方言有相似之處,和哪邊歸作一類都有一定道理,沒有非黑即白的。

另外,關於汾河片和晉語的差異形成的原因:

1,從根上說,晉南是早期華夏文明的發祥地,而晉中、晉北、晉東南的原住民都是各種狄人。

2,晉及趙魏韓征服各狄後,晉南(平陽)一直是三晉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一直不斷地將晉中、晉北、晉東南等地同化,而在同化過程中,有一定滯後性,即不可能完全同化和統一,同時由於晉南地近中原,晉南文化自身也在隨著中原的步伐向前發展。

3,中古以後,晉中(晉陽、太原)開始成為三晉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而晉陽太原文化相對於晉南平陽文化,甚至晉東南上黨文化,並不具有優勢,只能輻射比它自己更為落後的晉北、呂梁等地區,晉南地區雖然也會受到晉陽太原文化的輻射,而基本路線仍舊是繼續跟隨中原文化主流向前發展。

4,晉南是平原,而晉中、晉北、晉東南等地則多是山地和丘陵。

其實放眼全國,縱觀歷史,漢文化多數時候是以河南一帶為中心向四周擴張的。類似晉南和太原這種情況的地方很多。

比如:

濟南和青島

天水和蘭州

南京和蘇州

襄陽和武漢

邯鄲和保定

阜陽亳州和合肥


晉南話和晉語同源,由古晉語分化而來。三晉表裡山河,十里不同音,方言有共性也有差異,晉南話有晉語的絕大部分重要特徵,僅僅因為入聲舒化而剝離出晉語,損害晉語的完整性。

汾河片區域的方言和晉語地區的方言,在語音、辭彙以及歷史文化方面同出一脈,一致性極強。就此羅列一些共性特徵。

一、宕江攝舒聲韻韻尾脫落

二、梗攝讀音類型的一致

三、梗二、曾一入聲字讀i韻或i介音

曾開一入聲字例字中缺少汾河片,我從貼吧中摘取了一些吧友回復。

吧友回復中可以看到,汾河片曾開一入聲字如德、黑、得讀i介音韻。


以前我是不想回答這個題目的!想了想,開匿名回答算??

關於「汾河片」為何沒有入「晉」,至少在看過全山西音系的人來看,都會覺得是個笑話。

先談談晉語的獨立條件「山西省及其毗連地區有入聲的方言」......厲害了我的哥,那憑什麼江淮官話不獨立呢?當然已經有無數個人提過,我也懶得說。

上面也有答案提供了一些乾貨,你們可以看看,沒太大問題。

「本人在1994年參加了一個方言分區的討論會,會上頗有學者批評晉語分區的邏輯問題,還有一些人認為,即使晉語可以分出來,也只能放在官話方言里,不應該將其列為全國一級分區,等等。後來李榮先生問起會上的情況,我轉述了一些學者的看法,又把一些文章交給了李先生。李榮先生對這些批評很失望,告訴我說,他們不懂。」

以上節選自某篇論文,可以看出李榮對於晉語的「固執」,我也無法理解他,當然晉語的確不應該歸為官話,但需要大幅度的調整其面積。

—————————————————————————————————————————

由於本人姿勢水平不咋,材料也有限,這裡先拿中原音韻,普通話分別與呂梁,晉北,晉南分別做比較。

(以下不記聲調)

大同話VS普通話

讓我們看看各自的優劣

1.大同有一套殘缺並且不分陰陽入的入聲,所以並沒有所謂的優勢(?)

大同話的入聲為何殘缺,因為在白讀中出現了大量舒化及舒聲促化(詳見方言志)

2.大同話不分ai ei,可謂劣勢,即在=賊,該=給,快=窺 等

3.大同話不分ie ian(ien),可謂劣勢,即奸=間=街,鞋=銜=嫌 等

4.大同話不分in ing、en eng,即金=精,根=更,因=應 等

5.大同話不分ng(0)、n,即愛=耐=礙;這一點還非常像某些河北、東北的官話。

6.大同話略比普通話多出幾個古疑母讀n的字,如硬ning 等

說實話,大同話比普通話還墮落,上面某答案中下面評論中有人提出「「晉語」成為北方方言里的一朵奇葩是因為「進化」更超前」,沒錯,我個人也認為大同話可能比普通話更超前。

嵐縣話(呂梁)Vs中原音韻

其實嵐縣話在圈內應該很多人都知曉了,我也懶得再多說,下面簡略概括下。

1.嵐縣話有入聲,「入聲」,呵呵呵呵

2.嵐縣話效一效二母音不同。堡、包不同音,中原音韻亦可分。

3.嵐縣話含有大量的疑細音,眼、魚、咬、硬、顏、銀、牙、雁,中原音韻疑掛個精光。

4.甚麼咸山攝三分亂七八糟也蓋過先

5.可以略微區分泥娘,實在不行汾州片上吧。

6.鞋孩主母音不同,蟹分一二。中原音韻主母音相同。

7.區分蟹三合與蟹一合,入魚,晉南同樣具備,晉北、晉東、上黨不具備。中原音韻不分。

8.效攝二、三四等主母音不同,即教≠叫,中原音韻不分。

9.曾一≠梗二≠曾梗三四,中原音韻主母音皆同。(同時可以區分兄、胸)

10.嵐縣話不分盆朋,根據上條可以得知棚≠朋=盆,中原音韻不分朋棚。

暫時先寫這麼多以後再補充

汾河片VS中原音韻

1.汾河片有麻三,即家斜同韻

2.汾河片部分地區可分宕,江,曾,梗,蟹三合,止合。其實這條就可以直接保汾河片上晉語了,然而我不懂他們為什麼不讓汾河片進晉語,難道入聲比這個還厲害?佩服。還有很多關鍵證據可以證明部分解州片是千真萬確分宕江。

3.汾河片含有大量的疑細音,眼,魚,咬,硬,顏,銀,牙,雁,中原音韻疑掛個精光。

4.汾河片影母也有n,但是可以區分很多東西,如陰(nin),因(in)。即區分重鈕AB

5.不少分化片可以區分古[-n][-m],m讀若後鼻音,主要見於韓城、河津。

6.汾河片不具備咸山攝三分,這點挺尷尬。

7.同樣可以略微區分泥娘

8.汾河片全濁送氣,本來沒提這點,感覺很三土~

呂梁好幾點其實汾河片也都有,懶得說了。總之晉(西)南要遠比晉(東)北厲害。

—————————————————————————————————————————

某臨汾家提出了行政劃分,也沒什麼用,唐代就有河東道。而且你要知道燕雲十六州,朔大早跟南邊分家了,而且一走就離開了好幾百年,當然這也就造就了他們今天的墮落,恓惶的。

還有太原,本人非常厭惡太原,太原太普也很噁心,每次聽了能把前一天的飯都給吐出來。而且太原總是代表山西,真的很噁心。

關於喬全生,他是臨汾人,不知道為什麼不爭取努力讓晉南入了晉語。沒能理解。

總結:其實也挺無聊的,就是覺得看不慣晉北不得不說,晉北竊取了晉南的果實,原本為大晉發源地的晉南卻成了官話,的確很可笑也有人拿此做文章說什麼晉語是阿爾泰化,胡化的漢語,我也只能怪李榮沒把晉南拉進來?

晉語只存在於山西,陝西二省,河南河北內蒙晉北皆無晉語。本人就是晉北人,「窩可耐介黒晉北了~」。


那塊地方,古代叫:河東。漢唐時期,都是屬於「大洛陽特別行政區」的(洛陽:西漢的東都,東漢的京都,唐代叫神京),所以方言一致也不奇怪,並不是傳統意義上「并州」的一部分。現代的山西省是元朝之後劃分的。元朝強行拆分了很多人文州郡,包括眾所周知的漢中歸陝西而不歸四川等等,都是它的傑作。漢唐的「蜀地」是絕對包括漢中的,李白寫「蜀道難」就是在感慨今天的秦嶺難以翻越,之所以叫「蜀道」是因為漢中已經是蜀了。


一直歸屬山西?謬矣,從宋開始才開始歸屬所謂「山西」元朝成為定製,明清延續了下來,但是從宋以前基本不在一個行政區內。從語言形成的決定性時間來看,並不在一個行政區內。

20150907修改

評論區里說了這麼多,我也不廢話了。

「晉語晉文化晉人晉國,主體自古以來從來都是平陽片,有些人眼看扯把旗要生吃做平陽片主子不成,就搞個獨立,真是恬不知恥,笑掉大牙。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搶了晉的名頭,還想當汾河片的主子,告訴你倆字,做夢。」


推薦閱讀:

為什麼海南人說閩南語?
普通話真的是被滿化的漢語嗎?那最純正的漢族語言是什麼話?
怎樣區分語系 為什麼漢語和藏語可以分為一個語系 ?
為什麼所有漢語方言的入聲只有"tkp?"這幾個?
「[擇]菜」的正字是「擇」嗎?

TAG:語言 | 方言 | 漢語 | 官話 | 歷史語言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