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姓氏是怎樣演變的?

學過歷史的都不難發現,古代的姓氏和近現代的有很大的不同,像嬴政,燭之武這些人都沒後代了是怎麼滴?姜姓卻保留到現在。還有李姓,張姓這些是如何一步步成為大姓的呢?


謝邀。關於這個問題,有一組相對應的概念,叫「姓」和「名」,與之相應的,還有「氏」、「字」等等。這些都是具有十分準確意義的概念,不容馬虎,我在後面所討論的,都是建立在此的基礎上。

首先,我們來明確概念。姓、氏、名。我用自己的話直白的講,姓,這個以「女」為偏旁的字,代表的是我們的母系歸屬,先秦時的姓,很多也是「女」部的,如姜、姬、姒、嬴、姚、媯;氏,代表我們的父系歸屬,更近於我們現代人的姓。名,簡單說是我們各自個體的身份標識。先秦時代姓與氏概念的淡薄,大概是在戰國初期發生的,二者的最終混淆,是漢初的事情。出於這個原因,太史公在《史記》的寫作過程中,常常在姓氏問題上為後人製造大麻煩。

其次,中國歷史文明萌櫱後最先進入的是母系氏族公社時期,因而,姓是一個比較先起的比較大的概念,所謂的「同姓不婚」也是從這個層面來談的。進入父系氏族公社的歷史發展階段後,為了區別父系的身份傳承歸屬,「氏」的概念應運而生。再後來的發展過程中,氏所扮演的角色,有些類似於後代歷史中中國大家族堂號的作用,一個家族中有所成就者、繁衍壯大者、獨立分支者,往往另立新氏、獨立成氏。用《通鑒外紀》的說法,也就是「姓者統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別其子孫之所自分」。所以說,一個人出生後,其姓便固定下來了,而其氏,是可能根據其自身成就或長輩成就在成長過程中發生變化的。由此,姓別婚姻,氏分貴賤。此外,在周代,姓、氏是貴族專有,平民是沒有這個權利的,而具體到貴族中,男子稱氏、女子稱姓。所以說,有些人叫齊桓公為「姜小白」是十分沒有道理的,而且,也是很不尊重不禮貌的。

虛頭巴腦的說了不少,我覺得這樣的問題,還是通過若干實例來輔助的談談會更有裨益。先說先秦幾大姓,黃帝的姬姓,也是周朝的國姓,同時魯國、晉國、鄭國、衛國、虞國、虢國、吳國、燕國等的國姓也都是姓姬的,大舜的姚姓,大禹的姒姓,也是夏朝國姓,越國是這個姓,商的國姓是子姓,宋國也是這個姓,炎帝的姜姓不能忘了,這也是齊國的國姓啊,秦國和趙國都是嬴姓,楚國是羋姓。這是巴拉巴拉的一堆姓,其時還是比較簡單的,複雜的是氏。

關於氏,主要複雜在來源比較多,也就是說,立堂號,立氏的這個緣由比較多元化。

1.國家。我上面巴拉巴拉那麼多諸侯國,國名就是他們各自的氏,所以如果我們打算不禮貌的按照今天點名的習慣直呼他們的話,那麼,出現的應該是下面的一些聲音:周發(不是姬發)、魯旦(不是姬旦)、夏禹(不是姒禹)、商湯(不是子湯)、呂尚(不是姜尚,後來建國了,就改齊尚了),齊小白(不是姜小白),最關鍵的,是秦政(而不是嬴政)。

2.國君的兒子們,繼承國家之前,是不能以國為氏的,小屁孩兒還立不了堂號那個意思,所以,統一氏「公子」,所以,早期的齊小白是被稱作「公子小白」的。

3.大夫們,以封邑為氏。誅智伯三家分晉的智瑤,原為荀氏,其祖被有叫荀首的,被封在叫智的封邑,於是智氏就出現了。羊舌赤和柳下惠也是這樣的情況。

4.居住地。像我們特別熟悉的南郭先生、東郭先生、南宮适、百里奚和百里視父子(孟明是字),都是屬於這種情況。

5.官職。司馬、司徒、上官是這類氏的典型。而今天我們常常能見到的「祝」姓,即混淆以前的「祝」氏,也是來源於此的。

6. 先人謚或字。以先人字為氏的,孔子算是一位典型,孔子是宋公孫嘉的後人,公孫嘉的字叫孔父。以先人謚號為氏的,當推楚國的景氏和昭氏這兩大望族。景氏的來源是楚景平王的謚號,昭氏的來源則來自楚昭王。

7.立身之技。這類的典型例子我想到甄嬛和甄士隱最初源頭的「甄」氏了,還有巫啟賢祖先最初的「巫」氏,都屬於此類。

最後要特別說明兩點,一是戰國以後,姓氏逐漸合一,氏就叫做姓了,很多支脈原有的姓,就被忽略了;二是春秋後,平民也開始出現有氏的現象,氏不再是貴族專屬。

下面說說女子的稱謂問題。這也是一個大問題。

女子稱姓,而且姓要後置,一般不稱名,稱呼的格式大概是以下幾類。

1. 國籍加姓。齊姜、褒姒。這個國籍也可能是其配偶的,如息媯屬於這種情況。

2.配偶的氏加姓。如趙衰的妻子,稱趙姬。

3.謚號加姓。這個謚號可以是本人的謚號,如文姜、貞姜,更多的是配偶的謚號,如宣姜、武姜。這是因為妻從夫謚的緣故,但是如果妻子死在丈夫之前了,那就沒辦法了,於是就只要先有自己的謚號了。

4.排行加姓。這個是最多最普遍最常規的。孟姜、仲子、叔媯、季羋,都是這類。

由此我們能夠看出,先秦女子,姓後置,是定規,唯一的例外,是姓後加「氏」字稱女子,如稱武姜為姜氏、驪姬為姬氏,也是可以的。

另外,女子一般不稱名,但是實際上並不是無名,楚昭王的妹妹叫季羋,就是有名的,她的名叫做畀我。

以上說的便是古人的姓氏系統。


題主問的是中國人姓氏的演變,下面先說說為什麼現在的姓氏和周朝那時候不一樣。

下面內容概括自《宮崎市定中國史》

中國古代的自有市民由三個部分組成:姓、氏、名。

姓是最大的分類,比如周朝王族姓姬,齊國君主一開始是姓姜。

從姓分出來了氏,氏的命名可能有:(1)地名:比如魯、晉、衛、齊等國的國名就成了國君的氏。(2)從公室分化時與公室的親戚關係,比如孟孫、叔孫。(3)世襲職業:司馬、史、卜。

名就是爸爸給孩子取得個人的名字,那就千差萬別了。不過眾所周知因為古代有避免稱呼本名的吸管,所以還要有「字」。

古代一般是女稱姓,男稱氏,而且女子即使在結婚之後也仍然用以前的姓。所以周王室的女子一直是姬(不是雞鴨的雞~),於是姬成了顯貴女子的代名詞。

中國的姓氏制度不可思議地與古羅馬相似。古羅馬擁有完全市民權的人也有三個名字:名、姓、氏。只是和中國的姓、氏、名的順序略有不同。比如Gaius(名) Julius(姓) Caesar(氏)。習慣上男的不稱姓,和中國一樣。女的則只稱姓,也和中國一樣。

隨著都市國家(別被嚇到,就是小城邦)的擴大,內部產生了有姓和沒有姓的兩大階級的對立。前者擁有市民權,是士,後者沒有市民權,是庶民。後來大概發生了與古羅馬類似的事情,庶民通過拒絕從軍迫使士族讓步,使歧視慢慢被撤銷。

以上介紹了春秋都市國家時期的姓氏制度,而在後來發生了:「秦滅六國,子孫該為民庶,或以國為姓,或以姓為氏,或以氏為氏,姓氏之失,由此始……茲姓與氏渾為一者也」。從此姓和氏統一了。

那麼題主所問的人口大姓是怎麼形成的呢?參見一下資料:

由上可見,我國古今的大姓所以成為大姓,都有不同的原因,其原因有時還很複雜,但也不是說毫無規律可循的。大致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它們源遠流長,姓出多元,分布廣泛。以王姓為例,它的來源至少有數十個,其中有黃帝的後代,有王子比乾的後代,有虞舜的後代,有歷史上少數民族的後代。此外,又有姬姓之王、子姓之王、媯姓之王等。還有一種說法,歷史上只要是皇帝或國王的後代都能夠姓王。這樣一來,王姓由於來源眾多,人口自然也就多了。根據一些專家的研究,王姓僅表示血統來源的郡望堂號就有142個,在百家姓中大約是最多的,其中如三槐、琅邪、太原、北海、陳留等都很有影響。張姓的情況也大致如此;二是大姓在歷史上多是國姓,姓這個姓的人統治中國的時間很長,從而形成人口學上的「馬太效應」。以李姓為例,歷史上先後出現過6個李姓政權,稱帝者多達60多個,僅僅一個唐朝,就統治中國將近300年,家族興旺發達,繁衍出眾多支派。支庶既繁,子孫必眾;三是在古代,帝王之家或名門大姓往往享有人口繁殖的特權,從而也導致了人口數量的膨脹。過去,一些朝代徵收人頭稅,無論老少都要交錢。普通百姓有時因為交不起錢,生了孩子甚至要扔到水盆淹死,形成溺嬰現象。據研究,這種現象在漢武帝時期就已經很普遍,幾乎對勞動力再生產構成威脅。相反,那些帝王之家或名門大姓不僅可以不交稅,還能夠享受各種特權。比如,在兩漢時期,劉姓人就享受過不交稅、不服勞役的特權。所以,劉姓人在這一時期膨脹很快,迅速崛起。同樣的情況,再如明代的朱姓,在朱元璋開國前人口很少,他的全家人幾乎死光,但在他稱帝以後,由於有三宮六院的女子為他生孩子,結果一下子有了26個兒子。到嘉靖三十二年(1553)時,僅皇族人口就達到19611個,萬曆末年更膨脹到8萬多人。就這樣,在短短的200多年時間裡,朱姓的宗室人口就增長8萬倍。這種超級繁殖速度,便孕育了我國的一些超級大姓。所以說,一個姓氏中的皇帝越多,他的人口數量就越多。還有一個原因是賜姓。在相應的王朝中,由於姓國姓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一些皇帝還特別開恩,拿自己的姓氏作禮物,賞賜給那些有功的人,形成賜姓現象。而那些被賜姓的人也把它當作一種榮耀,被賜姓後心甘情願地不要自己的祖宗,改姓皇帝的姓氏,從而進一步增加了大姓人口的數量。這種情況,在一些大的王朝中是相當普遍的,即使是那些國阼短促的小王朝,也同樣有賜姓現象。此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中國一夫多妻制度的影響。如果沒有這個制度,名門大姓的發展速度就要大打折扣。早在黃帝時,他就娶了四位夫人:一個是嫘祖,一個是西陵氏,一個是方雷氏,一個是彤魚氏,一連生了25個孩子。到了秦始皇當皇帝時,就是三宮六院,美女成群,王子公主,不計其數。漢高祖、漢武帝、唐太宗、唐玄宗,無論明君昏君,都是這樣。連一些知識分子也跟著湊熱鬧,甚至妻妾成群。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就是如此。年輕時因為家境不錯,從外地客居長安,也不嫌長安的物價貴。後來找配偶也要年輕漂亮,能歌善舞,什麼「楊柳小蠻腰,櫻桃范素嘴」,顯示了他的風流倜儻。而即使窮得連鍋都揭不開的杜甫,也還有兩位夫人。這種社會地位、經濟地位不平等引發的生育權利不平等,對我國人口向名門大姓的集中無疑也有影響。

當然,在某些看似共性的原因中,有些姓氏是例外的,王姓和張姓似乎都是如此。在他們的姓氏當中,並沒有多少當皇帝的,家裡也沒有三宮六院的,為什麼也有那麼多人口?除了上面提到的源遠流長、源流眾多以外,門閥氏族制度無疑是王姓、張姓人口大量膨脹的重要原因。自東漢以後,九品中正製成為社會選拔人才和官吏的重要制度。人們按照出身和門第分為九等。選拔官吏不看才能,而是看郡望和出身。出身好、郡望高的士族子弟,即使是個酒囊飯袋,也能升官發財;出身差、郡望低的庶族子弟,即使才華出眾,品學兼優,也很難躋身於社會上層。一時出現「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現象。士族地主地主憑藉著他們在政治上、經濟上的特權,建立家族體系,使同姓人口大量增加,而異姓家族人口則人丁不旺,沒有太多的發展。新增人口大部分集中在王、張等少數姓氏上。

想到自己的姓在全國大約400萬人口,並不算大姓,由此也可見我的祖宗們肯定吃過不少苦吧……


一部分先秦研究學者的觀點,半吊子的我通過拼拼湊湊形成的不成熟想法,聊以參考:

要知道古代刻寫一個字很難,很費力誒。同時,有假借、轉注二種「造字」法(部分人認為不是,對此,我從林沄先生之說)。因此,只會用他音用新意但無字的可能。不可能有兩個字表一個意的情況(這個僅指甲骨文以上,周代以降出現的連綿詞實乃「標準音步」之故,當不再此列)。

所以,姓、氏、族、宗一定是不一樣的!

先說「氏族」。氏字甲骨文原文樣為 「一人用手指地」,族字甲骨文原文狀為「旗下二矢」。

繼而,事實上,因襲「王」之命,自原一定單位人口裡分出另一部分人口,其目的在於或以藩屏周;或另分他職,從而該另一部分人口即由此冠「氏」。

回過頭來,氏字指向即該些新分出的人口單位為聚居生活而另闢土地的過程。

並且。這個由王確定給予該新氏的另一聚集區,即被稱為「邑」(邑 甲骨文 上為城之四圍 下為眾人之象) 所以邑 簡而言之就是氏(人口單位)生活的地方 故便有邑人之謂。

「族」的含義,究其源頭,旗(定訓為軍隊衛戍之意)下二矢,其本意為一定數量的軍事單位組織。

然後,氏、族因禮制的關係漸漸地有了身份的重疊。但其意不一,「氏」表該些新分出人口的衍生群體。「族」表基本與此相等同數量人口的軍事組織。

其實,說穿了,氏即為「新宗」罷了。不過我一直沒用宗表示的原因是,「宗」的概念又是從祭祀產生的原因。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即為此故。至於女子稱姓,男子稱氏。相反地,不是母系社會殘留。我認為,正是由於商周已經進入了父系社會,所以委以重任的男子才能稱氏,而地位低下的女人進不了宗室,便只能以表更古血緣象徵的「姓」來指代了。

---如果要問,我基本可以給予例證。


推薦閱讀:

回複姓氏為什麼要免貴?
大家的家族都有什麼故事,怎樣能快速的知道家族的遷徙路徑?
關於「裴」字姓氏,你知道什麼淵源嗎?
姓郭的一定是回族嗎?
百家姓中還有什麼值得回味的典故?

TAG:歷史 | 姓氏 | 中國古代文化 | 姓氏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