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上有沒有類似結構力學求解器的軟體?
知乎的富帥美們,你們好!我們是同濟的兩個土木男,我們做了一款求解結構力學的移動端應用。應用名為結構大師,已經在各大安卓商店上線了,大家搜索「結構大師」即可找到它。
曬一張截圖——軟體的操作很方便,而且在設計時參考了國外的力學軟體,摒棄了一些我們認為不妥的交互方式,讓用戶的體驗感盡量的流暢。還有像CAD一樣的框選功能,可以一次性修改多根桿件。
我們也有很強大的功能,除了出內力圖,我們應該還是全球第一家支持動力學自振頻率、影響線計算和幾何構造分析的App。這時候,可能你會很自然地拿清華的求解器和我們比較,相比於他們,我們的動力學支持添加質量球、影響線計算包括支座影響線、幾何構造還能夠輸出計算自由度。這些都是我們在演算法上做的改進。
這是智能模塊裡面的彎矩分配法,裡面這麼多的標籤都是可以自己拖拽的——

除了基本操作視頻,還有高級操作(單選、多選命令)、工程人員教程(精確建模)以及一系列智能模塊教程,可以上優酷網根據自己的需要選看。
如果你需要處理帶小數點位數的結構簡圖,你可以利用我們強大的框選命令,詳細可以看一下工程人員教程。結構大師工程人員操作教程(精確建模)—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想要了解軟體更新的詳細動態,可以關注新浪微博——結構大師V。有問題可以到百度結構大師吧詢問。或者發郵件至structuremaster@163.com~~~~~~~~~~~~~~~~~~~~~~~~~~~~~~~~~~~~~~~~~~~~~~~~~~~~~~~~~~~~~~~~~~~~~~~~~~2015年12月8日——在和蘋果經過25天的水深火熱的戰鬥後,結構大師iPad版終於上架了!由於安卓版用戶名普遍反映界面太丑,這次開發時間的三分之二用在了設計新的UI上。
雖然界面大改,但是結構大師的操作方法和過去是一樣的。
~~~~~~~~~~~~~~~~~~~~~~~~~~~~~~~~~~~~~~~~~~~~~~~~~~~~~~~~~~~~~~~~~~~~~~~~~~2016年1月,iPhone版上線~2016年3月英文版上線,在海外反響尚可~
Autodesk ForceEffect,雖然沒有智能解題這種教學功能,但是在實用性方面應該更強一些。
BTW,THU的結力求解器的牛逼之處有三:
一是教學之用,當然本軟廣中的結構大師也算做得不錯;二是解析解,比如兩輪荷載過橋時的包絡線,THU的結力求解器背後的研究團隊是給出了理論解析解的。各種數值解法的結果精度會受到迭代次數、單元劃分方法的影響,有的甚至不收斂。而解析解則不會有這種問題。三是三維,嗯,已經到三維計算了……你確定這不是廣告?
知乎也淪陷了啊!軟體看起來是不錯,但這麼打軟廣不好吧。
其實安卓有一款應用叫Frame Design,具體可以上google play或者國內各大軟體市場搜索,此軟體和答案第一的應用極為相似,但是我去年就用上了,而且這個應用可以通過附加app:Engineering Libraries定義材料和截面。唯一缺點是全英文。懶得貼圖了,總體上來說還挺好用的。
自問自答的廣告嗎....
http://tieba.baidu.com/p/3665984593?lp=5028mo_device=1pn=0
同濟大四土木的學長寫的,具體內容戳進帖子看吧
挺好用的 !
挺棒的,使我對結構力學又感興趣了!
好棒哦
雖然廣告痕迹不能再重,但還是支持一下吧,畢竟國產CAD軟體太缺
被結構力學求解器洗腦了!別以為清華大學開發的結構力學求解器很牛逼!那只是專門給他們做廣告洗腦的,等你會大型有限元軟體比如ansys,abaqus,sap2000,你就不會覺得結構力學求解器算個屁。
推薦閱讀:
※土木工程本科畢業,國企施工單位工作兩年,已辭職。轉去甲方的可行性?
※為什麼建設工程在施工過程中都無法做到完全按規範或者技術標準設計、施工、監理?
※人們為什麼選擇做造價?真的有喜歡工程造價的人嗎?
※中字頭國企工作,但對建築施工沒有興趣,是否還能任性一把轉行?
※BIM在未來建築行業會是什麼地位? 會不會跟現在的CAD一樣,成為設計師必須掌握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