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與心的關係是什麼?

既然是腦的機能,為什麼不叫腦理學,而叫心理學呢。


  1. 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與心的關係是什麼?
  2. 心情到底是心的感覺,還是腦的感覺?
  3. 既然是腦的機能,為什麼不叫腦理學,而叫心理學呢?

  我假定題主提到的「心」不是心臟(如果是心臟的話,心臟的活動可以部分地反應某些心理狀態;心情基本上和腦的關係比較大,心臟還受交感神經和副交感神經調節),而是類似心靈、靈魂一類的、對人而言肉體之外的可能的某種存在

  那麼,前2個問題,在我看來到現在都沒有明確的答案。我暫時也不想找資料來論述。只想說一句,笛卡兒當年挖的坑,現在可能連有多深都沒看見,更不用說填了

  關於第3個問題我的想法:當psychology這個詞傳入中國而被翻譯的時候,psychology這個學科和腦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而和心靈、靈魂這類存在的關係更大。

既然是腦的機能,為什麼不叫腦理學,而叫心理學呢?

  • The word psychology literally means, "study of the soul" (ψυχ? psukhē)
  • The earliest known reference to the word psychology in English was by Steven Blankaart in 1694 in The Physical Dictionary which refers to "Anatomy, which treats of the Body, and Psychology, which treats of the Soul." (以上引自維基百科:Psychology)

翻譯:

psychology這個詞在古希臘語中,意思是「關於靈魂的研究」

就目前而言,英語中psychology這個詞第一次出現在1694年由Steven Blankaart編纂的The Physical Dictionary中……psychology被認為是討論靈魂的領域

  當「Psychology」作為西方的新興科學,在十九世紀末期傳入我國的時候,曾經有著這樣幾種不同的譯名:「心靈學」、「靈魂學」、「精神學」等。
英文的「Psychology」,就其字面所表達的意義來說,本來與我們漢語中的「心靈」(psyche)、「靈魂」(soul)、「精神」(mind)
和「意識」(consciouseness)等是相關的,但是卻並不直接涉及與我們中國的「心」相對應的「heart」。不過我們卻是用「心理學」來翻譯
和引進了西方的「Psychology
」,這實際上已經是西方的「Mind」和我們中國的「Heart」的一種結合。(申荷永 宋旻燁, 2003)

又:心理學這個獨立學科的原型原本是古希臘哲學下的一個研究範疇

  所以簡單來說,當psychology這個詞傳入中國而被翻譯的時候,psychology這個學科和腦基本上沒有什麼關係,而和心靈、靈魂這類存在的關係更大。至於最後為什麼會在心與學之間加一個理字,我猜測大意可能是想表達「關於心靈理論的學科」的意思,所以簡稱心理學

  心理和腦兩者是到了20世紀90年代,隨著神經科學這個心理學新範式的興起,才開始在實證層面上被聯繫起來的

  至於未來神經科學會不會從心理學的一個範式發展成取代心理學的一個新學科,神經科學的研究者有這樣的想法;雖然我覺得不可能。不過時間會告訴我們答案

參考文獻

申荷永, 宋旻燁. (2003). 論心理學術語翻譯的標準化. 術語標準化與信息技術, (2), 13-14.


去年在深圳開運動心理學大會的時候(真的有這個會……),楊玉芳老師講的時候就有人問了一模一樣的問題…印象很深,是說中文在選擇用什麼詞來代表這個學科時,參考了日文,所以就叫了「心理學」…至於日文為什麼這麼翻譯,而不是腦理學之類的,我想 憶記 的回答給了解釋啦~


心既指心臟這個客觀物體,同時也指一個人的靈魂精神之類


約定俗成,記得有一篇文章說過,以前的人認為是心思考的。


古人認為人的思維是心來進行的,而不是腦。所以俗語里心還是人思維的器官,比如心猿意馬啦,心想事成啦。

小時候我每次寫作文寫「我心想……」我爸就說,不要再說「心想」辣,明明是腦袋想的好嘛!而且是真的很嚴肅很生氣的說的……

現在人們都清楚大腦是人思考和負責情緒的器官啦,心臟是負責泵血維持循環滴~

但是奇怪的是國外有這種案例:一個人被移植心臟後性情也變了,很感性,還喜歡寫詩,原來心臟的主人曾經是詩人……所以說心臟居然可能也有記憶。

但是這個還有待研究吧


老婆餅還能吃出老婆嗎


這三個問題吧,自己之前一直存在疑惑,問身邊的朋友,人家說我問題太奇葩。謝謝第一個回答的答主


https://zhuanlan.zhihu.com/p/32140534

基因-腦-環境-行為?創造力精神病之關係 記憶意識靈魂形成之謎或可破解!研究揭曉人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

爵士貓2 分鐘前

人類大腦非常複雜!竟然具有11維幾何空間

人類大腦非常複雜!竟然具有11維幾何空間 -人類大腦|幾何空間|維度-生物通

  最新研究揭曉人類大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這種多維空間或許能破解人類記憶的形成之謎。

最新研究揭曉人類大腦最多可達到 11 維空間,這種多維空間或許能破解人類記憶的形成之謎。

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代數拓撲」的數學模型,確定軟體建立的虛擬大腦中的幾何結構位置。為了測試該模型,研究人員在真實大腦組織上進行了實驗。

據國外媒體報道,人類大腦是最複雜的結構之一,科學家仍需揭曉更多關於大腦的謎團。目前,最新一項研究顯示,人類大腦布滿一種多維結構,該結構可使大腦在

11 維空間正常運轉。同時,理解大腦多維結構將幫助我們揭開記憶是如何形成的。

這項研究使用複雜計算機模型理解大腦細胞如何自己組織起來,完成複雜的任務。瑞士「藍腦計劃」主管、神經系統科學家亨利·馬克拉姆(Henry

Markram)說:「我們發現一個我們從未想過的世界,大腦中存在數千萬個幾何結構,它們可達到 7 維空間,甚至對於一些幾何結構,可以達到 11 維空間。」

當叫做神經元的大腦細胞組形成複雜幾何結構時,科學家稱它們為「團(clique)」。每一個神經元與鄰近神經元以特殊方式建立連接,從而形成具有複雜互連的幾何結構。越來越多的神經元加入「團」,從而使該幾何結構增添更多的維度。

三維是指高度、寬度和深度,現實生活中任何物體都具有三維結構。目前,這項研究發現大腦的維度空間可達到 5、6、7,甚至是 11

維。比利時魯汶大學塞斯·范·李文(Cees van

Leeuwen)教授說:「超過物理範圍之外,高維數空間被經常用於描述複雜數據結構或者系統狀況,例如:狀態空間中動力系統的狀態。」大腦空間僅是該幾何結構所有自由度的結合體,其狀態描述自由度的價值實際上是可以假設的。研究人員使用一種叫做「代數拓撲」的數學模型,確定軟體建立的虛擬大腦中的幾何結構位置。為了測試這一模型,研究人員之後在真實大腦組織上進行了實驗,他們發現虛擬大腦能夠刺激形成漸進較高維數的結構,在這些結構之間是多面性洞狀結構。

英國阿伯丁大學拉恩·李維(Ran

Levi)說:「當大腦處理信息時,高維洞狀結構的出現意味著大腦神經元網路以非常有組織的方式響應刺激。這就好像大腦對刺激的反應是建立之後消除一個多維塔狀積木,最開始是使用條棒(1

維),之後使用平板(2 維),再之後使用方塊(3 維),之後更複雜的幾何結構具有 4 維、5 維等。

通過大腦的活躍進程類似於一個多維度沙塔,它是在沙堆上建立,之後瓦解散落在沙堆之中。目前研究人員面臨的最大問題是,我們所進行任務的複雜性是否依賴於大腦建立的多維沙雕的複雜程度。

同時,神經系統科學家也努力探索大腦存儲記憶的區域,馬克拉姆教授說:「大腦記憶區域很可能『隱藏』在高維洞狀結構之中。」

===============================================================

西南大學最新綜述:基因-腦-環境-行為

西南大學最新綜述:基因-腦-環境-行為 -創造力|精神疾病|認知神經-生物通

  來自西南大學人格與認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結合行為、神經影像學和遺傳學的研究證據, 梳理和評述了有關創造力和精神疾病關聯的實證研究和若干理論觀點, 系統探討了創造力和精神疾病的深層關係.

生物通報道:創造力是人類心理機能的高級表現. 迄今為止, 已有相當多的證據表明高創造力人群罹患精神疾病(尤其情感障礙和精神分裂症譜系疾病)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 探索創造力和精神疾病的關係進而探討創造力的本質和個體心理機製成為創造力研究的熱點之一. 但時至今日關於兩者關係的認知神經機制和基因機制尚未完全明晰.

近期來自西南大學人格與認知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等處的研究人員結合行為、神經影像學和遺傳學的研究證據, 梳理和評述了有關創造力和精神疾病關聯的實證研究和若干理論觀點, 系統探討了創造力和精神疾病的深層關係. 未來研究應加強創造力與精神疾病關係的理論整合與構建, 並利用影像遺傳學方法及大數據方法, 在「基因-腦-環境-行為」的框架下, 從微觀、中間和宏觀層次開展多層面、多學科的交叉整合研究, 同時加強對亞臨床人群的多中心聯合、大樣本研究並嘗試縱向研究設計, 以更深入地對創造力與精神疾病的關係、影響因素及深層生物學機制進行探索.

幾個世紀以來, 創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一直受到哲學家和科學家的關注. 創造力即個體產生新穎獨特且有價值的觀點或產品的能力. 精神疾病則主要是指人的大腦在內外環境不利因素的影響下, 認知、情感、意志等精神活動, 以及行為出現不同程度的障礙. 前者是人類迫切需要和亟待挖掘的, 而後者是需要克服和治療的, 它們看似為人類心理機能的2個極端, 卻存在著某種關聯. 早在古希臘時期這一現象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 然而, 囿於當時研究渠道和思維方式的限制, 創造力和精神疾病之間的關係一直被認為是撲朔迷離的, 難以知曉本質的.

創造力與精神疾病關係的研究雖然有漫長的過去, 但由於創造力和精神疾病本身的複雜性, 針對這一問題的探討歷時已久而研究結論紛繁複雜. 儘管如此, 已有研究仍然在對兩者關係的理解上取得了一定的進展. 縱觀已有的創造力和精神疾病相關聯的文獻, 主要集中於對情感障礙(尤其雙相情感障礙, bipolar disorder)和精神分裂症譜系疾病(schizophrenia spectrum disorders)的研究.

這篇文章結合當前的研究成果, 從行為特徵、認知神經機制和遺傳效應等方面入手, 闡述創造力與精神疾病關係的研究現狀和新近觀點, 討論當前該領域的發展趨勢、面臨的挑戰並對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進行展望, 以期能為將來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鑒和思路.

文章一方面爭取助力於理解創造力的本質和內在機制, 為創造力理論的發展與整合提供科學依據, 進而有助於創造力的有效提升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 另一方面也為心理與精神疾病的病理生理機制研究提供新的研究視角, 進而有助於及時準確地預防、診斷、干預和療效評價. 生物通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 研究者們可以破解創造力和精神疾病的關聯之謎, 這對於創造力的有效提升, 對於精神疾病更具針對性的預防和干預, 對於實現創造主體各心理狀態層面的整體和諧, 滿足國家人口素質提升的重大戰略需求, 都將會有巨大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

Science子刊:首次在活體大腦中觀察基因表達生物通

Science子刊:首次在活體大腦中觀察基因表達 -活體大腦|去乙醯化酶|PET|Martinostat-生物通

麻省總醫院與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首次在活體人類大腦中完成了基因表達表觀遺傳調控成像,這一研究組利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 技術,並結合一種稱為 Martinostat 的成像探針…… 了解小RNA測序服務的更多信息

分享到:   

——第一次科學家們在健康志願者的活體人腦中觀察到了組蛋白去乙醯化酶。

生物通報道:麻省總醫院與哈佛醫學院的科學家們首次在活體人類大腦中完成了基因表達表觀遺傳調控成像,這一研究組利用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 (PET) 技術,並結合一種稱為 Martinostat 的成像探針,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在活躍的人腦中,組蛋白去乙醯化酶是如何工作的,進一步闡釋了活腦中的基因活性。

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8月10日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雜誌上。

聯川生物為研究人員提供從miRNA晶元發現到表達譜分析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生物通

基因轉錄調控因子組蛋白去乙醯化酶(HDAC酶)在許多神經系統疾病,如老年痴呆症病理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這一研究組徵集了8位健康志願者,利用優化過的PET成像技術對其成像,模擬了HDAC酶在不同時間裡對大腦基因表達的調控。

「這是了解大腦中表觀遺傳過程的一個良好開端,」來自蘇黎世大學的Isabelle Mansuy說(他沒有參與這項研究)。

文章作者,麻省總醫院Jacob Hooker則表示,「我希望這些色彩斑斕的圖譜能幫助我們比對健康人與精神分裂症、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患者的大腦。

(在示蹤注射後平均60分鐘-90分鐘的Martinostat成像圖)

過去,人類大腦中的基因活性只能在死人中檢測到。不過由於死亡後的大腦組織通常存放超過12個小時,HDAC酶在人類死亡後會迅速發生變化,因此死人大腦中的基因活性與活體大腦中存在顯著差異。生物通

這項研究通過7年時間在HDAC酶上捆綁了 Martinosatat化學混合物,並注入8個健康的人體內使用PET掃描,結果發現基因活力對環境的反應靈敏,對它的研究不能脫離自然環境,研究也指出死的大腦與活體大腦顯著不同。

「這項研究僅僅只是可以看到HDAC酶的工作機理,並不意味著我們了解了這些信號,」 Hooker說,「最大的問題在於,我們能看到患者何時出現異常,但是仍不知道該怎麼辦。」

==================================================================

Nature:神經學家呼籲深度合作破解人類大腦生物通 Nature:神經學家呼籲深度合作破解人類大腦 -腦科學|深度合作-生物通

  現在,通信技術非常的發達,因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實驗室的團隊共同努力,將新形式的基層合作研究應用於腦科學的時機已經成熟。來自葡萄牙、瑞士和英國的科學家聲稱,這是「將大腦研究升高一級,從而引導它進入大科學時代」的正確方式。他們已經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

生物通報道:現在,通信技術非常的發達,因此,來自不同國家、不同實驗室的團隊共同努力,將新形式的基層合作研究應用於腦科學的時機已經成熟。來自葡萄牙、瑞士和英國的科學家聲稱,這是「將大腦研究升高一級,從而引導它進入大科學時代」的正確方式。他們已經把這個想法付諸行動。

在本周的《Nature》雜誌上發表的一篇評論中,國際上三位神經科學家,對於將一種新的、自下而上的合作「大科學」方法推動到神經科學研究,提出了具體提議,他們認為,這是解決大腦未解奧秘的關鍵所在。延伸閱讀:《中國科學院院刊》發表「腦科學與類腦智能」專題;中科院上海神經所所長蒲慕明:競逐腦科學 中國將上快車道。生物通 生物通--------專註生命科學研究進展

大腦如何發揮功能?——從分子到細胞、到神經迴路、到大腦系統、到行為。所有這些複雜錯綜的事物如何進行整合,最終讓意識出現在人類的大腦?

該方案是由葡萄牙尚帕利莫未知中心主任Zach Mainen、倫敦大學學院神經科學教授Michael H?usser和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神經科學教授Alexandre Pouget提出的,他們受到了粒子物理團隊當今安裝巨大加速器實驗(以發現新的亞原子粒子,並最終理解宇宙的演化)的啟發。

Zach Mainen說:「一些非常大的物理團隊有著明確的目標,並且是自組織的。」更具體地說,他的模型是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CERN)的ATLAS實驗,其中包括來自數十個國家的近3000名科學家,並在2012年7月連同其「姊妹」實驗宣布,長期尋求希格斯玻色子。

根據Zach Mainen介紹,雖然涉及神經科學的團隊的規模,幾乎不可能與歐洲核子研究中心團隊相比,但是協作的原則應該是非常相似的。他說:「我們所提出的更多的是物理風格,是大腦研究的一種『大統一理論』。我們能做到嗎?顯然,在五年內這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我們有需要進行測試的理論,以及如何做的基本原則,這跟物理是一樣的。」

為了推動神經科學的研究,以在未來取得飛躍,三位神經科學家提出了一些簡單的原則,至少在理論上:「專註於一種單一的大腦功能」;「結合實驗家和理論家」;「規範的工具和方法」;「數據共享」;「 新方法的分配信貸」。他們寫道,而使這一切成為可能的一個基本前提是,「產生一個信任領域,在其中[分享]數據、資源和計劃是安全的。」

毋庸置疑,這一領域的嚴酷競爭,並不適合於這種「深度」合作。但作者們已經開始實施論文中所主張的原則。

Zach Mainen說:「我們有一組研究人員,20個人(10名理論家和10名實驗者),大約一半是在美國,一半在英國、瑞士和葡萄牙。」本團隊將只專註於一個明確的目標:小鼠對食物和水資源的覓食行為,記錄儘可能多的大腦活動——至少幾十個大腦區域。

Zach Mainen總結道:「通過合作,我們不是跟以前一樣進行研究。我們將有10個實驗室做同樣的實驗,用同樣的齒輪,同樣的計算機程序。我們所獲得的數據將進入雲,並由20個實驗室共享。這幾乎是一個全球性的實驗室,只不過它在地理上是分散分布的。」

===============================================================================

編輯於 07:12


雖然說得很形象,但很可惜這是基於直觀的胡說八道,就好比到了21世紀還有人振振有詞地跟我們說,太陽每天圍繞地球公轉一圈,因為我們能感覺到太陽在轉呢。嗯,心理是心的機能,我們的直覺、感性、情緒是來源於心的……問題是,現在我們都具備了物理學的常識,卻不具備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常識,居然不知道人的感性是來源大腦的?不僅是感性,大腦還控制著整個神經中樞,連你的所有感官能力也拜大腦所賜,雖然你感覺是眼睛給了你的視力、耳朵給你聽力,但如果沒有大腦,你那些器官都沒有用。你以為大腦只是讓你「思考」嗎?在21世紀,居然還有人在知乎上說腦不產生意識!

大腦在很大程度上是自動化運行的,這種自動化運行狀態,我們稱之為「無意識」活動,而人的絕大部分思維和行動都是在無意識狀態下發出的。

直覺是什麼?是一系列無意識信息處理過程的結果被意識捕獲的現象,所以直覺能力強的人,是對無意識信息的處理和捕獲能力更強,但有的人以為這不是大腦的活動。而那些總是需要經過所謂理性思考的人,其實是對無意識信息的處理速度很慢,或者捕獲能力很弱,所以總是要經過所謂理性的思考——有意識的思考。


腦是主機,心靈是操作系統,我們學習只是軟體咋使,不涉及硬體呢。


心是物體,心理是情感,兩碼事


因為心理反應會在心跳上得以體現,比如緊張的時候心蹦蹦跳


這是早期人們對一種現象的不準確認知而產生的名稱命名的延續使用,取其詞而不取其意,就像我們把貓熊叫做大熊貓一樣。現代的心理學概念與心沒有關係。


首先,題設「心理是人腦的功能」這句話就值得質疑,其它的,李東耀等幾個長篇答案已經回答得很好了。


其實說到這裡我倒是想說,不是從純理論的角度:

心更加趨於感性;

腦更加趨於理性;


其實這個話題不用這麼糾結的、因為就研究來說、都會涉及到一個意識和物質的問題、心理作用也就是意識即腦力作用、學科之間的聯繫就是如此、心靈不是意識的主體、但自古以來都會把心靈當做其主體、這就像哲學也會研究物理和經濟一樣


不用糾結了,心裡已經有明確的答案了。


我激動的時候,心跳會加速

我傷心的時候,心裡會刺痛

我開心的時候,心花會怒放

或許之所以稱為心理是因為對我們的情緒有最直接的反應吧,這就夠了,無需深究。


你都認定了心理是人腦的機能這種唯物的觀點,怎麼又能提到所謂的心呢,或者說你對心的定義是什麼?

心不過是相,命(基因)為種子,運和環境為水土,共同塑造這個相而已,一切也都是虛空的。


1.心理是心的機能,腦只是個執行者。

心指揮腦。如果說心是董事長,腦是CEO,這樣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這裡的「心」是psyche或consciouseness(這都是個稱謂,以下統一用「心」來統稱),並非我們醫學意義上的心臟。

心靈的感知和觸動會帶來心臟的反應,是因為心臟這個器官承載了接收心靈意識的任務。我們的直覺,感性,情緒和愛來源於心,心靈意識是動態的,並非時刻存在於我們體內。

心靈意識最初的產生孵化源於另一維空間,最可能的是第五維或第六維,第四維是時間軸,我們可以設想第五維是意識軸。時間軸和意識軸這兩個維度一定是接近的,我們的情緒會隨時間波動,一念起萬水千山,一念滅滄海桑田。時間流逝和情感起伏,都不是現在可以掌控的。時間和情緒之間的公式也有待研究。用距離體現速度,用速度改變時間,用時間調整心靈。我們可控的維度有待一步步攀升。

腦是一個執行者和管理者,心臟接收心靈信號(這裡暫用信號來表達精神意識由產生到抵達個體的載體)。接收和存儲過程中,我們產生了情緒。情緒的產生不可控,比如愛恨,但產生之後是可控的。

可控的原因是心(抵達個體之後的心靈信號)腦的分工協調機制,心腦之間有條溝通通道,這個通道是雙向的,不同的人,帶寬不同,上下行速度也有異。

大腦是個負責的CEO,不僅把心的指令分解後下發執行(愛她就陪她,恨他就揍他),同時還做出理性建議,通過上行渠道,建議董事長三思而命令,這裡的「三思」是大腦思考後的建議書,時常會得到善意反饋。這一個過程就是個理性控制過程。心不負責細節性的管理工作,但負責審閱報告,做出繼續執行或者暫緩/撤回之類的指令。這個過程可能反覆協調進行。

一個愛起來奮不顧身,恨起來要人性命的人,我們成為衝動的或者感性的人。這種人,要麼大腦僅是個忠誠的執行者,要麼,就是上行通道堵塞或者帶寬過低。大多數人的感性和理性反覆交戰,就是一個心腦反覆協調的過程。

心發出的指令,我們稱之為感性,大腦進行的整理回饋與執行,我們稱之為理性。董事長和CEO的強弱關係決定了一個人的性格。性格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底層性格,外界無法改變,由心定義。另外一種是表象性格,是經過大腦調整後的性格表達。大腦調整越少,個體性格就越率性鮮明;大腦調整越多,個體就戴了面具,沉穩。大腦是個世俗的CEO,且隨著閱歷能力會增加,這就是世故產生的原因。

大腦和心的博弈,我們稱之為人神交戰,這是產生個體糾結困惑的主因。 心理學研究情感、情緒、意識的產生和控制,歸屬於心腦共同機能,但歸根到底,法人是「心」。

2,.心情,當然是心的感覺。腦無感覺能力,負責回饋和分發。腦同樣不產生意識,是純理性的。心情不好時,你不會腦疼。

3,.「心理學」是個精準的譯名,之所以這個名字能留存,來自我們心靈的強勢地位。


推薦閱讀:

意識到所做事情對或錯有多重要?
心理學是否是科學?依據在哪裡?
為什麼會因為自己比父母過得好而產生罪惡感,應該如何調節?
怎麼看待如今的隨禮(份子錢)有時成為一種手段和負擔?
為什麼有的人對別人摸他頭反應過激?

TAG:心理學 | 心理 | 神經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