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志紅博文的觀點是偽心理學嗎?

看到了知乎上對於偽心理學的討論,覺得武志紅的某些說法似乎也符合偽心理學的特徵,所以想諮詢下權威人士。


這個問題,首先要回到心理學的定義和範疇。心理學作為現代高等教育的學術學科,研究人類的行為、思想情緒的產生過程,包括研究有意識和無意識的想法、行為,屬行為/社會科學。心理學中的主要基礎分支包括發展、認知、生理、神經、測量、社會、工業組織、不正常心理等,研究方法必須基於科學實證研究,所以學術界所說的心理學是理科是科學

心理諮詢的核心咨訪關係,重視互動的藝術。國內大眾,特別是無心理背景的諮詢業者,喜歡把心理學和心理諮詢混為一談,把心理諮詢的各種方法導向當作心理學的分支,這很不恰當。諮詢方法中,有一部分流派、理論能得到心理科學研究支持和驗證,其效果能通過大規模雙盲隨機測試,而另一些諮詢方法流派,雖然違背科學原則,無法用實證研究來驗證解釋,但只要心理暗示足夠強大,可能也有些安慰作用,讓部分來訪者自我感覺改善。目前的大規模實證統計表明,對心理諮詢實際療效影響最大的不是所謂的心理治療導向/門派,而是治療師個人的通用專業素養。

武老師賴以成名的是客體關係理論,源自精神分析,到底算不算心理學?靠不靠譜?美國心理學會APA把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 和它所關注的「潛意識」納入心理研究的特別範疇,同時對協會認證的精神分析師設了很高的門檻:首先得是APA認可的心理學博士,然後專門在精神分析專業委員會認可的機構里經歷四到八年精分博士後項目訓練,並考察合格。如果在中國引用類似的審查標準,靠譜的精神分析師的恐怕屈指可數

除了客體關係理論,他也借鑒了家庭治療的視角,把討論的焦點放在家庭各成員之間的人際關係上,而不是孤立地關注單獨個體。這種療法基於周圍環境對系統中個體性格行為的密切影響,有大量實證研究支持,所以武志紅以「家會傷人」作為理論出發點,倒不是空想。但是,也許是為了夠通俗迎合讀者,也可能是長年被書商編輯催急了,他有些草率地用「巨嬰」來一攬子解釋各種問題,不能不說是過度了。

武老師的文章之所以廣受關注,有一定的道理:他強調尊重個體感受與獨立發展的主張,為許多在家庭中感到壓抑的人呼喊發聲,能引起廣大讀者的共情。中國年輕一代的許多人際、婚戀問題,也確實可以聚焦為個體自我成長與集體主義(家庭/孝道)文化的之間矛盾。如果你對於在家庭治療中應用客體理論有興趣,我在這裡推薦一本:《客體關係家庭治療》 作者是David E. Scharff.

每個人窮其一生都在尋求他人或自己對自己的理解,如果長期得不到他人/自己的理解、接納,就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巨嬰國》試圖完成的目標大概是:用武氏學說為國人五花八門的心理癥結找到一顆邏輯自洽、又易於吞服的的萬靈丹。然而,武老師的雄心壯志忽略了一個事實:世上還沒有哪個單一的理論,能像萬能鑰匙那樣開解各種類型的人際心理衝突。一旦忽略了心理問題的複雜性,把一切問題絕對化簡單化,邏輯上就會掉鏈子。前人中有類似嘗試的,只有弗洛伊德在他的時代成功過,但如今他只被當作「先驅」,已不被公認為是心理學家了……

研究分析具體人物的心理,和研究心理學往往不是一回事。前者在文學創作、分析中很常見, 不是嗎?武老師的文章其實大多屬於這個範疇。心理學的飯碗在中國並不好端,考慮到現實形勢,理科生去從事社會文化文本的研究創作,雖是轉行,但也無可厚非。 武老師在和網友討論時的,實際也承認自己現在所寫文章並非科普

引用: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2017).

Psychoanalysis in Psychology. Retrieved from http://www.apa.org/ed/graduate/specialize/psychoanalytic.aspx

McLeod, S. A. (2007). Psychoanalysis. Retrieved from http://www.simplypsychology.org/psychoanalysis.html

Cooper, M. (2008). Essential Research Findings in Counselling and Psychotherapy: The Facts are Friendly. London: Sage.


這要看乎你站在什麼樣的角度去理解。無可否認科學的論證更能細緻地解構心理的成因,不過絕大多數人面臨的只是心理思維的問題,暗示的力量通常比清楚地告知他緣由更有效果。在《盜夢空間》里對這一現象有深刻的思考,當一個簡單的意念被人接受時,人的底層思維代碼就會發生重構。柯比的老婆被柯比植入了:「這個世界是不真實的」這一意念後,隨此而改變了人生的軌跡,《盜夢空間》也是圍繞「這個世界不是真實的」而展開。很多人都是當科幻片而去看,但我不是這樣認為的,從腦神經科學和人類進化學等等的研究來看,很多時候人的思維不是機械的堆積,而是更多是瞬間的雲的整合,絕大多數人的正常心理活動單是從例證的數據來推斷是遠遠不夠和力不從心的。這就有點像中醫與西醫的關係,我很是喜歡這句話:不管白貓還是黑貓,捉到老鼠的就是好貓,人是要活下去,能讓人活在自己覺得的幸福中就是一種善舉,別人的幸福不要去打擾。

真的要探究,我們真的就是活在一個真實的世界裡?就如《品牌洗腦》一書里剖析,我們無所不在被品牌包圍和滲透,被各種營銷算計著,我們在享受著和追求著的生活品質和品味是否就是一切源於自然而不是星巴克或LV等等各種公司的營銷主張?「鑽石恆久遠,一顆永留存。」和拍婚紗照這些從一開始就有?其實我們都是活在自己認為真實的世界裡,就如《盜夢空間》里說到,當不真實與真實都被融入生活里的時候,人是分不清哪裡是真哪裡是假,人是活在自己的感覺和認為里的。包括在知乎,在知乎里的人也是處於這種狀態里,每個人都是在感覺自己的存在,區別於微博與微信等等,只是以另一種表達和認同的方式來迷戀自己的存在。這其實是一個哲學的問題,歸根到底是一個哲學的問題,心理學與偽心理學只是其中一個表象。錢鍾書在《圍城》里寫過這樣的話:醫學是救人讓人活下去,宗教是教人不害怕地死去,看似目的不一,其實就是讓人覺得有價值地活在自己認為的世界裡。《少年派的奇幻漂流》PI的父親很理性地告訴PI說:用理性去分析他們,不要中了他們的圈套。PI的母親因為選擇跟PI的父親在一起而選擇與原來的家庭斷絕來往,她唯一能感受家庭的聯繫就是通過宗教來體會,她與PI的父親對信教的爭辯中說:科學讓我們了解外面的世界,而對我們的內在世界卻不行。這些都是關於物質與意識的看法,關於哲學的終極問題,就如關於人生的意義一樣,到現在還沒有一個被公認的終極答案。

2013.10.30

—————————————————————————

最近也接觸了一位做了很多年做感情節目的女電台主持人,她也是武志紅的信徒,她說當她在武志紅的培訓課上聽到武志紅說:我們中國都是在不停地找爸找媽!那一刻她淘淘大哭,那句話打中了她的內心。我問她有沒有向武志紅諮詢,她說沒有,就算是情感主持人也是很難面對自己一直迴避的內心的,但由此她熱愛上探尋自我之路。

客觀來說,武志紅,以及現在很多在微信、微博大紅的心理諮詢師、情感諮詢師,或者性諮詢師,都是能一針見血地指出被諮詢者的問題,也有相對應的得到改善。

不過,心理諮詢師、情感諮詢師、性諮詢師,又走到了另一個極端,當他們用他們自己獨有的視野和見解去解答他們的面對的專業問題時,又過度地默認為他們面對的專業之外也一樣要如此,他們總是試圖用他們自己的心理的理論,來全部解答完所有人遇到的心理困境,而被解答的人就又被帶上了一條遠離心有所安的幸福的路。

我認為人的生命和心理,是多緯度的和很多可能性的,妄圖用一種理論就解釋完全是一種強加於人的慢性毒藥。所以當面對一個人帶來困境時,我會以更加包容和開放的思維去洞察。 2014.7.13

—————————————————————————

由於我不是專業的心理學出身,心理學是自學的,學習心理學是自身的需求,並隨著人生的際遇而有更多的思考,對心理學的思考更多是從人的個體感受和生存意義這個角度去思考的。這樣的思考角度很像《鏘鏘三人行》里的主持人竇文濤的對人性的琢磨,看竇文濤的節目我也受到很多啟發。我思考心理學在我心裡有一個根本的命題,就是人怎樣更好地活著,我所有的思考都是從這個命題出發的。

在這個問題的答案里,有一個很專業的答案,岑雨琛老師的答案寫得非常好,寫得很客觀很理性,我看後很受益。從科學與專業的角度,我非常推薦岑雨琛老師的答案。

武志紅老師的文章,回答的是關於人的情感、關係、選擇、改變、意義等等的問題。關於這些方面,我也寫下了一點自己顯淺思考,也附在這個答案里,對於感受什麼是人,獻醜自己的愚見。

2017.3.4

—————————————————————————

情感寫下人一生的伏筆

雋永,2016.9.10

很多深入的了解,都是由於偶然看到,然後留意,然後就與生命發生深入的關係。

認真去看電影《愛在黎明破曉時》三部曲也是這樣。從看馮侖的文章里看到《愛在黎明破曉時》的插圖,注意到了這部電影,然後用備忘錄記下,過了一個星期後才有意識地找這部電影去看。

上個星期把這部電影看完了一次,感覺真是深刻,就像一個哲學的對話,對愛情、世界觀、選擇與命運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很是深刻。去百度看了很多相關的資料,知道是三部曲,還有《愛在日落黃昏時》和《愛在午夜降臨前》。

今晚把《愛在日落黃昏時》也看完了一遍,雖然在邊看的同時已經讓產生的思考很多。但是看到最後,才發覺整個劇不是能夠在邊播邊看的時候就能理解事情發生的緣由,這裡面有很多的伏筆和隱含的東西。於是再第二次再看,感受到的東西更豐富。

看第一次的結尾時候,就產生了很大的感受。之前在看完《明朝那些事兒》的時候,最大的收穫就是想明白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就如書的結尾落筆所說的:各歷史人物,王侯將相、起起落落,人生意義就是用自己的方式度過自己的一生。

今天看《愛在日落黃昏時》最大的感受與思考人生意義相似,而又大不同。今晚最大的感受是思考:人生是什麼?人生究竟是什麼?記憶與活在的當下是怎樣的關係?之前覺得人與人最重要的區別就是人背後的思考世界的思維方式,也即理性,也即理性是人與人之間最難跨越的溝通和相互理解的鴻溝,這鴻溝已經是足夠大的距離了。

現在看完《愛在日落黃昏時》時發現,情感遠比理性更加深邃、豐盈。想起了木心的《從前慢》,裡面有:一生只夠愛一個人……你鎖了 ,人家就懂了。轉換到這電影的台詞就是:一個人一生只能愛一個人,愛上一個人了,這位置就被佔據了,其他(她)人就再也進不去了,為什麼進不去?因為記憶留在了最美好的時刻,而且在這最美好的時刻時間短得只發生了美好的事情,並且這美好的時刻成為了一生的眷念,成為了情感世界裡最深層的部分,人生以後的故事有意無意地、隱隱約約地由此而關聯。有時這美好的時刻並不一定需要是真實發生,可以因為對自己的期待,期待遇到的是生命的真愛,找一個「你鎖了,人家就懂了」的人,而這個意念就成為了自己所有抉擇的背後的最深層最隱蔽的指引,人生就是以此埋下伏筆。如果說人生有很多的上天安排,但人又在自己醞釀的情感下活著,在自己的記憶中活著,那人生是什麼?愛情的內涵是什麼?幸福是什麼?

看《愛在黎明破曉時》時,留意到電影的結尾,這電影人物故事發生的地點又恢復了原樣,好像不曾發生過。每時每刻我們都在發生故事,但在發生故事的同時,這故事的當刻也成為過去。那什麼才是我們真正擁有的?有什麼才是不變的?這包含了肯定又包含了自我否定的「當下」的本質是什麼?時間的本質是什麼?人生的本質是什麼?

看《愛在日落黃昏時》時,留意到電影一開頭,在將要發生故事的地點做了一次鋪墊,一開始兩主角沒有在那,然後接著故事和人物就在那些地點出現。再回看《愛在黎明破曉時》的結尾,由人的「有」到人的「無」,而《愛在日落黃昏時》開頭的由人的「無」到「有」,導演是處處有心思,從不同的細節都在探討人生的本質,是「有」還是「無」?發生的事實是否是「有」還是「無」?發生的事實產生的記憶是「有」還是「無」?發生的事實產生的記憶到現在的時間間隔是否如實發生過?記憶的東西是否都如實?在《愛在日落黃昏時》電影中,這兩個主角在開始和過程中都在隱藏和修飾過去記憶中發生的事實,到最後的結尾時,兩人才最終看明白對方。人為什麼是這樣的情景反應產生?

最大的感受是什麼?人生就是感受著過著人生。記憶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人什麼都不能留下,只能留下記憶和在記憶中感受發生過與正在發生的故事。情感來源於記憶,而人很難走出情感和記憶,情感寫下人一生的伏筆:幸福或者不幸福!

————————————————————————

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雋永,2016.4.2

近段時間集中地看了一些電影。其中《既然青春留不住》和《匆匆那年》讓我在觀看時更加清晰有畫面感地回顧過去。

不過讓我開始思考的,是在春節期間看的《夏洛特煩惱》,它採用的是魔幻現實主義的手法,如果是以娛樂的心情看,它有很多的笑點。但認真地思考,它又很寫實,不同故事的穿插和鏡頭的切換,把人心裡的長久的隱痛和執拗,剖析得見血見肉,完全把這隱痛攤開在眼前呈現出來。

《夏洛特煩惱》有一句獨白印象很深: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心裡偷偷藏著的那個人。電影里這句話接著說偷偷藏著的這個人是夏洛暗戀的校花秋雅。不過看完整片,我認為是:我們每個人藏著一個我們自己構思的自己,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實現自己心中構思的自己,但往往我們的痛苦和執拗也是來自我們心中構思的自己。

索羅斯在《金融鍊金術》的結束語里寫到:在我們是什麼,同我們自以為是什麼,之間不存在一致性。我們自以為是什麼,同實際上我們究竟是什麼,此二者之間的聯繫,是能否獲得幸福的關鍵,換句話說,它規定了生活的意義。怎樣去理解索羅斯所表達的意思?就是如果實際上我們是什麼,與我們自以為是什麼之間,越趨向一致的話,我們就越幸福。我們每天做的事情就是讓我們怎樣更幸福,怎樣讓實際上的我們是什麼與自以為的我們是什麼更趨向一致。

但進行這種努力是不容易的。印象很深刻地記得在看龍應台在《傾聽一個人的記憶》的演講里說到兩個故事。一個故事是說關於宜昌市夷陵區黃花鄉南邊村的村民竟然不知道村裡埋葬著犧牲的3000名之多的烈士。另一個故事是1940年發生在波蘭的卡廷森林的被屠殺的兩萬兩千人骸骨,波蘭政府也竟然去遺忘。這說明什麼?從集體的角度來說,為了以後,我們有目的地選擇性地遺忘過去發生的事。從個體來說,為了更好地生活下去,我們潛意識地選擇迴避和遺忘一些讓自己痛苦的事情。可見坦誠地面對過去的自己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能夠清晰知道自己是什麼就更不容易了。

但我體會最深的是關於入妄。我曾經也入妄(而現在,或者說我解脫了之前的入妄,而現在進入了另一種入妄,現在我還不知道),讓我突然醒悟的是,這段時間的經歷和對回去的回顧,再回頭看之前看過的梁寧寫的《創業的修行:入妄破妄》更深有刻骨。

而當昨晚看到寫關於老樹畫畫的文章《老樹:我們每個人都活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時,這文章帶來很強烈地讓我反思過去自己的衝擊力,我是不是也活在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地方?老樹的思想流露是現實主義的虛無主義,但很本質。

我們這一生在追逐什麼?或者說在追求什麼?歌里和我們主流的價值觀里都唱著: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詩歌和遠方的田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里說到的:本我、自我、超我,而「生活不隻眼前的苟且,還有詩歌和遠方的田野」就是弗洛伊德所說的主流價值觀的「超我」,在我們從沒有「自我」到形成「自我」的過程中,「超我」讓我們有搭建「自我」的依據。但我們成為自己時,「自我」和「超我」是難以分清的。究竟我們一直在堅守的追求的念頭是怎樣產生的?是主流價值觀賦予的?還是自我構思的?

在《盜夢空間》的電影里,主角盜夢者道姆·柯布的亡妻梅爾,就是一直活在分不清什麼是真實什麼是夢境里,而造成這樣的混淆,就是道姆·柯布給她植入的一個意念:這個世界不是真實的。

我們何嘗不是一直活在自己給自己植入的一個意念所構思的自己中?!這個意念,或者自己構思的自己,是自己一直以來生活的支撐和動力。但現實卻又如此不堪,如此苟且,以致我們需要「詩歌和遠方的田野」給自己慰藉和期許。現實的自己與自己構思的自己總是有距離的,我們能接受現實中的自己嗎?還是用自己構思的以後會實現的自己來解脫現在現實中的自己?而選擇了選擇性地去忘記和逃避觸碰到有機會發生讓自己難堪的事件?

接納過去和現在的、與自己構思的不一致的自己,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自私的基因》里說到的物種的延續機制,讓我們不去接納;精神分析學說的自我保護機制也讓我們不去接納。不去接納,另一種表達就是逃避,確實逃避是人的本性。而去接納是等於在否定自己,這是反人性的。但人的心智成熟,卻必須要接納了不完美的世界和不完美的自己後,才開始。這是破妄。與過去的自己和解,是一個新的開始。

—————————————————————————

我們在做夢?還是我們在夢中?未來的世界是怎樣?

雋永,2016.3.4

剛看到的《沈衛榮 | 休謨的佛緣:發現抑或構建?》的文章,讓我想起這文章里提到的我之前看過的文章《18世紀的哲學家如何幫助我度過中年危機?》。

之前看《18世紀的哲學家如何幫助我度過中年危機?》時,我是受觸動挺大的,所以印象特別深刻,我是相信文章中所寫的。今天看《沈衛榮 | 休謨的佛緣:發現抑或構建?》後,又讓我想起了之前就產生過的思考:究竟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在改造世界?還是我們對世界的認知在改造我們?換種說法,究竟是我們白天所做清醒的夢在改造世界?還是我們白天所做的清醒的夢在改造我們自己?

之所以之前就產生這個思考,是緣起一本《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0封信》。我是在領教工坊里看到一篇文章《洛克菲特:別讓精神破產》,看後也深深受鼓勵。在一次回老家逛書店,發現了一本《洛克菲勒寫兒子的30封信》的書,隨手翻開到寫關於合伙人的章節,之後越看越多。看著看著就發出驚嘆,這些寫的不就是我這麼長時間看過的文章和看過的案例的總結嗎?於是買下,放包里隨身看,而且如饑似渴、日夜兼程地看,真是大有共鳴。

當看完30封信的第22封時,我腦中就想,這麼好的書,還有沒有其它系列,可以進一步學習呢?於是就上網查。當時查到的結果,我的內心是崩潰的,原來這書是中國一個出版社編輯的,而且通過順藤摸瓜知道,市上面絕大多數的書都是假翻譯的。這讓我深深陷入思考當中,書也看不下去了。

反思中,我回看自己之前讀這本書的場景,當我相信這本書的時候,我是受到一股很大力量,這股力量讓我全神貫注,讓我全情地投入到書的章節、書所描寫的場景里,我就像與作者、與一位老者在長談,時時產生共鳴,就好像我跨過時空的界限,提前在體驗作者所走過的路。那時我是相信的,並且是很受益的。但當我知道這書是假的時候,那一瞬間我的精神是崩塌的。

這個時候,讓我想起了曹雪芹在《紅樓夢》里的一首詩: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這首詩真是深刻呀!

但這時我又想到,就算它是假的,但它真真切切地讓我深受影響。這樣我再想到我曾經所學過的所有東西,究竟是有哪些是真的?有哪些是假的?孔子的《論語》是真的嗎?《論語》是他的弟子後來加工整理出來的。孔子的學說之前就有嗎?《論語》是孔子對世界的洞察和總結,是他自創的。但《論語》卻影響了中華民族。佛經都是佛陀寫的嗎?佛陀只講經說法,佛經都是他的弟子編寫的,而且不同的弟子又衍生不同的派系。這時也讓我想起了基督教,我身邊有基督教信仰的人,她們的特點是很虔誠地相信。之前我認為她們是盲從地固執。這也讓我想起了吳伯凡在《冬吳相對論》里有一期說到基督教的「信、望、愛」,基督教的邏輯是通過「信」,而後得「望」,而後得「愛」。這時我也想到佛學裡是「戒、定、慧」,像弘一法師就挑最難凈宗去修行,通過「戒」而後「定」,而後得「慧」。這「戒」跟基督教的「信」很相似,也跟中國傳統的拜師學藝很相似。一個人一開始學東西,必須虔誠和相信,才會學到東西,帶著一顆懷疑的心是裝不進東西的。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人是學成之後的「破」,「破」了再「立」,與哲學的否定之否定邏輯一致。這個學習的過程是絕大多數人必經的過程,只有開始的相信,才有積累,只有積累了才有了自我知識,這樣才有了拷問之前知識的能力,然後才有新的思考和新的發現。想到這,我就想通了,於是寫下以下文字發在微信上: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紅樓夢》曹雪芹

真作假時假有真,有為無處無還有。

世界的美好是因為相信,世界的殘酷是見到真相。

上帝是善意的,讓人本能地在相信美好的途上,只是偶爾讓人見到真相。但相信確實讓人變得美好,這是上帝最深的旨意。

雋永,2015.11.26

這說明什麼呢?就是當人認知這世界越多時,越發現無知。但正是人通過有限的認知在與這世界打交道的時候,在改造世界的同時也在改造自己。就如KK在《必然》第11章里說到的:

與各種各樣的網路掛鉤時,我覺得自己就像網路,試圖從各種不可靠的內容中獲得可靠性。我試著從半事實、非事實或其他散落的事實中拼湊出真相,卻發現自己的想法被流動的思考(設想、臨時想法、主觀直覺)吸引,並且傾向於流動的媒體,……但是當我瀏覽網上這些流動的想法時,常常感覺像在做一場清醒的夢。……在網上閑逛時,我們可能陷入一種集體無意識之中。我們點擊網頁時做的夢可能是讓我們能夠做同樣的夢的一種方法……

我們每個人何嘗又不是以自己現有對世界有限的認知在編織著我們的生活,或者說在編織著我們的清醒的夢,然後讓夢在現實中實現,從另一個角度說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我們自己編織的夢裡。這樣也很好!還有更好的嗎?

這是最基本的邏輯。隨著互聯網技術、生物技術,和其他量子技術、混沌技術的發展,人的認知及人的變化遠遠不止這樣。原來人所沒有的特性,會在新的觸發因素下產生,網路遊戲也證明了這一點,機器人深度學習,以及人機共存也是在不遠的將來會實現。

所以我對人的理解和定義是一個場景下觸發反應的人,連人他自己本身也不了解自己,只有在場景觸發反應下發生了,人才可以更多地認知自己。這樣在一方面,人有很多的未知的可能性,值得去想像和去實現。另一方面,人必須保持敬畏之心,敬畏自己所無法知道的自己。

—————————————————————————

吳伯凡在《伯凡時間》說到《老人與海》是隱喻寫到女人多面性,和老人對大海反覆無常的理解和接納、包容。查看了海明威的資料,也確實有這方面的隱喻,可以這樣理解去讀。

看完《老人與海》後,自己的感受還有更多。發現有一個類似的地方,那些非常有才華有思想的人:海明威、尼采、木心、索羅斯……都非常孤獨的,但是他們學會了一種本領,就像《老人與海》里的老人在大海里那樣的自言自語、自問自答,他們內心的力量是來源於自己。從《老人與海》里的行文里看到,老人是非常希望還有很多人理解他的,但文中只有一個男孩相信他理解他,並支持他、學習他。老人在年輕是還是個冠軍。但在他是老人時決定出遠海捉大魚時,漁村裡的人都個個看他的笑話,而老漁夫們沉默不語,只有一個男孩相信他並幫助他,但是那男孩的父母又不同意男孩的決定。事實也終於證明老人的智慧和判斷是對的。老人打敗了那魚,也打敗了那漁村的人看老人的笑話。但是老人捉到的大魚在返途里,大魚被鯊魚群吃了只剩下魚骨,僅此能證明老人曾經捉了一條大魚,老人被毀滅的是勝利過後的好運氣的流失。假如漁村裡的人相信老人,與他一起去捕魚的話,那條大魚就不會被鯊魚吃完了肉只剩下骨頭。但歷史往往就這樣,很多歷史上有遠見的極少數人,在他們生活的年代,在他們活著的時候都沒有被別人欣賞和認同,他們活著的時候是無聲無息的、很孤獨的、很落魄的。尼采說過他自己就像蝦,只有死後才紅。海明威在他62歲時自殺而亡,現實中他有過四次婚姻,但都是不幸,女人並沒有解救出他的孤獨和困惑,生活他應該沒有像《老人與海》那樣的一個男孩,他在《老人與海》里實現了他現實中沒有的東西,所以他自己也說《老人與海》是他創作的最高峰了。

對於《老人與海》,我自己的理解是:看似老人短暫的出海的幾天境遇,實則是把人生中的:得到與失去的關係、努力與幸運的關係、成功與失敗的關係、男人與女人的關係、智者與平凡的關係、自己與自然的關係、孤獨與充盈的關係、真實與夢境(虛幻)……都在那老人出海的那幾天探討出來了。

雋永,2016.6.23


武志紅是文藝的心理諮詢師。。。


武志紅是看了弗洛伊德的心靈雞湯作者,很對某些國人的胃口

我認為他是偽科學,弗洛伊德在心理學界已經算得上是遺迹理論,有太多現在已經認為不科學,他的貢獻是提供了一個方法,而武志紅反覆拿弗的錯誤觀點來解釋中國的婚戀,有些硬扯的感覺。


武志紅主要見解,源頭是客體心理學,除非你能駁倒客體心理學,稱為偽學,至於科學,它本不認為自己是科學,指責偽科學是不妥的。客體心理學你可以理解為精神動力學的一部分,精神分析的新發展產物。

如果武志紅觀點是偽科學。那麼延伸推論客體心理學也是偽科學咯?

需知道,理論就是理論,不是所謂科學。任何一學派都有理論框架,只要能自圓其說,並且存在可證偽性,並且一直沒有被駁倒,它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它的發展就是推進的。科學還有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呢。

心理學是怎樣定義的,如果是狹義的心理學,專指科學方法論所研究的心理學。那麼心理學家只有實驗室里的那幾個,弗洛姆、霍妮、卡爾羅傑斯、歐文亞隆都不是「心理學家」了。

實際上他們是廣義上的心理學家,弗洛伊德也是,武志紅也是,哪怕前者是精神分析,後者是精神動力學流派的。佛洛依德和華生、斯金納等都是流派的開創者,用自己獨特的方法論研究心理,都是廣義上的心理學。

現在人指責佛洛依德是偽心理學,可你想想,他於1895年提出精神分析,開創了研究心理的獨特方法和視角,那個時候,知識還是一片荒原,馮特剛於79年建立實驗室,而且仍然使用內省+實驗,現代意義的心理學剛建立起來,仍是一片混沌,精神和心理能嚴格區分嗎,能把精神分析和心理分析看成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東西嗎。


武老師又出新書了,但是看了目錄不想買全是炒冷飯,舊的文章重新包裝了下再找幾個業界人評論下就出版了。感覺之前看他的書後一下覺醒到自己的原生家庭原來給自己帶來這麼多的災難,然後開始以受害者自居但根本得不到解脫和成長,所以我覺得武志紅的書只適合給想要生孩子的准媽媽看,可以避免將來對孩子造成的災難,而對於已經遭受過苦難的成年人來說,看了等於二度災難,容易全身充滿戾氣。


我看過他的博客微博,覺得不錯。


其實我覺得科學與偽科學的定義本來就不明確,科學與偽科學不也是人類去定義的,你沒有分清楚人當時對這個定義的各種觀點,不要盲目去區分什麼科學與偽科學,像大家說星座論是偽科學,心理學是科學,可是星座論的形成已經有很長的時間,也可以把他當做心理學當中的一個流派,心理學本身就分很多流派,有些流派的觀點甚至是相反的,還經常有後起之秀推翻前人的說法,那討論這個本身就沒有意義,你可以不贊同,但不能全盤否決。

我看過武志紅一些文章,覺得他做的心理分析講的很好,很透徹,並且每個人案例是不同的,即使類似的情況,不同的人,不同的經驗,也不能拿相同的解決方法,這就是為什麼心理諮詢師針對的是個人,他寫的文章也只能符合大多數人而不是每一個人。

心靈雞湯也沒什麼不好,說實話我本人挺喜心靈雞湯的,能讓你更好的你都會喜歡,之所以這麼排斥雞湯或許是因為你害怕別人知道你要靠雞湯來慰藉自己,但我覺得沒什麼,因為每個人的心理問題都是說不清楚的,我喜歡雞湯的原因在於我的惰性以及胡思亂想,很多時候看過雞湯之後我會調整自己的狀態,我覺得沒什麼不好。


我發現武先生總愛拿嬰兒舉例子,你是覺得嬰兒好欺負是吧,人家不會說話也還沒有具備思維能力,所以你不論說什麼都對,這我也是沒話說的,你這完全就是野蠻分析法啊。還有人正常表達感情範圍內的生氣居然也被武先生扣上了「自戀性暴怒」的帽子,都說人有七情六慾,「怒」當然也在其中,難道每個人生氣的時候都該壓抑嗎?怕是都得憋出病來吧。只能說有些人發泄怒氣的方式不妥,何來的魔鬼,只是武先生的心理在作祟。

推薦大家去閱讀一本新書叫《聚英國》,與毒雞湯的《巨嬰國》不一樣,這本書寫得真心給力,值得大家去看看,中國是當之無愧的精英之國!

京東搜索《聚英國》,2018年最具批判性的中國人國民性心理研究專著《聚英國》。


雖然有人批判武志紅的心理書是偽科學,帶有很多主觀片面的東西,包括太關注親子關係,將很多問題的根源歸咎於幼年與父母的關係,不斷的對父母進行批判,太注重感情的分析,和婚戀關係……但是讀了很多本他的書之後,我覺得武志紅的書提供了一種比較文藝的心理學視角。

武志紅的心理書籍,相比於KY的一些觀點,講的比較通俗。Ky裡面有很多專業術語,沒有一定心理學基礎的人想完全理解有點困難,所以在通俗性和普及性上來說,武志紅的書算是做的不錯。

雖然通俗,但是他的書跟畢淑敏同類型的書又不同。畢淑敏擅長女性視角,注重語言的感染力,感性方面偏多。武志紅雖然語言同樣通俗,但又能很理性的表述觀點,而一些觀點也與現在的主流觀點大相徑庭。

現在是一個講究勵志的社會,連心理學書籍也做的越來越像勵志書籍。大都鼓勵人要堅強,要勇敢,要剋制,要向上,要積極,要樂觀,要成功,要摒棄負面情緒,剋制負面能量。可是人畢竟是人,一些負面情緒產生,總要考慮下為什麼,這些情緒想告訴你什麼。當明明悲傷的時候卻假裝不悲傷,明明痛苦的時候假裝不痛苦,人前笑的很開心,人後哭的不能自已,這種現象還是普遍存在的,因此人也就過的越來越無力,越來越沉重。負面情緒的產生,就如發大水一樣,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重要的是及時疏導。而悲傷的時候悲傷,脆弱的時候脆弱,痛苦的時候痛苦,承認這些感受,其實就是一種疏導。

如此類似的觀點在武志紅的書中很常見,以至於很多自認為堅強的人看了,覺得作者像女人裹小腳一樣,磨磨唧唧,拿不到檯面。但是我們都是人,是人就會有各種情緒,如果圍追堵截的方式不能奏效的話,嘗試承認,或許會解決很多問題。

我很喜歡武志紅的一句話,拒絕痛苦是痛苦的來源,悲傷是悲劇的完結。其實仔細想想確實很有道理。


最近迷上了他的書,觀點有贊同,也有想站起來辯論的。

他的言論,雖然沒什麼錯,總覺得哪裡怪怪的。可能就是題主說的偽心理學吧。


推薦閱讀:

想到一種關於雨傘的創意科技產品?
你是否同意「編程是計算機科學的核心內容」?
請問卡倫·霍妮的理論在現代心理學裡面是怎樣一個地位?
中國近代, 或者說近100年, 有哪些著名的未解之謎或是詭異事件?
人工智慧是否真的有可能會背叛人類 ?

TAG:心理學 | 科學 | 偽心理學 | 武志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