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別「心理學」和「偽心理學」?
問題起因。心事鑒定組那事。
這個問題很有說一下的必要。
《對「偽心理學」說不》(How
to think straight about psychology, 8th edition,作者:基思 斯坦諾維奇)非常值得一看,推薦給心理學愛好者和心理學從業人士。我結合該書中部分觀點以及我的個人見解,簡單的回答下這個非常大的話題。
什麼是心理學?
心理學是一門年輕的科學,大約在一百年前從哲學中分離出來,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可以用來解釋、預測和控制人類的行為」(這三個功能中,以解釋為主)。作為一門科學,現代心理學建立在實證的基礎上,強調可證偽性。心理學研究包括的話題廣泛,「橫跨了生物科學和社會科學兩個領域」,是「一個鬆散地聯合在一起的學術王國」。目前,美國心理學會有55個心理學分支。諮詢心理學、臨床心理學在媒體上露臉比較頻繁,人格和社會心理學對心理學愛好者特別有吸引力,人口與環境心理學這類就不為大眾所知了。由於研究的多樣性,毫不誇張地說,同一個大學裡的心理學家們,很多都看不懂彼此的研究。隨便舉個例子,念博士的時候,我們系有個同學,畢業論文交上去之後將近一年才拿到結果。之所以這麼久的原因是,評她論文的教授不了解她研究方向的內容,然後很奇葩的花了半年時間了解一些相關知識,再給她批論文。
儘管內容包羅萬象,各類心理學研究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通過建立理論 →
提出具體假設或預測 → 收集數據檢驗假設或預測的準確性
→ 修正理論,這一反覆操作的過程,逐步接近事實真相。
- 「心理現象和心理問題與每個人休戚相關」,對心理學知識的渴望「使得大眾對心理學產生了特殊的期待」。心理學的規律更多是概率性的,即在XXX前提下,符合XXX特徵的人,有更大的可能性會產生XXX行為/問題。然而在落實到某個個體的時候,這個概率不是100%就是0%。相對於一個「模稜兩可」的概率,「偽心理學」則往往會給出一個肯定、直接的答案。如果這個答案符合人們的知識結構,或者是你想聽到的答案,那麼就特別吸引人。比方說我們臨床心理學家一般要花1-2個小時才能有個初步的診斷,但電視上經常能看到有牛人只聽人家說幾句話,就能回答「你這是XXX問題」,看一封來信,就能知道人家童年有什麼問題。那麼堅定的目光,那麼斬釘截鐵的回答,多吸引人啊。相較之下,我們臨床心理學家給出的意見弱爆了啊 O(∩_∩)O~
- 心理學研究的內容大眾或多或少都會有所接觸或了解。當研究的結果與「常識」或人們的認知(比如諺語、身邊的個案)不相符時,科學知識會遭到「本能」的抵抗。我發現,即使是對於不少有本科、碩士學歷的人,親戚朋友甚至是道聽途說的個案都比我引用心理學大樣本的研究要有說服力。
- 也許是由於對心理科學的不了解,或者是出於收視率、暢銷度的考慮,大眾媒體在傳播心理學方面做得並不理想。一些流行的「偽心理學」書籍和一些電視節目,很可能增加了科普的難度。我們說破嘴皮子經常比不上電視上某「專家」的一句話。就我接觸的長輩(50、60歲的那一代人),甚至會有電視上、報紙上的內容必然是真實的錯誤印象。
- 總之,大眾似乎不太在意某心理學理論是否可以證偽,是否有大量的證據來支持。相反,簡單,確定,吸引人的理論比較容易得到傳播。即使它們只是基於個案的討論(甚至不是研究)。這也是為什麼相比起對心理學的貢獻,弗洛伊德(注意,我沒說精神分析)的名氣大的不成比例的原因。斯坦諾維奇在他的書里吐槽弗洛伊德說,除去一些媒體上特別活躍的心理學家,大眾所了解的對心理學做出過卓越貢獻的人里,弗洛伊德的知名度最高,甩第二名斯金納一大截。但弗洛伊德的理論複雜且不可證偽,對任何事情都有一個肯定的、讓人無法駁斥的解釋。更甚,斯坦諾維奇認為,佛羅伊德的流行「嚴重阻礙」了大眾對現代心理學的正確理解。
- 另外,不知道為什麼,長期以來心理學家們通常很不擅長推銷自己,推銷自己的觀點。在與「偽心理學」鬥爭的時候,處於明顯的不利地位。部分心理學家(包括我自己)認為應該給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開設針對心理學專業的營銷課程(確實有大學在準備這麼做)。
- 斯坦諾維奇認為「心理學…必然要遵循科學的標準,即研究的必須是實證可解的問題;方法上要遵循系統的實證主義;研究結論要能夠被重複驗證,並能經過同行評議獲得認可。」
- 說起來「偽心理學」也不乏理論。然而「並非所有的理論的驗證都具有同樣的價值。可證偽性越高,預測越具體,得到證實的理論就越受青睞」。如果預測的內容是,「XX星座的人多愁善感」,「由於XX行星的上升,你下周事業會有好的趨勢」 (這些是我胡編的),這類寬泛的預測,即使被證實了,也沒有什麼價值。
- 要辨別「偽心理學」,批判性思維很重要。「普遍地提高學生[或大眾]批判思維能力和意識,並能使學生[或大眾]有能力對沒有證據的論斷提出質疑」。
- 從具體操作來說,我認為應該包括以下幾點
- 對心理學有個基本的認識(比如讀一本心理學入門書籍),並在此基礎上,
- 有意識的從可靠的渠道獲取信息,比如同行評審過的文章。
- 批判性的吸取信息。即使是發表在期刊上的文章,也不都是正確的。科學是一個不斷積累新資料,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過程。
- 對新信息保持開放的態度,不要固執的維護自己的觀點。原因同上一條.
再說個題外的,相對於萬能的「偽心理學」, 我也認識有些持不可知論的人,充滿了不確定的茫然。斯坦諾維奇也提了下,他覺得,「當向學生解釋心理學知識本來就是暫時性的、可以被修正的時候,有些學生會錯誤地得出結論,認為真正的知識是不存在的」。拋開不可知論的正確性不討論,即使是「暫時性」的知識或理論(接近真理但不是真理),也同樣是很有價值的。比如,隨著科學發展,我們知道牛頓的理論並非真理,在某些條件下並不適用。這並不妨礙100年的機器在今天一樣跑的很歡樂。竊以為,完全沒有必要陷入不可知帶來的悲觀、失望之中。
關於更好地區分「偽心理學」,斯坦諾維奇覺得可以用「心理學研究」來取代「心理學」這個詞。我不知道其中的可操作性如何,但我建議知乎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這個話題標籤取代「心理學」標籤@趙世奇 @黃繼新 ,更加明確的表示和「心理 」話題的不同,減小亂加標籤的可能。作為一個業餘心理學愛好者,我從我的認識範圍來說說心理學與偽心理學的感受。 心理學可以證偽,偽心理學則不能。 心理學做個實驗往往需要百人實驗,時間跨度也從數月到數年不等。偽心理學往往自己教了一兩個孩子就滿世界推銷自己的教育方法。 心理學理論在教科書裡面出現的時候,往往後面還會跟有被質疑或者被修正的內容。而偽心理學基本上看不到這部分。
心理學上面的很多數據是不支持我們很多常識的臆測的。比如:
-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不如雙親俱在的家庭中長大的孩子。
- 暴力電影和遊戲會導致兒童成年後大量的暴力傾向。
- 小時候受虐待的孩子,長大了會虐待下一代。
從數據上來看,往往沒有辦法斬釘截鐵的說,這個說法是對的。
- 單親家庭會失去一個安全的保障,但不代表雙親俱在的家庭的孩子就一定會好出很多。數據上表示兩類家庭孩子的差別不明顯。
- 暴力可能會暫時提高兒童或者青年在之後一段時間內的暴力行為的可能。但不一定會導致暴力人格和反社會人格。數據上也不明顯。
- 小時候被虐的孩子,長大了往往會認為虐待不好。社會環境的影響也會讓他認識到虐待兒童不道德。所以這一條理論也沒法成為定論。
但是,我們往往可以看到很多暢銷書裡面暗示或者明示這些猜測是肯定的。不管出於什麼目的。這種不嚴謹的精神是有損心理學發展的長遠利益的。
包括在知乎上的回答。
我一般舉到我自己家裡的例子之前,我一定會強調說。這是我個人的單個樣本,沒有普遍性。(其實,這就是業餘心理愛好者的缺點了,學識有限。說這些問題的時候更應該舉實驗案例,而不是自身。)
凡事把自己的親身經歷拿來說,而且試圖用個案來解釋所有問題的。那就可以算做偽心理學了(這裡不是說加了個偽字就是貶義,只是不專業。大家聽故事可以,拿去當做定理來套公式解題是不行的。)我比較忌諱的一種偽心理學是一種信仰式的心理學。他充分利用了宗教類的管理手法來建立地位。成功了就是心理學的合理。不成功說明你在調整控制自己情緒做得不夠好。總是,由於你不是專業人士。所以你沒有資格和能力質疑這套方法的對錯。這到後來還會出現一大群不明就裡的「衛道者」。我覺得這是極大的傷害了心理學的科學性。
所以,我建議對心理學有興趣還是從教科書看起。而不是暢銷書。對前面的回答不能更認同,除了@Shinji 對弗洛伊德理論的評價有些絕對了。更籠統的回答這個問題,就是在任何時候「保持懷疑」,做自己思想的主人。正如上面童鞋們的解釋,科學工作者,包括但不限於心理科學工作者,說話、行事都會秉持嚴謹的態度,「絕對」、「全部」這類的字眼極少出現。相反,「在某種條件下」、「有可能」、「根據某某的研究推斷」,這類語句和辭彙經常作為他們的開場白。最後,貼上法國數學家、哲學家帕斯卡爾的一段話:「任何一個單獨的真理都是不充分的,因為世界是很複雜的。任何一個真理如果脫離了和它互補的真理,就只能算是部分真理而已。」——摘自《社會心理學·第8版 》(美)戴維·G·邁爾斯著
所謂科學,就是要這麼矯情的嚴謹。。。
一個用數據說話,一個用經驗唬人
@培里 你批判心理學沒批判到點子上。 @王怡蕊答案已經完全回答了這個問題。不過我想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從「真」心理學的眼光來批判下「真"心理學吧。
心理學存在的意義是解釋人的想法,行為和部分社會現象的。這些想法,行為和社會現象都是客觀存在的,然而人們要去系統研究它們,必須去操作定義它們。然後通過操作定義,來對這個想法,現象或者行為進行實驗。
操作定義不能準確描述現象。」operational definition「是所有心理學研究者接觸到第一個term,也是我個人看來最無可奈何的一個術語。業內有很多笑話都是幾個領域的心理學家互相不交流造成的。大家都在不停地定義這個定義那個,給這個定名字,那個加標籤,到最後呢,發現兩個領域研究同一個」現象「,卻用了毫不相干的名字,給業內交流和理解帶來了極大的困難。此外,這又牽扯到這個操作定義是否準確。心理學家把人定義的概念稱作"construct",其實就是生搬硬造的概念。比如說self-esteem是一個construct,但它實在是太寬泛了,包括了很多方面。但人們依舊是把它當做一個很具體的心理狀態研究了幾十年。很多研究結果都是self-esteem和幾乎所有東西相關,其實呢?只是這個construct太寬泛,包含了太多林林總總的變數。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已。
心理學實驗的道德約束影響心理學發展。上世紀七十年代,由於Zimbardo的斯坦福監獄實驗造成的惡果,心理學實驗的道德約束愈加苛刻,涉及到敏感人群的實驗就要被IRB審核很久,各種補充材料,浪費人力物力,也制約了心理學家的創造性。80年代之前,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室外實驗,比如著名的Dutton Aron的」弔橋「實驗,Festinger 的一些列的Dissonance實驗,放到如今的條件下,都沒法開展。
」標籤「式的科學禁錮思想。這是我對心理學又愛又恨的最大一點。心理學研究,尤其是社會心理學,為了追求對照實驗,為了追求統計顯著性,費盡心思給人」標籤「。按人格類型分類,按性取向分類,按attachment類型分類,按各種各樣的scale來給人分類……而很多情況下,這些分類毫無意義,甚至是錯誤的。舉兩個自己看到的例子:
1,本科的時候,上Dr. Everret Waters的attachment課,他特別反感一些社會心理學家把attachment當做personality trait一樣去研究。attachment是母親和孩子的關係,而很多研究人員把它當做研究individual difference的重要工具。,
2,這學期在上一個seminar,其中有講Zimbardo近些年來關於Time Perspective的研究。在我看來,這個Time perspective意義令人匪夷所思,感覺就是為了發文章而存在,因為它又提供了一種新的給人貼標籤方法。當然了,他自己的名字往那一擺,成百上千條引用就來了。
當然,真心理學可取之處還是很多的。它繼承了所有自然科學的優點:嚴謹,務實,不草率下結論,科學框架內的實驗方法等等。心理學也和統計學相輔相成,很多統計建模也廣泛應用在其他學科中。心理學對大腦的研究貢獻非常,雖然也可以歸為神經科學(neuroscience)里。
我提到的這些缺陷和硬傷,很多學科都有,想要突破,我等學渣只能等一個大神級人物來引導paradigm shift。改良甚至推翻現有的研究框架。
上次導師帶我們一干人等去做研究,累了,坐下來聊天。一聽別人說星座就呵呵的我,聽到大家在討論星座的事情,瑪尼,心理學研究僧和教授在一起討論星座?!導師給大家分析的頭頭是道。後來大家又討論到個人的論文研究,瑪尼,導師同樣指點的頭頭是道,廣開思路。很是見識了一番,覺得不管是偽心理學還是科學心理學,最後能引到正道就行。可惜現在有些人利用偽心理學越走越偏,越來越亂了
尷尬的是,當前的心理學,尤其是經濟浪潮下的中華大國中,已經被很多人糟蹋了。或者什麼心靈輔導騙女孩子上床的培訓老師,或者什麼星座運程的教程,或者什麼每天學一點的心理知識,或者什麼流行世界的心理測試。。。不可否認,其中肯定會涉及到心理學,但這不是主要的。
一門科學,有其研究對象、科學的研究方法,無論定性還是定量的研究,必須用科學的嚴謹態度。在理論方面,如果個體通過主觀臆斷或者一個隨機現象就能得出某種心理理論,那就很容易走上偽科學的道路了,如果個體通過各種科學的研究方法嚴密的設計重複大量的工作,最後得出某種結論,我們很難說是偽心理學。
也許有人會提到,你的結論不足以服大眾,或者有所欠缺。我想說的是,沒有一個理論永遠經得起推敲,理論也是在某個環境某個情景或者假設下可能成立,牛頓伽利略如此,我們也是。接受過大學熏陶的人,我覺得至少學會一點,用科學嚴謹的態度對待一切,信口開河總不太好。從目的判斷,心理學是為了讓你了解人類心理對人類行為產生各種影響,這一複雜現象的。偽心理學,就是,不是為了了解人類心理對人類行為產生各種影響的,統統是偽的。為何會有人提出偽心理學這一概念,大家一起考慮一下,我們把什麼定義為偽心理學或者偽科學呢?就是打著科學或者心理學旗號,干坑人勾當的,我們都認為它是偽的~然而,科學是為人類服務的,並不是為人民服務的。所以在人民群眾不了解科學知識時,他們還是容易被欺騙被傷害。
那麼多學些科學知識,你就會明白什麼是偽科學了。
等多學心理學知識後,自然不會上當受騙,自然就知道什麼是打著心理學旗號,行騙人勾當的偽心理學了。據說某國培訓銀行人員鑒別紙幣真偽,就是每天只讓他們接觸真幣了解真幣。他們知道真幣是什麼樣子的,那麼自然就知道哪些不是真幣是偽幣了。綜上,人們只要努力接近真的善的美的,自然就不會被那些假的惡的丑的,所欺騙了。就陪朋友旁聽過小半年的心理學課。從講解習慣上來說,心理學講解中限定和假設太多。所以說,喜歡問問題的是心理學,喜歡巴拉巴拉說不停的是偽心理學。
偽心理學也是心理學。咱們別老是這麼局限自己好嗎?別老是自己給自己畫框框好嗎?
實驗、調查、觀察、案例等用科研手段得出的結論無論對錯,都是科學心理學的範疇。除此之外就是偽科學。比如心理測試起碼得有信效度的論證吧,這是網上那些流行的小測試不可能有的。心理學如果敢稱之為心理學,那就必須得是科學,但要用唯物主義的眼光去批判地看待這門學科。
作為一個應用心理學的學生,我不敢談論什麼是「主流心理學」,什麼是「偽心理學」,我只能說對人類有促進意義的心理學就應該是我們提倡。在我的思想了助人是我學習心理學的終極目標。
對於企圖用「科學」抹殺心理學中豐富而深厚的流派理論,我只能說科學心理學的研究與精神分析等理論絕不是對立的,就如我們在學習心理學時一定要從已經科學證實的基礎心理學開始,然後才是精神分析等理論。用精神分析去解決人的心理問題不是因為它又多科學多嚴謹,而是因為那是確確實實有效的。
我個人崇尚榮格,自詡為在榮格指引下走自己的路的人,我曾經寫過如下文字:「再精確的數據都無法像神話、夢、文學那樣準確的直擊人的內心,我們必須承認一首精緻的小詩遠比一篇數十萬字的論述更能講清楚人在那一瞬間的心思,這也是為什麼榮格為什麼選擇了他們作為人類精神世界的代表。 」
「我愛榮格,因為他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心理學家,他關注的是人類的靈魂,他知道人類有一天會沉醉在物質的世界,有一天人類的價值觀會變得狹隘而混亂,因此他常常告訴我們:有時要回到精神的世界裡。 」
個人覺得,偽與不偽,是一種對待科學的態度,無關理論。不知道這種情況算不算:
媽媽的朋友問:你家姑娘學啥專業啊?我媽:心理學。媽媽的朋友:來猜猜我現在想啥?你看我現在的表情是開心還是不開心?不然就是:
媽媽的朋友:哎呦一個女孩子家家的幹嘛學這種專業,多危險啊!
excuse me?心理學真的不是你從書店買了兩本《如何破解微表情》或者《fbi 變態心理學》就能解釋的清楚的啊orz其實「兩性」基本就看出靠不靠譜。日常生活中如果遇到和你吹牛逼的。就看他有沒有靠譜的依據。要是他的證明都是些空蕩蕩的,或者操作起來很麻煩的。根據也是各種沒有實驗數據的瞎想。先不管是不是他的表達方式有問題。你別信就好。理由就是,你不足以說服我。我為什麼要相信你所謂的科學。
星座就是典型的偽科學。
標準:心理學的結論可以本論證為正確,或錯誤,或者隨著時間的深入,統計結果的精確,論證為正確,或錯誤。而偽科學,是是而非,沒有評判標準,說對也對,說錯也錯。無論過多久,有多少統計結果也判斷不出對錯。
所以,永遠無法驗證正確與否的所謂的」心理學」結論多半就是偽心理學了你看完心理學的描述發出的聲音基本上是嘶。而當看完偽心理學,發出的聲音大多是哦。
還沒搞清楚什麼是心理現象,先自我標榜為真心理學,然後批評不同與己的心理學是偽心理學。這就是今天某些心理學人的嘴臉。 先來看「真心理學者」給心理學下的定義:可以用來解釋、預測和控制人類的的行為。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的行為?社會學、倫理學、政治學、人類學、經濟學,都涉及對人類行為的解釋,心理學與這些學科的差別在哪裡?心理學是能解釋某類行為,還是任何行為都能解釋? 再來看預測和控制。管理學也能預測和控制行為。心理學的預測和控制,與管理學的預測和控制有何不同?什麼叫控制?心理學家是上帝?既說心理規律是概率性的,又說能控制人類的行為,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應該先問一下,心理學是科學嗎?是自然科學嗎?是實證科學嗎?
在研究領域,有同行評審,不太用外行操心。
在醫療、諮詢等應用領域,簡單一句話實用判別法:看看他自稱有多大療效。
說起死回生,肯定是騙子。說藥到病除,多半有摻水。當然,接受標準化流程培養的心理醫生當然會對自己熟知的手段有信心,這無可非議。但是即使再高明的心理醫生和心理學研究者(其實兩者培養方式有所不同),也會很清晰的知道心理學和神經科學的發展還有著很多很多的邊界。
現在來講,心理學的發展水平,應該是弱於醫學和生物學,而頗似宏觀經濟學的。我們當然得出了很多具有可靠性且富有成效的結論。但是哪怕各位總理和各國央行都在按照宏觀經濟學的一些原理來行事了,依舊沒有一個宏觀經濟學家敢於說自己能掐會算、可做國師。於心理學也是差不多的情況。一個重實證,一個重演繹
心理學作為一種科學,那它就需要具備驗證客觀事實和可實驗重複性等基本特點。
推薦閱讀:
※能力與知識、技能三者之間的區別與聯繫是什麼?
※985院校和職業技術學院出來的程序員(或者是計算機或軟體工程專業)會有什麼區別?
※知乎和 Quora 有哪些不同點?
※等你瘦了皮膚養好 我就娶你 ,怎麼看待這句話 怎麼回?
※美劇和英劇有什麼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