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廣告中,CPC、CPA、CPM 的定義各是怎樣的?

請舉例解釋一下。


1.CPM(Cost Per Mille) :展現成本,或者叫千人展現成本

這是衡量廣告效果的一種基本形式(不管是傳統媒體還是網路媒體)。為廣告每展現給一千個人所需花費的成本。按CPM計費模式的廣告,只看展現量,按展現量收費,不管點擊、下載、註冊什麼的。一般情況下,網路廣告中,視頻貼片、門戶banner等非常優質的廣告位通常採用CPM收費模式。

新浪首頁banner廣告(也可能是按CPT收費模式)

視頻廣告前貼片

那麼,廣告主是如何知道廣告展現了多少次了呢?

在網路媒體廣告中,一般由兩種方法獲得數據:一、是所投放的媒介提供數據,或者媒體為廣告主開一個後台賬戶,廣告主可以在數據後台中看到廣告投放期展現了多少次,數據來源為該媒介廣告頁面的點擊量(PV),產生一個點擊,默認算展現一次廣告;二、因為被投放廣告的媒介處於利益相關方中,為了獲得比較客觀公正的數據,廣告主一般採用第三方監測機構的數據。即由第三方監測機構在投放的廣告中放置監測代碼,來監測廣告的展現、點擊等數據。第三方監測機構收集到投放的數據,整理後提供給廣告主,次數據為廣告主、代理商、媒介三方承認的數據。

目前,國內網路廣告第三方監測公司有秒針、admaster、Double Click等。

2.CPC(Cost Per Click) 點擊成本,即每產生一次點擊所花費的成本

這是網路廣告中另一種收費模式,即按點擊採取收費的一種廣告模式。在廣告執行過程中,每個廣告主的訴求是不一樣的。有的廣告主是想打開知名度,或者因為媒介轉化率較高,所以採用CPM的方式較為划算。但是有的廣告主,需要將廣告效果精確到點擊,只有點擊了,對於廣告主才是有價格的。所以產品了CPC廣告收費模式。現行的網路廣告中,典型的按點擊收費的模式就是搜索引擎的競價排名,如谷歌、百度、360、搜狗的競價排名。在CPC的收費模式下,不管廣告展現了多少次,只有不產生點擊,廣告主是不用付費的。只有產生了點擊,廣告主才按點擊數量進行付費。

監測方式同CPM。就搜索引擎廣告來說,一般情況下是由媒體提供的數據,即給廣告主開放數據後台,由廣告主可以實時的看到投放廣告的數據。

搜索引擎廣告3.CPA(Cost Per Action):每行動成本。即按行動收費

其實上面有的答案不準確。CPA中的A,只的是action,即行動,但是行動是多種多樣的。具體是哪個行動,需要在投放廣告時,廣告主與代理公司和媒體約定好。一般情況下,A可以是註冊、互動、下載、下單、購買等,在執行廣告投放的過程中,只要是不產生約定的行動,不管展現了多少次或者產生了多少點擊,都是不收費的。只有產生了約定的行動,即效果,才按量收費。

上面的很多答主補充了CPS、CPR、CPP等廣告形式,其實都屬於CPA的一種,只是將其具體化了。

監測方式同CPM,只是監測代碼不止要部署到投放的媒介上,可能還要部署到廣告的落地頁(如網站、活動頁),具體部署到哪一層,需要看A約定的是什麼。


  1、CPM

  收費最科學的辦法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廣告來收費。按訪問人次收費已經成為移動廣告平台的慣例。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廣告投放過程中,聽到或者看到某廣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擔到多少廣告成本。傳統媒介多採用這種計價方式。在移動廣告平台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比如說一個內置廣告橫幅的單價是1元/CPM的話,意味著每一千個人次看到這個Ban-ner的話就收1元,如此類推,10,000人次訪問的主頁就是10元。至於每CPM的收費究竟是多少,要根據以手機應用的熱門程度(即瀏覽人數)劃分價格等級,採取固定費率。國際慣例是每CPM收費從5美元至200美元不等。

  2、CPC

  以每點擊一次計費。這樣的方法加上點擊率限制可以加強作弊的難度,而且是宣傳的最優方式。但是,此類方法就有不少人覺得不公平,比如,雖然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於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廣告成了白忙活。有很多手機應用不願意做這樣的廣告,據說,是因為傳統媒體從來都沒有這樣干過。

  3、CPA

  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於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據我所知7天酒店在投放網路廣告的時候,有一部分就是這麼乾的,按照每註冊一個會員,給網站付20元。說道收費方式CPM 、CPC 、CPA三種收費方式只能比較出哪個更適合你而已。

  無論採用CPM、CPC還是CPA,廣告主都可以根據自身產品特性進行選擇,這和傳統互聯網廣告是一樣的。由於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目前移動廣告平台還出現了CPS(按每次購買進行計費)的收費方式,但普遍效果還不夠好,原因更多在於移動支付方面還有諸多不便的地方。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移動廣告平台都支持CPM、CPC、CPA計費,在選擇移動廣告投放時,廣告主可更多考慮移動廣告平台的穩定性和媒介資源深度。


從互聯網廣告投放鏈條和用戶行為來看,主要經歷的階段是:廣告展示——用戶點擊——進一步行為(如下載—註冊—購買),CPC/CPM/CPA就是貫穿在這個鏈條中的幾種不同的投放計價方式。

定義簡單概括一下,後面舉例說明這幾種方式的差別

1. CPM(Cost Per Mille) 每千人成本

CPM是一種以展示付費的廣告,只要向足夠量級的用戶展示了廣告主的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按此計費的廣告一般是以展示為目的,曝光效果比較好,如開屏廣告、富媒體廣告等。

2. CPC(Cost Per Click) 每點擊成本

CPC是一種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關鍵詞競價一般採用這種模式,在QQ空間、今日頭條、UC等信息流廣告系統中比較常見。

3. 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

CPA是一種按投放實際效果計價的廣告,這裡的行動成本可以是CPD(Cost
Per Download)下載成本、CPI(Cost Per Install)安裝成本、CPS(Cost Per Sales)銷售成本等。常見的CPA廣告如應用商店、積分牆、流量聯盟等。

下面說說這幾種計費方式的運用:

CPM在最前端廣告展示時就向廣告主收費。舉個例子:某商家準備向100萬一線城市用戶投放朋友圈H5廣告,以約定一線城市CPM展示價格和人群定向提交廣告計劃排期,再由微信官方分發後實現投放。此類廣告以曝光展示為目的,不強調獲客效果,在大型品牌廣告中尤為常見。

CPC在第二步也就是用戶發生點擊行為時向廣告主收費。現目前主流的CPC廣告通常以競價形式出現,以出價、點擊率影響曝光,換句話說除了出價的高低,CPC競價廣告對文案、素材、目標用戶把控要求都比較高,否則很容易出現「出價很高依然搶不到量」的情況。

CPA以後端收費為主,也就是說用戶看到廣告並點擊後,有進一步了解的慾望,於是完成某些特定行為,如下載APP、預約報名或是購買了產品等。因此,CPA廣告面對不同的行為門檻會有不同的價格,如某些積分牆報價是一個下載激活2.5元,而下載後完成註冊需要3元。

總的來說, CPM較為保護流量主利益、CPC居中、CPA則更傾向於保護廣告主的利益。但這並不直接影響廣告投放效果。

廣告效果好壞通常與你制定的方案緊密相關,這裡的方案主要包括你的投放目的、投放方式、投放媒介、投放渠道、人群定向以及創意等等;強勢品牌以曝光為目的的品宣廣告,選擇CPM或是以時間計價的CPT是比較合理的;以獲客為目的的效果類廣告更多的需要考慮後端轉化和成本控制,而且基於CPM/CPC/CPA這幾種模式都有流量作弊的空間和案例,所以在選擇渠道和合作方式的時候,需要更加謹慎。

最後做個小廣告,歡迎圍觀~

新開的公眾號:晨夕筆記(ID:think_notes),堅持分享工作經驗、記錄能力成長,從市場推廣方法論到實戰案例,盡量做到深入淺出人人能懂,可能對一部分人有用。


解釋樓上都說得很清楚了,補充一下英文吧,基本就能理解了。

CPM: Cost Per Mille

CPC: Cost Per Click

CPA: Cost Per Action


1、CPM(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 每千人成本

每一千人看到你的廣告時,你所付出的成本。因為我們沒辦法確切知道誰看了,誰沒看,所以計算千人成本是為以擴大計算基數的方法增強你所付出的成本的有效性。至於收費,按該網站的熱門程度不定,國際上以5美元到200美元不等,畢竟越熱門,停留時間也會越長,看到廣告的幾率就大。

2、.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

這種計價方式以實際投放效果計價,大概可以想像為來多少註冊用戶付出多少成本。一般來說,商家喜歡這種方式,而網站大多拒絕這樣的計價方式,太虧了不是嗎?本人作為實習生幫公司諮詢投放廣告時,問到能不能採取CPA的計價方式,結果被狠狠拒絕了(╥﹏╥)

3、CPC(Cost Per Click ) 每點擊成本

每點擊一次,算你一次錢。其實這就是百度廣告的計算方式啊。不過不同的平台會有點擊限制,想起那時候上課講SEO,廣告法規一老師在班上搜索了一些商品的關鍵字後,當著大家的面,極具惡意地每點一次廣告,就鄭重其事地喊一次「這個商家又要付一次錢了,嘿嘿~一直點下去一直扣錢哦~」(老師人雖然不錯,但是惡趣味的確多了些~)不過,現在想想,老師估計是不太清楚有惡意點擊限制這回事吧?

4、CPL(Cost Per Leads) 每引導註冊成本

大意就是給這個廣告發布特定鏈接,在這個鏈接下的註冊數為準給予成本。我們經常看到的推薦好友送紅包的機制就跟這個很像啦~

5、CPS(Cost Per Sales) 按實際銷售數量來換算成本

意思就是,廣告主每達成一筆交易,就會給你網站投放點一筆錢啦~

(有待改進!)


精心收集各種Affiliate術語,勿轉~

CLICKS

點擊數

CTR

點擊率=點擊數 / 瀏覽量

CONV=CONVERSION

轉化成功數量

CR=CVR

轉化率=轉化數/點擊數

REV.=REVENUE

收入(包括成本)

SPEND=COST

成本(支出廣告費)

PROFIT

利潤=收入R-成本S

ROI

投資回報率 =(收入-成本)/ 成本?收支平衡=0%?損失=負投資回報率?(例:投入10刀,產出15刀,ROI=50%;產出10刀,ROI=0%;產出5刀,ROI=-50%)

CPC

每次點擊費用 = 成本S / 點擊數C

EPC

每次點擊收入 = 收入R /點擊數C

EPA

每個offer的傭金提成(Earnings Per Action)

7 DAY EPC

對七天的EPC進行移動平均後的EPC,可以有效避免節假日和一般日存在較嚴重的波峰和波谷現象,能有效的反映網站主的業績收益?

ADVERTISER

廣告主?
這個會根據你所處的立場而變化?從流量源角度來說,你買廣告,因此你就是廣告主?但是從AFFILIATE角度來說,廣告主是你正在促銷的產品或服務的擁有者?流量源和用戶會把你當成產品擁有者,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不確定的,你可以把自己看作是透明的中間人?

BRAND BIDDING

對你所促銷品牌的相關關鍵詞競價?事實上這是不被允許的?例如:給萬事達卡的OFFER做促銷,在ADWORDS對包含了「萬事達卡"這一字眼的關鍵詞競價是不被允許的,因為這意味著會和品牌內部廣告主直接競爭?

CAMPAIGN

廣告組的意思,一個CAMPAIGN下可以有多個CREATIVE(廣告樣式),我們在聯盟後台也經常可以看到這個選項?

CARRIER

移動運營商(VERIZON, ATT)

CPA

當用戶完全廣告商要求的行動,你就會獲得傭金?

CPA

每次行動轉化

CPI

每次安裝轉化(通常以用戶在安裝後頭一次打開APP的時候算完成一個轉化?)

CPL

每次引導轉化

CPM

每千次展示轉化

CPS

每次銷售轉化

CPV

每次觀看視頻廣告費用

CREATIVE

廣告樣式,就是你給用戶看到的廣告樣式,或者指某個CAMPAIGN下的一個子廣告,每個平台的CREATIVE都不一樣,像POF和FB是以圖片+文字的廣告樣式;PPC中以TEXT
AD為CREATIVE;DISPLAY以BANNER為CREATIVE?

CTA

立即行動(CALL TO ACTION)就是一些類似"JOIN NOW「 "CLICK HERE「
"START TODAY「 "COUNTINUE「
等LP或者CREATIVE上,增加用戶點擊和轉換幾率的廣告語,常見於一些LP上的BUTTON點擊按鈕;

DOI

需要點擊郵件里的」確認「按鈕後才能成功註冊?(EMAIL SUBMIT 任務 DOUBLE-OPT-IN)

DSP

廣告需求方平台 (DEMAND-SIDE PLATFORM)

ECPM

每一千次展示可以獲得的廣告收入 (EFFECTIVE CPM)

EPM

每千次展示收入

ESP

電子郵件服務提供商 (EMAIL SERVICE PROVIDER)

GA

谷歌分析(GOOGLE ANALYTICS)

GEO

地理區域,通常指國家?

GROUP

廣告組

INCENT

激勵 積分返點
積分牆?(INCENTIVISATION)作為交換,為用戶提供虛擬/實體物品?例如:為已經轉化的用戶提供免費電子書或是遊戲中的虛擬物品?由於鼓勵他們轉化的獎勵大多和OFFER無關,因此這個流量對廣告主來說是低質量的?因此許多OFFER會表明「不允許激勵"?

ISP

互聯網服務提供商(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

IVR FLOW

互動式語音應答 (INTERACTIVE VOICE RESPONSE),與每來電通話付費 (PAY PER CALL)
CAMPAIGN相關.

KPI

關鍵績效指標(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LEADS

轉化訂單

LP

引導/登錄頁(LANDING PAGE),接收流量的網頁

LTV

終身價值 (LIFETIME VALUE)

MLM

多層次營銷(例如金字塔計劃) (MULTI-LEVEL MARKETING)

MMO

網上賺錢(OFFER的一種) (MAKE MONEY ONLINE)

MO FLOW

用戶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 &> 用戶接收簡訊 &> 用戶回復簡訊確認 &> 轉化完成?

MO FLOW WITH CLICK2SMS

用戶點擊BANNER &> 用戶被送到預先填好信息的確認表 &> 用戶點擊確認按鈕 &> 轉化完成?

MO MSISDN FLOW

用戶的手機號會被檢測到並自動顯示 &> 用戶根據指令發送簡訊 &> 轉化完成?

MONTH EPC

對三個月的每次點擊收入進行移動平均後的每次點擊收入,能有效的反映網站主的每月業績情況?

MT FLOW

用戶輸入自己的電話號碼 &> 用戶收到PIN碼 &> 用戶提交PIN碼 &> 轉化完成?

MT MSISDN FLOW

用戶的手機號會被檢測到並自動顯示 &> 用戶收到PIN碼 &> 用戶在登錄頁面提交PIN碼 &> 轉化完成?

MVT

多變數測試 (MULTIVARIATE TESTING)

P/L

利潤(盈/虧)

PIXEL

轉換回傳,一般從我們的追蹤工具(TRACKING202或者CPVLAB)里提取,然後放到聯盟後台去?這樣追蹤工具才能準確統計出哪一個流量帶來的轉換?

PLACEMENT

廣告位置

POP-UNDERS

彈窗(包括各種定彈/背彈/進彈/退出彈/返回彈)

POS

銷售點 (POINT OF SALE)

PPC

按通話付費轉化(PAY PER CALL)

PPL

每潛在客戶支付 (PAY PER LEAD)

PPV

每次瀏覽觀看轉化(PAY PER VIEW)

PUBLISHER

廣告位擁有者?例如:網站或是APP應用程序?廣告位擁有者需要加入流量源,把自己的流量賣給流量源?從AFFILIATE角度來說,PUBLISHER就是你投放廣告的地方,而你會把表現不佳的PUBLISHER從你的CAMPAIGN剔除?

QS

質量分數(跟谷歌相關) (QUALITY SCORE)

RETARGETING

重新定位

REVENUE SHARE

收入分成(你帶過去的用戶,給廣告商帶來多少收入,廣告商就分成多少給你?常見於DUBO類和CHENGREN類廣告,這種模式你可以拿到多次分成;)

RON

站點隨機/網路隨機 (為廣告主提供到達網路中廣泛的受眾的機會) (RUN OF NETWORK)

RTB

實時競價 (REAL-TIME BIDDING)

S2S

伺服器對伺服器 (SERVER-TO-SERVER),通常指轉化追蹤 (CONVERSION TRACKING)
而言,例如:POSTBACK URL是一種伺服器對伺服器追蹤類型?

SAAS

軟體即服務 (提供服務,收取月費的軟體/應用平台,例如:P202,PMDS, NEWRELIC,
TRELLLO等)?(SOFTWARE AS A SERVICE)

SEM

搜索引擎營銷(SEARCH ENGINE MARKETING)

SERP

搜索引擎營銷結果頁 (SEARCH ENGINE RESULTS PAGE)

SLA

服務級別協議(由SAAS和產品供應商提供的協議,概述了他們所提供的服務可靠性的最低水平,以及違反協議的賠償,例如:正常運行時間最低是99%,每小時只要超過1%以上就可以得到小時服務費十倍的賠償)?(SERVICE
LEVEL AGREEMENT)

SMARTZONE

一個同尺寸廣告的集合,可實現多個廣告按照不同權重進行輪播?

SMS

簡訊服務 (SHORT MESSAGE SERVICE)

SOI

用戶只需要提交註冊表單,不管激活還是未激活,提交後就算完成轉化?(EMAIL SUBMIT 任務 SINGLE-OPT-IN)

SPLIT TEST

A/B分割測試(比如直鏈=50% + LP=50%)

SSP

廣告供應方平台 (SUPPLY-SIDE PLATFORM)

TIER 1/2/3

國家被大概的劃分為三個等級?廣告競爭激烈?成本很高的富裕國家是一線國家?例如: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英國(主要英語國家),法國?德國?日本?北歐國家?瑞士?新加坡等?二線國家處在中間,例如:紐西蘭?香港?愛爾蘭?俄國?波蘭?西班牙?南非?阿聯酋等?廣告費非常低的國家則是三線國家?例如:拉丁美洲國家?東歐國家?東南亞?中國等?

TLD

頂級域名(例如:.COM, .NET, .ORG)(TOP LEVEL DOMAIN)

TOS

服務條款(TERMS OF SERVICE)

TRAFFIC SOURCE

流量來源

TYPE

廣告類別

USP

獨特的銷售主張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HORIZONTAL

橫向市場?流量平台什麼的

VERTICAL

垂直市場? 是產品/OFFER/服務關注的一個特定區域,例如:約會網站?自動保險?商業機會?遊戲?太陽能?零售等?

VSL

視頻銷售信 (VIDEO SALES LETTER)

WYSIWYG

所見即所得(一種設計軟體,其中大部分設計都是視覺&>編碼輸出)? (WHAT YOU SEE IS WHAT YOU
GET)


其實沒有非常嚴格的定義,不同的網路廣告公司,具體含義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比如:

CPC,雖然表面意思是「按點擊付費」,但是對於「點擊」,不同公司的廣告產品可能差別巨大。

CPA,表面意思是「按引導效果付費」,「效果」的定義,可能是註冊,可能是成交,可能是展現等……

CPM,@張誠陽已經解釋的很清楚了。


哈哈,看來我又可以舊文重貼了~

我就轉網上一篇很流行的帖子吧,希望能幫到答主:

原標題: App推廣裝逼辭彙大全

崗位職責篇:

1、CP:不同於娛樂界的胡歌霍建華這種搭檔CP,在App推廣領域對應,CP是指每個App對應的開發商,意思是App的推廣人員。

2、PM:產品經理,對就是互聯網公司最危險的那個崗位,經常有段子說被技術和運營聯合暴打。

3、UI:在創業公司,也有的被叫成美工,或者P圖的,但是他們不會這麼理解,每一個P圖的心裡都是住著一個偉大的設計師的 ,也會和你App推廣經常打交道的,會被蠢死。

4、UED:用戶體驗設計,比較裝逼的崗位,就是前段時間百度用戶體驗總監演講被喊太low被開除的崗位。包括交互設計師、視 覺設計師、用戶體驗設計師,用戶界面設計師。

5、Operation Manager:運營經理,和你所屬的App推廣最為接近的崗位,建議:抱團取暖。

App推廣中常用名詞篇:

1、CPD:兩種叫法,1:(Cost per day) 按天計費的廣告合作方式,某某廣告位一天費用價錢。2,:(Cost per Download) 按下載付費,根據實際下載量收費。

2、CPM:(Cost Per Mille) 按應用廣告的千次展示計費千人成本=廣告成本 x 1000 / 點擊量。

3、CPC:(Cost Per Click) 按應用廣告的點擊計費。

4、CPA:(Cost Per Action) 按用戶行為計費,指按照激活/註冊計費。

5、CPS:(Cost Per Sale) 按銷售額付費,是指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告刊登金額。即根據每個訂單/每次交易來收費的 方式。用戶每成功達成一筆交易,銷售可獲得傭金。

6、CPT:(Cost Per Time)按時長計費投放廣告,廣告主選擇廣告位和投放時間,費用與廣告點擊量無關。

7、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應用商店優化,提升App在應用商店的搜索排名、榜單排名等技術手段。

8、SEO:(SearchEngineOptimization)搜索引擎優化,主要是針對PC站。

9、SEM:(Search Engine Marketing)搜索引擎營銷。

10、ASM:(App Store Serach Marketing)蘋果應用商店搜索競價廣告市場。

11、DAU (Daily Active User) 即日活躍用戶數量,統計的是一日之內,登錄或使用過某個應用的用戶數(去除重複登錄的用戶 )。

12、WAU (Weekly Active User) 即周活躍用戶數量,是指在一周之內登錄或使用該應用的用戶數量。

13、MAU(Monthly Active Users)即月活躍用戶數,指的是在一個月中至少使用過一次該應用的獨立用戶數量。

14、UV(Unique Vister)獨立訪客。

15、PV(page view)頁面瀏覽的總次數。

16、ROI(Return On Investment)投資報酬率。

17、APK:安卓市場安裝包。

18、IPA:iOS系統下安裝包。

19、SDK:即軟體開發工具包, SDK是渠道提供的、集成了App軟體所有功能模塊,這個功能模塊CP必須要植入到自己的app里,接 入SDK後CP和渠道都要對SDK包進行測試,測試通過才能上線。

20、IDFA:IOS系統中廣告標示符,可用來檢測換量、推廣等活動效果。

21、首發:分為獨家首發和聯合首發,獨家首發是指App新版本第一個選擇的分發渠道,期間只在指定的市場進行新版本發布,其 他渠道的發布時間至少須晚於首發市場24小時。聯合首發是指在多個應用市場同步進行新版本發布。

22、換量:App推廣的一種方式,通俗一點就是置換資源、抱團取暖。

23、刷量:指推廣渠道通過技術手段或預裝的方式模擬自然用戶的應用激活或註冊、留存等行為,以產生虛假推廣流量的行為。

24、刷榜:廣告公司通過技術手段操作提升AppStore總榜單(分類榜單)排名的行為。

25、扣量:量沒給夠,廣告商在推廣中,實際有效推廣量基礎上扣除一定比例的常見行為。

26、專題:是指應用市場的定期/不定期的活動,多數應用市場都有專題推薦,對CP來說是一個很好的免費推廣資源,可以到對應 的開發者後台或者開發者論壇去申請。

27、抓包:一個市場的App安裝包被其他應用市場抓取,多數發生在版本首發期間,或者版本更新期間不同的市場相隔時間太長。

28、馬甲App:為了讓產品獲得更多的曝光,很多公司會採取用馬甲App從而在AppStore獲得更多關鍵詞覆蓋、榜單排名流量,其 特點是相似,目的是像主App導量。

29、熱搜詞:是指AppStore搜索頁面的提示搜索詞語,也會帶來一定的下載(轉化)。

30、鎖榜:AppStore榜單長時間(超過5個小時)不更新。

31、加速審核:主要是針對 AppStore 提交時的加速上線操作,目前市場上所有自稱「官方代理」,都是坑!沒有一家公司是蘋 果公司的代理商。

32、積分牆:移動廣告平台提供給CP的用戶激勵型下載註冊平台,有下載試玩App拿積分形式,也有下載試玩直接。金形式,目前 主流的玩法就是配合ASO的工作原理。

33、PPC :(Pay-per-Click)是根據點擊廣告或者電子郵件信息的用戶數量來付費的定價模式。

34、PPS :(Pay-per-Sale)根據網路廣告所產生的直接銷售數量而付費的定價模式 。

35、PPL :(Pay-per-Lead)根據每次通過網路廣告產生的引導付費的定價模式。例如,廣告客戶為訪問者點擊廣告完成了在線表 單而向廣告服務商付費。

36、AdWords :Google的關鍵詞競價廣告。

37、Banner :橫幅廣告

38、Button :圖標廣告

39、PR推廣 :軟文推廣

40、Banner Ad :(橫幅廣告)網頁頂部、底部或者側邊的廣告展示位置;

41、DSP展示廣告 :是Demand-Side Platform的縮寫,即需求方平台,常見的有有道DSP、多盟DSP、力美DSP、Imobi、Admob、聚 效等。

42、超級App:超級APP,是指那些擁有龐大的用戶數,成為用戶手機上的「裝機必備」的基礎應用,例如WiFi萬能鑰匙。

其它關鍵名詞:

1、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 微博、微信有話語權的人。這些人在一些行業可能是專業的,或者非常有經驗 的,所以他們的話通常都能夠讓他的粉絲信服。

2、ARPU :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戶平均收入,衡量公司業務收入的指標。

3、CR :(Conversion Rate)是指訪問某一網站訪客中,轉化的訪客佔全部訪客的比例。

4、跳出率 :(Bounce Rate)跳出率是指瀏覽了一個頁面就離開的用戶佔一組頁面或一個頁面訪問次數的百分比。

5、UGC (User Generated Content),也就是用戶生成內容的意思。

6、PGC(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專家創造內容,名人創造的內容。

7、LBS基於位置的服務,在地理信息系統平台的支持下,為用戶提供相應服務的一種增值業務。

8、SNS(Social NetworkingServices)指個人之間的關係網路,即社交網站(SNS網站)國內流行的SNS有知乎、校內、開心網等 。

9、TMT :數字新媒體(Technology,Media,Telecom)產業。TMT是電信、媒體和科技三個英文單詞的縮寫的第一個字頭,整合 在一起。

10、SPAM :搜索引擎營銷中所說的SPAM是專門針對那些欺騙搜索引擎的信息。

11、CMS :(Content Management System)內容管理系統,如果你想快速搭建一個像知乎一樣的社區,你就可以去買一個域名、 租個空間,然後找一套開源CMS程序。

最後容我打個小廣告,要做推廣做效果就找薪客廣告營銷平台啦~


專業的回答都有了,來個老司機版的,看一遍立馬能記住!!!!

正文:

在付費廣告中,到底什麼是CPC、CPM、CPA、CPL、CPS、CPR?

很多剛入行的小夥伴,總是分不清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付費廣告的計費模式,今天就通過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給大家分析整理清楚!

列子:

你出差,住酒店

1、傍晚住酒店,想看看都能提供什麼服務,於是想收集一些小卡片:叫做精準廣告投放(平台、時間、人群);

2、你遠遠的看到了卡片:叫做CPM(曝光);

3、你感興趣,走過來撿起了卡片:叫做CPC(點擊);

重點來了

4、你來回翻看著卡片,最終沒能忍住誘惑,撥打了卡片上的電話:叫做CPA(行為);

5、電話撥通之前你還很忐忑,隨著對方的一句「您好先生,需要什麼服務嗎」你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底線,叫來了服務:這叫CPS(成交);

6、你enjoy在服務中,突然想起隔壁住了同行的好朋友老王,正所謂苟富貴勿相忘,這麼好的事情一定要推薦給他:這就叫CPL(潛在意向);

7、而你為了記錄這美好的一刻,用相機錄下了整個過程,文件保留著日後回味,就叫做CPD(下載);

8、在服務結束後,你心情愉悅,並且填寫了問卷為此次服務,打了滿分(CPR)。

我們整理一下:

CPC:click,按照點擊計費;

CPM:mille,按照曝光計費;

CPA:action,按照行為計費(行為包含表單提交/電話撥打等等);

CPS:sale,按照成交計費(購買、付費);

CPL:lead,按照廣告點擊引導用戶達到服務商指定網頁的潛在客戶數量計費;

CPD:download,按照下載計費;

CPR:response,按照用戶的回應數量計費;

好了,如果到這裡還沒弄清楚,那麼,就趁著周末,去住個酒店吧!

  • 個人交流微信:maner2333
  • 請備註:知乎


前面有人答的很專業了,我再補充一下,使其系統化一下

答案不定期修改,使其完善

首先要知道網路廣告的投放是怎麼投放的

網路廣告的投放方式(計價付費)

做法:

第一步:選擇合適的網站進行投放——分析目標消費群體和網站目標受眾是否一致

第二步:進行具體的廣告形式的選擇和廣告的排期選擇——根據企業不同的營銷目標和活動類型

第三步:廣告效果的衡量

CPC CPM CPA CPR CPP都是一些指標用來衡量廣告效果的

【CPC每點擊成本】

以每點擊一次計費。是宣傳網站站點的最優方式

缺點:讓很多經營廣告的網站覺得不公平。為什麼?因為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於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網站白忙活了

【CPM每千人成本】

理論上:網上廣告收費最科學的辦法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廣告來收費。

現在按訪問人次收費已經成為網路廣告的慣例

廣告投放過程中,聽到或者看到某廣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擔到多少廣告成本。

網上廣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固定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

【CPA每行動成本】

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訂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

廣告主為規避廣告費用風險,只有當網路用戶點擊旗幟廣告,鏈接廣告主網頁後,才按點擊次數付給廣告站點費用

CPA的計價方式對於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

這個前面高票答案已經寫的很詳細全面了

另外補充兩個:

【CPR每回應成本】

以瀏覽者的每一個回應計費。

特點:體現了網路廣告「及時反應,直接互動,準確記錄的特點「

缺點:得到廣告費的機會比CPC還要渺茫

【CPP每購買成本】

廣告主為規避廣告風險,只有在網路用戶點擊旗幟廣告並進行在線交易後,才按銷售筆數付給廣告站點費用

另外還有一些計價方式,如包月方式,即按照「一個月多少錢」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

CPL:以收集潛在客戶名單多少來收費

CPS: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告刊登金額

總結下:

CPM和包月方式對網站有利,而CPC,CPA,CPR,CPP則對廣告主有利。

目前比較流行的計價方式是CPM和CPC,最為流行的則為CPM


簡單點兒


cpc: 你投放的廣告,我有點擊操作了你才需要付錢,光看到不收錢。這種打的是轉化牌,一般電商遊戲類喜歡,同時投放平台不太喜歡,至少不希望做承諾。

cpa: 沒接觸過這種方式

cpm: 千人爆光成本,你投放一個廣告,我加上其他人要看它1000次你才給錢,這種是視頻廣告中最核心的廣告形式,大家現在看到的在線視頻前面15秒30秒60秒的廣告,就是用這種計費模式。

cpd: 門戶類網站最常用廣告投放模式,你每次看新聞旁邊看到的圖片類廣告居多,按天收費。


通俗講就是

cpc: 投放的廣告按點擊收費,有人點擊才付錢,光看不收錢。一般電商遊戲類喜歡這種廣告模式,但是投放平台不是很喜歡這種模式

cpa: 也就是按效果收費,可能以註冊量、成交量等作為指標。觀看觀點擊,沒有達到硬性指標量也是沒錢的

cpm: 按千次展示PV收費,


計費方式不同,滿足不同層級的營銷需求。

cpc:按點擊計費。百度競價排名、淘寶直通車都是這種方式

cpa:沒實際接觸過。請參考 http://baike.baidu.com/view/335108.htm

cpm:按千次pv計費


一個網路媒體(網站)會包含有數十個甚至成千上萬個頁面,網路廣告所投放的位置和價格 就牽涉到特定的頁面以及瀏覽人數的多寡。這好比平面媒體(如報紙)的「版位」、「發行 量」,或者電波媒體(如電視)的「時段」、「收視率」的概念。
  1.CPM(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 Impressions) 每千人成本
  網上廣告收費最科學的辦法是按照有多少人看到你的廣告來收費。按訪問人次收費已經成為網路廣告的慣例。CPM(千人成本)指的是廣告投放過程中,聽到或者看到某廣告的每一人平 均分擔到多少廣告成本。傳統媒介多採用這種計價方式。在網上廣告,CPM取決於「印象」尺度,通常理解為一個人的眼睛在一段固定的時間內注視一個廣告的次數。比如說一個廣告 橫幅的單價是1元/CPM的話,意味著每一千個人次看到這個Ban-ner的話就收1元,如此類推 ,10,000人次訪問的主頁就是10元。
  至於每CPM的收費究竟是多少,要根據以主頁的熱門程度(即瀏覽人數)劃分價格等級,采 取固定費率。國際慣例是每CPM收費從5美元至200美元不等。

2.CPC(Cost Per Click;Cost Per Thousand Click-Through) 每點擊成本
  以每點擊一次計費。這樣的方法加上點擊率限制可以〖WX)〗加強作弊的難度,而且是宣傳網站站點的最優方式。但是,此類方法就有不少經營廣告的網站覺得不公平,比如,雖然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於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網站成 了白忙活。有很多網站不願意做這樣的廣告,據說,是因為傳統媒體從來都沒有這樣干過。

3.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
  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 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於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 價方式要大得多。  廣告主為規避廣告費用風險,只有當網路用戶點擊旗幟廣告,鏈接廣告主網頁後,才按點擊 次數付給廣告站點費用。
  4.CPR(Cost Per Response) 每回應成本
  以瀏覽者的每一個回應計費。這種廣告計費充分體現了網路廣告「及時反應、直接互動、准 確記錄」的特點,但是,這個顯然是屬於輔助銷售的廣告模式,對於那些實際只要亮出名字 就已經有一半滿足的品牌廣告要求,大概所有的網站都會給予拒絕,因為得到廣告費的機會 比CPC還要渺茫。
  5.CPP(Cost Per Purchase) 每購買成本
  廣告主為規避廣告費用風險,只有在網路用戶點擊旗幟廣告並進行在線交易後,才按銷售筆 數付給廣告站點費用。
  無論是CPA還是CPP,廣告主都要求發生目標消費者的「點擊」,甚至進一步形成購買,才予 付費:CPM則只要求發生「目擊」(或稱「展露」、「印象」),就產生廣告付費。
  6.包月方式
  很多國內的網站是按照「一個月多少錢」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的,這對客戶和網站都不 公平,無法保障廣告客戶的利益。雖然國際上一般通用的網路廣告收費模式是CPM(千人印象 成本)和CPC(千人點擊成本),但在我國,一個時期以來的網路廣告收費模式始終含糊不清, 網路廣告商們各自為政,有的使用CPM和CPC計費,有的乾脆採用包月的形式,不管效果好壞 ,不管訪問量有多少,一律一個價。儘管現在很多大的站點多已採用CPM和CPC計費,但很多 中小站點依然使用包月制。

7.PFP(Pay-For-Performance) 按業績付費
  著名市場研究機構福萊斯特(Forrerster)研究公司最近公布的一項研究報告稱,在今後4年 之內,萬維網將從目前的廣告收費模式——即根據每千次閃現(impression)收費——CPM(這 亦是大多數非在線媒體均所採用的模式)變為按業績收費(pay-for-performance)的模式。
  雖然根據該公司研究人員的預測,未來5年網上廣告將呈**性增長,從1999年的28億美元 猛增至2004年的220億美元,但是經營模式的轉變意味著盈利將成為網路廣告發布商關心的 首要問題。
  福萊斯特公司高級分析師尼爾說:「互聯網廣告的一大特點是,它是以業績為基礎的。對發 布商來說,如果瀏覽者不採取任何實質性的購買行動,就不可能獲利。」丘比特公司分析師 格拉克說,基於業績的定價計費基準有點擊次數、銷售業績、導航情況等等,不管是哪種, 可以肯定的是這種計價模式將得到廣泛的採用。

雖然基於業績的廣告模式受到廣泛歡迎,但並不意味著CPM模式已經過時。相反,如果廠家 堅持這樣做,那麼受到損失的只會是它自已。一位資深分析家就指出,假如商家在談判中不 能靈活處理,而堅持採取業績模式,它將失去很多合作的機會,因為目前許多網站並不接受 這種模式。
  8.其他計價方式
 某些廣告主在進行特殊營銷專案時,會提出以下方法個別議價:
  (1)CPL(Cost Per Leads):以搜集潛在客戶名單多少來收費;
  (2)CPS(Cost Per Sales):以實際銷售產品數量來換算廣告刊登金額。
  

總之,網路廣告本身固然有自己的特點,但是玩弄一些花哨名詞解決不了實際問題,一個網站要具備有廣告價值,都是有著一定的發展歷史,那麼,在目標市場決策以後挑選不同的內容網站,進而考察其歷史流量進行估算,這樣,就可以概算廣告在一定期限內的價格,在這個基礎上,或者根據不同性質廣告,可以把CPC、CPR、CPA這些東西當作為加權,如此而已 。
  相比而言,CPM和包月方式對網站有利,而CPC、CPA、CPR、CPP或PFP則對廣告主有利。目前 比較流行的計價方式是CPM和CPC,最為流行的則為CPM。


這幾種網路廣告界常見的定價形式(以下選用移動互聯網廣告案例說明):

1,CPC(Cost Per Click),每點擊成本,最常見的一種廣告形式,按每次點擊付費的廣告。關鍵詞競價、信息流廣告多數採用此種效果計費模式。

*360搜索-CPC

*小米搜索-信息流-CPC

*vivo瀏覽器(含信息流)各類CPC資源

2,CPA(Cost Per Action),每行動成本,按照安裝、註冊、下單等行為(Action)作為指標來計費。在此種計費模式里,國內安卓市場常用「安裝」這行為作為成本評定標準。

*應用寶首頁、遊戲首頁、軟體首頁—CPA

*應用寶全場景下載推薦——CPA

3,CPM(Cost Per Mille),每千人成本,以展示、送達1000人或"家庭"的成本計算單位,即是廣告投放過程中,每1000人看到你的廣告需要支付的費用。

*小米非標資源-CPM

開屏資源

開屏資源

廣告投放市場以CPM、CPC、CPA計費模式為主。作為廣告主,在進行廣告投放時,應注重廣告平台的流量、資源等因素,再結合自身的產品特性來指定針對性投放策略。


關於這個問題,我綜合用個圖來清晰的說明一下吧,具體見下圖,供參考:


在付費廣告中,到底什麼是CPC、CPM、CPA、CPL、CPS、CPR?

很多剛入行的小夥伴,總是分不清目前市場上主流的付費廣告的計費模式,今天狂人就通過一個淺顯易懂的例子,給大家分析整理清楚!

你出差,住酒店

1、傍晚住酒店,想看看都能提供什麼服務,於是想收集一些小卡片:叫做精準廣告投放(平台、時間、人群);

2、你遠遠的看到了卡片:叫做CPM(曝光);

3、你感興趣,走過來撿起了卡片:叫做CPC(點擊);

重點來了

4、你來回翻看著卡片,最終沒能忍住誘惑,撥打了卡片上的電話:叫做CPA(行為);

5、電話撥通之前你還很忐忑,隨著對方的一句「您好先生,需要什麼服務嗎」你徹底放棄了自己的底線,叫來了服務:這叫CPS(成交);

6、你enjoy在服務中,突然想起隔壁住了同行的好朋友老王,正所謂苟富貴勿相忘,這麼好的事情一定要推薦給他:這就叫CPL(潛在意向);

7、而你為了記錄這美好的一刻,用相機錄下了整個過程,文件保留著日後回味,就叫做CPD(下載);

8、在服務結束後,你心情愉悅,並且填寫了問卷為此次服務,打了滿分(CPR)。

我們整理一下:

CPC:click,按照點擊計費;

CPM:mille,按照曝光計費;

CPA:action,按照行為計費(行為包含表單提交/電話撥打等等);

CPS:sale,按照成交計費(購買、付費);

CPL:lead,按照廣告點擊引導用戶達到服務商指定網頁的潛在客戶數量計費;

CPD:download,按照下載計費;

CPR:response,按照用戶的回應數量計費;

好了,如果到這裡還沒弄清楚,那麼,就找個周末,去住個酒店吧!


一點拙見:


CPM : (Cost Per Mille),每千人成本, 比如每千人50元, 就是我把你的廣告放在我的平台上(如UC頭條),只要有1000人刷UC頭條的時候,不管他們是否注意到,只要你的廣告出現在這1000人的屏幕上,就算有1000次曝光,你就得給50,有2000,你就得給兩千,一次類推

CPC:(Cost Per Click),每點擊成本,如果是3元,只要有人點擊一次,就要給3元,兩次6元,這樣類推。

CPA:(Cost Per Action)每次行動成本,你投這個廣告為了拉粉絲還是為了成交,如果是為了成交,由這個廣告跳到你的商店成交一次,才算。這個一般比較貴。


最近因為工作上沒接觸的內容,還真是學會了很多新知識。


推薦閱讀:

即將畢業的廣告學專業學生,怎麼規劃自己的職業生涯?
在線展示廣告點擊率預估中有什麼神奇的god feature?
互聯網廣告的發布者的eCPM和廣告填充率是由什麼決定的?
做互聯網廣告平台產品,去哪裡能找到比較好的參考?
信息流廣告是什麼意思?

TAG:廣告 | 互聯網廣告 | 移動互聯網廣告 | 計算機網路 | CPC廣告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