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是否阻礙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先看數據:

美國現在農業人口 2%,產值 2%;工業人口18%,產值23%;服務業人口80%,產值75%。

中國現在農業人口34%,產值10%;工業人口30%,產值47%;服務業人口36%,產值43%。

中國每個農民創造的農產品價值是英國的10%,美國的8%。

再說結論:

中國農業的根本問題不在於農業,而在於工業和服務業發展得太慢,城市化還沒有完成,所以無法吸納足夠的農民。結果就是:農民人數太多,對資本的擠出效應非常明顯,能用人乾的事,為什麼要用機械?

所以,無論採取何種農業制度,農業機械化都不可能取得大發展。


你是說單幹,呵呵呵,

毛澤東時代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道路對今天的啟示

作者:[山水雲間](2006-08-13)

新中國的農業機械化事業,是從50年代初期的白手起家的,黨和政府把實現農業機械化作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的一個重要戰略目標,投入了大量的人財物力,走出了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機械化道路。從興辦國營機械化農場到全中國所有農村人民公社成立拖拉機站開始,經過60、70年代的快速發展,不斷探索,不斷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建立了農機管理、學校、鑒定、維修、推廣、供油等管理服務網路,形成了比較完善的農業機械化支持保障體系。但在1980年代初期農村推廣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一些人產生了農村不太需要機械化的錯誤觀念,使得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這段時期陷入低谷。進入新世紀以後,隨著農業市場化的推進,我國農業機械化又進入到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

舊中國的農機工業可以說是一張白紙。1949年新中國建立以後,逐步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包括動力機械、耕作機械、運輸機械、收穫機械、水力機械、林業機械、飼料機械、場上作業機械、農副產品加工機械和農機零配件製造等行業的農機工業體系,能夠生產拖拉機、聯合收割機、播種機、農用運輸車、水泵等各種農機產品。

建國初期,人民政府廣為發展新式畜力農具,如步犁、耘鋤、播種機、收割機和水車等。洛陽第一拖拉機製造廠是1959年建成投產的,我國第一台拖拉機就誕生在當時新建的第一拖拉機製造廠。

在五、六和七十年代,一拖生產的拖拉機完成了中國機耕地60%的耕作,為中國人解決吃飯問題作出了貢獻。1950年代後期,中國開始建立拖拉機及其配套農機具製造工業。當我們說起人民幣上的「女拖拉機手生產圖」,年紀大的讀者一定會有印象,那是1962年4月我國發行的一套面值為一元人民幣上的圖案。

1956年,中國首先在水稻秧苗的分秧原理方面取得突破,人力和機動水稻插秧機在60年代中期相繼定型投產。1965年開始生產自走式全喂入穀物聯合收穫機,並從1958年起研製半喂入型水稻聯合收穫機,到1970年代中期有十幾種產品定型,少數機型進行小批生產。1972年創製成功的船式拖拉機(機耕船),為我國南方水田特別是常年積水的漚田地區提供了多種用途的牽引動力。到1984年底,全國(除台灣省外)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達到85.4萬台,小型和手扶拖拉機達到 329.8萬台,農業用汽車達到35萬輛,農用排灌動力機械達到615萬台,農用水泵達到515.7萬台,大、中型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達到 123.5萬部,小型和手扶拖拉機配套農機具達到 291.8萬部,穀物聯合收穫機達到35861台,飼料粉碎機達到113.9萬台,磨面機、碾米機、軋花機和榨油機共 388.1萬台,農用動力總功率達1.95×108 千瓦。1984年,機耕面積達5.24億畝,佔耕地面積的39%。機電灌溉面積達3.76億畝,占灌溉面積的56.4%。

如同許多國企一樣,我國農業機械有過輝煌的歷史。如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從1955年建廠到70年代末的傳統計劃經濟時代,15年間,企業創造的利潤相當於國家投資的6倍,所產銷的拖拉機佔全國拖拉機保有量的45%。 從1980年到90年代初,農村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聯產承包責任制以後,由於一拖建廠之初,產品是清一色從蘇聯引進的適合大規模土地開發的大型拖拉機,農村生產方式的變化,促使一拖轉向發展小片土地開發的拖拉機,而且不得已開始生產汽車、油泵等產品結構調整性嘗試。 進入90年代以來,我國經濟經歷了或冷或熱的演變過程,農機工業普遍出現了虧損。

還有的農機生產廠盲目合作出現的問題也不少,佳木斯聯合收割機廠是全國唯一能生產大型聯合收割機的企業,其產品佔據國內市場的95%。1997年它的優質資產與美國一公司合資,7年後被美國公司全部收購。從此,中國大型農業機械領域的技術平台瓦解,農業大國中國的大型聯合收割機市場被美國公司壟斷。但是在今天,據說大部分的農業機械生產企業仍然銳意進取,全面改革,並取得了積極成果,但總體上仍然沒有度過困難期。

1980年代以後,中國的農業機械化是在無目標,無計劃的狀態下自流發展的,也可以說是在市場機制下運行的。雖然發展較快,經營效益也提高了,但是出現了盲目性的趨勢,出現了微觀和宏觀、前方和後方、當前和長遠等方面的不協調現象,出現了思想上的混亂,步調不一,後勁不足,農機投入大而利用率低。我們應該總結經驗教訓,改進工作。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在實行市場經濟的機制下,國家應有今切合實際的階段性發展目標,防止盲目性,並且確定綜合協調機構,有效地進行宏觀調控,以推動和保證中國的農業機械化健康發展。

在我國農業和農業機械化工作中起著重大指導作用、最經典的思想,就是1959年4月29日毛澤東在《黨內通訊》中提出的「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論斷。它既強調了機械化對農業發展具有根本性質的重大意義,又說明它不是農業的唯一出路,不是發展農業的全部措施,更不是某一時期的農業政策和手段。它和其他科學定律一樣,用簡潔概括的文字或符號來表達某一事物的本質規律。

毛主席對農業機械化問題的決策指示和理論論述很多,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早在1937年,他在《矛盾論》中就指出:「不同質的矛盾,只有用不同質的方法才能解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工人階級和農民階級的矛盾,用農業集體化和農業機械化的方法去解決。」

1955年在《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中指出:「中國只有在社會經濟制度方面徹底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造,又在技術方面,在一切能夠使用機器操作的部門和地方,統統使用機器操作,才能使社會經濟面貌全部改觀。』「估計在全國範圍內基本上完成農業方面的技術改革,大概需要四五個五年計劃,即20年至25年時間。全黨必須為實現這個偉大任務而奮鬥。」

1958年3月,中共中央成都會議提出了《關於農業機械化問題的意見》,其中指出:「會議完全同意毛主席關於農具改革運動的指示,……經過這個運動逐步過渡到半機械化和機械化。」還提出了「三個為主」的方針,即農業機器應以小型為主,農業機械的製造一般應以地方為主,實現農業機械化主要靠農業合作社自己的力量。

1959年4月,毛主席在《黨內通訊》中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的論斷。並指出,「每省每地每縣都要設一個農具研究所」,還要求「四年以內小解決,七年以內中解決,十年以內大解決」。

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毛主席提議成立農業機械部,並說,找不到部長由他來兼任。1959年10月31日,毛主席對《河北省吳橋縣王謙寺人民公社養豬經驗》一文給新華社的批語中說:「用機械裝備農業,是農,林,牧三結合大發展的決定性條件。」

1962年,在毛主席親自主持的八屆十中全會上,確定「我們黨在農業問題的根本路線是,第一步實現農業集體化,第二步是在農業集體化基礎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和電氣化。」

1966年2月,,毛主席在給玉任重的信中說∶「農業機械化的問題,各省、市、區應當在自力更生的基礎上做出一個五年、七年、十年的計劃,從少數試點逐步擴大,用25年時間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並說,「目前是抓緊從今年起的十五年,已經過去十年了,這十年我們抓的不太好。」

根據毛主席的指示,在湖北召開了第,一次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布署到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任務。此後,又於1971年8月和1978年1月,先後召開了第二次和第三次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以加快實現農業機械化的進程。因此,在此期間,我國農業機械有較大增長,但是,由於各方面客觀條件的限制,1980年基本實現農業機械化的要求沒有實現。

毛主席一再強調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並作出一系列重要決策,其出發點是:解放和發展生產力的觀點,工農聯盟的觀點,國民經濟協調發展的觀點,改造社會的觀點。

客觀的說,六、七十年代發展農業機械化道路的成就非常顯著:一是提高了中國農業的機械化作業程度。粗略估算,農業(包括農林牧副漁)生產中,機電動力作功量已達到人、機、畜總作功量的50%以上。

二是促進了糧食和農林牧副漁業增產增收。全國糧食產量從1.1億噸增加到4.4億噸,在各種增產作用中農機化的作用釣佔1/4。對其他產品的增產也有相當的作用。在養雞業和水產養殖業上的增產作用非常顯著。

三是在農村中培訓和鍛煉了兩三千萬機械技術人才,推動了農村科技進步,為鄉鎮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人才和科技基礎。四是初步形成了農業現代化的基礎。1992年底全國農業機械保有量(原值)總值已達到1200億元,並且形成了一整套農機化事業管理體系,成為農業社會化服務的主要力量。

近年來,我國經濟發達地區的實踐證明,農業機械化是科技興糧的重要手段,只有通過機械化手段,才能提高勞動生產率、土地產出率,增強農業防災抗災能力,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的致富都離不開農業機械化。我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國家,農業在保障農產品供給、保證食品安全以及保持社會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期以來,我國政府積極致力於農業的發展。用佔世界7%的耕地,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在中國這樣一個一直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農業的發展奠定了國民經濟發展的基礎,實現農業現代化是極其必然的,也是必要的,在農業發展過程,作為勞動工具的革新與創造具有決定性意義。「依靠機械化手段來增強農業競爭力,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的觀點已被大多數農民所接受。

咱看看土耳其

土耳其農業機械化現狀及解決方案

 有數據顯示,全球人口對糧食的總需求量、對農機的依賴資金量為69730億元(FAOSTAT,2012)。

在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中,現代農業機械正在逐步替代原始的手工、機具和設施而應用於不同的農業經營中,通過季節性耕作、有效地利用投入品來改善農民生產方式,使其生產更具安全性和舒適性,提高土地和勞動的產出率,減少生產中帶來的損失。

農業機械化的實施,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如耕作、播種、除草、灌溉或收穫等作業環節的密集型操作,農機生產也越來越適應了各類耕作制度和種植模式,隨著農業機械各種技術廣泛使用,最終會實現農業生產的自動化。

土耳其農業機械化現狀及指標

土耳其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糧食可完全自給並出口的國家之一。目前,土耳其是靠近東非、北非最大的農業生產國和農產品出口國,有世界糧倉之稱。因此,其巨大的糧食生產地位,也成就了土耳其強大的農機製造國地位。

拖拉機和農用機具在某一國家的數量是農業機械化的一個指標。然而,這些數字在談及土地耕作時具有重大意義。

在農業耕作方面:2011年,土耳其拖拉機總數為112.5萬台,功率在50~70馬力之間的拖拉機42萬台,聯合收割機總數為1.4萬多台,其中4000多台的使用年限超過20年,導致收割損失率較高。犁具102.5萬鏵,氣動播種機2.7萬多台,穀物播種機11萬多台(TUIK,2012)。

土耳其農業機械化指標為56.25台拖拉機/1000公頃;2.42千瓦/公頃;17.78公頃/拖拉機。土耳其農業機械化指標均優於所有鄰國,但指標仍落後於隔海相望的希臘等發達國家。可以看出,馬爾馬拉海和愛琴海地區的農業機械化指標在全球是水平較高地區之一(Ozguven,2010)。

發達的食品、農業和畜牧業產業,支撐了當地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特別是擠奶機和灌溉設施,農機在當地具有較大需求。需求的快速提升,提高了10年來土耳其農業機械化的指標。

在農機製造業方面:目前,土耳其有13家拖拉機製造商和超過1000家農業機械製造商。土耳其拖拉機和農業機械設備出口在逐漸增加,並推動當地經濟發展。儘管具有強大的拖拉機製造能力,但小型農業機械製造商依舊較多。

目前,土耳其的農業機械行業的產品製造範圍主要有:農用拖拉機、單軸鋤地機、割草機、推土機和苗床機械設備;種子穴播機、播種機、育苗機和移栽機械設備;植物保護機、灌溉噴洒機具;收割機、收穫機、脫粒機、烘乾機、拋撒機、清洗機、分選機等加工機械;畜牧生產機械及其他機械。主要的出口產品有:拖拉機、收割機、脫粒機、家禽飼養機、飼料製作機和犁鏵等(Kose,2010)。

農業機械化問題及解決方案

農業機械化問題會因地區不同而異,但在土耳其主要的農業機械化問題是生產規模小、零散種植與養殖。因此,拖拉機和農業機械的選擇比較盲目,缺乏有效地選擇和正確地使用及拖拉機維修保養知識。

特點一:規模小,分散種植與養殖

這主要是限於農業住戶分散而致,解決該問題需要國家制定長期政策和必要的切實可行的法律法規。然而,適用的農業機械必須基於小規模農戶的立場去研發,而不是忽視他們,盲目追求大型化發展道路。

特點二:選擇不必要的拖拉機和農業機械

這會導致總成本在農業機械費用比占農業投入的費用偏高,農民須仔細籌劃農業機械投入。諮詢服務或計算機程序可能為選擇農業機械和拖拉機做出合理建議。土耳其農業部、食品和畜牧業部會提供該項的服務。

特點三:缺乏拖拉機和農業機械的有效、正確使用及維修的知識

這會造成能源和農業投入成本提高。農民應該接受農機生產商的培訓,有效、正確地使用、維護拖拉機和農業機械,控制流量、土壤分析、種子、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控制過度和不必要的農業投入,會讓環境得以改善和保護。

特點四:老舊收割機和拖拉機使用

使用過於老舊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不僅會有收穫損失,也會讓運營成本居高不下。根據一項研究表明,目前土耳其在用的有46%的聯合收割機比較老舊,要實現聯合收割機和拖拉機以舊換新,必須由政府來支持,不然機器的價格相對農民收入還顯得比較高。

特點五:果園機械缺乏

目前,果園生產還屬於勞動密集型產業。農業機械主要用在葡萄園的耕作和噴洒。現代果園要改變這種情況,其他作業環節也要實現機械化。農機製造商要根據農民的需求,生產其他果園機械。

土耳其農業政策未來的目標,可能是增加耕地規模化種植面積,在農業生產中減少人力和工作時間,降低生產成本,保護有限資源,這些必須是未來的發展目標(Evcim,2010)。

土耳其未來的農業機械化政策,不會是單純提高農業機械數量的使用來支撐增加農業產量和生產,而是要扶持農民購買那些有助於提高產量、降低消耗的農業機械。此外,還要注重環境保護控制系統,防止過多的農資投入,監控農機產量的過度性增長。

在看看德國

德國農機發展綜述:世界最大的農機出口國

 2010-05-20 15:38:56.0 慧聰機械工業網

內容摘要: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周邊與法國、瑞士、荷蘭等9個國家相鄰。德國的人口8220萬人,國土面積為35.7萬km2,耕地面積1730萬km2。德國處於涼爽的溫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平穩溫和是德國氣候的總體特徵。德國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總產值居世界前列,是歐盟最大的工業生產基地和市場;德國是外向型經濟,外貿額居世界首位,素有世界出口冠軍之稱,綜合國力雄厚,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超過2萬美元。德國不僅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而且也擁有高效的農業和很高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文件

德國位於歐洲中部,周邊與法國、瑞士、荷蘭等9個國家相鄰。德國的人口8220萬人,國土面積為35.7萬km2,耕地面積1730萬km2。

德國處於涼爽的溫帶,溫度大起大落的情況很少,降雨分布在一年四季,平穩溫和是德國氣候的總體特徵。德國工業高度發達,工業總產值居世界前列,是歐盟最大的工業生產基地和市場;德國是外向型經濟,外貿額居世界首位,素有世界出口冠軍之稱,綜合國力雄厚,國民生產總值僅次於美國和日本,人均國內生產總值也超過2萬美元。德國不僅是一個高度發達的工業國,而且也擁有高效的農業和很高的農業機械化水平。

發展史

20世紀70年代,德國基本實現了農業機械化。德國的農機工業很發達,每年的出口量約佔農業機械的50%,出口額佔西歐各國前列。農機產品製造水平高,農機企業對市場需求反映及時,適應能力強,因此在世界上佔有較高份額。

大型農機企業主要約翰·迪爾公司、凱斯·萬國公司、福特公司和麥賽·福格森公司等跨國公司,主要農機產品有:拖拉機系列、農業機械系列。德國道依茨聯合公司的發動機、拖拉機、農業機械;芬特公司的拖拉機、自走底盤、農業機械;克拉斯機器製造公司的聯合收割機均較有名。克拉斯機器製造公司為歐洲三大收割機公司之一,年產量2000多台。除穀物聯合收割機外,該公司的青飼收穫機、牧草撿拾壓捆機等也較有名。

除上述企業外,大型企業還有原東德的前進農機聯合企業。主要農機產品有E512、R514、E516、R517及E524系列穀物聯合收割機和青飼料聯合收割機系列;該企業還生產馬鈴薯聯合收割機、挖掘分離裝載機、各種擠奶設備、穀物與牧草種子清選分級與貯存機械,試驗室用種子分級機,磁選與風選機、烘乾設備等。

德國以機械製造聞名,更是農業機械生產製造大國。除了幾個農機巨頭外,德國擁有一大批中小農機企業,且大多經過近百年的歷史發展。而且,為了促進農機企業發展,不斷地提高產品質量,德國農業協會(TheGermanAgriculturalSociety)每年都組織用戶(主要是大的農場主)對農業機械生產企業進行綜合評比,其結果由德國農協向社會公布。

現狀

德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農機出口國,也是西歐最大的農機生產國和第二大消費國。德國農業機械製造業產值約佔全世界總產值的10%,在西歐國家中約佔1/4,產品出口率達74%。

07年,行業出口首次突破40億歐元,主要出口對象是法、俄、英、美等國家。從業人數超過3.3萬人,但員工超過20人的企業僅200餘家。2008年,德國農機銷售額為75億歐元,增幅達24%。德國農機產品以動力設備(拖拉機)為主,占農機業產值的近一半(47%),08年銷售額為35.4億歐元。三大拖拉機生產基地(曼海姆、馬克特奧伯多夫和勞伊根)去年共生產拖拉機6.55萬台,83%外銷,目的地主要是歐盟各國,少量銷往美國和東歐。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農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功率拖拉機逐漸成為主流。德國生產的拖拉機中,150馬力以上佔37%。除拖拉機外的其他農用機械銷售額為39.6億歐元,增長約30%。其中聯合收割機11.8億歐元,增長達52%,出口率85%。農業機械繼續朝複式作業和聯合作業方向發展,例如實現鬆土、施肥、播種一次性完成的機具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

2008年,德國本土的農機市場也取得了快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45.3億歐元,增幅23%。其中26.5億歐元來自進口。德國市場的拖拉機銷量為3.13萬台,平均功率140馬力。犁具、礦物施肥機、聯合收割機和脫粒機等市場也需求旺盛。

每兩年在漢諾威舉辦的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Agritechnica)已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農業技術展會之一。展會由德國農業協會(DLG)主辦,該協會還負責德國的農機質量檢測工作,在安全和性能上為產品把關。

現狀

德國已成為世界最大的農機出口國,也是西歐最大的農機生產國和第二大消費國。德國農業機械製造業產值約佔全世界總產值的10%,在西歐國家中約佔1/4,產品出口率達74%。07年,行業出口首次突破40億歐元,主要出口對象是法、俄、英、美等國家。從業人數超過3.3萬人,但員工超過20人的企業僅200餘家。

2008年,德國農機銷售額為75億歐元,增幅達24%。德國農機產品以動力設備(拖拉機)為主,占農機業產值的近一半(47%),08年銷售額為35.4億歐元。三大拖拉機生產基地(曼海姆、馬克特奧伯多夫和勞伊根)去年共生產拖拉機6.55萬台,83%外銷,目的地主要是歐盟各國,少量銷往美國和東歐。

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和農場規模的不斷擴大,大功率拖拉機逐漸成為主流。德國生產的拖拉機中,150馬力以上佔37%。除拖拉機外的其他農用機械銷售額為39.6億歐元,增長約30%。其中聯合收割機11.8億歐元,增長達52%,出口率85%。農業機械繼續朝複式作業和聯合作業方向發展,例如實現鬆土、施肥、播種一次性完成的機具越來越受到市場歡迎。

2008年,德國本土的農機市場也取得了快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45.3億歐元,增幅23%。其中26.5億歐元來自進口。德國市場的拖拉機銷量為3.13萬台,平均功率140馬力。犁具、礦物施肥機、聯合收割機和脫粒機等市場也需求旺盛。

每兩年在漢諾威舉辦的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Agritechnica)已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農業技術展會之一。展會由德國農業協會(DLG)主辦,該協會還負責德國的農機質量檢測工作,在安全和性能上為產品把關。

懂了誰是中國農業最大罪人了嗎?就是某幫!!!

中國農業機械化50年的發展歷程

來源中國農機論壇

(一)行政推動階段(1949-1980年)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在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下,農業機械作為重要農業生產資料,實行國家、集體投資,國家、集體所有,國家、集體經營,不允許個人所有的政策。農業機械的生產計劃由國家下達,產品由國家統一調撥,農機產品價格和農機化服務價格由國家統一制訂。國家通過行政命令和各種優惠政策,推動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這一階段可以分為三個時期。

1.開創時期(1949-1957年)

(1)增補舊式農具,推廣新式農具,發展提水機具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之初,全國農村缺少農具30%-40%。1950-1952年,全國發放農具貸款1萬億元(舊幣),增補農具5900萬件。

在大力增補舊式農具的同時,國家開始大量推廣效率高、輕便省力、耕作質量好的各種新式農具。1950年5月18日至6月26日,政務院在中南海舉辦了新式農具展覽,展品包括東北改良農具一套14件、蘇聯馬拉農具一套18件和華北馬拉農具21件,對新式農具的推廣和發展意義重大。

同年,國家著手在各地建立新式農具推廣站。到1957年,全國共設立新式農具推廣站591處,推廣新式畜力農具511萬部,其中雙輪雙鏵犁、新式步犁、水田犁、山地犁等367萬部,圓盤耙8.5萬部,釘齒耙3.7萬部,播種機6.4萬部,鎮壓器4.3萬部,收割機1.8萬台,脫粒機45.4萬部。

大量新式農具的推廣使用,使大部分地區,尤其是平原旱作地區農業生產工具落後的面貌有了初步改觀。

由於中國農業受旱澇災害威脅較大,國家決定優先發展農田排灌機械化。因為當時電力和石油供應不足,發展的主要品種是蒸汽機和煤氣機。據統計,1949年全國排灌動力機械保有量為7.2萬千瓦,1957年達到41.48萬千瓦,增長了4.7倍。其中電動機約佔17%,柴油機佔42%,煤氣機佔28%,蒸汽機佔9%,其它佔4%。

(2)創辦國營機械化農場

到1956年,全國建立了國營機械化農場730處,耕地1274萬公頃,擁有拖拉機4500台,拖拉機動力10.8萬千瓦,聯合收割機1400台,農用汽車1300輛,機引農具1.1萬台。

國營機械化農場使用各種較大型農業機械,除完成農場本身的農田作業外,還為附近農民代耕代種,對中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啟蒙和示範作用。國營機械化農場培養了大量的農機人才,在農業機械化生產計劃、機具的選型配套、農作物的機械栽培技術、機器的作業定額、維護保養等方面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3)試辦國營拖拉機站

1950年2月,我國的第一個拖拉機站在瀋陽市西郊成立。1952年秋,全國農業工作會議決定試辦國營拖拉機站。當年投資230億元(舊幣),建站11個,擁有拖拉機68台,聯合收割機4台,卡車3輛及各種犁、圓盤耙、釘齒耙和播種機等配套農具,為5個集體農莊、96個農業生產合作社、39個互助組、11個農場進行了機耕服務。到1957年底,全國國營拖拉機站達到352個,擁有拖拉機1.2萬標準台,當年完成機耕面積174.6萬公頃。

(4)創辦農機工業

1949-1957年,國家對農機工業投資3.24億元,建立了一批農機製造企業,從生產舊式農具、仿製國外新式農具開始,發展很快。到1957年,全國農機製造企業發展到276家,有職工12.3萬人,固定資產總值2.8億元,已經能夠生產五鏵犁、圓盤耙、播種機、穀物聯合收割機等15種農機具,並開始生產拖拉機。「一五」期間,農機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增長44.5%。

2.探索與調整時期(1958-1965年)

(1)提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

1955年,毛澤東在《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中指出:「中國只有在社會經濟制度方面徹底地完成社會主義改革,又在技術方面,在一切能夠使用機器操作的部門和地方,統統使用機器操作,才能使社會經濟面貌全部改觀」。4年後,毛澤東把他關於農業機械化的論述概括為:「農業的根本出路在於機械化。」

在這一時期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實踐中,探索形成了一整套指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方針政策,如先合作化後機械化,機械化和半機械化並舉,農業機械以小型為主,農業機械製造以地方工業為主,實現農業機械化以農業合作社自己的力量為主等。為了推進農業機械化,國家設立了統一管理農機製造、修理、科研的機構,基本形成了全國統一的農機化管理體制。

(2)大搞農具改革運動

1957年冬季開始,全國開展了轟轟烈烈的農具改革運動,一直延續到1961年,參加的人數以億計。截至1959年8月,全國創製與改制的各種農具超過2.1億件。農具改革運動促進了縣、社工業,特別是農機具修造業的發展。當時全國公社農機具製造修理廠共有86000多個,縣級廠2000多個。

(3)國營拖拉機站下放與重新收歸國營

為了解決國營拖拉機站在生產組織、經營管理上與農民集體經濟之間的矛盾,1958年,國家決定改變國營拖拉機站的經營體制,採取社有社營、國有社營、聯社經營與國社合營等不同形式,將國營拖拉機站下放。到1958年底,全國各地的拖拉機站,已將其71.2%的拖拉機和農機具下放給2200多個人民公社。

到1960年,各地的人民公社普遍有了自己經營管理的拖拉機站。但是,由於許多人民公社經濟基礎薄弱,缺乏管理大生產的經驗,管理人員文化和技術素質低,維修服務體系不健全,拖拉機和農機具損壞相當嚴重。1961年,「趴窩」、「帶病」和完好的幾乎各佔1/3,機具利用效率很低,多數機站發生虧損。

1962年,國家決定將拖拉機站重新收歸國營。到1962年底,全國拖拉機站系統的拖拉機只有4.9%實行社營。到1965年,國營拖拉機站已發展到1629個,擁有大中型拖拉機45885台,手扶拖拉機539台,機耕面積達到1558萬公頃。

(4)發展與調整農機工業

1958-1965年,國家對農機工業的投資達到21.73億元,比1949-1957年的投資額提高了5.7倍。國家有計劃地新建和改、擴建農機製造企業,組織縣、社鐵木業生產合作社聯營為規模較小的農具製造廠,第一拖拉機製造廠、天津拖拉機製造廠、江西拖拉機製造廠、鞍山紅旗拖拉機廠等一批農機製造骨幹企業陸續投產,農機工業蓬勃發展。到1960年,全國農機製造企業達到2624家,職工77.5萬人,為本階段的最高峰。

由於農機工業發展與當時農業農村經濟發展不夠協調,以及自然災害的影響,1961-1963年,國家採取關、停、並、轉等方式,對農機工業進行調整。到1963年,全國農機製造企業縮減到1301個,職工人數減少到32.5萬人,分別比1960年減少了50.42%和53.1%。在「二五」期間,農機工業總產值平均每年以22.8%的速度增長。三年調整期間,農機工業總產值平均年增長速度回落到10.6%。

(5)建立農機修配網

隨著拖拉機和其它農業機械保有量的大幅度增長,農業機械配件生產和修理成了一項十分迫切的任務。為此,國家開始建立農機修配網。國家首先幫助農業機械保有量較大的東北地區和河北、山東、河南等省把一些機械廠轉為農機修理廠,增加修理設備,形成修理網路。同時還投資新建了一批農機修配廠。

到1963年底,全國縣屬農機修配廠發展到846個,職工7.6萬人,金屬切削機床1.23萬台,分別比1958年增長了4倍、3.5倍和12.8倍。1960-1966年,國家對農機修理網共投資3.6億元,投放設備近8000台,農機修配網基本形成。

3. 高速發展時期(1966-1980年)

(1)提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奮鬥目標

1966年,國家提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奮鬥目標,並對實現這一目標做了規劃和部署。1966年4月、1971年8月、1978年1月先後召開3次全國農業機械化工作會議,採取一系列行政手段,動員全黨全國人民為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而奮鬥,形成了全國性的農機化運動。

1980年基本上實現農業機械化的目標是:農、林、牧、副、漁主要作業的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全國農用拖拉機達到80萬台左右,手扶拖拉機達到150萬台左右,排灌機械總動力達到4444萬千瓦,平均每公頃耕地化肥施用量達到600千克左右。

由於這個目標脫離了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最終沒能實現。

(2)增加投入,降低農機產品、農用柴油及農機化服務價格

為了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國家加大了投入力度。1966–1979年,國家投入農機事業費20億元,平均每年1.5億元;國家對全民所有制農機化事業單位的財政撥款由1953–1965年的24.4億元增加到1966–1980年的41.52億元;為鼓勵農村集體購置農業機械,從1966年開始,國家將「支援農村人民公社投資」主要用於農業機械,1975年以後,比例超過50%,每年有6?7億元;將農業貸款中的生產設備貸款,主要用於社隊購置農業機械和小水電設備,平均每年約9億元;發放農業機械專項長期無息貸款,

1978–1980年實際發放8億元。

為了減輕農村集體發展農業機械化的負擔,國家還採取了降低農機產品價格、修理價格、油料價格,對農機生產、維修企業實行價格補貼的措施。1966-1973年,農機產品降價5次,農用柴油降價3次。

(3)發展壯大農機工業,推進農機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通用化

1966-1980年,國家對農機工業的投資增加到46.61億元,重點擴建和提高現有企業,有計劃地新建農機製造、配件生產企業,基本上建成了農機製造、維修、配件生產大致適應,門類比較齊全的農機工業體系。1980年,全國農機生產企業達到1829家,職工70.76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103.7億元,固定資產原值達到85.26億元,形成了年產農用拖拉機13.85萬台、手扶拖拉機35萬台、聯合收割機6000台的能力。我國農業生產中需要的各種農業機械,基本上都能夠自己製造。

為提高農機工業的專業化程度,提高零件的互換性,降低生產成本,國家加強了農機產品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工作,統一了柴油機系列型譜和定型設計,2.2-8.82千瓦手扶拖拉機,14.7、29.4、36.75、40.43、44.1千瓦的輪式拖拉機和55.13千瓦、58.8千瓦履帶式拖拉機,都設計了標準化的系列產品。

(4)建立比較完善的農機化支持保障體系

國家增加對農機科研、鑒定、推廣、培訓、供應、維修等農機化支持保障系統的投資,形成了覆蓋全國、遍布城鄉、比較健全的農機化支持保障網路。到1980年底,全國各省、市(地)、縣均設有農機管理機構,建成縣以上農機(化)研究機構2113個,農機具試驗鑒定站46個,農機化中等專業學校134所,省、地農機校140所,1800多個縣建立了農機常設培訓班,農機公司2812個,每個縣都有了農機修造廠,50%的公社和20%的生產大隊建立了農機維修點,80%的公社建立了農機管理站。

(5)農業動力結構發生重大變化

1980年農用動力中,人∶畜(頭)∶機(千瓦)的比例,從1965年的100∶18∶4.6變為100∶16∶47,畜力相對減少了11%,機力增加了10倍以上。每萬公頃耕地擁有大、中型拖拉機75台,小型拖拉機189台,農用載重汽車13.5輛,灌溉動力機械570千瓦。機耕面積4200萬公頃,佔耕地面積的42.4%;機播面積1530萬公頃;機收面積435.4萬公頃,機械插秧面積19.6萬公頃,機電灌溉面積2533萬公頃.

(二)機制轉換階段(1981-1994年)

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市場在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逐漸增強,國家用於農業機械化的直接投入逐步減少,對農機工業的計劃管制日益放鬆,允許農民自主購買和使用農業機械,農業機械多種經營形式並存。

1. 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機械化

從我國耕作制度複雜、勞力眾多,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不高的實際出發,國家調整了農機化政策,提出了有步驟、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方針,提出在今後相當長的時期內,必須實行機械化、半機械化、手工工具並舉,人力、畜力、機電動力並用,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結合的原則,要求各地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推廣適宜技術和機具。主要政策有:允許農民個人或聯戶購買、經營農業機械;允許農業機械作為商品進入市場;農機化必須為發展農村經濟、農業生產和農民富裕服務;因地制宜,有步驟、有選擇地發展農業機械化;分類指導,重點突破;以經濟效益為中心,充分尊重和遵循商品經濟規律,讓農機化主要在市場的支配下運行;國家對農機生產和使用實行優惠;農機服務組織通過擴大經營增強自身的發展活力。

2. 允許農民自主購買、擁有和經營農業機械

農村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農業機械經營與使用分離,導致農機化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日益突出。1980年秋,安徽省霍丘縣6戶農民集資購買了兩台江淮50拖拉機和配套農具,辦起了第一個農民自主經營的拖拉機站,衝破了象拖拉機這樣的生產資料不允許個人經營的禁區,引起了社會的極大反響。

1983年,中共中央1號文件《當前農村經濟政策的若干問題》明確指出:「農民個人或聯戶購置農副產品加工機具、小型拖拉機和小型機動船,從事生產和運輸,對於發展農村商品生產,活躍農村經濟是有利的,應當允許;大中型拖拉機和汽車,在現階段原則上也不必禁止私人購置。」

農民由此獲得了自主購買、經營使用農業機械的權力,國家、集體、農民個人和聯合經營、合作經營等多種形式經營農業機械的局面開始出現。農民逐步成為農機化投資、經營的主體,代表著一個新的以民辦農業機械化為主要特徵的時期的到來。

到1994年,全國農民個體擁有大中型拖拉機48.7萬台,小型拖拉機793.7萬台,農用載重汽車58.7萬輛,農用排灌動力機械769.6萬台,機動脫粒機519.4萬台,農用水泵667萬台,分別占其總量的70.5%、97%、80.6%、77.7%、86.9%和77.8%。在1435.8億元農業機械原值中,農民擁有1134.6億元,比重超過79%。

3. 集體農機站、隊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

針對普遍存在的「吃大鍋飯」、職工生產積極性不高、經濟入不敷出、依靠集體補貼過日子的問題,80年代初,集體農機站、隊開始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一般有兩種方式:一是集體承包,方法是鄉(鎮)、村把拖拉機等農業機械承包給農機站、隊、組經營,農機站、隊、組每年向鄉(鎮)、村交納一定的提留和機械折舊費,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負盈虧。

在一些經濟水平比較高、鄉鎮企業發達、大部分勞動力已經轉入第二、三產業的地方,則採取農機隊集體承包農業機械和土地的方法,實際上是專業化的機農合一的農業隊。二是包機到人。一般是集體只規定承包期限和應交納的承包費,由承包人自主經營。

不少社、隊還規定承包人要完成集體分配的農田機耕任務,保證機具技術狀態完好,做到安全生產,叫作「一包錢,二包田,三包機況,四包安全」。這種形式由於農民基本上不需要數額較大的一次性投入,花錢不多,收入較高,因而發展很快。到1982年底,集體所有的拖拉機,實行承包經營的達到60%。

4. 形成「計劃+市場」的運作機制

1980年以後,國家對農機化的政策進行了逐步的調整,形成了農業機械化「計劃+市場」的運作機制。

一方面,國家繼續實行計劃經濟體制下一些支持農機化發展的行政、財政、金融政策。一是繼續對農機產品實行價格管制,保證農機產品以較低的價格供應農村。1987年農機工業平均利稅率僅為9.8%,比機械行業低3.1個百分點,比全國工業各部門的平均水平低12.1個百分點。二是繼續採取價外補貼、產銷倒掛補貼、減免稅收、調撥平價物資等手段,彌補農機企業的政策性虧損。三是繼續實行鼓勵使用農業機械的優惠政策,每年安排數百萬噸平價柴油供應農村,以降低農民使用農業機械的成本。

另一方面,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國家對農機工業的指令性計劃管理逐步弱化,優惠政策逐步取消,市場機制的作用日益加大。農機產品作為商品進入市場,銷售商根據市場需求採購農機產品,農民根據生產需要和收益預期自主選擇、自主投資、自主經營。

5. 拓寬農機服務範圍,改革農機管理工作

改革後的農業機械化的服務領域,從主要為種植業服務發展為面向農林牧副漁各業,以及農副產品加工、農村運輸等各個方面。農機經營者可以在政策法令許可的範圍內,行使自己的經營自主權,從事各項正當的經營活動。農機服務範圍的拓寬,提高了農機人員的收入,增強了農機化的活力。

農機管理部門也改變了過去對農機經營者管得過多過細,干預農機經營活動,確定收費標準等做法,轉到了保護農機經營自主權、搞好農機化服務體系建設、為農機經營者服務、安全生產管理等方面。1985年,農牧漁業部《關於加強農機化管理工作的意見》指出:「積極支持各種專業戶和合作經濟組織自主經營各種農業機械。有關部門在機具配件供應、油料分配、貸款、技術指導等方面應予以支持」。「任何單位和個人都不準以任何名義侵佔、平調和挪用農機經營單位和農機經營者的資金和固定資產,不得強行聯股分紅。」

各級農機管理部門把健全農機化服務網路作為重點工作來抓。許多地方把鄉農機管理站與農機站合併,改建為農機管理服務站,一手抓基層農機管理,一手搞農機修理、配件供應、技術培訓、技術指導等農機化服務工作,為農機經營者服務。1994年,全國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達到4.1萬個,鄉以下農機修理點18.1萬個,村農機管理服務隊16萬個,縣以下農機化生產服務組織28萬個。一些地方還出現了農機協會。

農機安全監理工作也取得很大進展。

1982年,國務院規定農牧漁業部負責拖拉機在田間、場院和鄉村道路上的安全管理,農機安全監理成為農機管理的一項重要任務。

到1994年,全國有29個省、直轄市、自治區和324個地(市)、2395個縣建立了農機安全監理專管機構,人員22471人。此外,不少鄉、村設立安全組織或農機監理員。1994年與1980年相比,拖拉機擁有量由193.04萬台發展到887.11萬台,增長了359.55%,但農機事故由40916次減少到9143次,傷亡人數由25753人減少到6583人。

6. 以發展小型農業機械為主,開發生產有中國特色的農機產品

農村實行家庭承包經營責任制後,農業機械化的外部環境發生變化。針對農民家庭經營規模小、投資能力有限的狀況,國家鼓勵農民購置小型農業機械,發展以小型農業機械為主的農業機械化,形成了以小型農業機械為主的格局。1994年與1980年相比,大中型拖拉機下降了7.2%,而小型拖拉機增長了336.5%。

農機生產企業面向市場需要,開發適合小生產規模、適合農村購買力、適合國情的農機產品,在聯合收割機、農用運輸機械、水稻移栽技術、移動式節水灌溉機械、化肥深施技術等方面取得進展,出現了一大批有中國特色的農機產品,深受農民歡迎。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以下幾種產品:

(1)農用運輸車。過去,由於載重汽車價格高,農民多用拖拉機搞運輸。1979年底,第一台農用三輪車在安徽省寧國柴油機廠誕生;1983年,農用四輪車分別在福建省龍馬農用車製造有限公司(現名)等三個企業誕生。這個既不同於汽車、也不同於拖拉機、發達國家沒有的產品,由於價格低廉,適應性好,深受農民青睞。1988年,根據實際需要,國家對農用運輸車的載重量和速度做了限制,進一步推動了農用運輸車行業的發展。1992年,農用運輸車行業產值、利潤超過了拖拉機行業;1993年,農用運輸車產量達到130萬輛,超過拖拉機產量,成為農機製造業的第一大行業。

(2)以新疆-2為代表的中型自走式聯合收割機。中國收穫機械總公司1986年開始研製,1993年投產的新疆-2聯合收割機,割幅2-3米,喂入量每秒2-3公斤,採用軸流橫向雙脫粒滾筒結構,積木式部件設計,轉彎半徑3米,脫粒性能優於國外產品,特別適宜我國單產高、作物收穫時比較潮濕、難脫粒的狀況,既可在大面積地塊收割,也可在幾分地的小地塊中作業,非常適合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後聯合收割機作業頻繁轉移、頻繁卸糧的特點,而價格只有國外產品的1/3-1/4,投入市場後特別搶手。

1998年新疆-2產量達到13000台,社會保有量突破5萬台,約佔全國聯合收割機總量的1/3。在近年參加跨區收穫小麥的聯合收割機中,新疆-2號佔2/3以上。目前我國生產類似產品企業數十家,中型自走式聯合收割機成為聯合收割機市場上的主打產品。

(3)以桂林-2為代表的背負式聯合收割機。針對聯合收割機利用率低的問題,80年代中期,桂林聯合收割機廠率先研製、生產了桂林-2背負式聯合收割機。以後,經過不斷開發,形成了與13.23-47.78千瓦拖拉機配套的系列產品,生產能力達到1.5萬台,社會保有量約4.5萬台。背負式聯合收割機是一種我國獨創的不自帶動力、與拖拉機配套使用的產品,價格低廉,一機多用,一般1-2年可收回成本,特別適合我國農民低購買力的狀況。目前,我國生產背負式聯合收割機的企業超過百家。

(4)小型移動式節水灌溉機械。小型移動式節水灌溉機械以社會保有量很大的小型拖拉機為動力,一般可以一次完成開溝、施水、播種、覆膜等作業,有的還可以同時施肥,功能較多,效率較高,在抗旱播種中發揮了較大作用。

(三)市場導向階段(1995年以後)

1994年,中國共產黨第十五次代表大會召開,提出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1994年7月1日,國家取消了農用平價柴油。至此,國家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出台的農機化優惠政策全部取消,農業機械化進入了以市場為導向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特徵是:在國家相應法規和政策措施的保護和引導下,農業機械化的市場化進程加速,農業機械化事業發展加快。

1. 以市場為導向,圍繞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目標,發展農業機械化

目前,從農機產品的生產、銷售到使用的各個環節,市場導向發揮著決定性的作用。

農機製造企業依據來自市場的供求信息,自主安排生產,確定價格,參與市場競爭。近幾年來,農機市場競爭十分激烈,小型拖拉機、農用運輸車價格大戰此起彼伏。目前,農機市場的競爭已從價格競爭向質量競爭、售後服務競爭發展。一些企業為了取得競爭優勢,千方百計提高產品質量,降低生產成本,建立自己的銷售網路和售後服務網路。競爭不但使一些農機產品的價格下降,使農民得到了實惠,而且還促進了企業之間的優化組合,形成了「一拖」、「常拖」等大型農機企業集團。

農機科研也走進了市場。農機科研單位面向農業生產、面向農村經濟發展、面向社會選擇科研課題,通過市場將科研成果轉讓給生產企業,縮短了科研與生產的距離,提高了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速度,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農機化服務的社會化、市場化進程更快。1995年以來,轟轟烈烈的聯合收割機跨區收穫小麥就是農機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的典型事例。跨區收穫按照市場規律,以追求收益最大化為目標,不但滿足了廣大農民對機收服務的需求,而且對減輕勞動強度、快播、快收,奪取農業大豐收發揮了重要作用,同時大幅度提高了聯合收割機的利用率,使聯合收割機從平均每年使用7--10天提高到近一個月,使經營聯合收割機成為一個收益較高的項目,提高了農機化的經濟效益,啟動了聯合收割機市場。

近幾年,聯合收割機跨區收穫小麥的規模不斷擴大。1997年,實行跨區作業的有11個省、5萬台聯合收割機,1998年擴大到19個省、7萬台聯合收割機。聯合收割機跨區收穫小麥的成功實踐,產生了良好的示範效應,帶動機耕、機播以及水稻收穫等其它作物和生產環節的跨區作業也在部分地區開始起步。1997年,山東、陝西、山西等省出現了較大規模的跨區機耕、機播活動,而江蘇、安徽、海南等省的農民則開著自己的聯合收割機,開始跨區收穫水稻……。在全國範圍內,市場化、社會化的農機服務新模式正在迅速發展。

2. 農業機械管理法規化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按照「依法行政,依法管理」的要求,各地加快了農機化法規建設的步伐。

到1998年底為止,全國已有18個省制訂了《農業機械管理條例》,25個省出台了農機安全監理方面的法規,一些省還制定了農業機械維修方面的法規。國家經濟貿易委員會、國家技術監督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國內貿易部、機械工業部、農業部聯合頒發了《農業機械產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這些法規初步形成了農業機械管理的法規體系,成為農業機械生產、銷售、使用活動的行為規範。

農機管理的目標轉變為提高農機利用率、提高農機作業和農機產品質量、保障安全、規範市場、促進增加農產品產量和農民收入;農機管理職能轉到科學規劃、制定政策、信息引導、檢查監督、組織協調、強化服務上來;農機管理工作從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轉到綜合運用法規、經濟和行政手段上來,重點建設和完善農機管理政策法規體系、科學規劃體系、信息反饋體系和質量監督檢查體系。

3. 加大農機科研和技術推廣力度,為實施科技興農戰略服務

圍繞「科技興農」戰略,針對農業生產的重點地區、主要作物和關鍵環節,與農藝技術密切配合,以節約成本、降低消耗、保證質量、提高效率、增 加收益、保護環境為目標,努力做好農業機械的科研開發和技術推廣工作。

在 稻麥聯合收割機、水稻移栽機械、玉米收穫、移動式節水灌溉機械、烘乾機械、複式農田作業機具、設施農業用機械設備、秸稈粉碎還田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實施了以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種、節水灌溉、旱作農業和精密施藥為主要內容的節本增效工程,以水稻育秧、栽插和收穫機具推廣為主要內容的水稻生產機械化示範工程,以種子精選、包衣、包裝為主要內容的種子加工技術服務工程以及糧食烘乾示範工程,開展了深耕深松、玉米育苗移栽、玉米收穫、秸稈處理、設施農業、農副產品加工技術推廣工作。1995-1998年,全國累計化肥深施面積10884萬公頃,精量半精量播種面積6770萬公頃,秸稈粉碎還田面積2950萬公頃。

4. 農業機械配備結構優化,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

1994年下半年以來,我國出現了新的一輪農機熱,1995年達到高潮,各種農機產品供不應求,全面旺銷。農機工業總產值(1990年不變價)與上年相比,1994年增長了15.2%,1995年增長了29.2%,1996年增長了7%,1997年增長3.2%;農業機械總動力1994年增長了6.37%,1995年增長了6.5%,1996年增長了7.56%,1997年增長8.6%,1998年增長7.4%。

這次農機熱是農業與農村經濟發展,農民收入增加,投資能力增強,國家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工業化快速發展,農村高素質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市轉移,農民迫切希望改善生活質量的結果。

農業機械化發展與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結合得更加緊密。突出表現在田間作業機械化發展較快,大中型拖拉機保有量不斷下降的趨勢得到扭轉,配套農具增長較快,形成了收穫機械熱、水稻機械化熱、旱作農業機械化熱三大熱點,農業機械配備結構逐步優化。

1996年大中型拖拉機達到67.1萬台,比上年增長了0.08%,是1988年以來的首次增長。1997年達到68.7萬台,1998年72.11萬台,分別比上年增長2.4%、4.95%。大中型拖拉機配套比,1994年為1∶1.41,1995年為1∶1.48,1998年為1∶1.67。小型拖拉機配套比,1994年為1∶1.07,1995年為1∶1.14, 1998年為1∶1.28。

進入90年代,特別是1994年以來,收穫機械化的發展尤其引人注目。1990年,全國聯合收割機只有3.96萬台。1990年以後,收穫機械化的發展開始加速。1994年全國聯合收割機保有量達到6.38萬台,比上年增長13.34%;1995年增長18.29%,1996年增長27.75%,1997年增長46.5%,1998年增長28.78%。聯合收割機的產量越來越高,銷售出現了淡季不淡、農民持幣待購的現象。

聯合收割機產量,1995年達到10014台,比上年增長190%;1996年23609台,增長149.78%;1997年26720台,增長13.18%;1998年29714台,增長11.2%。

現在全###騙補貼,真###無恥


我是農村人,說說親身經歷,親眼所見。

單幹前,我們公社有幾台東方紅履帶拖拉機(具體數目我不清楚),我們大隊也有一台東方紅履帶拖拉機,各小隊還各有一台手扶拖拉機。那時全公社的土地耕靶這些東方紅拖拉機就完成了,剩餘零星地就用手扶拖拉機。

老式東方紅拖拉機(適應於大面積耕作)

手扶拖拉機(適用於小面積耕作)

單幹後,這些東方紅拖拉機全部報廢,當廢鐵賣了。各小隊的一台手扶拖拉機則分給了小隊里有勢力的人家。其餘人家只能分幾頭牲口,好幾家才能得一頭。可是一頭牲口能耕地嗎?不能。一頭壯牛可以耕地,但是單一的馬、驢、騾子不能耕地,單一的弱牛也不能耕地。所以當時就出現了人拉犁,人拉耩子的宏大場面,一步回到解放前。

過了一二十年後,手扶拖拉機的產量提高了,農民也積攢一點錢了,私人就開始買手扶拖拉機。現在我們這個地方,幾乎家家都有一台手扶拖拉機,一年就為耕幾畝地,99.9%的時間都是閑著的,利用率極低。

現在收割有了中小型收割機,但是由於一家一小塊地,就造成收割機的效率也很低,收割的時間沒有拐彎抹角的時間長,而且中小型收割機遺落的糧食特別多。小麥收割後,從地里的出苗情況看,嚴重的一畝地遺落足有100斤。但是一家一戶巴掌大的地不適合大型收割機啊。

現在又要搞什麼土地流轉,土地集中起來給一個人種,其他人給他打工。這樣雖然比較能適應機械化了,但是因為農民不是給自己幹活,是給「地主」幹活,能有積極性嗎,能負責嗎?

情願把土地流轉給個人,也不願意恢復公社制度,怕打臉,當然最怕的是自己利益受損。


真幾X搞笑。

農業機械化的實質是,少量農業人口就可以完成農業生產。

毛時代的公社制度,其實質就是把大量農業人口束縛在土地之上,試圖按照計劃指令有步驟地轉移農業人口。

單幹前後,農民和國家的分配政策,由工分到公糧的轉變,最大的變化就是,農業人口莫名其妙地出現了大量的「富餘」,也就是流氓。

一樣的土地數量,一樣的農業人口總數,一單幹,農民居然多出了「閑人」了,這個真切的事實說明了啥?

說明了毛時代的公社農業,就是在瞎幾X搞。


五十年代的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中提出了一個觀點:農業機械化實現的前提是農業大生產,而實現農業大生產有倆種途徑,一是資本主義的大農場,二是社會主義的合作社。

就事論事,書中沒說實現農業現代機械化非要姓社姓資,公有私有。

機械化的要求無非是土地必須集中,不能一小塊一小塊的分割。一畝三分地,誰買農機專給自己用誰SB。

總之,農業是否是土地集中大生產才是推廣機械化是否順利的根本,與姓資姓社無半毛錢關係。

美帝,天佑之國,地廣人稀,物產豐茂。人們一直津津樂道美國只有百分之三的農業人口養活了一個倆億人口的國家還有大量糧食出口,而中國百分之七十的農業人口每年還進口糧食。。。。

中國做不到啊。

美國一個農場主的土地一眼望不到邊,機械化推廣是必需的。中國,七倍於美國的人口擠在和美國同樣面積還多山的區域里,中國農民做不到美國農民的境界啊。

而農業發展必須機械化,中國在毛時代選擇了合作社,將大家的土地集中,用大家的錢一起買機器,修水利。

包產到戶,只錯在它給家家都分田了,這不應該,應該只給少數人分田,讓土地和財產集中在少數人手裡,他們有廣闊的土地和資金,自然主動去機械化以提高生產效率。可惜啊,非要一家一份,結果每家只有一小塊地,農機施展不開且對單獨一個家庭成本還太高,嚴重阻礙了中國的農業現代化進程。

好在中國已經意識到了農業大生產才是正道,又開啟了新型農業合作社:支持部分種糧大戶以購買方式讓其餘農民將土地轉包其以實現土地集中,同時對農機行業補貼,加速中國農業大生產化和機械化。

我認為,國家的思路是正確的,農業必須大生產化,而我認為國家對土地流轉的速度還太慢,必須加速農業耕種土地的流轉集中,使農業資本家們快速發展,為國家提供充足的糧食。

任何國家,不管姓資姓社,只要糧夠,便會社會穩定。而糧食產量需要現代化和機械化支撐,而農業現代化與機械化需大生產來保障推廣。

人家美帝,是典型的資本主義化的農業大生產。中國毛時代是社會主義化的農業大生產。包產到戶是開返回小生產時代的倒車。為了推廣農業大生產,既然無法回到社主義大生產方式的老路,資主義的大生產方式未必不是一條路


1959年中國一拖試製成功東方紅75履帶拖拉機。

七十年代初,一拖年產1.5萬台東方紅75型履帶拖拉機,中國70%以上機耕任務是由東方紅拖拉機完成的。

1978年第三次全國農業機械化會議後,東方紅40拖拉機奉命停產。而此前8年,東方紅40拖拉機已累計生產3.16萬台,總產值達1.86億元。

1980年以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不再需要大型拖拉機,東方紅履帶拖拉機銷量銳減。1980年東方紅履帶拖拉機銷售2.4萬多台,1981年驟降至不足1萬台。

歷史數據很難找嗎?


機械化的前提是產業化。如果一個農民全家只有1畝地,機械化顯然沒有必要,但他如果承包了500畝地進行水稻種植,機械化就是必須的。那時他就不單是個農民,而應該被稱為農民企業家了。另外機械化和種什麼也很有關係,美國的機械化農業大都是用在玉米和大豆種植上的。亞利桑那種新奇士柑橘的納帕河谷種葡萄的農業土豪就用不著機械化了。

個人認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是農業產業改制的試水。中國農業為什麼產值低?是生產水平低?為什麼生產水平低?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生產單位太過碎片化,缺乏整合。美國的新奇士公司,前生就是我們的農業合作社,1893年就開始搞農聯,統一生產標準,拋開中間商搞渠道建設和品牌化。什麼時候中國的農業產業化的意識普遍提高了,再來看齊歐美的農業產值。


同志們啊,你們說這些拖拉機閑置的話,不心疼么?

做這個決定的歷史背景是怎樣的?

全國的耕地情況是怎樣的?

當時全國的機耕設備的覆蓋情況又是怎樣的?

當時人口的城鄉分布和流動性是怎樣的?

產業結構是怎樣的?

你們想過沒?

從眼下的農村勞動人口減少,老齡化等各方面來說是有問題的,但是不能說當時的決策是錯誤的啊,不那麼干,我們中的好多人連出生的機會都沒有。


同意關榮達, 新疆很多地方一人能分50畝地甚至更多(不討論土地的好壞),農業機械化程度在全國屬於領先水平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和農業機械化並沒有必然的聯繫。真正起作用的是種地的收益和成本。

首先,承包責任制只是把土地的使用權交給個人,並沒有改變土地的性質。

其實是否機械化對外人只是一個談資,但對農民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成本。

從承包責任制開始的那天起,農民種地的收益成本比是不斷上升的,但隨著農資價格的上漲,收益成本比在下降,種地的中堅力量也由青壯年向中老年人群過渡。家庭的收入構成非農收入越來越高,另一個是人工成本的不斷上升。機械化的成本是變化不大。

近幾年家鄉的機械化率不斷提高,而且我覺得這個進程會不斷加快。

另外想說一句,農業機械化和農業現代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


對該問題下某些回答寫一下看法。 @鄭莊公 知友,你把農用機械和城市房子劃等號是不是有點胡攪蠻纏?

農村聯產承包的確阻礙了機械化,但絕對沒有有些人說的那麼嚴重和浪費(例如買了拖拉機一年就用幾天)。你們都忘了農機租賃。

以我們村為例,剛分地時,大家的確懵逼了,傻乎乎各干各的,農機都廢了,農業效率直線下降。這樣持續到了90年多,具體忘了哪一年了。

也就在那年,幾個頭腦活的合夥買手扶拖拉機,開始了機械化作業和農機租賃。雖然效率沒有大農機高,但也不是機械化程度極低的程度。而且,因為農機租賃,根本用不著家家戶戶都買農機,也就不存在買拖拉機一年用幾天那種浪費。( @鄭莊公所以我對您的說法持嚴重懷疑態度,以農機價格和土地價格收入對比,很難想像普通農民能接受這種浪費 )

我們村最後一匹馬在99年退休,最後一頭牛在12年死亡(老人養出感情,不賣,悠閑終老)。

所以,農村在分地單幹後的農業機械化下降是肯定的,但像某些人說的那麼慘那麼浪費,根據各地實際情況,不一定那麼嚴重。

唯一嚴重的確實是某些答主提到的水利系統,的確在我們那很多都完蛋了。

以下我們村現在的大概情況:

1、手扶拖拉機2台以上,自耕?租賃。(回老家少,大道上看見兩台,沒注意具體幾台,但我5個姑家合起來一台沒有,都是租的)

2、機井多口,合夥用水分攤費用。

3、油坊碾房,本村及附近兩村共三村合用,私人合夥建設。

暫時這麼多,有1年沒回村了,清明回去看看。

。。。。。。。。。。。。。。。。。。。。。。。

@景寧 我不知道你們那的叫法,但華北比較公認的叫法是。

這叫拖拉機

這叫三馬,學名三輪農用車。電動的叫電三馬。

這有時也叫三馬,單比農用車小,更不適合下地,一般人叫三蹦子,三竄子。學名三輪摩托車。電動版叫電蹦子,電竄子。

三輪農用車和三輪摩托車經常不好分清,但和拖拉機還是一眼能看出來了,因為拖拉機為了方便幹活至少要有2個大輪子,而農用車不需要,這也導致三輪農用車勁小不穩,不適合在鬆軟耕地上幹活。

。。。。。。。。。。。。。。。。。。。。。。

我第一次見過這麼蠢的,沒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一個村,沒有大棚,沒有地膜,沒有排水渠,沒有大功率機井,種地非得頂著差時節種,同一個時候種地能防冰雹。。。

你見識少多學學,別拿出來現,在我們村,基本沒種稻麥的,第一作物棉花,但也不佔優勢,主要是種菜供應城市唐山和天津北京,守著大城市群還不搞多樣化種蔬菜,你腦子是不是水災了。


在輕工業無法大量容納勞動力人口時,要麼就是改開之前的合作社集中農業勞動力進行生產分配,要麼家庭為單位碎片化生產。

而且大包幹、家庭生產這種試水也是在改開之前早在六十年代就開始的事情。

中國有選擇的餘地嗎?並沒有。而且後者是改革的符號,不是說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更優越,而是它是經濟改革的試水,之所以意義重大源於其政治影響,所以很多人認為農業改革被高估。經濟改革真正的核心是城鎮中的企業改革,以求工業能夠更大地容納勞動力,讓農業勞動力轉變為工業勞動力。而農業改革是為了給勞動力「鬆綁」,為勞動力轉型提供前提,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正適應了當時中國工業發展的需求,這是公社制度和集體農業不可能具備的作用

對於改革開放政策,農業與工業決不能割裂開來觀察,農工業關係是本朝建國以來的核心矛盾之一,割裂開來探討只會走向鑽牛角尖的歪路。

至於農業機械化問題,本質是以少量農業人口做到大量的農業生產,這是生產力發展問題,應該是由農業機械化程度來決定生產方式與分配製度。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並非是集體農業與家庭農業能左右的問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本質是修改農民與土地關係、生產與分配關係、土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經營權分離問題,它何德何能能夠左右農業機械化程度呢?它所能做的只能是為實現這一目標提供前置條件罷了。只要中國大量農業人口與耕地面積有限的矛盾一日不解決,機械化程度是沒有辦法得到本質改變的。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出現,正是從經濟導向上來解決這一問題的。只有大量農業人口轉變成為工業人口,農民人均耕地大幅提升,工業水平尤其機器製造業得到大幅提升,高度的農業機械化才有可能實現

大多數人認為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阻礙了農業機械化,觀點錯誤的根源就在於沒有看到農業、工商業是國民經濟中一體兩面的存在,沒有看到勞動力的轉型和流動,割裂了農業與其他經濟部門之間的關係,自然不能理解為何農業改革最終能夠促進農業機械化。


不是,阻礙農業機械化的是農業的產出遠低於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如果現在水稻小麥能賣到10元每斤,那中國的農業機械化五年內就能世界領先。


某些人一方面把80年代的增產歸結於機械化,特別是拖拉機的普及,另一方面又大談取消公社破壞農業機械化,甚至以偏概全的已某些個別地方把拖拉機賣掉拆掉分掉。這些烏有神棍,完全就是是精神分裂症。

但事實如何呢?

農用大中型拖拉機1978年為55.7萬台,而1990年為81.42萬台。

農用小型及手扶拖拉機1978年為137.3萬台,而1990年為697.99萬台。

在國家允許農民個人購買拖拉機之後,82-83的這三年是拖拉機保有量增長創新高的時期,因此農業產量增長中的機械化因素,本身就是包產到戶的制度改革的成果之一。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實現後不僅沒有阻礙,而且是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最快的階段。


家庭聯產承保責任制和農業機械化有衝突呢,問這個問題的是真的沒有種過地,知道這個世界上有專門按畝收費幫你來收割的人呢,搞雙搶的時候,我們縣城國道邊停的都是各式各樣的收割機。江西這邊還有好多田連收割機都開不進去,還是需要人割。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阻礙大機械化農業是包產到戶的目的之一,在80年左右的爭論中是明確提出來的,原因是機械化會帶來過剩勞動力。


知乎上農業類怎麼凈出現這種問題。有毛病嗎?你是想為下一步掠奪農民農田做宣傳嗎?

告訴你,聯產承包責任制當然會阻礙農村機械化。

但是,你要先搞清楚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制度,它帶來的好處是什麼。

我現在看見這類問題就頭疼,是不是這兩年興起了翻案風?

知乎是個相對學術一點兒的地方,問這類問題可以去問百度。

-----------------分割線-------------------

一覺醒來。

我看有答主就是在試圖給聯產責任承包制翻案,還說寧願流轉給私人也不願意公有制,我真不知道這些人是怎麼想的。我就是為了自己的利益不願意恢復公有制,怎麼了?

這就是我的東西,懂嗎?你憑什麼拿走我的東西?說承包怎麼怎麼了,公有制怎麼怎麼好了,你睜大你的裝瞎的眼睛,看看當今世界,土地公有制的有幾個國家?甚至我國建立以來農村的土地並不是公有制而是集體所有懂嗎?是我們村共有,沒你的份兒,懂嗎?

我們自己的地我願意怎麼樣怎麼樣,種地不掙錢了我撂荒你也管不著!

合著不是你的東西你想要了就可以說我們怎麼怎麼不對,然後就要拿走。

我看你不是傻而是壞!

如果你在我面前我直接就給你一個大嘴巴子!

不要臉的東西!

斯文敗類!

我發現越是拿各種數據各種圖表顯擺的試圖說服別人自己如何如何正確別人如何如何錯誤的人都是在掩蓋自己的罪惡。

一臉的道貌岸然,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你願意把自己辛苦攢錢買的房子公有化嗎?

合著這種高端的地方就沒有人替農民說話了就要為掠奪大肆吹鼓了。

有本事你在電視台上把你的觀點說出來,看看有多少人罵你!

沒錯,我就是農民一個,雖然我上了學工作了,但我自始至終就是個農民,我還有兩畝地呢,你有本事來拿啊!

不要拿這個華衣來掩蓋你純粹的惡。你只是為了自己的利益昧著良心去誣陷別人而已。

你有這個功夫還是多去研究研究公有製為什麼在全世界行不通吧。一句話,違反人性,懂嗎?

估計你也不懂。或者你是在裝睡。


說白了,就是人比地多


不需要這麼深奧的回答。聯產承包是在沒有機械化條件下,最符合中國當時國情的一種高效率滿足溫包的制度。


是該改變的時候了,釋放農業產能,提高農業產業化機械化現代化。


推薦閱讀:

為什麼中國人在國外不團結?
中華民國到什麼時候為止?
為什麼中國紀錄片優秀,電影卻很差?
中國漢服的地位相當於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嗎?
我國核電為什麼非要發展AP1000?

TAG:歷史 | 政治 | 機械 | 社會 | 政策 | 農業 | 中國政策 | 中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