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公開課和網易公開課可能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最近網易和新浪的公開課特別火,瀏覽量激增,都是來自國外的名校課程;請問這樣網站的商業模式是什麼?如果做自己國內的公開課,又有什麼發展呢?
網易公開課是屬於OCWC(Open Course Ware Consortium 開放課件聯盟)
http://www.ocwconsortium.org/
OCWC是由MIT發起的, 非盈利目的的公益組織, 遵守CC協議. 目的就是為了知識傳播, OCWC本身沒有商業模式, 也沒有這方面的計劃. 新浪應該還沒有加入OCWC, 是遵守CC協議進行的再次傳播.
國內公開課的CC協議方面, 使用的是 署名, 相同方式共享, 非商業使用.對於這類公開課, 大公司本身不求在上面獲得直接的經濟回報. 一方面確實是功德無量, 加速了知識的傳播速度和廣度, 另一方面也是公司自身塑造自己企業形象, 做公關的方法, 或者帶動相關產品. 這種做法做的越多越好, 是公司和用戶雙贏的好事. (網易的企業形象, 包括一些技術產品的形象, 在我印象裡面都是最好的)
國內自己的公開課, 一部分網易會去推動和高校合作, 比如復旦等.http://v.163.com/special/fudan/
另一方面, 國內還有另一個先於網易加入OCWC的組織CORE(中國開放教育資源聯合體), 也在做這方面的事情. 這些都是非盈利目的的.
http://www.core.org.cn/cn/coredes.html
網易公開課在建立之初就不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並且率先加入OCWC公益組織。繼網易公開課上線之後,新浪、搜狐、騰訊也相繼推出公開課專區。 儘管都是商業網站推出的免費公開課程,但通過此舉來贏得網民的尊重和良好口碑,本身就是一種營收。並且對於增加網站用戶粘性、提升品牌價值都是有較大作用的。 若談及可能的商業模式,可以依託公開課的用戶群及口碑、品牌效應,整合國內外付費在線教育資源,打造免費公開課程呢個+付費遠程教育的大型平台。
在這個問題上我有三點看法:
1、一個優秀的企業應該具有「社會責任感」,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必將是短命的。我和網易的一些管理層朋友曾經聊過這個事情,他們上馬公開課和養豬其實第一目的都不是為了賺錢,而是希望把好的資源和好品質的東西引入中國,這就是作為一個社會精英所應該具備的「社會責任感」。
2、中國的山寨文化很嚴重,所以往往一個新的熱門的事物出來以後,大家喜歡去研究它的商業模式、出發點、技術難點等諸多細節,就好像所有的事情都要用庖丁解牛的思維來套用。其結果就是複製出無數個人家的模式和創意。但是往往複制的都是無初始邏輯的表面現象,試想如果一個事從一開始就是山寨思維的去做,其結果當然不言而喻。
3、對於一個企業來說,公益或者社會責任是一筆必須的投入,我們可以理解為市場公關,也可以理解為變相營銷,但是我相信網易的初衷不是這樣想的,否則它就很難成功。我更願意理解為它的社會責任感驅使它如是做,但恰巧他們被社會所認同,也得到了那些應有的市場效應。昨天才跟sina的人聊過,公開課都是一些公開的,無需支付版權費的視頻課件。這些內容大多是外語無字幕,sina要自己翻譯,重新加工。沒有盈利模式,完全是為了提升自己的品味和影響力。
- 翻譯公司為什麼沒人做這個?因為這玩意兒它壓根就沒有什麼商業模式
- 它真是個公益事業
我覺得剛開始可能就是一股衝動,網易背後也是一群人,人也會被感動。國內高校普遍的封閉和自大,知識壟斷和知識官僚化。然後忽然發現世界上有山一樣多的優質課程,免費讓所有人使用,你會不會有一種衝動想要做一些什麼?
我不認為每一件事情背後都有複雜的商業邏輯。
網易的平台事實上大大增強了公開課的傳播範圍,僅靠民間組織(漢化組、VERYCD)很難擴大影響;
有時候做好事,就是做好事。用公開課吸引用戶和流量,再引導用戶訪問其他頻道,又增加了其他頻道流量,其他頻道賣廣告用啊。
做品牌,做口碑,做公益,本來就能為一個企業,贏得很大的「虛擬價值」。價值不一定是看得到的,不一定是一個數據,一筆資金。。。更多的,是看不到,卻實際存在的。
超星網做了相當多的國內公開課(http://www.chaoxing.com在上面可以看到)。
大部分的公開課可以免費看,只有下載和少部分的課程是要收費的。可是當愛課程推出20集免費公開課,就有很多的網友在罵超星。
罵他收費,說他無良,絕對免費真的有那麼重要嗎?比課程的質量,比老師的水平……
記得曾經我的ibook商店裡的書不全免費,可是有很多免費的外文圖冊什麼的,而現裡面全免費了,很多的書卻不見了?哪怕有一些網站可以加ibook的書,可那種國外新出版的生活型小圖冊,真的很難再下到了?一直想問可不可能讓我的ibook商店回復原先的那個和國外一樣的頁面,我懷念那些0.99美元和那些free。公開課也談商業模式?2005年維基百科剛在中國興起的時候,也見到有人說,「我不看好維基百科,我看不清他的商業模式」。商業模式個頭啊,鑽錢眼裡去了吧,什麼都要談商業模式,來講講你娶你老婆的商業模式是什麼?
網易公開課配合了網易的很多產品比如有道詞典,有道筆記。
我看了很久的網易公開課,覺得很好。
所以我充了網易音樂的會員,其實我很少聽音樂的,算是贊助吧。
提高品牌形象,增加用戶體驗度,增強用戶認知度,對社會的奉獻,企業越大越會注重社會價值和社會形象~另外PV,獨立IP訪問量也是重要的因素~
首先目前公開課都是免費的,對於這幾家做公開課的公司而言,做受眾聚焦以及高質量用戶積累,打造產品品牌以及拓展視頻業務是目前的重點。
可能的營收方式:a,廣告,針對公開課高質量的用戶以及用戶行為進行細分做廣告。廣告可以分為:視頻、文字鏈以及嵌入式合作的。b,付費的教育模式。國外慢慢衍生了在線付費的教育模式,國內培育是一個過程,這個要根據用戶數量以及市場需求來定。c,切入視頻業務,做付費的視頻合作模式。未來也可能走聯合某些公開課做教程推薦,第三方收費。針對這一部分的市場,做用戶以及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也許是這幾家的重點,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公開課不管為國內的視頻還是整個在線教育產業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商業模式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在具備雙方盈利可合作的前提下,也可能有新的盈利模式出現,這個還是要看具體情況吧。基本都是這三類,賣產品(用戶,第三方)廣告。第二個問題,國內的公開課。對於互聯網創造了無限的選擇可能性而言,做公開課以及吸引用戶留住用戶的是質量,這也就是國外的課程偏多的原因,耶魯哈弗斯坦福的很多課程現在的確有說服力以及吸引用戶的點,在家上耶魯畢竟是一個很好的定位,所以高端國外名校的定位出發點是沒錯的,做國內的話目前不能說對與錯,但是基於目前國內整體質量偏低的情況下挖掘成本相對較高,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是精品,不是所有的精品都會吸引人。所以做國內的公開課一定要保證課程的質量以及價值型,建議如果想做國內的可以從歷史文化國學養生中醫風水等這一類的課程入手。字幕組的力量,飛鳥輪胎 YYETS的點擊量引起了寡頭們的關注吧,大家還是想要點擊率
既然是公益性的知識傳播,幹嗎要考慮商業模式呢......最初的公開課是人人影視做得比較好,電驢的傳播比較厲害。國內大部分人還是靠翻譯才看懂視頻內容的。我一般都是在電驢下載公開課,呵呵。
流量。口碑,贊人品!提升你對網易的感覺。也是算對人民做點好事
在大數據時代,用戶為王才是真理,沒有其他解釋
我認為應該是像一般網頁那樣吸引流量來獲得盈利吧
1,流量很少。2,公關效果很好。錢花的不多,但引起的媒體的廣泛關注。3,目前看不到什麼「商業模式」。
不是一定要直接通過公開課來掙錢的,這個可以帶來流量,本身就是價值。
還是搶佔地盤吧,剛開始根本談不上商業模式,算是為廣大網民謀福利吧,你想著別人,別人就會念著你的好。等將來用戶多了之後,廣告神馬的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它也不一定就靠這個公開課賺錢吧,或許能用它引來大量流量,也可以把你引導到其他頁面去。國內搞公開課還不太可能
推薦閱讀:
※為什麼網易的產品老是叫好不叫座?
※吃丁磊養的味央豬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網易有哪些好的產品?
※重度手游是怎麼成功的?
※網易《陰陽師》中,如何高效合理地管理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