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心目中最美的北京建築有哪些?


故宮


1. 故宮角樓,我已經拍遍了它四季的模樣。

這個攝於2012年12月

這個攝於2010年5月

2.東嶽廟牌坊

3.鐘鼓樓


頤和園萬壽山建築群,站在結了冰的昆明湖上看~


住了三年的四合院(史家衚衕)

http://d.pr/8pZe

冬天冷,夏天悶;耗子竄,蟲子咬;牆壁滲水,窗戶漏風,隔壁還有個歌唱家,美聲的,業餘的;

房東在院子里種了葡萄、絲瓜、石榴,結下果子每家分一點;女兒出生的時候東屋大嬸送了一籃子雞蛋;我在院子里打了一張床,到現在還用著;外院有一個寡居老太太,三年來只聽她說過一次話;房東家裡掛著一張魯迅像。


今日美術館百子灣分館,王暉設計


春日的頤和園,夏天的四合院,深秋的長城,雪後的故宮。


紅磚美術館,位置比較偏僻,但是是一位非常有才氣的建築師設計的,尤其是美術館的庭院部分,非常有意境,下雨天打著傘去絕對讓你終身難忘。不知上面為什麼有人會說長城腳下公社--裡面好多別墅的建築師都嫌潘石屹設計費少呢,誰給你好好設計。


不同的季節不同的建築各有各的好,一下排名不分先後,都是拍照很喜歡的地方

1. 雪後的圓明園

2. 月上鼓樓

3. 故宮角樓的日落

4. 金秋的長城


親眼見過的:故宮角樓、皇家糧倉、清華大禮堂、天寧寺、798。。。


捂著臉說喜歡國貿三期,因為男友在裡面工作。。。。

其實夜晚看很美的


一.天壇

是天壇,那就註定光芒萬丈。

光芒第一丈:地位崇高不能比

唯一用途:祭天!(當然,現在就是文化景觀了)。

從1420年(朱棣)到1914年(袁世凱),前前後後服務了明清兩朝22位皇帝。

為什麼不是27位?

明太祖朱元璋-死太早了;

明建文帝朱允炆-丟了;

清太祖努爾哈赤、清太宗皇太極-在關外就駕崩了;

清末代皇帝溥儀-祖業都倒閉了,哪有時間給他祭天呢?

天壇的親爸爸是明成祖朱棣,乾爹是設計總監蒯(kuǎi)祥,註定出生不平凡。

一奶同胞的兄弟有承天門(天安門)、北京故宮、隆福寺等。

光芒第二丈:裝修豪華五星級

天地日月,同壇不同命。

地日月壇三兄弟,加一起翻四倍都比不上一個天壇大。

日壇20萬㎡、月壇8萬㎡、地壇37萬㎡…天壇273萬㎡!

同時,天壇還是四大壇王里唯一一個在二環內的,更是四個壇里唯一一個5A景區!

天壇,作為有皇家血統的「壇」,當然有故事、也有事故。

建成後,又經歷了各朝不斷整容(一朝天子一朝臣,換了老闆,自然要換服裝),但不管怎麼改,王霸之氣都還在。

清光緒十五年(1889年),天壇祈年殿遭雷擊起火,時任工部侍郎(國家建築工程局副局長)馬增祺負責重建,這是天壇最慘烈的一次火災。

再後來就是民國修繕、新中國修繕、一直到現在還在修繕。

在明清的所有皇帝中,乾隆皇帝來天壇祭祀的次數最多。

超長待機的乾隆在位60年,到圜丘行禮59次,親自到祈谷壇行禮58次。

他60歲以後精力減退,所以開始要求禮部減少祭天的禮儀,但仍告誡臣子「敬天報本,不可疏略」,意思就是我的禮節可以精簡,但臣子,不可以。

然而,就在他死後第100個年頭,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全城……

德國陸軍元帥瓦西里被推為聯軍總司令,他的司令部就一度設在天壇的齋宮內,在圜丘上架著火炮,天壇內的寶物被侵略者劫掠一空。

天壇「彎」了

在地圖上可以顯著看出,天壇的中軸線距離北京城的中軸線向東偏離了1.2公里。

原因很簡單——日呀。

東南方,是太陽升起的地方,也是一天中光線最足的方向。

跟著太陽走,天壇的位置自然選在了北京城中軸線靠東一點點。

重量級大BOSS——祈年殿

原名:大祈殿、大享殿。

從前祭天地、祭日月,什麼都祭。

後來,僅僅用以祈求五穀豐登。

圍殿一圈,除了窗戶就是門,沒有牆。

最初的祈年殿可不是現在三重頂圓殿,也就是三層圓頂(繁文縟節,不提也罷),一開始它很「方」。

而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按照「天圓地方」的說法,把已經用了110年天地壇(天壇前身)改建成了圓的。

不止如此,地壇、日壇、月壇、先農壇也是由他下令建造的,大大分擔了天壇的壓力。(此前的天壇,祭天地、祭日月、祭諸神、祭五穀……簡直就是萬能的,有了其他壇以後大家各司其職就輕鬆多了。)

站在天上的女人

1936年,為了實地測量古建築,林徽因與梁思成一起登上了寧靜肅穆的天壇祈(第二聲)年殿屋頂。

她可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敢於踏上皇帝祭天宮殿屋頂的女性。

雖然,梁思成和林徽因是為修繕才「上了天」壇。

但,站在祭天的最上面,不知道是什麼感覺?

唯一的禿頂——圜丘壇

又稱祭天壇,是祭天最重要的場所。

壇中心的圓形石板,叫天心石。

站在天心石上大喊大叫,或者發出敲擊聲,周圍立刻起迴音,自己聽起來聲音很大,好像一呼百應。

最主要的是,圜丘壇是「禿」的,壇上沒有建築。

史料記載,祭天大典在冬至那天舉行,開始祭祀時間為「日出前七刻」(大約是現在的5:45左右),天都還沒亮。

想像一下,在寒冬臘月的凌晨,皇帝帶著皇室宗族和文武百官,在圜丘壇祭天大典上瑟瑟發抖……

由此可見,祭天大典不是一件什麼舒服事兒,建造一個露天的祭天之地也不是明智之舉。

那麼,為什麼圜丘壇依然露天呢?

原來,在嘉靖皇帝之前,祭天和祭地這些祭祀活動,都是要在祈年殿里舉行的。

在嘉靖皇帝建造了地壇、日壇、月壇和圜丘壇之後,祈年殿便成了祈谷的地方,祭祀的神仙是皇天上帝,就是老天爺,必須是在「屋下祭」,古代有「屋下祭帝,壇上祭天」的說法,總的來說還是一個「誠」字。

而圜丘壇卻成了祭天的場所,必須在「壇上祭」。

但是,嘉靖皇帝為了更加貼近諸天神祇,便沒有建造屋頂。

而他之後的所有的明朝皇帝,甚至連清朝的各個皇帝也沿襲了這個規矩,把祭天的儀式安排在了圜丘壇上。

嘉靖帝自己找罪受不說,後世的皇帝心裏面指不定多恨他呢!

迴音界的馳名商標——皇穹宇

原名泰神殿,是明清時期放置滿天諸神和皇帝列祖列宗的牌位的地方。

皇穹宇其實沒有迴音,有迴音的是皇穹宇的牆。

最著名的,是皇穹宇殿外的迴音壁、三音石和對話石,簡直是享譽世界。

歷史上,皇穹宇圍垣的傳聲功效特別迷醉,長期以來都無法解釋這個現象。

1953年,湯定元教授對皇穹宇建築的聲學效果進行了測試,認為皇穹宇圍垣周密,表面光潔,使聲波不被牆體吸納,進而發生反射,於是產生了迴音,形成了獨特的聲學現象。

這是歷史上第一次對天壇諸建築的回聲現象進行科學解釋。

沒聽懂?默默去叫兩聲唄

皇帝唯一住過的偏房——齋宮

皇帝行禮前睡覺、齋戒、沐浴的寢宮。

這也是唯一一個皇帝住的偏房。

這座本該金碧輝煌的建築在天壇的方位格局可謂是慘!不!忍!睹!

位置偏僻不說,朝向還詭異。

一個坐東朝西的西廂房,九五之尊的皇大大怎麼能住這種地方?

原因很簡單:天壇是祭天的場所,皇帝要對老「天」爺低頭,自稱天子。

老天爺坐北朝南,皇帝退居到「天子之位」,只能坐西朝東了。

天壇真是個講文明、懂禮貌的地方。

天壇的小秘密還有很多:

天壇「七十二長廊」東南方的「七星石」為什麼是8塊石頭?

丹陛橋上為什麼太監走中間,皇帝大臣走邊上?

………………

天壇是一口深井,等你入坑。

二.天安門城樓

我愛北京天安門,帝都中心小方墩。

天安門——明成祖朱棣遷都後的皇城(紫禁城)正門,親爹是江蘇人蒯(kuai第三聲)祥,於1420年建成,當時它還叫「承天啟運、受命於天」的承天門。

明朝時,承天門八字不順,不是被雷劈就是被火燒。

清順治八年改建,並更名為「天安門」,寓意「受命於天,安邦治民」,這才開始了它樓生的第二春。

此後,天安門又經歷了三次手術,我們現在看到的天安門城樓,是1970年整容增高(83厘米)後的成果。

天安門城樓分為兩層。

上層是擁有重檐歇山頂的城樓(古建築中的戰鬥機級別房頂,說人話就是兩個撂在一起的房檐)。

寬九楹、深五間的城樓,搭配菱格形門窗和雕花漢白玉欄杆,四射著一種「九五之尊」的氣質。

下層是紅絲絨方蛋糕般的硃紅色城台。

城台身上被挖了5個拱門洞,四小一大,身邊簇擁著琉璃瓦封頂的矮牆。

1.59米高的漢白玉須彌座台基墊底。

城台兩側還設有馬走的道,俗稱「馬道」。

你想踩金磚嗎?那就上城樓吧!天安門城樓是個了不起的楠木房子,木材來自馬來西亞和非洲,也許這木頭五行缺火,所以點不著。

木房子由60根紅漆巨柱支撐著,柱頂上有藻井和梁枋,畫著「鳳舞九天的龍」。

城樓的主要作用?古時是皇帝下詔,現在是遊客拍照。

最引人注目的金磚,其實就是城樓那鋪滿2000平方米、貨真價實的金地板。

金地板上走一走,自帶光環腳下生風!

整個天安門城樓端坐在北京中軸線上,與故宮中的「神武門」、「養心殿」等一眾兄弟姐妹,手拉手連成「陰陽對稱」布局。

新中國成立後,毛主席像及國徽也先後加入了中軸線大家族。

天安門城樓最大的特色,就是毛主席像左牽黃、右擎蒼地帶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和「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兩大「廣告詞」。

其實,毛主席像早就不是當初的毛主席像了。

每年國慶前,毛主席像都要更換一次,已經持續了半個世紀。

怪不得毛爺爺一直維持著他那神秘的微笑,幾十年如一日地笑靨如花。

還有你更想不到的,城樓還懸掛過多位歷史人物的畫像,例如:袁世凱、中山先生、蔣介石、朱德將軍、前蘇聯領導人斯大林。

也許是我們太年輕?

城樓標語出生於開國大典之前,設計者和書寫者叫鍾靈,一位老八路。

「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的前身是「中央人民政府萬歲」,可因為抗美援朝的大環境,標語的世界觀豁然開朗,轉而為世界人民代言。

在這裡,必須提醒遊客拍照小心同時遮掉「人」和「共和」3個字!

此外,城樓上還掛著8個周總理親自挑選的特色大燈籠,特色在於:重,達160斤一個。

60年代,在某次拆除過程中,重建隊伍刨出了一個金絲楠木盒,裡面有紅寶石、五彩糧和硃砂,這簡直就是老祖宗的小金庫!

然而,胸懷八榮八恥的工人階級主力軍把它們上交給了國家......

而在另一次挖牆腳的活動中,工人們還發現7顆「來無影」的炮彈,後來它們「去無蹤」,又留下了一段故宮的小秘密。

1988年1月1日,天安門城樓正式對公眾開放,小老百姓終於有機會去皇城腳下動動土,離皇位更近一步。

另外,優雅、矜持、端莊、乖巧的天安門還是一個有故事的樓,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開國大典、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閱兵式......

歷史上許多大事小事,都發生在這個熱門定位IP。

————————————————————————————————

圖片均來源於網路,侵刪。

看得爽到停不住,想看更多想關注?

微信公眾號:TheLightTour APP: Light Tour

嚴謹細緻地深入,機智幽默地淺出;

用說人話的方式,講景點有趣的故事。

如有爭議,歡迎討論、批評、指正。

要有光,敬呈。


若說現代化建築的話,很喜歡林達海漁廣場。非常欣賞其建築外形和設計理念。


後海銀錠橋,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了


個人覺得,韓美林藝術館也不錯


古建築:天壇、故宮、長城、潭柘寺

現代建築:國家大劇院、新首都博物館、長城腳下的公社


天壇。雪後的故宮。


同意故宮,選個人少的時候,還要是大晴天,能見度超好!然後站在一個能看到故宮全景或者起碼半景的地方,呆上個10分鐘,能感受到真正金碧輝煌的故宮!


我只知道只有自嘲的是智窗大廈。


不知道是不是審美崎嶇。我比較喜歡北京站這棟建築。


北京的建築和我的小縣城差不多,無非大點,高點。西站不錯。


推薦閱讀:

如何勾搭建築系男生?
為何中國古建築以木結構為主?
土木工程師未來20年會怎麼樣?
在學臨床醫學和建築之間,我該怎麼選擇?
為什麼有些樓盤小區里的樓層不統一?

TAG:北京 | 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