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比特幣是否能真正成為貨幣?

比特幣是否確定數量固定,是否獨一無二,是否與國家衝突


比特幣是不是、能不能成為貨幣,不重要。

樓下有一家飯店,好吃乾淨,會員打折,所以我去充值會員積分,這個積分的本質是不是貨幣,我不在乎。

比特幣可以用於支付,並且在特定場合更加方便,所以我使用比特幣,比特幣的本質是不是貨幣,我不在乎。

大風刮錢平台的支付頁面

在生物分類上,以前兔子屬於嚙齒目,現在又被分到兔形目。兔子發生了什麼變化嗎?兔子變得不能吃草了?不能跳了?不住在兔子洞里了?兔子肉不好吃了?兔女郎不好看了?

沒有,只是生物學家對嚙齒動物的定義發生了變化。

比特幣是不是貨幣,對比特幣的本質有什麼影響嗎?因為不是貨幣,轉賬速度變慢了?因為不是貨幣,加密演算法不安全了?

沒有,我們是比特幣用戶,不是來搞學術研究的。

而當我們討論兔子肉的營養價值、兔子肉怎麼做好吃、兔子肉和老鼠肉哪個更好吃的時候,如果有個人跳出來大喊「兔子不是真正的嚙齒動物!」你會用什麼眼神看著他?

比特幣總量可以認為是固定的。

這是大家的達成共識,很難改變。

比特幣不是獨一無二的,隨時可以分叉。

世界上有黃金,也可以有白銀,還可以有青銅黑鐵白金鑽石秘銀寒鐵精金烏木硫磺水銀寶石水晶最強王者。

山寨幣可以看作一種「從創世區塊就開始分叉的比特幣」。

比特幣不與國家衝突。

當國家出現問題時,比特幣可以保護人民的利益,例子是辛巴威。


比特幣是否是,甚至比特幣能否是貨幣根本無關緊要。

關鍵是的數字貨幣一定會替代當前紙幣。

而最終替代品多半不是比特幣,就好像dot com泡沫時的高價企業沒一個是現在科技行業的領頭羊。


不能,不要看比特幣有個「幣」就認為它是貨幣。

貨幣必須要穩定,因為其他商品是以它計價的,一天波動30%沒法玩,上周花一個BTC買個iPhone這周發現BTC漲了30%消費者立馬退貨了,如果跌30%商家直接就虧了,這種漲跌商家都虧就沒法計價了,現階段所有接收比特幣的商家都是作秀而已。

比特幣不能作為貨幣的另一個原因是清算太慢,確認至少10分鐘,手續費高是另一個問題,小額支付根本不現實,黑市交易才是真需求,因為匿名性比10分鐘重要一萬倍。

比特幣能否衝擊國家發行的貨幣?現階段不可能,而且國家又不是傻子,數字貨幣的技術全是開源的,數字貨幣的好處央行比一般人清楚一萬倍,真實現了全數字貨幣怕是普通人一分錢的稅也不能少繳,他們正在積極搞著呢,未來一定是國家發行的數字貨幣,當然運轉體系肯定比比特幣複雜很多。

比特幣會不會消亡?沒有什麼事物是永恆的,歷史上消失的貨幣/國家多得去了,比特幣也不例外。

那現階段持有比特幣是否有價值?

目前對比特幣的態度可以分為:

死忠派:或者稱信仰派,堅信比特幣是未來統一全球的貨幣,堅定持有;

騙局派:認為比特幣完全是騙局,根本不能碰。

其實上面兩種人對比特幣的發展都不構成影響:死忠派人數極少,持有不交易對市場沒啥影響,騙局派看似人多,但是光打嘴炮,對市場也沒啥影響,真正對市場有影響的是交易派,這一派人數巨大,以賺錢為目的,漲就做多,跌就做空。作為普通人,沒必要把比特幣搞成信仰,也別成天打嘴炮,因為打嘴炮大多都是當年沒進場現在價高不敢進後悔自己沒賺錢的人,真正進場了賺錢了絕對不黑。現在的多頭就是將來的空頭,沒有永遠的信仰,但絕對有永遠的利益。

交易派就是投資派,投資人只有利益至上,只關心投資收益率,至於比特幣的全球貨幣理想/國家主權封鎖,對不起想多了,人家只關心現階段趨勢賺錢,比特幣的未來除了死忠派沒人關心。

普通人最好也把自己定位為投資派,不敢冒風險就不進場不碰比特幣,敢冒風險就進場賺錢,但進場前最好先搞明白比特幣原理。


最後是廣告:

普通人不懂編程也能學習數字貨幣原理:數字貨幣與區塊鏈原理

原理不複雜:不能造假,去中介零信任交易,智能合約原理都是比特幣的創舉,以開放心態學習新技術對自己有好處。只講原理,不講投資。


看情況。

一直以來我都沒好好談過幣圈的收藏派與儲值派,這兩類人都無視交易的重要性。

先說收藏派,收藏派最滑稽了。收藏講究的是我有你無。我買了一對花瓶,要把其中一個砸了,剩下的就是孤品了;我有一件珍藏版手辦,你也有,那不稀奇。我把一套珍藏版手辦集齊了,你沒有集齊,那我的才稀奇。

2100萬個比特幣,2100萬億聰比特幣,誰要收藏?你這比特幣是用三峽發出的第一億億度電挖出來的嗎?那大概還有點收藏價值。

每次見到儲值派我就生氣,這真是一群胸無大志的人。數字貨幣目前在金融領域基本還屬於不入流或者最末流的狀態,儲值派在這種時候不想著上進,卻靠著比特幣的行業老大位置,做起了千秋萬載一統江湖的大夢了。

除非所有的去中心化數字貨幣,在小額支付的速度及便捷性上都無法與中心化的電子支付方式匹敵,否則,不涵蓋支付尤其是小額支付的比特幣,必然被取代。

人們在習慣於用一種幣做小額支付後,很自然地會用它做大額支付。大額小額不過是多按幾個0的事情,又不像白銀黃金那樣要考慮重量。

現在比特幣正陷入入線之爭中,有一部分人就不想把它發展成貨幣。如果他們掌握了比特幣的前進方向,自然比特幣就無法發展成貨幣。

但全球去中心化的全領域便捷支付是一種確實的需求,一定會有一種數字貨幣做到這一點,我不相信這在技術上是無法實現的。


看你怎麼定義貨幣了。

雖然中文幣圈鼓噪的儘是些資本主義者,我還是要作為「用毛選買幣」的異端,重複一句大家耳熟能詳的話:

【金銀天然不是貨幣,貨幣天然是金銀】

只要具有【體積小,價值大】,【容易分割,質量均勻】,【不會腐爛,久藏不壞】等優點的東西,它就是優秀的貨幣備選材料。

而這些優點,比特幣和所有模仿它的山寨幣都有。

至於被作為商品炒作,也是符合「金銀天生不是貨幣」這一條的,金銀最早也是普通商品來著。

至於國家那邊嘛……發行「軍票」和「金圓券」的當局對老百姓持有「袁大頭銀幣」深惡痛絕是非常可以理解的,這點上我對財新白手套大大方方地承認比特幣是「金屬貨幣的邪路」的做法倒是非常欣賞。


同意樓上的觀點:比特幣可能死,但數字貨幣永生。 數字貨幣是貨幣發展趨勢下的必然產物。

1)天下大勢

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知道,羅貫中在書的開頭就告訴讀者天下大勢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然而通讀完中國歷史的人卻清楚,這句話,其實是扯淡!

三國時候真正的天下大勢,是士族階級將作為統治階級,開始主導政治舞台。

東漢末年的朝堂上原本有三種勢力:以十常侍為首的宦官集團、以大將軍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袁氏兄弟為代表的士族集團。三種力量相互合作又相互制約,達到了動態的平衡,保證了東漢帝國這駕馬車穩步前進。

袁氏兄弟作為攪屎棍,引發了宦官集團和外戚集團的大火拚,最終兩敗俱傷,帝國的兩大支柱轟然倒塌,士族階級自此崛起,他們需要獲得實權,他們需要保證利益世代相傳。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曹操唯才是舉,大力提拔寒門子弟,但是終其一生,不敢稱帝。曹丕聽取士族階級代表陳群的建議,推行九品中正制保證了士族階級做官的特權,從而成功代漢。

諸葛亮治蜀,打壓益州豪族,征錢征糧徵人,送到祁山前線。儘管政績卓著,境內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身歿之後朝中政局也一直很穩定,卻是三國里最先滅亡。隔壁的孫大帝,早早和江東幾大家族建立了戰略合作夥伴關係,所以即便他今天損張昭,明天貶陸遜,後天殺兒子,繼任者們搞得朝局動蕩不堪,卻不妨礙吳國在三國里活得最久。

在之後魏晉南北朝的幾百年間,政權如走馬燈般更替,而士族階級一直是權力遊戲的最高級玩家,他們佔領了上層建築,控制了輿論宣傳,主導著意識形態。直到隋唐開科舉,寒門子弟才有了出人頭地的機會。當然這是後話。

2)貨幣發展的大勢是什麼?

歷史上貨幣形態發展大概如下:實物貨幣--商品貨幣--紙幣--電子貨幣

咱們的老祖先幾千年前的生活狀態,主要是刀耕火種,自給自足,偶爾需要到隔壁村,拿牛換幾隻羊,或者跑到河邊,帶著小麥換幾條魚。在以物換物的過程中祖宗們發現有個稀少的,大家共同認同其價值的東西作為一般等價物可以大大簡化交易流程,於是中國出現了以裝飾品貝殼做貨幣,少地方還有用鹽用石頭的。近現代戰爭中,戰俘營里用香煙來給物品標價,其實也是這個道理。

這些實物貨幣,原本是有實用價值的,因為適合做貨幣,所以又具備了交易價值。

隨著跨地區貿易的發展,實物貨幣在不同地方接受的程度不同,不是一個標準化的東西,使用起來越來越不便。於是商品貨幣諸如黃金、白銀、由於數量稀少,內在價值穩定,易於分割,逐漸得到大家的認同,金塊、銀塊、金幣銀元,相繼登上歷史舞台。商品貨幣在主要承擔交易的同時,還因為其色澤艷麗,易於保存,價值不菲,還具有收藏和裝飾的用處。

然而,商品貨幣不方便攜帶,成色不一,容易被偷挫,不太適合頻繁的商業活動。於是依託金本位的紙幣出現。二戰過後,全球整體經濟規模大幅度上升,黃金的數量稀少問題開始引發貨幣供求關係的失衡,1971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破產,標誌著完全不需要任何發行保證的信用貨幣誕生,其價值基礎完全來自於國家的經濟實力和償債能力,信用貨幣體系為各個國家提供了貨幣政策實行的空間,大家可以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去匹配發行相應數量的貨幣,以推動經濟的繁榮。1990年開始興起的互聯網將我們的商業活動搬到了網上,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了網路支付,移動支付需求的爆髮式增長,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手機支付正逐步佔領整個市場,在可預見的未來,信用貨幣將完全實現無紙化流通。而貨幣也因此進一步專職化,除了用於交易以外不再具有諸如食用、裝飾等其他職能。

說到這,貨幣的發展趨勢已經很明顯了了,那就是交易價值之外的價值越來越低,換句話說,就是貨幣越來越好用。

那現在的貨幣就已經好用到極致了嗎?

顯然不是,目前的信用貨幣的創造成本極低,掌握權力的政府可以通過任意改變貨幣發行量對內徵收鑄幣稅,對外進行財富掠奪。美國的量化寬鬆,中國的M2爆炸性增長,都是這樣。受限於資本管制政策以及傳統金融機構的低效率,儘管互聯網帶來了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加深,我們的跨國轉賬卻仍然需要受到額度限制、手續費高、期限長等問題的困擾,我們的跨國企業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對沖業務中產生的匯率風險。

所以,出現一種「全球大範圍使用,自由、即時轉賬、不會超發」的貨幣,是貨幣體系自然進化的結果,是滿足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而這,正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存在的歷史意義。看好數字貨幣體系成為信用貨幣體系的有力補充者,甚至是取代者。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首先回答你的3個問題。比特幣數量不固定,雖然總量2100萬,但是會丟失,再也找不回來這種。比特幣不是獨一無二的,目前市面上類似的數字貨幣多如牛毛,更何況還有分叉幣。與國家衝突,目前國家是中心化的控制,比特幣是去中心化。

大道理很多,其實想作為真正的貨幣,比特幣等數字貨幣需要解決一個目前的難點,支付。雖然有不少商家支持比特幣支付了,但是整體來看量仍是很小。我們來看看比特幣支付的慢慢探索道路吧。(以下來自公眾號:幣行觀察 的舊文,數據不是非常準確了。

作為最著名的一種加密貨幣,比特幣從誕生之初開始,就開始積極探索比特幣用於支付的道路。很多比特幣的擁簇者相信,只有當比特幣能夠滿足支付場景的需要,尤其是各種點對點支付場景的需要,比特幣才能真正成為一種「貨幣」而具有貨幣的交換職能和支付職能,這種職能會賦予比特幣真正內在的「價值」屬性,從而使得比特幣徹底脫離一種「無基礎價值炒作」的旁氏騙局的可能性,並最終成為一種世界流行的、甚至是世界主流的支付貨幣工具。

比特幣支付的前世今生

從比特幣2009年誕生開始算,比特幣支付最著名的案例應當是「比特幣披薩節」。在2010年5月22日,一個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使用1萬個比特幣購買了2個披薩餅。這是比特幣第一次在真實世界中表現出支付職能,雖然這次支付對於Laszlo Hanyecz來講近乎於一個悲劇 - 因為這1萬個比特幣按照今天的價格已經超過4000萬美元。但這次標誌性的「支付」第一次在現實世界裡給比特幣的價值進行了「錨定」 - 兩個披薩餅的價值是25美元,因此一個比特幣當時的價格就是0.25美分。

隨後比特幣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到本文截稿為止,一個比特幣價格已經突破了4500美元。但在很長時間之內,比特幣更多的表現為一種「數字黃金」的有價投資資產,而不是一種支付貨幣。現在世界上每天有超過20億美元的比特幣在交易所中換手,但每天用於支付的比特幣可能還不到1萬美元。在某種意義上,這和比特幣誕生之初的「理想」已經有了很大的背離。

比特幣為什麼難以成為一種支付貨幣?

比特幣支付難以成為一種主流支付手段,既有一些技術性的原因,也有比特幣設計之初的內在邏輯的原因。概括來講主要有三點:

1. 首先比特幣的總量有限(僅有2100萬個)而且「挖礦」的產量每四年遞減一半。因此比特幣註定是一種「通縮貨幣」。

所謂通縮貨幣,是指貨幣相比於(它可以買到的)其他商品的購買力在不斷增加。2010年一個比特幣只能買到1/5000個披薩,2017年一個比特幣可以買到400個披薩,可以看到比特幣作為一種貨幣是越來越「值錢」了。通縮對於經濟是一件可怕的事情:因為通縮會獎勵儲蓄,懲罰流通。大家想想比特幣買披薩的故事就很明白了:Laszlo Hanyecz在2010年花1萬個比特幣買的披薩,已經毫無疑問成為世界上最昂貴的披薩。如果時光倒流能回到2010年,最正確的做法當然是把這1萬個比特幣存起來,不買披薩。如果全世界的每個人都知道有一種貨幣未來註定要大幅升值,那麼就幾乎沒有人會把這種貨幣用於支付和流通,而是把這種貨幣存起來以後再用。這樣貨幣的流動性一下子就枯竭了。

讓我們再舉一個例子來說明通縮的危害。假設距今3萬年前的山頂洞人就發明了比特幣,且全世界一共只有10個比特幣,山頂洞人的GDP咱們就算100美元好了。這個時候有個山頂洞人把其中一個比特幣保存到了2017年的今天,全世界GDP高達80萬億美元以上,這個比特幣的價值就是8萬億美元。在漫長的歲月中,這個山頂洞人既沒有發明農作物、鐵礦、汽車、電力,也沒有從事任何生產活動,只是一動不動的持有這個比特幣,唯一的長處就是活得夠久,他就獲得了全世界1/10的財富,這對於其他財富創造者來講,是很不公平的事情。如果大家都效仿他,什麼也不做,只是一動不動的持有比特幣,不從事任何生產創造工作,那我們今天依然生活在原始社會中!

2. 比特幣的價格波動使得它難以成為一種支付工具。

由於本身是高流動性的投資產品,比特幣是一種價格波動很大的資產。比特幣的日均波動可以高達50%以上,在1小時以內的波動也常常高達10%~20%。這使得交易雙方使用比特幣進行支付結算的時候,其交易價格具有不確定性。例如A支付1個比特幣給B,這個比特幣在日內的價格可能從人民幣27000元上漲到31000元,也可能從人民幣27000元下跌到23000元。價格波動過大導致支付清算過程中可能產生大幅的盈利和虧損,這是大部分普通商戶(不以比特幣投資為業務的商戶)所不願意接受的。

3. 比特幣的技術特性使得比特幣支付過程過於緩慢。

比特幣網路平均每10分鐘產生一個區塊,每個區塊大概能存放600~700筆交易。在比特幣網路擁堵的情況下,一筆轉賬交易可能需要排隊等待若干個區塊之後才能被打包確認。為了防止分叉,很多比特幣錢包需要等到第三個甚至更多區塊確認之後,才認可一筆交易。這意味著至少需要等待20分鐘(網路擁堵時甚至要一整天)才能完成一筆比特幣交易。對於小額支付來說,這樣的等待時間是不可接受的。你能想像你在小賣店裡面買一罐可樂,用比特幣支付後,需要等待30分鐘商戶才能確認交易,你才可以拿著可樂離開嗎?作為迄今為止最成功的去中心化網路,比特幣網路的交易速度已經日益擁堵不堪,對於支付場景,特別是小額支付場景來說,支付速度太慢是個嚴重的阻礙因素。

使用比特幣支付是不可行的嗎?

儘管使用比特幣支付面臨著種種問題,但比特幣的良好發展趨勢,誘使著創業者們不斷提出新的辦法來解決比特幣支付過程中的種種問題,很多創業者相信,只要突破了「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比特幣支付就會成為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

事實上,比特幣支付雖然面臨著種種困難和挫折,但比特幣支付也有很明顯的優點,尤其是它實現了不需要第三方信用機構來進行清算,在跨境支付、實時支付清算等場景下,和傳統的支付方案相比,有著巨大的優勢。現在日本已經宣布比特幣作為一種合法的支付工具,更是極大鼓舞了創業者們的熱情。那麼現在都有什麼樣的解決辦法來突破比特幣支付既有的問題呢?

最近兩個多月來,日本政府對比特幣的大力支持和發展,是比特幣世界裡面最大的利好消息之一。日本政府不但快速發放了第一批比特幣交易所牌照,成為主流經濟體中最先支持比特幣交易業務的國家,而且還從法律上承認了比特幣作為一種「支付工具」的合法性:今年3月,日本內閣會議通過了《關於虛擬貨幣交換業者的內閣府令》,宣布將從4月1日開始,正式承認比特幣作為法定支付方式的地位。

這樣的開放政策使得日本國內的比特幣支付業務得到了快速發展。從7月開始,在日本兌換比特幣將不再徵收 8%的消費稅,相比之下,外國人在日本兌換日元時,反而還會被收取約 3% 的交易費。這樣的政策也極大鼓勵了外國遊客在日本國內使用比特幣進行小額支付。預計到今年年底,日本將會有超過2萬個商戶支持比特幣支付,其中包括一些大型連鎖商店和百貨公司。

在《漫談比特幣和支付(一)》中我們曾經提到過,比特幣作為支付清算工具,有幣值不穩定、支付速度過慢等嚴重缺陷,日本的比特幣支付行業是如何解決這些問題的呢?

比特幣小額支付的核心問題

對於大部分商戶來說,接受比特幣支付的最終目的還是獲得法定貨幣,因為比特幣本質上是一種類似股票證券的資產而不是現金。商戶需要法幣來支付生產經營的各項費用,並且不願意承擔比特幣資產價格波動的風險。因此商戶的普遍行為,是收到比特幣後立即通過交易所兌換為現金,並記入收入。

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必須要解決幣值波動過大和交易確認速度慢的問題。因為這兩個問題疊加在一起,會導致客戶支付比特幣時對應的法幣匯率,和商戶獲得比特幣(並兌換法幣)的匯率,可能有很大的波動,對商戶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因素。

我們假設一個商戶在交易中直接收取比特幣的場景。用戶在下午3:00在商戶購買了價值31000元人民幣的商品,支付了一個比特幣(我們假設3:00時刻一個比特幣正好價值31000元),這個比特幣在1個小時後到達商戶的錢包,商戶立刻將這個比特幣轉賬到交易所立刻賣掉,轉賬過程再花費30分鐘。那麼1小時30分鐘之後,也就是下午4:30,比特幣價格可能出現如下波動:

比特幣價格上漲到33000元人民幣,商戶等於以33000元的價格賣出了一個標價31000元的商品,莫名多獲得盈利2000元,歡欣鼓舞~

比特幣價格下跌到29000元,商戶等於以29000元的價格賣出了一個標價31000元的商品,莫名虧損2000元,哭~

在很多小額支付場景中,比特幣價格的波動可能導致商戶出現完全隨機式的盈利和虧損。這在正常的商業邏輯中是不可接受的。

比特幣小額支付的中心化處理機制

為了解決小額支付帶來的不確定風險,創業者們提出了一種中心化的小額支付處理方案。

這種處理方案的基本思想是為比特幣支付提供一個頭寸賬戶,使得用戶支付比特幣的同時,商戶就能在交易所兌換為現金。由於支付和兌換同時完成,就消除了匯率風險的因素。同時用戶無需等待比特幣漫長的交易確認時間,可以立刻完成交易。

下圖是這種處理方案的基本原理:

在這個方案中,比特幣支付公司需要在交易所開設交易賬戶,並在賬戶存入一定數量的比特幣作為頭寸資金。假設用戶A通過自己的比特幣錢包向商戶A支付1個比特幣,只要該交易被廣播到比特幣網路(通常會立刻發生),支付公司立刻通過頭寸賬戶在交易所內賣出1個比特幣,獲得法幣現金。由於這段時間極短,幾乎是同時發生,比特幣的價格波動可以忽略。支付公司以每日或每周的方式將法幣現金清算給對應的商戶。

用戶A支付的比特幣,會經過30分鐘到幾個小時的時間,被比特幣網路確認交易(打包)到支付公司的比特幣頭寸賬戶內,將支付公司預先賣出的比特幣頭寸填平。

中心化處理機制的優點和缺點

這種方案有著非常明顯的優勢:

1.和其他通過修改比特幣網路底層協議的方案相比(例如我們後面要介紹的比特幣閃電網路),這個方案無需比特幣網路進行任何修改即可使用。是比特幣支付最快能商用落地的方案。

2.這個方案通過使用頭寸賬戶「預先」賣出還沒有確認交易的比特幣,使得商戶A不需要承擔比特幣價格波動的風險。用戶A用比特幣支付,商戶立刻能收到和同一時刻比特幣價格相等的法定貨幣。

3.用戶A無需等待比特幣網路確認交易後才能完成支付,使得支付後的等待時間只有寥寥數秒。比特幣支付可以實現和銀行卡/信用卡類似的支付體驗。

這個方案同樣有非常明顯的缺點:

1.此方案要求一個中心化的比特幣支付公司來提供服務,這有悖於比特幣去中心化的理想;而且此支付公司承擔著為用戶清算比特幣和為商戶清演算法定貨幣的職能,本身有道德和商業風險,必須使用傳統銀行和支付公司的管理辦法進行管理,又回到了傳統金融的路子。

2.此方案要求比特幣支付公司在交易所維護一個很大的比特幣頭寸資金(用於在用戶支付時刻馬上賣出比特幣),理論上講,在一定時間單位內,有多大數量的支付行為發生,支付公司就必須持有多大數量的比特幣頭寸,否則就會出現無法支付的情況。這部分資金占用,極大增加了比特幣支付公司的運營成本(筆者估算,比銀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成本還要高很多),因此必然提高比特幣支付的手續費成本。

需要再次強調的是,由於比特幣支付公司是一個第三方的中心化機構,因此其道德風險極高。舉例來說,如果該公司相信比特幣的價格會繼續上升,那麼它可以不賣出對應數量的比特幣而同時接受用戶A的支付請求。這樣它其實自己就持有了很大的比特幣倉位,並期望通過這個倉位來賺取服務費以外的超額利潤。但如果比特幣價格是下跌的,那麼它需要自己承擔這部分價格波動帶來的損失。這部分損失可能導致支付公司破產,無力清算資金給商戶,最終為接受比特幣支付的商戶帶來損失。

在中心化的模式中,這種風險將普遍存在。但由於其技術方案簡單易行(不需要比特幣網路進行技術改造),是目前最普遍採用的比特幣支付解決方案。

既然中心化解決方案有如此眾多的缺點,那麼有沒有去中心化的解決方案也能實現類似的效果呢?有機會,我們來談談比特幣支付的「閃電網路」解決方案。


不會,雖然這是一個偉大的發明,但是比特幣現階段還是只能作為大宗商品或者收藏品來看待,不符合貨幣的基本職能,並且未來也很難符合貨幣的基本職能。

已經有朋友提到了貨幣的三大職能,不再贅述,補充最重要的一點:通縮的貨幣不符合人性以及社會發展的規律

比特幣會死,數字貨幣永生。

歷史終會獎勵先知先覺的行動派,歡迎關注大毛的WX公眾號:coinmart

關注後回復【知乎】,免費獲取大毛原創的精選數字貨幣知識集(持續完善中)


比特幣是不是貨幣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比特幣解決了什麼問題,有什麼用途。如果非要貼個標籤,我認為比特幣是人類歷史上首個 programmable financial asset(可編程金融資產)。

就目前情況來說,比特幣最大的實際用途是作為對抗法幣貶值的數字黃金(digital gold)。目前比特幣市值約為黃金市值的2%,還得漲50倍才夠。跟黃金的比價是預測比特幣價格的一個重要因素。有人會說法幣一直都在貶值啊,這麼多年不都熬過來了么,抗通脹也有別的方法啊比如買房子,何必搞個大新聞。這麼說吧,汽車還沒普及的時候,大家覺得騎馬就夠快了,汽車開那麼快根本沒必要啊,況且還很不安全。結果呢?電商還沒普及的時候,大家覺得在網上購物根本不靠譜啊,碰到騙子怎麼辦,況且還要等好多天才能收貨。結果呢?歷史一再證明,革命性科技的發展速度和規模往往是超出常人想像的。

未來,除了儲值以外,比特幣會在越來越多的場合取代法幣作為交易媒介(medium of exchange)。比如這樣:

比如這樣:

接受比特幣支付的網店

一切都是剛剛開始。


轉一篇我的文章,說說關於比特幣吧。

原文鏈接:(原創)比特幣,到底有什麼可怕的?

昨天,2017年11月29日,全球著名的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宣布將在明年推出比特幣期貨。納斯達克並非以期貨交易擅長,但還是給比特幣帶來了20%左右的跌幅,是不是有點寒意了。這是表面上的,大家不太關注的是,當天美國上市的全球高科技公司股票,如谷歌、亞馬遜、FACEBOOK、阿里巴巴薩、蘋果、特斯拉、百度等的跌幅為4-5%不等,對於穩定的美國股市,這個幅度真是有點大了。這和比特幣期貨相關嗎?

一、比特幣有什麼可怕的?

比特幣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比特幣帶來的去中心化區塊鏈技術。區塊鏈技術及token代幣發行模式,將會撬動傳統的生產關係,在科技、金融甚至政治領域展開一場沒有硝煙的風暴,引領著全球資產的數字化大轉移。這對於全球各國政府多年來通過大量發行貨幣產生的各類資產(包括股票和房價)的價格通漲,無移是致命的打擊。雖然,目前還不會爆發,但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哈耶克(F·A·Hayek,1899-1992),二十世紀偉大的自由主義思想家。

比特幣的貨幣思想,和近代經濟大師、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哈耶克不謀而合,也有說法是中本聰繼承的哈耶克的貨幣思想,這一點我們不討論,先說說哈耶克的觀點,哈耶克認為:只要國家壟斷髮行貨幣的權力,通貨膨脹的結果就沒法避免。儘管國家或者中央銀行深知通貨膨脹的後果,但在就業、貿易等重重壓力之下,最終沒有力量約束國家通貨膨脹的行為。要打破這個魔咒,唯一的辦法就是貨幣的非國家化。

在那個年代、以當時的科技水平,說出這種觀點的人無疑是個瘋子。但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比特幣的出現,以全新的科技商業模式,把貨幣非國家化的思想變成現實。

二、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的比特幣到底有什麼用?

這是我投資比特幣以來經常被人問到的問題。有些深受傳統教育影響的人就是怎麼也想不明白這個問題。郎教授被打臉,巴菲特看不懂,英國央行的副行長Sir Jon Cunliffe也算位高權重吧,他曾提醒投資者:「你們要搞清楚,比特幣不是官方貨幣,沒有央行支持,沒有政府背書!」 但是無論你如何反對、抵制、不相信、不理解它,你都無法阻止比特幣進入主流金融市場的趨勢。貝殼在成為原始貨幣的時候,也沒有央行的支持和政府的背書吧?原始的人們基於對貝殼價值尺度的共識與信任,用它來換取自己需要的其它物品。只要達成了共識和信任,比特幣就是貨幣,如果誰把比特幣說成是官方貨幣或法定貨幣,那等於是小瞧了比特幣了。比特幣承載的就是一種通過數學演算法實現的共識和信任,這種共識和信任是貨幣的靈魂「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被傳統力量束縛的,有能力、有權威的人,不代表你就有可以看透未來的眼力;相反那些不受約束的自由主義者,反而更容易腦洞大開的想像,看穿未來發展的趨勢!

三、未來的世界會怎樣?

在區塊鏈技術高度發展的金融體系下,信用貨幣不再由央行發行,而是由創造者發行。當然,央行你也可以印,那就不叫Money,可以直接叫bond了。中心化的貨幣發行機構失去了昔日的權威。在信任問題沒有被區塊鏈技術完美解決之前,以國家信用背書的貨幣發行,的確有利於以國家為單位的集中式發展模式,但這種金融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創造力的發展,真正有創意的的公司或個人不一定可以順利的拿到所需的資金去完成他們的項目。以目前的新的ICO融資方式來說,創造者完全可以用一個idea來吸引一批信任它的人群,為此發行一個token,做為承載項目價值的尺度,並可以在整個區塊鏈金融體系下,通過智能合約,參與其他項目代幣的價值互換,也就是所謂的跨鏈交易。

我們可以把腦動開的再大一些,再未來,那時的國家稅務部門也應該沒有存在的必要了。還要稅收幹什麼?一個國家,或一個地區,政府所提供的各種服務項目都可以通過發行代幣的方式進行資金募集,每種項目可以根據市場需求獲得適合的投資份額,包括軍火製造在內,普通人也可以成為一名投資者。比如某地興建一座橋,需要募集一定的資金,經過公開ICO後,最有可能經常使用的當地人,就可以多投資一些份額,平時少使用或不使用的人,就可以投資少份額或不投資,專業的橋樑投資機構或政府機構也可以投資。最終,這些代幣是可能用做橋樑通行費用的,車輛通過時,刷的就是代幣了。外地的沒有投資此種代幣的人,直接跨鏈交易,用最節省的方式划走匯率最低的一種已有代幣。這只是一個例子,幾乎所有的場景,都可以用這種方式取代了。再加上人工智慧的升級,一個全新的、相對公平公正的世界就出現了!(關於區塊鏈技術帶來的公平公正,涉及到政治,我不方便在些多說了,你懂的,自己腦洞吧。)

這是趨勢,不管你害不害怕,它總是要來了,而且速度會越來越快!哈耶克還曾說過:即使我們不放棄貨幣一體化的努力,它自身隱含的缺陷早晚也會發生毀滅。在經過充分的競爭後,數字貨幣中必定會有一批被整個市場接受,它們將是首批成功的數字貨幣!害怕的,真不是我們,而是那些中心化的一切!

最後期盼,攝像頭再也用不著硬碟了!再邪惡的記錄都將無所遁形!


我個人認為,比特幣是一定條件下的貨幣,一定範圍下的貨幣,有成為完成大額交易或跨境交易結算的能力。

教科書上說貨幣需要滿足記賬單位和價值儲存的功能,可是真的是這樣嗎?當國家信用或經濟崩潰時,法幣恐怕也無法滿足以上兩種功能吧。例如現在的津元,曾經的金圓券,可人們依舊認可它們為貨幣。

貨幣的價值在於信任,我認可這種貨幣,你也認可它,它便可以在我們之間流通,成為這個圈子中的貨幣。正如在與世隔絕的孤島上,它們都認可的石頭可以成為貨幣。

我認為在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很可能出現比特幣與法幣共存的現象,信任法幣的使用法幣,信任比特幣的使用比特幣,你不信任比特幣的話,不使用它就好了。


本人是個金融菜鳥,如果不是上次網路勒索事件,也許至今還不知道比特幣是什麼。如今看比特幣在網上炒的熱火朝天,看到大家眾說紛紜,不由想表達一下自己粗鄙的見解:

我認為比特幣無法成為真正的主流貨幣,原因如下

①比特幣本身為數字貨幣,由一系列演算法構成,目前已知它數量固定,但是出於對人類對利益的追逐,我覺得這一系列演算法無法保障比特幣真正的數量固定。

②既然比特幣能獲得人們的追捧,那麼以後會不會還有別的數字貨幣產生,哪一套數字貨幣才能成為主流,比特幣能否成為唯一貨幣或者主流貨幣,如果無法保障比特幣的唯一性,那麼是否也無法保障其它數字貨幣的唯一性,如果數字貨幣不唯一,那麼數字貨幣的量也將不確定。此時數字貨幣是否還能抵得過政府發行的貨幣。

③貨幣存在的意義是作為交換的價值憑證,數字貨幣要想獲得交換的權力是否需要政府力量的支持,如果需要,那麼比特幣能否成為受政府支持的貨幣,政府能否控制住比特幣。假設能控制,那麼政府控制比特幣又能獲得怎樣的利益;如果不能控制比特幣,或者獲得的利益不足政府憑什麼支持比特幣?

④目前的比特幣價值體現是否正常,符合實際嗎,它有沒有可能就是一個騙局,從互聯網勒索開始就布的局,或者互聯網勒索事件被人趁機利用,經過一群黑手的操作來達到攫取大量的財富的目的。

最後我的觀點是比特幣很可能就是一場騙局,它缺乏成為主流貨幣的許多客觀條件,只是少數寡頭的一次利益狂歡,投機者短淺者終將被壓榨成紙片,願大家保持冷靜,一切平安。


區塊鏈有很多作用,甚至說很偉大,

比如,如果能夠應用在美國總統選舉上的點票和投票方式上,那麼特朗普和希拉里就不會互相指責對方造假了

但是,作為貨幣(貴金屬,一般等價物,錨定物……隨便你怎麼叫,無論哪一種),是完全不合格的。

首先,它的數量的確是固定,但是僅限於其中一個鏈條,後起者完全可以開無數條原理完全相同的鏈條。

然後,顯而易見,它和國家肯定是衝突的。

最後,它的安全性差。它雖然不可破解,理論上永遠不會被盜,但是,沒有zf的暴力背書,它的交易體系隨時會被干擾而產生阻塞。

比特幣就像isis,在它沒有做大之前,對於反權威反主流的人有天然的吸引力,

主流秩序維持者則或明或暗放任甚至扶持,

而做大之後,則會被主流秩序維護者合剿。


貨幣是指在商品交易過程中充當一般商品等價交換物的一種商品。它有三大功能,1,交易媒介。2,計量財富。3,儲存財富。

對照著這樣的定義,我們看一下比特幣,首先,他能充當交易媒介么?別忘了他上限是固定的,天然具有通縮性質。發行方式竟然要靠挖礦,這個就更扯淡了。

那他能計量財富么?一個自身價格每天都如過山車一樣波動的東西,怎麼去計量別的商品?

最後說儲存,起碼在現在是不能的

這樣的一個東西怎麼充當貨幣呢?至於他適不適合作為投資標的那就見仁見智不做討論了。


不一定成為貨幣。不久之前,某B兒子發動算力與莊家操控攻擊的同時輿論上說的最多一點就是手續費與擁堵問題。在閃電網路實現前,並不適合用來買咖啡。

但是還有種可能,BTC成為一種金融上的大宗信用單位。用於非小額支付用途。當比特幣的價格總值達到正常的時候,沒有人會用來買咖啡。當人們交易房產權的時候,交易費看起來高是可以被接受的。

BTC廣義上超越了支付功能與貨幣。現在更適合的比喻是請把你手中的BTC當成是一塊土地的永久產權地契。這是一份永久記錄在區塊鏈上無法被篡改,不會隨時間與政權更迭的地契。未來會有開放商在主鏈的基礎上不斷通過例如分叉等方式添加智能合約,閃電支付,匿名性等功能。就像蓋起了功能性不同的建築。建築裡面的租客要使用房屋其中一種用途可以是買咖啡。

今天破9k紀念下。


比特幣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貨幣,日澳加德等國已經與法幣等同。

你的問題應該是比特幣能否在中國成為貨幣? 我的回答是,能,但不會那麼快到來。

1.比特幣要建立的以個人為核心的金融體系與我國黨領導下的集體主義格格不入,兩者生來就是你死我活的敵對關係。短期內只要是黨領導就不會改變集體主義這一立黨原則。

2.比特幣閃電網路解決了小額支付難題後,在西方主流國家普遍應用只是個時間問題,因為這些國家的政府實際上並無權干涉貨幣,只要不立法禁止,同時比特幣交易又正常繳稅,則比特幣會逐步被廣泛使用(發行和流通成本極低)。

3.中國對外貿易是經濟支柱之一,如果大部分國外客戶要求使用比特幣結算,中國ZF也會被迫接受,除非我們不想賺錢了。

4.改革開放早就進入了深水區,鄧公的理論越來越不好使了,集體主義下國家控制土地和貨幣創造財富的發展模式已經見頂,所以如果中國要進一步發展,必然鬆動集體主義,給個人越來越大的權力。這實際上解除了比特幣進入中國的理念障礙,思想上的問題解決了,其它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5.從44年的法幣歷史看,法幣有兩大致命缺陷,一是貨幣超發,高昂的發行成本(社會承擔的成本),二是高流通成本。中國過去20年年均超發14%,對使用RMB的個人來說,就要承擔14%的成本,也就是你拿到的一塊錢實際上是0.86元。流通成本可以看下金融體系佔GDP比重,中國2016年約10%,個人認為應該更高到20%。兩者相加14%+10%=24%。維持現有法幣需要個人承擔24%的成本,你願意嗎?貨幣超發也會逐漸削薄法幣的價值基礎-信用,一旦全民對法幣失去信任,法幣就成為廢紙,這時必須有新貨幣取代法幣。比特幣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6.比特幣除非自身遇到無法解決的技術難題,否則成為替代全球法幣的未來貨幣是板上釘釘的事。


日本已經確立比特幣是一種支付方式;美日有大量商家接受比特幣付款,微軟好像就位列其中。貨幣最重要的只能就是支付(手段),比特幣已經做到了。聽說美國要開比特幣期貨,短線客又要「激情只在後半夜了」。中長期看,美國將爭奪比特幣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另外,普京接見V神,他們說了什麼,好像沒見報道哈,而且V神還離開俄羅斯,入籍加拿大,這背後的邏輯令人深思。


比特幣已經是真正的貨幣了,現在的問題是能否取代其他法幣。我的觀點是不能,因為比特幣的設計初衷是數字黃金。


謝謝邀請,首先我個人對於未來從來是不妄加定論的。未來是我們看不到的也是我們無法預期的,越是去想要描述未來的細節錯誤肯定是越多,因為我們無法預期未來某個顛覆性技術的出現。

就目前來說,比特幣想要更加流行似乎需要解決很多問題,比如分叉擴容,礦工收益,競爭幣等等。但只要比特幣還有爭議存在他就有價值,只要還有很多人支持比特幣,他就還有價值。


謝邀,我覺得不會。比特幣這種性質未來將會是兼有一部分貨幣功能並超越貨幣的工具。

說比特幣是現在的貨幣就像個有趣的例子:農民心裡覺得慈禧太后每天肯定有數不盡的各種饅頭吃,天天都各種饅頭。

未來比特幣及區塊鏈技術會為人類社會開啟一個新的價值世界。


推薦閱讀:

能介紹幾本關於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書嗎?
你忘掉了多少比特幣(或者其他幣)的密鑰?
區塊鏈會導致銀行的消失嗎?
小白如何投資數字貨幣?
比特幣(Bitcoin)交易所關閉,加密貨幣該如何走?

TAG:比特幣Bitco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