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城鎮化進程中大集逐步消失的現象?


其實,集市大部分功能已經被取代了,現在還沒有完全消失得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村缺乏消費場所和娛樂設施。逛該湊熱鬧是人的天性,小時候,每逢大集,大姑娘小媳婦打扮得美美的,小朋友換上新衣服,男人發動農用三輪車,裝上要換的物件,載著滿滿一車人搖搖晃晃去趕集,一路走一路逛,中午還能吃個集上的小吃,一玩一整天。二十年過去,現在的大姑娘小媳婦都進了城,還留在村裡的也是一個電瓶車幾十分鐘就到縣城,自然不屑土裡土氣的大集。農村的大集早已喪失了原來的地位,只有當年的大姑娘小媳婦變成我們的長輩,她們逛該的天性不減,卻對城裡的商場有莫名的疏離感,大集成為她們農閑時不多的去處,而現在,她們也不會再熟梳洗打扮,玩伴也早已進城帶孫子,農用三輪也被電動車取代,她們行色匆匆,在稀稀落落的集市上走馬觀花地看著自己其實不需要的貨物,不知道心會不會飄回遙遠的從前。


「集」被消滅的首要原因不是城市化,而是工業化。「集」的核心目標不是商販「集中」賣東西,而是農民集中買賣東西。

如果你在80-90年代之前逛農村大集,會發現早上七八點鐘,農民就零零散散地出現在大路上——絕不會空手,往往是背著口袋推著車,帶著自家農產品(尤其是特產)到市場里佔地方。這樣的農民一般賣的東西也不多,也就是幾十斤黃米,兩三隻雞,幾捆草藥,等著鎮上居民、商販或是其他農民前來光顧。

當然,農民不僅僅要賣東西,也會從商販和其他農民手裡買東西。但對於很多農民來說,如果不先賣掉自己的貨物,根本就沒錢去逛集。經濟寬裕的農民也得為接下來幾次集市賺錢。畢竟小農經濟的最大特徵是自給自足。農民種糧自己吃,少量剩餘產品相互交易,本質上還是以物易物,鈔票甚至都不會離開集市。所以,等到農村主要現金流變成了打工收入迴流,等到汽車可以開到田間地頭收購農產品,農民自然就沒有到集市上頻繁出賣少量特產的必要。

集存在的第二個原因是農民購買力低下,不值得為某個地方常態化設置店鋪。過去農村「集」的日期,在一縣之內是相互錯開的。商販(無論收購還是賣東西)在縣境內的七八個大鄉鎮巡迴做生意,每天收攤就要趕往下一個地點。否則的話,長駐一地必然虧本。而一旦打工收入和本地鄉鎮企業帶來了穩定的現金流,「集」的很大一部分功能就被村裡的雜貨店和鄉鎮上的各色店鋪取代了。

集存在的第三個原因是信息溝通不暢。農民家裡有了多餘的農產品,商販不知道。商販進了新品貨物,農民不知道。所以必須對每個鄉鎮約定一個日期,把貨物都運到一起交易。現在農民有了手機,一個電話,商販的農用三輪車就到了家門口。而商販也可以通過廣播、手機簡訊等方式推銷。再加上常態化的店鋪,當然就不用「集」了。畢竟這種定期集會也很消耗精力的,節約下時間去打工可以賺更多的錢。

【上周在唐山郊縣拍到的照片,車上有吵鬧的大喇叭】

總而言之,一旦農村的社會結構被工業化衝擊,只要打工收入超過了種地收入,就算本地缺乏工業,「集」也會逐漸消失,或是蛻變為純粹的推銷會。這個轉變在信息化和城市化之前,就算沒有電商衝擊,就算農民沒有聚居到小城鎮,「集」也會在21世紀逐漸消失。

【2005年冬天,北方農村的「集」】

進一步說,「集」的消失不僅僅是21世紀農村的獨特現象,也符合歷史上普遍的經濟發展規律。中世紀歐洲就經常有盛大的定期交易會,但一旦商路常態化,金融趨於穩定,商品交易所常年開門,交易會的盛況就變成了日常的商業繁榮。

……

——上述內容來自布羅代爾的《15至18世紀的物質文明、經濟和資本主義》

相關回答:

「農村鄰里關係緊張」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現象嗎? - 知乎

江浙一帶的農村有多富裕? - 知乎

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的真正作用是什麼? - 知乎


回國剛剛三天,就去郊區趕了個大集。恰好看到這個問題,抒發一下感想。

首先我要得罪一下工業斯蘭教封印的先知、蒸汽機的使者 @馬前卒 馬大聖人(願主福安之)。他的論點是「工業化乾死了農業社會的趕大集」。這個說法,用一位名人的話評價,就是「啊!一派胡言!」

為什麼說是一派胡言呢?我西方國家去的少,但法國、西班牙還是非常了解的。巴黎就有很多小集市。注意,這說的不是聖誕集市那種臨時性質的,而是固定時間的真正集市。我常去/常見的就有三個,在巴黎的朋友也可以去逛逛,挺好的:1、Place Monge 每周日必有 2、Maubert地鐵站出來就是個小廣場,每周六必有 3、沿Avenue d"Italie快走到Porte d"Italie那塊兒沿街,也有個集市,具體時間我沒留心。

不光這三個,全巴黎各個區都有集市的,全法每個城市也都有的。在法國的朋友,我想你肯定見過。雖然我在西班牙沒有長時間居住,但也算去得頻繁,也見到有類似的集市。

那我就問了:法國算不算工業化國家?哦,你說工業化了,農民都去打工了,就不組織集市了?那我看到的是啥?是巴黎市民玩農家樂嗎?所以,馬聖的論點實在是……我一時語塞,都不知道該怎麼批判好了。只能說,還要學習一個。

調侃歸調侃。我再說說回山東老家看到的趕集。由於中國特色的城市化高速發展,除了大塊的封閉小區就是高速公路式的大馬路。顯然,城裡小區里肯定不讓擺攤,從物理空間上就斷絕了組織集市的可能性。於是,在城鄉結合部的大馬路上,農民就自發集結,隨意停車佔道組成集市。結果每到逢集的日子,好好的路就被集市堵個水泄不通,熙熙攘攘。我不知道別的城市,反正在十八線山東小城是這個樣的。

題主問,如何看待城鎮化進程中大集逐步消失的現象?我通過自身在中國/法國的經驗對比,認為這是個城市規劃與城市管理問題,而不是什麼「農民去打工了,就不趕集了」。法國保留集市的經驗還是很不錯的。我注意到有如下特點:

1、以巴黎為例,城市中分布著很多小廣場,為組織集市提供了物理空間條件。而據我的直觀感受,中國城市規劃已進入邪教狀態,不是摩天樓就是八車道大馬路(請參考北京),沒有星羅散布的小塊空地,方便組織集市。

2、法國政府發揮了積極的引導、組織作用。大家在圖片里可以看到,法國集市有棚子、有攤位,感覺很規範,這其實是當地政府的功勞。平時廣場就是廣場,沒有任何亂佔地的現象。集市當日,會有人來提前安裝攤位。集市結束後,攤位一撤,把垃圾收集了,再用水槍沖地,又乾淨如初。當然,也不是阿貓阿狗隨便都能來出攤的,必須先註冊買個證才行。

這個做法是非常好的,既為農民提供了最方便的出攤條件,也保證了城市生活的秩序與衛生,豈不美哉?

總之,我認為目前中國城鎮化大潮中集市消失,並不是因為「農民本身不想、不需要趕集」了,而是我們的城市根本就沒給他們組織集市的物理空間與行政條件。我已經舉了法國的例子,這充分說明,在發達的工業化社會、在高度城市化的城市,也能組織起很棒的集市。反之,城市中心無法趕集,那就只能在城鄉結合部搞原生態大集,既不利於農民,也不利於周邊居民。


我老家的大集並未消失,不僅僅沒有消失,而且由原來的逢二、七大集,演變出了每天傍晚都有的夜市,大約15年前起就出現了逢四、九的小集,而且,當街集市上販售的基本是菜肉副食等食品,以及一些生活日用品,其他的基本全轉移到店裡去了,尤其是服裝鞋帽類,即使是大集,除了特殊的勞保用品,基本沒怎麼有單純擺攤的了。

個人覺得這是種很大的進步,店鋪經營比起攤位經營來規範又乾淨,而且及時。我想,隨著發展,現在佔道擺攤經營的那些,也會逐漸轉移到店面裡面去吧。


「趕集」是物資匱乏、人力被農業勞作束縛時代的產物,隨著物質生活的極大豐富,勢必要消失。


城鎮化的前提,是工業經濟的集約化,專業化,資源高效利用。

中國的工業經濟的集約化,專業化,資源利用如何呢?。

爵士貓 (作者) 回復路過deep14 小時前

我國的城鎮化剛進行了一半,城鎮人口之前十多年和往後的幾年都會有明顯的增長!

中國的城鎮化就是搞房地產!

城鎮化本是一種工業經濟集約化以後,整個社會的資源利用效率更高,從而形成人口的集中聚集的效果,才有集約化。

中國的城鎮化,就是把城市規模直接攤餅,根本就沒有工業經濟的集約化效率。而是工業經濟被房地產市場捆綁。

2查看對話推薦摺疊刪除

路過deep回復爵士貓 (作者)13 小時前

國外是經過工業革命工廠缺少工人,圈地運動把農民轟進城,中國是運動式的造新城,先把人趕進城,再解決就業!中國的城鎮化太急功近利肯定是不健康,但是對題主的問題:十年內的房價沒有太大影響!

爵士貓 (作者) 回復路過deep12 小時前

中國就是用城鎮化的口號,搞房地產。搞房地產本身是虛假的城鎮化,也就是蓋好了大宮殿,看的熱鬧壯觀,但是光有大宮殿,經濟本身水平還停留於未蓋大宮殿之前,,其後果你們年輕的一代要承受了。

=================================================================

經濟增長方式的國際比較與中國的選擇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 田春生

一、各類國家和地區經濟增長的路徑及其特點

世界經濟的不斷發展,總是伴隨著各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增長方式的不斷變革。而且,經濟 增長與發展的歷史性變革,通常都是由世界經濟中的某個或某些強國所帶動的。 從世界範圍看,以經濟持續而快速增長所帶動的工業化進程, 「成功的國家」大致有兩種類 型。前一種類型屬於經濟發達的「先行國」 ,即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後一種類型是戰後利用「後 發優勢」崛起的「後發展」的日本和「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 。在這兩種類型的國家中,一個國 家由經濟起飛到工業化的初步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時間不盡相同。 「先行國」的發達市場經濟 國家的經濟增長期,要比「後發展」國家的經濟增長期長得多,年經濟增長率也低得多。在「先 行」的發達經濟國家,例如主要發達資本主義國家以粗放增長為主要方式的經濟增長,其經濟增 長期持續了大約 100 年的時間。自 19 世紀後期起,美國和歐洲等發達經濟國家,就開始向集約 經濟增長轉變。在「後發展」的亞洲新興工業化國家包括日本在內,經濟的快速增長期大約為 20--30 年的時間。 日本自 1956 年到 1973 年保持了 17 年的高速增長, 其間年均增長速度達到 9.8%; 新加坡從 1966 年到 1984 年保持了 18 年的高速增長,其間年均增長速度高達 9.9%;韓國從 1963 年到 1989 年的 26 年中,經濟增長速度高達 9%。之後,這些國家的經濟水平與「先行」的發達 國家經濟差距大為縮小,相繼接近發達國家的經濟水平。

與「成功的國家」相比較, 「失敗的國家」也可以分為兩種類型,這些國家的經濟增長曆程, 值得人們加以研究和總結。一種是以前蘇聯為代表的中央計劃經濟,其經濟發展的基本路徑是一 種以發展重工業為主導、是一種高耗資、壓消費的資源配置方式;而將不斷提高要素生產率這一 至關重要的因素棄而不顧。而且,由於「資源有限性」這一基本的經濟原理,即使粗放型的高速 增長也難以為繼。最終結果是:經濟增長的逐年下滑,經濟衰退和幾近崩潰。另一種是拉美國家 的經濟發展方式,其基本問題是:戰後,所有拉美國家的經濟增長率僅僅提高了 1 倍多,在人均 GDP 的增長率和增長速度方面,拉美國家大大低於東亞國家。特別是在 80 年代,拉美國家陷入 了 30 年代大蕭條以來最為嚴重的經濟危機,因此被稱為「失去的 10 年」 。

根據經濟增長的方式、路徑和基本特點,這裡分別闡述「成功的國家」的經濟增長。

(一)美歐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濟增長及其特點 發達國家經濟增長方式的變革歷程相對較長。而且,各國經濟進入高速、集約經濟增長的時 期也不盡一致。在本世紀初,這些國家經濟增長中的科技貢獻率只有 10%--20%。當時,美歐發 達國家經濟增長主要依靠:一是,工業經濟的增長依靠資本和勞動的投入;二是,農業經濟的增 長憑藉開墾擴大可耕地和增加勞動力;三是,經濟增長主要依靠要素的增加。據統計數據,在 19 世紀的 50— 70 年代的 20 年中, 工業生產和鐵路建設迅速發展, 其中美國增長了 3 倍, 法國增 長了 2 倍, 英國增長了 98%。因而,在本世紀初的 1900 年到 1913 年,世界工業生產年均增長率 顯著提高,達到了當時的最高記錄—4.2%的增長率。但是, 工業增長主要是依靠資本的凈投入和 勞動力的增加,總和要素增長率在經濟增長中的貢獻份額仍然較低。直到 50 年代之初,美歐的 經濟增長在效益和質量上得到明顯提高,科技貢獻率上升到 50%左右。在 1865— 1914 年期間, 美國勞動生產率的總增長率高達 20%,勞動生產率年平均提高 1.6%。從生產率方面看,美國經 濟的迅速發展是在二戰前後這一段時期。據美國政府總統經濟報告的數字,1889— 1937 年期間, 美國生產率平均每年提高 1.9%;1937— 1973 年期間,生產率平均每年增長 3%;1973— 1989 年。在 1973-1989 年,美國生產率出現生產率滑坡,這是因為美國的

服務業在經濟中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重比世界上所有國家都高,當時達到 74%。從國際比較的 角度看,在這一時期,正是歐洲國家和日本大大縮小與美國的經濟差距的時期,這個時期歐洲國 家在服務業方面的勞動生產率迅速提高,歐洲一些主要國家的服務業的人時產量平均每年提高 2%。 美國經濟是在 19 世紀中葉開始騰飛的。在這一階段,美國經濟以驚人的速度向前發展,工 業生產迅速攀升。1894 年美國工業總產值佔到了世界產值總額的 30%,1865— 1914 年間,實際 國民生產總值上升了 6 倍,平均年經濟增長率為 4%;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按 1929 年價格計算) 從 1874 — 1883 年的 263 美元,提高到 1910 年的 611 美元,超過英國而躍升為世界第一經濟強 國。②自此,世界經濟科技中心從歐洲轉至美國。二戰後,美國經濟實現了二戰後持續時間最長 的經濟增長期。在此期間,強大的技術創新能力及其對促進經濟發展產生的巨大作用表現得尤為 突出。經濟學家普遍認為, 「發明和專利的指數式增長」是過去10年美國經濟增長的巨大推動 力。 美國經濟: 「科技創新拉動型」的經濟增長。美國經濟崛起的因素很多,而以下因素對於美 國從落後的殖民地國家轉變為世界第一強國,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1. 技術創新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美國是一個富於創新和發明的國家,在長期 的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它始終保持了科技創新和技術發明的國際領先地位。美國的科技創新建 立在:一是它源於強大的研究開發能力。美國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投資,始終在世界上處於領先地 位。自 1960 年以來,美國聯邦政府和企業在研究開發方面的支出,平均每年佔國內生產總值的 2.5%;其中,聯邦政府的開支約佔 48%,其餘為私人企業和學校等。而研究開發對於生產率提 高的貢獻率,根據美國勞工部的估計,在 1963-1992 年年平均大約佔到 0.2%。

二是重視技術改造。美國的設備平均折舊率已經由 10 年前的 5.8%,提高到 6.5%,技術改造的效益非常明顯。科 技創新和技術發明是美國生產率迅速提高、從而實現經濟騰飛的重要決定性因素。 2. 高新技術行業成為美國經濟的 「支柱行業」 以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為核心的高技術革命, 。 不斷推動美國高新技術產業的飛躍發展。90 年代,美國信息產業已經超過 80 年代的三大經濟支 柱:汽車業、建築業和鋼鐵業。④ 而且,美國高度重視用高技術對傳統工業進行改造,使傳統工 業得到較快發展。在過去10年中,美國的技術創新呈現以下三大特點。 第一,新發明層出不窮。美國達到第一個100萬專利花了85年,而專利數從500萬增 加到600萬則僅用了8年時間。近年來,美國發明專利增加最多的是計算機、通信和生物技術 領域。第二,科技發明轉化為生產力的速度大大加快。美國進步政策研究所的研究發現,199 0年美國公司推出一項新產品需要35.5個月,到1995年只需23個月。1990年,一 輛汽車從概念設計到投產需6年時間,現在只需兩年。70年代,美國公司生產的產品中只有2 0%是新產品,到80年代這一比例已上升到三分之一。第三,技術進步使美國勞動生產率的增 長速度明顯加快。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主席格林斯潘在去年10月份的一次講話中認為,當前, 美國技術創新浪潮的重要特點是信息技術發揮了巨大作用, 其表現是充分的實時數據大大減少了 生產每一單位產值所需的時間,同時推動了新產品的大量增加。新產品的生產又吸納了多餘的勞 動力,其結果是過去5年內提高了就業率,使勞動生產率增速大大加快。1980年至1990 年,美國非農業部門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幅為1.6%,1990年至1998年則提高到2%。 近兩年,美國勞動生產率提高速度進一步加快,達到4.9%,成為7年來增幅最大的一個季度。 美國技術創新速度加快主要得益於以下幾大因素。 首先是美國政府高度重視對科學技術和人 力資源的投資。柯林頓政府執政以來採取了三大經濟政策,其中之一就是促進對新技術的投資。 為了推動發明與創新,柯林頓最近簽署了旨在加強美國專利和知識產權制度的法案,並宣布對研 究與實驗項目的減稅期再延長5年。其次,美國的研究與開發投資大幅增加。據《研究與開發雜 志》預測,去年美國公司用於研究與開發的投資比前年增加了12%,今年將再增加10.6%, 達到1872億美元。加上聯邦政府和大學等其它機構的投入,今年美國研究與開發投資總額將 達到2662億美元,比去年增加7.8%。此外,美國公司有支持創新的傳統。分析家們認為, 美國公司普遍勝過別國公司一籌的表現之一是,注重扶持 那些處於早期階段的創新性公司。以 1999 年為例,美國的風險資本投資增加了1倍,達到了 400多億美元。據波士頓大學的塞繆爾?科塔姆和哈佛商學院的喬希?勒納發表的一份研究報 告顯示,1999 年,1美元的風險資本投資產生的專利比1美元研究與開發投資的「產出」多3到 5倍。① 3. 拉動美國經濟持久而快速增長的是工業製造業。1879 年,美國的第二產業已經超過農業。 到 1900 年,機器製造業已發展成為一個重要的、獨立的生產部門;1929 年,美國的工業增長指 數達 88.3%,順利實現了工業內部的結構調整。重工業(以資本密集型為主)超過輕工業在全部 加工工業中的比重,一批新興產業如汽車、電器製造業迅速崛起,成為美國最大的產業部門。 美國經濟的強勁增長越來越顯示出,製造業是推動美國經濟增長的第一大動力,90年代美 國製造業的成就遠遠大於80年代。1992到1997年,美國實際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29 %來自製造業,使製造業成為對美國經濟增長貢獻最大的部門。② 同時,製造業也是推動美國技 術進步的主要力量。統計顯示,美國全部研究與開發投資的57%來自製造業,其中來自交通設 備、電子和化學三個行業的投資就佔38%。由於大力開發和採用新技術,製造業本身的勞動生 產率也隨之提高。自1983年以來,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年均增長了3.4%。進入90年代 後,製造業的勞動生產率增速進一步加快,1996到1999年超過4.7%,勞動生產率的 提高又進一步帶動了美國經濟的整體增長。 製造業對美國經濟增長的貢獻還表現在出口方面。1992年到1998年,美國經濟增長 的24%歸功於出口的增長。而在美國的全部出口總量中,製造業的出口佔62%。1985年, 美國生產的製成品中僅有約7%出口到國外,目前這一比例已接近15%。此外報告還說,美國 製造業的乘數效應,即製造業生產過程中帶來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活動,也明顯大於其它部門。製造業每1美元的最終銷售額可以帶來1.19美元的中間產品和服務的生產,而服務部門 只能帶來77美分。另外,每100萬美元的製成品銷售額可以支持10個製造業部門的就業崗 位和6個其它部門的就業崗位, 而勞動力密集的服務業每100萬美元銷售額雖然可以支持17 個服務業崗位,但在服務業以外的部門只能創造兩個就業崗位。     4.產權制度和企業家文化,成為經濟增長的制度保障。隨著私營經濟的發展大,美國政府 通過立法形式,對私人財產權和經濟利益進行保護,積極支持私人工商業,使得大批開拓性企業 家脫穎而出,成為大型和巨型跨國公司。一大批企業家和私人公司的發展壯大和實力增強,又拓 展成為大型世界性跨國公司,例如美國惠普公司、國際商用機器公司等。美國的跨國公司在世界 上為數最多、競爭力最強,成為美國經濟稱霸世界的一個強大支柱。1999 年,在世界 500 強中, 美國的跨國公司佔到 185 家,這些公司大都是計算機、電信、證券等行業的跨國公司,而且美國 還不斷通過跨國購併和兼并等方式,加強其對全球市場的控制力。美國的跨國公司在全球內配置 其生產、銷售和研發體系,通過全球資產組合的多樣化和國際化,使其全球收益達到最大化。美 國企業和公司的發展壯大,與它的企業家文化有著直接關係,其有利於創業的融資體系和創業環 境,使美國成為高科技企業家成長的搖籃。  5. 美國具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相對優秀的人力資源。美國統一和以後的疆域拓展,使美國 實現工業化和城市化的物質與人力基礎迅速擴大,從而導致生產規模和世界市場的擴張;同時, 美國作為一個移民國家, 僅在 1865— 1914 年移民到美國的歐洲人數就達 3000 萬; 在移民政策上, 美國高度重視移民者的文化、科技和其它素質,把移民者能否促進美國經濟增長作為首選條件。 另外,美國還擁有一支龐大的科研隊伍和高素質的勞動力。美國勞工部的經濟學家預計,199 8年至2008年,美國新增加就業崗位的三分之一將由擁有大學以上學歷的勞動力來填補。 6. 長久穩定的社會和政治局面,對於經濟增長起到重要的保障。南北戰爭結束之後,美國 政局一直保持穩定,政府將主要精力致力於經濟發展,迅速建立起統一的全國市場和工業體系。 在「一戰」和「二戰」時期,美國本土沒有戰爭,它反而通過出售軍火大發戰爭財;在歐洲各國 戰後恢復時期,美國又將自己的工業製造業向外擴張。應該說,這是美國工業化成長並走向成熟 的重要階段,這些因素是美國經濟經久不衰的基礎因素。


今天剛趕集回來,買了八隻烏雞,一箱子菜苗,亂七八糟一大堆。。。

自我記事起最喜歡跟奶奶去趕集,五天一集,逢二七一集,如果集和周末湊一起,就能和奶奶一起去了!

現在也是,幾十年都不變的趕集日子啊!每個鎮的集日子還不一樣,有時候趕完一個再趕一個!熱鬧又歡樂!

其他地方還真不知,我們這個北方的城鎮,集一直沒有消失,反倒是越來越現代化的街道,旁邊的門面房大多沒被租出去,估計都習慣了趕集了吧!畢竟一個鎮子上的人也並不多,買賣都在集上完成了。而且習慣了一次集買的菜都要夠下一次吃的!

另外,因為很多自己種菜的去賣,自己家的雞去賣,雞蛋都是土雞蛋,一些市裡的還專門開車來趕集。。。

也有一些批髮菜販子來集上給我們賣!也越來越商業化了。。。

不過,我覺得我們這裡的集估計不會短年間消失。。。


我很好奇,難道我逛的都是假的集市?

城鎮化過程中自然是集市逐漸會消失,然而在經濟問題沒有解決的情況下,城鎮化是難以推進的,就我所在的農村,與隔壁鎮是輪流趕集(兩天一次,每年初一重新從我所在的鎮開始新一年的第一個集)每次趕集都是人山人海,而且正如督工所言,多是農民與農民之間的「物物交換」

但是!

農村的集市要消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經濟永遠是基礎,我所在的村是一個村小組,只有幾百人而已,青壯年多外出打工,個人的田地也大多是租與他人種植,比如我家的就是租給了本家的一個伯伯,而嫁到本鎮另外一個村的小姑姑和小姑父是沒有外出打工,在家種田,據我所知也是將幾家的田租下種植。

外出打工的確實是大多數,但種田的也是有一部分人,而且大部分情況下只有收割的時候是使用收割機而種植的時候還是使用人力。

這說明什麼?

收入!!!

在家種田的光靠種田一年也就幾萬塊錢而已(至多不會超過五萬),還得在不忙的時候去找別的事干,比如我小姑父在不忙的時候會跟著做木匠的大姑父幹活,這樣算下來一年可以多一兩萬塊錢。

滿打滿算,一年至多至多也就六七萬作用,再減去種子 肥料等花費,兩個人一年收入頂天也就五萬。

五萬!!!

一家收入五萬我想在知乎很多人難以想像,但在我所在的農村地區,大部分家庭的收入就在這個數值範圍,包括很多外出打工的人兩個人的收入也就差不多這麼點,而五萬塊錢,一家基本開銷,孩子上學費用,還得蓋房,等等等等,能夠什麼?

確實不怎麼夠,但很多人就這麼一點點的存下來了,房蓋了,孩子也結婚了。

但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一個問題,青壯年外出打工或者在家務農,子女上學,還有一個很關鍵的人,老年人在幹什麼?

這其實才是集市的主力,很悲哀也很讓人難過的事實是,農村的老人,六七十歲了,不能簡單的安享晚年,為了一點生計還得下地幹活,已經不能種田了,那就種菜吧,每次趕集不是督工說的七八點去而是五六點就開始往集市走,兩公里的路程老人家捨不得坐車的三塊錢都是挑著菜一步步的走過去的,一個集市下來一般也就賺一二十塊錢,年復一年日復一日,為生存而掙扎。就個人情況來說,現在大四,父母一直在外面打工,家裡堂哥堂姐,從小學開始一個跟著奶奶,在一般情況下,只要是趕集的日子,早飯都是奶奶出門前做好,有紅薯的時候一般是悶一鍋紅薯然後去上學的路上邊走邊吃,後來再大一點堂哥學了點做菜的(堂姐最大初二就出去打工了),並且買了自行車,在周六周日的時候是堂哥來做早飯(一般是米粉),然後打包騎自行車給奶奶送過去,順便用自行車載一點賣的菜。

很多時候想到這些都很難過,農村老人勞累了一輩子,到最後都還得這麼累,有病了還不敢看,最後死了都是一件很平常的事,這幾年每年回家都能聽到說誰誰誰走了,想到走之前那幾年是不是能清閑的休息,悲哀的發現那幾年還是在種菜賣菜種菜賣菜。

很多人覺得老人們這麼累,那他們的子女們呢?為什麼不給贍養費?

窮。

集市會消失嗎?希望會吧,只不過我還看不到這裡的集市什麼時候會消失,2018年要來了,2020年也快到了,農村的老人們能安享晚年了嗎?


問出這個問題的人不是生活在北上廣深就是生活在省會城市吧,反正是一輩子沒見過怎麼打糧食的主。

在工業黨人的眼裡,工業化是個筐,什麼都可以往裡扔,任何的社會變化都可以用工業化來解釋。

大集在廣大北方農村和小城市依然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而且不單短期內不會消亡長期也不會,原因無它,只是因為大集上的物價比集約管理的農貿市場和大超市要便宜很多,很多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村老人,自己養的雞種的菜做的豆腐想要賣了補貼家用,農貿市場和大超市他們是進不去的,農貿市場攤位都是固定的,大超市更不可能進去,大集的攤位都是先到先得,我就見過很多農村老人凌晨五點鐘趕十幾二十里地去占攤只是為了賣幾斤薺菜和幾斤榆錢。

在我們國家稀爛的農村養老福利體系下,農村人一旦老到失去勞動能力就意味著幾乎喪失全部收入,只能靠自給自足,把自己種的東西拿到集上賣了換點生活必需品,而且不光農村老人,很多的城市中低收入者也是趕集的主力。

看一看中國的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人口對比就知道了,大集是不可能消亡的,但在知乎上會徹底消亡,畢竟這裡都是年入百萬每年出國旅行日常逛家樂福沃爾瑪的成功人士。

何不食肉糜。


當村子裡有了兩三個超市,想用什麼隨時都可以買的時候,自然也不願意等著五天一次的集啦。

僅就我觀察到的,我認為集的作用削弱最重要的原因是各類商店的普及。

小的時候每次逢集都要買一自行車的蔬菜水果,有時候一自行車還拉不了。有些東西比如烤腸,涼皮只有逢集才能吃到,所以我小時候還盼著逢集呢。現在不一樣了,日常生活需要的大多數東西隨時都可以買到,甚至做飯前發現沒蔥了騎著電動車突突突十分鐘就能買來了。

而集現在依然無法被主要是因為集上的東西比較便宜:一是因為集減少了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流通過程,常常賣東西的人自己就是生產者;二是集上的商販佔個地就能賣東西,不需要房租,成本也低。其次是老一輩的人還是習慣在集上買東西的消費方式,我就很少見到我姥爺自己去超市買菜啥的。


還在。年年清明節一周還都有搞「集會」。

感覺像是低價商品傾銷會+山寨遊樂大會+盆栽大會。

大部分是服裝和鞋子,低價傾銷;一些大體積或者大質量竹製品傢具,盆栽花木之類,不方便網購或者網購成本較高;還有就是吃喝玩樂的設備和攤位;還有一些賣的比淘寶還貴,趁機渾水摸魚的奸商。

感覺是向著遊樂會的方向發展。


我都不想吐槽,我們縣撤縣建市三十年了,南關還有大集和廟會。

那個堵啊!!!


難道不是因為某寶的出現么??


都窮了,沒錢買賣了,自然就消失了。

都富了,有錢用智能手機會網購了。

都要求高了,趕集太土了,大集旁邊都有超市了,裡面有空調

都追求層次高了。


小時候最愛跟我奶奶賣菜的腳步上該(街),早上五六點天還沒亮,我奶奶就背了一花籃(背簍)菜出門了。那時候我們鎮上還沒有超市,15年前只有小賣部,不種菜的人只能上街買菜。我還記得這個叫做趕場(集)的事情,基本上周圍幾公里的自然村都有人來賣菜、賣雞鴨鵝、賣魚、賣煙葉,還有剪頭髮的,2塊錢一個人。我們是每逢一三五當場(趕集),31號不當場,因為避免1號連著。

現在我們那裡當場的時候還是有很多人去買菜,不過以老頭老太居多,年輕人也有,但不多。畢竟小鎮,還來不及洗乾淨腳上的泥。現在逢年過節需要買很多菜的時候,大家都去縣城裡買,品種多還便宜。

現在鎮上有真正的超市了,裡面也賣新鮮蔬菜水果,和一般城裡的超市沒兩樣了。這些也分走了客源吧。(我是十六歲去市裡上高中的時候才知道超市是賣各種東西的,在此之前我以為超市就是賣零食的……溜了溜了……)


城鄉結合部及城市中的集市不會消失,只會隨著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越來越正規。農村土雞,有機蔬菜,野生菌野菜,中國的食品安全成全了靠山吃山的人們,這些是集市的生力軍。

集市的消失,開始是在農村。但城鎮化只是單方面原因,農村人口的減少,消費能力減弱,自然吸引不來商販。

物流業目前也沒覆蓋到所有行政村,頂多覆蓋到當年撤鄉並鎮的那一級,算是中心村,這對集市衝擊尚小。

交通的發達和機動車輛持有率的提高才是最大的原因,對,是機動車輛持有率,自行車您進個城要半天你還買啥東西,還是等趕集吧。鄉村公交車首發一天3個來回,路過3.4班,跑線車隨叫隨到,進個城買了東西回來也才半天時間,就這樣,趕集的人們還對集市熱情不減,家用百貨,琳琅滿目,穿上拖鞋,披上大衣,拿上打麻將贏的零錢,逛該去,就圖個方便。

說著說著我的心也飄回了從前,媽媽領著我去趕集買棉花糖,多年之後,不曾想父母的頭髮終成了棉花糖的模樣。


大集沒有消失,只是變成了大mall。

展開解釋一下,大集有幾個特點。一個固定的交易場所,一般是在一個大一點的中心市鎮。一個固定的開集時間,一般是初一十五或是周六周日。賣家是許多商販,也有自產自銷,買家是十里八村的居民。人是臨時聚集的,但是也基本上固定的去一個集市。圍繞著商品交易,還會有一些娛樂活動。

再看看現在的大mall,也就是購物中心。場所還是固定的,現在購物中心已經開到縣城了,就算是山溝里的居民,坐著公交花上一天時間進城逛逛也很方便的。購物中心雖然是每天都開門,但是只有大促搞活動才算真的開市啊,其實還是周末、節日。賣家都各租專櫃,算是半固定了,買家其實也只是常去鄰近的購物中心,還有優惠券、購物卡之類的東西促進這種關係的維持。大mall里不會只有商店,還有餐館、電影院、遊藝廳等娛樂場所。

為什麼大集變大mall了?其實就是轉型升級嘛。

走出大集進入大mall,狗蛋翠花變成tony和linda,鄉村愛情秒變都市情感。

哦耶~~


集,集會,逢「五」會。農曆尾數是五的就會集會。

了解集,很簡單,考慮下村到鎮到鄉到縣的關係。

按舊制是沒鄉的,也就是村鎮縣三級。舊制也沒有鎮長這種官位,鎮就是集鎮。

傳統中國農村,鎮的作用就是為村提供集中服務的。

縣是地區性的政治中心,同時也具備一定的武力。從縣就開始就有城了,鎮是沒有的。縣是中國最基礎的政治單位。


我寧可相信集是被超市+淘寶+京東+現代物流幹掉的

小時候趕集是為了買賣生活必需品,現在去超市上淘寶+京東也是為了買東西


,往往是背著口袋推著車,帶著自家農產品(尤其是特產)到市場里佔地方。這樣的農民一般賣的東西也不多,也就是幾十斤黃米,兩三隻雞,幾捆草藥,等著鎮上居民、商販或是其他農民前來光顧。


推薦閱讀:

為什麼東北會衰退?還可能復興嗎?
住在高樓公寓精神上是怎樣一種體驗?

TAG:經濟 | 農村 | 城市規劃 | 社會 | 城市化城鎮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