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這種無線輸電技術採用了什麼原理?實現起來有什麼技術瓶頸?五年或者十年內有望突破瓶頸么?

數字化無線輸電 http://www.iqiyi.com/w_19rs2c7495.html 該科研團隊聲稱已經實現了50米範圍內的精準無線輸電,使用了這項技術的手機不再需要電線,汽車也可直接以無線電力傳輸供能,不再需要石油。

希望有關機構科研人士能夠詳細的講解下其原理,及實現難度,簡單對該項目投資風險做評估預判。


這個嘛……本人才疏學淺,不懂。

只是如果一項新技術,剛剛面世就說自己「精準」、「效率100%」或者說「無能量損耗」,

然後顛覆了某某傳統的技術等等的話,一般都是騙子。


騙人的,簡單說一下吧。

目前的能量並不是不能無線傳輸,而是不能大規模無線傳輸。你用手機接受信號,用wifi,甚至微波爐,都是能量無線傳輸的示例。問題在哪裡呢,問題就是為什麼你看到的無線傳輸方式大多都以傳遞「信號」為目標,而不以傳遞「能量」為目標,因為能量無線定向傳輸的瓶頸並沒有解決。而信號只需載入到少量能量上,以能量為載體傳播,能量的衰減和低效只要不影響我信號的還原就沒有問題。但是真正到傳遞能量上,衰減和效率就是需要仔細研究的問題。

視頻中,做了特斯拉線圈點亮遠處電燈的實驗,對這是真的,這個實驗也一定會成功,但是這也基本上達到了無線傳輸簡易工程應用的輸出功率極限。特斯拉線圈的空載功率我不太清楚,我評估得以千瓦計,而你看手持的燈管功率,估計幾十瓦吧(本段涉及數據並未詳細考證,僅用來說明問題)。問題就在於你繼續做大線圈,提高輸入功率,你的輸出功率也就個樣,不會有特別大提升。這種騙騙老百姓可以,拿出來專業人都覺得是個笑話。

以前特斯拉還在世的時候,他有準備設計一款無線能量傳輸設備,來實現1.5公里範圍無線傳輸,後來被投資人否了。具體可以搜一下特斯拉英勇事迹都有,那個東西建起來,完全就是一個紅警里的磁暴線圈,靠近了就啪對你放個電,就掛了。再後來他又設計了一款以大氣電離層和地殼作為導體迴路進行的超遠距離無線輸電技術,還沒開搞就掛了。

無線輸電本身並不是不可能,而是不能大規模,目前工程化或商業化的無線輸電技術,我列舉如下:

微波爐,本質上是電磁波(微波)與水分子產生共振達到提高水分子內能從而加熱的目的,雖然是電-熱轉換,但是其實是解決了無線輸電在介質中的大能量傳輸和能量接收模式的問題,只是微波需要關在爐子里用,不然你身體裡面的水也會成為能量接收器,會把你烤熟的。

電磁爐,本質上是通過爐內電流在鍋底金屬上感應出電流(渦流)然後自我消耗後產生內能的設備,這個設備已經能實現除了距離以外所有無線傳輸需具備的條件。

(非自耦)變壓器,一個完全基於電磁感應工作的設備,原副線圈沒有直接電連接,但可以將原邊能量大規模的(效率95%以上)傳輸到副邊。這個也是實現除距離以外所有無線傳輸條件。

最後說一下,為什麼距離的問題這麼難。電磁波在一個均勻介質中能量密度是隨距離的二次方衰減的,所以距離一遠了,能量就會大幅衰減,為了保證和近的時候接受到一樣的功率,就需要比近的時候增加二次方的接受面積,這增加就很大了。

而採用輸電線的本質是什麼,就是改變均勻介質這一條件,輸電線放入以後,介質就不是均勻得了,這時候電磁波會選擇介質中最薄弱的地方傳播(費馬原理),最後就會集中到輸電線上來。只要是不改變均勻介質這一條件的無線輸電原理,都沒有辦法避開傳輸距離這一自然界送給你的上限。

大概就是這樣,再給他一年時間,也就亮個燈。另外這個閃電俠就是玩特斯拉線圈裡一個上過電視的人,沒啥特別的,看他的樣子說的話,應該是沒系統學習過電力系統和電工理論的,可以定義為民科吧,這種特斯拉線圈放電的,我們帶電作業的時候天天玩。


瀉藥,要回答這問題,先想幾個問題

1、為什麼要搞無線輸電?因為現在鐵塔電纜輸電不僅不美觀還佔土地,礙事,無線就沒有任何阻礙,人可以暢通無阻。

2、假如無線輸電技術有突破,它有什麼天生缺點?缺點是無線輸電是大功率大能量傳輸,會產生非常巨大的電磁場,在其中的任何生物將無法生存,這是物理特性決定的。

問題1和2嚴重矛盾,大功率無線輸電如果建成,無線兩點連線範圍內不能有生物,負面影響比現在鐵塔大的多,命都沒了,因此無線輸電技術不可能實現,也不會有科學家去研究這個技術。但是小規模的無線輸電技術還是可行的,比如手機無線充電就不錯嘛。


看了視頻,有個特斯拉線圈表演,基本確定是騙人的

手機下載app,通過互聯網傳輸電力給手機充電,玩呢???

再看採訪的兩個人,面無表情,估計自己都心虛


說實話啊,這種民間科學家能上CCTV,說明我國改革開放的偉大成果還是有限。。。百年盛世任重道遠。。。

80年代河南農村就盛產氣功大師,後來對氣功大師都做了計劃生育再也不盛產了,結果從河南到東北所有的農村和倒閉的工廠都盛產民科。不是農民和小市民太壞,是城裡人太壞。比如張吾本大叔,本非奸惡之人,就是個北京下崗工人,小市民而已…被邪惡的書商三拐倆乖使點兒手段包了BTV的節目後來的一切就變成了必然……北京畢竟科技中心,小盧這種閃電俠在科技圈兒的樂事兒里算不逗的……

不過要說有意思還得是京城裡。北京真的很包容,每個騙子都可以有自己的舞台,台下呢一般都是看錶演的,台上的呢也都明細,他們丫都是進城準備騙大騙子的,坑老百姓的買賣傻逼才來京城做呢,所以像小盧這種團隊在北京總能找到自己的舞台。如果有人有興趣,可以來北京逛逛,趕上運氣好你一天能參加上百場發布會,比他這新鮮的可多了……真的。。矽谷的洋騙子現在都只敢去上海去西部,不敢隨便來北京……


研究生課題,跟它耗了三年,標記一下晚上答。

---------

我沒有看網頁,就題目的相關描述表達一下自己的觀點。

首先,50米的無線輸電是可以實現的,微波式無線輸電甚至可以做到幾千米供電,但是話說回來,這種技術的效率低的離譜好么。

其次,如果追求效率的話,90%以上的傳輸效率(僅僅是傳輸效率,不是整個無線充電系統的效率)是可以達到的,我們在實驗室條件下的無線輸電效率可以做到97%左右。但是,傳輸距離不到能量發射裝置尺寸的四分之一,傳輸路徑中沒有任何障礙物,並且充分考慮電磁屏蔽,這在工程實踐中有什麼意義呢?

然後,電動汽車充電,考慮到當下各類無線充電技術的效率、距離、功率等各方面因素,呃,期待相關產品問世,不要總博眼球 圈錢……


採用了吹牛逼的技術,技術瓶頸是如果對方有點科學常識就難以成功


謝邀

我這個文科生聽起來以為是氣功。


這是微波輸電,效率極其的低。

熒光棒的功率不大,一顆燈也就10毫瓦(高亮幾十毫瓦),跟手機10瓦+的充電沒有可比性。

蘋果一直想弄出來的就是這種無線充電方式。目前的消息有報道出4.6米的距離的。

以下摘自網路:

一開始,市場上有Qi、PMA與A4WP這三大主流標準,而隨著後兩者的合併形成AirFuel,無線充電市場變成了Qi和AirFuel的競爭之地。從技術的層面來說,AirFuel似乎要比Qi更出色一些,因為它的充電距離更遠,穿透性更強,同時它的充電效率也更高。但是,目前支持Qi無線充電標準的智能手機則比AirFuel要多一些,同時支持這兩種充電標準的智能手機製造商並不多,比如三星。

需要提到的是,並非所有的廠商都選擇這兩種無線充電技術,比如蘋果就在Apple Watch上使用了接觸式電磁充電技術,並試圖通過不斷的完善來實現更遠距離的充電。此外,也有廠商在研發新型的充電技術,比如Energous就已經在WiFi無線充電技術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換句話說,目前的無線充電標準並不能讓所有人滿意。

之前曾有消息提到,蘋果公司正打算與Energous公司合作推出無線充電技術,目前已經開發出一種叫做「WattUp」的無線充電技術,可以智能手機和其他小型電子設備可在距離無線發射機4.6米外的地方遠距離充電,而該技術可以讓手機擺脫無線充電底座的束縛。

摘自

新iPhone要上無線充電 解讀背後的故事:D?iPhoneòaé??T??3?μ? ?a?á±3oóμ?1êê?


這麼厲害,如果實現了會引起世界大戰。某些既得利益者一定會加以打壓……投資這個風險是100%的。


能效短期內有瓶頸,但無線充電技術在快速成熟,下一代ip可能有無線充電了


我的研究生課題也是這個,現在真的好多高校在研究。

現在大家研究比較多的也是較易實現的,其實就是利用電磁感應技術和諧振技術的那種耦合諧振式吧。就這種方式的傳輸效率而言,唯一制約的因素是線圈內阻,沒有這個線圈內阻的話,其實是距離越遠可傳輸能量越大(我知道這個有違正常人的認知,但的確如此),50米真不是問題,5000米都不是問題,只不過能量發送端的諧振電流和能量發射端和接收端之間的互感成反比,距離越遠,互感越小,所需的諧振電流越大,這個時候如果線圈有內阻,那損耗大了去了。因此我認為如果哪一天常溫超導體研究出來了,無線充電用於遠距離電能傳輸才將成為可能。因而目前來看,小容量近距離的電能傳輸用無線充電的話,最重要的優勢就是方便安全,別的啥都沒有。

即使哪一天常溫超導體行了,你就真的敢這樣傳輸嗎,電磁污染得多嚴重啊,隨便放個導體在磁場中就渦流了,生物體也受不了。

目前我做的比較小,容量2kW,距離200mm的時候效率能到90%+吧。


能量轉化一般的效率最高也就是30%。一般都是百分之幾。

因為有熵。


這是我第一次回答問題,看了好多回答說我們在扯淡,我就稍微談談我摸得到的。

正好我們實驗室就是做無線電能傳輸的,我們實驗室涉及的主要是ICPT和ECPT,主要是通過磁場和電場來進行無線電能傳輸。

國外做的平台我就不說了,就說我看得到摸到著的,上學期我們給啟明和小康做了一個定點充電的EV,大概在3kW,距離在15cm左右,效率在97%以上。研一的時候我們結題了廣西電網的一個項目,建造了一個在線充電的示範軌道。這個在上過 cctv的新聞。

下面說說ECPT,也就是我的研究方向,也說我們自己搭建的平台。距離大概5cm,耦合極板50*50cm,能量在100w以上。

ICPT技術現在已經比較成熟了,你隨便搜一下就能知道大概原理。

ECPT技術主要的瓶頸在於耦合電容太小,能量傳遞受限。還有就是兩對耦合極板帶來了很多的應用限制。在我進實驗室之前,ECPT的實際應用還停留在小功率、近距離(mm級)的應用上,現在ECPT也在發展。


謝邀

厲害了我的哥,100%無損耗傳輸,未來科技吧?

不如問問他們下期雙色球號碼…來錢更快


不邀自來。

看了前面回答的,真慘目忍睹。給分類說說。

無線充電技術包含兩部分,第一是電能傳輸(大功率),第二是便攜傳輸(小功率)。

咱們一部分一部分的說。

(1)電能傳輸:指的是空間傳輸,僅僅在空間中,不牽涉到任何條件。比如從太空利用微波傳輸倒地面,比如從地面傳輸倒電動汽車的底盤。這種不需要考慮人的因素,不需要考慮移動的情況。僅僅是傳輸電能。這個可以傳輸很遠,都沒問題,功率也可以做很大。就像特高壓,沒人的地方都OK。

(2)便攜傳輸:指的是給人類經常使用的便攜產品充電。這個牽涉二個條件,第一移動性,設備不固定,沒有辦法指向性發射,這是第一個與電能傳輸的區別。第二無害型,無論是電磁傳播,諧振傳播,還是微波傳播,最後都會遇到一個問題,就是對人和對現有電子器件的影響,這是第二個與電能傳輸的區別。

想必up關心的是第二種,那就具體說說第二種為什麼現在還沒有普及。現有傳輸方式一共4種(當然要比這個多):

(1)電磁感應,採用松耦合,距離太短,mm級別的,沒有辦法改進,所以現在出來的產品都是雞肋。

(2)電磁諧振,分為直流和交流兩種。MIT和日本屋。主要問題是頻率太高,試驗用的10M開關頻率,帶來兩個問題:開關損耗與參數匹配。開關損耗可以採用軟開關技術改進,而參數匹配困難,一定雜散參數在10M(將來更高)頻率下都不是小數。

(3)微波,國家規定微波有限制,對人體有害,不易發展。無人區和太空可以發展電能傳輸,不屬於便攜傳輸。

(4)電場,距離mm級別,造價高,目前看不到出路。

現在都在說什麼效率,那是最後的問題。就算100W只有5W能用,是我我也願意用。所以效率根本不是什麼瓶頸,而是距離和安全。


在20CM以內,千瓦級的能量傳輸已經可以達到百分之九十幾的效率。


我嘗試用大功率高效率遠距離無線電能傳輸系統解釋燈管的問題,結果卻被擺了一道。。。還是太年輕,關於特斯拉線圈點亮燈管是因為高壓場下會使節能燈燈壁的熒光粉產生輝光作用。肯定算是廣義上的能量傳輸,但絕對達不到想要的工業級家用級的無線電能傳輸。。。具體原理可以查查」節能燈為什麼在有高壓電的地方自己亮「這種。。。

2017 11 06


畢業設計做完挺久的了,簡陋的回顧下所學到的東西,粗鄙之語還請海涵。

先是第一個問題,這個無線輸電技術採用了什麼原理?

根據我認真看一分鐘快進五分鐘得出的嚴謹結論來看,多半是靠想像和愛吧。

「50m精確無線電能傳輸」,」手機不再需要電線「,「汽車也可以直接以無線電力傳輸供能」這三個隨便弄一個專利就可以賺的盆滿缽滿。充電寶,電動汽車這些產品的市場有多大,大家可以想一想。

順便,這個製作的像是很像新聞的視頻,多半是企業自己做得為了拉投資。畫面,用詞都有一種山寨的味道,裡面多個畫面真的是。。。不忍直視,截取一個吐槽啊不是來分析

特斯拉線圈為「手持式接收器「供電

高效率無限電能傳輸有一個規律是定向性,就是線圈朝哪發射高頻電磁波能量,哪才能收到能量,否則都逸散掉了根本沒效率(當然可以接中轉站,越是複雜的系統能量分配越麻煩中轉站建立越複雜)。」手持式接收器「無法做到精準定向,特別這麼多人手中的燈管都亮的如此均勻。唯一可以解釋:甚至逸散的能量都可以點亮燈管,那整個場館內部應該差不多達到微波爐那個能級了。這裡更多是托吧,那麼小的燈管別說接受線圈了,連藍牙模塊都沒有吧。(如果有也只能說費心了)

那麼第二個問題:實現有什麼技術瓶頸?

最大的這個瓶頸可能是時間吧。實際上無線電能傳輸在近幾年的概念應該是:高效率大功率中遠距離無線電能傳輸。

這裡直接把我ppt拿來用了

無線電能的傳輸方式

超聲波和遠場不在涉獵範圍內不多介紹,電場耦合方式會使設備周圍電場變化,對人體造成損傷,因此日常能使用的就是磁場耦合。其中感應式已經在生活中使用到了:最新的手機無線充電技術!!(三星蘋果那種把手機放在板子上充電。)

真是巨大的進步呢!!!個p啊摔! 說好的拿手上充呢,說好的房間里隨便走呢!啊別慌,在原理上諧振式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啦!當然,我說的是原理上

磁耦合諧振式無線電能傳輸系統示意圖

就是電能通過發射線圈變成特定頻率的電磁波」biu~「出去,再通過相同諧振頻率的接受線圈將電磁波轉換為電能。而現有的研究表明頻率越高,在保證同效率同功率的情況下傳輸距離可以更遠。我展示下最近(好吧其實有點年頭了)全球實驗室的進展吧。

各實驗室系統成果

從表中可以看出來,現有的(可能是幾年前的)技術還沒發做到高效率遠距離的無線電能傳輸,就我讀到一篇關於磁耦合諧振WPT系統的論文來說,關於耦合模型理論上還無法完全解釋原理(實際上很多問題都是提出一套解決方案或者某情況的近似解釋)。

而要用到實際,還有些必須解決的問題例如接受系統的方向匹配——總不能給手機無線充電只能讓手機保持絕對水平對準2m外的發射裝置吧,要我就有線充電了;接收系統的負載分配——你同時給手機和汽車無線充電,結果一按開關,」吧唧「,手機炸了因為系統分不清手機汽車;以及接收系統的區分問題——你和一哥們兒一起無線充電,你充手機他充汽車,沖完了,得,賬單均攤一人125。

總之WPT系統想要進入人們的生活,還需要很多突破,最重要的是時間

那麼最後一個問題,還要多少年技術突破?

這個問題,emmmm。我覺得可以先看看特斯拉生平。實際上從電能被人類利用,電磁波被發現之後,人們一直在幻想無限電能傳輸。實際上現在的無線網路就是,只不過注重的是利用電磁波傳遞信息的特性,但不能否定實際上也傳播了能量,但想把這種微小的能量當作穩定能源使用,無異於嘗試用人體生物電驅動電動汽車。而近代概念的大功率WPT系統也是2006年一個MIT物理教授馬林教授搞出來的新奇玩意,點亮了2.03m之外的60w的燈泡,才又使這個話題再度成為熱門。

所以五年十年,可能真的有點難。

不過樂觀點看,想要在室內自由的無線充電的日子還有些遙遠,但是定向定點大功率WPT肯定會被大量研究,畢竟電動汽車作為熱點還在被全世界推行嘛。我國好像有一個全程使用無線電能供電的公交系統啊(在同學畢設看到的介紹,不太記得,不過也很苛刻車子行駛、停車必須在規定區域內,誤差不能超過10還是20cm),也有說蘋果搞出什麼幺蛾子申請了一個wifi充電黑科技的專利(純屬道聽途說),要真有我猜也只是一個輔助充電手段吧。

這個回答可能有很多謬誤,也有一定時效性,懶得糾正了。總之要投資這個的就是別指望賺錢了最好,可信度太低。

以上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笑話,拿個燈管用電場點亮就說是無線供電,只能騙騙些傻瓜


算是半個圈內人,實在看不下去。就像電視里的那些假藥增高廣告,那麼假,居然還有人相信。


只有想想手機市場目前5~15W這樣要求的遠距離充電都不能商業應用,這些動不動就說幾千瓦的新聞看看就好了,不要太當真


先關注,現在主流的無限輸電就是LC偕振和磁界偕振,兩者都有傳輸距離和power loss的問題。


謝邀,不過專業所限,無法解答。


推薦閱讀:

無線充電標準都有哪些,為什麼沒有統一?
電動汽車無線充電是如何實現的?

TAG:互聯網 | 電力 | 電力傳輸 | 電力電子技術 | 無線充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