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紀錄片優秀,電影卻很差?

是因為紀錄片門檻高嗎?


謝邀,成也觀眾,敗也觀眾。

為什麼紀錄片好?因為不好的都被斃掉了啊,紀錄片一不能靠小鮮肉二沒有大牌明星加盟三製作費用有限沒有宣傳經費。那靠什麼生存?靠收視率啊,只有征服天南地北不同觀眾的口味,紀錄片才能存活下來,才有市場,典型的如《舌尖上的中國》。所以好的紀錄片都是靠群眾自發口耳相傳才流行起來的。不好的,可能放過你也不知道它的存在,不信啊,去查查每年審批通過的紀錄片有多少不就懂了,對比一下你看過的可能一隻手就數的過來。中國電影爛,但每年想找兩三部好片還是不難的。但紀錄片,你可能幾年也就看了這一部,但新的紀錄片和電影一樣,每月都有出,你看過多少紀錄片?所以倖存者偏差比較大。

為什麼中國電影爛?因為再爛都有人掏錢看啊,《小時代》4部席捲17億票房,難道這些票房都是憑空冒出來的?都全是粉絲慣的?不記得是2012年還是2013年開始,爛片開始隨著電影市場的爆發增長速度而井噴。那時候網路環境和今天沒太大差別,爛片豆瓣評分照樣低,大家照樣罵。可那時有很多觀眾犯賤,別人說這是屎,我偏要去看一遍,親口品鑒,然後回來奔走相告,啊,這真的是屎。經過兩三年的洗禮,中國觀眾才終於不做跟風狗了,對部分爛片集中的題材導演和演員有了一定認識。知乎上今年大家批判多的電影,基本在院線上也有反應,其實今年電影市場遇冷其實是好現象,我記得開年的時候,大家也是一片樂觀,說今年要破六百億之類的云云。現在看來,能不能突破去年440億的記錄都是問題。看到《封神傳奇》和《爵跡》連4億都破不了,還有部分青春片票房不像前幾年那樣大賣,感覺中國電影總算是有點希望了,至少糊弄觀眾的導演能刷下去一批先。剩下的就是粉絲經濟的問題了,不少一點演技沒有的小鮮肉大行其道,什麼阿貓阿狗或者不同題材的電影都要塞一兩個或者一群小鮮肉進去,嚴重影響好片的質量。這個就沒轍了,純屬品味問題。只能說我國觀眾的審美需求還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粉絲的經濟效應客觀存在,所以投資方才這麼干。所以觀眾的鍋必不可少。


請問這個提問的依據是哪兒來的??



電影不差啊?

得獎的也不少,票房高的也不少;

請問怎麼評判很差的?

如果只是你或者你常常接觸的圈子覺得差可能只是因為你們的口味不咋樣吧…


紀錄片是紀實內容

電影是商業或娛樂內容

儘管紀錄片也往往具備娛樂性,但內容根本是在於探討或觀察一樣事物的客觀存在

而常規的電影,則為創作者思考出來的內容主觀的表達出來

紀錄片本身的創作內容,例如文案或選題,雖然有賴於劇組們的思考與引導,但拍攝的內容往往是既定於世界之中,需要的是特殊的環境,當擁有這些環境後,創作者可以相對好的去發揮。

例如拍攝野生動物的紀錄片,劇組的目的是在加入敘事讓觀眾看的有味道之餘,更好的呈現他們抓拍的內容,觀眾則可以通過這部分來滿足觀感上的需求。

這也就導致拍攝紀錄片往往不是門檻必然高,而是拍攝的內容對故事性的要求降低,更重要的是紀實內容本身的價值,而不是這些拍攝素材串聯到一起後的故事性。

電影方面則無可避免是人為創作下模擬的特殊環境,講人講事物,講的再好都要有一個邏輯合理的故事讓觀眾滿足,這一點上紀錄片則不需要考慮,因為紀錄片拍的不是故事,拍的是事實,他們的任務在於呈現。

而拍電影則必須從頭開始考慮故事,創造假的角色,然後再利用複雜的技巧去將整個場景重現,在重現的過程里,也就無可避免遇到技術不足,往往會為人詬病。

因為電影的商業性質遠比紀錄片要濃厚,拍攝本身也依賴大量不同工種技術人員參與創作,也就導致許多人靠這個吃飯,大量人入行總會有參差不齊的時候,所以沒法保證電影拍攝質量一定有保證。

這就是很多時候,電影拍的爛根本沒法看的原因,創作組在虛構的過程里出了問題。

紀錄片如果拍的不好,卻也展現了他們在鏡頭前捕捉的內容,讓人感到新奇或意外,因為每次看到不同的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是真實的,或者基於真實的情況的重現,所以對於技術上的不足,通常並不是最大的減分項,反倒是能帶來如同電影里上帝視角的新技術,卻可添加更多精彩。

例如拍攝地下生物或超近景時的各種方法,都是技術上的革新帶來的新體驗,同類的視角在電影上很難滿足觀眾,因為觀眾知道這只是表現方式,看的內容始終是虛構的,故而製作方要在製作的細節上下手。

紀錄片方面,例如某些美國剪輯風格,我是非常看不上的,尤其是國家地理、探索頻道與動物星球這些節目經常購買的紀錄片,背後大概都有相熟的剪輯師,這個年代他們的剪輯風格過於「著急」,缺乏足夠的沉澱,甚至有一些完全講不上什麼美感。

或許攝影師本身拍的素材就不夠好,但我想也不至於如此糟糕,還有的拍攝風格乾脆就讓人無法接受,總是喜歡人物採訪,而不是聚焦內容本身,沒完沒了的加插一個獨立拍攝的人物心理,看這些節目,如果不是內容有趣(但被剪的很零碎且有限),那麼可以說得上是一種折磨。

相反,BBC和美國一些更高端的紀錄片,剪輯上就堪稱完美,越是大製作就越是如此,這種邏輯也是當然的。不過在一些很日常的創作力,英國方面的剪輯能讓你感到精緻的內容,可以讓觀眾有效吸收內容,不會浪費大量時間對話在無用的互相稱讚上。

有許多國內紀錄片就犯了美國紀錄片常見的毛病,但好在我覺得現在還不算常見,可以直接引導主題,剪除無效內容的紀錄片,在國內還是很少的。

國內紀錄片算不上有多好,僅僅是國內電影爛的下限太低,而紀錄片的接納程度不是那麼低,你就算剪輯再爛,正常按照章程去拍,大致上還是會有人被內容吸引到的。

例如舌尖上的中國火了後,很多模仿拍攝的美食紀錄片,說實話拍攝手法和後期剪輯都是一團糟,但好在整體看上去還算讓人接受,更重要的在於拍攝的內容足夠有趣,那麼就足以讓人看下去。

說白了就是國內目前拍的很多紀錄片未必就很好,但它的內容卻夠新奇有趣吸引觀眾持續觀看,從中獲得滿足感。

國內電影市場上,創作者群體是第一方創作來源,不能像紀錄片團隊那般尋找本身已經有長期累積的一些文化歷史或天然動物,乃至到各種工業技術直接取材。

電影的複雜度和本身只是在演故事這一缺點阻礙了電影整體的可看性,倘若製作者很厲害,可以將本身的構思完美表達,那麼觀影者就能得到暢快的體驗。

反之,如果製作者缺乏這種能力,僅僅是隨手一拍,結果就自然不用想,不會有人喜歡了。

歸根結底,國內電影市場的背後創作者們本身爛泥扶不上牆,目前是可利用的技術在增加進步,但國內製作者群體本身在各方面都在退步。

我不太清楚九十年代到現在這些年裡,過去老一輩的幕後創作者們是否許多已經退了下來,但可以肯定的是,還沒退下去的老一輩,基本已經過了巔峰期,例如張藝謀、陳凱歌一類,每個人創作都有巔峰期,真人電影不比動畫電影,宮崎駿可以掌握的東西很多,最後精疲力盡也要好幾年才能出一部,所以隱退。

真人電影涉及的環節更多,片場四處跑,還有層層不同組的其他導演,整個劇組的總導演如果沒有精力把控一切,那麼就沒辦法把個人要求和風格傳達到整部電影。

一是國內各方面技術不行

二是創作群體參差不齊,有一部分人完蛋,那麼就算別的創作者有真正的好設想,也因為別人搞砸了根本無法做好

三是投資方是否存在某些風格問題?以至於形成一種有問題,對製作者群體過度施壓,而製作者群體無法在壓力下找到更好的技術人員的情況呢?這是一種惡性循環。

長江一浪不如一浪,光剪輯技巧和演員表演的方式,我就感覺現在遠不如以前,尤其是演員表演這方面,似乎對業界對新演員的面部外形選取,都走上了同一種審美。

八十年代可以有風格不同的李雪健、唐國強、張鐵林、李保田等等等等等等外貌風格各有不同的演員,現在很多電影選的人似乎一個模子刻出來,連裝扮都好像不差太多,甚至打光都不能有些新的變化,不知國內是缺人,還是工作者們都是一個師傅一個體系風格帶出來的。


中國電影國際上拿獎的也不少呀,為什麼要拿著差的來說?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你覺得紀錄片好看是因為你看的不夠多,等你看多了你就知道通篇的擺拍加煽情一直是中國紀錄片的通病,是及其噁心的。中國電影差也是因為你看的不夠多,最近《湄公河行動》和《驢得水》不都挺好的嗎


國產紀錄片跟探索 國家地理 PBS這些大製作相比 差距也不是一點點


貼主晚上好。這個問題我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國電的「名人化」。有些演員或者小鮮肉來參演電影,純粹靠的是顏值和粉絲的追捧,例如某四最近的電影(不噴不踩),我敢說這絕對是豪華陣容,而這就導致了這布影片的定位就是靠人氣和靠名人吸睛,至於好不好看,那就自己體會吧。其次,不知道貼主有沒有看過韓國和中國明星片酬的對比(當然這裡沒有崇洋媚外的意思),中國影星能比韓國的明星高出甚至十倍。為什麼中國的影星不管演技好不好都能拿到辣么多的片酬,主要還是導演抓住了觀眾愛看,觀眾喜歡,觀眾了樂意砸錢這幾點,而並不去重視內容及影片製作。然後再來說說一個普遍的現象,一旦是當年哭的不要不要的小說,只要改版成電影就毀三觀,至於這一點我不敢說全部的都是這樣,但是如果有這樣的情況,那我也不知道是為什麼(黑人問號臉)最後,我們說紀錄片好,那當然是因為製作工序多,而且是真是記錄不含演的成分。而電影就不一樣了,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主角該有的樣子,而這個演出來的角色和你心中的設定的角色一旦有偏差,那在你眼裡就是一部爛片了。可紀錄片就不會這樣,這種真實感是你發自內心接受的。可是我個人感覺紀錄片好像還不大受一部分人的歡迎,比如《我們誕生在中國》真的是部好片。說了這麼多,純粹是個人見解,感謝耐心的看完 希望中國影視行業多一些能觸動心靈的電影~


國產電影渣渣,我幾乎不看,每次有人都炒得很熱,我就是不看,一些編劇就是把他的思想垃圾灌輸給觀眾,看電影還是看歐美的吧


中國紀錄片優秀?你肯定不愛看自然科普類的吧,差距太大了。看看央視紀錄片頻道吧,自然類國產幾乎一片空白,難得出現一部也是看不下去。這倒是反映了中國導演編劇的通病:科學素養太差。


國內經典的紀錄片,我最喜歡的《故宮》、《絲綢之路》是和日本合拍的。


電影首先是商品 其次才是藝術

兩者的比重怎麼分配 群眾來決定


好電影你沒看過


大部分都是引進的。


首先一點,雖然好多中國電影比較差,但也有不少出類拔萃的。

有些大眾化的電影得到差口碑最大原因在於一點,拍電影的人僅僅為了滿足絕大多數人的娛樂至上的口味而拍電影,同時以此來賺取利益。

我國紀錄片的最大優勢在於:我國地大物博,文化豐富,提供了絕佳而且易得的素材。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推薦閱讀:

中國漢服的地位相當於日本的傳統服飾和服嗎?
我國核電為什麼非要發展AP1000?
胡文海事件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今年奧運會中國代表隊能拿到20枚以上的金牌嗎?能保住金牌榜第二的位置嗎?
為什麼說未來30年是中國階級固化的階段?

TAG:電影 | 紀錄片 | 中國 | 中國電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