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應試的角度,投資家庭教育和購買學區房,何者效率更高?

北京四中校長:高價購學區房 不如投資家庭教育

文中觀點可能更多偏重素質教育,如果僅僅從應試的角度,投資家庭教育和購買學區房,何者效率更高?


買的起學區房,當然會在家庭教育上投資

北京四中的校長的意思是,如果你在人大附中和北京四中之間挑選的話,那不如把錢省下來投資家庭教育。

當然,絕對,百分之百正確

再放大點,一所區重點和一所市重點之間挑選,那不如把錢省下來投資家庭教育

絕大多數情況下正確

但是一所比較爛的學校和一所不錯的有中游水準的學校之間挑選,那區別就體現出來了

一所比較爛的學校和北京四中這樣的學校之間挑選,那區別相當相當明顯

另外不太同意自己教的看法

本人丟下書本10多年了,但小學到高中題都能做

但我也不教小孩奧數題

因為我爸媽也沒有教過我奧數題

他們只教會我如何自己學習

而我也只教兒子如何學習,而不是做題。

最後不是學的好就能教的好,完全,完全,完全是兩回事。


購買學區房

原因很簡單,買學區房的目的是上好小學和初中,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不是靠考試的好嗎?應試能力再高有鬼用?

學區房和高考沒有一點直接關係。


毫無疑問是投資家庭教育呀。

我來講一個真實的故事:

我一個朋友,中年丈夫患重病,大人忙於照顧病人,家裡經濟緊張,兒子因一分之差無法上重點中學,需要十萬擇校費。家裡不是拿不出來,但總歸有很多壓力。

我這個朋友最後做了個決定:讓孩子上普通中學,同時自己捨棄這幾年的個人生活,全神投入孩子教育。

她的理由如下:

一,她是一流大學畢業,而一般的中學老師高考分數低於她。證明她的素質高於老師(這是她的想法,不一定正確。)

二,她對自己兒子的責任心是百分百,老師對學生不可能是百分百。

三,她每天在家裡與兒子朝夕相處的時間超過十二小時(含睡覺),而任何一位老師都不可能和學生相處這麼長時間。

四,知識不足可以學習。人家能學的東西她不信學不會。

就這樣,三年來,她做了兒子教輔書上所有奧數題、物理題,和兒子共同進步。教兒子寫作文,一句一句和兒子練英語口語。

最後她兒子考上了一所名校。

我非常佩服她。

這三年她所付出的心力、時間,放在工作上可能還買不了一幢學區房,放在孩子上真是最成功的投資。


答案轉載自本人原創文章

前年,在北京,有人以135萬元成交了一套4.4平方米的房子,每平米將近31萬元,買房不能住只為讓孩子上名校。學位房始終是樓市熱議的話題。

只要是學區,房價一定堅挺,無論面積大小,年代新舊,品質好壞。

學位房受追捧我認為有兩點:一是老觀念對學歷過高的崇拜;二是被升學率的催眠。第一個是觀念問題,但隨著發展多樣化,學歷影響力已在不斷降低;而小升初已被免考取代,至於初生高,生源好壞才是決定因素,習慣教聰明學生的老師未必善於教笨學生。只要觀念改變了,學位房價值肯定下降。

所以如果從投資角度考慮,這就有問題了,因為學位房其價值是綁定了優質學位,所以必須保證學位資源不變,這裡短期首先存在地段劃分改變的不確定性,其次入學制度改革呼聲漸大,一旦改變後其價值也將立即剝落。

我理解學位房為「使用品」,有需要才買,它不是投資品。因為政策變數大,而且只會往不利的方向發展(如地段劃分改變等)。所以投資住宅面對學位價值要謹慎,尤其是一些又舊又小的「蚊型」學位房,其住房屬性價值已經非常低,仍能保持價格及成交活躍完全是依賴於目前嚴重不平衡的教育資源。

作者:鄧浩志

鏈接:小議學位房 - 鄧浩志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簡單點,學區房效率更好!孟母早千年前就知道了,你們現在還不明白?


謝不邀。

我在本科和研究生階段做過不同學段學生的家教,現在是一名初中班主任老師,並且目前在修新東方的家庭教育課程。

首先解題,題目為「如果從應試的角度,投資家庭教育和購買學區房,何者效率更高?」應試角度也就是成績的高低上,效率高也就是單位時間內提升的幅度,把題目翻譯成人話也就是「家庭教育和購買學區房那個可以短期內提升學生的成績?」但是在這裡我特別想提醒下大家,成績本身考的就是在學校學習的知識,而不是生活中的常識,所以我換算成請家教或者是家長自己花費時間、甚至財力去學習知識然後傳授給孩子。再來看下補充:題主說僅從應試角度分析,所以我覺得還是一道指向比較鮮明的題目。題主既然提到購買學區房,那麼我默認為是有足夠的資金讓孩子進入好的學區,同樣也有資金請家教或者有資本花費精力去學習知識了。

在這裡允許我作個並不嚴謹的假設,在蘇州市區,學區比非學區要高1000-2000/平,以一個3口之家的100平住宅標準來算,學區房投資是10w-20w,我們假設這是一個小學(6年制),家庭教育6年10-20w,每年的花費為2w-3w

現在我們來分析兩種投資方式:

1、家庭教育

方式一:請家教。(因為無論在不在好的學區大家都會上寒暑假提升班,所以我把暑假寒假班排除在外,每年按10個月來考慮)每月應該是2k-3k,這個價格可以請到什麼樣子的老師呢?可以請1個學科的高級教師上一個月,差不多8-10個小時的課程(每月4周),2個學科的中一教師上一個月,如果是3個學科,基本上是中一教師的大班上一個月吧。

方式二:家長自己花費時間、甚至財力去學習

每月少2k-3k,額,應該怎樣換算呢?假如你每天花費兩個小時做兼職,一個月可以掙2-3k,將這個時間來學習課本知識並教給學生,我只能說你最多能達到中級教師的水平

2、投資學區房

而我們再來看看,一個好的學校(下班了,等明天再答。)有多少可能性呢?我截取了某個學校的師資隊伍信息。

假設在此學校小學和初中階段的師資配置程度是一樣的。在小學階段,中高職稱的基本上都是非常有經驗的教師基本佔了1半,而有各種榮譽稱號(1+1+1+5+21+20+17共66人次,佔31%,忽略掉可能有的人既是學科帶頭人又是教學能手的重複計算)的則是在教學和班級管理中非常優秀的老師,也就是在這樣的學校裡面,你孩子的主學科教師裡面有1.5個的是經驗豐富的教師,而且有三分之一的概率其中一個還是非常優秀的教師,每個教師除了上課每天還會有1節的自習(一節課45分鐘,我們按半小時計算,每周5小時,一個月10個小時),可以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進行輔導,也就是相當於10小時的課。這是和請家教的效益基本相當。

以上基本都是基於我的一些經驗和不成熟的假設所做的推算。說結論,學區房和請家教基本上收益相當,而家長自己去學去教稍遜。

最後還想補充下各種選擇的利弊:

學區房:

利:可以遇到好的老師。課堂上的時間非常重要,優秀的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習得知識、甚至學到學習方法。另外,優秀的教師(我指的是師德高尚方面)對於學生習慣的規範、思維的養成、價值觀的行成是有重要影響的,尤其是當家長自身素質匱乏的時候,要好的學生會自發向偶像老師學習並不斷校正自己的行為,一定程度上甚至可以改變學生的一生。

而且好的學校一般生源會比較好。朋友對人的影響也很重要,校園暴力和社會習氣重還是能躲多遠躲多遠吧,好的學校可以省卻你不少對小孩子交友方面的擔憂。

弊:一開始就要投入,所以經濟條件要求稍高。

家教:

利:你可以有針對性的選擇教師,比如數學弱,你就可以找數學家教,而在學校裡面基本不可能,而且只要你喜歡你可以隨時去換。

弊:家教一般還是作為補充的,會佔用學生的課外時間。但過分依賴就會本末倒置,學生在課堂的時間就會浪費。

家長自己教:

利:自己的孩子肯定比家教、老師都上心吧。

弊:家長教育水平參差不齊,還是不要太自信吧。

以上。


二者缺不得。

學區房快,家庭教育慢。

沒有家庭教育再好的學校出來也還會打回原形。再好的家庭教育沒有相當環境很難本質上改變生活。

那些說學區房收益不穩定的。絕對沒買過房子,不要聽他的。趕緊買,越快越好


首先,明確家庭教育這一概念具體指什麼?(我直接查百度了)「通常認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長(其中首先是父母)對其子女實施的教育。即家長有意識地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和家庭生活實踐,對子女施以一定教育影響的社會活動。而按照現代觀念,家庭教育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間相互的影響和教育。」

那不同家庭的父母對孩子實施的教育與影響,是否與父母的職業、受教育水平或者說社會地位與眼界價值有關呢?

父母的社會地位、職業收入等,是否又與能否買得起好的學區房有關呢?

我認為投入家庭教育和購買學區房這兩者並非毫不相干的,一對相輔相成的東西硬要二選一,做研究恐怕也要排除內生性,有點困難。

以往研究都可以了解到,家庭收入高、父母職業社會地位高、父母受教育水平高,一般來說孩子學習水平也較好。


謝邀。我只是一名學生,那我站在作為一個學生的角度的看法,個人感覺還是投資家庭教育更重要些。我小的時候還沒有學區房,大家都一樣,無論家住在哪兒,後來到了高中,很多同學家裡就去縣城租房子,當時一年五六千吧,我感覺就是天價,然後我前兩年一直住校,最後高三時是坐校車,一月180,當時個人感覺不好好學習都對不起爹媽給的車費。這也算一種投資,相對於租房子,便宜好多了。家裡也省下了一部分錢用於對我的其他方面的教育。

說的亂七八糟,畢竟第一次回答問題,很激動。

然後,我記得對於這個掛題,京城的某重點學校的校長的選擇是投資教育。的確,現在房價貴的離譜,特別學區房,一旦孩子學業有成,基本沒有什麼用,學區房大多除了靠學校近,就真的沒其他功能,可是靠學校近又有什麼好處,當時小學,自己家和學校距離應該有兩公里吧,當時自己走路回家吃飯走路上學的過程真是樂在其中,把一些看到的事,還能寫在作文,然後自己當時個子的確長高了,體力還好了很多。

投資家庭教育應該包括很多,例如教育工具,教育環境,還有教育的內容等等吧,方方面面,我個人還是感覺讓孩子過的充足些,當然並不是周末輾轉在各種輔導培訓班之間。合理的培養孩子興趣吧。

不要讓自己的辛辛苦苦的收入進入到房地產開發商的口袋。


之前一直在忙著博士開題的事情,現在才想起還有這麼個問題,實在不好意思,那就打一下吧。

-----------------我是分割線你好

其實關於學區房和家庭教育的問題,筆者一直認為schooling並不等於education。這是幾乎所有家長在孩子教育方面都犯下的錯誤,我遇到的百分之九十九的家長都是覺得坐在學校/補習班裡學習就是教育了,其實教育的內涵並沒有那麼簡單。教育本身指的是對於自己孩子各方面的培養,而培養那就不僅僅是知識性的,而應該包括成長過程中的方方面面。

————下面可能切入角度有問題,希望大家指正

在這裡我將用高等教育的觀念來討論對於兒童教育的問題。因為本人覺得在知乎上的大多數知友們,應該基本上不會希望自己的孩子念個高中就結束了吧……而且那樣的家長我想也不會問出這樣的問題。在歐洲曾經有一個叫博洛尼亞進程的東西。在這個一系列的宣言中,它提到了我們的教育應該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他們認為一個博士的畢業生應當在基礎知識,科研能力,道德水平,創新能力,工作能力,知識的深度廣度,認知能力等一系列能力達到一定水平之後才應該允許畢業。

----------------割……

其實我們看到了這些能力中除了工作能力可能是我們的基礎教育無法去達到的,但是其他都應該是我們對於基礎教育應當達到的目標。那麼到底是從學校來達到這些還是應該家庭教育呢?

我覺得兩者都應該是重要的。

這句話看起來的確像句廢話但是不是,因為我要在這裡強調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首先是關於創新能力,這我覺得就是現階段學校學習最不能跨越的障礙。因為我們可以知道在現階段大堆書的學校教育最多也就是提供下基礎知識的培養。而且我們不能否認的是由於我們現在人口基數導致了幾乎不可能對於每一個孩子實施個性化教育,只能要求孩子們做事情必須聽話、學知識1+1必需等於2。但是這點我認為是極其磨滅好奇心的。依照東北大學羅玲玲教授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做的《關於中美兒童創造能力調查的報告》中我就清晰地看到了中國兒童對於答案的最求是高於美國兒童的,但是美國兒童對於答案求得過程的指標是遠高於中國兒童的。翻譯過來什麼意思呢就是我們中國孩子求知慾很強但是好奇心不強,而美國正好相反。那麼代表什麼呢?代表著我們不知道怎麼去找到問題,只知道在別人給出一個問題之後去尋找答案。那麼好了。我想問大家的是,到底是提出問題最重要還是解決問題最重要?

在這我認為在相同高知識水平的情況下提出問題的能力是遠重要於解決問題的,因為在很多未來的生活中你面對的很多情況都是你站在已有知識的邊緣,而你想要邁出一步那就代表著你必須對現有知識做出懷疑,否則你無法前進哪怕一厘米。

其次,道德培養,在這裡我不想舉太多的例子,我們看到了太多的學霸犯罪的故事。儘管我們在學校都有什麼德育課,但是這種德育課有什麼作用呢?20多條小學生準則儘管都貼在牆上,你可能也就能記得愛祖國愛人民了吧。而家庭教育是可以傳達給孩子應該做成什麼樣的,甚至你不需要說只需要在他面前做,他就會隨之模仿。這難道不是家庭教育的勝利么?

最後,知識的深度廣度,ok又回到了教育制度的問題,現在學校追求最終目的是什麼?升學率,因為這個對於學校是有著直接的利益關係的,那麼為了升學率而作出的教育完全就是目的性的教育,但是到了最後的人生旅途中,你需要的是多方面知識的綜合,而不僅僅是課本的知識,我想你也不希望你的孩子上課大學拿個雞蛋都不會吃吧……

所以綜上所述,家庭教育相比學校教育而言在現階段是更重要的。而對於學區房重要還是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我只能說如果你能一步步的引導的好那請你把這錢用在家庭教育上,如果你自己都教不明白,甚至自己都沒活明白,那請你交給學校,然後自己少插手。

以上


投資家庭教育


哪怕是應試,學區房也是個風險大收益不定的選項。學區房價格高,附加價值是可以進入所屬學區優質學校,教育資源投入和預期質量高於普通學校。但如果不是馬上就要入學的話,數年或十年左右之後政策怎麼樣以及學校質量如何變遷根本無法預料。如果學校墮落了,或者這個政策都沒了,你的學區房就徹底廢了,不但無法享受附加價值,出手都只能買普通房子的價格。而這些學校對應試的幫助到底有多大也是存疑的。真正優質的學校一般會有統一考試招生,優秀教師也會向這些優質的學校集中,劃學區的很難留住好老師,最終的質量未必很高。當然家庭教育的問題是可能不夠專業,雖然總會有點產出,但效果未必很顯著。


最好肉身翻牆╮(╯▽╰)╭


投資家庭教育的不確定性是教育效果,累積效應怎麼也有一點吧,也就是說虧了錢也還有點結果。

投資學區房的不確定性是,是否還會有學區房這種概念,還會存在多久?如果取消,你即不能享受其帶來的福利,也許連保值作用都沒有.


推薦閱讀:

金融 的本質是什麼?
為什麼香港和日本樓市崩盤過,現在房價還這麼高?
為什麼政府立法禁止高利貸?
如何看林毅夫「我不會得諾貝爾獎,因為我知道諾獎的規則」的言論?
有哪些被媒體臆造出的「經濟學術語」?

TAG:經濟學 | 家庭教育 | 學區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