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有的酒喝了會「上頭」,有的酒喝了不會?

為什麼會有這種區別?發酵不都是一樣的嗎?有什麼成分上的原因嗎?喝醉不都是因為酒精嗎,難道酒精和酒精還不一樣?哪種喝了會對身體更好一些?


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明白—我們喝的酒到底是什麼。

白酒定義:白酒屬於蒸餾酒,是利用釀酒微生物,在一定條件下,將原料轉化為酒精和發酵風味物質,再經過蒸餾、陳釀、勾調而成。

( 詳細的講解可以去看我們的專欄 )

從這個定義我們可以看出,白酒=水+酒精(乙醇)+發酵風味物質。一瓶白酒的成分很複雜,雖然(水+酒精)佔了98%,但是剩下的2%卻是形成白酒香型和風格的主要成分,由於分量少,只佔2%,所以又叫「微量成分」,目前已經分析出來的常見微量成分有200種之多。由此可見,我們在喝白酒的時候,並不是在喝單純的乙醇水溶液,而是在喝含有200多種微量成分的乙醇水溶液

接下來,我們再來區分一下這兩個概念:糧食酒、酒精酒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說法:糧食酒是好酒,酒精酒是差酒。這裡所認為的「糧食酒」,一般指的是以糧食穀物為原料,採用傳統固態發酵法釀造的白酒。「酒精酒」一般指的是:以(不知道是啥的)原料,用(反正不是傳統工藝)生產出來的酒。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

我們在說酒精酒的時候,其實說的是「食用酒精」。食用酒精用的也是糖質或者澱粉質原料,和酵母菌在發酵罐里發酵之後,經過過濾、精餾得到的,不含對人體有毒的苯類和甲醇。由此可見,食用酒精是用液態法釀造的,原料也有很多種,比如玉米、木薯、甘蔗等,都是可以入口吃的,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

世界上的酒分兩種,蒸餾酒和發酵酒,發酵酒不經過蒸餾提純,成分更複雜我們就不說了。所有的蒸餾酒,即使經過了蒸餾,也並不是只剩下了乙醇水溶液,而是都含有豐富的微量成分,這才有了風味各異的美酒,比如威士忌、白蘭地、白酒等等。這裡面有一個「例外」,就是伏特加。伏特加追求純粹的乙醇水溶液,其他雜質一點兒也不想要,越純越好。

好酒未必是純糧食酒,固態法釀造的糧食酒成分複雜、香氣複雜,未必能達到理想的酒體。為了協調酒體的香氣和口感,有時候會加入少量特級酒精調味。同樣的,酒精酒未必都是差酒,伏特加就是典型的酒精酒。

接下來,我們還要明白一點:任何東西都有好壞等級之分,酒也不例外。

我們都聽過「看花摘酒,分級存儲」的說法,傳統白酒在蒸餾時就已經分出了三六九等,更何況後續的貯存時間長短不同,自然等級和質量也不同。酒精酒也一樣,也會根據原料、純度、口感來區分好壞,一般分為特級、優級、一級、二級等。好的酒精酒比一般的原酒還貴。

好,然後我們回到最主要的問題上來—喝酒上頭

喝酒「上頭」,一般指的是喝完酒之後頭暈、頭疼、面紅耳赤、心跳加快。導致這些癥狀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個:

  1. 酒精本身(乙醇)
  2. 雜醇油
  3. 醛類
  4. 酸酯比例

1、酒精本身

這裡說到的酒精,就是各種酒裡面的主要成分—乙醇。

飲酒後,10%的乙醇不發生任何變化,直接經過呼吸道、尿液、汗液排出體外。其餘90%則要經過肝臟代謝,代謝過程是:乙醇→乙醛→乙酸→二氧化碳和水。而人體代謝乙醇的能力,主要由兩種酶決定:乙醇脫氫酶乙醛脫氫酶

有沒有這兩種酶是由基因決定的,酶的活性如何,和身體狀態也有關係。如果乙醇脫氫酶的活性低,那麼喝酒就容易頭暈頭疼;如果乙醛脫氫酶活性低,那麼喝酒就容易臉紅。

如果你代謝酒精的能力比較低,代謝慢,那麼乙醇隨著血液循環,就會影響到大腦、心臟等器官。同時代謝過程耗氧量比較大,水分損失也大,所以會引起頭暈、口渴,甚至噁心嘔吐的現象。

所以說,如果你發現自己酒量不行,那麼不要著急,慢慢喝,控制飲酒的量和飲酒速度,小酌怡情是沒問題的。

2、雜醇油

之前我們說到,酒裡面含有非常多的微量成分,雜醇油就是其中之一。

雜醇油屬於醇類,分子量比乙醇大(即碳鏈中碳原子數大於2),更高級,所以又叫「高級醇」,它可以賦予白酒特殊的香味,而且可以襯托酯香,讓香氣更加完美。但它並不是很受歡迎,一旦多了就會有苦澀雜味,而且容易引起上頭。加之它從酒精中析出時呈現油狀,所以最終得到了「雜醇油」的稱號。

如果選擇優質的基酒和調味酒,而且過濾環節做得好的話,雜醇油就會少很多,喝起來就不容易上頭,但是這樣做成本也會相應升高。

3、醛類

白酒中大約有12種醛類,它們具有比較強的刺激性和辣感,賦予酒體刺激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酒勁大」。它們對白酒香氣的平衡和協調作用強、影響大,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乙醛和乙縮醛佔總醛的98%以上。

遊離的乙醛被吸收後,會引起交感神經興奮,刺激心臟和大腦,而且由於比較辣,還會刺激黏膜。所以飲用醛類含量高的酒,會導致口乾舌燥,頭疼、喉嚨和胃不舒服。

但是,隨著貯存時間的增長,遊離狀態的醛類會逐漸被取代,生成乙縮醛,辣味和刺激感都會降低,對人體的影響也變小。所以,儲存時間長的酒口感更加綿柔,飲用感更舒適。當然成本也更高。

4、酸酯比例

酸酯比例不協調,容易造成飲用後不舒適。有機酸的存在,有利於乙醇在人體內進一步酯化。酯類對神經系統有抑制作用,可以鎮靜止痛,從而減輕頭痛感

除此之外,外加的香料,比如D-型乳酸乙酯就會上頭,而L-型乳酸乙酯則不上頭;還有酒精和水的締合程度也會影響到酒的飲用感。而且,如果你飲酒當天生病了,或者吃了一些藥物,甚至心情不好,都有可能導致不舒適的反應。

說到這裡,你也許也看出來了,乙醇本身沒有差別,人體對乙醇的代謝是由基因決定的,因人而異,有的人是海量,喝二斤也沒問題,有的人量淺,一杯就暈了。有差別的是微量成分的含量、搭配、平衡。

好酒,一定是篩選了優質的基酒和調味酒,經過縝密的勾調配比,以及先進的生產設備生產出來的。好酒的酒體協調,在你的酒量之內,不會出現頭疼、辣口、口乾、宿醉的現象。

那為什麼市面上有的酒喝了容易頭疼?其實,這不賴酒精,也不用刻意追捧純糧食酒,歸根結底,都是「成本」二字。根據產品的市場定位以及定價,算出酒水成本,然後再各取所需去選酒、勾調,如此而已。

說完了,歇會兒,看到這裡的知友可以去了解一下我們的公眾號:

也可以直接訪問:觀雲

http://weixin.qq.com/r/REMZAbPEvu7Brfdi9xZW (二維碼自動識別)

觀雲,醉得慢,醒得快,不上頭,不口乾。為什麼能做到呢?看上面的答案吧 :)


首先,肯定不只是酒精的因素,不同品牌的酒差別很大。

個人喝葡萄酒挺多的,個人感覺是,甜的葡萄酒容易醉,卻不容易上頭。可能跟甜酒一般都是較好的酒庄(像Tokaji)

而干紅,尤其是那些「可樂」級別的,還有什麼「波爾多xxxx」的奇怪的酒,特別容易頭暈。

而法國得獎中級庄左右的酒好一些,但依然容易上頭……再往上沒錢喝上頭_(:_」∠)_

相對來說義大利智利酒更不容易上頭,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

雪莉就更明顯,那些什麼破雜牌雪莉簡直爆炸,好牌子隨便喝。

另外,基酒呢,必富達金酒容易頭疼,添加利十號就不會。類似的,黑方蘇格蘭威士忌比四玫瑰波本更不容易上頭,白占邊呵呵噠。

很有意思的是絕對和斯米諾夫伏特加比起來,絕對反而更上頭,儘管絕對的味道更純凈。龍舌蘭普遍兇猛……朗姆?百加得系列都坑爹。其他優質的好的多,但後勁都很足,個人認為與含糖量有關。

白蘭地沒錢喝不上頭_(:_」∠)_vsop一口幾塊錢不敢亂喝丫→_→

個人認為雜質應該是主要因素,發酵過程中產生的少量甲醇乙醛異丁醇丙醛丁醛,還有一些其他的雜醇類物質,以及原料中的一些芳香烴類雜質,應該是對神經有更大的刺激作用。

好酒通過陳釀或者精製過程把這些物質減少了許多,所以不容易上頭。

酒鬼的個人認為哈……


實名贊同 @陳振宇 的答案,非常詳細。理論充分。

而我想試試從個人喝酒習慣這個層面來講講為什麼有的酒喝了會上頭有的酒卻不會。

其實喝酒這個事情,拋開酒裡面的各種成分來說,跟個人的習慣和對不同香型不同度數的耐受性真的有莫大的關係。

有的人對濃香一生最愛,一喝醬香就會暈得不行,這一類我沒有做過調查不能妄斷。

有的人醬香一生推,聞著濃香就會想吐,這一類人多數集中在貴州。

而有些人就非喝高度酒不可,低度一點點都會口乾頭疼。

而有的人只能淺嘗低度酒,一喝高度兩天起不來。

以我本人作為栗子,醬酒48度兩斤是沒有問題的,可是一上53度半斤我就暈了上到一瓶我需要趟兩天休息回魂。

所以很多人說喝酒很牛逼呀很牛逼呀一口氣幾斤什麼的,你得看人喝的是什麼酒多少度,千杯不醉是因為喝得對。

也別責怪人家哪裡酒難喝那是因為你沒喝對。

當然這裡的前提都是以酒為好酒糧食酒為基礎,酒精酒不在討論範圍。

我去吃飯了,再理順一下思路再補充好了。


專業的分析成分真的不懂啦啦啦啦

不過作為喝白酒長大的南方人來說

有過三次「上頭」的經歷

第一次是雪碧兌二鍋頭 喝完第二碗之後(我們這邊喝酒用碗…) 就人事不省了 第二天中午在家醒來 完全斷片 怎麼回去的都不知道

第二次是喝純白酒 當時是聚會 人很多 可能是空腹的原因 喝了三碗左右 想到外面蹲著透透氣 結果就不想站起來了 特別想睡覺 然後朋友給我家二二打了電話來接我 知道怎麼回去的 可是就是沒有一點力氣站起來

第三次是去年 年末大家都聚在一起玩 我們這裡有家自己釀楊梅酒的 用那種不鏽鋼的盆……裝著 大家可以玩牌加酒 一般每輪五到六碗 當時看著顏色挺好看 味道酸酸甜甜的 就沒有在意 喝了很多… 也可能是因為上一個組局打撞球賭瓶裝白酒的原因(仔細想想這個也是夠無聊…) 我漸漸覺得頭暈之後 就自己下樓到二二車上坐著等散局了 然後呢越來越暈 之後是第二天下午才醒來 口渴加胃疼 喝了三天白粥

回頭看看我的敘述 感覺我就是個酒鬼嘛嘛嘛嘛~

其實真的不是!! 我要澄清 我是個軟妹子!(特彆強調) 平時都在外地 不喝酒的

回家之後都是跟妹妹還有朋友一起聚 我們這邊呢組局一般都有酒 況且都很能喝 (有個男生直接端著盆喝過 我可能是跪著看他喝的)

然後呢我們出門一般開車的人都不喝酒 大家也是老朋友 所以 就會很放心喝 或者喝到一定境界就開始豪邁喝了

後來總結了下經驗 不要喝太雜的酒 不要空腹喝酒 不要喝得太急 不要蹲…

應該就好了

最後回到正題 (跑太歪了)

哪種對身體都不好吧 (藥酒好?)

要少喝 注意安全!


看了這麼多回答,貌似沒有回答到點子上的,尤其是排名第一的答案基本就是百度粘貼。。。如果真這樣,直接百度不就好了嗎?再說那些廣告的,真心是無語啊。so,實在忍不住,就根據自己的發酵經驗稍微談一下。

首先看一下這些物質:

  • 生氰糖苷:急性中毒癥狀心智紊亂、肌肉麻痹、呼吸窘迫;來源-高粱植物、木薯塊根等

  • 黃曲霉素:急性中毒癥狀為嘔吐、厭食、發熱等;來源-大米、豆類、糧食等以及發酵過程

  • 鐮刀菌屬毒素:某些毒素急性中毒癥狀為噁心、眩暈、頭痛、顏面潮紅等;來源-發酵過程鐮刀菌產生

  • 肉毒梭菌毒素:急性中毒癥狀有頭痛、頭暈、乏力、視線模糊等;來源-肉毒梭菌產生

  • 有機磷農藥、氨基甲酸酯:頭痛、頭暈、噁心乏力等;來源-農藥污染的釀酒原料

以下物質發酵過程都可能產生

  • 甲醇:急性中毒癥狀頭疼、噁心、胃痛、疲倦、視力模糊等;

  • 甲醛、乙醛:疼痛不適

  • 甲酸甲酯:麻醉刺激

  • 甲酸乙酯: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倦睡、神志喪失等

還有其它很多複雜的小分子化合物,作用機理各不相同。

以上物質在不同的酒類中出現的濃度頻率不同;此外有些物質的中毒劑量較高,有些較低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導致了千差萬別的不同程度「上頭」現象[頭痛、頭暈、噁心以及其它某些神經、肌肉中毒癥狀]。

我們預設前提酒都是釀造或者食用酒精勾兌的話[有些非法的酒可能是違法原料勾兌,有甲醇等有毒物質很正常],總的來說,釀酒過程中微生物控制越不嚴格,就越容易出現較多的毒性物質,從而更容易導致「上頭」現象;而毒性不同,嚴重程度也差異很大。純粹的酒精一般適量飲用不會導致「上頭」。

蒸餾類的酒也想對只有揮發性的毒素較多,所以一般純釀的白酒不會有所謂的後勁,主要是因為神經毒性的物質少。而某些小作坊的黃酒、紅酒、自釀米酒更容易「上頭」主要是發酵條件太差,有害微生物多,毒素較多。

說白了,「上頭」就是中毒;損傷越厲害,後面的宿醉表現也越厲害。

供參考,歡迎批評討論。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編輯。謝謝。


有的人體內缺乏乙醇脫氫酶,有的人體內缺乏乙醛脫氫酶~

前者乙醇會通過血腦屏障,所以上頭;

後者乙醛會擴張血管,所以會臉紅,甚至全身紅;

上頭比上臉更危險~

啦啦啦,大概是醬紫~(≧▽≦)/~


雜醇,簡單來說就是工藝問題。


據說主要是雜質問題


白酒上頭,多半還是食用酒精的原因。

目前中國白酒,真正做到完全固態發酵的並不是很多。而普通消費者也並不知道怎麼去辨別。


喝酒頭疼這種事,相信多數人都遇到過,我也曾因為頭疼噁心而痛下決心要戒酒,然後下個星期又喝得頭疼欲裂。

上網查過一些,稍做總結如下:

據說有種東西叫做雜醇油,如果這種東西的含量高,那麼第二天就會頭疼。喝雜醇油少的酒會好些。

另有一種說法是任何酒喝多了,都會使細胞脫水而頭疼。所以喝完酒補充大量水分就會好受一些。

結合我自己的經驗,確實有些酒不容易頭疼,但是也有些因人而異。對於我來說,喝啤酒最容易頭疼,喝紅酒最容易喝醉喝吐(曾經自己把自己喝得第二天起不來床),喝洋酒第二天恢復得最快。原因不清楚,但是我喝啤酒之後多半會頭疼,很多酒友在交流的時候也表示部分廉價啤酒(雪花大綠棒子)喝多了頭特別疼。喝KTV的假洋酒,第二天特別容易起不來,腿軟,一天迷迷糊糊不在狀態。但是如果是在超市或者京東買的威士忌,和朋友開一瓶喝掉,雖然也是會醉,但是第二天基本不存在頭疼的問題。可能像百度說的那樣,啤酒雜醇油比較多,威士忌雜醇油比較少吧,誰知道呢?

你問我怎麼不說白酒?現在年輕人聚在一起喝白酒的太少了。我自己喝,或者陪家裡的長輩喝,都很節制,很少把自己喝醉,所以沒有太多經驗。


因素太多,如果過於專業可能也沒有幾個真的了解,請許我已一個賣酒者的角度分析。


喝酒上頭不只是酒精的原因,酒中微量的雜醇油,醛類和香料也是重要因素(這些東西也是不同的酒具有不同口感的重要原因),各種酒類上述物質不同,導致口味不同,上頭程度也不同。如果都是因為酒精,茅台和二鍋頭哪還有區別呢?

事實上比較純凈的酒比如高品質伏特加,上頭感覺是較低的,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個原因更容易喝多,導致酗酒乃至酒精中毒……


上頭問題暫時不知道,但是解答一下其他問題。

一是發酵不都是一樣的嗎?答案是不一樣。大的方面說,白酒發酵的糖化劑有的是大麴,有的是小曲,有的是麩曲,每種糖化劑適用的原料也不相同。而選擇不同發酵方式,產生的發酵副產物(酸類、醛類、酯類和醇類)含量也將不同。即使相同的發酵方式與流程,也會因為各種條件的微小差異導致副產物含量不同。

而且,白酒生產工藝中包括貯存(陳釀),在貯存過程中,乙醛和乙醇可以縮合成乙縮醛,同時也可能繼續產生酯類物質。雖然這些跟上頭未必有關,但可以說明發酵並不都是相同的。

二是成分不一樣嗎?如前所述,雖成分大體是相同的,但含量卻不盡相同。

三是喝了哪種酒對身體好些?答案顯然是不上頭的酒(或不上頭的喝法)。即使我們不知道上頭的原因,也顯然知道上頭這一現象是身體對酒的不良反應,因此喝不會產生不良反應的酒當然比會產生不良反應的酒要好了。

——————————————————

關於上頭,我只想到這些:

比較廣泛的說法,一說是醛類物質的毒性導致,尤其是乙醛。然而酒精在體內的代謝先是分解成乙醛,然後再進一步被分解,因此如果真是因為乙醛引起的,那麼不應該存在「酒不同上頭程度不同」的情況。

二說是工業酒精(含甲醇)摻假導致,然而甲醇毒性極大,敢用它摻假的已經不多,因此此說法也存疑。

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物質導致的,還是看其他專業答主的說法吧....

——————————————————

多說一點,關於勾兌。勾兌本身是白酒生產的一道工序,往往使用新酒與陳釀酒勾兌,或將不同批次的酒勾兌,以使產品風味得到改善,使品質穩定。而額外加入有害物質,使用「摻假」一詞更為恰當。


看到答案里有寫頭暈的,我理解的上頭是第二天腦袋和額頭疼,尤其是隱隱作痛那種。注意是痛,不是暈,如果連暈都不暈,誰又會喝他呢?不知道題主對於上頭是否和我一樣的標準。

我一般拿第二天醒來是否頭疼來檢驗酒質好壞,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小糊塗仙這酒,喝暈喝醉喝迷糊,第二天頭沒有痛感,這就是不上頭吧。

所以答案里還在討論什麼喝醉喝暈喝飄的,如果腦袋沒有疼,那麼基本上和上頭沒有什麼關係好嗎?五糧液茅台劍南春喝暈倒下這種情況都會出現的,唯一不同的是醒來身體很舒服,腦袋第二天不會像喝10塊錢一瓶的白酒一樣炸裂。


上頭,口渴,實際是宿醉現象(veisalgia),即酒後出現頭痛、疲倦、暈眩、噁心、極度口渴,胃部不適等癥狀。多數愛喝酒的小夥伴,甚至長輩們喝起酒來是把好手,卻也不明白什麼是宿醉。為什麼喝完酒會宿醉(頭痛,口渴)?為什麼有的酒喝完更容易宿醉?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宿醉?自己根據實際行業經驗和國外刊物資料總結回答以上問題。(樓主的問題放在整個宿醉話題框架一併回答)

1.為什麼喝完酒會宿醉?

首先攝入酒精會造成身體脫水(dehydration),酒精進入血液後,導致大腦抑制後葉加壓素(ADH)的生成,腎臟直接將水輸入膀胱中,而沒有重行吸收到體內,所以酒後大家老跑廁所。據估計一杯250毫升的紅酒,能讓人排出800到1000毫升的水分,同時一般大家痛飲時不會及時補充大量水分。身體脫水時,身體爭取大腦的水分來彌補自身的水分損失。這導致大腦緊縮,進而牽動連接大腦和頭蓋骨的隔膜,產生疼痛。頻繁排尿還會造成維持神經和肌肉機能所需的鹽和鉀的流失,當鹽和鉀不足時,會造成頭痛,疲憊和噁心。

肝臟分解酒精時會產生有毒化合物乙醛(acetaldehyde),它的毒性估計是酒精的10到30倍,通常乙醛只會短時間傷害身體便被谷胱甘肽(glutathione)分解掉,但當大量酒精進入身體,肝臟里的谷胱甘肽會快速消耗,乙醛在體內累積,造成皮膚髮紅,噁心及嘔吐。

酒精戒斷(hydrochloric acid)也是導致顫抖、冒汗和乏力這些宿醉癥狀的原因,即使是一個晚上的酒局,也會使大腦做出變化,產生二十四小時的戒斷癥狀。時常你在前天晚上喝的伶仃大醉,中午起來痛不欲生,某個好哥們在邊上慫恿說:「中午再喝點就好了」,這話不能完全沒道理,喝完當時可能會好受些,不過宿醉癥狀會遞延到第二天。

還有些其它原因造成宿醉現象,比如過度飲酒造成的低血糖,會使身體無力。周圍高分貝的飲酒環境,造成起床頭痛。酒精會分解肝臟內的肝糖,導致隔天身體無力,疲乏等。

2.為什麼有的酒喝完更容易宿醉?

樓主問的這個問題很有意思,不同品牌的白酒,或者啤酒,紅酒,終究都是酒精構成的,為什麼有的喝起來更上頭?宿醉的根本原因是酒精,因此酒精度數高的酒更容易使人宿醉。除此之外,酒里含有不同的同源物(congener)是某些酒更容易上頭的原因之一,(同源物包括:雜醇油,甲醇,丙酮,脂類,單寧等),研究證明威士忌和紅酒比伏特加的同源物含量要高,所以喝威士忌要比同量的伏特加更容易宿醉。不同的白酒因釀造工藝,勾兌工藝不同,所包含的同源物含量也不同。實際上用優質食用酒精調和的白酒更不容易上頭,所謂的食用酒精就是伏特加,優質的伏特加追求純凈口感,即同源物越少越好,調和出的白酒更加易飲,缺點是減少了白酒的風味特徵,複雜度。那麼市面上的白酒有的相對更上頭,可能是勾調的酒精質量較差,所含雜醇油(異戊醇)較多,也有可能是追求風味特徵的品質酒太「真」,所含同源物反而較高。

3.為什麼有些人更容易宿醉?

這與每個人的遺傳基因,體型,和年紀有關。很大一部分東亞人擁有乙醇脫氫酶基因的一個變體,能夠很快的將乙醇轉換成乙醛,但其中相當一部分人的另一個基因也發生了變異,使乙醛轉換成乙酸的效率很低,結果是乙醛在體內迅速堆積,這也是酒後紅臉的原因,過多的乙醛更容易使人宿醉。我身邊的胖子相對更能喝些,因為喝下等量的酒水,ta的血液酒精含量實際比體重小的人更少。調查表明40歲以上的人更少有宿醉癥狀。

寫這篇回答出於我對酒水行業的熱愛和關注,希望愛酒的朋友們對酒水有個科學,理性的認識,可以喝的明白,講的清楚,以免以訛傳訛。

reference:

&

&


排除假酒,

上頭是因為喝多了,

沒上頭是因為還沒喝到位...

你不信?一個小時喝三瓶茅台試試?


一、白酒上頭的主要原因

白酒喝後上頭、口乾有多方面原因。主要是由酒精中的醛類、甲醇、雜醇油等物質及酸酯比例不協調等因素引起的,例如雜醇油進入人體後分解很慢,所以雜醇油含量多的時候,人喝酒易上頭,國外稱雜醇油為惡醉之本,一般來說「好酒不上頭」,上頭的不是好酒。

1、白酒中的醛類

醛有香味,低級醛還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乙醛是酒中辛辣之源,含量不宜過高,過量,則使白酒有強烈的刺激性和辛辣味,飲用這種酒後會引起頭暈。

丙烯醛俗稱甘油醛,不但辣得刺眼,並有持續性苦味為辣味之王,丙烯醛是催淚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必須突厥使用含有丙烯醛的酒精配酒。

2、白酒中的雜醇油

雜醇油是異類高沸點的混合物,具有特殊的強烈刺激性臭味,在口味上弊多利少。含量過少會失去傳統白酒的風格,如果酒基處理十分乾淨,即根本沒有或十分缺少高級醇,白酒的味道則十分淡薄,使酒無醇厚感;過多則會導致辛辣苦澀,給酒帶來不良的影響,而且對人體有危害作用,它的在中毒和麻醉作用比乙醇強,能使神經系統充血,使人頭疼,其毒性隨分子量增大二增加。雜醇油在體內的氧化速度比乙醇慢,停留時間長,這是引起白酒上頭、口乾的又一原因。

3、食用酒精方面的原因

低檔白酒使用的酒基功能大多數是普通級食用酒精,國標是異戊醇&<80mg/L,而世界上大多數國家標準異戊醇含量為0,俄羅斯為2~5mg/L,而我國大多數白酒中異戊醇為50~60mg/L。酒精中異戊醇含量越低越受歡迎。因此,低檔白酒中酒精質量不高也是引起口乾上頭的原因之一。

4、酸酯平衡方面

酸酯平衡是中國白酒的傳統特色,中國名優白酒大多數是遵循酯高酸也高的規律,因此人們飲用後對身體的副作用很小,濃香型白酒就是中國白酒的酯高酸也高的最典型代表。國外著名的蒸餾白酒酯低酸也低,更有甚者「俄得克」酒無酸酯或極少。從這些酒類的酸酯分析中,我們可見酸酯關係之奧妙。

好酒一般都不上頭,上頭的一般都不是好酒。

二、杜康秘藏教你解酒的方法有哪些?

(一)蔬菜水果解酒快

生梨解酒法:吃幾個梨或將梨去皮切片,浸入涼開水中10分鐘,吃梨飲水,可解酒。

白蘿蔔汁解酒法:生白蘿蔔,洗凈榨汁,稍加熱服下,每次一茶杯,10分鐘一次,三次可解去酒氣。

西瓜解酒法:西瓜中含有豐富的水分與維他命c西瓜汁治酒後全身發熱,西瓜具可以清熱去火,能加速酒精從尿液中排出。

樟芝:樟芝菁華液對於酒後或宿酒的解酒效果非常顯著,不過並非是在喝酒前服用它,用來增加酒量,以求千杯不醉。樟芝菁華液在應酬前使用可降低宿醉的痛苦感。在宿醉時食用亦可降低宿醉的不適感。經常應酬需要喝酒的人,可以在酒前酒後各服用一支,隔天早晨再服用一支,達到最佳保肝護肝、恢復元氣之功效。

(二)中藥解酒護肝效果好

酸奶蒙古人多豪飲,酸奶正是他們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護胃黏膜,延緩酒精吸收。由於酸奶中鈣含量豐富,因此對緩解酒後煩躁癥狀尤其有效。

陳醋(釀造醋,非醋精勾兌的白醋)25~50毫升,紅糖25克,生薑3片,煎水服下,食醋中的有機酸可中和酒中的乙醇,以降低乙醇濃度,從而減輕酒精對肝臟的損傷。

酸棗葛花根解酒取酸棗、葛根各10-15克,同煎服,具有很好的醒酒、清涼、利尿作用,解酒效果甚佳。

三、解酒誤區

濃茶解酒:民間流行喝濃茶解酒的說法沒有什麼科學根據,茶葉中的茶多酚有一定的保肝作用,但濃茶中的茶鹼可使血管收縮,血壓上升,反而會加劇頭疼,因此酒醉後可以喝點淡茶,最好不要喝濃茶。

酒後洗澡:喝酒後洗熱水澡可加快血液循環,促使體內能量消耗增多,容易引起低血糖。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患者酒後洗澡易中風,宜先稍作休息。


有些醉感是很緩慢的讓你覺得頭略微沉了起來,這種沉,是從一種輕鬆飲用到微醺再到頭部輕微昏沉最後到醉倒。酒的度數可能是一個相對較小的方面,更多的可能是酒本身品質的問題,以及飲用速度。

目前喝過有類似感覺的有三種,一個是大學附近賣的雜糧散酒,一次三兩,度數52度左右,三兩酒喝了有一個半小時;另一個是學校附近飯店賣的邛崍米酒,二十五一斤,一次喝三斤到四斤,度數可能有十度到十二度左右,三斤到四斤喝了接近兩個多小時;還有一個是同學生日上喝的,藍色洋河的一種,忘記了香型,度數52,一次二兩,喝了(吃飯時在各種玩鬧)一個半小時。

這幾種酒初嘗時都略微會讓我覺得神經放鬆,喝中都覺得意識清醒身體協調,喝完後都會感覺渾身輕鬆想睡而非頭疼,身體依舊可以控制。不過三四斤的米酒可真的需要去廁所很多次。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

另外!喝酒不要駕車以及惹事!喝酒不要駕車以及惹事!喝酒不要駕車以及惹事!


我個人感覺,純糧白酒基本上都不會上頭,而是往下走,腳熱乎乎的。上頭的酒基本都是液態發酵的酒精勾調酒,現在市場上100元以下的全是,200元以下的逐步增加原酒比例,所以上頭會更不明顯,而300元以上會有大比例原酒會好很多了,500元以上你就很少會喝到能上頭的白酒,因為全是純糧食酒了。

我們自己眾籌做的都是純糧酒,幾十塊也能喝上真正的純糧,加我的人注名知友,我可以免費寄你品嘗。


因為有的酒 度數高


推薦閱讀:

調酒怎樣有效去除強烈的酒精味道?
微生物是如何影響酒的質量及風味的?
白酒真的好喝么?
中秋給上司送禮,送什麼樣的酒才顯得實惠又不失品位?
非蒸餾酒(100%釀造酒)的酒精含量最高能達到多少?

TAG: | 文化 | 白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