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似中信銀行(國際)、工行(亞洲)、建行(亞洲)等在香港的中資銀行,他們的用戶是哪類人?

如果是香港本地人的話,有滙豐、渣打、花旗、恒生那麼多國際性的銀行,網點又多,絕大多數不會選擇有內地背景的銀行。中國銀行有強大的人民幣業務,而且進入香港較早,算是特例。但是類似工行、建行、中信這類規模小,進入香港晚的銀行,好奇它們的用戶都是哪類人?


市場之大,超過你的想像。

其次,規模不是客戶選擇銀行首要考慮的因素。而您所列舉的三家應該都是收購了香港本地銀行,有自己的特色和重點照顧的客群,收購後還有母行的支持,零售內地無比龐大的高端客群,公司業務更是總行的海外平台,獨享跨境通道紅利。

至少現在看上去活得還比較滋潤喲。


由於本人就是在中資銀行海外分行工作的,所以說說個人見解。

要看客戶群體,可以首先考慮中資銀行進駐國際市場的發展進程。大部分中資銀行在國際化過程中有一個主流方式,收購當地的小銀行,改名為該中資行在當地的分支機構。(當然了,像中國銀行這類的大行,很多時候是直接在當地開立分行、子行、辦事處的)

舉個例子,度娘一下,可得如下信息:

「工銀亞洲是工商銀行2000年收購了友聯銀行,改名為工銀亞洲的,後來又先後併購華比銀行和華商銀行,2010年工銀亞洲完成私有化退市。工銀亞洲在香港有著完整的業務體系和本地銀行業務牌照。」

通過收購,直接獲得了被收購銀行的客戶群體,也就是當地的工商客戶和個人客戶群。同時,利用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和中資企業「走出去」的發展戰略,中資銀行也致力於發展一批有國內背景的海外平台公司。

進一步說,09年人民銀行開始力推跨境人民幣,當時境內外貸款利差大概有起碼3%,非常多內地大公司紛紛設立境外平台公司,在境外做融資,獲得更低成本的融資。於是,這就給境外的銀行,例如工銀亞洲等帶來了客戶。

再有,就是客戶的供應商。舉個例子,我行有一個進口商向中東地區的供應商採購原料,由於我行與供應商指定的銀行沒有密押關係,所以我行選擇了我們系統在中東當地開立的分行做轉通知行,將通知轉給那家中東當地銀行。最後那個中東供應商為了與我行這個大客戶更方便做生意,直接在我們中東地區的分行開戶辦理業務。See,這就是因為供應鏈關係而拓展出來的客戶。


不是內行。但工行貌似對香港本地中小企業理財做得不錯,因為認識好幾個人,他們公司都是用工行發薪水。

建行這幾年主力發展信用卡業務,感覺也還是有成效的,指定贊助了不少演唱會,也把觸角伸向了很多衣食住行的日常消費。

專業人士請盡情覆蓋踩踏。


沒問交通銀行,我就多一嘴。 說起來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是一個奇葩的存在。

當交通銀行總行被中國人民銀行合併後,一個沒有總行的分行在香港繼續營業(其實說沒有總行也是奇葩的,因為當時台北應該有另一個總行)。直到改革開放後交通銀行總行在上海重建,當時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居然還屬於中銀集團,最後在香港分行的強烈要求下,交通銀行香港分行才又歸屬交通銀行總行。

而交通銀行引以為傲的「百年交行」,則一定程度上靠偏安一隅的香港分行的一直存在而保持了歷史的連續性(期間大陸的總行中斷)。

在我看來,交行香港分行與總行的關係是諸多中資銀行香港分行里最有趣的。

交通銀行香港分行,可以看作一個本土化的分行,客戶應該本地人居多吧。


試答

中資銀行國際化步伐是在人民幣國際化,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環境下產生的,因此中資銀行境外機構作用主要有三: 擴大人民幣國際影響力,扶持中資企業走出去,樹立中資銀行國際市場品牌。

中資行國際化的方式,一般有收購當地銀行,或直接開立境外分支機構兩種方式,由於收購門檻高耗時長,所以中資銀行境外擴張目前以第二種方式為主。

境外機構的主要客戶群,絕大部份是依託國內母銀行的走出去企業,為他們提供跨境融資,跨境結算服務。同時為這類企業的海外員工提供境外個人服務。另一部分客戶群承接了收購當地銀行的客戶群體。

中資銀行在境外,與本地銀行或者國際品牌的外資行相比,競爭力肯定不足。一方面受到當地金融監管的要求,經營範圍的全面性不如他們。另一方面,在當地的品牌知名度也遠遠不及他們。

最後,隨著國家在國際市場越來越有地位,中資企業越來越多的向外擴張,國人越來越多的走出國門,中資銀行的境外市場會越來越好。


在澳洲也有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甚至農業銀行。起初我也好奇都是誰在找這些銀行做生意,經過多年的觀察,用戶群體有

- 中國國企或壟斷企業海外辦事處

-中國新移民

-想要與大陸商業夥伴建立更為緊密關係的當地供應商

不知道這些在香港是否成立


我剛辦了工銀亞洲的卡,我說說經歷。我自己是為了買股票,還有另外購物方便點。工銀亞洲第一年沒手續費。還有就是凡事資金出入中國外匯管制你懂的,然後炒股很多把卷商拉進黑民單……

辦一張香港卡進出方便,不管是旅遊,購物,還是移民轉賬都是大大的方便……

就是凡事有資金進出比較多的,肯定都是自己班長香港卡方便……

其實說起來,他最能解決的就是外匯管制這個就是他的功能它的客戶就是凡事需要經常匯出,或者偶爾匯出的人……

再有,好像工銀亞洲最近免除電報廢,其他銀行不清楚。如果你拿大陸卡匯款經常會被退回,而且有電報費中間行收費……所以不管怎麼說安全性,快捷型都是辦長香港的卡方便

而且交資料都可以在內地交,我在一個三線城市,都辦好了,也很快櫃檯填資料半天搞定,過兩天就會香港那邊打電話,再過一周左右卡就寄回來,然後就搞定了!

我們是情感諮詢

諮詢的 我們的公眾號會定期更新情感問題或者理財的文章以及社會原創歡迎關注


我接觸的都是搞資金清算的人??


你要買賣美股或者其他國外金融產品(國外交易所的期貨,現貨,外匯等),就需要把人民幣換成相關外匯,轉入上述銀行卡,再通過上述銀行卡轉給所開立的國外金融交易賬戶。國內的銀行卡不能直接轉出外匯或轉出限額。需要香港的這種國際銀行轉賬。

主要還是外匯管制啊。說白了就是畸形的產物。

香港本地有多少人?主要還是靠內地的客戶需求嘛。


額,其實這類銀行的主要客戶群主要是內地公司、高端個人客戶

主要業務的話,就是以接受內地母公司備用信用證做低風險業務(公司、個人都有),另外還包括一些信用貸款業務(也是主要面向內地優質客戶,因為各方面在本地都不具有優勢)。哦對了,還有一些內地高端客戶的理財業務,幫忙打理境外資產。業績的話,應該說完成董事會任務綽綽有餘,畢竟內地資源豐富,境內外套利的需求也相當大;此外,建銀香港的投行業務已經相當大了。

至於本地客戶嘛,你猜咯?


推薦閱讀:

工行有沒有餘額寶那麼靈活,收益還不錯的產品?
銀行卡取錢後未拔卡導致錢被取走,該如何處理?
工商銀行實施的「資本管理高級方法」有何特別之處?與傳統的管理方法相比好在哪裡?
工行為什麼會被稱為宇宙行?
你為什麼從工商銀行離職?

TAG:香港 | 銀行 | 中國工商銀行 | 金融 | 中信銀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