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美國海軍衣阿華級快速戰列艦?

她們4個是怎麼跑出那麼快的航速的?


1.武備

(1)主武備 衣阿華級的主武備為9門配置於3座三聯裝炮塔中的16"/50 Mk7型艦炮,至於這款艦炮性能如何,請看數據:

可以看到,與16"/45 Mk6相比,使用同型號彈藥的狀況下,雖然Mk7的水平穿深,也就是粗體一行的數據在同距離情況下有所降低,灌頂能力並不如Mk6,但其實也足夠了,同時勝在長身管賦予炮彈更快的炮口初速(Mk7 762m/s,Mk6 701m/s)從而擁有較為平直的彈道,垂直穿深(紅色一行的數據)強於Mk6,同時射程也更遠(Mk7 打Mk8最大射程38720m, Mk6則為33741m)。事實上,偏弱的垂直穿深以及較近的射程也正是Mk6為了獲得灌頂神功所需的彎曲彈道而有所捨棄的兩個方面。於是,Mk7雖說並不像Mk6那樣善於灌頂,但憑藉自身較遠的射程以及更好的垂直穿深,相比Mk6,總體性能更加均衡。

而與著名的九四巨炮相比,儘管Mk7在換裝使用更好硬化工藝製作出來的Mk8 Mod 6-8超重穿甲彈之前有效穿深(垂直)並不及九四巨炮,但在1945年左右換裝新穿甲彈以後,有效穿深(垂直)卻反超了九四式,這或許是由於日方炮彈中後段強度不足導致在擊穿裝甲過程中造成後部引爆結構損壞以致雖然完全擊穿裝甲但卻不炸之故(這部分完全擊穿卻並未爆炸的都歸到了NL一欄,而NL值九四卻佔優,表明九四確實能破壞更厚的裝甲)。至於水平穿深,超重Mk8超重彈的彈重係數高達0.659,相比九四式彈重係數0.543的標準彈,確實能夠在遠距離炮戰時壓低彈道,以較大的角度攻擊對手的水平防護,取得更好的穿甲效果,事實上用經驗式來作計算,30公里以上,Mk7的水平穿深就稍強於九四式了,表中的結果也與經驗式的結果有所吻合(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表中換裝新彈的Mk7水平穿深與用老彈的相同是並不合理的)因此,可以說換了新彈的Mk7相比九四也不落下風。

總而言之,這款16「/50 Mk7性能均衡,是實際使用過的幾款16英寸級別主炮中的佼佼者,而相比更大的九四巨炮,憑藉Mk8 Mod6-8超重彈,它也並不顯得遜色多少。

Mk8 Mod 6超重穿甲彈使用了更好的硬化工藝,比以前的超重彈有更好的穿甲效果。

答主按照NPG3-47其他炮彈的樣式嘗試復原了Mk8 Mod6超重彈彈體的布氏硬度分布曲線。

可以看到,Mk8 Mod6的硬度分布曲線與彈形較為匹配,可以使得彈體後段仍然能擁有與彈體前部相同的硬度,有350的布氏硬度,而九一式徹甲彈彈體雖然前部硬度很高,但後部僅為45,43肖氏硬度,合330,310布氏硬度,硬度相對較低,確實可能在穿甲時造成彈體後部起爆結構損壞,以致穿而不爆。

(2)防空武備

答主把Navweaps上關於各口徑防空武備的數據做了個小小的匯總:

首先是較大口徑的艦上防空武備,衣阿華上的美製Mk12 5英寸/38倍徑高平炮+Mk28雙聯炮塔綜合射速,射高,火炮俯仰速率,炮塔旋迴速率,身管壽命,以及聯裝數,顯然是各國大口徑防空副武備中極為優秀的一款,具有更勝他國一籌的目標追蹤能力以及火力輸出,並且可靠耐用,還有配備了無線電近炸引信的炮彈加持,綜合性能非常出眾。

然後是中口徑的艦上防空武備,衣阿華級主要配備的四聯裝博福斯高射炮相比英國以前用過的砰砰炮,炮口初速更快,彈道更為平直,便於瞄準,相比法國和德國的兩款射速明顯佔優,相比義大利的一款,則在旋迴俯仰追蹤目標的能力上或許略勝一籌,而且四聯裝的火力輸出也很密集,總體上可以說是中口徑艦上防空武備中的佼佼者,不過在後期面對神風時威力可能稍有不足。

最後是小口徑艦上防空武備。衣阿華級配備的厄利孔機炮射速較快,而且備彈量較大,具有不錯的火力持續性,相比法國的13.2mm防空機槍威力更大,是一款可靠的近程防空武備。個人認為其他國家同類型武備中僅有德國的2cm/65 C/38憑藉四聯裝更為密集的輸出稍勝一籌。

再加上美國戰列艦完善的防空火控系統,衣阿華級的防空火力可謂更上一層樓。

這是主要與中小口徑高射武器配套的Mk51指揮儀

這是為高平兩用炮配置的Mk37指揮儀

2.防護

個人認為衣阿華級的防護相比南達提升的程度並不大,再加上更強的Mk7艦炮,她對自身主炮的免疫區確實是比較小的(23600-27400碼,合21579米-25054米)

衣阿華級的舷側防護為外傾19度的307mm主裝+22mmSTS背板,而南達科他級則為同樣外傾19度但為310mm厚的主裝+同樣22mm的背板,兩者的主裝同樣向下削薄並延伸至艦底起到防護水中彈的作用。衣阿華級看起來稍弱一些,但由於衣阿華級主裝外側還有38mm的STS船殼,事後看來,根據NATHAN OKUN關於剝離穿甲彈被帽所需裝甲厚度的計算公式,可以至多對473mm炮的穿甲彈的被帽起到剝離作用,而南達外部的船殼則只有約32mm厚,可至多對394mm炮的穿甲彈的被帽起到剝離作用,不過畢竟不是像維內托那樣專門的剝被帽設計,效果可能比較有限,但將這一點考慮在內,則衣阿華的舷側防護可能稍強於南達。

至於水平防護,南達與衣阿華都有38mm的炸彈甲板以及主防護結構中央部位下的16mm防破片層,不過主防護結構中央部位南達是127+19mm,衣阿華是121+32mm,兩側南達是135mm,衣阿華是147mm,南達在防破片層以下還有一層8mm的防崩落板材,而衣阿華的這層板材在動力艙段厚達13或16mm,彈藥庫段則更是有25mm,個人感覺就水平防護系統的總厚度而言,衣阿華級更大,但厚度分配的集中程度則稍遜於南達,不過衣阿華級的抗崩落能力則強於南達,畢竟防崩落結構厚一些,而由於衣阿華級的主防護結構兩側更厚,應該比南達更能防禦繞過炸彈甲板以大角度落下的炮彈,於是總體上,衣阿華級的水平防護應稍強於南達。

至於炮塔炮座的防護,兩者的炮座裝甲最厚部位均達439mm左右,而炮塔的側面、頂面以及背面也是一樣厚度,衣阿華級炮塔的正面是17英寸,合432mm的裝甲加2.5英寸,合63mmSTS的背板,等效於18.75英寸,合476mm,比南達18英寸,合457mm的炮塔正面要好一些。

還有一點,由於衣阿華級水線長262m,而南達水線長僅有202m,因此,相比南達,衣阿華級在前後方向上有更多的空間來布置自身的動力艙室,衣阿華級從前往後一共布置了八個動力艙室,鍋爐艙與輪機艙各四個並且交錯排布,相比南達的四個艙室顯得更為分散,更不易被完全破壞。

南達與衣阿華的防護配置,左南胖,右小依

剝被帽效應

衣阿華級炮塔正面等效厚度

衣阿華級動力分艙

南達動力分艙

3.航速與續航力

衣阿華級的航速可以說是一大亮點,畢竟之前的美國戰列艦相對而言更重視火力與防護,航速受重視的程度不及其他兩者。

至於速度能有33節的原因,首先是裝機動力非常大,動力系統正常的最大出力為212000軸馬力,而且還可以提供至多20%的過載動力,最大達254000軸馬力,非常驚人的出力。

其次,衣阿華級採用了球鼻艏的艦艏樣式,可以克服高速航行狀況下的興波阻力。

還有就是衣阿華的艦體比較修長,長寬比有8.2左右,修長的艦型也有助於減少興波阻力,適於高速航行。

最後就是衣阿華級的艦艉採用的是巡洋艦艦艉,也是一種可以減少航行過程中水所造成之阻力的艦艉設計,有利於高速航行。

注意衣阿華的球鼻艏

注意衣阿華的艦艉

衣阿華級艦艉的文獻記載

衣阿華動力系統的出力

衣阿華級續航力為29.6節5300海里,17節15900海里,12節18000海里,續航數據可觀,能夠勝任戰爭後期的遠洋作戰。

對衣阿華級,答主個人的評價是主武備性能均衡,配合新的Mk8 Mod6-8穿甲彈比起九四巨炮亦並不遜色,防空武備遠中近搭配合理輸出密集配合火控非常強悍,防護水平儘管換了新炮,對自身主炮的免疫區較小,但也比南達稍強一些,而較快的航速與強大的續航力也使得她能適應遠洋作戰的實際需求。總之,衣阿華級是一型綜合性能非常出色的主力艦,應該說她們有能力擔負好主力艦決戰的本職任務,但卻也並不僅限於此。就答主個人而言,如果純論炮戰,答主肯定還是傾向於大和,而要說到綜合性能,那答主倒覺得衣阿華更好些。

參考文獻:

The Armor Thickness necessary to decap APC Projectiles.

United States Naval Gun Armor Penetration Tables

Japan Naval Gun Armor Penetration Tables

NPG3-47

USNTMJ-200E-0344-0416 Report 0-19 Japanese Projectile General Types

US Battleships An Illustrated Design History By Norman Friedman

Battleships United States Battleships,1935-1992 By William H. Garzke Jr.,Robert O. Dulin Jr

最後奉上衣阿華四姐妹畫作一張

出自http://navsource.org/archives/01/064/016423p.jpg


首先,先說明一點,衣阿華的航速絕對不是為了跟上航母。

重複,衣阿華的航速絕對不是為了跟上航母。

因為很重要所以要重複三遍,衣阿華的航速絕對不是為了跟上航母。

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衣阿華的設計工作始於1938年,那時候的航母還沒有展現出她的強大戰鬥力。美帝的設計師們難道開了金手指知道自己搞的戰列艦日後必須得跟著航母跑?這顯然是荒謬的。

那麼,這麼高的航速是為了幹嘛呢?當然也是為了應對將來的太平洋戰爭,根據美國制定的代號為「橙色」的作戰計劃的預測,美國將派遣一支艦隊穿過太平洋中部,並在這條漫長的海上交通線的另一端吸引本子海軍巡洋艦和航母的攻擊。顯然,機動性不足的鐵王八與速度不及金剛的北卡南達無法擔起這項任務-------美國相信本子會將這些戰列艦作為掩護力量配屬於日本特混艦隊所以為了應對這種情況,總委員會認為需要部署一種高速戰列艦。而關於衣阿華針對大和的說法,純屬扯淡。

那麼,衣阿華是怎麼開出如此優異的航速呢?有以下幾點原因

1,黑科技一般的動力系統。衣阿華的動力系統的超負荷運行比例為20%,也就是說最高輸出功率為254000馬力,這意味著,哪怕在滿載時衣阿華也能跑出33.5節,而在負載較小時(51000噸)時則可以達到35.4節。看到沒,這便是我大美利堅的黑科技動力系統!而如果考慮到船底水生物沉積以及海況的前提下,該艦的作戰航速則為31節。

2,較好的船型設計,較大的吃水深度,舷寬及艦長使得興波阻力降至最低。適航性也極其出色

3,使用了利於航行的球鼻艏

而防護方面,衣阿華級基本與南達科他級相同。

火力上茅坑7的水平穿深與垂直穿深都十分優秀,雖在水平穿深上不及南達的茅坑6,但勝在穿深性能更加平衡。美帝可不是吃飽了撐的才換茅坑7的

總而言之,衣阿華是一款基本符合總委員會要求,為了擔負特殊任務而生的戰列艦

PS:關於衣阿華的火力和防護的進一步解析,可以等德碟幾天 @潘雲暉


原教旨一對一炮戰世界第二,綜合能力世界第一

主炮武備方面,衣阿華裝備的16英寸50倍徑MK7主炮配置2700磅MK8型超重彈,依照經驗式計算擁有驚人的穿深能力,20000碼垂直穿深509mm,36000碼水平穿深229mm。與大和的460mm45倍徑94式艦炮相比,在口徑相差兩英寸的前提下,MK7的綜合穿深能力僅僅略遜於94式(垂直穿深稍遜一籌,水平穿深在遠距離不斷接近直至反超),差距甚至小於幾乎同口徑的維內托M1934與俾斯麥SK C/34的主炮穿深差距,確實是令人驚嘆的成就。不過雖然MK7穿深能力可以追上94式,但在後效傷害方面與94式仍有差距,總體威力還是要遜色一籌,但坐穩所有服役艦炮中的第二位應該是毋庸置疑。更重要的是,16』 Mark 7在穿深能力直逼46cm 94式的情況下,重量僅僅只有46cm 94式的四分之三而已,重量優勢簡直堪稱黑科技一般的存在。所以16『 Mark 7雖然不是威力最強的艦炮,但一定是性能最好的艦炮。

船體防護方面,這是衣阿華被認可較少的地方,以前也存在過認為衣阿華屬於戰巡的謬論,因為衣阿華的防護水平相比南胖,確實只是在原有基礎上有所加強。但我認為衣阿華防護不行的結論還是有失公允的(如果要拿來和大和比當然不如,但那是自找沒趣)

垂直防護方面,衣阿華舷側主裝307mm,傾角19度,外部還有22mm背板+50mm水泥+38mm外板,普遍認為舷側307/19度的垂直防護等效於439mm裝甲,整體舷側防護與嘴炮獅和黎塞留大致相當,次於大和,維內托與納爾遜,相對而言實在不能算差。

水平防護方面,主要由38mm露天甲板和裝甲甲板組成(內側121mm,外側147mm),整個水平防護體系具有至少能剝離15寸被冒的能力,也許還能剝16寸被冒。等效厚度要大於維內托,俾斯麥,黎塞留等一眾歐洲戰列艦以及南達北卡這些美國戰列艦,整體水平防護僅次於大和。

此外,衣阿華的水中彈防護能力優於大和動力艙段,次於大和彈藥庫段,同樣達到了世界第二水平。魚雷防護在設計方面雖不如黎塞留這種最優秀的戰艦,甚至可能還比不過米醋自家的北卡,但還是要稍好於大和這種有明顯缺陷,只能靠噸位硬抗魚雷的TDS設計(但在二戰魚雷威力暴增的大環境下,大和靠噸位硬接的蠢辦法帶來的實際效果反而可能不弱於黎塞留這種完美的防護設計,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再考慮到儲備浮力的因素,衣阿華的魚雷防護能力也是值得稱道的。

抗損性能方面,衣阿華堪稱世界第一。輪機艙採用單元布局,是所有戰列艦中最優秀的設計,彈藥庫段也非常安全,還有這極其完善的防崩落設計,堪稱完美。

整體來看,衣阿華的防護水平決不至於被說成戰巡級別,在眾多戰列艦中也是足夠出眾的。綜合防護世界第二當之無愧。

速度機動方面,首先多說一下,美法兩國可謂動力系統的巔峰代表,法國實現了最高的功率/重量比,美國達到了最大的馬力輸出與續航能力。具體到衣阿華身上,衣阿華的主機雖然黑科技含量遜於黎塞留的法國產品,但在馬力出力方面可謂遙遙領先,可以提供212000的馬力,過載馬力甚至能達到254000,是所有戰列艦中馬力最大的,這使得衣阿華擁有了33節的迷之航速,而且她還擁有著其他戰列艦不可比擬的續航能力,艦體長寬比雖然帶來了適航性方面的劣勢,但在航速方面的利好還是顯而易見的,這對於衣阿華的戰術作用與綜合性能有了極大提升。在戰術價值上(單艦價值與艦隊決戰價值)衣阿華或許未必高於大和。但在戰略價值上,衣阿華由於航速與續航的利好,顯然是要高於其他所有戰列艦的。

雷達火控方面,衣阿華的整個火控系統毫無疑問是二戰最頂級水平,只有前衛能與之相比,不論是MK8或MK13型雷達,還是火控計算機,連續穩定瞄準,動力遙控操炮,亦或是副炮火控與對空火控系統,衣阿華都是足以甩開除前衛,南達,北卡之外的任何對手的。英美在火控硬體及思路上都很強,互相借鑒的地方也很多,明顯甩開其他列強,前衛和衣阿華就是最佳代表,相比之下,德國雖有距離方位精準度都夠得上火控需求的陸用火控雷達,但天線太大上不了艦,天線改小了精準度又變差了。測距能符合火控水平,但雷達測方位角都嫌不足,校射能力則始終沒有,艦載雷達技術上約落後英美兩年,且研發及量產沒有優先權。日本也有磁控管,但功率小有效距離短,而且波瓣切換這種重要的測方位角技術一直沒過關,雷達測距只能勉強提供參考,且存在與德國同樣的問題,測角不足,無法校射,落後英美約三年,且基本無力量產。衣阿華在雷達火控方面相對於除英國以外其他國家的戰列艦是有明顯技術優勢的。當然,這也不是能無腦吹的理由,在白天海況良好的情況下,光學測距在18000碼的距離內精度完全足夠,而且在射向測量方面,二戰時期雷達仍然不如光學。所以衣阿華的雷達火控雖然在技術上完全領先,但在白天的實際作用所能帶來的相對於其他戰列艦的優勢有限,不算完全逆天,只有在夜戰和複雜海況之下才能相對起到明顯作用。不過,如果考慮到二戰時期戰列艦炮擊距離的不斷加長,交戰距離的不斷變大,認可雷達在白天的優勢也無可厚非。

最後總結一下,衣阿華憑藉自身的火力與防護,在理論上的原教旨炮戰中可以穩坐世界第二的位置,除大和以外,面對任何戰列艦都在理論上處於上風,而在和大和的比較中,由於在炮戰硬指標上存在不可超越的優勢地位,大和一對一炮戰的實力毋庸置疑,衣阿華在白天雖然可以通過航速優勢搶佔有利陣位以及保持航向角將速度轉化為防禦力從而減小與大和的差距,但要想在炮戰評價中反超大和仍然希望渺茫。夜晚衣阿華在雷達火控方面的優勢能更好的體現出來,夜戰相對大和佔優的說法問題不大。總的來說,大和衣阿華原教旨炮戰整體六四開,白天大和優勢,夜晚衣阿華優勢,當然這都是理論上的結果,實戰之中一切皆有可能,衣阿華白天也有可能把大和逆襲,大和夜戰也可能擊敗衣阿華,具體勝負顯然難以預料,但就從紙上談兵的角度講,衣阿華炮戰世界第二,應該是最合理的結論

但在綜合能力方面,衣阿華就無需低頭,作為一支艦隊的綜合力量而言,衣阿華就是最完美的戰列艦,無論航速,防空以及相應的戰略戰術價值。衣阿華綜合能力第一在戰列艦吧也是早已欽定的一個結論,在此不再多講。

-----------------------分割線-------------------------------------------------------------------------------------------------------

這篇回答還有很多可以完善的地方,想到多少就補多少吧

----------------------分割線--------------------------------------------------------------------------------------------------------

把這篇回答再次完善了一下,火力,防護均有更新


首先~為了能夠通過巴拿馬運河的船閘,便於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快速調動,以能通過巴拿馬運河船閘的極限為準,採用限制船體最大寬度,拉長艦體的措施,依阿華級重新設計了艦體,最大寬度被限制為33米,而艦體長度和吃水則被加大,艦體的長寬比達到8.2,而當時其它戰列艦的長寬比大多不足7。其細長的艦艏曲線與日本海軍的大和級戰列艦相似,有利提高航速,但影響了適航性。依阿華級艦長達到270.4米,艦體長寬比8.18:1,水線長寬比7.96:1。首艦依阿華號在進行高速試航時,曾發現船艉有振動現象,經過水池試驗後,依阿華級改用了兩種不同螺旋槳,外舷軸螺旋槳直徑5.563米,為4葉槳;內舷為5葉槳,直徑5.182米,以此消除了振動現象。缺點是其艦體細長,炮火命中率會大打折扣~(百度搬運工~~)

其次,那個時期戰列艦除了幹掉對方的戰列艦等敵方一切能跑能開火的東西外,還有另一個使命就是保護己方航母(那時候還木有密集陣和導彈和宙斯盾等等~飛機的發明是戰爭從二維走向三維,從平面走向立體,奪取制空權尤其重要~航空母艦的發明使海戰從傳統的艦對艦對轟,比如日德蘭海戰~變成了以航空母艦為核心,以奪取制空權為中堅打擊力量全新模式~)所以戰列艦得跟的上航母爸爸的速度(實在不行替航母擋槍貌似也有可能的,誰叫戰列艦皮糙肉厚~再說了,戰列艦的放空火力還是比航母強的~航母爸爸把飛機放走就孤零零等著被 gunk了~)所以速度必須要夠~(當然,那麼細長的艦體也為高速做好了基礎鋪墊~)

還有就是~速度快在海戰中更有優勢~(又想起蘇里高海戰那兩艘可憐的日本戰艦~打不過還跑不過~被山姆大叔的戰列艦一頓教科書陣型的洗禮~)更高的航速增加的機動性更容易躲避魚雷和俯衝轟炸機扔下來的禮物~(我躲,我躲~我躲躲躲~)

其實,衣阿華出生的時候,二戰快打完了~太平洋戰場上面的日本海軍基本上就是強弩之末了~(中途島海戰把家底都敗的差不多了~)它沒有像他的前輩(南達科他,華盛頓等等~~)那樣經歷了戰列艦一樣的海戰(蘇里高之後其實已經沒有了~但瓜達爾卡納爾島海戰好歹華盛頓也把霧島打成了骰子也算過了一把艦對艦對轟的癮吧~)衣阿華也沒遇到它的宿敵大和級戰列艦(可愛的海軍航空兵把大和級打沉了~)所以,它的出生是有點小尷尬~3座三聯裝406毫米主炮基本上全轟小島,支援登陸作戰了~(當然效果也屌屌噠~)

估計,它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候就是日本在密蘇里號上向盟軍,向世界反法西斯人民投降的受降儀式上吧~二戰終於結束了~(想想就好激動~)

緊接著~它們又經歷的朝鮮戰爭,越南戰爭,海灣戰爭~經歷了現代化改裝,改善了船員的居住環境~發射了戰斧式導彈~但是~可是~導彈和飛機,還有航空母艦等等一系列高科技精確制導武器的出現讓歷史不得不和戰列艦們說再見了~(好憂桑~)它們也不例外~好在它們沒有被拆解,而是成為了博物館繼續散發它們的光芒~

突然想起來當年在電影院看《超級戰艦》的那一幕,當伯克級為代表的最為先進現代尖端的宙斯盾級驅逐艦被外星人打的落花流水之後,男主和他的小夥伴們在二戰老兵陪同指導下重啟衣阿華的時候,用406毫米主炮把外星人打的落花流水的時候~真的~激動的快要哭了~

姜還是老的辣!~

「沒有人能擊沉它!——《超級戰艦》里一個老水兵的話就是對衣阿華級一生最為樸實,最為精彩的評價~


依阿華的任務主要是為了壓制金剛級,因為高速的金剛級能夠很容易壓制執行偵察和屏護任務的美國巡洋艦,同時躲避27節的那批美國新式戰列艦。在戰前的演練裡面,美國人一直沒有找到有效的對抗金剛級的方法。

因此依阿華原始設計並不是用來跟大和級互轟的,依阿華強調的是速度,防護數據並不是很強。

跟大和級互轟是蒙大拿的事,蒙大拿的可怕之處是厚實的防護。

蒙大拿沒出來之前,用那批南達北卡,以堂堂之陣數量壓倒大和也是毫無壓力的。


講武堂畫刊:大炮巨艦到超級遊艇的華麗轉身,這個可以一看


題主你是不是在玩戰艦世界


是啥意思?防導彈嗎?這玩意我感覺就是去欺負第三世界的,開到人家海岸線邊上壓著轟的吧?


依阿華雖然跑得很快,但她是戰列艦而非高速戰列艦。

==========

抱歉,我對概念理解有誤。依阿華應該確實可以算高速BB的……【我的初衷是說她不是像胡德、金剛那種,但這倆應該算BC……】


推薦閱讀:

現代海戰艦對艦導彈有什麼用處?
為什麼英國海軍率先發展了航母,卻沒能在二戰中有效的運用航母?
驅逐艦上面只攜帶幾十枚導彈,戰爭中打光了怎麼辦?
星際爭霸2為什麼不開發海軍單位?
一戰後倫敦海軍談判中,法國為何甘於保持遠低於日本、和義大利持平的規模限制?

TAG:第二次世界大戰 | 海軍 | 軍事裝備 | 船舶設計 | 戰列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