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的文件層級為什麼這麼混亂?
今天跟朋友討論 Windows 10 如何從機械硬碟無縫遷移到 SSD,繼而說到分 CD 還是只有 C。我一直堅持兩個盤符的原因是兩個 :「文件層級混亂」和「格式化的需求」。如果說「格式化的需求」在如今這個年代已經過時了,但「文件層級混亂」似乎是依舊的問題。
————————————————我覺得我用 Windows 也很久了,但確實沒搞懂這個問題。安裝過 Fedora,感覺 Linux 的層級很明晰啊,為什麼 Windows 是這樣子?難道是我的打開方式不對?軟體有的在根目錄下,有的在 Program Files 下,有的在 Users 下,有的在 Appdata 下。配置有的在 User 下,有的在 Documents 下,有的在 Appdata 下。難道不應該所有的軟體都在 Program Files 下,所有的軟體配置數據都在 Appdata 下,所有的我創建的內容文檔才在 Documents 下嗎?
- 首先來看 Windows、Program File (x 86)、Users 這個層級,邏輯統一,分別對應著 系統文件、外部程序、用戶文件。但是安裝了 CCC 後,AMD 硬生生的擠了進來……
- 接著,我打開了 Users,看到了 Fadeoc 和 Public,這個邏輯也統一,個人和公用兩個帳號。話說那兩個多出來的 Default 是什麼意思?如果這是配置文件,為什麼不放在 Fadeoc 下面?如果這不是配置文件,為什麼不放在 Program Files 里?
- 接下來,再看萬惡的 Fadeoc。一堆.開頭的軟體的配置難道不應該是自動安裝在 Appdata 下嗎?比如 .koala 和 .idlerc 這些分明是專業開發工具,設計者為什麼不在乎邏輯關係?或許這是我的錯,是軟體的錯。但那個 Favorite 既然屬於 IE 的數據,為什麼不在 Appdata 的下面?
- 下面隆重出場的 Documents。所有的東西都擠這裡面幹嘛?這文件夾不是應該留給我放文檔的嗎,正如那個空空的 Pictures……正好對應默認的庫映射。既然那些.開頭的程序文檔都在外面,這些為什麼不都出去……或者外面那些為什麼不進來?再說了,這麼多亂糟糟的東西都擠在這裡,你讓我把工作文檔都放哪裡……難道一起擠著然後用搜索功能?
同時,OneNote 和 Visual Studio 也摻合進來了……這是要模仿 OS X 轉軟體管理的節奏?就算如此,也應該在Appdata 下。而且蘋果的文件管理哲學好嗎?不見得。首先,所謂拿來就用,那是因為沒給我一個資源管理器的入口,給我入口,蘋果也一樣折騰。其次,就比如 pdf 吧,如果這個 pdf 是用其他 app 同步的,我如果想用 iOS 原生 iBooks 打開就要重新同步一份,這樣系統里就出現了兩個相同的文件。同一個文件,兩個軟體使用,為什麼要出現兩份……浪費空間。況且 Windows 資源管理器模式好好的,為什麼要改……很方便啊。同一個類型的文件,我可能會用很多方式去打開。比如圖片,我可能用 picasa,或者單純的原生圖片查看器,或者 html,我可能用 chrome 也可能用 firefox, safari 或 ie,一個音樂文件,我可能用 wmp 或者 foobar 或者網易雲音樂或者itunes,一個視頻文件我可能用wmp也可能用potplayer。
- 最後一位出場的是風光無限的 Chrome,作為骨粉,為什麼 Chrome 整體都安裝在 Appdata 下面?按常理說,程序應該是在 Program Files 下面,數據保存在 Appdata 下才對啊。
是不是要瘋?雖然我不是處女座,也不能這麼折磨人啊……求各位 Windows 大牛指教,統一強迫症已經垂死掙扎。
補充一下:這不是粉 OS X,事實上,雖然 OS X 的字體渲染很棒,但沒有「資源管理器」是很蛋疼的事。這也不是黑 Windows,我深愛 Windows 10。這也不是粉 Fedora,那個各廠商沒有為它做驅動的傢伙……
因為,這是兼容的代價。
你說看到的 Windows 文件布局,是在 Vista 之後才定義出來的。而 AMD 那個應用是在那之前就開發的。Windows 為了兼容舊的應用必須允許那些程序使用舊的行為。
如果 Windows 的某個新版本放棄對舊應用程序的兼容,強製程序要按照新的結構存放才允許正常運行,那麼自然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文件夾自然可以更整潔,不過那樣 Windows 的這個新版本的市場份額就可危了。
至於你覺得是 AMD 的問題?我覺得當然不是。Windows 既然允許放到那裡,能有什麼問題呢?你在 Linux / OSX下會看到這麼奇怪的擺放么?無非是因為那些系統根本不允許你在任意的目錄下放東西,所以自然就整齊了。
當然,Windows 引入了「庫」的機制,試圖讓人根本無需考慮盤符裡面真正的文件結構,個人是非常讚賞的,他可以解決絕大多數問題,C盤什麼的我已經很少極少點開了,而且庫的存在讓你意識到根本沒有分區的必要。每個分類建個庫就好。樓上幾位已經說得很詳細了。Windows自身的文件層次還是很清晰的,關鍵是很多第三方軟體會有意地或無意地破壞這原本清晰的結構。特別是有些軟體,總喜歡自作聰明,比如它會自己選擇電腦里一個空間最大的盤,創建一個文件夾用來放下載的東西。四個字形容:醜陋不堪!
寫完之後覺得太文不對題,但是花了時間還是放著吧。
文件夾混亂主要是軟體的錯,因為其實都有系統默認的路徑。我答案跑偏了,主要講的是怎樣無視亂糟糟的文件夾和文件,而又能找到你想要的文件,管理你的資料。~~~~~~~~~~~~~~原答案分割線~~~~~~~~~~~~~~~~~~~~~~~~~~~
這個問題可以轉換為,如何在windows下優雅的管理電腦里的文件和數據。
基本上設備的一些核心驅動都會在C盤的根目錄下創建文件夾。這個暫時沒有辦法改變(除非安裝驅動時手動選擇目錄)。
但是系統本身給了很好的解決方案:1.徹底拋棄樹狀圖文件資源管理的習慣(傳統上大家習慣的找某個文件先去CDEF·····某個盤,找到某個文件夾,再一級一級往下找,文件夾一多了就不記得在哪了)。2.學會使用「文件夾」,這是很多程序的默認存儲路徑。
你點擊這台電腦出現的六個文件夾,基本上是所有程序的默認數據儲存文件夾(不是安裝文件夾)。比如你用自帶的屏幕截圖,保存的圖片默認位置是在「圖片」文件夾里創建「屏幕截圖」文件夾。比如你的qq,默認的文件和一些緩存和用戶數據都是放在「文檔」里「tencent Files」里的。比如我的icloud控制面板的默認照片路徑也「圖片」里的「icloud照片」的文件夾。itunes安裝後默認也是在音樂中創建itunes的位置。IE默認下載位置在下載文件夾·····
注意:很多軟體喜歡自己搞一些奇怪的路徑,所以我每次下載一個軟體都要進軟體設置改一遍路徑,改到上述文件夾里。善用這些文件夾會使得常用的文件得到分類,更放便尋找。3.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學會使用「庫」。
如果你學會使用庫,習慣使用庫,那麼基本上可以永遠擺脫找不到文件在哪個盤哪個文件夾的煩惱。截圖中除了資料其餘六個是系統默認庫,對應的客觀上實際存在的文件位置就是上面步驟二裡面的默認六個文件夾。資料庫是我自己創建的庫,對應我手動創建的某個文件,方的是學習工作生活要用的資料。
「庫」的精髓在於你不要把庫想像成硬碟中某個具體的位置,你把它想像成一個對同類事物進行歸類的抽象屬性。由於步驟二里「文件夾「已經將所有的軟體的資料存儲位置對應好,可以很有條理的找到你想要的東西(比如itunes導入的照片都在圖片庫的某個文件夾)。我自己平時學習工作生活創建的文件一般就放在」資料「和」桌面「兩個庫里。總之某類文件你扔到某個庫不用管實際上在硬碟里的具體位置就行。記住:一個庫可以對應好幾個具體的文件路徑,但是你不用記住具體的文件夾位置,你只要記住你的東西在哪個庫就行。比如迅雷下東西我不想放在默認的下載庫里,我想先放在」照片「庫里,那麼下載框選位置時不要選擇某個具體的盤,具體的照片文件夾,直接扔到」照片「庫里,到時候去照片庫里找。4.文件多了,一個庫對應了好幾個具體位置,一個庫出現好多文件夾和文件怎麼辦?(比如我)
(一個庫對應了兩個具體的位置)
(一個庫下面又有好多文件夾和文件)
這時候你需要善用搜索!!!!!方法一:「win+c」組合鍵打開超級菜單點搜索或者「win+s」或者點win10系統的任務欄上的搜索,或者win10開始菜單的搜索。這個搜索是名稱匹配,可以搜索文件、系統的各種設置、web結果、網路結果。比如:可以右鍵對搜索結果進行進一步的操作。
方法二:當不太記得文件的具體名稱但是記得內容大致有什麼(比如一個word文檔不知道名稱但知道你們曾經出現過某個關鍵詞),或者知道文件類型(文檔,圖片,音頻,web鏈接等等)和創建日期等屬性時,用文件資源管理器進行搜索。例如 我搜索文化強國,出現了標題含有「文化」二字的文件,甚至有些標題不是文化但是內容有「文化」的ppt也能搜到,比如截圖中最下面一個搜索結果。另外:所有工具欄可以進一步限定更多的條件。由於我是在這台電腦下搜索,所以搜索是全電腦內容。如果你點擊左邊側邊欄的某個文件夾或者庫,則是在某個文件或者庫裡面搜索。注意::要想有好的搜索體驗(秒搜,全局搜索等),請在「索引選項」中包含你想要搜索的所有位置,等待系統後台建好索引。否則搜索會很慢,而且很多功能受限。還有如果不是SSD的話,建索引和搜索的速度會比較慢。(有錢給電腦上塊ssd感受一下win8和win10的進步)
5.當你習慣上述操作基本上永遠告別混亂的文件管理和找不到文件啦!!辦公效率的提高和身心上的愉悅。
最後解決一個疑問,要不要給硬碟分區?如果你不是一天到晚折騰系統,老老實實用正版系統,不裝亂七八糟的軟體,不會老是點來路不明的鏈接,不是一個電腦同時有360,金山,騰訊管家(我推薦是不用裝,用系統自帶的防火牆和殺毒就行,那些軟體曾經多次導致我藍屏),那麼不用分區,一個C盤足以,用「庫」和「搜索去管理你的文件,不用管它實際位置到底在哪。如果你是喜歡沒事換系統或者體驗新系統比如win10,而且強迫症就是受不了分區根目錄下一堆文件夾,建議分區,C和D兩個盤足以。所有軟體裝c盤,上述步驟2里的六個「文件夾」右鍵屬性把位置遷移到D盤吧。
比如我:這個本質上是操作系統允許有管理員許可權的程序(如安裝程序)可以任意讀寫文件系統的原因。不僅是Windows,OS X和絕大多數Linux發行版都有這個問題
事實上在文件系統里不按照規範創建目錄只是明裡的行為,由於程序進程獲得了管理員許可權,它可以掃描整個文件系統然後把敏感數據(比如用戶目錄下的~/.ssh目錄里的私鑰、「我的文檔」下的文件)回傳伺服器,你一點辦法也沒有
iOS之所以是次世代的操作系統,就是通過徹底地隔離應用能訪問的文件系統讓第三方程序不能掃描公共文件、其他應用的文件回傳伺服器這不是Windows的錯。不要以為Linux就有多好。自己寫的伺服器工具,特別喜歡在/下面直接創建一個目錄存程序文件。說白了就是開發者懶,不願意去讀環境變數,寫一個固定的路徑多方便啊。。
你好,逐個回答。
對於文件管理混亂問題,這麼跟你說吧:這是歷史遺留問題。
早期的 Windows,文件管理的確很混亂,Win98 的時候,我的文檔文件夾是 C:My Documents,直接就在 C 盤下面,沒有任何層級關係。到了 XP 的時候,引入了多賬戶的概念,我的文檔被歸在了用戶文件夾內,即所謂的 Documents and Settings。但是那時候的分類管理做得不細緻,我的文檔文件夾里還細分了圖片收藏、我的音樂等,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文檔類文件。這種歷史遺留問題一直延續到了 Vista 及之後的系統,所以你會看到你的 Documents 文件夾非常混亂,這是延續了之前我的文檔系統文件夾的習慣。至於那個 C 盤根目錄下的 AMD 文件夾,那是軟體本身的設計問題,不是系統問題。
然後,用戶配置目錄里的 Default 文件夾,這個文件夾是有意義的,這叫做默認配置文件夾。它在 XP 時代就已經存在了,其意義在於,存儲剛新建了一個賬戶時,該賬戶所採用的默認配置。當然,如果純粹是單用戶使用,該文件夾就沒有任何意義,但是留著防患於未然也不錯,天知道哪天自己的賬戶掛了,非得重建一個賬戶,要是這個 Default 文件夾沒了,那就新建不了了。它不是程序文件,所以不會放在 Program Files 里。它也不是你的配置文件,它是對一個即將新建的賬戶所作用的配置文件,當然也不會放在你的用戶目錄里。
用戶目錄里一大堆的以小數點開頭的文件夾,這其實也是軟體習慣問題。玩過 linux 的都知道,linux 內核的系統有個習慣,將希望隱藏的重要文件或文件夾以小數點開頭進行命名,這樣不論是用 nautilus 查看還是用 dir 命令查看,默認都是不顯示這些文件的,都需要進行一定的操作才能將這些文件顯示出來。而 Windows 上是通過設置文件屬性決定文件及文件夾的隱藏與否的,甚至徹底拒絕以小數點開頭的命名方式(會提示「必須輸入文件名」,但在 cmd 里還可以做到)。那麼,對於這些跨平台的軟體,這種以小數點開頭命名的習慣在 Windows 平台上水土不服,所以導致了你看起來很混亂的樣子。其實,如果你在 linux 上打開個人文件夾,然後勾選「顯示隱藏文件」,你會看到和現在 Windows 下一樣混亂的樣子。
糾正一下你眼中的 AppData 的概念。這個文件夾本身是用來存放一些配置文件的,供程序內部讀取,而不是你個人要訪問的數據文件(不論是何種類型)。AppData 文件夾本身是隱藏的,就是為了防止熊孩子隨意修改裡面的數據,一旦修改就有可能導致程序無法正常運行。所以對於 OneDrive 的文檔文件,不可能放在 AppData 里。收藏夾的 Favorites 同理,這些都是你要訪問的網址,而不是程序里要訪問的配置文件,它怎麼可能放在 AppData 里??
最後,Chrome 的問題。這是谷歌的做法,原因就是在於用戶體驗。Program Files 文件夾里的許可權要求太高,谷歌為了讓瀏覽器保持最新版本自動靜默升級,才選擇了將 Chrome 安裝在用戶的配置文件夾內,這樣子自動升級時不會觸發 UAC。
還有一點,系統只能提供一個可參考的標準,最終怎麼做,取決於開發者。謝邀。這是微軟兼容和開放的代價。我個人的解決辦法是能按規則的按規則,不能按規則來的,比如User目錄下各種軟體的數據文件,隱藏就好了。
我也是 A 卡,據我所知 AMD 那個文件夾不是安裝目錄,是安裝日誌或者因為某種原因沒自刪除的安裝包。
AMD 的驅動是一個自解壓文件,默認先解壓到 C:AMD 再安裝,安裝好了之後這裡的東西就沒用了,可以直接刪掉。
你可以先改個名,然後重啟看看有沒有問題,重啟沒發現故障就刪了吧。
類似的還有 C:Intel,就是安裝日誌文件,你看就幾 KiB 的,刪了沒任何問題,果斷是寫軟體的腦殘了。。特別是一些號稱跨平台的軟體,特別喜歡放c盤根目錄
基本上都是官方不管或者沒有號召力,軟體應用開發商自制力也不夠,必然會發生的是,win還好除了幾個老流氓或者是喜歡在每個盤根目錄都建自己的文件夾的,以及弄了臨時文件不自己刪的,其他還好,看Android多少都是直接在SD卡根目錄建文件夾的有幾個老實待在Android文件夾的
幾個看法和樓主分享下:
1. 若「資源管理器」指的是「文件系統查看器」,那麼Mac OS還是有的,它就叫Finder,只要有許可權就能查看從根目錄一路往上的所有文件。
2. Mac OS基於BSD的一個分支,因此和Linux各種發行版類似,有命令行可以用,至少"cd /"絕對可以帶你到根目錄。
3. 個人認為iOS才是應該推廣方向:從用戶的角度看,iOS沒有文件系統,所有的文檔/數據都是保存在app下面的。C 盤,其實就是 系統類文件夾、程序文件夾、用戶數據文件夾。
用戶數據文件夾,就是 用戶文件夾模板、用戶共享文件夾、個人文件夾 這三種。
個人文件夾, 就是 用戶文檔、程序配置、程序數據 這幾種。
Users 對應的是以前的 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戶名 ,即文檔與配置。
這裡的 Document 並不僅僅包含人類用戶的 .doc .xls 等文件,還包括程序的「內容文件」。
一般來說軟體需要三個文件夾。即 負責處理的軟體、處理需要的參數配置、處理的結果(內容)。
至於 Chrome 嘛,其實是為了方便多用戶使用。現在一些修改的安裝包,也可以安裝在 Program Files 裡面。
出現這些疑問,是因為題主僅使用一個賬戶的原因。如果多建立幾個賬戶,相信題主稍加琢磨一下就明白了。
Windows Linux Mac,都是這德行。發現樓主在玩EVE,同好啊。嚴格來說,軟體在你的Documents目錄中放的文件也能歸類為文檔,而不是狹義的「Word文檔」。至於說文件放的不規範,剛裝好Windows的時候,就是微軟標準的文件布局,你看規範不規範。
那個amd文件夾是ccc安裝程序臨時解壓的文件夾...安裝完成後可以手動刪除...至於chrome...官網下載的默認安裝到program files...
1、AMD文件夾擠到C盤根目錄是AMD的問題,至於為什麼?AMD知道。2、這個真沒見到過。3、IE的收藏被放在這裡真的是歷史問題了。像.ssh這樣的文件夾,大多是一些原來在*nix下的軟體,模仿~/.ssh而放在這裡。4、Documents,題主還記得XP上的 我的文檔 嗎?當初很多軟體習慣把東西放在我的文檔里,於是現在就都在Documents里了。5、Chrome,我大谷歌就是愛這樣不行嗎?
我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系統和程序文件隨便亂,重要的數據資料,還是需要自己去整理。另外,備份機制也是非常值得關注。最後,我心目中理想狀態是電腦隨便換,操作習慣和數據的同一。
我這樣用了幾個月。win10 的各種測試版都裝過,多的話一個月要重裝幾次(都是鏡像文件安裝,非系統更新)。但是所有的資料都在
為啥我的chrome在program files裡面?
推薦閱讀:
※如何將Win7系統下(聯想筆記本)的文件快速安全的傳送到OS X系統(rMBP)內?
TAG:MicrosoftWindows | 文件管理 | 文件整理 | Windows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