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曾經將漢字當作官方文字嗎?
@Ivony
問:漢字是否日本的官方語言?
答:是,一直都是,現在也是日本語の表記體系
這是日語維基百科上日語書寫系統條目的原文截取,需要翻譯嗎?現代日本語,主要使用三種文字系統書寫
- 漢字,起源於中國的語素文字,而一種叫做"國字"的日本漢字是後來製造補充的
- 平假名,日本用漢字草書體製作的表音文字(音節文字)
- 片假名,日本用漢字的一部分筆畫製作的表音文字(音節文字)
問:中文是否日本的官方語言?
答:不是,但曾經是,以中文作為官方書面語,即文言文。日本人本來沒有文字,即便是後來漢字傳進日本,嚴格說還是沒有文字,因為這丫當時壓根就是中文!中文的辭彙、中文的語法,漢字起不到標記日語的作用,口講的和手寫的不同步,而且也只有經過專門教育的皇室和文人才看得懂,直到後來情況發生了變化.....我未曾學習日文,若有紕漏之處,還請不吝賜教。
由中國《隋書?倭國傳》與日本平安後期漢學者大江匡房所著《筥崎宮》相互印證等證據所示,一般認爲,漢字在公元三、四世紀,隨著儒學文化與佛教文化一起,傳入日本並逐漸覆蓋全國。此後日本「始書文字。代結繩之政。」[3, P18] 。
此時,日本不僅有自己的語言,還已有簡單的圖形、符號來表示一定的意義。但由於以象形爲主,並不能表示比較複雜的含義,故無法稱之爲「文字」。日本經典《古語拾遺》[4] 序文中也說,「蓋聞上古之世,未有文字,貴賤老少,口口相傳,前言往行,存而不忘」[3, P18] 。
因此,漢語、漢字之於日本人,如同英文之於中國人,是一門外語。當時的日本人倘若要將所見所想寫出,則需要將日語翻譯爲漢語,再以漢文字寫出。這對以日語爲母語的人來說,未免有些不方便。在漢字傳入日本百餘年後的公元 712 年,長達四十八卷的《古事記》寫成。此書的序文部分以純正漢文(文言文)寫成,而正文部分,則用漢語表日語發音,這就是假名的雛形。這種使用漢字的方法,不足也顯而易見:由於發音不對就無法理解語義,造成此書在之後的千餘年無法被解讀。直到公元 1798 年,本居宣長花費 35 年所著《古事記傳》寫成,此書才重新被世人所見。
至公元 759 年,收錄入《萬葉集》的最後一篇詩歌完成 [3, P46] 。雖然《萬葉集》全書仍使用漢字,但應用已經十分複雜,有些表音,有些表意,還有些既表音又表意 [2] 。在《萬葉集》中所使用的用於表音的漢字,被成爲「萬葉假名」,也是最初的假名。
在此之後不足百年(平安初期),以草書書寫的萬葉假名逐漸演變成了最原始的「平假名」,而用於佛經注音的符號演變爲「片假名」,此時,日語的雛形已經產生了:以漢語爲主,輔以假名。
在平安後期(12 世紀),已經出現了完全使用假名寫成的詩歌,但政府和學術著作依舊採用漢字中間夾著假名的混合書寫法,這種書寫法,一直延續到 19 世紀 [3, P116] 。可以認爲,到這個時候開始,日語已經出現了兩個比較主要的分支:以漢字爲主,輔以少量假名來表音或表達文法的「官話」;和漢字爲核心,用較多的假名來表現日語發音、文法、固有名詞等的「口語」。(此句有猜測成分,請大家指正。)
19 世紀中期開始,西洋對日本的影響使日本國內發生了一次比較大的討論,議題則是漢字之存留。這是一場曠日持久的討論,最終,1946 年,在美國的影響下,以廢棄漢字一派的勝利而告終。同年 11 月起,日本國政府發表了《當用漢字表》等一系列政令,開始了廢除漢字的第一步。這一系列政令的大意,是在限制漢字的使用:當要使用的漢字不在上述表中時,應以假名予以替代。
這一政令的直接後果就是,在官方文書中假名所佔比例大幅上升,延續到 19 世紀的文法已經不復存在。
@佐藤謙一 給出的日本國憲法的例子比較有趣,因爲日本國憲法自1946年11月3日公佈以來,未曾修改,而《當用漢字表》則爲 1946 年 11 月 16 日公佈並實施,廢棄漢字的後續政令公佈時間更是晚於憲法,如《當用漢字別表》於 1949 年公佈。因此,日本國憲法「還保存昔日日語使用上的習慣,如歷史假名遣;而憲法全文中的漢字部分,皆以當用漢字採用前通用的舊漢字體書寫。[6]」,與現今行政文書應與憲法對漢字的使用有所不同。《當用漢字表》開始實施後,日本國內漸漸有很多不滿,比如送假名送多送少問題、成語用字不在當用字表導致成語被破壞的問題等。十餘年之後,1966 年 2 月 25 日,142 位社會名流聯名發表聲明,抗議當用字表 [1, P147] 。同年 6 月,文部大臣表示日本政府沒有文字表音化的意思。1981 年,日本政府公佈《常用漢字表》,自此,日本進入漢字使用的「目安」時代,即鼓勵使用不超出該表範圍的漢字,但非強制性約束。
似乎扯的有點遠,上文大意就是:自漢字傳入日本以後,雖然保持了日本語,但官方文字曾長時間使用漢字作爲主要文字,以假名作爲輔助。直到 1946 年《當用漢字表》等政令推出後,這種以漢字爲主要官方文字的現象才逐漸消失。
註:本文多次修改而成,腳註順序略有奇怪,還請諒解。___________________[1] 《漢字在日本》,何在雄,商務印書館[2] 萬葉集,維基百科,http://t.cn/zlsg5xK[3] 《日本文學史》,劉崇稜,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4] 《古語拾遺》,著於公元 802 年[5] 《日本書紀》,著於公元 720 年[6] 日本國憲法,維基百科,http://zh.wikipedia.org/zh-tw/%E6%97%A5%E6%9C%AC%E5%9B%BD%E5%AE%AA%E6%B3%95是的。從約公元5世紀一直到明治時代,漢字一直是日本的官方書寫符號。有時加入片假名以顯莊重。當然語法上有所不同。在一個等級分明的社會,「官方文字」對文字的要求是:用詞雅馴、莊重,顯示出威嚴;能夠與下層語言分開,顯示出等級上的優越性;易於應用在外交和涉外(主要指中國和朝鮮)事務上。要達到這些要求,尤其是最後一項,非漢語莫屬(再說日本5世紀之前根本沒有文字)。公元4世紀學者王仁攜帶《論語》和《千字文》到日本任宮廷教師,這是漢字進入日本的開端。從此日本逐漸開始使用漢字作為書寫符號。引一段公元712年的《古事記》(日本第一本文學著作)序言中的文字,大家看一下吧:
「然上古之時,言意並朴,敷文構句於字即難已。因訓述者,詞不逮心;全以音連者,事趣更長。是以今或一句之中,交用音訓,或一事之內,全以訓錄。」
《古事記》全書都以古漢語寫成。這一段大意是說:古代日本語言太下里巴人了,寫出來有礙觀瞻,但我這本書要是全用漢語來寫,也不能把心中的意思表達完全。所以有的段落我用漢語句法來寫;有時則用日本口語來寫,漢字只當表音符號,做音節用。這裡顯示了漢字在日語中的兩個用途——1、文法單元(帶著字本身的意義),2、表音符號(本身不含任何意義)。拿現成的外來語作為表音符號幾乎是語言傳播的通例,日本、朝鮮和歐亞大陸各個地區都嘗試過用此法把外來語本地化。之後,作為文法單元的用途在」官方文字「中被日益強化,《古事記》這種「半文半白」的文體在官方文獻中越來越少。而漢字作為表音符號的用途在後來的幾個世紀里慢慢在民間文字和文學中凸顯出來,並最終演化成日本的平假名和片假名。
首先要說明的是,漢字傳入日本之前,日本已經有自己的語言,這個語言包括日語的「語音+語序」,已經具有完整的表意功能,但沒有書寫符號,只能做到信息的口耳相傳。學界普遍認為,表音文字的形成,需要經歷兩個抽象化:一是語音分解為無意義的音素的抽象;二是將字母與音素一一對應,拼接為拼音文字的抽象。漢字傳入日本前的日本語已經完成了第一個抽象,需要漢字做的是建立與音素一一對應的關係。這時漢字扮演的是拼音字母的角色。民間文字尤其是詩歌(因為格式和音樂性的需要)沒有必要因為漢字的引入就完全改變自己口語的語序和語音,這樣做工作量也太大,因此這時漢字在民間文字里多起的是表音的作用。比如出現在公元八世紀的《萬葉集》,其中的漢字部分用來表意,但大部分用來表音。這種漢字的表音方式被稱為「萬葉假名」。舉個百度百科裡的例子:如日語的「山」,讀作「やま」,在《萬葉集》中就用「也麻」兩個漢字來書寫。「桜」讀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個漢字來書寫。日語中的助詞「て、に、を、は」等則用「天、爾、乎、波」等漢字來表示。
漢語有 423 個音節(這還是現代漢語簡化以後的),對付日語發音絕對綽綽有餘。要知道英語才40個音節而已,德語、芬蘭語什麼的更少。
但是,用漢語作表音文字的最大弊病,是漢語中的同音字太多,423個音節對應近20000個漢字,音少字多。因此日本人遇到了麻煩,即漢字音符數量增多,使用混亂,學起來也困難。看看冗繁的「萬葉假名」表就知道這有多麻煩了。當然漢字可以做裝逼之用,認識漢字多了在日本蠻光榮的。而且一個漢字,各個方言/不同時期有不同的念法,這又讓單個音節的合法性受到了質疑。
日本人沒有辦法,只好簡化音節系統。在8世紀時出現了兩種假名——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假名也不是憑空而來,說白了還是對作為音節的漢字的簡化和規範化。其目標就是書寫簡便、無歧義、數量少。平假名從中國漢字的草書演化而來,只取其音而不取其義,並反過頭來再為日語中的漢字注音。片假名則采自楷體漢字的筆畫或者偏旁,用於書寫外來語、象聲詞以及其他的一些特殊辭彙。音節系統大約在11世紀建構完成,《枕草子》《源氏物語》等作品為其成熟的標誌。因此,目前的日語里,用來表音的漢字已經沒有了。漢字只作為文法單元(通常是句子主幹)存在。但是日本也沒有單靠兩種假名改變成完全的拼音文字。首先,如果全用假名音節,視覺閱讀就遇到障礙了,難以斷句;第二,因為歷史的緣故,日本詞語較短,每個詞音節較少,這會造成一音多義:其實目前日語中還是有表音的漢字的,只是它們表的不是日本語音,而是因為有些漢字在漢語中就是音譯字。那就得說說日語中作為文法單元的漢字的讀法。漢字的發音分為訓讀和音讀,訓讀是用當時日本本土對應詞語的讀音來讀漢字;音讀為當時中國的讀音,按傳入日本時間的不同分為吳音(南北朝時期的金陵)、漢音(隋唐間的長安)或唐音(宋元之後的中原地區)。日本接觸漢字不久,到6世紀時,佛教從中國經朝鮮傳入日本,大受歡迎,聖德太子興隆佛法,廣建佛寺,大批漢語佛教文獻隨之入境。而正是之前對佛教文獻的翻譯,使漢語的表音功能開始規範化,使漢語中出現大量以漢字作為表音符號的詞。像「南無」音譯自梵文Namas,「剎那」音譯自梵語Ksana。平上去入四聲也源於佛教:「蓋中國自古論聲,皆以宮、商、角、徵、羽為言。此學人論聲理所不能外者也。至平、上、去、入四聲之分別,乃摹擬西域轉經之方法,以供中國行文之用。」(陳寅恪《四聲三問》)漢僧的「守溫三十六字母」,將漢語聲母作劃分,也是文獻翻譯對規範化的要求使然。跟隨佛教傳入日本的讀音是吳音。要注意吳音中很多漢字仍是表音的,因為這些漢字本來在漢語中也是表音的。吳音主要用於佛教誦經,到今天佛教用語仍多為吳音。上面提到的《古事記》里的表音漢字即是吳音。當然後來吳音、漢音、唐音經歷了此消彼長的競爭,三種讀法在目前日語的音讀中各司其職,都有一定地位。例如「かみ」(kami)的意思有「紙張」、「神明」、「頭髮」、「上面」等義,可分別寫作「紙」「神」「髪」「上」。
「やめる」(yameru)的意思有「不要」、「離職」,可分別寫作「止める」「辭める」。
我想說的是,漢字和中文,是兩個概念。
就像英文和拉丁字母(好吧,也有人說英文字母)一樣。其實即使今天的日文假名字母,也可以認為是漢字的一部分。因為假名和目前中文所使用漢字的差別不會比甲骨文的更大。(也就是說如果你承認現代漢字字元和甲骨文字元都是漢字,那麼日文假名毫無理由不是漢字,因為它和現代漢字字元的差別遠小於現代漢字和甲骨文的區別)
但是如果說到中文,日文可能從一開始與中文很為相似,但在各自的發展中,差異在逐漸變大,也很難說從哪一個時候開始,產生本質上的區別。
漢字並不是屬於中國的,就像希臘字母不屬於希臘,羅馬字母不屬於義大利一樣。
而且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中文也不是屬於中國的,近代中文辭彙受日本的影響很深。。。
愛國者們,可以醒醒了。至今日本漢字仍然是官方文字的一部分呀。題主的意思是純寫漢字吧,那是把文言文作為官方書面語。
推薦閱讀:
※閩南語、粵語有自己的文字嗎?有沒有哪些方言有自己的文字?
※毫無基礎的人如何學西班牙語?
※東南亞地區的華人語言使用情況?
※語言在空間上存不存在漸變性?
※為什麼豬肉的英文不叫「pig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