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字有幾種解釋?

道的拼音,道的解釋。你對道字的理解,你對道的認知,道的起源,道法,道觀,你對道的看法,什麼是道,道分幾種, 道 可 道 非 常 道 是什麼意思,←_← 以上你知道的可以寫出來。答案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本書。最後補充一下這個問題的原標題:道【關於道的一切】?


謝邀。就兩種解釋。道路、言說。道就是道路,就是言說。有名方可言說,方可顯示自我的道路。無名,則一切道路隱匿。萬物是言說出來的。萬物是無中生有的。

上面那些一堆一堆的解釋其實都不對味道,呵呵。


感謝邀請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約翰福音1:1


你好,道字沒有解釋。


額,首先我說明一下以下解釋都不是出於我之口,我只是轉訴一下曾經看到過的一個有趣的解釋。陰謀論者的解釋。而我現在是不太承認這個解釋的,只是希望能夠把多一點的內容分享給題主哈。

道,可分為兩部分,辶和首。右邊的邊旁按著象形字的理論,你覺得像不像一隻處於攻擊狀態的眼鏡蛇? 而首大家都知道指的是頭。

你想到了什麼?沒錯,人首蛇身!

女媧?伏羲?大家都知道聖經當中所講蛇是什麼啊?沒錯呀,撒旦。和蛇和龍有關的那都是和魔鬼有關的。所以道教是魔鬼建立的。

轉述完畢。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道理是可以說出來,但說出來的道理就不是恆常的道理;名字是可以命名,但命名出來的名字不是恆常的名字。

先說個笑話:

初中物理老師說,你們現在要接觸一門科學,好好記住我說的話。

高中物理老師說,你們現在要忘了之前學的物理,以上全錯。

大學物理老師說,你們之前學的物理都是錯的,現在重新學。

這裡的道理就如科學家對某研究對象提出的一種理論。經過時間的推移,後來的科學家不斷研究,更深入地了解研究對象,然後修正前輩的理論,甚至推翻前輩的理論。

「道可道」,道理一說出口,就有「道理A」與「非道理A」,一生二。後來者基於道理A,就有兩種可能,擴大道理A的解釋範圍,或者站到道理A的反面「非道理A」中去。「非常道」,但囿於A或者非A的話,都不是「全」,A+非A才是全,所以不執於某種道理,處於全的狀態去包容萬物。

以上是我之前的理解。

參見《莊子·外篇·知北游》

1. 黃帝曰:「無思無慮始知道,無處無服始安道,無從無道始得道。」

這裡的道與佛教中的妙明真心類似。

請參見@世有仙 的回答 開悟究竟有多難?

無思無慮是知「道」的第一步,有試過無思無慮嗎?然後你就會驚奇地發現,原來自己腦海里啥都不想,工作也能完成。

無處無服是指不停留在某個想法,看著想法升起再消失,不為所動,才能長久穩定地安於道,無思無慮。

無從無道是指,沒有刻意的途徑方法去長久穩定地安於道,反而不刻意地就能自然得道了。

2. 以下是「每下愈況」的故事。

東郭子問於莊子曰:「所謂道,惡乎在?」莊子曰:「無所不在。」東郭子曰:「期而後可。」莊子曰:「在螻蟻。」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東郭子不應。莊子曰:「夫子之問也,固不及質。正、獲之問於監市履狶也,『每下愈況』。汝唯莫必,無乎逃物。至道若是,大言亦然。周遍咸三者,異名同實,其指一也。嘗相與游乎無有之宮,同合而論,無所終窮乎!嘗相與無為乎!澹澹而靜乎!漠而清乎!調而閑乎!寥已吾志,無往焉而不知其所至,去而來不知其所止。吾往來焉而不知其所終,彷徨乎馮閎,大知入焉而不知其所窮。物物者與物無際,而物有際者,所謂物際者也。不際之際,際之不際者也。謂盈虛衰殺,彼為盈虛非盈虛,彼為衰殺非衰殺,彼為本末非本末,彼為積散非積散也。」

這裡的道其實是指整個世界。

物與物是相通的,物與我是相通的。你想原來在空氣里的二氧化碳里的碳原子,被一棵菜光合作用成糖,然後菜被兔子吃了,就構成了兔子的身體,兔子被人吃了,就轉移到人身上,最後人新陳代謝或掛了被分解了,就回歸空氣中。

那一顆碳原子都有如此豐富的碳路歷程,人有多少個碳原子?人有多少個原子?它們從何而來,向何而去?都什麼時候來,什麼時候離開?

人就是萬物,萬物就是人。甚至人都沒掛,只是吃個飯,只是新陳代謝,物質就能在你我流動。

世界就跟大沙灘一樣,同一顆沙子既可以組成「城堡」,又可以是組成「星星」。你說這瞬間的城堡是沙灘嗎?不是,它下一秒就可以推倒做個星星。

道(堆了城堡的沙灘)可道,非常道(沙灘)。名(城堡)可名,非常名(秒變「星星」)。


謝邀。

天下道路何止億萬,也就有億萬種以上的解釋,但根本大道唯一。根本之道,也即根本規律,天地萬物的根本規律,宇宙的根本規律。古往今來,真正的求道者求的是這個,真正的修道者修正自己達天人一,也就是合於道。真正的修道者的道,簡言之,根本規律。

問天下的有識之士,如果你能有機會去探索這根本規律之道,你是否會無比激動?


謝邀。早年我曾聽趙金香大師說過一個解釋。

道這個字,先寫一點一撇,一點為陰,一撇為陽。

陰陽要合一,或者說,陰陽要平衡

要靠自己

把靠自己達到陰陽平衡放在首位,

這樣去走,去行動,去實踐,就是道

關於陰陽平衡,請看下面這個回答

知乎用戶:尼采說讓慾望得到升華,而不是去毀滅它?

謝邀。但是我對尼采幾乎一無所知。只能僅就這幾句話談點感想。

我經常到處散播下面幾句話。

如果有什麼永恆的光明與黑暗的戰爭(陰與陽的永遠的交感生化),

  那不會是地域民族宗教主義之爭,

  也不會是什麼是非善惡正邪佛魔之爭,

  就是希望(豁達,跳躍超越式的想像,念念不住,無為)與恐懼乃至絕望(執著,專註式的想像,念念滯礙,有為)之戰

  一陰一陽,永無止境

慾望(煩惱)好比握拳,超脫(菩提)好比放手。

只握拳不放手是行不通的。只放手不握拳也是一樣。

煩惱同樣是自性的妙用。只是我們顯然不用擔心生命中會缺少貪嗔痴(造成陰陽失衡)而已。


《爾雅·釋宮》說:「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三達謂之劇旁,四達謂之衢,五達謂之康,六達謂之庄,七達謂 之劇驂,八達謂之崇期,九達謂之逵」,故,「道」原始意義指沒有歧路之路,道,甲骨文字形為人行於道路。具體其他引申含義有:

常道:絕對靜止 宇宙之根 生無 無生有 有生萬物 故是萬物的母親的母親的母親 也就是重外祖母

非常道:事物的內在規律 變化的 動態的 可以把握的

可道:可以言說

道路:實際意義指供人走的路和抽象意義指方法途徑

此外還有天之道,人之道,都包括在非常道里泛指事物之內在規律。


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不可思議,不可說。唯有一笑爾。


您好,謝邀。

末學試說一下。

泛指的道請查閱字典。

道的含義有很多,字典解釋的最詳盡。無論多麼博學,我們的解釋也不可能超過字典的範疇。

特指的道。

如果為了研學經典,那麼道只需要了解一種最基本的含義就夠了。

道,路徑、方法。

這是道的本意,其餘的解釋都是在這個基礎上的延伸。

如,夫子之道,就是夫子修學的路徑和方法;老子之道,就是老子修學的路徑和方法。

道法自然,就是效仿大自然運行的規律和方式。

如果不是通假字,文章用字不會離開字的本意。否則用字豈非言不達意?

讀古文查字典是第一步,明了本意,然後在不離本意的基礎上去延伸。不離本意,解釋或有深有淺,但『道』不會錯。

末學後進,才疏學淺,僅供參考。


居然被邀請了,謝謝了,道學了解不多,不過就大統上來說,道,就是萬物生存死亡,世間更替變換的規則。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指的太極,二是陰陽,那麼道就是太極的爸爸,陰陽的爺爺(姥爺)。

太初有道,道與神同在,道就是神。

道只是神的一個位格而已。

這兩個我經常見。

其實我覺得道就是產生這個世界的源頭而已。


《道德經》中「道」的解讀,陳鼓應先生作了非常詳細的闡述,轉錄於下,望能有益!

分三類:1.實存意義的「道」,2.規律性的「道」,3.生活準則的「道」。

老子哲學的理論基礎是由「道」這個觀念開展出來的,而「道」的問題,事實上只是一個虛擬的問題。「道」所具有的種種特性和作用,都是老子所預設的。老子所預設的「道」,其實就是他在經驗世界中所體悟的道理,而把這些所體悟的道理,統統附托給所謂的「道」,以作為它的特性和作用。當然,我們也可以視為「道」是人的內在生命的呼聲,它乃是應合人的內在生命之需求與願望所開展出來的一種理論。

下面我將老子基本理論的部分,作一個分析和說明。從這些分析和說明中,可以看出老子哲學系統的發展,如何地由形上學的性質漸漸的落實到人生和政治的層面。於此,他提出了許多重要的觀念,用以作為實際人生的指引。

一.「道」的各種意義

「道」是老子哲學的中心觀念,他的整個哲學系統都是由他所預設的「道」而開展的。《老子》書上所有的「道」字,符號型式雖然是同一的,但在不同章句的文字脈絡中,卻具有不同的義涵;(註:唐君毅在《中國哲學原論》中,將老子的「道」細分成六義:虛理之道,形上道體,道相之道,同德之道,修德之道及其生活之道,為事物及心境人格狀態之道。)

有些地方,「道」是指形而上的實存者;(註:「實存」是指真實的存在。這個真實存在的「道」,具有形而上的性格,我這裡所說的「形而上」的性格是指它不屬於形器世界的東西,它無確切的形體,也無適切的稱謂,我們無法用感官去直接接觸它的存在。)有些地方,「道」是指一種規律;有些地方,「道」是指人生的一種準則、指標、或典範。因而,同是談「道」,而義涵卻不盡同。義涵雖不同,卻又可以貫通起來。下面分別加以解說。

(一)實存意義的「道」

甲、「道」體的描述

老子認為「道」是真實存在的東西。在下面三章里說得很清楚。第十四章上說: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曒,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

第二十一章上說:

道之為物,憔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第二十五章上又說: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

老子說,有一個混然一體的東話(「有物混成」),不知道它的名字,勉強叫它做「道」。

為什麼不知道它的名字呢?因為我們既聽不見它的聲音,又看不見它的形體(寂兮寥兮)。換句話說,它不是一個有具體形象的東西。管子說:「物固有形,形固有名」,「名」是隨著「形」而來的,既然「道」沒有確定的形體,當然就「不可名」了。

「道」之不可名,乃是由於它的無形。為什麼老子要設定「道」是無形的呢?因為如果「道」是有形的,那必定就是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之物了,存在於特殊時空中的具體事物是會生滅變化的。然而在老子看來,「道」卻是永久存在(「常」)的東西,所以他要肯定「道」是無形的。為什麼老子又要反覆聲明「道」是「不可名」的呢?因為有了名,就會把它限定住了,而「道」是無限性的。通常我們用名來指稱某一事物,某一事物被命名以後,就不能再稱為其他的東西了,例如我們用「菊花」這個字來稱呼「菊花」這個東西,既經命名以後,就不再稱它為「茶花」或「薔薇」了。由於「道」的不可限定性,所以無法用語言文字來指稱它。老子在第一章的開頭就說:「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真常的「道」是不可言說的,無法用概念來表達的。現在勉強地用「道」字來稱呼它,只是為了方便起見。

「道」雖然沒有固定的形體,雖然超越了我們感覺知覺的作用,但它卻並非空無所有;「其中有象」、「其中有物」、「其中有精」、「其中有信」(二十一章),都說明了「道」是一個實有的存在體。老子又告訴我們,這個實有的存在體,在這宇宙間是惟一的、絕對的(萬物則是雜多的、相對的),它的本身是永久常存,不會隨著外物的變化而消失,也不會因著外在的力量而改變,所以說:「獨立而不改。」(二十五章)在這裡,有些人把老子的「道」和希臘哲學家巴門尼底斯的「存有」相比附。這是似是而非的,因為巴門尼底斯所說的「存有」,固然是指惟一的、絕對的、永存的,同時又認為它是不變不動的。但是老子的「道」卻並不是固定不變的,它卻是不斷地在運動著,所以說:「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道」乃是一個變體,是一個動體,它本身是不斷地在變動著的,整個宇宙萬物都隨著「道」而永遠在「變」在「動」(任何事物在變動中都會消失熄滅,而「道」則是永遠不會消失熄滅——「獨立不改」的「不改」,就是指不會消失熄滅的意思)。由於「道」的變動,由是產生了天地萬物。

以上是對於「道」體的描述。下面引說「道」的產生天地萬物。

乙、宇宙的生成

老子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這個實存體,不僅在天地形成以前就存在,而且天地萬物還是它所創生的。下面幾章都明白的說到「道」是天地萬物創造的根源: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一章)

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四十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四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五十一章)

老子認為,「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萬物之宗」),也是一切存在的始源。「道」是自然界中最初的發動者,它具有無窮的潛在力和創造力。萬物蓬勃的生長,都是「道」的潛在力之不斷創發的一種表現。從萬物生生不息、欣欣向榮的成長中,可以看出「道」有一種無窮的活力。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所說的「一」「二」「三」,即形容「道」的創生萬物的歷程;「道」一層層地向下落實,而創生萬物。「道」創生萬物以後,還要使萬物得到培育,使萬物得到成熟,使萬物得到覆養(「長之育之;亭之毒之(成之熟之);養之覆之」)。從這裡看來,「道」不僅創生萬物就完事了,它還要內附於萬物,以畜養它們、培育它們。

老子認為「道」在品位上、在時序上都先於任何東西。它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不會因他物的生滅變化而有所影響。從這些角度來看,「道」是具有超越性的。從它的生長、覆育、畜養萬物來看,「道」又是內在於萬物的。

天地萬物是由「道」所產生的。老子在第一章上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又在四十章上說:「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可見「無」和「有」是指稱「道」的。這裡的「無」「有」是老子哲學的專有名詞,「無」「有」似對立,而又相連續的。「無」含藏著無限未顯現的生機,「無」乃蘊涵著無限之「有」的。老子用「無」「有」的別名,來表示形上的「道」向下落實而產生萬物時的一個過程。

老子為什麼要用「無」「有」來指稱「道」呢?王弼說:「欲言無耶!兩物由以成,欲言有耶!而不見其形。」(十四章注)換句話說,由於「道」之「不見其形」,所以用「無」來形容它;而這個「不見其形」的「道」卻又能產生萬物(「物由以成」),所以又用「有」來指稱它。可見老子所說的「無」並不是等於零,只因「道」之為一種潛藏力,它在未經成為現實性時,它「隱」著了。四十一章說:「道隱無名。」這個「隱」字用以形容「道」幽隱而未形,所以不被我們所識知。因而我們既不能用感官去接觸它,又不能用概念去表述它,於是老子不得已就用「無」字來作為「道」的別名。對於「道」的創生萬物和蘊涵萬物來說,老子又用個「有」字作為「道」的另一別名。總之,「無」「有」都是用來指稱「道」的,是用來表現「道」一層層地由無形質落實到有形質的一個先後而具持續性的活動過程。(註:參看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第三三七頁:「宇宙萬物創生的過程,乃表明『道』由無形質以落向有形質的過程。」)

(二)規律性的「道」

「道」體固然是無形而不可見,恍惚而不可隨,但它作用於萬物時,卻表現了某種規律,這些規律卻可作為我們人類行為的效准。因而《老子》書上,除了描述實存意義的「道」之外,許多地方所說的「道」,乃是意指規律性的「道」。

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四十章)老子認為自然界中事物的運動和變化莫不依循著某些規律,其中的一個總規律就是「反」;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運動發展;同時,事物的運動發展總要返回到原來基始的狀態。因而,「反」字可作「相反」,也可作「返回」講(「反」即「返」)。它蘊涵了兩個概念:(1)相反對立。(2)返本復初。下面依次說明。

甲、對立轉化的規律

老子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在相反對立的狀態下形成的。例如他說: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二章)

人間的存在價值也是對待形成的。例如老子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二章)

老子認為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對立面,同時因著它的對立面而形成。並認為「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動事物變化發展的力量。進一步,老子說明相反對立的狀態是經常互相轉化的。他說: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五十八章)

禍福相因,這使我們想起「塞翁失馬」的故事來。這段故事是說:「塞上之人,有善術者,馬無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ju不能為福乎?』居數月,其馬將胡駿馬而歸;人皆賀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為禍乎?』家富良馬,其子好騎,墮而折其髀(bi大腿骨),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壯者,引弦而戰,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獨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為禍,禍之為福,化不可極,深不可測也。」(《淮南子?人間訓》)這個故事在於說明人生過程中禍福相倚伏的情形。普通一般人只看到事物的表面,而不能進一層的透視其中隱藏著相反的可能性。因而在老子看來,禍患的事情,未始不潛藏著幸福的因素;幸福的事情,也未始不含藏著禍患的因子。這個道理,在經驗世界中處處可見,我們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人處於禍患的境遇中,反倒激發他奮發的心志,使他邁向廣大的途徑;我們也經常可以看到一個人處於幸福的環境中,反倒養成他怠惰的習性,使他走向頹敗的路子。世事盡如禍福相因一般地互相對立而又互相轉化。

老子認為一切事物都在對立的情狀中反覆交變著,這種反覆交變的轉化過程是無盡止的。老子為什麼這樣重視事物相反對立的狀態和事物對立面的轉化呢?這不外有下面幾個原因:

(l)老子認為事物是在對立關係中造成的。因此觀察事物不僅要觀看它的正面,也應該注視它的反面(對立面),兩方面都能兼顧到,才能算是對於一項事物作了全盤的了解。常人只知執守著正面的一端,然而老子則提醒大家更要從反面的關係中去把握正面的深刻涵義。

(2)老子不僅喚醒大家要從反面的關係中來觀看正面,以顯示正面的深刻涵義;同時他也提示大家要重視相反對立面的作用,甚至於他認為如能執守事物對立面所產生的作用當更勝於正面所顯示的作用。例如在雄雌、先後、高下、有無等等的對立狀態中,一般人多要逞雄、爭先、登高、據有;老子卻要人守雌、取後、居下、重無。老子認為守雌要勝於逞強,取後要勝於爭先。他說明下是高的基礎,奠基不鞏固,高的就要崩塌了。他又指出「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如果沒有「無」,那麼「有」就不能發揮出作用來。(註:一般人都知道「有」的用處,卻往往忽略了它的反面「無」的作用。在十一章,老子舉了三個例子說明「無」的作用:(l)有車轂的中空,才有車的作用;(2)有器皿的中空,才有器皿的作用;(3)有門窗四壁的中空,才有房屋的作用。所以老子說:「有」給人便利,「無」發揮了它的作用。十一章所說的「有」「無」(「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和二章所說的「有」「無」(「有無相生」),是指現象界中的「有」「無」,是通常意義的「有」「無」,這和第一章:「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的「有」「無」,以及四十章:「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中的「有」「無」不同,第一章和四十章上的「有」「無」是超現象界中的「有」「無」,這是「道」的別名。許多談《老》學的人,忽略了這種區別,混為一談。)

這些例子,都說明了對於反面作用的掌握比正面的作用更大。

(3)老子認為事物的發展到某種極限的程度時,就改變了原有的狀況,而轉變成它的反面了。這就是古語所說的「物極必反」的觀念;事物達到強的頂峰、盛的極致時,也就是向下衰落的一個轉折點。老子在三十六章上說:「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這段話的意思是:「要收斂的,必定先擴張;要衰弱的,必定先強盛;要廢墮的,必定先興舉;要取去的,必定先給與。這就是幾先的徵兆。」(註:三十六章可能是《老子》書中最受誤解的一章。許多人把這段話當作權謀詐術,這真是莫大的曲解。我把它譯成白話以後,原義當可確立,它分明是講「將欲歙之,必固張之」等等情況,乃是「幾先的徵兆」,這是對於「物極必反」觀念的說明,和所謂權謀詐術之語毫不相干。)

這段話就是對於「物極必反」觀點的說明。天下的事物,勢極則反,好比月之將缺,必極盈(月極盈,乃是將缺的徵兆);燈之將滅,必熾明(燈熾明,乃是將滅的徵兆);花之將謝,必盛開(花盛開,乃是將謝的徵兆),這些都是物勢的自然。了解這種「物盛必衰」的道理,對於許多事情,當可先著一步,防患於未然,也可優先掌握情勢,轉危為安。

關於對立轉化的規律,老子說得很多,比如他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二十二章)又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四十二章)這都是運用「對立面轉化」的規律加以說明的。老子還說:「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老子認為自然的規律,減少有餘用來補充不足。這也是「反」律第一義的說明。

總結上面所說,老子認為「道」表現了這種規律:它的運動和發展是向對立面的轉化,亦即是朝相反方向進行著。當「道」作用於事物時,事物也依循著這個變化規律而運行著。

乙、循環運動的規律

老子重視事物相反對立的關係和事物向對立面轉化的作用。但老子哲學的歸結點,卻是返本復初的思想。

「返」和「復」,與「周行」同義,都是循環的意思。這是「反」的第二意義。

「反」若作「返」講,則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即是說:「道」的運動是循環的;循環運動是「道」所表現的一種規律。關於「道」的循環運動,老子在二十五章和十六章上都說過了。他說:

有物混成…周行而不殆…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二十五章)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十六章)

老子形容「道」時,說到「道」是「周行而不殆」的。「周」是一個圓圈,是循環的意思。「周行」即是循環運動,「周行而不殆」是說「道」的循環運動生生不息。老子在同一章(二十五章)上說:「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這就是「周行而不殆」的解釋。這是說:「道」是廣大無邊的,萬物都從它出來(「大」),萬物從「道」分離出來以後,周流不息地運動著(「逝」),萬物的運行,越來越離開「道」了(「遠」),離「道」遙遠,剝極必復,又回復到原點(「反」)。這樣一逝一反,就是一個「周行」。

十六章上的「復」,也是「周行」的意思。老子從萬物蓬勃的生長中,看出了往複循環的道理(「萬物並作,吾以觀復」),他認為紛紛紜紜的萬物,最後終於各自返回到它的本根(「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在這裡可以知道老子所說的「反」含有返回本根的意思。老子為什麼要主張返回本根呢?本根是怎樣的一種狀態呢?老子認為本根就是一種虛靜的狀態(「歸根曰靜」)。在他看來,「道」是合乎自然的,虛靜是自然狀態的,「道」創生萬物以後,萬物的運動發展就越來越離開「道」了,去「道」越遠,就越不合乎自然了,萬物的煩擾紛爭都是不合自然的表現。所以只有返回到本根,持守虛靜,才體合於自然,才不起煩擾紛爭。關於「虛」「靜」的觀念,後文再加以解說。

以上說明規律性的「道」。由「反」的概念,說明「道」和「道」所作用的事物,依循著如下的規律:(1)事物向相反的方向運動;(2)循環運動,返回原點。

此外,老子說:「飄風不終朝,驟而不終日。」(二十三章)「柔弱勝剛強。」(三十六章)「為者敗之,執者失之。」(出於強力,一定會失敗,加以把持,一定要失去)(二十九章)這些也都是自然的規律。老子說,了解自然的規律,就是知「常」(「常」是指事物變動的不變之規律),我們應依循著自然的規律去行事,如果不依循著自然的規律而輕舉妄動,就會出亂子(「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三)生活準則的「道」

形而上的「道」是我們人類的感覺知覺所不能直接接觸到的。

這個不為我們所聞所見的「道」,卻能落實到現象界對我們產生很大的作用。當「道」作用於各事各物時,可以顯現出它的許多特性,「道」所顯現的基本特性足可為我們人類行為的準則。這樣,形上的「道」漸漸向下落,落實到生活的層面,作為人間行為的指標,而成為人類的生活方式與處世的方法了。這層意義的「道」,已經脫離了形上學的色彩,猶如從濃雲中降下來,平平實實地可以為我們人類所取法。

形而上的「道」,落實到物界,作用於人生,便可稱它為「德」。「道」和「德」的關係是二而一的,老子以體和用的發展說明「道」和「德」的關係;「德」是「道」的作用,也是「道」的顯現。混一的「道」,在創生的活動中,內化於萬物,而成為各物的屬性,這便是「德」,簡言之,落向經驗界的「道」,就是「德」。因而,形而上的「道」落實到人生的層面上,其所顯現的特性而為人類所體驗、所取法者,都可說是「德」的活動範圍了。在這裡,我們還可以把「道」和「德」作這樣的一個區分;「道」是指未經滲入一絲一毫人為的自然狀態,「德」是指參與了人為的因素而仍然返回到自然的狀態(可見道家所說的「道德」是著重於順任自然的一面,而全然不同於儒家所強調的倫理性的一面)。

剛才說過,落實到人生層面而作為我們生活準則的這一層次的「道」,就是「德」(《老子》書上雖然仍稱為「道」,但其意義與「德」相同)。現在我們要問:這個作為人類行為所依循的「道」(即是「德」),究竟蘊涵了哪些基本的特性和基本的精神呢?老子認為凡是自然無為,致虛守靜,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柔弱,不爭,居下,取後,慈,儉,朴等觀念都是「道」所表現的基本特性與精神。其中「自然無為」的觀念,成為《老子》一書的中心思想,其他的重要觀念都是環繞著這個觀念而開展的。「自然無為」是意指順任事物自身的狀況去自由發展,而不以外在的強制力量去約束它。關於這些觀念留待下文第三節中詳細的引申說明。

下面我把《老子》書上所有談到「道」字的地方都列出來,看看在不同的文字脈絡中究竟屬於上述哪一類意義的「道」。

二.道的脈絡的意義

「道」這個字,在《老子》書上前後出現了七十三次,這七十三個「道」字,符號型式雖然一樣,但是意義內容卻不盡相同。因此,我們必須在不同的章句中,去逐一尋找「道」字的脈絡意義。下面根據王弼本所排定的章次,將「道」字所出現的上下文字依次地列出來,以尋求它的確實涵義。

一章:道可道,非常道。

「道可道,非常道」的意思:道可以說得出來的,就不是常「道」。「可道」的「道」字,和老子哲學思想無關;它是指言說的意思。第一個「道」字和第三個「道」字,是老子哲學上的專有名詞,這裡指「道」是構成世界的實體,也是創造宇宙的動力。它是永恆存在的,故而稱為「常道」。所以這一個「道」字顯然是指實存意義的「道」。

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

這章形容「道」體是虛空的,這個虛空的「道」體,是萬物的根源。這裡所說的「道」,也是指形而上的實存之「道」。

八章: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這個「道」表現了「不爭」的特性。這個「不爭」之「道」,不同於形而上的實存之「道」。形上實存意義的「道」,是不為我們所得而聞問的,但這裡所說的「道」,已經落實到人生的層面,它可以為我們所取法——老子認為我們應取法於它的「不爭」的精神。(這層意義的「道」同於「德」。)

九章: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chuai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揣而銳之,不可長保」;「富貴而驕,自遺其咎」,這就是老子戒矜jin的觀念。「功成,名遂,身退」(王本作「功遂身退」),老子認為是自然之「道」(「天之道」),這裡所說的「道」蘊含了「謙退」、「不爭」的精神。(這層意義的「道」同於「德」。)

十四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紀」即是「道」的規律。這裡兩個「道」字都是規律性的「道」。

本十四章自開頭「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至「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這一段都是描述形上的實存之道。緊接著這段文字的下面就是:「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掌握早已存在的「道」,來駕馭現在的具體事物。」)這兩個「道」字應指規律性的「道」。這裡所謂的「道紀」(「道」的規律)。我們也可以說是實存意義的「道」所顯現的規律。實存的「道」體,雖然不為我們所認知,但當它作用於物所顯現的規律卻可為我們所遵循。

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she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其若凌釋;敦兮其若朴;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澹dan兮其若海;飂(liu飄)兮若無止。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這是說「道」有「不盈」的特性,要能守住它,就不致於自滿,不自滿才能夠去舊更新。

「保此者」以下三句疑是錯簡,這三句是寫不自滿(「不盈」)的。然而上面一段文字都是描寫「古之善為道者」之風貌的。這兩段文字的意義可說並不相關聯。所以我懷疑「保此『道』者」三句是別章的文字錯到這裡的。

如果說「保此道者不欲盈」的句子是承接上文而來的,那麼這個「道」字應指「強為之容」以下所說的體道者之容態和心境,即意指:慎重、警戒、威儀、融和、敦樸、曠達、虛懷、深遠等人格修養的境界。

十六章:致虛極,守靜篤。…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

這裡兩個「道」字都是指自然之道。「天乃道,道乃久。」這是說「天」即是自然,符合於自然之「道」,就能長久。本章主旨是談「虛」「靜」的,老子認為「致虛」「守靜」就合乎自然之「道」了。

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

大道廢棄,這是統治者「有為」之政的結果。這裡所說的大道,即是指「自然無為」之「道」。廢棄「自然無為」之「道」,而行「有為」之政(統治者強作妄為,伸張自身的意欲,擴展一己的權益,對人民構成脅迫并吞,這就是老子所謂的「有為」之政),社會乃漸混亂,人際關係乃漸失常,於是「仁義」的呼聲起來了。

二十一章: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為物,惟恍惟惚。

老子認為「道」這個東西是恍恍惚惚,不具確定形狀的;它雖然真實存在著,卻不能為我們所確認。顯然,本章兩個「道」字,都是指形而上的實存體。

二十三章: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同於道;…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

本章四個「道」字,很顯明的是指「自然無為」之「道」。

老子認為「希言」(意指不施加政令)是合於「自然」的。狂風驟雨般的暴政是維持不久的。為政如能「自然無為」,社會自然平平安安。

二十四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zhui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老子在這裡告誡人們不要自我誇耀,自我矜持。本章所說的「道」的涵義,即在於戒矜戒伐(這層意義的「道」同於「德」)。

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本章所說的「道」,都是指實存意義的道。末句所說的「天法道,道法自然」,乃是指效法實存之「道」所呈現的自然規律。

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用「道」輔助人主。這個「道」字是指柔「道」或不爭之「道」,蘊含著不逞強、戒矜、戒伐的意思。

「物壯」的「壯」,含有稱雄逞強的意思。本章所說的「道」,很清楚的是指勿逞強、勿矜、勿伐。反之,逞強、矜伐就不合於「道」了(這層「道」同於「德」)。

三十一章: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

這一章老子表達了反戰的思想。這裡所說的「有道者」,是指有高度修養境界的人。這種人具有濃厚的人道主義思想,深深地了解戰爭的殘酷性,厭惡戰爭。不得已因抗暴而起兵,也能心懷「恬淡」之德。

三十二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道常無名、朴」(「道」永遠是無名而樸質狀態的),這個「道」指形而上無名、無形、本始的實存之「道」。

「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是說「道」為天下所依歸,正如江海為河川所流注一樣。這個「道」是指「處下」之「道」。「處下」是老子重要思想之一,這是專就人生而言的,非形上之「道」。本章最末這兩句,疑是錯簡,和上面的文義似不一貫。

三十四章:大道泛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以生而不辭,功成而不有,衣養萬物而不為主。

這個創生萬物(「萬物恃之以生」)的「道」,即是實存意義的「道」。

三十五章: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

「執大象」即是執大「道」。這和淡乎無味的「道」,同是指「無為」之「道」。老子認為如能執守「無為」的道理,大家就能平和安泰(「安平太」)了。

三十七章: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這裡的「道」不用說是指「無為」之「道」。

三十八章: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

本章談「德」,老子認為不妄為,也不故意表現他的作為(「無為而無以為」),可以稱為「上德」。如果不妄為,但故意表現他的作為(「無為而有以為」),那就變成「下德」了。「上德」者,因任自然,體「道」而行。如果表現「有為」(妄自作為),那就失「道」了。失「道」是有為的結果。「失道」的「道」,即是指自然無為的「道」。「道之華」的「道」,也是承接上文指自然無為的「道」。

四十章: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這是講實存意義的「道」所表現的規律和作用。

四十一章: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lei。…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這裡說「道」可得而「聞」,可見這個不是形上之道。這個可聞之「道」,表現了若「昧」、若「退」、若「纇」(起伏不平)、若「谷」、若「辱」(含垢)、「不足」等等特性。這裡所說的「道」,是就人生的層面上來說的。這個「道」同於「德」。

本章末句說:「道隱無名。」這個幽隱而無形無名的「道」,顯然是指形而上的恍惚實存之「道」。這個「隱」而「無名」的「道」,當然是不可得而「聞」的,這和上文敘說可「聞」的「道」,在字義上顯然不一致。在許多地方,就是老子用字未曾考慮到文字上歧義的情形。

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本章講「道」創生萬物的歷程。這無疑是指實存意義的「道」。

四十六章: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這裡所說的「有道」和「無道」,即是我們通常所說的上軌道和不上軌道的意思。為政如能「自然無為」,國家政治可上軌道(「天下有道」),如果過分「有為」,國家政治就不上軌道(「天下無道」)。

四十七章:不窺牖you,見天道。

「天道」即指自然的規律。這個「道」是指規律性的「道」。

四十八章: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這裡的「道」是指「無為」之「道」。

五十一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

這裡講「道」的創生萬物和畜養萬物。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形而上的實存之「道」。這個形上的實存之「道」,當它生物成物之時,就開始向下落實,而為成物之「德」。

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這裡所說的「大道」,就是我們通常說「正途」的意思。怎樣才是「正途」?老子認為統治者為政和他的生活行為,要能清靜無為,才是正途。「非道」即是不走正途,即是不能清靜無為。

五十五章: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這裡的「不道」,即指逞強而言。老子在這裡要提示柔和之「道」。

「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三句,已見於三十章,這裡是否為錯簡復出,則不得而知。

五十九章:長生久視之道。

這是說長久維持的道理(「久視」就是久立的意思)。這裡的「道」,是通常所說的道理、方法的意思,並不是老子哲學上的特有名詞。

六十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

治理國家,像煎小魚,要「無為」,不可「有為」。「以道蒞天下」,即是說以「無為」治理天下(這層意義的「道」同於「德」)。

六十二章:道者萬物之奧。…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為天下貴。

本章所說的「道」都是指「自然無為」之「道」。老子認為立位天子,設置「三公」,進奉拱璧駟馬,還不如用「自然無為」之「道」來作為獻禮。為政者若能行「自然無為」之「道」,人民都可得到庇蔭了(「道者萬物之奧」)。

六十五章: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善為道者」的「道」,是指愚朴之「道」。王弼說:「愚」即「守真順自然」,這個「愚」字是老子特有的意義,它含有淳厚、樸實的意思(這個「道」即是「德」)。

六十七章:(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本章談「慈」。「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久矣其細也夫」這一段和下文(談慈的主題文字)意義毫不相應。很明顯的是別章的錯簡。但又無法斷定是哪一章錯到這裡來的。現在假定是錯簡,並且依嚴靈峰的說法移到三十四章,同時依文義:「道大似不肖」的意思是「『道』廣大不像任何具體的東西」,那麼這裡所說的「道」,或是指形而上的實存之「道」。如果不是錯簡,那麼這個「道」字應是指下文所說的「三寶」,也即是指「慈」、「儉」、「不敢為天下先」。

七十三章: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

「天之道」,即是指自然的規律。這個「道」乃是規律性的「道」。

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老子認為自然的規律是,減少有餘,用來補充不足。而社會的一般法則(「人之道」)就不是這樣了,反而剝奪不足,用來供奉多餘的人。「有道者」是指能遵行自然規律的人。這種人能夠把有餘的拿來貢獻給社會上不足的。本章所有的「道」字都是指規律性的「道」。

七十九章:天道無親。

「天道無親」是說自然的規律沒有偏愛。這裡的「道」也是指規律性的「道」。

八十一章: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為而不爭。

本意的「道」和七十七章、七十九章一樣,都是指規律、法則而言。

從以上各章的文字脈絡意義中,尋找「道」的真正涵義,我們可以確知在一、四、二十一、二十五、三十二、三十四、四十二、五十一等章上所說的「道」是指形而上的實存之「道」,其餘各章,多就人生方面而立說的。老子哲學,形上學的色彩固然濃厚,但他所最關心的仍是人生和政治的問題,這種說法,可以從《老子》整本書中所著重的分量上取得論據的。

形而上的「道」如果不與人生發生關聯,那麼它只不過是一個掛空的概念而已。當它向下落實到經驗界時,才對人產生重大的意義。這層意義的「道」——即作為人生指標的「道」,它呈現了「自然無為」、「虛靜」、「柔弱」等特性,這些特性可說全是為了應合人生和政治的需求而立說的。


世間萬物從始至終,從誕生到消滅,從不知到知道,從不悟到悟得的過程。道就是悟,我是這樣理解的。


這問題要簡單回答就一句話。

恆無相對,謂之道。

要詳細回答,請看: 無奇之道---從根本上破解道德經

【無奇之道】第0章----5步引導你徹悟大道

要看懂道德經,很簡單。這裡分享一下我的個人頓悟大道之後的心得。

一般的人去理解文章,是需要有能依照的順序連貫的論述邏輯的。

而道德經81章是後人劃分的,所以導致邏輯順序不是完全順暢,給普通人帶來了理解上的困難。再加上錯簡漏字,他們更是摸不著頭腦了。

我來給大家理一下, 符合普通人的邏輯 去理解道德經的順序。

第一步:什麼是【名】?

第二步:什麼是【玄】?

第三步:什麼是【道】?

第4步:道和萬物的關係?

第5步:如何才能遵從道?

導悟第一步:什麼是【名】?

第一步:什麼是【名】?

我們先來看一看道德經里談到了【名】的文字:大家重點看我用【】框起來的部分。

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

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

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第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

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

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

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2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7.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朴】。無名之朴,夫

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我在網上看過各種道德經的解釋,全都是把【名】簡單的理解為:名字、命名。

從沒看到過對【名】有第二種解釋的。

幾千年為何沒幾個人徹底領悟道德經呢?

就是因為沒幾個深刻思考過【名】的深層本質含義。

名,字面意思是名字,命名。

但為什麼要給事物命名呢?為了區分不同的事物。比如區分 蘋果 和 梨子。

那麼如何才能給事物命名呢?需要事物之間存在差異。比如 綠色 和 紅色。人們能分辨綠色 和 紅色的差異,才能給它們各自命名。

你喊個紅綠色盲的人來,他需要給綠色和紅色命名嗎?他能夠給綠色和紅色命名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下雨了,你有想過給不同的兩滴雨水命名嗎?

兩張白紙,你會想過給它們命名嗎?

你都分辨不出雨水之間的區別,分辨不出白紙之間的區別,如何給它們各自命名?

當兩滴雨水落在不同的地方,你就能給它們命名。比如:滴在我頭上的雨水 和 滴在我腳上的雨水。

當白紙上畫了不同的畫,你就能給它們命名。比如:畫了個太陽的紙 和 畫了個月亮的紙。

事物為什麼會不同呢? 因為它們之間的屬性存在差異。

蘋果和梨子,為什麼不同呢?----因為它們各自的形狀,物質成分都不同。

為什麼它們形狀和物質成分不同呢?----因為它們DNA不同。

為什麼它們DNA不同呢?----因為它們遺傳密碼序列不同。

為什麼遺傳密碼序列不同?---因為構成它們遺傳密碼AGCU的4種分子不同。

為什麼4種分子會不同呢?---因為組成它們的C、N等元素不同。

為什麼C、N等元素會不同呢?---因為組成它們的 質子、中子、電子數的組合不同。

為什麼質子、中子、電子會不同?---因為組成它們的 夸克不同。

為什麼夸克會不同?---因為它們的自旋方向不同

。。。。

所以,【名】的本質,是用來辨別事物的,是用來描述事物的屬性差異的。

屬性差異,是如何被描述的呢?

是被最簡單的【二元相對】描述的。

見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

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人們是如何能分辨一個事物是美的呢?是因為有惡的對比。

人們是如何能分辨一個事物是善的呢?是因為有不善的對比。

如果全世界的女人都是同樣一張韓國整容臉,你還能分辨出美女和醜女嗎?

此時,已經失去了美和丑的概念了,因為每張臉都沒區別。屬性沒區別,就無法分類命名。又怎麼能分出美女和醜女呢?

老子發現,宇宙中事物的屬性,都是相對的。我統稱之為【相對性】。比如: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不同的音調,前和後。

相對的屬性,都必須依靠對方的對比,才能彰顯自己。

相對的屬性,是此生彼也生,此滅彼也滅,相互依存,地位平等的。

世上若沒有了光,那麼又何來黑暗之名呢? 天生的瞎子會有黑暗 和 光明 的概念嗎?

所以歸根到底,【名】的本質,就是【相對性】!

事物若有相對性,就可以被區分辨別、被命名。事物若無相對性,就不能被區分辨別、不能被命名。

【名】的本質,就是【相對性】!

事物若有相對性,就可以被區分辨別、被命名。事物若無相對性,就不能被區分辨別、不能被命名。

即住了這個概念。我們再來看道德經中關於【名】的描述:

第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

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去看但看不見(無法區分看到了 還是 沒看到),把這些東西統稱為「夷」。-----所有的不可見光,反正都是人類看不到的,我們把它統稱為「不可見光」

去聽但聽不到(無法區分聽到了 還是 沒聽到),把這些東西統稱為「希」--------各種超聲波,反正都是人類聽不到的,我們把它們統稱為「超聲波」

去摸但摸不到(無法區分 摸到了 還是 沒摸到),把這些東西統稱為「微」-------各種無形的事物,比如光、電磁波、空間、反正都是人類摸不到的,我們把他們統稱為「無形」。

不可見光,有各種各樣的光,有x射線,有紫外線,有紅外線等等,但是人們肉眼看不到它們的區別。對人眼來說,它們的屬性就是一樣的,它們的屬性沒有區別,它們之間沒有相對性,所以無法給各自命名,只能統稱為「不可見光」。

同理, 【道】是個什麼東西呢?

道就是:對宇宙之內的事物來說,是【不含相對性】的,是絕對的【無相對性】。

對道在宇宙內是絕對的【無相對性】的描述,我們可以見14章和25章:

14章:【其上不徼,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道,它的上面不亮,下面不暗 (沒有亮和暗、上和下 的相對性)。它像個首尾相連的繩環一樣,分不出首尾(沒有首和尾的相對性)。它沒有不同形狀的相對性,也沒有不同物性的相對性。往前看,看不到它的開端,往後看,看不到它的末端 (沒有開始和結尾 的相對性)。

再14章,老子舉了這麼多比喻,都是在描述一個事情:道,不含相對性。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

為之名曰大】。

-----因為道不含相對性,所以我們無法用宇宙之內的屬性來描述它,我們也不知道它在宇宙之外的屬性是什麼,只能勉強給他取個假名叫【道】。

它包含了整個宇宙的事物,所以在宇宙之內,我們可以勉強用【大】(包含一切)這個屬性來描述它。

看到這,有的同學要發問了:就算你說【名】是【相對性】。那為什麼萬物都有【相對性】,憑什麼【道】就是絕對【不含相對性】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還得先徹悟【玄】的含義。

《道德經》導悟第二步:什麼是【玄】?

第二步:什麼是【玄】?

先看看道德經中關於【玄】的章節: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06: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0.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

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5.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51.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

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56.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然後,再看看玄的古字。從其字形,看出其表達的意思。

玄:象形字。用來描述下端象單絞的絲,上端是絲絞上的系帶,表示作染絲用的絲結。其最早的本意,是用來形容絲條不斷交錯變化

這是玄的小篆和甲骨文:

因為最早染的絲都是青黑色,所以才衍生出了「黑」的意思。而「黑暗」又代表深而無光、不可識別、未知,所以它又衍生出了「高深莫測,深奧」等意思。有的人只從這些表面意思去理解這句話,只能得出它自己都不知道在說啥的解釋。

而老子在道德經里用的正是「玄」的本意:變幻。

變幻什麼? 什麼變幻?

這個問題問的好啊,不妨讓我們到第一章里去找找答案?

第一章 在哪裡用到了【玄】?

讓我們睜開眼睛來看看:

0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

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第一次用到【玄】的地方,是【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

此兩者,指的是那兩者? 指的正是前面的【無名】和【有名】,也指的是【無欲】和【有欲】。

【無名】和【有名】,是源自同一個地方的,只不過擁有了不同的屬性。什麼不同的屬性? 一個是【無相對性】,一個是【有相對性】。

【無欲】和【有欲】,也是源自同一個地方的,只不過擁有了不同的屬性。什麼不同的屬性?一個是【從無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一個是【從有相對性的角度去觀察】。

再看下一句:【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變幻之中,再生變幻,是一切原理/法則的出處。

變幻什麼? 是【無名】和【有名】的變幻,是【無欲】和【有欲】的變幻。

古人稱其為【陰陽變幻】,我稱其為【相對性變幻】。

相對性的變幻之中再變幻,就是一切法則/原理的出處。

以上,就是第一章最重要的論點,也是道德經全書的核心,其他一切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展開的論述。

我們再看看 【玄】=【相對性變幻】,這個邏輯在道德經其他章節說不說的通呢?

先看56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這4個動作,雖然動作的對象不同,但都是表達一樣的作用,都叫做【玄同】。

按我們上面的理解,【玄同】是什麼意思呢?

【玄同】= 【變幻成相同的相對性】

那麼【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這4個動作是什麼意思呢?

【挫其銳】:把鋒利的搓的和鈍的一樣平。去掉事物【鈍】vs【銳】的相對性。

【解其紛】:把事物對 和 錯 的矛盾解決。去掉事物【是】vs【非】的相對性。

【和其光 】:把事物光亮的 和 黑暗 的調和。去掉事物【光】vs【暗】的相對性。

【同其塵 】:把大塊的飛塵 和 小塊的飛塵,弄的一樣大。去掉事物【大】vs【小】的相對性。

這4個動作,是老子舉例來告訴我們如何通過【去除相對性】,來使事物不同的屬性 變得相同,把 有相對性的事物,變成 彼此之間不存在相對性了。

這個動作,我稱之為【去相對性】。 同理,相對的另一動作,我稱之為【加相對性】。

加減相對性這兩個動作,統稱為【相對性變幻】

以上,就是【玄】的本義。

再看看第6章: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為什麼「穀神不死」 就能被稱為「玄牝」呢?

玄,我們知道是【變幻相對性】的意思。

牝,又是啥意思呢?

牝= 母牛。泛指雌性生物、繁衍生命的生物、產道。引申本義為:產生xx的通道

所以我們知道【玄牝】= 產生 「相對性變幻」 的通道

什麼東西,可以成為 【產生「相對性變幻」的通道】呢?

不知道?

對一個遊戲里的NPC來說,什麼東西,可以稱為【產生「0/1編碼變幻」的通道】呢?-----計算機

對宇宙之內的我們來說,什麼東西,可以稱為【產生「相對性變幻」的通道】呢?-----創造了整個宇宙的東西。

我們再看:【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產生「相對性變幻」的通道的門,是天地萬物的根源。這個東西,似乎存在又似乎不存在,它一直在作用,永不停歇。

宇宙內的萬事萬物,都只是這個東西通過【變幻相對性】而產生的。

這個東西,創造了整個宇宙,通過【變幻相對性】產生了萬事萬物。

這個東西是什麼呢?

這就要進入到 第3步了:什麼是【道】

《道德經》導悟第3步:什麼是【道】?

第三步,什麼是【道】?

上面我們說了,宇宙內的萬事萬物,都只是這個東西通過【變幻相對性】而產生的。

這個東西,創造了整個宇宙,通過【變幻相對性】產生了萬事萬物。

這個東西是什麼呢?

我想去描述它,但我們無法用宇宙之內的屬性去描述它。 因為宇宙之內的一切相對性,都是它創造的。這些屬性不足以描述它。

就像我無法用你拉的屎,去完整的描述你。就像我無法用潭裡的一條魚,去完整的描述整個潭。

為了方便,勉強稱呼這個東西叫【道】吧。

還可以給它取個小名,叫【大】。為什麼【大】呢?因為它包含了整個宇宙。相對於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來說,它都是大。

今天比較忙,繼續第三步,什麼是【道】:

上面說了,有一個【產生「相對性變化的產道」】,創造了整個宇宙,通過【變幻相對性】產生了萬事萬物。

為了講話方便,我們勉強給這個東西取個名字,叫【道】,小名叫【大】。

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都是這個【產生「相對性變化的產道」】的產物。

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本質上都可以說是由【相對的屬性】組成的。

比如說:

蘋果和梨子 是由不同的各自形狀,物質成分 組成。

不同的形狀和物質,是由不同的DNA組成。

不同的DNA是由不同的遺傳密碼序列組成。

不同的遺傳密碼序列是由AGCU的4種不同分子組成。

AGCU分子是由C、N等元素的不同構成而組成。

C、N等元素是由不同的 質子、中子、電子數而組成。

質子、中子、電子會是由不同的 夸克而組成。

夸克是由不同的自旋時空而組成。

....

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本質上都可以說是由【相對的屬性】組成的。

那麼【道】這個東西,能不能也說是由【相對性】構成的呢?

對宇宙之內的事物來說,不可以。

因為宇宙之內的一切屬性,都是【道】變幻相對性而生的,它們都是【道】的子集。

宇宙內的任何相對性,都不足以完整的描述【道】本身。

就像我無法用你拉的屎,去完整的描述你。就像我無法用潭裡的一條魚,去完整的描述整個潭。

我們能描述【道】本身嗎?不能。

宇宙內的任何相對性都無法描述【道】本身,都是【道】的下層子集,所以說【道】對於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而言,都體現為「無任何差別」,體現為絕對的【無相對性】。

論據可見14章: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我不知道【道】是從哪裡來的,但它是一切事物的先頭。

我們需要描述【道】本身嗎?不需要。

如果說宇宙是一坨屎,那宇宙內的事物不過是屎裡面的東西。既然困在屎裡面,如何能操心屎外面的事情?等你有一天鑽出了這坨屎,才需要去描述這宇宙本身原來是坨屎,才能描述它在外界體現的屬性。

我們能描述【道】對宇宙內事物的體現嗎? 能。

對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而言,【道】的體現永遠是【無相對性】。

道德經中描述【道】是無相對性的言論,比比可見:

如:32章: 道常無名。 ---道永恆沒有相對性。

41章:道隱無名。----道隱匿於無相對性中。

04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道的運用,沒有用掉了或沒用掉的相對性。去掉了事物是非、光暗、大小、等一切相對性後,它清澈的無法分辨存在不存在(沒有存在vs不存在的相對性)。

14章: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摶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其上不皦

(jiǎo),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

之不見其後。-------------沒有看見vs看不見、聽見vs聽不見、摸到vs摸不到的相對性。它沒有上下的光vs暗的相對性,它如同一個繩環,沒有首vs尾的相對性。它沒有形狀、物性的相對性。

25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有一個東西是渾然一體的(無相對性),在天地存在之前就有了。它永恆不變 (沒有變化前vs變化後的相對性),永遠運行而不沒有停止(沒有運行vs停止的相對性)。

所以說,【道】通過【變化相對性】而產生了宇宙和宇宙內的萬物。宇宙內的一切相對性,都是道的子集。

【道】對於宇宙之內的一切事物而言,都體現為【無相對性】。

道不可言,並不是對道的本質解釋,而是人云亦云的裝B話。

引用一下文始真經第一句話:非有道不可言,不可言即道。非有道不可思,不可思即道。

-------並不是說有一個確切的叫「道」的東西,它不能被描述。而是不能被描述的,統稱為道。

有的同學可能看不懂,我給造個句,舉個例子:

非有【不可見光】不可見,不可見之光即【不可見光】。

非有【外面的世界】在外面,不在裡面的世界即【外面的世界】。

不可見光,並不是一個確切的光,而是包含了各種各樣的光,它只是為了區別「可見光」 而定義的一個相對的名稱。

若有一天,人進化出了看見x光的能力,「不可見光」就隨之而變,不再包含x光了。

外面的世界,並不是一個確切的範圍。它只是為了區別「我見識過的世界」 而定義的一個相對的名稱。

若有一天,你去了美國,美國對你而言就不再是「外面的世界」了。

【道】不能被描述,但它並不是一個確切的東西,而是一個統稱。是對宇宙之內的事物來說,一切【無相對性】的統稱。

舉個例子:

如果【宇宙】是一坨屎,那麼道就是這坨屎及其以外的一切,包括拉屎的你,包括大地,包括天空,包括太陽系。。。這些對於困在這坨屎之內的事物而言,統統都是【無相對性】,故混而為一,統稱為【道】。

所以:【道】是一個定義明確,而範圍籠統的統稱。它是所有影響這坨屎的「屎外因素」的統稱,它對宇宙之內的事物的綜合作用表現為【變幻相對性】,從而產生出宇宙萬物。

【道】通過【變幻相對性】產生了宇宙萬物,那麼它對萬物產生什麼作用呢?它和萬物之間又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這就要進入到第4步了。

《道德經》導悟第4步:道和萬物的關係。

第 4步:道和萬物是什麼關係?

前面我們講過了,【道】是一個定義明確,而範圍籠統的統稱。它是所有影響這宇宙的「域外因素」的統稱,它對宇宙之內的事物的綜合作用表現為【變幻相對性】,從而產生出宇宙萬物。

【道】通過【變幻相對性】產生了宇宙萬物,那麼它對萬物產生什麼作用呢?它和萬物之間又是一個什麼樣的關係呢?

1. 【道】包含了整個宇宙,及宇宙內的萬物。

把宇宙當成一個集合U來看。

集合U,可稱為【域】。集合U之內,可稱為【域中】;集合U之外,可稱為【域外】。

【道】,就是 【域】和【域外】的統稱。因為集合U的邊界,以及U之外,對U之內的萬物而已都一樣是無相對性。

它定義了宇宙的邊界:

對宇宙內的萬物來說,【無相對性】處,即是宇宙集合U的邊界。

2. 【道】是宇宙內一切法則的出處。

【道】,不是法則,而是一切法則的出處。

舉個例子,對電腦遊戲世界中的人來說,統治著這個遊戲世界的,是程序編碼的規則。它們的【道】貌似是編碼規則。

而程序編碼,卻是建立在程序語言和 電腦硬體的上的。

對遊戲世界的人來說,【道】表現為規則,而實質上確是 程序編碼、程序語言、電腦、控制電腦的人、人所生存的地球、地球所存在的銀河系。。。等所有在【遊戲世界】之上層的統稱。

某一天,人下載了一個遊戲開始往,遊戲世界內的人只能推斷出:是【道】創造了這個世界。

有一天,人玩累了,把遊戲暫停了,遊戲世界的人則只能推斷出:是【道】這個法則讓世界停止了。

又有一天,人又回來開始遊戲了,遊戲世界的人則同樣只能推斷出:是【道】這個法則讓世界開始了。

假若某天,地球爆炸了,遊戲世界的人也同樣只能推斷出:是【道】這個法則讓世界毀滅了。

所有這些【遊戲世界】的【域外因素】,對遊戲世界內的人來說,只能統稱為【道】。

而所有宇宙U的【域外因素】,對宇宙內的人來說,也只能統稱為【道】。

【道】不是一個確切的東西,而是一個統稱。

【道】也不是一個確切的法則,而是導致【法則】顯現在宇宙U之內的,所有【域外因素】的統稱。

所以說,【道】不是法則,但表現為法則,並且是宇宙內一切法則的根源。

很多時候我為了方便描述,而把【道】稱為【自然法則】。這只是為了描述而已,並不是說道是法則。

3. 【道】是宇宙內一切事物的生母。

翻到第六章:浴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第一句:浴神不死,是謂玄牝。 ---描述了什麼是【玄牝】,即【「變幻相對性」 的產道】。

浴,即流水的河谷。

神:變幻莫測。

【道】,不斷的變幻出相對性。就猶如山谷不停的生產出河、流、溪、水,並包含容納著這些河流溪水。

我給大家找了個圖,大家領悟一下 山谷 和河流溪水的關係吧。

第二句: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描述了【「變幻相對性」的產道】,就是天地萬物的根源。

解釋:【道】,這個「相對性變幻」的產道,產生宇宙萬物的出處。

【道】是如何通過「相對性變幻」,來生出各種相對性呢?

正如下圖中,河谷,產生了大江。大江生出中河。中河生出細流。細流生出小溪。。。

再翻到42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一:一個相對性。

二:兩個相對性。

三:三個相對性。

無相對性的【道】,通過相對性變幻,生出了一個【相對性】。

一個【相對性】,再變幻成兩個【相對性】

兩個【相對性】,再變幻成3個【相對性】。

3個【相對性】,再繼而 變幻成4,5,6。。。。N個【相對性】。

【道】,就是這樣通過【變幻相對性】,從無中生有,一中生二,二生三,三生n,n生萬物。

大家可以對比一下這幾個圖,自行領悟。

4. 道,對宇宙內一切事物都體現為 【無相對性】。

【道】,是宇宙內一切【相對性】的根源。對於宇宙內的任何事物來說,【道】都表現為【無相對性】。

【無相對性】,所以無法用宇宙內的相對性來描述。

所以古人說:道恆無名、道隱無名、不可言即道、不可思即道。

【道】,無法以宇宙之內的相對性來描述。

所以老子說: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5. 【道】的作用就是【變幻相對性】。

前面說了,【道】不是確切的東西,而是所有影響這個宇宙的所有域外因素的統稱。

所有這些【域外因素】對這個宇宙的影響,綜合表現為一種作用。這個作用可以描述為【變幻相對性】。

所以我們可以說,對宇宙內的事物而言,【道】的作用就是【變幻相對性】。

前面也說了,【道】是全集、包含了宇宙內的一切事物,【道】對宇宙內一切事物都表現為【無相對性】。

所以【道】的「變幻相對性」的作用,是平等的作用於宇宙內的一切事物的。

【變幻相對性】實際上是統稱。這個作用可分為兩個:一個叫【加相對性】,一個叫【去相對性】。

6. 【道】的兩大基本法則。

【道】的作用,產生了宇宙萬物,演繹出了宇宙內的一切法則和規律。

所以老子說: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

第一法則:【相對性變幻】法則。

因為【道】在宇宙內表現的作用是【相對性變幻】。所以在宇宙內表現出的第一法則,就是【相對性變幻】法則。

【相對性變幻】法則,是宇宙至高法則。這個法則說了什麼呢?

1. 宇宙內一切事物都是從【無相對性的道】中變幻而來的。

2. 宇宙內一切事物都是 由n個【相對性】構成的。

3. 【道】的「變幻相對性」的作用 無時不刻的作用於 宇宙內的一切事物。

第二法則:【相對性平衡】法則。

【道】,無時不刻的對萬物施加著兩股作用力:一個是【加相對性】,一個是【去相對性】。

【道】的作用是【無相對性】的。所以它對待這兩股作用力是平等的。

因而導致【加相對性】和【去相對性】的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達成平衡。

此時,事物受到的總作用力為零。此平衡,稱為【相對性平衡】。

不在此平衡點,則兩股力量一方加強,一方減弱。它們方向相反,但大小不等,事物受到的總作用力驅使【相對性】復歸於平衡。

所以老子說: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這就是對【相對性平衡】法則的高度概括。

假若【加相對性】的作用一直大於【去相對性】,萬物將不斷分化,卻無法存續自身,宇宙將分化為無限個臨時碎片。

假若【去相對性】的作用一直大於【加相對性】,萬物將不斷復歸,最終宇宙歸為混沌一片,宇宙萬物無法存在。

【相對性平衡】法則,是宇宙第二法則。它是因【相對性變幻】法則而導致的體現。這個法則說了什麼呢?

1. 在道的作用是永恆的,所以事物的常態必然是處在【相對性平衡】狀態。

2. 人若打破【相對性平衡】,則必受到【道】的反作用力的碾壓,最終被強制復歸於平衡。

3. 人若不想受到【道】的懲罰,就要時刻小心的維持【相對性平衡】。

《道德經》導悟第5步:如何遵從道?

第5步:如何才能遵從道?

前面說了【道】在宇宙內表現出的2大基本法則:【相對性變幻】法則 和 【相對性平衡】法則。

理解了這兩大基本法則,人們就會問了:

1. 我們要如果做才能利用這些法則呢?

2. 我們要如何做才能遵守這些法則 從而免遭【道】的反作用呢?

老子在《道德經》的後面章節,通過大量的舉例,來回答這兩個問題。

問題1: 我們要如果做才能利用這些法則呢?

第一章: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通過變幻相對性來觀察宇宙萬物的規律和展現。

第11章: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通過變幻相對性,來利用事物。

第14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了解了相對性變幻,就了解了萬物的基本規律。

第21章: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閱眾甫。吾何以知眾甫之狀哉!以此。------通過相對性變幻,來了解萬物的生、發、演、化。

第25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通過相對性變幻法則,得知道包含天,天包含地,地包含人。所以下層子集要遵從上層母集的法則。

第27章: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通過相對性變幻,可從事物的「有相對性的」表象 得知 其「無相對性」的本質。從而可以運用無窮,不再困於表象。

第32章:道常無名。朴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保持其作用的「無相對性」,不要人為扭曲「相對性變幻」,那麼萬物將自然分化、達到相對性平衡狀態。

第47章: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不偏執於某些「有相對性」的子集,則「相對性」可自由變幻,則可擁有全面的知見。

第49章: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聖人在天下,歙歙(xīxī,無所偏執的樣子)焉,為天下渾其心。。--------------不偏執於某些「有相對性」的子集,則「相對性」可自由變幻,則可擁有全面的民眾。

第50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

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凶虎,入軍不被甲兵。凶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

何故?以其無死地。--------------通過相對性變幻法則,得知:為了保持「生」的屬性不再分化,就不應該置身於危險之地,以免「生」再變幻成(生的,繼續生)vs(生的,變成死)的相對性。

第52章: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塞其兌,閉其門,

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

常。-------------保持「相對性」的自由變換。不要阻擋「去相對性」 或 「加相對性」的力量。

第54章:。。。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通過相對性變幻法則,得知:法則隨著 相對性變幻 而隨之變幻。法則 需要和 相對性層級 相匹配,才適用。

第56章: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無相對性,則能包含全部、不偏不倚。

第57章: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

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泫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

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朴。-------------通過去相對性,達到無相對性。從而使得萬民自化、自然達成平衡狀態。

第60章: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

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以【無相對性】的行為來統御天下,則行為不會傷害萬民的類別。萬民得於自化,從而達到平衡狀態。

第64章: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通過變幻相對性,人得知如何保持事物的平衡,預見事物的變化趨勢,勘破事物的表象,分化事物的類別。

第69章:。。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通過去相對性,得到無限的用兵方式。

2. 人要如何做才能遵守這些法則 從而免遭【道】的反作用呢?

第二章: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上層母集 對待 下層子集,要保持無相對性。如此下層子集 才能全面、不殘缺。

第3章:

不尚賢, 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不偏執於相對的任何一面,如此 相對性得於平衡,事物得於保持在平衡狀態。人為激發相對性的失衡,則事物發生動亂。

第4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上層母集 對待 下層子集,要保持無相對性。

第9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己;揣而銳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

道。

-----------不偏執於相對的任何一面,如此 相對性得於平衡。事物處於平衡狀態,才是常見的狀態。

第12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

,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不偏執於【有相對性】的表象,也能看到事物【無相對性】的本質。如此既能運用表象,又不失離本質。

第13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

可托天下。

-----------不偏執於【有相對性】的表象,也能看到事物【無相對性】的本質。如此既能愛惜權力,又不忘了權力的目的。

第15章: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保持事物屬性的平衡容量,不失平衡才能長久。

第22/24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

。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不偏執於相對的任何一面。

第26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輕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

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不偏執於【有相對性】的表象,也能看到事物【無相對性】的本質。如此既能運用表象,又不失離本質。

第27章:

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不偏執於相對的任何一面。

第29章:

夫物或行或隨、或覷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相對性是平等的,去掉偏執,從而得以保持【相對性平衡】。

第30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軍之後必有凶年。善有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通過做為,使失衡的事物恢復了平衡,此時就要停下做為。再做,就過了平衡點,反而成害。

第31章:

。。。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維持【左】vs【右】的相對性平衡。

第36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

----------要採取反作用,必然是因為事物失衡了,不要沒病先吃藥,沒傾倒就先後仰。這就叫懂得相對性平衡。

第38章: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不可偏執於【有相對性】的表象的任何一面,而忘了其【無相對性】的本質。不可偏執於禮,而忘了根本的道。

第39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

下貞。其致之。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

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侯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

乎。至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萬物若不能保持【相對性平衡】,則將被道碾壓。因此,高貴的侯王,也要用低賤的稱呼自稱。不要做偏脆的玉,也不要做偏硬的石,要做到相對性平衡。

第44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

長久。---------不可偏執於【有相對性】的表面,而忽略了【無相對性】的本質。不可以偏執於相對的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相對性平衡,才是事物常久的狀態。

第52章:

見其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為習常。--------即能用事物【有相對性】的表象,又不忘事物【無相對性】的本質,從而得於不偏執於相對的一面,而得於全面、平衡。因而才不會有過錯(受到道的反作用)

第53章: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彩,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誇。非道也哉。

--------偏執於【有相對性】的表象,不算是遵從道的行為。

第59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

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維持相對性平衡,如同高空走鋼絲,要訣在於 輕施慎為。

第61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

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

大者宜為下。

------------大國處下,小國處上,更符合相對性平衡。

第62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

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

?故為天下貴。

------------遵從【道】的目的,是為了免得因失衡而遭受它的反作用。相對性失衡,是謂罪。

第67章: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 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慈:不妄殺相對的一面。儉:不過用自身的一面。不敢為天下下:不先打破平衡,而是要去維持平衡。通過這三個方法,維持相對性平衡。

第71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以偏止偏。偏冷,則加熱。偏熱,則加冷。通過這個辦法,維持相對性平衡。


聖人認為自然就是萬事萬物的真實客觀存在。但任何的客觀存在都會消亡、都會消亡、都會消亡。一切事物皆有始有終。萬事萬物的繼續存在、繼續存在、繼續存在只能無限依賴於它產生的初始端。是以聖人對萬事萬物依賴事物的初始端這一狀況即存由始生,存之由始,守始而生以此立之為天地萬物之自然法則,強為之名曰道。

天地持道以生,聖人守道以存。天地博大,大道深遠矣。雨入溪,溪聚河,河匯海,海納百川。江海為大於其細,終不為大,故能成就其大矣。江海為百穀王者,以其善下之,是以能為百穀王。古之統治者常以孤、寡、哀家自稱,何故?因其自知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之大道天理爾。

天長日久。日復一日,積少成多,年復一年,聚短成長。歲月從不自滿長久,是以長久。天地況如此,何況於人乎?是以謙受益,滿招損,天道酬勤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千里之堤,潰於蟻穴。是以聖人為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不以惡小而為之,不以善小而不為。

千里之堤,起於壘土;萬理行程,始於足下。相同之食吃多了會讓人膩味;相同之事重複多了會讓人產生厭倦之心。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是以慎終如始,天之道矣。大道深遠矣!天地持之以生,聖人守之以存。


我說下我目前對「道」的理解吧。。

大概第一種理解類似清靜經那句「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

這個「道」或者說這個「東西」,不僅是玄學角度,即使用科學角度來說也是一種存在運行的。兩者之間可以劃約等於號。暫時我能偶爾感覺,並不能說清所以然(ps.我估計我一輩子也都只能感覺說不清所以然了= =) 。

還有一種理解為「我」,對,沒錯,我思考了好一會兒用「我」這個字比較接近。

但這裡是指這個「道」為「我」,非「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的那個「道」。


道可分為有常道和無常道


謝邀。

怎麼解釋還得結合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吧


謝邀。按《老子》解,一為本源,二為規律。


推薦閱讀:

老子說:"萬物負陰而抱陽"什麼意思?
莊子的無待怎麼理解?
道是孤獨嗎?
有關中國先秦古籍的大量遺失?
幾乎每個德國家庭都有一本老子的書,是真的嗎?

TAG: | 神學 | 老子人物 | 陰陽道 | 一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