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傳統文化,方言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嗎?


我覺得方言的存在就是一種特色文化的象徵,是區別不同地區之間的語言,每個地方之間都有自己的語言特色,如果每個人都說著普通話同一種語言,沒有方言的存在,那麼我覺得這個世界上感覺像是少了一份樂趣,就像是全世界正因為有著不同人種的存在,感覺這個世界變得光彩繽紛了起來

其次呢,我覺得方言的存在也會讓許多人找到歸屬感,廣東地區就有三種語言—白話,潮汕話,客家話。因為自己是個潮汕人,所以有時在潮汕以外的地區聽到有人說潮汕話時,會覺得莫名很親切,抑或是在外省聽到有人講白話,也會莫名覺得很欣喜覺得在外地遇到同省份的自己人。在外地聽到方言的偶然出現總會讓我覺得很有歸屬感和親切感,這是方言的存在給我帶來的最大感受。我想若是全國都是講同一種語言,或許很難能夠感受到這份在外地聽到說著方言的自己人的小欣喜吧。

最後呢,我覺得方言的存在有著很大的文化價值,像是粵語和潮汕話有很多辭彙都是和文言文的辭彙相通,換句話說,如今粵語和潮汕話的保留使用其實也是對古漢語的一種保留和傳承,只希望這種語言文化傳承能延續下去,畢竟粵語和潮汕話若是去深入了解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前兩年一直聽說要「禁粵語,推廣普通話。」其實真的很不希望這一天的真正到來,因為在街上聽著不同語言方言的交流是真的好有意思的一件事,我特別喜歡坐在早茶茶樓里聽著一群老爺爺老奶奶一邊說著白話一邊吃著點心的氛圍。普通話的推廣雖然是為了讓一個地方的人能更好進行溝通交流,但若是為了推廣其中一種語言而去抑制另一種特色語言文化,可以說是一種盲目推廣吧。

#以上純屬本人的一些小見解,如有哪裡對於文化方面的介紹不太妥當的,歡迎指出評論。#


唱歌。我可以唱這1000首粵語歌。網易雲音樂 聽見好時光

這千首歌也只是精挑細選後的,除此以外,還有大量的粵語歌存在。

悅耳的歌曲便是粵方言永恆存在的價值與形態之一。

任時光消逝,隨物是人非,唯經典永存。

其他方言同理,《十三億分貝》這節目出發點不錯,不論好聽與否,多留下一些方言音樂也是好的。


有漢字,我可以發現,原來我跟十三億中國人都是同樣的中國人。

有粵語,我可以發現,原來我並不是一個埋沒在十三億裡面的螻蟻。

和而不同,是為美也。


除了傳統文化及所謂民族自尊心,現在普通話有用嗎,反正編程用英語,科學類最高也是英語,要融入世界還要再學英語,普通話也就這也塊區域的人在用,為什麼不普及英語,把英語當成第一語言,從小學開始用英語教學,各類教科書及生活文藝消遣等讀物都用英語?


人文感情上面,一方水土一方人,鄉音,等等各種人文情懷關懷上的東西,方言都給予和承載了。

中國這麼大一個國家,這麼多人。每個人都是及其標準的普通話,這個讓人及其害怕

至於傳統文化,其實傳統文化一直是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還記得小時候背的第一首古詩是李白的靜夜思。

再者普通話和方言本來就是可以共存的。

從來沒有人說只能講方言,不能講普通話。只有普通話不讓人家講方言。

但有一個現象例外,當你身處在某一個方言區,並且準備長期工作或生活的時候,麻煩你學會那個地區的方言,如果不會講,麻煩做到最基本的聽懂。

因為有個詞叫 入鄉隨俗!

如果你自己不要學,還吐槽本地人的話,素質差的是你這個外地人,而不是人家講本地話的本地人。

你一個上海人在山東,就不要吐槽人家講山東話。同理,你一個山東人在上海,就不要吐槽人家講上海話。

尊重是相互的,你不尊重還要吐槽,這是素質低,也是嘴賤。

上次看到一個中年大叔說,現在不是他不去學普通話(不是他不會講)而是普通話不讓人講方言。

大致意思是這樣,他語言組織比我好。


方言不是傳統文化,傳統文化是經史子集琴棋書畫,方言是民俗,按照傳統眼光根本不算正經文化。都是文人筆記里,方誌記載里,一筆帶過。而且筆調都是高高在上的獵奇。不過民俗自有民俗的價值,比如維繫區域認同。完了。


額(⊙o⊙)…,什麼叫還有什麼存在的價值。。。

你不了解的東西就沒有存在價值么,知識淺薄怪誰?


總有東西要來,也總有東西要走。

靜靜看著吧,時間會告訴你的。


沒有。


你問的是對誰的價值?我家鄉的方言對我自然無價,與文化不文化無關;對你可能完全無價值,與文化不文化亦不見得有關。若說對國家的價值,我對國家的認同始於對家鄉的認同,而對於遠遊之人,鄉音便是家鄉最大的印記。若說對人類文明的價值,算是讓人類文明不那麼沉悶單調吧。若說對人類的價值,文化的多樣性是為人類買一個環境變化保險。若說對宇宙的價值,有什麼對這宇宙來說是有價值的?


可以作為語言學家研究語言發展變化規律的素材,對解讀古籍有幫助。類比於科學家研究當代自然界的動物從而反推恐龍。如果全天下人都說一種語言,全世界只有人類一個物種,到時候有人說世界是6000年前上帝造的,你拿啥反駁?但這不是說所有語言方言必須分庭抗禮。沒消亡就行。


馬未都《都嘟》第一期——方言文學的魅力http://www.youku.com/v_show/id_XODI5MjY5MDc2.html?x

什麼方言區易出作家?

中國有四大方言區,常出好作家。從民國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都是這個規律。

第一個是北京方言區,最著名的作家是老舍。我們都讀過《四世同堂》《駱駝祥子》《茶館》,完全用北京方言去寫。後來,北京方言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王朔,一口新京片子。北京方言代表了北京的一種皇家文化。過去北京四九城說話是不一樣的,東城和西城的人說話都比較提著;南城的說話都嗚哩嗚哩,有些連我也聽不太懂。我們小時候,某個同學一張嘴就知道他是東城的還是宣武的。南城人說話語速快,而且嗚禿。所以,凡公共汽車上報站名你聽不太懂的,那個售票員八成是南城人。

第二個是四川方言區,像巴金、郭沫若都是。四川方言今天也可以讀到,一些文藝作品喜歡用四川方言來表現。比如前些年姜文拍的《讓子彈飛》就有兩個版本,一個是普通話版,一個就是四川話版。你會覺得四川話一下子變得非常有魅力。

第三個是湖南方言區。我們知道的大作家有沈從文、周立波。湖南方言極具魅力,尤其在寫優美的景象時。我們讀沈從文的《邊城》就能感受到他語言的那種魅力。

第四個是陝西方言區。出了許多作家,比如柳青、路遙、陳忠實、楊爭光等。

這四個方言區為什麼會出那麼多的好作家呢?因為他們的方言用文字表達的時候,既有特色又能看懂。有人會問:上海話有沒有特色?太有特色了!上海人告訴我,他們有一份報紙全是用上海話寫的,但是上海人自個兒都看不懂,必須找人用上海話念一遍才能明白。再比如說老婆這個詞,北京話叫老婆,書面語是妻子,革命的書面語叫愛人,湖南話叫堂客,陝北話叫婆姨,一聽基本上都能懂。可如果用溫州話寫你知道叫什麼嗎?叫「了魚」。這就完全聽不懂了。上海話叫「介子婆」,寫成文字也準保你看不懂。

有人會說,魯迅不屬於這四大方言區,但也是大作家啊。對,魯迅是浙江人。我小時候讀他的小說總覺得不是那麼通順,像翻譯過來的。他說話為什麼總愛用倒裝呢,為什麼老是別彆扭扭的呢?可能就是因為江浙語的優勢用文字很難表現出來。所以說其他方言區不是不出大作家,依然可以出,但是他會寫得很辛苦,他必須拋棄從小熟知的方言,用另外一種語言,即普通話來寫作。因此,其他方言區的作家寫出名的相對少一些。今天的作家雖然來自五湖四海,但從小都受普通話教育。今天四十歲以下的作家,基本都是用普通話寫作,已經失去了方言的魅力。我當然希望看到具有方言特色的文學作品出現。像《金瓶梅》,語言非常有特色,有人通過研究其中方言的運用,確認是山東人寫的。我們的方言有兩種特性,一是語調,二是擇詞。比如北京人說「我錢包鼓鼓的」,上海人則說「我皮夾子鼓鼓的」。上海人不但不說錢包,也不說錢,他們把錢叫鈔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去上海出差,那時候編輯部的人總讓我捎點吃的回去。帶什麼呢?帶糖,水果糖、軟糖、硬糖等。我去買糖,售貨員問我:「要男糖還是女糖?」我一聽就蒙了,什麼男的女的!其實,她是在問我要硬糖還是軟糖。

記得當時在上海坐出租,我跟司機說右拐,結果司機說「小轉彎」,我聽成了「向左彎」。我說右拐,他又說小轉彎。我說你怎麼老跟我擰著呀!他說不是向左彎,是小轉彎。後來我才知道,咱們一般說的左拐右拐,上海人說成小轉大轉。大轉是左拐,小轉是右拐。由此可見,方言有很多獨特的東西,如果在我們這一代人中消失,是非常可惜的。

(摘自《都嘟》(第1季),馬未都/著,新星出版社2015年版)


推薦閱讀:

粵語作為一種方言,有很多大家傳唱的歌曲。客家話也是一種方言,卻沒有廣為流傳的哪怕一首歌曲?
「熱那亞」這個譯名是否來自閩南語對於英語Genoa的音譯?
晉西南地區為什麼講中原官話,而不是晉語?
為什麼海南人說閩南語?

TAG:方言 | 傳統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