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心理學領域出現過哪些令人眼前一亮的論文?

本問題已收錄到知乎圓桌- 2015 年度盤點


語言可以影響你的道德判斷,使用外語會做出更多功利主義的回答,以及更寬鬆的道德判斷。像亂倫、撒謊、作弊、吃寵物狗這類問題,如果用外語呈現,人們會做出更寬鬆的判斷;如果用母語呈現,人們會覺得更難以接受。而在列車困境的天橋情景中,使用外語呈現,人們更可能做出犧牲一人拯救五人的決定。

大家好像對原因比較感興趣。文章給出了一些可能的解釋:

  1. 一種模型認為,道德判斷是兩種思維方式競爭的結果。一種是理性思考,會做出功利主義判斷;一種是情緒驅動,更加衝動。使用外語讓你不那麼激動,所以你的理性思考會壓過感性判斷,認為這些道德事件沒有給其他人造成利益損害,更容易接受。列車困境里,你能更理性的分析,都是犧牲一人拯救五人,把路人從橋上推下去和讓火車轉彎效果一樣。

    相關證據是以往研究發現,用外語呈現一些辭彙,人感受到的情緒比母語條件下的輕。(用外語罵人的不適感弱於母語)

  2. 道德判斷和社會規範有關。因為我們從小是在母語環境里從交流中習得的社會規範,因此用母語更容易喚起這種規範,讓你覺得把人推下橋這種行為不對。使用外語就沒有這種效果,社會規範弱,道德判斷也寬鬆。不過還沒有直接證據。

  3. 語言把人分為了不同的群體,外語讓你覺得你和文本中的人不是「一夥的」。所以你在考慮問題的時候傾向於理性思考進行判斷,而不是感同身受。

Cipolletti, H., McFarlane, S., Weissglass, C. (2015). The Moral Foreign-Language Effect. Philosophical Psychology, 0(0), 1–18. Taylor Francis Online

Geipel, J., Hadjichristidis, C., Surian, L. (2015a). How foreign language shapes moral judg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9, 8–17. How foreign language shapes moral judgment

Geipel, J., Hadjichristidis, C., Surian, L. (2015b). The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on Moral Judgment: The Role of Emotions and Norms. PLOS ONE, 10(7), e0131529. PLOS ONE: The Foreign Language Effect on Moral Judgment: The Role of Emotions and Norms

避免使用這50個心理學術語,很多專業人士也容易出錯呢

Lilienfeld, S. O., Sauvigné, K. C., Lynn, S. J., Cautin, R. L., Latzman, R. D., Waldman, I. D. (2015). Fifty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terms to avoid: a list of inaccurate, misleading, misused, ambiguous, and logically confused words and phrase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6. Frontiers | Fifty psychological and psychiatric terms to avoid: a list of inaccurate, misleading, misused, ambiguous, and logically confused words and phrases


宗教信仰不能促進利他行為

中山大學心理學系周欣悅教授參與的一項青少年發展的研究發現,兒童的家庭宗教信仰程度與利他行為負相關,與懲罰性傾向正相關,雖然有宗教信仰的父母認為他們的孩子更有同情心,但宗教信仰會降低兒童的利他行為,挑戰了宗教信仰促進親社會行為的傳統觀點。這一現象通過6個國家(包括中國、美國、土耳其等)的數據得到驗證。該項研究近日研究發表於Current Biology。

《Science》專題報道: Nonreligious children are more generous

文獻下載地址:The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Religiousness and Children』s Altruism across the World: Current Biology

summary:

Prosocial behaviors are ubiquitous across societies. They emerge early in ontogeny [ 1 ] and are shaped by interactions between genes and culture [ 2, 3 ]. Over the course of middle childhood, sharing approaches equality in distribution [ 4 ]. Since 5.8 billion humans, representing 84% of the worldwide population, identify as religious [ 5 ], religion is arguably one prevalent facet of culture that influences the development and expression of prosociality. While it is generally accepted that religion contours people』s moral judgments and prosocial behavior, the relation between religiosity and morality is a contentious one. Here, we assessed altruism and third-party evaluation of scenarios depicting interpersonal harm in 1,170 children aged between 5 and 12 years in six countries (Canada, China, Jordan, Turkey, USA, and South Africa), the religiousness of their household, and parent-reported child empathy and sensitivity to justice. Across all countries, parents in religious households reported that their children expressed more empathy and sensitivity for justice in everyday life than non-religious parents. However, religiousness was inversely predictive of children』s altruism and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ir punitive tendencies. Together these results reveal the similarity across countries in how religion negatively influences children』s altruism, challenging the view that religiosity facilitates prosocial behavior.

原文獻並不長,我簡單說一下,參與國家有加拿大、中國、約旦、土耳其、美國和南非等六國,共有1170名5至12歲的兒童參與了實驗。實驗對象橫跨六個國家,樣本量也不小,因此比較有代表性。

被試組成:23.9%是基督徒(n=280),43%是穆斯林(n=510), 2.5%是猶太教徒(n=29),1.6%是佛教徒(n=5),0.4%是印度教徒(n=5),0.2%是不可知論者(n=3),0.5%是其他(n=6),27.6%無宗教信仰(n=323)。

利他行為的測量方法是讓這些兒童進行資源分配任務(有十個他們喜愛的貼紙,讓他們決定分幾個給其他孩子),以此檢驗利他行為(altruism, or the willingness to give someone else a benefit that also comes with a personal cost.)。

結論1::年齡與資源分配數量(慷慨水平)成正比(r = 0.408, p &< 0.001),非常顯著

結論2:來自無宗教信仰家庭的兒童的分配數量(M = 4.11, SD =2.48)比來自有宗教信仰家庭的兒童(M = 3.25,SD = 2.46),p &< 0.001)

結論3:基督教(M = 3.33, SD = 2.46)與伊斯蘭教(M = 3.20, SD =2.24)孩子之間的慷慨水平無相顯著差異,但兩者都比非宗教信仰家庭低(both p &< 0.001),如下圖。

註:由於其他宗教人數較少,文獻中只分析了基督教和伊斯蘭教的情況。

實驗開始之前,讓孩子的父母填一份問卷,包括根據一些指標測量宗教信仰水平,家庭經濟狀況等。 the more religious the household, based on a survey of parents, the less altruistic the child.

結論4:結果發現,家庭宗教信仰水平越高,利他行為的指標就越低。接下來讓兒童觀看短片,一個兒童對另一個兒童做壞事(short videos in which one child did something bad to another),讓孩子們評價他們認為這個事故有多mean(刻薄、不善良),並有多希望這個發起人受到懲罰,檢查兒童的懲罰性傾向。結果發現,按孩子給出的處罰嚴厲程度,穆斯林家庭的孩子>基督教家庭>無宗教信仰家庭。

結論5:宗教不能減輕孩子的懲罰性傾向

註:這裡沒有測量孩子自己的宗教信仰,以宗教信仰以父母填寫的問卷為依據。


梳理一下2015年的心理學 這個問題有意思。

1. 心理學的重複性——你在哪裡?

如果讓我來選擇今年內之最,我一定把票投給這篇文章! 這是今年8月發表在science上的一篇文章。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這篇文章集眾人之力重複了100個發表在高水平雜誌上的研究,然後發現心理學研究重複率之低……

這篇文章剛一出版,立刻引起軒然大波。很多人都在思考一個問題,心理學真的是科學嗎?圈內各種關於p-value批判立時風起雲湧。

私以為這篇文章的出現是對整個心理學界的一次警示:一定要審視對於p值的使用,並且要用元分析!!!

2. 睡出一個無偏世界

這同樣是發表在science上的文章。之所以重磅的原因是science上終於出現了第一作者是華人的社會心理學研究。研究的內容並不新奇,就是內隱社會偏見(implicit social bias) ,角度卻很新穎——睡眠的時候給訓練。

標題: Unlearning implicit social biases during sleep

3. 文化聚合

這篇文章發表在心理學年鑒上。我之所以會介紹這篇文章是因為這篇文章提出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概念——Polycultural psychology。這是以往文化心理學研究中所沒有的。

先寫這些,如果想到了或者看到了再來補充!

——————————還真是看到了的分割線————————

4. 目擊者證詞可靠么?

一直以來,目擊者證詞都是一個非常有趣但有很嚴肅的話題。我們做出的證詞究竟在多大程度上可靠——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研究的問題。很可能因為一個錯誤記憶的證詞就讓一個無辜者背上了罪名。

2015年 發表在PNAS上的一篇文章發現: 指認者在第一次指認的時候,其自信程度與指認的準確性有高度正相關,這說明在初次指認的時候,如果指認者非常確信,那麼指認的準確性也會較高;另外研究還發現,當兩種呈現方式(同時呈現圖片 vs 一張一張呈現)進行對比如果產生差異的時候,同時呈現的準確性要高一些。

原文題目: Estimating the reliability of eyewitness identifications from police lineups

補充這個,看到了或者想到了再來補充~~~


剛好在The New Yorker上看到一篇盤點2015年最有趣的心理學論文的文章, 作者Maria Konnikova本科在哈佛,博士在哥倫比亞大學讀心理學。把她提到的六篇論文列在這裡啦。

我大致讀了一下這些論文的概述(summary)部分,回答中的有些部分是直接按New Yorker原文翻譯的。

原文地址: The Six Most Interesting Psychology Papers of 2015

1. 「Estimating the Reproducibility of Psychological Science,」 from Science

評估心理學研究的可重複性

這篇論文不是在研究新東西,而是許多大學的研究員們選了100個2008年被發表在高等心理學期刊上的心理學研究,然後重新把這些研究全部重新做了一次,來檢驗這些研究是不是具有可重複性。

在這100個被研究員們重新做的心理學研究中,大部分得出的實驗證據不如原實驗充分("A large portion of replications
produced weaker evidence for the
original findings」)
,作者指出不完備的實驗設計和心理學期刊更願意發表正向結果的傾向相結合容易導致不準確,可重複性低的研究。作者還指出心理學研究中標新立異追求新穎話題的傾向也會導致研究偏見。

這篇論文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可重複性原則是實證科學中最重要的原則之一,而心理學研究的對象是人的行為,而人並不是純粹理性的,有些研究結果並不是能夠被完美複製的。關於心理學的」科學性「也引發了很多爭議和討論。這篇文章實際上是對於整個心理學研究領域信度的一次檢驗,這篇論文本身完全算得上是」讓人眼前一亮「。

2. 「What Works in Inpatient Traumatic Brain Injury Rehabilitation?,」 from 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關於顱腦損傷病人康復的有效手段

顱腦損傷(TBI)是目前研究不是很充足的一個領域,但光是在美國就有幾百萬人因為TBI 而有長期,甚至永久性的機能損傷。這個Archives of Physical Medicine and Rehabilitation 期刊今年8月的一整期都是關於TBI的研究論文。雖然目前康復情況更多取決於受傷的嚴重程度而不是具體哪一種治療方法,但研究發現康復治療能有效幫助病人恢復機能,正常生活。

另外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如果你是女性或者亞洲人,那麼醫生開精神藥物(psychotropic drug)給你的機率會變小

(個人感覺這一篇論文更偏向神經科學一些)

3. 「Best Friends and Better Coping: Facilitating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Through Boys』 and Girls』 Closest Friendships,」 from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ology

最好的朋友能讓你更好地應對困境:男孩女孩之間的親密友誼能促進發展出心理韌性(不是很清楚」psychological resilience"對應的中文,不過這個術語指的就是人處理壓力和困境的能力)

這個研究指出,即使是只有一段良性的友誼,也能促進低收入家庭或低社會背景的個人發展出psychological resilience並在困境中脫困。研究的被試是409個11-19歲的英國青少年

之前的許多研究都把處理困境和挑戰與友誼,同齡人接觸,還有家庭因素聯繫起來過,但這一篇論文是專門研究「the best friendships」 與處理困境的關係,算是一個研究進步。

4. 「Nonpharmacological Treatments of Insomnia for Long-Term Painful Conditions,」 from Sleep

長期疼痛性失眠症的非藥物治療手段

這篇論文介紹和分析了一系列非藥物手段治療失眠的療法。其中有很傳統的心理教育(psychoeducation)、 睡眠保健(Sleep Hygiene)【Eg:睡前調暗燈光使機體產生褪黑素】、肌肉放鬆療法(Relaxation)、控制刺激(Stimulus Control)

還有一些通過電話、網路治療來幫助緩解失眠的,但是研究表明效果不如面對面治療好。

失眠是困擾很多人的問題,而睡眠也是心理學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所以說這一篇系統性的治療失眠非藥物性手段的Review也算是很有意義的。

5. 「A Mechanistic Link Between Olfaction and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inCurrent Biology

嗅覺與自閉症的聯繫

由於自閉症與感官-動作系統(sensory-motor coordination)損傷有聯繫,這篇論文提出的假設是:患有自閉症的孩子的嗅覺反應(sniff response)會改變(但不是聞不到味道),並且與自閉症的嚴重程度和自閉症患者的社交能力有關聯。

這個發現的意義在於,目前自閉症的診斷是相對困難的,尤其是那些年齡還較小的孩子,而現在我們知道嗅覺與自閉症的這個相關關係,那麼sniff response就可以作為診斷自閉症的一個依據。

(感覺自閉症似乎是近年有不少突破的一個研究領域,記得不久之前學生物的室友還和我說起她課上讀到的最新論文說自閉症的發生和胃部某一種特定細菌有關聯

Autism Study: More Evidence Linking Altered Gut Bacteria to ASD)

6.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9 Is a Novel Modulator of Negative Affect,」 fromPNAS

FGF9與情緒管理之間的關聯

這一篇文章是關於抑鬱症病理的一些新發現。FGF9是一種神經營養因子,這個研究發現FGF9似乎在情緒控制與管理中扮演重要角色,依據有動物在經歷被打敗或失去團體地位的長期壓力時,海馬體中FGF9會增加,以及在有嚴重抑鬱症的人中,FGF9有過度表達的現象。這個研究同樣是給我們相對了解較少的抑鬱症病理提供了一些思考和研究的新方向。

感覺一說到心理學,大家想到的很多都是社會心理學領域的內容,比如墨菲定律、從眾心理這樣一些看上去不是很有科學性的理論,有時候會忽略了像認知心理學和臨床心理學這些分支,研究抑鬱症、自閉症、睡眠,並且和醫學,生物學,神經科學都有交叉。而New Yorker這篇文章基本上幾個心理學分支的研究都有涉及到,第一篇還談到了整個心理學領域的研究方法和方向,感覺自己讀下來也學到不少東西:)


說到眼前一亮,那必須是這篇了:

Strasburger, H., Waldvogel, B. (2015). Sight and blindness in the same person: Gating in the visual system. PsyCh journal.

一個在許多年前被診斷為皮質性失明的解離性身份識別障礙患者,最近被發現在有的人格是可以看見的。而且這個失明確實是皮層級別的,就是視覺刺激無法引起失明的人格時她的視覺誘發電位,也就是說心因性的失明可以在早期視覺通路上進行干擾。

看到新聞的時候就想到了《不見不散》:


《紐約客》的心理學方向作家 Maria Konnikova 剛有一篇年終回顧:

The Six Most Interesting Psychology Papers of 2015

可供參考。


看到評論竟然都是要原文的,嚇壞了!我真的有去找原文,非常認真的換著關鍵詞找原文,還沒找到TT。原文我其實沒看過……忘記是在哪裡看過的介紹,當時就覺得特別有意思,而且從生活經驗上來講覺得說得特別對,我就記下了。不說了,我繼續去找原文了!要是找不到,我就去把這個做了,發文章去TT。有誰看過的,勞煩跟我說一聲,真是太感謝您了!我也好想要原文!有對這個領域熟悉的,歡迎建議關鍵詞,我去搜!

——————————————————————————————————————————

夫妻關係中,對對方最不滿意的點,往往是一開始最吸引ta的那一點。

舉個栗子:男人婚前愛冒險,女人愛他膽大不羈;婚後,女人氣她把生死置之度外,不負責任。

先佔個坑,隨後找原文。這個結果對我蠻有啟發的。不忘初心。


看到個鏈接,這裡面可能有大家感興趣的。

Collection PS 心理科學 2015年論文解析合集


我來說幾篇國內的吧。

綜述文章1:庄錦英,王佳璽.(2015).女性生理周期與修飾行為的關係.心理科學進展,23(5):729–736.

眾所周知,與男性相比,女性偏愛修飾。通過修飾行為,提升自身吸引力具有普遍的社會意義。近年來,一些研究者將女性修飾行為與繁殖目的聯繫起來,認為女性修飾行為受到生理周期(主要是排卵期和安全期)的影響。具體而言,排卵期時,女性的修飾行為會增強,緣於同性競爭,包括競爭資源及配偶;黃體期時,啟動異性吸引動機也會顯著增強女性的修飾動機,目的可能是保持「異性」對自己及後代的持續「投資」。即女性修飾行為受到生理周期和兩種動機(同性競爭/異性吸引)交互作用的影響。總之,上述觀點為女性持續存在的、對修飾行為的關注提供了生物學解釋。

綜述文章2:張靜,鄭麗軍,鄭涌.(2015).性少數人群的心理健康:理論模型與研究取向.心理科學進展,23(6):1021–1030.

性少數人群包括男女同性戀者和雙性戀者。性少數壓力模型認為,性少數個體因性少數身份而受到壓力,性少數壓力對性少數個體的心理健康有重要的影響。性少數壓力包括外部壓力(偏見、歧視、污名)和內部壓力(身份認同、身份隱藏與出櫃)。性少數壓力與健康的研究主要有兩種研究取向。群體間研究取向著重將性少數個體與異性戀者進行比較,發現性少數人群存在更多的消極心理問題。群體內研究取向以性少數壓力模型為基礎,證實了性少數壓力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綜述文章3:劉超.(2015).人類的笑:進化論與社會互動論的視角.心理科學進展,23(11):2020–2028.

笑是人類社會中一種重要的溝通信號。對笑的研究視角主要有進化論與社會互動論。從進化的視角看,笑提高嬰兒的生存幾率,增強成人性吸引力,且有助於個體的身心健康;從社會互動的視角看,笑幫助人們控制攻擊行為,增進合作行為,促進良好人際關係的形成。未來研究需要有效區分笑與幽默,加強笑的腦機制研究,探討笑的跨文化一致性與差異性,開展笑的應用研究與科際合作。

————————接下來說說實證論文——————————

實證研究1:李愛梅,彭元,熊冠星.(2015).孕婦更長計遠慮?——懷孕對女性跨期決策偏好的影響.心理學報,47(11):1360-1370.

文章基於行為決策和進化心理學理論,分3個研究逐步推進,探討了懷孕對女性跨期決策偏好的影響,並檢驗了未來取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研究1對真實孕婦與未孕女性進行了准實驗設計,探討了懷孕女性與未孕女性在未來取向與跨期決策上的差異;研究2排除了生理激素的干擾,在實驗室啟動育齡女性懷孕心理狀態,進一步驗證了懷孕心理因素對未來取向和跨期決策偏好的影響;研究3操縱了未來取向水平,驗證了未來取向與跨期決策之間的因果關係。3個實驗的結果發現,懷孕女性比未孕女性的未來取向更高,在跨期決策中更加偏好遠期選項。這表明:女性懷孕後,作為母親這一角色會引發對未來生活和未來事件的詳細思考,形成一種有利於後代延續及基因傳承的「母性思維」(maternal mind)。在這種思維模式下,懷孕女性在跨期決策時更加長期偏好,存在「長計遠慮」效應。

實證研究2:李銳,田曉明,柳士順.(2015).仁慈領導會增加員工的親社會性規則違背嗎?.心理學報,47(5):637–652.

採用情境實驗(以126名在職MBA學員為被試)與問卷調查(以187名企業員工為研究對象)相結合的方法,考察了中國文化情境下注重「施恩」的仁慈領導方式對員工親社會性規則違背(PSRB)的影響效果及其邊界條件。結果發現:(1)仁慈領導對員工PSRB具有正向影響;(2)組織不確定性對員工PSRB亦具有正向影響,並對仁慈領導與員工PSRB的關係存在負向調節效應。當組織不確定性較高時,這一關係較弱;(3)權力距離取向對員工PSRB具有負向影響,並同樣對仁慈領導與員工PSRB的關係存在負向調節效應。當員工權力距離取向較高時,仁慈領導對PSRB的影響較小。不過就調節仁慈領導對員工PSRB影響效果的具體方式而言,組織不確定性發揮著一種替代物的作用,而員工權力距離取向則起著一種抵消物的作用。

————————說的這麼文縐縐,該說句人話了————————

作者認為該文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首先,領導者積極的內隱追隨與員工行為(角色內行為和組織公民行為)顯著正相關。領導者積極的內隱追隨是領導者對員工的特質和行為特徵所持有的積極(正面)的假設,從概念寬泛性的角度考慮,積極的原因會帶來正面的結果,領導者是通過領導過程引導員工行為和能力為企業績效做出貢獻的,即:對員工抱有好的期望或積極的看法,員工產生積極結果的可能性會增加。其次,基於社會交換理論,領導者積極的內隱追隨通過社會交換關係影響員工行為,說明員工與領導關係在領導者對員工的看法與員工行為間扮演重要角色。因此,領導者作為組織的代言人,在影響員工行為的過程中,不僅要加大對員工貢獻和幸福感的重視程度,還要提高員工在與領導溝通過程中享有的參與、決策、貢獻和交換等機會,通過和員工建立高質量的交換關係,來提高員工的產出。最後,研究的一個有趣發現是心理授權的調節效用。首先,符合領導者積極的內隱追隨的員工是領導者「看好」的「心上人」,基於社會交換理論,組織可以通過有益的社會交換獲得員工積極的態度和行為回饋(Rhoades Eisenberger,2002),因此,員工被領導者「看好」可能有以下兩種結果:成為「圈內人」或「圈外人」(Graen Uhl-Bien,1995)。對員工而言,成為「圈內人」之後的發展主要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從事對實現組織目標有價值的工作,增強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Eisenberger, Fasolo, DavisLaMastro, 1990),在工作中有更好的表現(Eisenberger, Huntington, Hutchison, Sowa, 1986);另外一種是從事對領導者個人目標有幫助的工作,這種情況下,該員工很有可能成為領導者的「附庸」。此外,成為了「圈外人」還可能因為優秀而成了該領導的競爭者。基於以上分析,在領導者積極的內隱追隨與領導–成員交換的關係中(發展成為「圈內人」),心理授權高的員工(工作有意義,「左膀右臂」)比心理授權低的員工(工作無意義,「附庸」)更有可能因為被「看好」而發展成為「圈內人」,從而和領導建立更高質量的交換關係。綜上所述,心理授權會影響員工對領導者積極的內隱追隨的解讀,導致員工對領導產生不同的感受,從而帶來不同的結果。


http://118.145.16.229:81/Jweb_xlxb/CN/abstract/abstract14590.shtml

《女性生理周期對條件性恐懼習得和消退的影響》

動物研究顯示, 雌激素調節條件性恐懼習得和消退, 但是, 人類的性激素對條件性恐懼習得和消退的影響還不太清楚。因此, 本研究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 考察女性不同生理周期對條件性情境恐懼的習得和消退的影響。20名經前期和20名經期女被試暴露於3種情境下:無厭惡刺激情境(N)、可預測情境(P)和不可預測情境(U), 預測此3種情境下是否出現厭惡刺激。以在線索條件下和無線索條件下對厭惡刺激的主觀預期值為因變數。研究結果顯示:在習得階段, 經期女性在P情境下的條件性線索恐懼的主觀預期值高於經前期女性; 經前期女性在3種情境下的條件性情境恐懼的主觀預期值都高於經期女性, 但只在N情境和P情境, 與經期女性相比, 經前期女性對厭惡刺激的主觀預期值存在顯著差異。在消退階段, 與經期女性相比, 經前期女性在3種情境下的條件性情境恐懼的主觀預期值更高, 且經前期女性對厭惡刺激的主觀預期值在N情境和P情境顯著高於經期女性。該結果顯示, 經前期女性對條件性情境恐懼易習得難消退, 表明此生理階段的性激素影響大腦的情緒調節功能, 從而影響條件性情境恐懼。

上個月《心理學報》上的一篇文章,在發表不久便迅速地登上了全文下載排行榜第一的位置,可見很多人都很關心這個問題啊。


我記得有一期心理學報第一篇,意思是,犯罪份子對血腥的東西顯示出漠然的傾向


論髮型對人的外部評價影響及心理動機研究


打哈欠是會傳染的,研究表明,被傳染是因為你用嘴巴呼吸,。用鼻子呼吸的人打噴嚏並不會被傳染。

打哈欠是人體用來自動調節大腦溫度的一種手段,當人的大腦開始過熱時,通過上頜竇的擴張和收縮讓清涼的空氣進入大腦,使大腦降溫。

而鼻子裡面的粘膜本身就具有降溫作用。起到了和打哈欠一樣的效果。繼而,如果用嘴巴呼吸的人腦袋額頭放上冰塊,也不會被傳染。

ps:今天zhc考試某一道單選題收穫得來,記得不全望指正。


2016年。神經外科外醫生在北京準備首例換頭手術。鑒於心理是腦的功能,而腦功能會受到內分泌系統的調節。如果換頭手術成功,那麼這個人還是以前的他嗎?and我認為一般情況下,情景才是做出不合理行為的原因。為什麼?操縱的關鍵在於設計出一個完美的情景。


剛剛手快分享了,沒看清楚問題其實問的是心理學領域論文。

下面貼的不是論文。就是一些跟Positive Psychology有關的很好的文章。

但也覺得有人會想了解吧~ 所以還是貼著哦:)

來自我非常喜歡的Berkeley的Greater Good Science Center

The Top 10 Insights from the 「Science of a Meaningful Life」 in 2015

The Best Greater Good Articles of 2015

    • Here are the 10 most popular Greater Good articles from the past year, according to Google Analytics.
    • 10. Eight Keys to Forgiveness, by Robert Enright: Forgiveness can be incredibly difficult. Dr. Enright explains where to start.
    • 9. Five Research-Based Ways to Say No, by Christine Carter: It』s easy to feel overtaxed at the end of the year. Dr. Carter explains how to set some boundaries (nicely).
    • 8. How to Help Teens Find Purpose, by Patrick Cook-Deegan: Teens are naturally driven to seek new experiences—and that may be the key to helping them develop a sense of purpose in life.
    • 7. My Trouble With Mindfulness, by Jill Suttie: Dr. Suttie knows the benefits of mindfulness, but she still doesn』t practice it. What holds her back?
    • 6. The Secret to Danish Happiness, by Jessica Alexander: Denmark consistently ranks as one of the happiest countries in the world. The reason why might lie with the idea of 「hygge.」
    • 5. Four Great Gratitude Strategies, by Juliana Breines: Here are the key research-based principles for turning gratitude into a lasting habit, drawing from the GGSC』s new website, Greater Good in Action.
    • 4. How to Raise Kids Who Aren』t Spoiled, by Ron Lieber: How can parents help kids have a healthy relationship to money? It starts with overcoming shyness and discomfort about financial issues.
    • 3. The Five Myths of Self-Compassion, by Kristin Neff: Dr. Neff tackles the misconceptions that stop us from being kinder to ourselves.
    • 2. Why We Love Music, by Jill Suttie: Researchers are discovering how music affects the brain, helping us to make sense of its real emotional and social power.
    • And by a large margin, our number one most popular article of 2015 was…[drum roll].
    • 1. Four Lessons from Inside Out to Discuss with Kids, by Jason Marsh and Vicki Zakrzewski: Reasons why the new Pixar film has moved viewers young and old to take a look inside their own minds.


s


心理學已經死掉,認知神經科學也處於西山狀態。


推薦閱讀:

媽媽們,曾經的哪個瞬間,自己孩子讓你感動了很久?
心理是人腦的機能,與心的關係是什麼?
意識到所做事情對或錯有多重要?
心理學是否是科學?依據在哪裡?
為什麼會因為自己比父母過得好而產生罪惡感,應該如何調節?

TAG:心理學 | 2015年盤點 |